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溝通效率比較低,該如何與孩子對話?

兒子8歲,上小學二年級。 我試著從外人的角度來看,他應該是個性並不突出的那種小男孩,既不是像小紳士一樣彬彬有禮,也不是那種上房揭瓦的小猴兒,可以算是比較普通;在學校的成績現在不排名了,我們的判斷應該是中等偏上,數學和英語比較好,語文較差。
孩子爸爸工作比較忙碌,我不算忙但也是朝九晚五,再加上在大城市,回到家要到7、8點。放學後孩子會去學校旁邊的託管中心,在那裡吃完飯寫完作業再跟我回家,基本是回家就睡了,交流的機會不多。
可能正因為如此,最近我發現溝通方面出了一些問題。我不知道該怎麼概括,就舉兩個例子好了:
1、一次孩子說他不會寫老師布置的日記,讓我幫助他,我們的對話大致如下:
孩子:我不知道寫什麼。
我:你想想這兩天發生了什麼事情?
孩子:都沒什麼好寫的。
我:昨天我們不是一起去看了畫展嗎?
孩子:那也沒什麼好寫的。
我:你覺得畫展好看嗎?
孩子:一點也不好看。
我:沒關係,你覺得不好看,那你就寫不好看,寫自己的真實想法嘛。
孩子:「昨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畫展,我覺得一點也不好看。」好,寫完了!
我:等等,你怎麼就寫完了?
孩子:老師說只要寫三句就可以了!
我:你這隻有一句啊!
孩子:「昨天」一句,「我和爸爸媽媽去看了畫展」一句,「我覺得一點也不好看」一句。
我:逗號它不算一句。
孩子:算,老師說算!
……
這樣的對話真讓我有一種無力感……

2、從孩子6歲起我就發現他的餐桌禮儀有些問題,比如在菜里挑來挑去,把肉挑光,別人還在夾菜時就亂轉桌子等等。我說了他多次,他就像沒有聽到一樣,根本不理我,說急了,他就在我看他時表現好一些,我一不注意,他就恢復原狀。跟他私下講道理,說你這樣不禮貌,影響別人吃東西,他聽就聽了,之後依然我行我素,有幾次還跟我爭辯,說他並沒有影響別人,對話大致就跟上一段類似,都是到最後我充滿無力感……

非常感謝各位看到這裡,我覺得我們應該是溝通方面哪裡出了問題,但是我不清楚應該從什麼角度入手去分析問題的所在,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改正,因此來求助知乎上的各位大神:
1、這種情況跟我們平時交流不多的狀況有關,這種可能性大嗎?
2、我們應該如何去改善這種狀況,更好地
進行溝通?


理解這位媽媽的感受。因為我家女兒的同學家長也會經常和我聊到這樣的困惑。比如,他們看到我女兒暑假參加籃球訓練,每天寫訓練日記,暑假結束時居然寫了一本,約莫50篇。而他們要求孩子寫訓練日記,孩子就會說」沒什麼可寫的「,或」不知道要寫什麼「。家長們希望了解我是怎麼和孩子交流,孩子居然肯堅持每天寫訓練日記的,我當時列了一下分享給感興趣的家長們,並保存了文檔,現在貼一下——

分享一點督促玥玥寫訓練日記的體會。

孩子一開始也不願意寫,說不知道要寫什麼內容。我就採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她回憶當天的訓練,回憶訓練中有哪些有意思的「點」,然後告訴她,寫訓練日記並非要寫流水賬,也並非要面面俱到,而是要選擇值得記錄的寫下來。

比如,會有這樣的提問:

【關於訓練內容】

&>&>今天的熱身訓練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因為教練經常會採用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們熱身和放鬆)——這時候孩子往往因為遊戲的有趣而津津樂道,那麼就可以要求他/她今天專門介紹她覺得好玩的熱身遊戲,還可畫出示意圖。下面這篇訓練日記便是寫的熱身遊戲:

&>&>今天學了新動作嗎?新動作的要領有幾點?最重要的是哪些?你覺得最不好掌握的是什麼?——如果這一天學了新動作,就不妨讓孩子重點寫新動作的要領、難點。然後在後續觀察孩子花了多長時間掌握了這個新動作。

&>&>今天是複習舊動作嗎?主要複習哪方面的舊動作——投籃、運球、搶斷….你的舊動作熟練程度如何?教練表揚你了嗎

&>&>今天訓練里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打了比賽嗎?比賽結果如何?哦,贏了,你是打什麼角色的?你們隊誰的基本功最紮實

關於女兒自己

&>&>今天的訓練中你覺得自己進步最明顯的是哪個動作

為什麼你覺得這是明顯的進步?是速度更快了,還是準確度提高了?提高了多少

為什麼有了明顯的進步,是你體會教練的要領開竅了,還是練得多忽然開竅了?

以前總是沒有突破是什麼原因?練得不夠,還是沒明白教練講的要領的含義?

&>&>今天的訓練里你對自己不滿意的是哪一點?是你沒理解教練講的要領,還是有情緒沒認真練習到位?

&>&>今天你對自己情緒的管理給多少分(5分制)?你是怎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的(比如是馬上往積極的方面思考,還是給了自己10秒鐘讓自己冷靜下來不發火?)

如果你今天對自己的情緒管理不夠滿意,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你打算怎樣應對?

今天在場上,你覺得誰對自己的情緒管理得比較好?

關於隊長職責

&>&>你今天認識了多少位新隊員

&>&>哦,認識了這位新隊員,有他的電話嗎?

他是附小的,還是在外面上學?幾年級?

他以前打過籃球嗎?打過,打了多長時間?他在哪方面比較突出(投籃,運球,搶斷…)

&>&>今天場上紀律最好的隊員有哪三位?紀律最差的是誰?教練是怎樣表揚和批評他們的?

一般來講,孩子不願意寫,主要是不知道寫什麼,該怎麼寫。如果家長懂得提問的技巧(其實並不難掌握),就能夠啟發孩子思考,進而能幫助孩子迅速找到可以寫下來的題材。這個時候,孩子就不會有抵觸情緒了,會馬上動手寫起來

寫完後給予適當點評,首先誇獎孩子寫得精彩的地方,並像老師一樣畫紅圈表示欣賞。然後和孩子簡要講講你的讀後感,指出可以改進的一兩點,每次不要列一大堆需要改進的地方,那樣孩子就會感到有過多壓力,下次再寫就會打退堂鼓了。

=============================================================
記得開學後,孩子有次周末參加訓練,教練安排孩子們和大學生女籃打了一次比賽,孩子回來後非常興奮,說要好好寫一篇日記,但說了半天后,遲遲不動筆。我注意到了,問她為什麼不寫,她說滿腦子都是場景,不知道從哪兒下筆。我就和她交流,我說,這場比賽,你首先想到的關鍵詞是什麼?她思索片刻,回答說是」配合「,我就讓她拿出草稿紙,寫下」配合「二字,然後讓她根據這個關鍵詞,再列出其他相關關鍵詞,她立刻從這個關鍵詞出發,畫出幾根射線,寫了」投籃「、」運球「等詞語,然後就開始寫了,20分鐘就寫完了,瞧——

(孩子這篇日記寫在作文本上,作為一次語文作業提交給老師,所以當時我把它複印下來,貼在訓練日記的本子上)

=============================
針對題主給出的場景,我想,是不是可以嘗試這樣與孩子對話(&>&>&>&>下面是我增加的對話,而且假設看的是油畫展)——

孩子:我不知道寫什麼。
我:你想想這兩天發生了什麼事情?
孩子:都沒什麼好寫的。
我:昨天我們不是一起去看了畫展嗎?
孩子:那也沒什麼好寫的。
我:你覺得畫展好看嗎?
孩子:一點也不好看。

&>&>&>下面是我根據假設的場景設計的對話——
媽:哦,說說看,你覺得是哪些地方讓你覺得不好?
孩子:我也說不上來。
媽:昨天的畫展一共展出了多少位畫家,我不記得了,你記得不?
孩子:不記得了,額,是不是有10位?
媽:好像是9位,我來數一數哈(掰著指頭數),恩,就是9位。這9位畫家的作品你全都不喜歡嗎?還是最不喜歡裡面哪一位的?
孩子:我好像都不喜歡。
媽:是不是他們畫的題材不是你喜歡的,還是你沒看懂?
孩子:我沒看懂。
媽:恩,昨天咱們看的這個畫展是抽象派油畫,是不大好懂呢。裡面有沒有你看了之後覺得印象深一些的,哪怕你還是不喜歡?
孩子:有一幅畫印象比較深,就是2號廳的那一幅。
媽:哦,是不是畫布上有大塊大塊紫色的?
孩子:是的。
媽:那幅畫為什麼讓你印象深刻呢?
孩子:我覺得它就像我在那部電影里看到的場景,很詭異的感覺。
媽:哦,是哪部電影呢?
.......

對話結束後,媽媽也許可以給孩子這樣的寫作建議:
1)孩子,你雖然不喜歡這次的畫展,因為大部分你都看不懂,這說明爸爸媽媽沒有事先帶著你一起做好功課,這是我們需要改進的,請你在作文里給爸爸媽媽改進的建議,好嗎?比如,我們是不是應該先了解這些畫展的畫家的創作背景,是不是應該先了解如何欣賞抽象畫的知識?是不是可以邀請一位內行帶著我們去看畫展?
2)雖然你沒看懂,但是有一幅畫卻給你留下了較深的印象,讓你聯想到了一部電影里的畫面,你把這一點寫在日記里,好嗎?
3)媽媽查到了給你較深印象的這幅畫的作者的名字,你去網上搜索一下他的資料,備註在日記中,好嗎?
4)咱們那天去畫展,你注意到是比較冷清,還是人比較多呢? ——嗯,你說的對,那天來的人不少,那你記不記得哪個展廳人尤其多? ——嗯,就是你有較深印象的那副畫所在的2號廳,也許這位畫家比較有名,咱們查一查他的資料吧,把他的資料也備註到日記中,好嗎?

也許,就能幫助孩子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日記。

=======================

題主可能需要了解一個交流中需要具備的概念:
開放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

推薦一篇文章:如何在無話可說的時候開始一段對話

問對方開放式的問題。大多數人熱衷於談論和自己有關的事情。向對方提開放式的問題,可以達到延長對話的效果。什麼是開放式的問題呢?開放式問題一般含有「誰」、「什麼時候」、「什麼」、「為什麼」、「在哪裡」、「怎麼樣」等疑問詞,這樣對方回答開放式問題時,光說「對」或「不是」不夠的,還要具體解釋答案。

和開放式問題相反,封閉式問題的答案一般只有「對」、「不對」這樣的。

【開放式問題舉例】

  • 「你喜歡哪種書」?
  • 「你在大學裡上了什麼課?」
  • 「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啊?為什麼呢?」
  • 「現在你在幹啥呢?」
  • 「你的電腦哪去了?」

封閉式問題舉例】

  • 「你喜歡看書嗎?」
  • 「你來過這所大學嗎?」
  • 「你最喜歡的是春天嗎?」
  • 「我是不是很煩人?」

從題主的描述中,我看到了大城市裡面,有些家長匆忙無力的感受,和孩子的交流止於表面,不能說沒有陪伴,但很少溝通交流;也希望引導孩子,但似乎缺少方法。

1,親子聯結程度如何?

我在《如何建立親密的親子聯結,讓孩子的心離你更近?(上) - 積極教養 - 知乎專欄》擬了兩道題,題主可以試著回答一下了解親子聯結如何?

  • 1.你知道孩子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同學分別是誰嗎?你知道他最喜歡的圖書是哪一本嗎?

  • 2.你知道他最近遇到什麼讓他難過,感到受傷的事情嗎?

第一個問題,考差你是不是熟悉孩子的生活。因為只有經常陪伴和溝通才可能非常熟悉。


第二個問題深入些。就像我們春節過年的時候,見面時相互講一些相互恭維的客套話,那是比較表面的。你遇到什麼樣的困惑、挫折、受傷的經歷,你願意跟Ta訴說的,那才是你真正信賴的朋友和親人。如果你聽到孩子說起讓他受傷的事,甚至讓他有羞愧感的事。你能夠觸碰到這部分,那我反而要恭喜你,說明你跟你的孩子的關係很親近。

通過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可以大致判斷你親子聯結的程度。如果還不錯,恭喜你。如果不太理想,應如何改善,建議讀讀如何建立親密的親子聯結,讓孩子的心離你更近?(上) -和(下) - 積極教養 - 知乎專欄。


不要小看你們親子連結跟日常關於學業對話的關係。孩子為什麼要說話為什麼想表達,因為他覺得說我們真正關心他才想表達,如果連這個部分都覺得不太確定,孩子可能就懶得說,或者只是敷衍而已。可以說親子連結不是萬能的,但沒有親子聯結是萬萬不能的。

2,晚托班的問題


現在很多城市裡的家長呢,把孩子學業交給晚托班,看起來輕鬆了很多,但對孩子的學業問題其實並不了解。遇到了什麼困難?有什麼疑惑?乃至學校里遇到的問題,家長可能都沒有機會傾聽和解。


想一想連家長都很難有耐心有方法管好孩子的作業,晚托班要管那麼多孩子,他們還能怎麼做?大多數也是應付了事。有些晚托班老師甚至會威脅孩子:」幾點前作業不做完,你爸媽就不來接你們了!「這樣,孩子還怎麼對學業產生興趣?孩子甚至可能對家長心寒!


3,如何引導孩子寫作


看畫展是要有背景知識的。什麼主題,什麼繪畫風格,怎麼欣賞一幅畫,怎麼看構圖,怎麼看畫的筆觸?都需要學習。孩子接觸面如果比較窄,自然會限制了他的興趣。


對孩子的學業不但有要求,還需要有具體的指導。寫作也不例外,需要循序漸進逐步引導。比如,孩子看《沒頭腦與不高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他說不會寫,或者寫兩句就說完了。家長可以問:裡面的主角是誰?你覺得裡面最有趣的讓你印象最深的情節是什麼啊?什麼地方開故事出現了轉折?……記錄下來,和他討論怎麼做點整理,連接成文。這不就是一篇不錯的讀書筆記了嗎?而且還真是孩子寫的!這樣孩子才對寫作有了初步的成就感,以後也覺得自己真的會寫了。


謝 @脫氧核糖核酸邀請。

我的小孩還沒到這個階段,怕是答得可信度不高。不過前一陣子有讀一本書:父母效能訓練手冊,其中的技巧說不定能幫到題主。

內容簡介百科裡都有,不再細述,且書中有大量的實例供體會練習。以下是我個人讀後的概況總結:

需要與孩子溝通的問題有以下幾種形式:

1. 需要孩子自行解決的問題。
比如和同齡人打架了,比如不喜歡新來的老師,比如題目中說的不知道如何寫日記。家長需要將問題的解決權交由孩子本身,需要做的僅是「積極傾聽」。設身處地地聽孩子訴說內心的感受並肯定TA的情緒。 這需要家長有:

  • 足夠的耐心、同理心
  • 不自以為是地找時機插入自己的建議
  • 等待孩子自己理出化解的途徑

脫離開「孩子」這個溝通對象,試想你面對的是一個失戀的友人、無助的同事,TA首先需要的並不是你的勸慰、解決方案,而是你和TA一起罵那個人渣,一起吐槽那個不合理的流程,是一句「哭吧」、「我懂」,是一個發泄情緒的出口。

2. 孩子的活動影響到成人活動的正常進行,需要長幼雙方共同解決的問題。
這類問題無論是強行施壓還是退步妥協,都不是最佳溝通方式,前者引起逆反,後者滋生溺愛。書中給到的行動步驟大致如下:

  • 客觀描述孩子的這種行為(而不是貼標籤、評價):你沒有按照我們的約定按時回家;
  • 家長承認自己的情緒並表達出來:我很擔心;
  • 坦承孩子的活動對自己造成的障礙:一整晚無法安心睡覺,明天不能打足精神上班;
  • 邀請孩子一起討論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只有雙方共同參與探討,互相尊重地提出建設性意見,雙方才會有遵守約定的動力和約束力。

3. 孩子的活動未乾涉到成人的活動,僅成人無法接受。
比如孩子穿了條破洞牛仔褲,家長愛運動而孩子愛下棋。這類問題家長所需要做的是:接受現狀,接受孩子與自己觀點、行為的差異。視其為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自己的依附。其實無法接受孩子為獨立個體的家長,自己本身的獨立性才是不夠完善的。在家庭中,夫妻關係重於親子關係;任何健康的相互關係,應該是能夠接受對方的離開。

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五花八門、錯綜複雜,家長們需要做的是界定好問題的屬性,靈活綜合運用以上技巧,保持對孩子的敬畏感,切不可自以為是、自作主張。共勉。


之前寫過一篇專欄文章:小事 | 那些育兒教我的事 - 以小見大,也是在讀了這本書之後有感而發,歡迎延伸閱讀。


在和小屁孩溝通、交流的時候,是否會常感到你們其實不在同一個頻道?原本是關心孩子,TA卻不領情;想說點掏心窩子的話,卻發現對方心不在焉?原本想教育孩子,幫孩子改正問題,卻發現孩子根本聽不進去……莫非,傳說中的代溝,提早來到了??? 有效、有愛的溝通,是和諧親子關係的基礎。但是在跟孩子溝通這件事上,90%的家長都掉進過下面的坑裡: 你滿口說愛,卻面目猙獰最近,米粒媽的朋友圈被台灣心理諮詢師,賴佩霞女士的演講刷屏了。

短短几分鐘,字字戳心,米粒媽幾乎是含著眼淚看完的。有多少人,被信奉「罵即是愛」的父母營造的苦水中泡大,卻依然沿襲了這種教育方式,讓自己的孩子受到同樣的傷害。

米粒媽在論壇上看過這樣一個例子,是一位媽媽的自述:


她從小到大,都沒被父母溫柔對待過。她想讓媽媽抱抱或者依偎在媽媽身邊,媽媽卻會不耐煩地把她推到一邊,還呵斥她:別過來,一邊去!除此之外,父母還經常用「廢物」「蠢貨」之類的詞來罵她,據說是為了鍛煉她的心理承受能力,長大了才能成大事!


就這樣被父母罵了二十幾年,直到她結婚,有了自己的女兒。


有一次,5歲的女兒感冒,需要抽血化驗。當孩子看見護士拿出細細的針管的時候,突然想臨陣脫逃,被抓回來之後,一路上放聲大哭。她不但沒有安慰孩子,反而認為孩子太給她丟臉,大聲呵斥:「你看這麼多比你小的小朋友,人家都不哭,就你哭!就你哭!你丟不丟人!」


當周圍的人都差異地看著她的時候,她突然遍體生涼,忽然察覺到:早年沒有被父母粗暴對待,她今天對女兒更加粗暴和無禮,最可怕的是,她不知不覺地繼承了這種教育方式。 說罵孩子是為了孩子好,罵多了才能長記性,成氣候……用「罵」的形式來表達「愛」,這是父母的理由,可是在孩子眼裡,他們會認為「愛」就是這樣面目猙獰的樣子,表達「愛」,也必須通過這樣粗暴和無禮的態度。在以後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他們就會用這種態度來表達 「愛」,無論對父母,對愛人,對朋友,對孩子,對陌生人……可怕嗎?

視頻里,賴佩霞女士講,她由單親媽媽撫養長大,她愛媽媽,沿襲了媽媽教給她的「愛」,直到在自己親密的關係網中撞得頭破血流,才發現:指責不是愛,指責是幸福的殺手。

這是多麼痛徹的領悟。所以,她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吸取了自己的教育,她說,自己從未罵過孩子。 我們需要像賴佩霞女士那樣,有著自我反省的勇氣,培養自我洞察能力:要知道,父母不是完美的,同時也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通過不斷的學習,把自己從父母教育的陰影中剝離出來,成為優質、成熟、自信的父母。 罵,不是愛,不會讓孩子堅強;真正的愛,才教會他們擁有面對逆境的勇氣。 你喋喋不休講道理的樣子,無效而且很討厭

我家米粒愛看書,是個小書蟲。我和米粒爸從來沒有強迫過他看書,也沒喋喋不休地揪著他耳朵嘮叨讀書有哪些好處,讀書能讓你獲得多少知識,讀書能決定你未來……全都沒講過。米粒在看書這件事上也很自覺,他已經把看書看成是和吃飯和睡覺一樣重要的生活必須品。

身邊有媽媽問我原因,我想了想,可能是我和米粒爸都是愛書之人的緣故吧。 以前,每天晚飯後,我們一家三口都會蜷縮在沙發上看書。米粒拿著他最心愛的繪本讀,看不懂的時候就會讓爸爸媽媽念。現在我忙著打理公眾號,忙著選品,有限的時間越來越少,但還是堅持每10天讀完一本書。我堅信,言傳不如身教,最好的教育就是給家長給孩子做出表率。

小時候,我特別害怕隔壁小朋友豆果的媽媽。她最受不了的就是一下班回家,豆果不在家老老實實寫作業,而是在外面跟其他小朋友玩耍。一旦被她抓現行,馬上開啟唐僧模式:

豆果,你怎麼不回家看書,又在外面瘋跑?

爸爸媽媽這麼辛苦,不都是為了你嗎?你總是玩,不愛讀書,你怎麼對得起爸爸媽媽?

說過多少遍了,就是不聽,沒事就跑出來玩,真沒出息!

balabalabalbala……

後來,豆果說,媽媽長篇大論講道理的時候,她只有一個想法:和媽媽對著干!有意思的是,媽媽只是對豆果嚴格管理,對於自己,又是另外一幅標準:比如,教育豆果衣服不要亂放,果皮不要亂丟,可是她自己的衣櫃永遠亂七八糟,不管在哪裡,隨手亂丟垃圾。

豆果現在也當了媽媽,總結自己的成長經歷,她說:

孩子是聰明的,他們能分辨出什麼是真誠的建議,什麼是狡猾的誘導。


米粒媽特別贊同。就好比閱讀這件事,父母真誠地把閱讀當成一種生活習慣,從孩子一出生,就用實際行動影響著孩子,堅持讀書,和家人一起分享讀書心得,這樣孩子就會把閱讀當成一項生活習慣。扎紮實實的行動,比滔滔不絕的反覆教誨要有意義。


一邊教育孩子,「你要多讀書,讀書有益於你的身心健康,讀書關係到你的未來發展」,一邊在孩子面前看韓劇,打麻將,玩手機——嚴於育兒,寬於律己,即使精通無數育兒術,也依然會培養出熊孩子。

成為「把天聊死」型家長 孩子明明是「話嘮」,和小夥伴在一起有著說不完的話,可是一面對爸爸媽媽,就惜字如金,不願意多表達自己。正如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所講:

  • 多少父母與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說,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

看看下面「把天聊死」的場景,你中了幾槍?


嘴上說在聽孩子說話,實際上眼睛不離開手機電腦電視。沒等孩子陳述完一件事,馬上打斷,不分青紅皂白地開始批評,責罰。敷衍地回復孩子:孩子哭了,你說別哭,孩子緊張,你說別緊張……溝通中最後的結論都是父母是對的,孩子是錯的,孩子必須按照父母的要求做。 ……我們都深愛孩子,不願意讓孩子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何況,年幼的孩子關上了向父母敞開心扉的大門,不讓父母了解他們的想法,不願意對父母傾訴,這對於孩子來說,不啻為是一種傷害。而這種傷害,恰恰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1孩子需要我們能跟他們共情讓孩子知道,我們在認認真真地聽TA傾訴,傾訴的時間我們把自己完全交給孩子,TA才更願意把自己的困難、想法告訴我們。2聽孩子把話講完,這是最起碼的尊重誰都不願意被粗暴的打斷,孩子也有TA的渴望和訴求,在這些沒表達完的時候,別輕易中斷他的。讓TA條理清晰,思路明確地敘述完,也許在陳述的過程中,孩子就能自己找到解決辦法。3接納孩子的感受

舉個例子,孩子的寵物狗死了,哭得傷心。你應該這樣說:「狗狗死了,你很傷心,是啊,失去一個好朋友,真是讓人難過呢。」比乾巴巴的「你別哭了」,更加能打動孩子,也更能培養孩子情商的發展。


當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們的內心感受,就更容易向父母敞開心扉。

孩子將來會成為怎樣的人,不管是經歷了驚天動地的故事,還是擁有著與眾不同的平凡,都與原生家庭息息相關。而讓孩子倍感幸福的家庭教育,往往從良好的溝通開始。父母會說話,孩子才會聽;父母會傾聽,孩子才願意跟父母傾訴。


身為父母,我們需不斷學習和反思,千萬別掉進貌似「愛」娃,實際是「坑」娃,「毀」娃的陷阱里。


要我的話,我會首先考慮並解決以下問題,孩子覺得畫展沒意思,那下次我帶他玩什麼會讓他有意思?他為什麼覺得畫展沒意思?如果下次還是去畫展,我怎樣讓他覺得有意思?

我們身為家長,常常陷入一個誤區:把與孩子相處,當做成一種「教育」。事實上真正的教育都只是自己給自己的。

試想一下,比如你和你的戀人,同樣你們昨天去了美術館,同樣你希望對方能夠將畫展的事情說一說或者寫一寫,那麼你還會想原來對待孩子那樣進行那場對話嗎?我想肯定不會。 誰要是那樣對女朋友說話,保證這輩子討不到老婆。

樓上一個朋友提到,孩子表示:老師說逗號就可以,你就對孩子說打電話給老師當面對質。我認為這樣做就不妥,有可能你這一招讓孩子在這一件事情上「屈服」了,你認為成功了,但其實只會增加未來你與孩子溝通的障礙。溝通首先要理解和接受對方的情緒,只有知道他為什麼會生氣,為什麼賭氣說「逗號就可以結束」,那麼才可以找到事情的根源,從而解決問題。你打電話去對質,就把問題的本質轉移到「老師到底有沒有說逗號表示結束」和「逗號的用法到底是怎樣的」這個方面來了。其實是偏離了本質問題的。那麼當然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了。

所以我們平時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溝通的方法,把孩子當做自己的戀人,朋友,同事……,接納孩子的情緒,傾聽孩子的內心,只有這樣,孩子才有可能向你打開內心的大門,撤下心底的防線。進而才有可能接受你合理的建議,達到你所謂的「教育」的目的。

後面的夾菜和轉盤等事,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可以慢慢體會。


結論先上---你太不了解你的孩子了,無法溝通。

高效的溝通一定是互相的了解,或者說在一個頻道上。
就好像聰明人之間說話就是不費勁,大家知識體系智商水平都差不多。
另一種可能就是足夠了解溝通對象,知道對方的訴求,也可以讓效率提高。

你孩子不停的在尋求和你的溝通,可是你都沒有聽懂他心裡的想法,甚至你根本就沒去聽。
你孩子的無時無刻不在傳達:
媽媽,你多關注我一點。 媽媽,我也是一個獨立個體我和你不一樣,和其他孩子也不一樣。

一個學習中上的孩子怎麼可能不知道怎麼寫日記?他讓你幫助他然後不停的用否定句式就是為了告訴你上面的內容。他所有的話都是明知故問。
餐桌對話也是一樣,先刷存在感,然後否定你。

行為模式是完全一致的。

解決方法就是:
1.多花時間陪他,不要讓他覺得很孤獨,哪怕一個很好的成績也無法獲得父母的關愛
2.多傾聽,裝作不懂來多聽他嘮叨一些學校里的事不管是無聊還是有趣。
3.交流溝通時,多運用開放性的問題來打開對方話匣子,獲取更多的信息,同時以這些信息再來溝通,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經歷被尊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依然是以你題中的日記話題為例。
孩子:我不知道寫什麼?
我:哎呀我也不知道呢,日記是什麼啊?那個老師布置的?(轉移話題,扯些別的拉近距離)
孩子:日記是XXX,XXX布置的?
我:原來如此,那你覺得日記一般寫什麼好呢?(先肯定,讓對方開口。同時表示贊同)
孩子:大概就是XXXXXX吧?
我:這幾天我們去XXX XXX XXX玩了,你覺得那個比較適合寫成日記?(選擇性問題,如果孩子一個都不選,那就讓他自己說?)
孩子:XXX那次或許好一點,但是我也不知道BALABALA....
我:那我們一起寫,就寫那個事,然後一起看誰寫得好,你覺得半小時夠嗎?
(創造獨處的共同事物,寫好些壞不重要。)

寫完後給孩子看,同樣一件事,可以看到你和孩子分別的視角,你們之間的了解更多了,日記中也可以誇耀孩子不為人知的優點,讓他知道你雖然很忙但是依然默默的關注著他。
這才是交流的目的。

如果順利的話我相信你們下次溝通會變得稍微融洽點。

總而言之在他身上多花些時間,多看看他多聽聽他多和他做一些你覺得很無聊的事。

那很重要。

李老西的家庭干預指南


溝通能力,我的理解就是: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聽懂別人的意思。


能夠準備表達自己的意思,不用重複說一遍,是高效率的表現。能夠準確聽懂別人的意思,是快速輸入,也是高效率表現。


1.

王顥老師經常遇到一些小朋友加QQ,基本上他們喜歡用QQ聊天。


驗證通過後,上來發來一條:把電子書發來!你沒有看錯,是嘆號。因為我分享的電子書很多,我不知道是什麼電子書。於是,我就問:是什麼電子書?


對方回復:實驗電子書。想著平時把實驗類的電子書打包了,就把網盤鏈接發過去。


對方回復:還要自己下載啊?我回復:是的。


對方回復:你直接發過來不就行了,幹嘛這麼麻煩。由於我分享的電子書都是7-800MB大小,除非是新疆地區的朋友,否則我從來不通過QQ傳。我心想:愛下不下,不再搭理他。然後,對方總是發抖動,我乾脆拉黑得了!


以上,想必也看出來這孩子存在溝通問題,我也懶得費時間磨嘰。現在的孩子,不是在家就是在學校,都是周圍的熟人,很少跟陌生人接觸。當與陌生人聊天還使用命令的口吻,我想沒人會願意搭理。


2.

王顥老師是做軟體的,所以會跟同事討論軟體需求的問題。我特別喜歡和溝通能力強的同事合作。我說什麼,同事能夠聽懂,並且還理解更深層的意思。同事有想法,也能夠準確表達出來,不用我再次確認,省下很多時間。


再拿婚姻來說,我發現小兩口吵架,無非就兩個原因:錢和溝通不暢。錢這個沒說的,沒錢不行,努力掙錢並不是很俗的事。溝通不暢是經常遇到的事情,常用的句子就是:我以為XXX。其實對方壓根就不是這麼想的,也不懂你心裡想的。如果溝通暢通,會把很多誤解扼殺在搖籃里,避免爭吵。說實話,爭吵很費時間,半天啥事都幹不了。


3.

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高溝通能力呢?王顥老師覺得寫文章是不錯的方法。


寫文章是個慢思考的方式,是向讀者傳達一個信息。這個信息可能是一個觀點,一個知識點,一個新聞等等。


舉個例子,孩子在學校被同桌欺負,如果寫下來是什麼樣呢?


我今天被同桌欺負

在欺負時,我正在做什麼

為什麼同桌會欺負我,我招惹他了嗎?

我有哪裡做的不對?

我該怎麼解決這個事情?是報復還是了解清楚原因?

等等....


以上都可以擴散開來,我不贊成寫成流水賬似的日記。既然寫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年齡小的,可以選擇擴展一個點,作為家長,引導孩子去思考。堅持個幾個月,溝通能力必定會提高很多。


雖然王顥老師沒有去過美國,但是經常看一些文章,這些文章是生活在美國的華人寫的。其實,老美非常重視溝通和演講能力。平時就會在班級舉行演講,每個小朋友都要上台的。


好了,今年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根本原因就是1, 建議你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調整工作或者搬家,爭取早回家.周末帶小孩出去玩.


題主孩子才二年級,不著急。說「禮貌」、「影響別人」這樣虛擬的概念他很難理解,可以嘗試把解釋做具體點簡單點,比如怎樣別人會不高興,大家都想吃肉,要給別人留一點……
溝通么,就日記題主和孩子的溝通已經不錯了,至少題主很積極地和孩子溝通了。老師對低年級孩子三句話的要求和語文常識不一樣,這可能是老師和小孩子講話的方式,具體是怎麼說的,孩子傳達過來有沒有偏差都不一定,他做到了老師的要求就可以。題主覺得有必要也可以和老師了解一下是怎麼要求的。無力感有點想多了,感覺來源就是孩子讓你無言以對了,你沒有說服他而產生了挫敗感,預期的結果沒有達到……為此糾結沒有必要,溝通不是爭輸贏,溝通是互相表達、互相了解、互相協商,不一定獲得確定的結果。孩子也不是設計品,孩子會自己思考具有獨立人格,言行不會都符合預期,所有都一板一眼在預料之中看起來很乖實際上是糟糕的事情,孩子還在和你對話,願意表達不同意見,而不是消極地接受或者不接受也不告訴你,是很值得高興的,只要還說就還可以繼續溝通。
與孩子溝通除了發問,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去看畫展,可以告訴孩子自己喜歡什麼、有什麼感受。也不要指望孩子能有什麼很好的回應,二年級漢字還沒認夠呢,很多概念是感受不到或表達不了的。


題主:
教育,按照禮記的說法是要長善救失。但是很多家長不懂教育,反而把社會中學來的管理經驗來管理孩子。我想說為人父母,首先要接受多數孩子是平凡的這一現實。其次別把孩子當做資產或者資源一樣管理。現實中很多父母對孩子其實是管理不是教育。他們只是做到了監護人這個法定職責(很多還連這個沒做到位),而忽略做孩子的老師。


可以參考爸爸去哪兒3中劉燁和諾一的溝通。
---
不知道為什麼你的孩子不願意和你溝通,我覺得孩子非常單純並且很講道理。
你要經常抱抱她,我那個很調皮的妹妹就喜歡我抱著她玩遊戲,她不願意吃飯吃的慢什麼的脅迫她根本沒有用,抱著她和她說這個吃了會長高,這菜是不是不合你胃口,你喜歡怎樣的菜,不喜歡今天姑姑做了很久吃幾口好不吧,她通常很給面子吃了。
感覺孩子還是要愛的,我在外讀大學,平時和這幾個妹妹也沒什麼溝通,但假期能陪她們玩和她們聊天也會盡量陪著。
我覺得吧,唯有愛能改變一個人。


媽媽需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孩子也需要跟媽媽更敞開心扉。

孩子:我不知道寫什麼。(不)
我:你想想這兩天發生了什麼事情?
孩子:都沒什麼好寫的。(沒)
我:昨天我們不是一起去看了畫展嗎?
孩子:那也沒什麼好寫的。(沒)
我:你覺得畫展好看嗎?
孩子:一點也不好看。(不)

我:沒關係,你覺得不好看,那你就寫不好看,寫自己的真實想法嘛。
孩子:「昨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畫展,我覺得一點也不好看。」好,寫完了!

看這段對話,孩子的反饋一直是負面的,似乎生活就淡無味,連媽媽以為有意思的「畫展」也無趣。如果是我的話,會反思:
我了解這兩天孩子發生了什麼事嗎?他什麼時候大笑?有沒有心情低落過?
看畫展的時候,孩子的表現是什麼樣的?他的表情?他當時跟我交流過什麼?
確認一下,孩子是不是生活原本是有滋有味的,只是他不知道怎麼用文字表達。

我:等等,你怎麼就寫完了?
孩子:老師說只要寫三句就可以了!
我:你這隻有一句啊!
孩子:「昨天」一句,「我和爸爸媽媽去看了畫展」一句,「我覺得一點也不好看」一句。
我:逗號它不算一句。
孩子:算,老師說算!

……

呃,看到這裡我想說,孩子好聰明哎,人家就是按照媽媽說的寫呀,寫自己的真實想法嘛,也滿足了老師的規定。小時候,我們都很聽老師的話好不好:) 說說我自己跟孩子的日常交流吧,希望能給題主一點啟發。
我家孩子剛上一年級,跟題主家的差不多大,只是現在還不需要寫日記,呵呵。
也是在託管班,我下班之後七點左右去接他。回家的路上,我會跟他聊聊今天發生的新鮮事兒。他是小豆包,上小學還覺得挺新鮮,所以每天都有好玩的故事可以告訴我。什麼編一個故事把媽嘛馬罵全都編進去呀,牧童遙指(伸手)杏花村而不是搖指(搖動手指頭)杏花村啊,同學***塗色塗的特別好呀等等。

  • 總之回家的5分鐘路程上,就是了解孩子的好時機。
  • 當然,溝通嘛,是相互的,有來有往才更有意思。所以我也會跟他說我在公司里好玩的事兒。
  • 聽音樂會或看展的過程中,需要跟孩子隨時溝通。看展時,孩子如果在哪幅畫前站比較長時間,就過去跟他聊聊,一起念念畫上的字和說明,說說喜歡哪兒不喜歡哪兒。聽音樂會的過程中一般不聊天,但中場休息和散場後該吐嘈吐嘈,該稱讚稱讚,爸爸媽媽和孩子分別說說各自喜歡哪首曲子之類的。話說我們看《中國好聲音》也會各自打分,吼?這樣你更了解孩子,孩子也更了解你。
  • 另外不能因為孩子「大」了,上小學了,就不像小時候那樣經常抱抱了。我們仍然每天抱抱啊,多撫摸孩子呀,告訴他「媽媽特別愛你」呀。孩子知道你愛他,才會跟你貼心。

父母和孩子之間真誠的溝通和交流,要建立在親密的親子聯結基礎上。

這裡的積極教養專家劉建鴻老師下周一(9月28號)有一個線上講座,專門講怎樣建立親子聯結,也許有用,你可以去看看:講座報名|劉建鴻博士:如何建立親密的親子聯結,讓孩子的心離你更近?


一位媽媽說:孩子摔倒了,哭鬧不停,爺爺奶奶爸爸爭著哄呀勸啊,都沒有用。自己溫柔地將孩子抱過來,輕輕地幫他吹吹傷口,親親他,孩子就安靜了下來。

「原來這麼簡單!」 但是這是為什麼呢?

從中我們又能學到什麼溝通技巧呢?

其實與孩子有效溝通的過程與上面這個故事很像,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不停的BLABLABLA,孩子要的首先是自己被理解、被尊重、被愛護的感覺。 下面我就用三個案例,告訴你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

1.愛指責的媽媽VS愛傾聽的媽媽

一個小姑娘找到媽媽,說有人偷了自己的筆,媽媽的反應是:「你敢肯定不是自己弄丟的嗎?」「自己的東西隨便亂放能不丟嗎?」「不是跟你說過貴重東西要放抽屜嗎blablablabla...」

分析:

孩子丟了東西,本來心裡就很難受,告訴媽媽其實是想找媽媽要點安慰的,結果卻被媽媽的責問給惹急了。沒得到媽媽的理解和安慰不說,還生一肚子氣。

想想你是不是也喜歡用這種方式與孩子溝通呢?

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比孩子懂得多、經歷得多,總想讓孩子少走些彎路,於是我們經常一味地向孩子發問、給出建議、甚至指責孩子,父母的想法是好的,但導致的結果是孩子要麼不思考、全盤接受父母的建議、沒有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要麼就是厭煩、叛逆,出現「你別管我」的情況,由此親子交流宣告失敗。

好的做法:

女兒找到媽媽,說有人偷了自己的筆。 媽媽:「奧?有人偷了你的筆?」女兒:「是的,我的筆今天放在幼兒園的桌子上,我去喝水回來筆就不見了!」媽媽: 「哦!」女兒:「我很生氣,我很喜歡那支筆!」媽媽:「我知道了,現在你打算怎麼辦呢?」女兒:「我打算明天再去學校找找,說不定掉在地上或是別的小朋友拿錯了!」 當孩子向父母講述自己的遭遇,父母既沒有給出一大堆建議,也沒有隨意指責或建議,反而只是簡潔地回應:「哦」「嗯」「我知道了」,其實對孩子是莫大的安慰。這種反應是對孩子感受的認同,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消解情緒的作用,待孩子情緒平復,父母稍作引導,孩子自己就會有能量去分析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2.安慰孩子的爸爸VS認同孩子情緒的爸爸

孩子的小烏龜死了,傷心地找到爸爸:「今天早上它還好好的呢。」爸爸呢,安慰孩子:「不要傷心,不就是一隻小烏龜嗎?」「明天我再給你買一隻去。」孩子哭得更傷心了...

分析:

孩子的願望不是想要另一隻小烏龜,而是想要對爸爸傾訴他自己的感受、尋求理解,可孩子的爸爸表面上是在安慰孩子、捨不得孩子傷心,事實卻也在否定孩子的感受。父母越是否定孩子的感受,越是想讓孩子忘掉不好的感受,孩子越是陷入自己的世界不可自拔,反而越發傷心難過。結果是,孩子的合理情緒宣洩演變成了父母眼中不講道理的無理取鬧。 父母習慣否定孩子的負面情緒,是因為擔心如果點明孩子的情緒,會使情況變得越發不可收拾。其實事實正相反,父母如果用恰當的辭彙將孩子內心複雜的情緒描述了出來,會給予孩子極大的心理安慰,他會覺得父母認可了自己的感受,負面情緒得到釋放。

好的做法:

孩子的小烏龜死了,傷心地找到爸爸:「今天早上它還好好的呢。」

爸爸慢慢蹲下來,抱了抱孩子,爸爸覺察到孩子很傷心,於是對孩子說:「小烏龜死了,你一定很痛心吧!」

用「痛心」這個詞將孩子的感受表達出來,對孩子來說是極大的幫助。因為認識自己的情緒,特別是複雜的負面情緒,對個體來說是比較難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尤其如此。

父母通過認真傾聽了解了孩子的感受,並用適當的詞語表達出孩子的感受,其實就是一個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情緒的過程。這是一種情緒的認識,更是一種心理暴露。要知道,人們大都因為未知而恐懼,相反,知道、了解之後,會發現不過如此,也就會坦然面對了。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知道了自己內心那種很酸、很痛的感覺就是傷心後,他反而更能接受這種感覺了。 當然,除了讓孩子知道我們了解他的感受外,有時也可引導孩子通過一些肢體活動來緩解或發泄內心的情緒:如出去跑一圈、大吼大叫、拍皮球、扔沙包、揉橡皮泥,甚至將自己的感受畫出來等,都是不錯的方式。 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他可以有負面情緒,也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並且父母是接受他的感受的,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更好地接受我們為他們制定的行為界限。

對了,關於孩子的情緒,奇媽給各位父母推薦一部電影《頭腦特工隊》,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我保證看了之後你就會明白每種情緒(包括負面情緒)對孩子是多麼重要了!

劇情介紹:小女孩萊利因為爸爸的工作變動而搬到舊金山,她的生活被這五種情緒所掌控。 盡展腦內情緒的繽紛世界。

這個故事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我們的情緒,我們如何被情緒挾持,我們為何會遺忘,甚至包括為什麼聽了一首滑板鞋你就會一直在腦子裡摩擦摩擦。

@末藥煎肉塔的影評:我們總是渴望歡樂抵抗悲傷,讚揚樂觀嘲弄消極。社會文化鼓勵我們做一個活潑外向、積極陽光的正能量人類,然而並不是每個人的人設都是Joy坐鎮中央,帶著「I can fix it」的自信笑容排除萬難。

更多時候,是生命中的那些「負面情緒」給我們力量:悲傷讓我們深刻,去學習和體驗,去增加生命的分量;恐懼使我們未雨綢繆,小心駛得萬年船;憤怒為我們划出底線,警告外敵不可侵犯;厭惡決定品格,阻擋我們跟風從眾失去自我。快樂的確讓我們過得更好,但很多時候,盲目的樂觀卻無濟於事。它是燒過天際短暫的流星,絢爛耀目,然而亘古不變的卻是深邃廣博的幽暗天幕。

3.愛解釋的媽媽VS允許孩子探索和想像的媽媽
孩子想去碰家裡那盆仙人掌。媽媽說:「不行不行,仙人掌有刺,身體碰到會被扎破、會很痛,你要給我記住以後要離它遠一點……」於是孩子開始哭鬧。

分析:
孩子有逆反心理,探索慾望沒有得到滿足的孩子,一定還會偷偷找個時間,去碰一碰仙人掌。家長解釋越多,孩子越來勁,其實這時的性質已經悄悄發生變化了:孩子不再專註於得不到的東西了(雖然他嘴上還不停地嚷嚷著),而是轉變為與父母權威的抗爭了:「你就得按我說的去做。」

好的做法:

建議父母在允許孩子適度探索的基礎上,讓孩子接受自然結果的懲罰,可以事先提醒孩子,「有刺,扎」,孩子仍執意要碰,再次提醒她:「輕輕地」即可。

有時候,孩子的願望無法滿足,若是父母過多解釋,反而是火上澆油,等於給孩子製造發泄的借口。

另一個例子:家中薯片吃完了,媽媽解釋說「上次不是都被你吃了嗎?」孩子可能會跟你掰扯「你也吃了啊,你賠我。」 這是因為孩子內心明明知道無法實現,但情緒上卻無法接受,他的受挫情緒需要找個發泄的出口。 認識到孩子的情緒需要被關注之後,事情就比較好處理了,可嘗試藉助想像來滿足孩子的願望。(這個方法是奇媽經常會使用的方法,對待熊孩子的「無理要求」非常好用!)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通過想像或幻想,幼兒能從現實世界中解放出來,能在內心對事物進行操作和改變。說直白點就是孩子有這樣一種神奇的特性,能通過想像獲得內心的滿足,即使內心仍覺得遺憾,但知道有人能理解他的需求,也就滿足了。 所以上面的例子中媽媽可以這樣做:「我知道你非常想吃,真希望我們家有這東西。」然後順勢拿起手邊的一個東西,假裝那是薯片,並且藉機和孩子玩假裝吃的遊戲,孩子的注意力就能迅速被轉移。對孩子來說,接受現實就變得容易多了。

奇媽:兒童教育諮詢師,一面努力工作,一面育兒的2歲寶寶媽媽,倡導科學育兒,重視兒童心理健康發展,提倡根據孩子個性發展孩子能力,致力打造實用、有愛的兒童教育平台。


以我和兒子的合影結尾吧!

我的公眾號(奇媽親子課堂:qqmm_365),分享2-6歲兒童教育乾貨,順手關注一下唄!

http://weixin.qq.com/r/3TuTi_nEX7Qgra3o927P (二維碼自動識別)


為什麼孩子離父母越來越遠了?

為什麼隨著孩子長大,很多爸爸媽媽都覺得孩子開始變得不愛跟自己分享心事了,反而是跟自己的小夥伴有更多的話說呢?除了同齡人理解同齡人更容易之外,各位爸爸媽媽有沒有想過,是否是你一直以來的說話方式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呢?

各位爸爸媽媽,你們是否在孩子向你傾訴自己的困惑或者煩惱時,以一種過來人的口吻告訴他們,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然後又像一個指點迷局的人一樣,對他們進行這樣或那樣的建議呢?

如果真是這樣,很不幸,各位爸爸媽媽,你們已經邁出了孩子將你從心裡推出的第一步了。試想一下我們自己吧,當我們遇到煩心事,想找人傾訴時,而被傾訴者卻滿不在乎地說,這沒什麼大不了,小事一樁,根本不值得煩惱,一切都是你想多了。或者還來不及聽你說完,對方就開始指手劃腳地給你建議了。你是否立即就有了閉嘴的衝動,寧願一個人悶著,也不願再說下去了呢?

當一個人難過,受到傷害時,他想聽到的,應該不是建議、大道理或者心理分析,他需要的應該是對他情緒的肯定與接納,他需要的只是一場毫無顧忌的傾訴。當然,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當孩子期待傾訴,期待被了解時,我們只需要肯定他們的感受,與他們共情就好。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這裡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做事的放下手裡的事,玩手機電腦的要立馬壓制住自己的玩癮,看著孩子,安靜地聽他訴說。因為家長的心不在焉會讓孩子感到氣餒,而家長耐心的傾聽,會讓孩子更容易地表達他們面臨的困境。

聽話也是講究技巧的。不要試圖打斷孩子的敘述,用成人的思維去幫孩子分析,也不能整個過程沒有反應。而要以一種關心的態度,使用「哦」、「嗯」、「是這樣啊……」這樣簡單的話來回應孩子的感受代替提問和建議,孩子就能在敘述的過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從而可能自己找到解決辦法。

此外,我們還可以幫孩子說出他們的感受來代替否定他們的感受。比如,孩子養的一隻小動物死了,這時候父母往往愛說,別難過,孩子,再買 一隻就是了。可是孩子卻往往會哭得更厲害,並且堅持他就要這隻小動物。這時,各位爸爸媽媽不妨試著去肯定,去說出孩子的感受。如,真沒想到它死了,你天天喂它,你們在一起很開心,你一定很難過吧……說出孩子的感受,與孩子共情,孩子心裡會感到安慰,會覺得有人能理解他們的感受。

最後,我們可以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代替邏輯上的解釋。當孩子想要一件我們沒有的東西時,家長往往給孩子解釋為什麼沒有,但常常是我們越解釋,孩子越不聽。這時,我們不如在幻想里幫他實現一回。就算孩子要的是月亮,我們也可以在我們豐富的想像里幫孩子造一架很長長長的梯子,長得足夠可以爬到月亮上。然後藉機告訴他月亮的陰晴圓缺啊。這該是一舉幾得的事情啊?這樣,我們就不會在孩子要一件我們沒有的東西或者無法做到的事情時,拉著一張老臉教訓道:「你是不是要星星要月亮,我也要摘給你呢?」這並不能顯示出孩子的無理,只能說明父母的無能啊。這樣一來,孩子的渴望被理解後,就容易接受現實了。

比語言技巧更關鍵的,是我們的態度。你需要真正去體會孩子的感受,真正與他們產生共情。而熟練地掌握這一切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幾次操練和反省。


強推《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會說 》


剛剛看完書
覺得很實用
一共7章
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代替懲罰的方式
鼓勵孩子自立
學會讚賞孩子
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
融會貫通


每一個章節都會有具體詳細的方法介紹,而且不單是枯燥的文字,還會有實例描述和小漫畫來幫助你理解應用啊!!!


很同意李老西的說法。現在大學,從高中開始已經很少和父母溝通,現在更到了無法溝通的地步。我是從小很努力的「別人家的孩子」,而且非常聽話,父母是高知,老實人。捫心自問他們並沒有什麼錯,只是我說話的時候會有一種無力感,因為不僅對方會用命令式的話語規劃好我的一切,更重要的是我覺得不管說什麼對方也沒有傾聽。孩子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洋娃娃,不會按照父母設想的方式變成大人,我覺得最重要的,您還是要以溫和的方式了解他究竟怎麼想的,抵觸不可能是沒有緣由的,孩子都是需要關愛的,連父母都不能信任的孩子很可憐的。問清楚哪裡彆扭,引導他自己判斷是非,學會主動承擔責任。這樣長大才能擁有更獨立健全的人格。


這是我的一篇讀書筆記,希望能幫到題主。
在麥當勞吃飯,湊巧聽到鄰座一對父子的對話:

一個男孩興奮和滿足的聲音:「爸爸你知道嗎?我們班終於打贏了那場籃球賽!我還投進了一球呢!」

爸爸平靜而嚴肅的回應:「打籃球這個愛好很好。能鍛煉身體,又能培養意志力,所以你要堅持打籃球」。

如果你是這個男孩,你聽到這話會是什麼反應?用一句網上流行的話「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大概能表達男孩此刻的無奈。爸爸的話固然沒錯,但卻像一盆涼水潑在男孩滿腔興奮的火焰上。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在我最近所讀的一本書---《當我遇見一個人》中,作者就討論了這種類型的親子關係及其背後的原因。

當然,這不單單是本育兒書。

如果你也是「內心深處住著一個未長大的、需要呵護的自己」,那麼這本書就是寫給你的---無關乎你是否為人父母。

《最強大腦》嘉賓評委doctor魏在談及育兒時有個口號---「育兒育己」,說的是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教育自己的過程。而這本書,寫的是「育兒『愈』己」---養育孩子的同時療愈自己。它提供了一套方法,幫助我們嘗試從生命的最初起源尋找另一個「內在的自己」,進而療愈自己。

在我們開啟療愈之旅之前,我們先整理一下這套方法的步驟。

看見

第一步:看見。

我們這裡所說的「看見」,並不全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感受。

就拿麥當勞里那對父子來舉例。是什麼讓那位父親「答非所言」呢?因為這位父親心中所想的,並非孩子本身的「贏得籃球比賽」的感受,而是他心中物化了的價值「打籃球好處多」。正如作者李雪所說: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價值去定義物質性的「它」,決定了孩子內心能否直接感受到愛。

在這個例子中,這位父親就沒有「看見」贏得籃球比賽的男孩。

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更好的「看見」孩子呢?

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加聯結。

具體做法是:

1.讓自己放鬆,觀察嬰兒的呼吸,同時感受自己的呼吸。

2.如果有情緒升起,則觀察這種情緒,不評判、不阻礙、不逃跑,讓情緒自然流動。
通過這種聯繫的練習,可以提升覺知力和平等心。這樣,我們更能敏銳的感知自己的內心和孩子的情緒,進而增加我們的「同理心」(心理學術語,情商的一個重要指標,指一種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思考問題的思考方式)。

接納

第二步:接納。

接納,就是不評判、不打擾、不限制/干涉。

1,不評判

人們喜歡從自己的角度和固有觀念出發,來評判別人的言行及感受。尤其是,作為父母,當看到孩子悲傷、哭泣、憤怒時,往往把孩子的情緒評判為「不好的」,進而希望孩子趕快停止,以消除自己的焦慮情緒---因孩子「不好」而產生的焦慮。

然而,這種做法往往會適得其反:非但不能將「不好」變為「好」,還會阻止孩子將負面能量疏泄,長此以往,會導致孩子形成心理疾病甚至生理疾病。

其實,孩子天生會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自我療愈,就像「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一樣簡單。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情緒來了還會走。對這些情緒的完整體驗使孩子生命的廣度和深度得到擴展。而父母此時最好的做法,就是,不打擾。

2,不打擾

不打擾,不僅能讓孩子感情和能量自然流動,還能培養孩子的專註力。

作為父母,如果孩子希望和你交流、尋求撫慰和陪伴,那麼就盡情回應孩子。而如果孩子正專註於自己的世界,那麼請給孩子一個自由且不被打擾的空間。

這個空間,在涉及到孩子的成長及教育方面,尤其珍貴,且格外稀缺---特別是在「起跑線」理論盛行、攀比之風瀰漫的今天。

如今,家長都熱衷於「早教」,以為孩子早具備某種能力就能「贏在起跑線」。然而,這些家長不知道,孩子的成長有自己的規律:他們往往通過反覆嘗試各種感官體驗,來進行自我發展和自我教育。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

孩子在地上撿到一片爛樹葉,他/她會翻過來調過去的看,然後摸摸,甚至會放在嘴裡嘗嘗……兒童心理學家說,這就是孩子在做他們自己的科學研究。鼓勵這種行為,就是在呵護孩子心中科學探索的小萌芽。

所以,家長們此時只需要靜靜的在旁邊,不打擾,就是最好的陪伴。

3,不限制/干涉

當我們陪伴孩子時,除了要謹記「如無必要,不打擾」以外,還有一點是我們需要牢記卻往往難以做到的,那就是,不干涉/限制/控制。

父母往往出於對孩子的保護/關愛,企圖干涉或改變孩子的言行甚至情緒。比如,擔心孩子吃糖上癮或看電視上癮而限制孩子吃糖或看電視。

其實,孩子越小,智慧越高---因為他們與天地相連的程度越高,對宇宙萬物的感知越敏銳。父母只要能保證環境的安全舒適,其他大可不必過於擔心。如果一個孩子能被父母真正「看見」,被給予充分的愛與自由,那麼他/她就會啟用自己的覺知,對諸如糖果、電視之類的「誘惑」進行本真的評估,進而決定是否繼續吃糖果或看電視,而不會出現「癮症」。本書作者李雪就拿自己幼時舉例:有種巧克力很風靡,她的父母就買了很多塊,並且一次性都給她了。而她在吃了兩塊後,自己主動不吃了---因為覺得吃多了不舒服。

與一些父母的「常識」恰恰相反,心理學工作者說,那些「上癮」以及其他壞習慣,往往背後都是「匱乏愛」的體現。比如,整天守著電視的孩子,其實是用電視內容提供的幻想來安慰自己。電視之於他們,就如火柴之於那個聖誕夜無家可歸的小女孩(《賣火柴的小女孩》)。

尋根究底,父母想要干涉/控制孩子,也是想改變孩子,終究是因為看不見孩子的真實存在,而只看見自己頭腦中想像出的「正確的幻象」。而父母若意識到自己的這種企圖是不對的,那麼,依然可以通過上文中「增加聯結」的方法,來提升自己的覺知,用愛去關注和陪伴孩子。孩子感知到愛後,會不自覺的改掉「壞習慣」。比如,有的家長問:「孩子捧著ipad,長時間彎著腰玩遊戲,對身體肯定不好,我不管怎麼行?!」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低下頭看看孩子究竟在玩什麼,甚至跟孩子一起玩,那麼,在愛的滋潤下,孩子自然會坐正的。

回應

第三步:回應。

在看見、接納之後,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予及時、積極且誠實的回應與關注。

什麼是及時回應呢?

李雪(本書作者)家的貓是個好例子:當小貓睡醒後「喵」的叫一聲,母貓便立即「喵」的一聲。這就是及時回應。

人亦如此。

當一個嬰兒哭叫時,父母便撫摸、擁抱、並與之溫柔對話。這就是及時回應。

當小孩子索要家中已有的零食時,父母馬上給他/她。這也是及時回應。

相比於「及時回應並滿足」,現在有一種所謂「育兒專家」的觀點是:應該故意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以訓練他/她的延遲滿足能力---因為科學家說了:具有這種能力的人更能成功。

真的是這樣嗎?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生活中的一個普通例子:人們上公交車時往往爭先恐後,但這種情景在乘飛機時卻很少發生。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因為公交車座位不是按需分配的,而飛機卻是一人一票。飛機乘客知道自己的「座位需求」會被滿足,所以更從容。而對於公交車乘客來說,想要得到座位就要---趕緊搶。

與飛機乘客類似,得到及時回應的孩子,深信自己有表達需求的自由,且表達之後就會被滿足,所以他們對世界充滿信任,能安心等待合適的時機---這正是延遲滿足能力的關鍵。

而那些從小被刻意訓練「延遲滿足」的孩子,像那些試圖搶佔座位的公交車乘客一樣,因為一直擔心「搶不到」,所以眼下有一丁點好處就迫不及待地要兌現。

由此可見,被及時回應和滿足的孩子更懂得享受當下,更能駕馭當下和未來的幸福。

但是,對於「回應」而言,僅僅做到「及時」還不夠,回應方式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根據回應方式的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境:

1,共振互動型

這是最理想的類型。

嬰兒自主的微笑會激發父母親內心的喜悅,使父母親發自內心的對嬰兒報以微笑。而當嬰兒啼哭時,父母---即使在另一個房間---會同時醒來,去安撫嬰兒。

在這種情境中,父母能確認孩子的感受,並與孩子的感受共振,同時給孩子積極的回應與關注。這種情境下長大的孩子會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和充足的存在感。

值得一提的是,美妙的愛情,也正是這種感覺。所謂「琴瑟和諧,莫不靜好」。

2,以(父)母親為中心型

在這種類型的情境中,父母自視為「宇宙中心」。

當嬰兒對父母微笑時,父母並不回應。但當父母逗弄嬰兒時,嬰兒的笑使父母有成就感,於是父母自己笑了。也就是說,嬰兒要按照父母的節奏和預期來表現。

這種情境中成長的孩子,因為其自身感受長期被忽視,學會了主動壓抑自我、取悅父母,與父母建議一種「沒有自我」的關係。當孩子長大後,雖然可能能很好的適應社會,但卻無法融入社會。對他們而言,社交多意味著取悅別人,壓抑自我,所以他們在應付完必要的人際關係後會感覺累,從而選擇更「宅」的生活方式。

3,無關反應型

本文開頭所提到的那個贏了籃球比賽的男孩與他父親的交流方式,就屬於這種類型。即,父母親的反應與孩子所關注的內容完全不想關。存在主義精神病學家萊因把這種反應稱作「無關反應」。

這種情境下成長的孩子,由於常常得到父母的無關反應,甚至麻木無表情的「無反應」,所以存在感很低。一方面,他/她很難與自己安靜相處:獨自一個人的時候,他/她總要找點事兒做或找人陪。另一方面,當他/她與人有親密關係時,會因感受不到情感聯結而產生焦慮:比如,有些女人會一天打無數個電話詢問自己男友/老公在哪裡、在幹什麼。

4,情感逆轉型

這種類型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具有與正常人的情感反應相悖的「反人類情感」。

這種類型的情境在生活中經常發生:

孩子鬥志昂揚的說「我畢業後要去大城市好好打拚!」家長立即接過話茬:「新聞都說了,博士畢業都找不到工作,更何況你。」

孩子高興的說:「媽媽,那隻小狗真可愛,眼睛大大的,還會站起來跟人握手呢!」媽媽卻當即喝到:「別碰它!有人養狗得了傳染病,死了!」

瞧,不管是什麼氣氛都會被「反人類情感」的父母搞成壓抑、扭曲、痛苦的。試想,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她的心理能樂觀開朗嗎?他/她的情感和信心被漠視和打壓,使其嚴重懷疑自己、否定自己,漸漸對自己和生活都不敢抱有任何美好期望。

由此可見,積極回應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多麼大的意義。

當然,這幾種類型並非孤立存在。一個人也許會經歷其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在,回憶一下,你曾經經歷過哪種情境?你對自己的孩子又採用哪種回應方式呢?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本文開頭---那個贏了籃球比賽的男孩身邊,通過假設他爸爸的反應,來區別這幾種類型。

他爸爸原本的回應「打籃球是項不錯的運動」,屬於無關反應;

若他爸爸回應「一個小孩子過家家的比賽有什麼好炫耀的」,則是情感逆轉。

其實,作為爸爸,即使他無法與孩子達到情感共振,也可以通過進一步肯定和確認孩子的感受,來做到「看見」:「爸爸看到你那麼開心,就覺得這是件開心的事!」

當然,若家長看見了孩子的需求,但是限於自身能力,無法立即滿足,那也不必沮喪。此時,只需積極肯定孩子的慾望,並誠實說出自己能力不足的現狀就可以了。

比如,孩子在逛商場時很喜歡一套玩具,但父母囊中羞澀。

比起那些一聽到孩子要買玩具就惱羞成怒的家長---

「我自己的錢都不夠花了,你還天天要這個要那個玩具,哪有那麼多錢給你買買買?!」(自我中心型)

「光知道玩,也不想想學習!」(情感逆轉型家長)

其實,父母可以坦率的跟孩子說:「你很喜歡這個玩具是嗎?你的眼光很好。只是我沒有那麼多錢,買不起它。要不我陪你來好好看看它,以後有錢了再買好嗎?」

療愈

最後,讓我們繼續剖根問底:這位本文開頭的那位父親為什麼會無法「看見」孩子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位父親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未被父母長輩深情的「看見」過。

心理學認為,童年時期我們與撫育者(包括父母、其他親密的長輩、保姆)的關係,往往決定了我們與社會的關係。因為後者是前者的投影。我們童年時的經歷與接受的理念,已使我們形成了「潛意識」。你潛意識裡相信什麼,世界就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現實。也就是說,潛意識通過控制我們的行為模式,來創造現實。這些現實,只不過是在一遍遍的讓你重複體驗童年時熟悉的感覺而已。

比如,在前文中,我們也提到過,在不同回應方式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有怎樣的性格。

用本書作者李雪的話:

現實社會是溫暖還是殘酷,不取決於社會本身,取決於父母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親子關係的真相創造了世界的真相。
我們可能有這樣的體驗:我對孩子說的這話、這聲調、這用詞、這語氣---怎麼都跟我小時候我媽說我時一摸一樣?!

這就是潛意識的「循環與輪迴」。

當父母因孩子的行為而失控暴躁時,是父母自己內在的那個「受傷的嬰兒」在覺醒。我們要做的,是上文提到的「增加聯結」的方法:覺知自己的情緒感受,安撫自己內心的嬰兒,而不必向外處理我們與孩子的問題。

除了這些大家認為「不好的「行為和情緒是潛意識的產物之外,那些常被我們稱讚的「優秀品格」也可能是潛意識帶給我們的限制性信念。

比如,你從小就被教育「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那麼你人生中的成功多要經歷種種辛苦與磨礪才能得到。

再比如,我們堅信「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就會納悶:為什麼世上有人會擁有「兩全其美」的反常識人生?

如果我們的潛意識中已經被父母等撫育者寫入了很多限制性信念,該怎麼辦呢?

同樣,我們可以運用「增加聯結」的方法,通過後天的覺知來改寫這些信念。當我們覺察到自己出現這些念頭時---

「我不配得到」

「我必須要通過異常的努力才能得到」

「我沒有那個命,算了吧」

……

我們就要意識到:這是潛意識又在啟動限制性信念模式了,坦然接受,讓它來,讓它走。

讓信任和善意充滿你的內心,相信社會會與你方便,那麼你所得到的資源和可能性便無界限。

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曾描述過一種「以全部本真且不帶任何預期和目的」去對待的關係,也許,這是家長與孩子關係的最好境界,也是你與自己相處的最好境界。

我來,我看見,我治癒。


我從故事開始吧

01

身邊同事閑暇聊育兒,我總是認真聽。聽來的這件真人真事,也想和你們分享一下。

同事L是單位的技術大牛,30年前的清華畢業生, L妻子是本地高校的老師。兩口子都忙,平時幾乎沒時間給孩子輔導功課。但是孩子的成績一直很好。好到什麼程度?學校開家長會,老師特邀L妻子給所有家長分享經驗。

講台上,L妻子的第一句話是:「說來慚愧,我幾乎從不給孩子作具體輔導。」台下家長面面相覷——聽著好假。

L妻子接著說了第二句話:「但是每天孩子放學,我都會問她,今天你學到了什麼?有時還會加一句,媽媽好多年不碰中學課本,你教教我唄。」這下子,所有的家長都坐正了身子,提起了興趣。

能將一個知識點完整複述出來,孩子一定是記住了;能從頭到尾教別人一遍,孩子一定是消化理解了;孩子講完,發現自己竟然還能幫到家長,孩子一定更有自信了。L妻子果然專業!參加分享的家長點頭稱讚。

02

但是,有人覺得「今天你學到了什麼?」還不算是最贊的提問。

比如,以色列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伊西多·拉比,據他回憶,年幼時放學回到家,他的母親總問:「拉比,你今天有沒有提出一個好問題?」拉比認為正是母親的這句話,讓他養成了「主動思考、發現問題」的好習慣。

類似的例子還有以色列原總理西蒙·佩雷斯,他小時候放學回家,母親的第一個問題是:「今天你在學校有沒有問出一個問題,讓老師回答不上來?」

事實上,「今天你提問了嗎?」是猶太人與孩子交流的「標準用語」。沒錯,整個國家幾乎所有的家庭都在用這句話迎接放學歸家的孩子。

以色列人認為學習不是一種模仿,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隨時懷疑、隨時發問。

愛因斯坦(也是猶太人)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只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巧問題。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像力這才是科學的真正進步。」愛因斯坦本人正因為發現了牛頓力學體系中存在的矛盾,而建立了相對論。

如果說「學到什麼」有助於孩子增強對現成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那麼「有沒有提問」則在提醒孩子發現問題所在,主動思考知識與生活的聯繫。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拼「記憶」,多數人拼不過機器,論「發現真正問題」的能力,人類暫時保持領先。

看到這兒,你覺得「今天你提問了嗎?」是不是更贊的提問?

03

也許你家孩子還沒到樂於提問的年齡。沒事,這兒還有一條提問,適合所有年齡段的孩子。

這個啟發來自我的一位朋友。很多年前,我們同在一家上海公司實習。她來自西南某地,聽不懂上海話,很多軟體也不會用。但她每天的笑容像灑了陽光,辦公室的前輩都喜歡她,不僅是因為她看起來可愛,她總是很認真、很快速地學。她幫同事們擋過電梯門、帶過飲料,但又顯得很自然。她是同一期里得到最多好評、收穫最多友誼的實習生。向她請教經驗,她說是從小的習慣使然。她的媽媽每天都要問:「今天有沒有認識新的朋友?有沒有幫到別人?有什麼想跟媽媽說,需要媽媽幫助的?」她一直相信,幫助別人、認識朋友是到了新環境最最重要的事。「對啦,我媽媽還喜歡問,今天有什麼有趣的事?所以,我更多記得那些讓人開心的事。」她笑著吐吐舌頭。

家長的「第一句話」原來有這麼大的作用。那麼,「今天你學到了什麼」、「今天你提問了嗎」、「今天你有幫到別人嗎」哪個提問最贊?其實,這3個都是極好的提問,側重點不同而已。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即使是同一個孩子,不同階段也有不同需求。想來沒有最贊,只有最適合。

這裡,獨家首次歸納了「第一句話」的三原則,不重不漏、史上最強版本,送給你。

三原則:1.話題明確(有說話的慾望);2.避免消極暗示(總提什麼,就記得什麼);3.啟發孩子互幫互助、主動思考(人際交往與發現問題的能力很重要)。

按照三原則的順序,還有如下示範提問非常值得一試:

1.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麼遊戲?

2.「今天聽故事了嗎?給我講一講,好不好?」

3. 今天有什麼好收穫嗎?

4. 講一個你今天覺得特別好玩的事!

5.你今天認識新朋友了嗎?他有哪些優點?

6.你的好朋友回學校上課了嗎,他的感冒好了嗎?

7. 有什麼困難需要爸爸媽媽幫助的?

8. 今天,你也出題考考我吧。


在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家長帶著小孩子去買吃的,明明是買了孩子以前最喜歡吃的食物,結果孩子卻不高興,還把東西灑得到處都是,家長此時經常說:「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啊?下次再也不給你買了。」


每次看到類似的場景,都很想說一句:你買之前問問清楚不就可以了么?

很多家長一直將自己的想法加在孩子的身上,卻不曾去問一下孩子到底怎麼想的。小時候,家長用「孩子還小,需要自己為他們多操心」來說服自己;長大了,家長用「孩子還年輕,很多事情考慮不全面」來說服孩子;最常見的就是「我們這都是為了你好」。


有些事情,並不如家長想像得那麼簡單。當孩子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家長習慣了用自己的思維去理解孩子。將他的語言和行為對等為他本身,殊不知除了語言、行為,更重要的是情緒、感受和內心的想法比如,當孩子不願意吃飯時,家長就會以為孩子不乖,連好好吃飯都不會,殊不知可能他真的不餓呢,又或者他只是為了用不乖乖吃飯引起家長的注意呢。

都說女孩的心思你別猜,孩子的心思又何嘗不是呢?我們一直主張將孩子的事情還給孩子,家長就不要隨便摻和了。誠然,家長的經驗、見識等等要比孩子多,但是這不代表家長就能解讀孩子語言和行為背後的意思。現實是,大部分的家長在用自己對孩子的解讀毀掉自己的孩子,他們覺得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結果卻讓孩子輸掉了和自己的親密無間。


魯迅先生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便指出了成人對孩子的誤解:「往昔的歐人對於孩子的誤解,是以為成人的預備;中國人的誤解,是以為縮小的成人。」

家長說,我也問啊,不過現在最苦惱的就是,孩子不跟我說,而且跟自己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很多時候,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信任,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被家長消耗殆盡的。孩子聽多了家長的評價、指責、說教,卻始終得不到真正的理解,於是便在家長面前愈發的沉默。他說他討厭上學,你卻告訴他上學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他說他不想出去玩,你卻告訴他經常出去走一走有益身心健康。


面對孩子,家長如果抱著更多的耐心和好奇心,或許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在認為孩子「講不聽」之前,你得先聽一聽他是怎麼講的。

本文轉載自 媽董會——有愛、有趣、時尚—媽媽們的成長空間,歡迎加入~~~


從一個父親的角度來看,你們兩夫妻投入孩子的精力不夠。而且對於小學的孩子,他本質上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你要從溝通的角度來解決,通俗的講要把自己的智商降低到他的程度,而不是高高在上。
舉個例子,他說今天在學校和同學打架了,你不該第一時間就衛道士一樣的說你這樣是不對的,而是應該從孩子爭執的角度來看待,真正從他的視角來看問題。


推薦閱讀:

不到一歲的寶寶看電視會看花眼睛嗎?
5歲孩子總被鄰居、親戚慫恿喝酒,怎麼辦?
應該由誰來做二胎寶寶的主要撫養人?
国外父母都给儿女讲睡前故事吗?对小孩成长有何好处?
該不該把舊衣服、舊玩具、舊書給第二個孩子用?

TAG:育兒 | 心理 | 兒童教育 | 心理諮詢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