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否會被上海取代?

國際金融中心 - 指聚集了大量金融機構和相關服務產業,全面集中地開展借貸、債券發行、外匯交易、保險等金融服務業的城市或地區。其能夠提供最便捷的國際融資服務、最有效的國際支付清算系統、最活躍的國際金融交易場所的城市。
麻煩大牛盡可能在人力資源、營商環境、經濟特色、基礎建設四方面論述。
本人只希望能理性討論問題, 實在無意挑起兩地紛爭。


所謂「上海取代香港」是個偽命題。

即便從交易量、資產管理金額、投行利潤的絕對數量上,上海在現在或未來超過了香港,也不能僅就此就認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被上海取代。

香港和上海在金融領域的互補性要遠遠大過競爭性。和香港真正同質化競爭的是新加坡,而不是上海。未來上海-香港的關係,會越來越類似於紐約 -倫敦,即:分別為某種世界級貨幣的在岸 -離岸市場。

和BVI這類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不同,香港是典型的以倫敦為代表的倫敦型離岸金融中心。這類中心的特點就是經營的貨幣是境外貨幣(對香港來說是人民幣),市場參與者可以經營離岸業務,又可以經營在地業務。

這類離岸金融業務需要沒有外匯管制,借款人可以自由挑選貨幣種類,手續要簡便,中介機構的效率要高,還要有低稅或免稅的環境。放眼全亞洲,符合的只有香港和新加坡而已。

即便香港在直接融資領域被上海搶去生意(正在發生),光靠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產池,就能靠資管業務繼續養活這座城市。就以點心債(香港人民幣債券)總額來看,基本是一個爆炸增長的態勢。在2007年點心債總規模才不到100億,14年已逼近6000億。

對北京來說,北京一方面可以利用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推動中國大陸的金融和貨幣改革;另一方面港陸區隔又可發揮防火牆作用,不需要擔心一旦改革失控會衝擊中國自身的金融穩定。站在北京的利弊視角,之所以選擇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背後正是由於香港擁有這個上海和深圳所無法取得的緩衝優勢。

對外國金融機構來說,對北京長期而強烈的不信任感使得他們無法放棄香港這個橋頭堡和前哨基地。如果把整個亞洲區域視為一個整體的portfolio,香港和大陸在政治上就是個對沖的組合。既然是對沖,那被我們長期唱衰的"負相關"本身就是香港所能提供的核心價值。

對發行人來說,獲取一個境外平台意味著可以隨時利用境內和境外的匯率和利率差異,來獲得更低的融資成本,甚至「更低的」融資成本本身也不是關鍵,能獲取到融資就不錯了。境內的銀行卡著民營企業的血脈,導致大量企業只能去借高利貸,同時大量的資金又被無謂地塞給根本無利可投的國有企業,這早已飽受詬病。許多企業來香港搭建上市公司平台,真的就只是為了以後能發垃圾債而已。

對投資者來說,香港也有上海沒有的優勢。「跨境」本身就是一個防火牆,對於那些出去的QDII,其資產管理的Oversea Presence是其標榜自己多元化的重要指標。而對於個人財富管理,尤其是中國日益龐大的有錢人群體,將全部資產布置在中國大陸是極為高風險的(原因大家都懂),而境外市場,距離最近,語言文化最親切的投資目的地就只有香港。也因為如此,香港資產管理從業者人均年薪超過150萬元,每名從業員平均增加價值約為215萬元,遠高於金融行業的整體平均水平。

也許有一天上海金融市場的體量是香港望塵莫及的,但是香港獨特的離岸地位不會消失。


說法律的都是人云亦云,老調長談。

答案是不會,癥結在財政,抓手是權斗。

上海成金融中心了,北京算啥?海裡面還能宏觀調控?

當年自貿區說是備胎,我看備胎氣都沒打吧?現在自貿區政策之少,進展之緩,足以說明內耗之激烈。

作為上海人,十年前的換帥,心早就涼了,發展其實也停滯十年了。

交易所搞得不如深圳,創業氣氛甚至不如杭州,外資還在喘氣,接下來還靠啥?領導很急,那又如何?


如果比的是國際金融中心這項,上海距離香港的差距,中間大概隔了800個首爾和蘇黎世。
雖然股票市值,上交所已經超過了香港,證劵交易額,而是遠超香港。但金融中心比的不是證券交易的規模。對於金融管理來說,證券交易所不過是個交易節點,交易所有多大、設在哪裡都不重要,納斯達克交易所就是純電子市場,股票市值和交易量穩居世界前三,但沒有人認為納斯達克交易所所在地華盛頓是一個金融中心。
對於金融中心來說,最重要的是管錢的人願意在哪裡管錢,換句話說:國際金融管理機構、國際金融人才最密集,國際金融管理的指令、操作發出最頻繁的地方,就是金融中心。這個道理,就和戰場上士兵最多的不是軍事中樞、司令部才是軍事中樞的道理是一樣的。
上海正是在這方面與香港有十萬八千里的差距。

香港是全球大多數重要金融公司的亞太區總部所在地,2014年底僅香港基金管理的資產就達到17.7萬億港幣,佔據了整個亞太區的資產管理近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香港管理的資產70%以上來自國際投資者。
造成上海與香港差距的原因很多,金融人才、金融體制、貨幣兌換,等等,但我這裡只說三點:法治,資訊,自我糾錯。

法治,很多人認為這兩個字只活躍在公知口中,對金融的實際意義沒有那麼大。但金融,是對誠信、對規則要求最高的產業,當面臨由於對方誠信缺失、不守規則而導致的財產損失,公平、公正的法律會成為你最後依賴的安全港。比如,去年地方政府推出車輛限購前一再闢謠「絕不限購」,再比如,發改委面對國際油價下跌任意改變汽油調價規則,假定,你聽信政府闢謠買入汽車股,或者根據調價規則預先低價賣出汽油,因此導致財產損失,那麼你能不能將政府和發改委告上法庭以致勝訴呢?我的回答是:在國內,很難;在香港,如果告的是香港政府,很有希望。
所以說,法治不是抽象的名詞,關鍵時刻真能救你命、救你錢的。

資訊。很多人都說國內是消息市,距離消息源最近的階層往往掌握股市先機。其實,國外市場也很依賴消息,只不過這個消息相對更透明、公開,消息很自然的向消息的窪地流動、積累,而香港恰恰是這樣資訊最快捷、靈通的窪地。
在香港,能看到當天發行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經濟學人》雜誌在香港的發行量甚至超過1萬份;只要付少量有線電視費,就可以實時收看全球100多個電視頻道;毫無阻礙的使用Google,不用翻牆就上Facebook、Twitter.....你接受的所有資訊都是最及時、豐富、沒有被過濾的,你需要做的就是鑒別和分析。
甚至,與國內有關的消息,香港都遠比內地靈通。十八大一中全會開幕前一個多月,我和妹夫通電話時,告知他十八大一中全會將會選出哪七位常委,會議結束的公告分毫不差,我那縣團級幹部的妹夫驚詫不已。其實,我不過是看了份香港報紙,出口轉內銷而已。
在這種資訊條件的對比下,如果你管理數十億資產,你願意將自己的管理中心設在上海還是設在香港?

自我糾錯能力。這裡轉楊恆均文章中提到的一件事情:
「今天早上去同幾位內地來的官員喝茶時,突然看到街邊一張報紙的頭條:狂拍長者八達通,綠巴司機騙公幣。這可是大名鼎鼎的《明報》哦。我買了一張在車上看。原來是一位小巴車司機利用政府發給老人的優惠乘車卡(八達通),不停地在自己小巴上刷。由於規定他有分成,所以每刷一次他可以得到3.56港幣,結果這司機半年狂刷卡7500多次,騙得3.5萬港幣(相當於2.9萬人民幣),讓政府損失15萬港幣。公司發現異樣後報警,警察如臨大敵,精心部署抓捕計劃……這事上到《明報》的頭版頭條和二版整版,市民震驚,公司反思與政府應對措施也出來了……一位香港的巴士司機貪污了兩萬多人民幣,讓公款少了十多萬,就弄出這麼大的陣仗,而且上了頭條,我想,別說我想不通,就連汪峰也想不通吧?

同幾位主管的城市不比香港小的大陸官員喝茶時,我給他們講了這件事,他們半信半疑。但他們拿起我帶過去的報紙,一個接一個傳著認真看完,之後,他們都沉默了……」

這就是香港可怕的地方,媒體上很少看到領導人活動、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但只要出現一點問題、紕漏,就能被窮追不捨,檢討再三,持續改進。反觀我們,E租寶案遠比上面的事情影響惡劣,我們又做了多少反思和改進呢?

相關回答:如果香港不再繁榮,這對大陸會有什麼影響? - 莫也的回答
(近日發現答案互鏈可以相互促進:))


先放結論:現行制度下,不可能。

先說兩句題外話。近年來,大陸互聯網語境下有這麼一個情況,即每逢香港問題必談陸港矛盾,似乎陸港矛盾已經構成了絕大部分大陸人對於香港的全部印象。確實,可能對於絕大部分大陸人來說,對於香港社會現實的認識也僅僅來源於幾條佔中、搶奶粉等不乏媒體煽風點火的新聞。至多的,可能排過迪士尼的大長龍,買過旺角的廉價貨,對香港那些隻言片語的印象也未必那麼正面。於是,他們很簡單地把香港近年來的衰退歸咎於香港人自己不聽話,做大死。

而事實上,這些兩地星斗市民的口水戰對於兩地的經貿合作發展的影響實在不過蚍蜉撼樹,兩地民眾在互掀罵戰,陸港富豪在聯手數錢。大陸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而香港也是大陸第四大貿易夥伴。除2014年以來受掣於整體經濟形勢等因素的影響,雙方貿易額有所下降之外,之前的雙方貿易額一直處於高速的增長當中。香港也是一直作為鏈接中國大陸與外部世界的窗口與中轉站而存在並因此而興的,因此斷言陸港互相依賴,難分彼此相信並不過分。而隨著大陸開放化程度的提高和經濟的高速發展,香港之前的優勢確實正在逐漸流失。相比於香港,很多人更願意相信背靠龐大的市場,擁有強大工業支撐的上海在未來更有可能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 ,而上海的GDP總額確已超越香港。雖然上海是有著近水樓台的優勢,然而如若言及「金融中心」,香港的優勢更加明顯。

金融不同於傳統的實體經濟,它不受地理等因素的制約,擁有高流動性、靈活性的特點。而對於「金融中心」的評價,亦不是最重點考察其位置所帶來的市場等方面的優勢,而是更關注能否為資金的交易流通所需的的自由度和規範度提供足夠的制度和其他軟硬體支持。首先看看今年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排行榜。該排行榜依據商務環境、金融部門發展、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和聲譽等因素,列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以下是排名前20的城市(來源:英國智庫Z/Yen集團)。
1、紐約;

2、倫敦;

3、香港;

4、新加坡市;

5、東京;

6、蘇黎世;

7、首爾;

8、舊金山;

9、芝加哥;

10、波士頓;

11、多倫多;

12、華盛頓特區;

13、日內瓦;

14、利雅得;

15、溫哥華;

16、上海;

17、盧森堡;

18、蒙特利爾;

19、法蘭克福;

20、多哈。

可以見得,高居世界第三的香港依然保有亞洲第一金融城市的地位,而第十六位的上海還有相當的差距,在亞洲範圍內同時還居於新加坡、東京、首爾、利雅得之後。縱觀榜單,我們可以發現金融中心的評價機制與其所在國的經濟總量等並無絕對的正相關。如果說「世界十字路口」的紐約登頂名至實歸的話,那麼英國經濟在歐洲不如德法,倫敦卻緣何排名次席?香港、新加坡本土市場如此之小,GDP全球排在近40名,又如何佔據亞洲前二?中國和韓國在經濟總量上根本無法等量齊觀,而首爾又緣何拉開上海如此之多?


毫無疑問,如果可能,所有的國家都希望把金融中心放在自己家門口。然而,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即使金錢和權力也無法阻止資金流向更加完善、更加自由、更加可信的市場。而不夠成熟完善的市場,不夠充分的自由度和糟糕的信譽恰恰是中國最受詬病的幾點。再看看2014年的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來源: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與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這份榜單主要考察商業自由、貿易自由、財政自由、政府開支、貨幣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財產權利、免於腐敗和勞動力自由這10個內容。香港、新加坡高居前二,而中國大陸排名僅為第137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卻是世界上經濟最不自由的國家之一,由此香港和上海的差距就顯而易見了。香港就好比金融的大超市,經營嚴謹商品齊全;而上海則類似自由市場,缺乏應有的管理和秩序,而且還有一個地痞牢牢霸佔著這個市場的准入權。在國內金融市場本就不成熟的現狀下,政府權利又一再干涉市場自由,與國際市場經濟規則背道而馳,導致如今內資紛紛出逃,外資集體撤出(參見李嘉誠)。好在中國的市場夠大,人和錢都夠多,自己跟自己玩也能玩出上海深圳這樣規模的所謂金融中心,可充其量也就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國內的企業都以在港交所、紐交所上市為榮,而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外國企業又有誰?所以,趟以國際化論,上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如果中國還繼續這樣開歷史倒車的話,上海只可能距離原本正確的道路愈行愈遠。


一個外匯管制國家還談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的股指期貨,個股期貨,期權搞了那麼多年也沒問題,大陸才搞了三四年就要被禁。制度跟不上,怎麼能趕超


因為前段時間在香港養病,而且呆的時間也比較長,來談點自己對香港問題的看法。純屬瞎扯,當是閑聊。

(一)香港為何會日益衰退

我在香港養病半年,我個人感覺導致香港日益衰退兩個原因,第一是地緣優勢的喪失,大陸日益崛起,替代了香港之前扮演的橋頭堡作用。大陸現在直接對話國際,香港的中介優勢喪失,這個不用多說。第二個就是高房價,這個是非常致命的問題,理論上一個地區應該可以具備獨立發展的能力,不必依賴其它地區存在,但是香港的高房價使得香港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為少數房產所有者打工,無論低收入者還是高收入者的收入的絕大部分支出都在房價上,無法形成有效的財富積累,陷入惡循環的境地就是一輩子擺脫不了打工的命,例如餐飲,服裝,好不容易收入高了,結果租金又提高了,使得他們一輩子在辛苦都是微博利潤獲得者,沒有任何希望,僅夠勉強維持生活,這種情況使得,香港基本是一個打工主導的社會,整個社會年輕人沒有逆襲可能,資本都追求短期交易,不追求長期投資,越來越惡性。同時,香港本土少量的卻佔有將近90左右的房屋所有者為了維持這種穩固利潤,把持了話語權,採取了很多限制性政策,竭力維持高房價,進一步擠壓了底層空間。房價高企香港這個地方,反過來又是別無選擇的路徑,因為體量太小,騰挪空間有限,深度廣度都不夠,不可能在彈丸之地營造出一個完善的產業鏈條,這個也是無奈之舉。

(二)香港問題是政治問題與經濟問題的集合,但根本還是經濟問題

順帶提下佔中等問題,這個其實是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的集合,政治問題,往往會借著經濟問題來擴大和發酵,例如敘利亞,看上去是西方干涉,實質其實是國內天災使得大量農業人口擠入城市,急劇推高失業率,在此基礎上引爆了很多社會矛盾,從政治體制角度來看,台灣,香港扯的民主,其實本質上而言,台灣是民粹主義,全民政治化,結果是沒人做正事,而香港,就更扯淡,壓根就沒有民主發生過,香港是建立在殖民體系上的地區,殖民時期的統治體系,也就是頂層服務體系,哪裡何曾是民主體系,民眾何曾有過民主?拿著民主說事,本質其實也是理由和借口罷了,並非真正的訴求,歸根到底還是經濟上出了問題。確切說,政治體制跟經濟發展之間是沒有必然聯繫的,我這裡,沒說民主不好,也沒說獨裁好,就事論事的說,全球民主體系下出現過很多牛逼的國家,當然也出現過很多很破敗的國家,很大程度上這還是兩件事,獨裁不是好體制,但是許多阿拉伯地區,也一樣能享受很好的石油紅利,過著還不錯的生活,新加坡也從來不是民主國家,一樣可以靠著馬六甲過著不錯的日子,嚴苛峻法下的新加坡,也沒人拿他體制說事,本質而言,這是兩件事,民主不是解決經濟問題的良方,不要以為民主了,就什麼都有了,你是垃圾,最終其實還是垃圾,只不過是民主的垃圾還是獨裁的垃圾,僅此而已。

香港的問題一定是建立在經濟問題之上出現的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是根本,絕大多數老百姓其實都拿政治問題來說事,前提是日子過不好了,所以核心其實是香港民眾的生活水平出現很大程度下滑,香港回歸以來隨著大陸不斷崛起,前面說了很多大陸為什麼會起來,核心就是製造業發達,外匯大量流入,貨幣寬鬆進一步促進位造業,超越美國加日本之和,這樣的國家,已經很強大了,哪怕再有什麼危機和問題,總歸基本底子放在這裡,已經強大得不需要考慮香港和台灣重要性的地步了,壓根不是同一個層面的事情了,香港自己卻因為房價問題,使得整個地區無法創新,無法突破,屌絲逆襲成本極高,香港不得不簡單依賴地產和金融這兩個行業,這兩個行業很好,但是再好,也就只是兩個行業而已,香港地區的經濟沒有廣度,更沒有深度,導致的結果就是系統風險極大,稍微來點風吹雨打,就扛不住,不是一個經濟體的概念,香港後來推自由行,希望零售業能成為第三個產業,但是說實話,中國人,其實也不是中國人,只要是人骨子裡是喜新厭舊的,原先來趟香港感覺很牛逼,高大上,每天朋友圈裡曬自拍,拍個兩三次也就這樣了,變得很二逼了,開始也就不來香港了,跑到更可以去裝逼的地方去了,零售業能增長,但是很有限,因為變得太快。

回到香港自己的問題來,香港其實是個基尼係數非常高的地區,這個地方,基本無中產階級,就兩種人,一種有錢人,佔據不到1%,但是擁有99%的財富,還有一種人就是屌絲,佔據99%,卻只擁有1%的財富,雖然有點極端,其實本質就是如此的,分化太厲害了,這種地區本身能講民主也是很扯淡的事情,在香港接受大學教育的人口其實並不多,我可以斷定這個地區1%和99%的人是無法對話的,民意一旦不統一就是對立加謾罵,高層講教養,底層講生活,能對話是見鬼了。雞同鴨講,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這是一個義無反顧在墮落的地區。

(三)當前大陸對港政策存在的偏差

扯淡的有點多,繼續講下去,個人感覺從某個角度看,大陸對香港政策現在來看出現很大的偏差,曾經可能是對的,但是現在就是錯了,說到底是不能與時俱進。前面說了,香港有過一個輝煌期,就是誰都能賺錢的年底,有錢人賺大錢,沒錢人賺小錢的年代,都能賺錢,就會和諧,但是到了一定階段之後,趨向飽和之後的結果,就是沒有增量,只有存量,這種情況下,我多賺一分錢,你就會虧一分錢,政治結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在過去,大家其樂融融,老百姓並不介意誰掌握權利,所以過去的殖民體系下,英國總督制,基本上採取類似國內鄉紳模式,本地人自己管本地人,不要太出格就行了,所以當地有錢人掌握了一定的政治權利,負責維繫地方,大陸接管香港之後,一直維持的是這種語境下的模式,籠絡一批富豪名流基本能穩住香港,但是隨著這幾年沒有增量只有存量的情況下,富豪跟百姓之間處於明顯的經濟對立的情況就非常的明顯了:房價不斷上升,底層生活越來越困難,與此同時,大陸人開始不斷來香港得瑟,在他們看來落差一下非常的大,同時,互聯網催生出了更多民意渠道的時候,原先的富豪政治顯得越來越脆弱,這個時候大陸還以為穩住富豪就能穩住香港,基本變的不現實了。

民眾是不會思考為什麼的,他們只會感受到怎麼了。所以,雖然我們說香港人不該把矛頭對向大陸民眾,但是他們是意識不到深層次的原因的,他們直觀的感受就是看到曾經窮得還需要他們救助的隔壁鄉下人變的闊綽起來,可以來香港炫富了,還能來香港包養二奶了,這種落差是最直接和無法接受的。激蕩起的反應也最激烈。錢和女人應該是世界上最容易引發男人爭鬥的東西了。有一次一個香港人跟我就這麼抱怨,說你們有錢也別那麼高調好不好,很沒素質的。我則很鄙視的說,拜託,三十年前你們香港在大陸比我們只會更高調,包養的二奶只會更多,一個個計程車司機都在大陸充當有錢人的時候,你怎麼不去勸勸他們別那麼高調,別那麼沒素質呢?本質不是你素質高了,只是因為你沒錢了,僅此而已。

(四)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去香港?

至於很多人問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願意去香港,這就分為兩個層面來看,姑且把購物這類的分開,這類群體沒有比較意義,著重考慮的是,為什麼那麼多人還移民香港。確切說,現在香港的趨勢是中低層人員都在回歸大陸,尤其本身都是大陸人的更是明顯,為什麼?因為大陸機會多,在香港出人頭地很難,而且生活狀態也很差,為什麼?前面說了,房價太高,別看很多人年收入百萬,但是在香港也不太買得起房子,在香港所謂千尺豪宅,也就是一百平方而已,絕大多數人住房也就是五六十平,生活質量其實很低。

而且香港面積很小,呆久了不好玩,哪裡有大陸熱鬧好玩,而且事實上我們必須承認一點,越是穩健社會,規則越是嚴格,而越嚴格的規則,必然騰挪的空間就很小,顯得單調而乏味,每個人其實剛工作了就可以知道自己死的時候的樣子,對於年輕人來說,這個是很不好的事情,耐不住的年輕人也都回大陸加入到熱熱鬧鬧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去了,即使失敗了,也是一場人生,多high。

(五)中國何以能治療抑鬱症

之前我在美演講的時候,很多人跟我說中國能治療抑鬱症,我開始不信,住了一段時間,覺得還真必須信,太無聊了,後來看到一篇文章說在美抑鬱症大多因為實在無聊乏味且約束很多,過於壓抑,而來到大陸發現大陸才是真自由樂土,也沒啥約束,只要不殺人放火,愛罵娘罵娘,沒人管你,這裡沒有種族禁忌,沒有性別禁忌,沒有宗教禁忌,喝酒隨便喝,調戲下良家婦女,不出格,最多被打一頓,沒人動不動告你性騷擾,美國人平均每年十幾張傳票,什麼時候不知道就犯法了,大陸一輩子也不見得有一張,而且大陸喜歡扎堆,人一多想得抑鬱症也不容易,不像美國,一杯啤酒喝一天,好山好水好無聊,大陸是真臟真亂真快活,前者容易抑鬱,後者不容易也是真的。

所以,目前趨勢香港中產以下迴流很明顯,但是都是相對的,適合年輕人的地方一定不適合老年人,老年人好靜,不愛動,怕人多,更關鍵大陸有錢人普遍缺乏安全感。而香港是一個有錢人很少,但是有錢人扎堆把持話語權的地方,這個地方所有的政策就是保護自己的錢不被損失掉,所以建立起了非常穩固的政策制度,產權制度來保障各種有錢人的權益不受損失,所以,這樣的地方一定不適合屌絲逆襲,但是很適合有錢人養老,無形中給了大陸有錢人很好的選擇,最終形成的結果就是有點錢的人都期望來到香港,說白了,年輕人求生求變,老年人求穩求好,僅此而已。

加新微信fcjnchen 交流探討。


最危險的不是香港被上海取代,而是香港失去金融中心地位,而上海沒有成長起來。
香港成為金融中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背後站著中國,但他又按照西方的規則在玩。而現在,看TPP就知道,西方不相信中國是個講誠信的玩家了,必然要把中國排斥在西方資本之外,而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控制愈來愈強,香港也失去了以往那種超然於紅色陣營之外的地位。
香港丟掉的,很可能被新加坡或者東京拿走,這樣是最危險的。


看到 @林建建 的回答覺得很有趣,剛好心裡有個不同的看法,就趁這機會說出來大家交流一下

香港的優勢從來不是行政系統的首腦有多麼英明,在我看來其實更像是善用了大陸與香港間的法治差距。

每年大陸有無數的公司選擇在香港解決商業糾紛,也有無數的公司選擇在香港進行IPO,當初阿里巴巴也想過要在香港上市,但因為香港的金融監管機構不像美國那麼開放,允許馬雲以間接持股的方式控制上市公司而作罷,但這也說明了香港本身穩健而又保守的金融政策,其實更深得多數大陸投資者的心,更不要忘記有能力投資香港的大陸朋友多屬是大陸的既得利益階層,這群人在大陸的政壇都具有相當的話語權,而他們也需要一個「公平」又「相對中立」的機制去解決他們之間可能會產生的糾紛,簡而言之他們比你和我更需要一個公平的「香港」,才能最好地維護他們的利益,你能想像一個四川土皇帝開的上市公司因為坑了山西土皇帝這名投資者而在上海的法庭上互撕的情景嗎?不能,因為他們自己都不相信大陸的法治是中立的,更不要說叫他們上庭了。這還只是小問題,當你有著十億身家,想拿兩億出來投資保值以後養老,你會去哪買基金覺得最安全又最穩定?講錢最傷感情,但也最實在,我們講道理麻。

毛時代就有人問過老毛為什麼不解放香港,老毛的回答很明確,香港的制度雖然不同於大陸,但對大陸有著補遺的作用,以前當作中國對外的窗口(以前可以幫老毛進口牛排肉),今天當作中國權貴的金融中心和解決之間糾紛的法庭,香港的制度是中國需要也無法替代的,亦正正是香港會永遠繁榮的基礎,上海想超越香港?拜託先解決了黨大還是法大的問題我們再來聊。

手機打的答案,有點混亂,麻煩大家將就著看吧


金融基建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金融基建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國際金融中心是指能夠匯聚世界各地金融機構,以進行國際資金融通活動的 地方。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法律制度、人力資源、 結集需求、穩健的監管制度、有效及廉潔的政府,以及高效率的會計和其他 支援服務。 然而,在現今的環球形勢下,單靠以上各項並不足以維持國際金融中心的競 爭力。近年國際金融性質出現急遽變化。全球化及資訊科技長足發展,令投 資者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作出有關金融工具的決定及交易。結算及交收是金 融交易必須集中在同一個地方進行的主要程序,至於買賣雙方選擇在哪個地 方進行交易,則主要視乎有關的金融基建有多穩健,效率有多高。換言之, 若要吸引國際金融交易,金融中心還要具備另一項,或許是更具關鍵性的條 件,那就是安全、高效率及先進的金融基建。 一直以來,香港跨幣種、多層面的金融基建保持安全和高效率運作,並且不 斷與時並進作出更新,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發揮極重要作 用。近年人民幣逐漸邁向國際化,加上金融市場日趨全球化,以及其他地區 陸續採用開放式結算及交收平台,都為香港帶來新挑戰與機遇。為充分把握 這些機遇,金管局不斷努力強化香港多方面的領導地位,包括作為亞太區的 支付及結算樞紐、充分發揮香港人民幣業務的優勢、提升香港與中國內地的 零售支付工具及服務,並力求保持香港的金融基建所採用的技術及監管制度 均站在國際標準的前線。 香港的金融基建 20 金融基建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21 21 亞太區的支付及結算樞紐 香港能夠以美元、歐元及人民幣等世界主要貨幣結算交易,造就了香港獨特 的優勢,使我們成為亞太區的支付及結算樞紐。近年香港人民幣業務取得驕 人成就,令香港成為首要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更有助香港發揮這方面的 潛力。 金管局聯同歐洲清算銀行及亞洲區多間央行與中央證券託管機構組成亞洲中 央結算系統聯盟旗下的專責小組,以發展一套具成本效益及高效率的跨境債 券投資及交收基建,提供債務工具的交易後服務,並促進亞洲債券市場的發 展。這個項目的最終目標是推行共同平台模式,而作為首階段的工作,跨境 債券投資及交收試行平台於2012年3月啟用。試行平台為全球及境內投資 者提供廣泛服務,包括提供環球證券數據庫,包羅國際及境內債券資料;提 供單一切入點,讓投資者透過其於境內系統的戶口買賣和持有國際及境內債 券;以及促進跨境發行外幣債券和以貨銀兩訖方式進行有關交收。 在試行平台的基礎上,跨境跨幣抵押品管理服務於2012年6月推出,讓金 融機構可以利用存放在某參與地區系統內的證券作為抵押品,然後在另一參 與地區借取當地貨幣的有抵押資金。這項服務可融通國際和境內金融機構之 間的需要,並促進香港回購協議市場的發展。此外,為配合市場的需要,試 行平台將適時推出更多其他附加服務,包括企業行動平台,以提高亞洲債券 市場企業行動程序的效率。 201 21 金融基建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金管局將繼續與其他地區探討合作機會,以建立更多支付聯網,並鼓勵海外 金融機構使用香港的跨幣種平台。這是實現香港作為區內支付及結算樞紐的 願景的一部分。 充分利用人民幣業務的優勢 有見於離岸人民幣業務的迅速發展,金管局繼續努力推廣香港的金融基建及 服務,並重點介紹境內及境外金融機構如何能夠充分利用香港這些條件,幫 助它們發揮人民幣業務增長帶來的機遇。 為讓金融機構可在歐洲整段及美國早段營業時間透過香港的人民幣RTGS系 統結算離岸人民幣支付交易,由2012年6月起該系統運作時間由每日10小 時延長至15小時。此舉有助提升香港人民幣結算平台的競爭力,並進一步 鞏固香港作為首要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地位。 香港首批人民幣債券在2007年發行,自此在香港發行及存放在CMU系統的 人民幣債券數額不斷上升。經由CMU系統債券投標平台發行的人民幣國債 總發行量,由2010年的50億元人民幣迅速上升至2012年的155億元人民 幣,發行的國債年期類別亦有所增加。此外,CMU系統債券投標平台繼續 受到人民幣債券發行機構歡迎。由2010年起,國家財政部先後透過CMU系 統債券投標平台發行多批人民幣國債。於2012年,CMU系統設立「金管局 CMU央行配售統籌窗口」,藉此將人民幣國債配售的投資者基礎推廣至世界 各地央行及貨幣管理機構。此舉有助推動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並鞏 固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地位。 香港的金融基建 22 金融基建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23 23 提升零售支付工具及基建 科技發展為市場人士提供了推出形形色色嶄新的零售支付工具及服務的良 機,當中包括推出非接觸式流動支付工具,以及將儲值服務由儲值卡擴大至 網上帳戶。此外,由於香港與內地經濟緊密融合,市場對跨境雙向使用港元 及人民幣電子貨幣產品的需求日增。在金管局的推動下,業界於2012年推 出雙幣非接觸式儲值卡,標誌著跨境電子錢包的發展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創新的零售支付工具及服務,加上安全及高效率的零售支付系統,令市民可 以快捷方便地完成支付,有助強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金管局與業界 緊密合作,為香港建立一個靈活多元的平台,配合流動、網上及電子零售支 付服務,並繼續致力於: ? 檢討儲值設施和零售支付系統的監管制度,確保運作安全有效,並按需 要推行優化措施 ? 推動以紙張和半電子化帳單及支票的支付模式轉型至全面電子化的模 式,並力求有關服務適用於境內以及跨境範圍 ? 制訂適當策略,促進市場推出流動支付工具的基建互連。 我們深信零售支付基建的發展,將繼續帶領香港進入一個多元零售支付的新 紀元,有助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關於大陸和香港的關係我想說,大家盡量理性地交流,在了解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不要上來就你港燦我蝗蟲的,無益於兩地溝通。任何不經深入調查的臉譜化我覺得都源於無知。歷史上香港的分割你要麼怪我國無能,要麼怪日本怪英國,你能怪罪到香港?一百五十年的統治,給香港帶來經濟和文化的騰飛,這是不可否認的,香港人對英府有好感也是人之常情。我黨要不是2000之後經濟做出成績,早被大陸人民生吞活剝了。個人認為在網路上,中港澳台青年能互相交流,即使相互吐槽,都是一大進步。身在他鄉更知中華民族團結的重要。說的難聽點,如果三戰爆發,誰能無條件保護港澳台?只有中國!看多了金髮碧眼,我只能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算香港有部分反華先鋒,意識形態不同,你也只能表示遺憾。香港回歸才多少年,PRC建國多少年?有些事你必須慢慢來,就算是生母,你也不能說,雖然我生你沒養你,但是以後你要對我心服口服,我給你短時間你好好調整下。。。。像話嗎?

……………………………………………………………………………


個人認為從古至今沒有一個城市能夠像香港這麼複雜,上海要壓香港一頭要等到中國壓西方一頭。
經濟方面來講,香港是美資英資中資的博弈戰場,大量資本注入這口大鍋中,很難trace資金來源與最終去向。大量外資企業在香港作為外國衝擊香港金融的先鋒,背景太過複雜。所以中國在02之前處於不攪局階段,因為沒有硬實力。02年之後中央試圖在香港探索來自大陸的經濟增長點,就是自由行。然而自由行紅利分配慘不忍睹,實驗宣告失敗。如今便是港珠澳大橋和高鐵等基建。
從政治方面講,香港更是美英中博弈的戰場。表面上建制與泛民的扯皮反映了多股勢力在香港參與爭奪政治權力,內鬥與外斗屢見不鮮。香港人在此政治環境下也分裂出相當多的政治傾向,從親美派,親英派到親中派,中間還可以劃分出幾十種更加細緻的不同派別。如此分散的政治環境帶來分散的政治訴求,政治撕扯的後果便是群龍無首,毫無穩定,持續,良性的政治前瞻性決策。
從文化方面講,一首獅子山下使香港本土意識開始生根發芽。香港至70年代並沒有獨特的香港文化。隨著經濟的井噴,英府有意識的發展香港文化來與大陸文化做切割。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使港人素質與道德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然而(劃重點),由於香港移民的時代背景,文化大力宣傳個人英雄主義,拜金主義,極度去政治化(如跛豪,英雄本色,縱橫四海等),不論燒殺搶掠電影都會極力去除是非觀念。導致香港經濟繁榮的背後是極度自我,冷漠與無政府的文化環境(黃秋生: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屍骸)。在這種極度肯定自我,對弱勢的冷漠(你個仆街搵唔到食早d收皮啦,死蠢),極度反對集體的文化環境下,香港把港府逼成了一個純服務業了。
至於發展中香港錯過的機遇,有哪些大財團蹂躪港府港人的事件,不多講。最後一句,香港的繁榮並不只因為時勢,香港人的智慧和努力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不信為什麼新德里不能做亞洲金融中心?


大陸法系下不可能有世界級的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的地位高度依賴於政治環境、國際形勢和機緣巧合。大陸的金融監管環境如何,大家都看到了,短期內顯然不可能,但長期上也沒人說得清。

香港用了多少年、經歷了多少國際環境和地緣政治的機遇,才徹底代替了上海?

Prediction is very difficult, especially about the future. -- Niels Bohr


大家不妨由香港人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或假設自己是香港人,閣下會認為香港的出路為何?
-----------正文-----------
2015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繼續位列全球第三。

簡單來說,只要世界經濟的話語權繼續由西方國家主導,上海便無法取代或超越香港今日的位置。留意,我所說的是「今日」。

《美國-香港政策法》與修訂:香港末落的潛在可能

無可否認,今日香港正在末落。對於一眾大陸網友,這絕對是一個「喜聞樂見」的消息,然後就會有些憤怒的青年跳出來,恥笑香港人不思進取,不賣奶粉予大陸人是作死行為等等。

嗯,原來香港是靠賣奶粉成為國際金額中心的,原來很多人認為金融中心就是賣奶粉賣名牌的散貨場。

香港之所以走向末落,是香港特區政府選擇「中國化」的結果。沒辦法,「中國化」才是今時今日政治正確的施政方式。最近,媒體在大肆宣傳美國可能會因為香港自治程度被削弱而改變其一貫政策,即修訂《香港關係法》。據估計,若然美國之後不再視香港為一個獨立的體系而是一個受中國政府直接影響的經濟體。

《美國-香港政策法》(英語:United States–Hong Kong Policy Act),又稱為《香港關係法》(P.L no. 102-383m 106 Stat. 1448),是一部由美國國會在1992年通過的,關於香港在1997年7月1日結束英國殖民管治,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之後,美國政府重新釐定對港政策的法案。根據此法案,美國政府將繼續把香港視作一個在政治、經濟、貿易政策方面與中國完全不同的地區,並在對外政策上把香港特區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區別對待。

最近,一份名為"Hong Kong Policy Act Report (April 10, 2015)"指出:

On June 10, 2014, China』s State Council released a first-ever 「White
Paper」 on its Hong Kong policy. The paper stressed Beijing』s
「comprehensive jurisdiction」 over the SAR and indicated that Hong Kong
must be governed by 「patriots,」 including the Chief Executive. Hong
Kong』s legal sector found fault with the White Paper』s description of
judges as 「administrators」 within the HKG, rather than as members of an
independent, judicial branch with a duty to interpret the law of the
SAR
.

Hong Kong』s netizens can freely access web sites, including those
blocked in the Mainland. However, concerns over constrictions of Hong
Kong』s press freedoms have grown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increasing
reports of self-censorship regarding issues deemed sensitive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 The Hong Kong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said in a July
2014 report that the past year had been 「the darkest for press freedom」
in several decades. Since 2010, Hong Kong has dropped 27 places, to 61(st)t, in the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ranking of press freedoms.

去年爆發的佔中與連串示威,中方及黨報一直強調有外國勢力介入煽動,就此美方在報告中亦有提及:

....paint the protests as the result of
interference by 「foreign forces,」 primarily the United States
....

究竟美國會否在之後改變其對待香港的特殊地位,我們不得而知,然而,在美方積極圍堵中國的同時,香港最終會否(或能否)加入簽約TPP便成為一個明顯的風向儀。假若美方無法確保香港能繼續維持真正的「高度自治」,放棄香港是遲早的事

中國政府為解決香港問題所採取的立場、方針、政策是堅定不移的。我們多次講過,我國政府在1997年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後,香港現行的社會、經濟制度不
變,法律基本不變,生活方式不變,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國際貿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變,香港可以繼續同其他國家和地區保持和發展關係。我們還多次講過,北
京除了派軍隊以外,不向香港特區政府派出幹部,這也是不會改変的。我們派軍隊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預香港的內部事務。我們說這個話是算數的。

雖然鄧小平說他說的話是算數的,但今時今日中國已非昔日中國,今日大國早已崛起,中國人已經抬起頭,能夠在東京爆買,在羅浮宮上跳廣場舞,在林肯象前嘲諷美國也不過如是。之前,中央對香港的控制在暗處,但現在,中央從不同角度對香港人放話,說:你們的自由是我賦予的

中央其實沒有說錯,基本法到香港特別行政區很多權利都是由中央授權的,然而,問題來了,中央所授的權,中央能隨意變更嗎?現在的問題不是香港擁有的權利是不是由中央賦予,問題是中央賦予的權利是否白紙黑字列明,中央能否隨心所欲想變就變?去年的白皮書,實際上強調的,是中央有權隨時收回賦予香港的權利。在這個情況下,香港目前的地位是不穩定的。

簡單來說,就是「五十年不變」是空話。鄧小平的承諾,習近平說不算數。


一國兩制註定失敗

一國兩制,本質上是矛盾的,只是一種過渡,不可能長久維持。當時強調的「五十年」,其實是希望以五十年作為過渡期。可惜,現代社會變化速度太快,在訊息傳播一日千億里的時代,見步行步的處理方法已不合時宜,中央對港政策,必需變,因為香港問題涉及到國家(或中央)的安全問題。

基於香港的特殊情況,香港一直是西方勢力的大本營。香港,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外國領事館的漁村,在神洲大地上,除北京以外,擁有最大數量的外國領事地,就是香港。更何況因而引伸的一連串國際政治博弈?香港若要維持自身之獨特性,必須巧妙地在地球上兩大帝國,即中美之間巧妙遊走,然而梁同志沒有這個能力,特區政府在大英帝國離去後群龍無首,香港人更沒有。如今,特區政府陷入一個兩頭不到岸的困境:全面中國化又跟不上大陸的政治遊戲規則;親西方勢力又會惹中央不滿,指責港人人心不回歸。

因此,今天的香港人是時候要下注了:留守,還是離開。香港人從來都無法改變一個地方的命運,而只能用腳投票。

今天,有人走,有人留,有人心走了身體留下繼續玩弄香港人(梁同志的女兒、林鄭同志的家人,及一眾特官高官),有人國籍換了公司繼續在香港剝削香港人(李氏商業王國),但更多人無可奈何地忍氣吞聲。

唉,苦了當年遠方逃亡香港的華人。

香港(或香港人)何去何從?

香港這幾年人心惶惶,對中央的信任比例自07年的高位下跌至今(信任:33.5%;一半一半:16.7%;不信任:44.1%)*詳細數據在此:數表Tables - 港大民研 HKUPOP

香港何去何從?在黨和中央英明的領導下,香港有坦克,有解放軍,所以香港的明天會越來越好。但香港人可能不會。

雖然沒有任何數據,但稍為對中港關係(政治正確的說法是陸港關係,但CNMD正治正確)有認識的人都會感覺到兩地人民越來越討厭對方,作為一個作死的香港人,知乎上用私信或評論問候我或我家人的已不少,早見怪不怪,只是我繼續厚顏無恥地來知乎。(是真愛。)

在回歸前從沒打算移民的父親,最近報讀了英文口語班,他說:仔,如果移民去澳洲好唔好?

唉,當年他為逃避政治災難千里迢迢游水偷渡來香港,以為生活從此安安定定,到回歸前亦看好香港,看好中國,竟然在垂暮之年計劃移民?

我對他說:爸,不要怕,至多我入黨,放心。

上海會否取代香港?嗯,準確的說法是,中央會「取締」香港。香港人,好自為之。

P.S:本人愛國愛黨。不,是愛黨愛國才對。

-----------
林維訓:

香港素為英(或美英)駐亞洲前哨,英美系在小球上主宰一天,香港的地位便凌駕於所有中國城市之上,不可超越。於港最可怕之事,在於喪失這個地位,最可憂之
事,在於英美系地位下降。前人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其實,族類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利益圈,香港加入英美圈久矣,呼風喚雨,吃香喝辣,利益最大化的
選擇顯然是繼續這樣下去,而與不得其門而入(英美圈)的大多數中國人的利益不再一致,利益不一致,互信也就很難做到,各種猜疑、防範與矛盾也就相應而生,
雖然可悲,但無可指責。


就在於香港能不能維持司法獨立,金融制度公開透明了。

能則興,違者衰。


香港的興起、發展和衰落,都只取決於一件事:內地和世界的隔絕程度。香港只是世界資本進入內地的一個橋頭。可以這麼說,內地越開放,香港越衰落。


現有格局下絕無可能。
香港的IFC地位來自於制度的特殊性(我的比喻是「大陸法海洋中的普通法孤島」),今日全球金融和海商被普通法牢牢把持,紐約-倫敦軸心仍為世界主導。而中國作為軸心外最強大的勢力,香港作為在其控制下的唯一普通法區域,便穩固了全球第三IFC的地位,從而以「紐倫港」之名並列。曾經上海公共租界作為IFC的地位也同樣來源於其普通法孤島效應,其作為東亞唯二的紐約-倫敦體系內地區,地緣優勢遠勝於香港,從而有十里洋場的風華。二戰後租界消失加上大陸赤化使得香港對上海的取而代之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那麼未來有可能嗎?
前面的論證是說明紐約倫敦軸心下的普通法體系只能容納香港作為中國的IFC,那麼如果這個體系被取而代之,中國有能力建立一種以自己為核心的金融體系呢?仍然輪不到上海。金融業的信息優勢受權力分配的影響極大,中國為核心的金融中心只可能是首都北京。北京掌握世界級的金融權力和最高層次的信息來源,諸如金融業這類高端服務業必然是向權力(廣義)的中心極化。金融權力是國家權力的一部分,在條件支持的情況下必然與其結合。
香港旅遊航運貿易都可能或者正在衰落,唱衰有的是理由。但IFC地位穩如泰山並且隨著中國實力的膨脹繼續強大著。無論是現在還是可能的未來,上海都不會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即使會擁有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不論是普通法的金融權力還是大陸法的金融權力,權柄只可能在香港-北京間輪替。權柄之所在,是金融業增加值所不能體現的。上海現在和未來,只能是一個巨大的經濟都市和金融市場。
不過,如果可以成為東京一樣的經濟巨人,長三角成為世界級都市區,也算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了。


太多情緒在這兒了。

利申:港人。

很多人已經說了,金融中心不僅要有龐大的經濟體系,還必須有相應的政治、經濟、立法和司法制度,要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讓投資者放心,才有機會成為地區上重要的金融中心。很多英美國家的金融中心都符合這個條件,包括倫敦和紐約,前英國殖民地的有如新加玻等。其他的金融中心,都是有相似的環境的。

香港曾是英國的「走狗」(可能有些人聽了會高興),也就符合這個條件。剛好亦有人提到早期中國一窮二白,同時也沒有相應制度,那麼資金在香港運轉,也就造就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上海背靠龐大的經濟體,其交易市場每天的交易次數都比香港高。但對上一次中國股市的下瀉,及有關當局的某些處理手法,外間人就看透:中國要打造另一個金融中心上還有很多路要走。

當然,如果香港的有關制度受到破壞,那上海取代香港就是彈指間的事了。但沒有鄰近的一個洗錢中心,某些人可能不爽,所以很有可能有些中國黨國體制內的人力保。但如果中國的制度成熟至可以締造一個金融中心,功利的香港人絕不會介意把錢放在廣大的土地上的,或者索性移居內地去好了。

不過,什麼中心不中心,不是斗排名,斗GDP,斗impact factor,而是整個社會的改變,素質並不單是一個數字而已。爭做第一這種心態其實有什麼可取的?


作為現在在香港工作的保險財務規劃師,對這個問題也有很多的思考,來答一個吧。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否會被上海取代?

答案是現在不會,至少十年內不會,但是十年後就未必了。基本原因就是四個字「一國兩制」。在討論「一國兩制」之前,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香港和上海兩地的的近代及現代史(摘自維基百科),從中就可以看出「一國兩制」重要性的所在。

1840年以前,也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香港只是清朝的一個商船停留點,一個小漁村,當時清朝的貿易中心,是有著「十三洋行」美譽的廣州。兩次鴉片戰爭失敗後,香港被割讓給了英國,隨即變成了「自由港」,成為西方世界,華南地區還有東南亞地區的貿易樞紐。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抗戰全面爆發,1941年,香港淪陷,經濟民生飽受摧殘。二戰之後,民國政府無力收回香港,國共戰爭爆發後,香港吸收了大量來自大陸的居民,緊接著東南亞排華,原本在東南亞地區的華人資本家也把資金轉移到了香港和新加坡,再趕上戰後經濟復甦的大勢以及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香港經濟開始騰飛,也就奠定了現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位置。

反觀上海,早在宋朝就已經是名聞天下的大糧倉,傳統意義上的「江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成為租界後,活動範圍更是覆蓋整個遠東地區,向北延伸至韓國日本,向西,沿著長江可以延伸到內陸,向南可以連接香港和中國的華南地區,各國商人齊聚一堂,有「十里洋場」和」冒險家的樂園「之稱。

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很快淪陷,但是由於租界的原因,租界內還維持了一段時間的繁榮,直到1941年全部淪陷。 然後上海開始了一段萬劫不復的歷程,1946年國民政府經濟崩潰,建國初期國軍的轟炸,到之後的四人幫,都讓上海這個美麗的城市榮光不再。直到1990年,國家發布浦東開發開放政策,上海才重奪內地金融,貿易中心的位置。

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海和香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難發現,要成為金融中心無外乎有幾點,

1. 靠海,因為海洋運輸是這個世界上性價比最好,最便宜的運輸之一,技術門檻也低,征服了海洋,也就征服了世界;
2. 政治環境穩定,生態和諧,人們才能安居樂業;
3. 社會開放,營商氛圍濃厚,海納百川。

我相信依託內地的市場,上海金融總體要超過香港,易如反掌,但是想成為國際化的金融中心,上海沒有這個可能,前兩點,上海和香港其實不相伯仲,都靠海,政治環境生態都比較穩定,問題就出在這第三點上,香港和上海有根本上的差別,而這種差別是由社會制度決定的。

香港行的是特色資本主義,這種制度的好處,就是可以和歐美的金融體系無縫對接,無論在吸引歐美國家的資金,還是說將資金投放出去,都不會遇到什麼困難還有阻力,更神奇的是,香港作為一個特別行政區,和內地的金融體系也能直接對接(雖然是有限度),深港通,滬港通,人民幣債券等金融投資渠道或產品,都是和內地金融體系結合的產物。這點上,讓香港顯得更加的「純粹」,更加的「獨一無二」,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港」。

但是上海行的是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下的制度,也就是說,上海在考慮自身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考慮更多其它因素的問題,比如怎麼和其它城市協調?怎麼帶動經濟相對落後的城市?現在的上海,就像一名背負著沙袋跳舞的芭蕾舞者,雖然也能取得輝煌的成績,但是速度會比較慢一些。除了自身發展的問題,上海想和歐美的金融體系對接,也還是有一定的障礙,首先歐美國家官方語言就不是中文,而是英文,更別提思維方式上的差別等等等。

而形成現在這樣局面的核心,就是「一國兩制」,只要「一國兩制」的制度存在一天,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是便不會被上海所取代的。而「一國兩制」一旦被破壞了,無論選擇哪一方,香港都會立刻失去金融中心的位置,而照歷史來看,香港的中上層和上層流失的速度也是比任何一個城市都要快(當然聚集得也快)。人才流失是一個痛點,更大的痛點,是中國將不得不和歐美國家的金融體系發生直接的摩擦和衝突,屆時付出得代價會難以想像。

所以,香港和上海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城市,誰也取代不了誰,最好就是優勢互補,合作雙贏,如 @肥肥貓所說。

P.S 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更多的,是一個定義的問題,題主問的,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能否取代,這個「國際」的定義是什麼呢?是整個東南亞,還是全球?還有這個「金融中心」的定義也過於寬泛,金融業的規模最大,交易量最高,就是「金融中心」了么?而在我概念里的「國際金融中心」,是一個多元文化可以並存,並互相交融,在金融文化方面起到樞紐作用的領頭羊城市。而符合這個條件的,就是香港和新加坡。而我們再把範圍拓寬一點點,把「國際」分為「歐美價值體系下」,那麼紐約和倫敦就會上榜,而如果是「東半球」或是「亞州價值體系」下的「金融中心」,上海是當之無愧的一哥。

由此也再次佐證了我的看法,就是香港和上海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城市,定位也不一樣。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


首先,說取代很low,上海是人民幣金融中心,香港是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兩者互補。
其次,上海不可能獨立於中國法制生態環境,所以上海代表了中國最先進的金融系統,但僅限於此,香港不會被上海取代,香港只可能會被歐美拋棄。

上海是全國人民的上海,是世界人民的上海,上海是中國的代表,很美,但是不實用,很簡單,任何政策和法律,都需要時間的檢驗,上海,作為金融中心,世界還在觀望,或者說,大家想把錢拿進來投,但是今天被說成是聯合外資做空中國,明天被叫去喝茶,本身就沒有安全感,來個公安部部長,我說你違規你就違規,我說你犯法你就犯法,這是包青天大人,打擊惡意做空符合廣大人民的期望,但,這跟西方價值觀不符,做不到唯證據論,做不到法治,國際上萬億資金就不敢進入你的市場。
香港一貫就是英國佬美國佬在亞洲的橋頭堡,是進軍大陸的基地,從這個角度上講,同胞罵香港人漢奸其實是對的,人家本來就是服務來亞洲投資的歐美人為主的嘛,而歐美人,沒事來亞洲幹嘛?賺錢嘛,研究一下上海的資金掮客,香港的位置,大約就是掮客吧。香港是保護私產的地方,只要不違法,或者說,你高明到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你違法(俗稱鑽法律漏洞),你賺了錢可以放心大膽地用,不會被約喝茶。這,就是人家願意來你這裡投資的根本原因。

香港也許會沒落,但不是被上海取代,而是被中央吞沒,如果香港失去獨立法制地位和獨立政策權,那麼它就是中國的普通一個城市,中國撐死多一個一線小城市,少掉的,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歐美老想讓新加坡替代香港,中國不會願意;中國心太大,總想把香港完全控制,殊不知過猶不及,太過了,香港有了太上皇,客人就不敢來了。所以香港最理想的做法是淡化政治,一心務實。屁大點地方,別再扯淡啥政治了,安心賺錢就好了。

那些取消香港的人首先應該搞清楚,1997年的時候,香港GDP佔中國GDP的15%,人口佔0.5%,相當於人均是中國30倍,短短20年,現在香港GDP只佔中國GDP的3%,人均只剩5倍左右,北上廣人均更有趕超之勢。這是大陸的長足發展,經濟學上的後發優勢。但也不要妄自菲薄,都知道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人均收入超過5000美金之後(年入三萬人民幣),人力成本提高,製造加工業價格優勢減退,競爭力下降,社會經濟需要轉型。中國正在這個關卡處,目前的匯率、高房價、高物價,出口增長乏力,原因之一就是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二就是全球範圍的生產過剩。
說白了,一千萬人的城市都那麼難管,更何況十幾億人的中國。那些擔心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少於15平方米的,那些擔心香港底層月入1萬剛夠生活的,不如多想想,香港的農民工起碼都是有香港身份的,起碼都可以去醫院免費醫療,小朋友都可以在香港上學,那些上海深圳的農民工,是否有資格說自己是上海人?是否有資格讓自己的子女在上海落戶、讀書?說香港只靠金融不行的人,我也想說,不尊重底層勞動者的城市,是在用全國人的心血,堆砌美麗夜上海,上一輩逃亡香港的苦命人,至少都獲得了這個城市的認可,可以說自己是香港人。這一輩在上海深圳拚命的苦命人,他們的子女,是否可以得到這個城市的認可?
扯遠了,到此為止吧,不想鼓吹香港好,只是想說,爭論香港會否被上海替代,沒意義,香港定位很小,就是大陸的一扇窗,大陸越開放,香港的作用越小。上海是大陸的正門,祖國越開放,門開得越開,窗的作用就越小。但香港本身作為一個城市,依然不錯。,哪怕它落寞了,也是中國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林建建在香港話題中的答案?
怎樣說出香港味的普通話?
如何在香港租到称心的房子?
你聽到「大陸人」這個稱呼會覺得不舒服嗎?
為何香港社會變得如此冷漠?

TAG:上海 | 香港 | 中國經濟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