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關於心理諮詢師的電視劇或電影?
想通過視屏了解心理諮詢師的工作,想知道諮詢師和求助者之間的故事。
作為一個在大眾眼中經常神秘兮兮的存在,心理諮詢師的形象其實還挺經常出現在電視劇/電影中的。
看有知友提到了《捫心問診》(In Treatment),這部確實是最準確地重現了心理諮詢師和來訪者工作的影視作品之一了。如果題主是想通過影視劇了解最真實的心理諮詢,這可能是最接近的了。
——我是不正經的分界線——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不那麼嚴肅準確地還原心理諮詢師形象的影視劇。
比如前面答主提到的,羅賓·威廉姆斯在《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里扮演的靠譜大叔諮詢師,不僅拯救了小帥哥馬特達蒙,也在諮詢工作中處理了自己的傷痛過往。
附一個片中最重要的片段之一:羅賓·威廉姆斯扮演的諮詢師反覆告訴馬特達蒙,「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一直裝堅強的小馬終於帥帥地哭了...
感受一下會說話的眼睛:
再附一張片場照片:左一,羅賓·威廉姆斯;右一,有顏任性的年輕小馬。
又比如《老大靠邊閃》(Analyze This) 裡面比利·克里斯托扮演的諮詢師,一開始是個中規中矩的、活在成功的父親陰影里的人。在遇到了羅伯特·德尼羅扮演的有童年創傷的黑幫老大後,這位諮詢師在一連串的「奇妙「經歷之後終於建立了自信、也治癒了來訪者。
配一臉的黑幫老大和諮詢師...
平常很囂張的黑幫老大...
但焦慮上來了也會哭鼻子:
但想要再強調的是,雖然這兩部電影都非常經典,他們所展現的心理諮詢其實和現實中的咨訪關係、諮詢設置還是有很多出入的。
比如說,《心靈捕手》中這種摸摸頭、抱一下的舉動在諮詢中其實還是挺敏感的一個問題,諮詢師會盡量避免和來訪者進行肢體接觸。再比如說,《老大靠邊閃》裡面,黑幫老大隨隨便就要叫手下抓了在休假的諮詢師來做個諮詢,這絕對是違反心理諮詢設置和倫理的。
不過,之所以還是推薦這兩部電影的原因,是覺得它們向觀眾傳達了有關心理諮詢師的兩個很重要的事情:
第一,心理諮詢師也不是「刀槍不入」,他們也都是有故事的女同學和男同學。像兩部電影中的諮詢師一樣,他們也都有自己的個人議題。《心靈捕手》里的諮詢師是放不下已經去世的妻子、原諒不了自己,《老大靠邊閃》里的諮詢師是總是活在父親的陰影里、遲遲找不到自信和作為諮詢師的成就感與價值感。
第二,來訪者是諮詢師最重要的老師。在諮詢關係之中,有時候不僅僅是來訪者被治癒、在成長,諮詢師也常常在和來訪者的工作者得到個人的成長、發現治癒自己創傷的契機。
還想了解更多的話,也推薦你看看這個問題:
心理諮詢師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 - 知乎
最後說一句嘛,想要了解心理諮詢師的工作,關注我就對啦,嘿嘿。我們也會推薦諮詢師相關的影視劇喔~
——這是回答結束的分割線——
參考文章:心理諮詢是怎麼混入演藝界的?|諮詢在電影、電視劇中的那些事兒
在國內做心理諮詢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遇到有自殺傾向的個案如何干預?
「高危行業」中的心理諮詢師如何自我照顧?
你要的專業靠譜內容,都在這裡啦: 簡單心理Uni - 最有態度的心理諮詢學習社群
我們還有公眾號喲~ 關注簡單心理Uni (微信號:jdxl-uni) ,就能和大咖諮詢師一起輕鬆讀經典,參加全國諮詢師的線上/線下分享會與大爬梯,與3萬+成長中的諮詢師一起學習一起飛!
就是《捫心問診 inTreatment》沒跑了,看這部就夠了。其他的看太多,可能就不客觀了,這部算不黑不吹了。
這部劇集把心理諮詢師可能碰到的職業上和生活上的糟糕局面幾乎都抖摟出來,不虧是我大HBO,都是把主角往死了整。
1、Paul也就是男主,心理諮詢師。邊給一對夫婦做婚姻諮詢,邊自己家裡「後院失火」,跟老婆的婚姻關係名存實亡。
2、Paul也就是男主,心理諮詢師。邊給一個少女做心理諮詢,多少是有點關於少女和父母關係方面的諮詢。但Paul他自己跟兒女們,卻相處不好。
3、Paul也就是男主,心理諮詢師。愛上了一直誘惑自己的女來訪者Laura,不得不去找與自己有宿怨的督導Gina來尋求督導。一方面想要跟Laura在一起,但這必然會毀掉自己的職業生涯;一方面感覺自己扛不住了,想將Laura轉介,但又覺得自己在拋棄來訪者。但最終衝動地不顧一切地跑去跟Laura結合,差點讓我以為第二季應該拍不下去。但最後卻因為驚恐發作而令「上床」無疾而終,雖然是以這樣一個不體面的方式,但Paul無疑還是把持住了。被個人生活、家庭責任和職業要求逼得驚恐發作,真是太慘了。
4、Paul也就是男主,心理諮詢師。自己老婆出軌了,他怒不可遏。但沒辦法,想著自己跟老婆去找Gina做婚姻諮詢,但結果一眼就瞧破了Gina的諮詢套路,當場就開始質疑Gina的諮詢思路。喏,婚姻諮詢進行不下去了。
5、Paul也就是男主,心理諮詢師。家庭生活和職業雙危機,被一個來訪者一連串問話逼到牆角,忍不住打了來訪者,丟失了自己心理治療師的應該站住的位置。這個來訪者後來自殺了,然後來訪者的父親還把Paul給起訴了。
6、Paul也就是男主,心理諮詢師。最終他離婚了,同時還面臨自殺的來訪者的父親的起訴,如果敗訴的話,執業資格將被吊銷,因而他已經開始擔憂自己未來會付不起孩子的撫養費。
就是這麼聽起來一塌糊塗的狼狽的有時候了無生氣的孤獨的心理諮詢師Paul,你看完劇集的話,反而會對心理治療更有信心。
有好多。
經典的,電視劇《捫心問診》,電影《普通人》(1980年,獲當年的奧斯卡),《心靈捕手》,《充氣娃娃之戀》。等等
肥皂劇里也有部分片段,比如《好漢兩個半》。
涉及到精神癥狀的就很多了。比如電視劇《犯罪心理》,凱奇的《火柴人》,《聖女貞德》(你可以把它當成精神分裂症的教學片),《禁閉島》,《致命ID》和《搏擊俱樂部》是關於多重人格的。
再去找找吧,好多呢。
謝邀,看到很多人推薦的是病人作為主角的,我推兩部醫生為主角的。
《憤怒管理》
查理辛主演(《好漢兩個半》),情景劇。
第一季有十集,原定第二季完結。
但是查理辛之前放話,拍完這部再也不拍電視劇,所以第二季現在已經拍了九十多集,看來只要他高興,第二季能拍到地老天荒。
主人公是一位憤怒管理領域的心理醫生,自己深受憤怒問題的困擾,每周給一些病人舉行集體治療,周末給一家州立監獄的犯人提供免費心理輔導。
他自己有一點酗酒問題,心理諮詢的時候泡瑪格麗特,女兒有強迫症。
肯定不是寫實類的劇,但想想那個著名醫務劇《實習醫生格蕾》里還有鬼魂呢就隨他去吧。
另外一部是科幻風格(?)的小雞劇,加劇。名字是《重回昨日》。心理醫生是主角,他有穿越時間的能力。
主角生活一團糟,覺得自己今天的悲慘是以前錯誤決定造成的。醫生說既然你這麼覺得那好吧我們重選一遍看看你會不會變好。當然越選越糟……
全程圍繞心理醫生和病人的故事,還有傳承,意外的好看。
其實SVU也有相當一部分內容講心理醫生,但是感覺在那部劇里心理醫生宛如一個神棍,掐指一算就知道犯人要幹什麼,屬於開掛行為。所以這裡不主要推薦。
昨天下午及晚上,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看完了心理電影《心靈捕手》(我是通過56網看的,挺流暢)。當影片結束時,我陷入了久久的回味與深深的感動當中。片中的主角是小韋(韋根庭)和他的心理醫生——桑恩,其他重要角色還有哈佛大學的數學教授林保,小韋的女友施嘉娜。整部影片好戲不斷,跌宕起伏,編劇及導演真是匠心!
心理醫生怎麼與人處理關係?怎麼面對病人?怎麼處理與自己的關係?在這部影片里都有很好的展現。而一個人應該追求什麼樣的生活?應該如何去面對、擁抱這個世界?尤其當他在成長期(幼年或者青少年)飽受心靈創傷時,又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這些也是影片想要揭示的主題。
顯然,從人格魅力上來說,片中的桑恩是最值得人敬佩的,它代表了自由、民主和博愛的精神,在他身上表現出了對人性的極大尊重。這立刻讓我想起了《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樂教師馬修的形象。
感謝動力取向心理諮詢師 @Jack Jia 的回答!
心靈捕手,這是專門講心裡諮詢師的
謝邀!
http://www.imdb.com/title/tt0835434/《捫心問診》已經爛大街了,質量非常高。不過這裡的諮詢有些加速,但相對寫實。同類型的還有《診療椅上的謊言》(小說)
《當尼采哭泣》,歐文亞隆小說改編,以精神分析運動早期的尼采,布洛伊爾,弗洛伊德,莎樂美為背景。不過故事是虛構的,加入了很多歐文亞隆對第一個諮詢個案——安娜O,對尼采等人的解讀。
《危險方法》根據弗洛伊德和榮格的自傳改編,兩代大師的黑歷史。弗洛伊德是阿拉貢演的orz。還有一部《我的守護天使》
《心理醫生》講心理諮詢的日劇,13集13個案例,醫生的失誤蠻多的……
《致命ID》一個被失敗的心理治療折磨的可憐的娃的心路歷程。
《第六感》一次意想不到的心理治療。還有《美麗心靈》,我們不能消滅情結,但可以讓情結不擁有我們。
《心靈捕手》同爛大街,非常經典。
《神靈狩》有關創傷應急綜合征的治療。
《老大靠邊閃》12,黑幫老大的心理諮詢,不過是喜劇。同類型的還有《拜見希特勒》
《瑪麗公主》現在最有名的拉康學派的祖師奶奶和弗洛伊德的諮詢。
《心理醫師》這次是美劇,凱文史派西主演。一個有問題的世界。
《弗洛伊德》1962年的老片子,背景是精神分析運動早期。
《愛德華大夫》嚴格來說不是正式的心理諮詢,《羅馬假日》的男主角格里高利派克主演。
有哪些關於精神分析學的電視劇或者電影? - 知乎 這個是我之前發過的有關心理諮詢的電影,但其他更多是相關。我看過的直接講心理諮詢的主要是上面我提到的這些。
另外提一下《黑天鵝》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一部講家庭宿命的輪迴,一部是強迫性重複的終結,也很經典,雖然沒有心理諮詢師出現。
心靈捕手,我簡直就是現實版的馬克呆萌。
Mind hunter 絕對值得看啊!特別結合防禦理解!
正在看的加拿大CBC新喜劇《上班族媽媽》 workin moms 團體支持,個人的那對夫妻扮演對話蠻有意思
補充:
《我的守護天使》是從女主人公薩賓娜的角度寫的。
《危險方法》榮格的紅書自傳出版後採取同時期歷史故事描述,也是講薩賓娜。
兩部同時觀看是可以看到角度差異。
In Treatment的男主角的演員本人就是IPA(國際精神分析協會)會員。
這個有兩個國家版本。現在大部份火的是HBO的 http://www.hbo.com/in-treatment/about/article/about.html
「An emotional and provocative series, "In Treatment" brings dynamic focus to a staple of modern society - the psychotherapy session. Adapted from a popular Israeli series, the show follows psychoanalyst Paul Weston (Gabriel Byrne, who won a Golden Globe? for his role) through his week, capturing sessions with his patients.」
State of Mind 個人諮詢、婚姻諮詢、兒童心理諮詢,幾位一起合作心理諮詢機構。
The Sopranos 以前有些人說起心理諮詢,除了成長的煩惱中過去概念,就是這部裡面的心理諮詢師。
Tell Me Your Love Me 婚姻諮詢。
最愛的長篇美劇:Bones
比較陽光和有意思又歡樂(但是結局不好的Sweets) 是識骨尋蹤Bones,最近十二季大結局。(感謝十二年!)
裡面的黑和鄙視心理諮詢,還有心理諮詢師有效都在裡面,比較普遍正常。
油炸叔出來的時候也好歡樂靠譜。
Criminal Minds 大讚,很多實例參考
Lie to me 表情,情緒,肢體語言等
還有部主打網路心理治療,有些瘋癲分裂的的美劇,忘記名字也找不到,一個女主人公的
春心蕩漾,《春心蕩漾》是由本·揚格執導,烏瑪·瑟曼、梅麗爾·斯特里普、布萊恩·格林伯格主演的愛情喜劇電影,於2005年10月28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根據英國同名電視劇改編,講述了 拉菲在心理醫生麗莎的鼓勵下展開了一段年齡差距懸殊的姐弟戀,不料卻意外發現男友竟是麗莎的獨子……
這篇也值得看,職業道德當事人利益最大化的超級考驗
還有個男主的心理諮詢師,一開始就被青少年來訪者死亡威脅後自殺的,至少兩季的,不確定是否是chance
國王的演講
天才捕手 2017 裘德洛 (躁狂繼發性獲益)
論很有people skills 的高手體驗
還有,如果真的對心理諮詢這些有深度的興趣,還是推薦看
http://mp.weixin.qq.com/s/67wmtEFuIBjyaF585fEBTw
這類內容,那些從業幾十年的,頂尖人物。
美劇的話
性愛大師 是部很棒的真實歷史改編的。
--
題外話,但是我覺得很重要,朋友發給我關於太極拳三聯的文章
南嘉群里也講到,我第一次看到那個所謂打架視頻(我稱為亂七八糟打架)
然後轉了王岩和陳自強兩位上個月在歐洲的教學實錄10秒,那才是是真的高手動作。(知乎不會發,但是我一瞬間是有衝動想發這種漂亮精彩有節奏有節制的)
避免無謂的爭執和比較,這世界很大,資源很多,去看那些真實的,好的。
就好像很多年前的漫畫,高永的是可以看看,但是CLAMP的錯過太太可惜。
……
補充
http://world.chinadaily.com.cn/2014-09/02/content_18539890.htm
電影教你如何養孩子 中國日報網
「精神分析學家伯尼·伍德(Bernie Wooder)把「電影療法」作為其治療技術的一部分,他提到:「我們可以從瑪麗·波平斯(Mary Poppins)身上學到父母與孩子間界限的重要性,而且它們在撫養孩子過程中所扮演著重要角色。」
「當她出現時,一切都變得秩序井然,魔法一般所有事情都很順利。這是一堂有效課程。」
伍德還說他向每一位父親推薦觀看羅賓·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出演的《窈窕奶爸》(Mrs Doubtfire)這部電影。
在這部影片中,威廉姆斯飾演丹尼爾·希拉德,這是一位離婚後失去孩子監護權的父親。他不顧一切的希望見到他們,最終他帶著一副假鼻子,身著女士上衣,操著一口蘇格蘭口音,裝扮成女人而成為他們的保姆。
伍德還說道:「這部電影的確曾幫助過我的一位顧客,因為其中道出他正面臨的挫折,而且為了能與孩子在一起他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電影是幫助人們學習的絕佳工具,這是在識別一種感覺或氛圍,花一些時間靜靜坐下來欣賞一部電影並有所思考。」
威廉姆斯飾演的那位輕聲細語的保姆是眾多展現父親與孩子關係的角色之一。《三個奶爸一個娃》 (Three Men and a Baby)和《克萊默夫婦》(Kramer vs Kramer)在語氣上可能不一樣,但都在講述父親與孩子間的親密關係。
對育兒專家薩拉·O·史密斯(Sarah Ockwell-Smith)而言,迪斯尼公司出品的《海底總動員》很值得學習。她說:「這是單親家庭的最好案例,更明確地說,講述的是父親一人獨自撫養兒子成長的故事,這很少能在電影中見到。」
「故事一開始,尼莫(Nemo)的父親,即所謂的『直升機父母』,過分關注孩子生活、不給予他有任何自由。我認為這部電影在向我們道明這種類型的父母並不好,也並非能未雨綢繆。」
「這部電影展示出尼莫的信心,這反映出家長好的教育方式。」
2010年的電影《孩子們都很好 》以不同視角向觀眾展現一個現代家庭:同性戀夫妻安妮特·貝南( Annette Bening)和朱麗安·摩爾(Julianne Moore)利用別人捐獻的精子育有兩名孩子,他們的女兒找到他們的親生父親即精子捐獻者,漸漸地,他成為這個家的一部分。
在電影《塞勒斯》(Cyrus)中,母親和兒子的關係過於親密,當由瑪麗莎·托梅(Marisa Tomei)飾演的母親開始一段新戀情時,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得異常緊張。
育兒專家克萊爾·海爾塞博士稱:「電影不僅教會我們做什麼,同時還告訴我們不該做什麼。教會我們很多道理並讓我們學會反思。」
「最好的是,電影會為我們呈現不同的家庭組合。家庭模式可以各式各樣,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這都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有關保姆的電影
並非僅有《窈窕奶爸 》《音樂之聲》《歡樂滿人間》講述保姆在孩子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保姆先生》(Mr Nanny)(1993年):霍克·霍肯 (Hulk Hogan)在劇中扮演兩位淘氣頑童的保鏢兼保姆,他們的單親父親經常心煩意亂並且常常不在孩子身邊,所以孩子變得很沒規矩。其中包括飾演壞人盜取電腦微晶元。
《神勇奶爸》(The Pacifier)(2005年):這部電影的主題還是有關既當爸又當保姆的男人,范·迪塞爾(Vin Diesel )負責照顧五個父親去世的調皮孩子,慢慢地,雙方的隔閡便消除了。其中的劇情包括飾演壞人尋找微晶元技術。
《魔法保姆麥克菲》Nanny McPhee (2005) :埃瑪·湯普森(Emma Thompson)出演《魔法保姆麥克菲》,在其中幫助一位鰥夫照料7位不守規矩的孩子。她用魔法和懲罰改變他們的生活,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改變了自己。
《親親俏奶媽》( Jack and Sarah)(1995):理查德·格蘭特(Richard E Grant)飾演傑克,其妻子在分娩時去世,極度悲傷的他曾出軌,最終在保姆艾米的幫助下認識到做父親的責任。
《保姆日記》(The Nanny Diaries )(2007):剛看到時很震驚,沒有寡婦也沒有鰥夫。斯嘉麗·約翰遜在其中扮演一名富裕家庭的保姆,這個家中的兒子一直被忽視。儘管最後被辭退,但她改變了孩子和妻子的生活。
在電影中大家庭是很受歡迎的元素,他們經常吵鬧,是展現不夠完美父母的載體。在電影《小鬼當家》 (Home Alone)中,麥考利·庫爾金(Macaulay Culkin)所飾演的凱文經常被父母遺忘,當他們外出過聖誕節時把凱文自己留在了家裡。
《兒女一籮筐》(Cheaper By The Dozen)的主要劇情是父母一直在與眾多孩子造成的不整潔作鬥爭。《帝國雜誌》網站副主編海倫·奧哈拉(Helen O"Hara)稱:「很多電影都在講述一些極端情況,要麼是完美的家庭,要麼是完全不正常的家庭。」
「在《兒女一籮筐》中,事實上一家人有完美的生活,他們必須要處理一些混亂,但他們的家庭和婚姻是很穩固的,而且他們住在一個富麗堂皇的大房子里。」
「20世紀90年代的電影《為人父母》(Parenthood)向我們展示更多道理,在這部電影中,展出更多不同的育兒方法,而且處理的也是一些有趣問題。」
奧哈拉還稱:「電影中有個情節講述的是史蒂夫·馬丁飾演的角色與其兒子在快餐店裡發生的事,兒子把牙套拿下來吃漢堡,卻把它弄丟了,最後他們不得不翻箱倒櫃地尋找。」
「這真的很可笑,但只有當人們確保自己不會成為電影中那般父母時,才會如此冷靜,希望大家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我覺得是《國王的演講》,雖然不是標準心理治療題材。但口語治療師接待國王的過程,運用的方法。跟心理諮詢差不多。口吃不也是來訪者想解決問題的一種,是可以劃歸到心理治療里的。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在困頓期,我都會重溫一遍,尤其最後高潮部分,在治療師的反作用刺激下國王內心得到了成長,真的非常感動。希望也能像國王一樣得到成長。
其實,往往有很多電影不是打著心理治療的題材,但卻有心理治療的影響,就像文學作品對人思想的開闊和療愈作用,就像有些人會把《紅樓夢》視為生命一樣。
心理師 喬振宇演的,是一部網劇,不長
休勞瑞今年的新劇《錢斯醫生》
這次演的是精神病醫生 我覺得還行 後面比較精彩 第二季預定了
捫心問診,100多集,比100分鐘的電影靠譜多了。
無間道嗎?
想知道諮詢師和求助者之間的故事,是想了解什麼類型的諮詢?又想通過這類案例獲得什麼,我覺得這兩點是你需要去明確的。
黑道家族 The Sopranos 啊!
不知道《危險方法》(又稱談心療法)算不算~主要講的是榮格,當然當時我是沖著法鯊去的(●°u°●) 」
《危險飛行》又名乘客。女主是一名心理諮詢師,結果還是挺出人意料的。
捫心問診,In Treatment啊!
一共三季,100集左右,每集20多分鐘。個人推薦前兩季。每季中心理諮詢師Paul會在周一到周四接診來訪者,周五去見自己的諮詢師/督導,然後每周循環,跟著Paul一起去經歷來訪者的故事和療愈過程。
三季一共十一個來訪者,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背景經歷,指不定你就會在哪個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當免費的心理諮詢咯。
感覺Paul像是精神分析流派的,非常的克己,中立。真實還原心理諮詢中場景。不過不太清楚美國能有多少人可以在家執業,而且為啥Paul那麼老大年紀的資深諮詢師還拎不清個人體驗諮詢師和督導的界限。
強力推薦!在被social service專業的室友推薦了捫心問診之後,瘋狂的刷完了前兩季,已經想要轉行去做心理諮詢師了。
PS,主演Gabriel Byrne的愛爾蘭口音簡直要好聽死了!
————————————————————————
心理學專業的老師還推薦了The Sopranos 黑道家族。不過他70歲了年紀太大,我猜可能有代溝看片口味不一樣,我到現在還沒看The Sopranos
————————————————————————
國內作品推薦鏡像實驗室出品的《來都來了》,只看李松蔚和來訪者的談話,正常沒有諮詢師跟別人討論環節的。
推薦閱讀:
※作為心理諮詢師,你會怎樣幫助來訪者區分情緒和客觀現實?
※考了心理諮詢三級證,接下來該怎麼辦?
※總覺得世界很骯髒人類很噁心怎麼辦?
※如何克服對心理諮詢師的愛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