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癌症,癌症患者最終死於什麼原因?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不再「談癌色變」,更多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基於我高中的生物知識水平,我所認知的癌症最基本的一點就是細胞增殖異常或者說細胞增殖沒有了限制,瘋狂增殖,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對的。


感謝 @Zhuqifan@明智光秀@宋庭寰@喵仙人的指正!!我之前把「癌」和「癌症」的概念混淆了,現在進行更正!

「癌症」其實是民間對全部惡性腫瘤的通俗稱謂。
惡性腫瘤又分為很多種類型,只是其中一種,即特指來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
因此,從概念範圍上講,「癌症」=惡性腫瘤&>癌。


本篇側重於討論狹義的、病理定義上的「癌」,因為比起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白血病、淋巴瘤等)或肉瘤等,它的概念比較容易理解,發病率也較高,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經常接觸到的一類惡性腫瘤。
===============修改分隔線==============

我在某腫瘤醫院工作,但很久沒有接觸過臨床了,並不特別專業,所以粗略地回答一下題主,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老師指正。

首先,癌是很複雜的一個綜合概念,總體來說就是來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的總稱。並且癌症根據發病部位,可以分為肺癌、肝癌、胃癌、結腸癌、膀胱癌、宮頸癌、乳腺癌等等;根據病理類型分(就是顯微鏡下表現出來的結構),可以分為鱗癌、腺癌、小細胞癌、透明細胞癌、印戒細胞癌、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等等各種類型。但注意,並不是每個部位的癌都具有上述所有種類的病理類型。
譬如,張三得了癌,他得的是肺鱗癌,還是胃印戒細胞癌,或是甲狀腺乳頭狀癌?這三種癌症的生物學行為,和最後的轉歸,是完全不一樣的。

其次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癌都會致死。當然人總是要死的,但有的癌發展非常緩慢,過程非常溫和,也很少出現轉移;患者因為別的疾病(比如心臟病啦,腦梗塞啦),甚至車禍意外去世的時候,癌都沒有達到致死的標準。例如著名的甲狀腺乳頭狀癌,基本上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呆在患者的甲狀腺裡面,雖然它是癌,但並不可怕。還有奇葩的絨毛膜癌,專門出現在剛剛生完孩子或近期有過流產史的婦女身上,發現的時候可能轉移的肺里腦子裡全都是,但是一化療馬上銷聲匿跡,就直接治癒了。

前面說了各種廢話,那麼就說說惡性程度比較高的癌,它致死的原因吧,大致有以下幾點:
1、患者消耗過大,全身衰竭而死。癌就像拔不掉的雜草,把土壤里的養分全吸收光了,機體自然沒有養料,因此就會各項功能紊亂,進而各個臟器功能衰竭。大部分患者都是這個原因死掉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得了癌的人會在短時間內體重突然大幅下降(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比如幾個月內無緣無故體重掉了10斤以上,需要小心了,建議去檢查一下)。
2、腫瘤浸潤或轉移,導致各種併發症。比如侵犯了血管,大出血而死;轉移到腦子裡,導致顱內壓升高或破壞大腦機能;血管里形成瘤栓,脫落導致肺栓塞;食管、胃腸道腫瘤太大,引起腸梗阻,病人無法進食或排泄致死等。
3、治療過程中發生的不良事件:比如,各種術後併發症(這個大家都知道,在做手術之前談話都會說的很可怕)、放療導致局部穿孔潰爛、化療導致骨髓抑制,免疫力下降導致不可控制的感染等。
4、病人心態不好,所謂」將自己嚇死「。我們經常聽說某人從查出患癌到去世,只有幾星期、幾個月的時間;排除那些發現時非常晚期的,或者惡性程度極高的之外,其實很多患者都是把自己嚇死的。癌的治療,並不是只靠藥物和放射線,其實人體本身的免疫力對於清除癌細胞作用也是很大的。而人在極度絕望抑鬱、甚至失去求生慾望的時候,免疫水平是受到抑制的,給了癌細胞可乘之機,加速病情的進展,讓上述各致死原因更快出現、更容易出現。

此外,不知道你所說「國內的醫學對癌症的確診和治療並不是很嚴謹"是從哪裡得來的結論。我覺得我們醫院對於所有的惡性腫瘤診治還都很規範,因為國際上目前都有診斷指南,對於某種病理確診的惡性腫瘤,分期、治療方案、預後等等都是比較明確的,而且指南和診治理念經常更新,我們這裡的臨床醫生是都要學習的。當然,可能某些較小的醫院對於腫瘤治療的經驗並不多,所以他們能做的要麼就是查資料治療,但這就可能指向比較老的治療方法和分期,不符合當今最前沿的理念;要麼就推薦患者去大型綜合醫院或者我們這種專科醫院治療。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癌症病人都不是死於腫瘤本身。

腫瘤再大,消耗的能量也是有限的,多吃點足夠養活這一團細胞。(哪怕大如大腦,也只佔全身能量消耗的10%)

之所以會死,列3個主要原因(當然還有其他,這3個比較常見):

1.腫瘤佔位造成梗阻。比如腸梗阻了無法排便了人就要死了。

2.腫瘤轉移造成功能喪失。比如骨轉腦轉造成癱瘓,很快就會死了。

3.惡液質(惡病質)。由於免疫衰竭,引發全身性炎症後無法下調(俗稱癌燒),此時體溫過高身體能量迅速消耗,脂肪,蛋白質(肌肉)很快消耗完,顯得皮包骨頭,繼而器官衰竭,就掛了。或是因為持續的系統炎症導致凝血問題,形成血栓或出血而死。大多數癌症病人最後通常都是死於惡液質。

以上這些如果在治療癌症的時候發生了,基本上死定了(只剩時間問題),能活下來,活得長一定是這些沒有發生或者控制的非常好。

殺死病人的並不是癌細胞本身,而是癌症帶來的各種併發症。


癌症的致死機理前面的專業醫生已經解釋的差不多了。我就來從系統論層面大致分析一下動物為什麼會得癌吧。(廣義的癌)

系統是什麼,拋開定義看事例,可以是社會,也可以是生命。系統的運轉需要有效基本單位,基本單位也可以稱作「節點」。這就好比宇宙的運行離不開微觀粒子、計算機運行離不開PN結。

系統內,基本單位必定會產生分化,分化就是分工,分工就是高效。君不見,不分工的,受制於環境選擇,皆作消散;要不就趴在最底層,如從細胞層面上看,什麼海綿寶寶、粘菌、藍藻都屬此類。即便看上去不分化的,放大了看它內部還是乖乖地分化:核糖體、葉綠素、酵解酶、質粒…各司其責,終年不休。

基本單位分化的統計學本質就是物質的無規則運動、符合熱二律欽定的基本法。

人體內的各類細胞,就是人這個能量系統的基本單位,它們中的幹細胞馬不停蹄地新陳代謝、分裂分化,因為這樣才能實現特定的功能(生長、運輸、結構、免疫、思考)。系統會受到外部環境不斷以能量和信息為手段的刺激,當刺激和干擾有力地持續的時候,幹細胞們就會被改變(分化),由於不同位置、時間的幹細胞受到刺激的差異巨大,使得這種改變的結果也會南轅北轍。結果主要就分兩種:幹細胞向著穩定的方向發展、或不穩定的方向發展。

上述過程長期累積之後,若不利於系統的因素持續積累,就使細胞具有了癌變的可能,我們先稱其為「類癌細胞」。而概率學告訴我們,以人體數千億細胞的基數,哪怕是千萬分之一,也會成為必然;
話分兩頭,另一些幹細胞恰恰相反,分化為了具有殺滅病變衰老細胞功能的免疫細胞;
更普遍的是,有些幹細胞分化為了既不負有惡意、也不富有武力的普通細胞(如纖維結締組織)。需要強調的是,文中的分類方法依舊是粗略得可憐,只能作為類比,要認真論起多細胞生物的體細胞類別,絲毫不比編製天球上所有天體的資料庫輕鬆!

一般情況下,類癌細胞的特異性就是不斷劫持正常的無害細胞,利用它們攝取養分,慢慢發展起來。
而必然的,類癌細胞這個小系統本身也會產生分化,有些比較保守,他們的細胞膜流動性與正常體細胞相同,它們多會與身體產生動態平衡,只要維持一定的個體數量,就不會在人體內到處擴張,人們便稱它們是良性的癌。
反之的那些類癌細胞,就是潛在的惡性癌。

免疫細胞的一大部分使命,就是負責清除那些衰老或產生類癌變異的細胞,由於任意不同種類的細胞之間的信號分子都不同,免疫細胞就能夠從中分辨出來,信號分子就像是身份證,是免疫細胞識別敵我的法寶,以儘早剿殺那些尚在發展期的類癌細胞。

然而,還是由於系統的發展,免疫細胞本身也是會分化的,有些免疫細胞就會變得容易被類癌細胞迷惑。
有甚者,進而被改造倒戈,竟轉而攻擊正常的體細胞!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患癌症只是一個概率極小的事,有種「生活中很少聽到有的人得癌症」的思維。但事實是,所有複雜的多細胞動物體內,每分每秒、永不停息地進行著免疫細胞和類癌細胞之間,爾虞我詐、屍山血海的鬥爭!

不幸患癌的個體,就是因為負面因素積累太多(基因調控、生活習慣、化學干擾、過量輻射)使得類癌細胞一路順風順水,轉正為癌細胞,不消多久的高歌猛進,直到成功造反,割據一片江山。

至此,我們知道了各類細胞,包括癌細胞,都是分化和刺激的結果。是科學上的必然,也是概率對生命無情的嘲弄。呵呵。。

【以下內容不適合腦洞過敏人群】

那麼廣義上看,受精卵也是一種「癌」細胞了。

原因有四:
1,生殖細胞是體細胞分化出來的,符合熱二律。
2,其特異性就是不斷分化,獲取養分,然後繼續分化。
3,其養分來自於人體(母體)本身。
4,現代生殖免疫學告訴我們,哺乳動物的胚泡著床後會與母體的免疫系統展開艱苦卓絕的拉鋸戰,穩定的發育之下隱藏著胎盤絨毛和子宮壁間不息的侵略和反侵略鬥爭。

受精卵具有發展和擴張的本能,它生長發育的初期必須完全依靠於完整的人類身體以獲得足夠穩定的養分供給和物理保護。通過與母體的鬥爭,在父本和母本崩壞之前,它們藉助分化和生長獲得新的生命活力,從而延續了基因承載的信息。

可以說,生殖細胞是一種「革命道路」非常成功的癌細胞。 不孤立的系統註定是要有終結(人的死亡)的,不過,在積極分化大基數的條件下,必定會有個體分化出延續自己的方式(有性生殖),使自己的信息在宇宙時空中永久流傳。

相關回答:
為什麼人類嚮往「永久」? - 趙三川的回答
怎樣的科幻小說是優秀的? - 趙三川的回答
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死後是怎樣的世界嗎? - 趙三川的回答
同性戀行為正常嗎? - 趙三川的回答


兩個問題,分開回答,首先為什麼這麼多的癌症?

癌症是一種基因異常導致的疾病,正常細胞如果持續的受到外界不良的刺激,例如吸煙、輻射、飲酒和年齡老化,正常細胞的基因會發生突變,多次突變會導致細胞的癌變。我們個人先天因素+我們個人的行為因素(飲食、運動、抽煙、喝酒、作息、性行為等)+我們周圍的環境因素(空氣質量、水的質量、放射性元素、二手煙污染、傳染病情況等)影響著我們的基因變化以及患上癌症的情況。這方面更多信息具體可閱讀文」讀懂基因,更好的了解癌症 「以及「兇殘而狡猾的癌細胞是如何發生、生長、擴散、潛伏和複發的?以及另一個知乎問題的回答:SFHZ:年輕人如何預防和及時發現癌症?。

癌症在50歲左右高發,覺得癌症患者這麼多主要原因是醫學和社會的進步使得人均壽命越來越長,且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年齡增長是癌症發生不可避免的、最重要的直接因素。其他重要因素包括不健康的現代生活方式,例如吸煙、肥胖、飲酒等。環境污染包括水和空氣的污染,在機制上來講是一個致癌因素,但是目前尚且沒有大規模的研究結果出來證實環境污染的致癌影響。

此外癌症篩查和治療的進展,使得診斷出癌症的患者活的越來越長,這樣存留的患者像滾雪球一般數目就多起來了。關於癌症患者為什麼越來越多可參考另外一個知乎回答SFHZ:如何看待《人民日報:病人越治越多,說明醫學已入誤區! 》? 。


本回答主要討論癌症患者最終死於什麼原因。據陳萬青等人的預計,我國2015年新發癌症患者429萬,死亡283萬。

死和生猶如一個硬幣的兩面,正確的認識癌症患者的死因有助於我們更好的了解和應對癌症這類重大的疾病,在癌症就醫上做出更好的選擇,從而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升生活質量,並且更好的支持患者。本回答關鍵信息:

  • 癌症本身、癌症的治療、癌症遠期副作用和晚期副作用、以及其他原因都可能導致癌症患者死亡。
  • 隨著癌症治療的進展和早期篩查的開展,癌症患者因為非癌症原因死亡(例如車禍、老死、心臟病等)的比例越來越高。從這個角度來講,不要談癌色變,儘可能冷靜應對並不是毫無根據的雞湯。
  • 癌症患者可能因為癌症診斷或治療的併發症或醫療事故死亡,也可能死於癌症治療導致的遠期和晚期毒副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講,癌症患者應該盡一切可能尋求規範化、高質量的診斷和治療,從一開始就降低相關的死亡風險。與此同時,應該提前了解癌症各種治療可能導致的急性期、晚期和遠期毒副作用,並在治療結束後通過和腫瘤醫生規範、規律的隨訪來有效管理這些副作用,降低死亡率,提升生活質量。
  • 癌症患者可能死於第二原發腫瘤,而不是原發腫瘤。手術、放化療都可能造成第二原發腫瘤。例如胃癌胃大部切除以後殘胃發生的癌變(稱為殘胃癌)。因此有條件的患者應該儘可能接受規範化高質量的治療(例如兒童患者接受質子放療,降低射線輻照致癌的風險),並在癌症治療結束後不要忽略體檢和癌症的篩查,調整生活方式例如戒煙等以降低患上第二種癌症的風險。患上一種癌症不會消除或降低(多數是增加)我們患上第二個癌症的風險。
  • 患者死於癌症的原因,按所佔比從高到低依次為感染、器官衰竭、死於梗阻、出血,和癌症營養消耗(惡液質)。這裡面有一些情況,如果能早期識別出來,是能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升生活質量的。
  • 一些研究表明,除了生理病理性的原因外,癌症患者的自殺率高於總人群的自殺率。因此從生理心理上支持癌症患者,減輕他們的顧慮,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有助於降低自殺率。
  • 傳送門:閱讀文章了解更多癌症治療副作用,感染等的處理,隨訪等信息。

下面會展開論述,並提供一些研究證據,對細節不感興趣的可以不用看下去了,關鍵點就是上面的信息。


任何疾病,包括癌症,在統計某疾病總生存或死亡的時候,都會碰到一個問題,即患者可能死於該疾病,但也可能死於其他原因。患上癌症並不會排除或降低我們死於其他疾病或原因(例如車禍或老死)等的風險。因此實際上使用的更多的是相對數據,例如我們說的癌症生存率一般是現對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即排除了癌症患者死於其他原因後的生存率或死亡率,相對生存率/相對存活率的使用提供了一種精確的方法來測量與癌症相關的生存率。

第一:N. G. Zaorsky等人對癌症患者死因的研究

N. G. Zaorsky等人利用1973到2012美國SEER統計數據中的死亡證明對癌症患者的死亡進行了分類,將死因分為:癌症原因死亡(index-cancer
death,即患者因為初始診斷的癌症而死亡),非癌症原因死亡(nonindex-cancer
death,即因繼發癌症的原因,而非癌症的轉移而死亡),以及非癌症死亡(noncancer
death,即癌症之外的原因死亡)。

結果發現,1)非癌症死亡(non-cancer)的風險現在已經超過癌症死亡。即癌症患者主要不是因為癌症死亡而是主要因為非癌症原因(主要是心臟病)而死亡。45歲以上患者非癌症死因主要是心臟病和其他原因,45歲以下非癌症死因主要是感染和其他原因。這是美國的數據,不能完全反應我國的情況,但可做參考。當然這個數據本身有其他的限制,即預後很好的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佔比過高,這個就不多討論了。

發現2)在所有死於癌症的癌症患者中,數量最多的是肺癌。癌症原因導致的死亡在肝癌、胰腺癌、肺癌、食管癌、腦腫瘤、和多發性骨髓瘤中比較穩定。

3,目前,非癌症原因死亡率最高的是與原發癌症為口咽、睾丸、軟組織、喉、胃淋巴瘤的患者。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目前因非癌症原因死亡(nonindex-cancer
death,即因繼發癌症的原因而死亡)的死亡率最高。

可能會從第二癌症的篩查和更有效的治療受益的患者:包括那些患有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結腸癌、直腸癌、口咽癌、喉癌,睾丸癌和霍奇金淋巴瘤。這些癌症患者在根治性治療後可能需要對病人進行有效的隨訪和監測。有些癌症患者在年輕時診斷出來(如霍奇金淋巴瘤和睾丸);隨後的第二癌症可能是由治療引起的(如乳腺癌放療後發展為霍奇金淋巴瘤)。喉癌、口咽癌和膀胱癌的患者,可能是因為吸煙或二手煙而患上第二癌症,強調在治療後應該完全停止吸煙。在其他癌症(如卵巢癌和乳腺癌)中,繼發惡性腫瘤的風險可能歸因於另一種癌症的遺傳因素。事實上,第二癌症可能僅僅反應了老年人口的情況。

4、非癌症死亡率(Noncancer death)最高的癌症類型包括:結直腸癌、膀胱癌、腎癌、內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睾丸癌。這些癌症類型中超過40%的死亡原因是心臟病。最前列腺癌患者死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標化死亡率在上升,而睾丸癌死於自殺的標化死亡率也在上升。

參考資料:N. G. Zaorsky et al,Causes of death among cancer patients,Annals of Oncology 28: 400–407, 2017 doi:10.1093/annonc/mdw604


第二:Stephanie Misono等人關於癌症患者自殺的研究

Stephanie Misono研究了美國SEER資料庫中1973年到2002年診斷出患有癌症的患者。與美國總體人口的比較是根據國家衛生統計中心收集的死亡率數據進行的。這是一項癌症患者自殺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結果發現:SEER登記的3,594,750名患者中,5838確認是自殺的,對年齡、性別、種族進行調整後自殺率為31.4人/10萬人。相比之下,美國總人口的自殺率為16.7人/10萬人。診斷的男性、白種、未婚和老年患者的自殺率較高。肺和支氣管癌的自殺風險最高,接著為胃癌,口腔癌和口咽癌和喉癌。診斷為晚期癌症的自殺率也較高,但多個原發腫瘤患者的自殺率不高。癌症診斷後的5年內標準死亡率最高。男性和女性中,肺癌和支氣管癌、胃癌、口腔和咽部的癌症仍然與最高的自殺率相關。

結論:美國癌症患者的自殺率是普通人群的兩倍,不同發病部位的癌症患者的自殺率也不同。

該研究數據表明,癌症倖存者的心理體驗值得進一步關注,特別是適當地使用癌症患者的心理社會幹預可以對生活質量產生積極影響。生活方式因素和合併症在確定癌症患者自殺風險方面的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

除了這個研究外,其他的類似的一些研究已經確定了癌症患者的自殺率較高。三個斯堪的納維亞的研究進行了大型的研究比較不同癌症部位的自殺率,各個地區的結果不一致。在丹麥,呼吸系統癌症和乳腺癌患者自殺率尤其高;在挪威,呼吸系統癌症和口咽癌患者自殺率較高;在瑞典,食管癌、胰腺癌和呼吸系統癌症患者自殺率較高。

參考資料:Stephanie Misono et al, Incidence of Suicide in Persons With Cancer,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DOI:10.1200/JCO.2007.13.8941

第三:MD Anderson癌症中心對於癌症患者死因的分析。這個分析是1975年發表的,有點老了,但是難能可貴的第一手資料(癌症患者死亡後的屍檢報告分析)。那時候癌症患者的死因和現在的差別也不會太大,可能不同死因的比例會有差異。

這項研究是在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醫院和腫瘤研究所進行的,為期3年。這項研究表明,癌症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與潛在的惡性疾病相關的感染和器官衰竭。

材料和方法:1968年1月1日到1970年12月31日,1230例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惡性腫瘤患者在MD Anderson醫院死亡;其中838例進行了屍檢。本研究排除了4例不完全屍檢和18例到達醫院死亡的患者。回顧了816例患者有完整的屍檢記錄(包括大腦)。包括臨床、實驗室、最後的住院資料、X線檢查、治療、和屍檢結果的數據,並確定死因。組織學標本未複查。

下圖列出了死亡的主要原因。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47%的患者發生了感染。器官衰竭也是死亡的常見原因。4%的患者有兩種死亡原因。11例患者發生了感染加出血,23例患者發生了感染加梗塞。然而只有最顯著的原因通過臨床和病理結果確認。

感染:這些患者中的大多數感染是敗血症或內臟感染。在敗血症死亡的147名病人中,有72名沒有發現原發部位。然而,這些情況被包括進來,是因為臨死前臨床癥狀是敗血症,且屍檢顯示廣泛的解剖病理學感染的跡象,如脾炎、多發性膿腫,或血管內的微生物。其餘75例敗血症與其他主要感染有關,包括肺炎(42)、腹膜炎(23)、腎盂腎炎(7)和腦膜炎(3)。肺炎導致192名病人死亡(感染總計死亡380人)。肺炎通常是廣泛的和雙側的。

器官衰竭:第二個最常見的死亡原因(25%)是器官衰竭。83個患者死於呼吸衰竭,42例死於心功能不全,39例死於肝昏迷,22例死於中樞神經系統衰竭,15例死於腎功能衰竭。在呼吸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衰竭的病人中,器官衰竭直接是由腫瘤侵襲引起的。

參考資料:JIRO INAGAKI et al,CAUSES OF DEATH IN CANCER PATIENTS


第四:癌症患者死因小結以及建議的應對策略:

  • 癌症患者會死於癌症/癌症治療,也會死於其他原因。
  • 癌症患者和其他人一樣,也會死於心臟病、糖尿病和自然衰老死亡等,保持良好的總體健康狀況很重要。
  • 關於癌症患者自殺率的研究標明,癌症患者的自殺率高於總人群自殺率。因此應同時從生理心理上支持癌症患者,減輕他們的顧慮,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來降低自殺率。
  • 癌症患者可能死於癌症的治療:例如手術和麻醉的急性併發症,化療骨髓抑制導致的感染致死,例如放療的事故(劑量搞錯:30次的劑量,一次給予病人照完)等,甚至病理穿刺(血胸、氣胸等)少數情況下都可能導致患者。患者應儘可能接受高質量的診斷和治療來降低這些風險,同時儘可能保持良好的總體健康狀況。
  • 患者也可能死於癌症治療相關的長期毒副作用和晚期毒副作用,例如心臟的損傷,腎臟的損傷。因此患者儘可能接受高質量的治療和先進治療,這不光是近期療效的問題,還有遠期的問題。同時患者應該儘可能在治療前了解治療可能有的長期和晚期副作用,在可能的範圍內降低風險(例如兒童可接受質子放療減輕對智力和生長發育的影響,並降低成年後發生第二原發腫瘤的風險),並在治療結束後通過規律規範的隨訪來管理好副作用。
  • 癌症患者可能死於第二個癌症:a)手術、放化療都可能造成第二原發腫瘤。例如胃癌胃大部切除以後殘胃發生的癌變(稱為殘胃癌)。乳腺癌接受放療可能患上霍奇金淋巴瘤。肺癌患者接受治療後患上第二個肺部腫瘤的風險也較高。B)癌症治療後如果不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上第二個癌症的風險也比較大,C)癌症的遺傳因素也可能導致病人患上第二個癌症。這要求患者在治療結束後儘可能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適量飲酒、保持適當的體重、飲食均衡等。同時患者應該不應該忽略體檢和其他癌症篩查的重要性。
  • 任何疾病,包括癌症,在統計某疾病總生存或死亡的時候,都會碰到一個問題,即患者可能死於該疾病,但也可能死於其他原因。患上癌症並不會排除或降低我們死於其他疾病或原因(例如車禍或老死)等的風險。因此實際上使用的更多的是相對數據,例如我們說的癌症生存率一般是現對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即排除了癌症患者死於其他原因後的生存率或死亡率,相對生存率/相對存活率的使用提供了一種精確的方法來測量與癌症相關的生存率題都能得到較好的處理,以達到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升生活質量的目的。

第五:相關資料傳送門。

癌症倖存者手冊:治療結束後如何處理醫療和身體問題? 如何有效預防和管理癌症治療最危險的副作用:感染

化療相關的營養和飲食支持

如何保留男性癌症患者的生育功能?答案全在這裡了 肺癌隨訪寶典:如何及時監控癌症複發,有效管理副作用

腫瘤患者的骨髓抑制及家庭自我護理

癌症患者和家屬如何走出抑鬱症的陰影? 如何改善癌症患者的嗜睡、失眠和噩夢等睡眠問題?

癌症化療深度科普系列之一:基本概念

癌症化療深度科普系列之二:化療的副作用、應對及管理

癌症化療深度科普系列之三:如何照顧化療的患者?

癌症化療深度科普系列之四:口服化療葯

如何預防和控制放化療引起的噁心和嘔吐?

一文讀懂癌症的實驗室檢查:抽血化驗

腫瘤患者腹瀉不可不知的幾點

放療副作用深度科普之一:概述篇

----更多文章請到尚方慧診講腫瘤 - 知乎專欄;更多回答請看尚方慧診SFHZ

----關注微信公眾號(sfhz-patient)獲得更多腫瘤專業資訊和國內外腫瘤就醫深度見解


你家本來只有三口人,憑你父母的工資,剛好這三口人可以吃好住好玩好,還有一點點剩餘。
可是後來你家來親戚了!而且是一來就趕不走了啊!!還越來越多了!!來就來吧,還他喵的不幹活!!!!
你家的人越來越多了!!!
他們吃你的飯,讓你沒飯吃;占你的床,讓你沒地方住;玩你的電腦,讓你不能再上知乎!
到最後你家房子擠滿了人,你連呼吸都不能呼吸!
到這個時候,你還不報警嗎?

癌症本質是異常細胞增殖,但並非單純只是增殖,他還有消耗和分泌,還有侵蝕和梗阻。
不同部位的癌,過程和結局都是不一樣的,你要是真想了解就多去圖書館看看。


往返腫瘤醫院一周多。

昨天剛聽護工大叔聊起:

「15 床那個太婆啊,手術後非不肯在床上大便(有心理障礙很正常),掙扎著挪去了廁所,蹲了一陣,站起來突然缺氧,倒下了,沒搶救回來。」


——唔,這當然不是癌症患者最常見的死因。但癌症手術一般都是大手術,多數患者術後體弱,死於各種意外的可能性,比常人大得多。


———————


手術患者還有另一層風險。

前天,護工大叔跑過來幫 42 床的大爺咳嗽,拍背手法純熟,還不停地叮囑:

「你剛做完手術,一定要多咳嗽,把肺部的痰咳出來,才不容易感染。」


——術後感染,是死亡的原因之一。除了感染以外,各種併發症也帶來死亡的可能。


———————


其實能手術情況已經不錯了,如果不能手術,可能情況更糟。

不能手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付不起。

36 床的大媽來自四川大涼山,手術後出院時,她家老頭很欣喜地說,還好這次找親戚湊到了錢,少數民族政策也好,政府能給報不少。

那……那些沒享受到政策的人呢?那些湊不到錢的人呢?

一場手術五位數,起。而術中用到的一些材料,貴,未必能報銷。術後的化療療程,價格也是不菲。籌不到錢,大概只能出院回家。


——殘忍一點說,這個大概是死於貧窮吧。


———————


有的人不缺錢,但也沒法手術,因為已經全身轉移,沒有手術的必要。

再前兩天,在化療部撞見了一個阿姨,老媽同事的夫人,鼻咽癌,全身轉移後,連骨頭上都有陰影。

這種情況做手術已經沒有意義,只能靠不停地化療放療和靶向葯維持著,整個人骨瘦如柴,眼窩深陷。


——而放化療對普通細胞和免疫力的摧毀,可能會讓他們輕易地死於一場感冒。


———————


除去以上那些「非正常」死亡原因,這位知友可能想問的是,癌症如果任其發展,到底死於什麼?

簡單說,死於超出人體負荷的消耗。

忘記在哪本書里看到,作者將 20 世紀的癌症與 19 世紀的肺結核相提並論。

因為二者都是「消耗性疾病」。

所以,那些未能有效控制癌細胞擴散的患者,最終死於這樣的情況:癌細胞搶奪並消耗了正常細胞的資源,從而使人體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對於癌細胞而言,這無可厚非。畢竟每個物種的首要任務都是為生存而做鬥爭。

癌細胞也不例外。


———————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癌症,坦白說目前對於癌症的發病原因,並沒有太多非常確切的定論。

但有許多研究都證明了癌症存在一些誘發因素,比如染髮劑、糖精、環境污染、高熱量飲食、輻射等。

當然還包括人口的老齡化。

看起來,癌症發病率至少和人類工業化進程緊密相關。


癌症的發病原因很多,致癌因素也很多,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講在中國十分常見的肝癌。

中國擁有佔全球18.5%的人口,卻認領了每年全球約59%的肝癌新發病例,這些患者中只有10%的人可以在確診後活過5年。你在你的國度,過著一種爆肝的生活。

在中國,平均每67秒就有一個人被診斷肝癌,而與此同時,每74秒會有一個人死於肝癌。肝癌常被戲謔地稱為「中國特色癌」,不僅因為發病量和死亡數都佔據了全球半壁以上的江山,還因為我們的國家,有著非常明確而獨特的肝癌高危因素。

不同於其他腫瘤,肝癌的病因研究得已經較為細緻,而肝癌的發生、進程也總有跡可循。躲開致病的高危因素,常常就可以躲過肝癌。但問題是:你躲不開。

一億多顆定時炸彈

中國有超過一億位乙肝及丙肝感染者。乙肝實際上是一種「絕症」,一旦感染,就無法治癒,病毒在病人的血液中長期存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高達十分之三的慢性感染者將發展出致命的肝病。

  • 全球慢性乙肝感染地圖 /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病毒性肝炎是中國肝癌最大的高危因素,大約有70~80%的肝癌由乙肝發展而來,另外還有20%可以用丙肝來解釋,只有不到10%的肝癌患者完全沒有病毒性肝炎史。

為什麼中國的乙肝患者會那麼多?作為一種血液傳播性疾病,這可以用不潔的針頭衛生習慣、醫療過程中對注射輸液等穿刺治療的過分依賴、以及較低的疫苗接種率來解釋。除此之外,中國的乙肝還呈現出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有數據顯示,乙肝感染者的家庭中,有23.2%的可能出現更多的感染者。每200個中國家庭中,就有3個家庭有一半以上的成員攜帶有乙肝病毒。這一度讓研究人員們非常迷惑,因為乙肝只通過血液、精液及其他體液感染,按理來說並不會通過日常接觸傳播,為什麼在中國卻容易一傳傳一窩?

  • 2006年,劉德華出任乙肝防治宣傳大使,並自曝他童年時就感染了乙肝病毒 / 視覺中國

不良的衛生習慣成了乙肝傳播的主要原因。嬰兒的消化道粘膜脆弱,攜帶有乙肝病毒的長輩在把食物嚼碎餵給嬰兒的同時,也可能把病毒餵給了他。另外,家人之間共用牙刷、剃鬚刀、指甲刀,由於容易損傷皮膚粘膜,也會帶來感染風險。

1991年2月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中規定:「乙類傳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病人及病原攜帶者的密切接觸者,應當接受醫學檢查和防止措施。」實際上,只要別親密到交換體液,就沒有傳染的危險,一起用餐、工作是不會有傳染危險的。但這個含糊的規定助長了公眾的誤解,和家族聚集現象一起為日後浩浩蕩蕩的肝炎歧視打下了基礎,一億多人被殘酷地排除在社會的邊緣,無法入學、就業、正常婚戀。

儘管2007年以來政府開始試圖維護乙肝攜帶者的權益,但根深蒂固的歧視依然難以消除。這些來自社會的壓力、偏見和歧視,已被發現影響著病人的心理健康、生存質量,甚至還會降低他們定期複診和治療的意向。

  • 2009年6月13日,南京2009高校招生志願填報諮詢會上,一所學校要求報考的考生肝功能正常 / 視覺中國

除了數量一騎絕塵外,中國的病毒性肝炎還格外兇險。對於歐美患者來說,乙肝感染常發生在成人時期,其中90%的病例以急性肝炎的形式出現,極少有人發展成慢性肝炎;而在中國,由於大部分乙肝感染髮生在新生兒或童年時代,病毒更有可能以慢性感染或者持續狀態在患者體內潛伏。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後,每十年里,就有5%的人將走完「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這條不歸路。

好消息是,雖然乙肝不能被治癒,但現代醫學已經找到了有效的治療對策,可以通過替諾福韋等藥物控制病毒量。然而,壞消息也有:替諾福韋的價格並不便宜,而且需要長年服用。

令人費解的是,雖然中國是個乙肝大國,卻沒有相應的可以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的國家公共衛生項目,很多醫保的乙肝藥物報銷目錄里也沒有這種葯。

  • 2015年10月,三百餘名乙肝人士聯名建議將替諾福韋納入國家醫保甲類葯內 / 億友公益

而對於能夠治癒的丙肝來說,情況也不樂觀。直接抗病毒藥在發達國家已經是主流推薦藥物,但中國250萬已經出現嚴重肝病的丙肝患者至今仍然買不到。因為在中國,從進口新葯的註冊、審批到真正在臨床上使用,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說了這麼久,雖然治療手段不盡如人意,但總好過放任肝炎病毒不管。然而,由於沒有癥狀和缺乏大範圍普查檢測,絕大部分人並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目前中國需要接受治療的乙肝或丙肝患者中,只有2%得到了正規的治療,而能按照推薦指南說的那樣,每6~12個月定期就診,檢測自己體內的定時炸彈有沒有發展成肝病和肝癌的,更是少之又少。

  • 青海果洛,一位查出肝臟巨大病灶的病人,會診專家認為急需進行手術,但這需要當地活佛同意。這裡是肝包蟲病的高發區,長期可發展為肝癌 / 視覺中國

舌尖上的催命符

即便你不是乙肝感染者,還是有中招的風險。很多健康人對肝癌的第一反應或許會是:我不喝酒不抽煙,輪不到我的頭上來。

事實上,2013年北大的一項統計發現,在中國,飲酒抽煙貢獻的肝癌並不多,在男性中或許可以達到20%,但在女性中只有2%左右,與發達國家動輒50%以上由酒精性肝硬化演變而來的比例相比,更是小巫見大巫。

與煙酒相比,更重要的致癌物,藏在一個我們根本不會注意的地方。

黃曲霉素是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強致癌物質,常由黃曲霉及寄生麴黴等幾種黴菌在霉變的穀物中產生。穀物被運輸、儲存、進一步加工時黃曲霉素也會被轉移,從而污染更多的食物,如飼料、肉類、食用油、雞蛋和奶製品等。

  • 大部分的霉變不會這麼明顯,只有當健康受到威脅時,人們才會意識到黃曲霉素的存在 / pxhere

過去的40年間人們一直在研究黃曲霉素與肝癌之間的關係,如今,它已被視作僅次於肝炎病毒的高危因素。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癌症國際研究機構將黃曲霉素歸為1類致癌物,即證據確鑿的人類致癌物。據推測,每年黃曲霉素的慢性暴露將導致25200到155000例肝癌的發生。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兩個地區受到黃曲霉素的威脅:中國南方地區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這可能與天氣潮濕易霉變、不當的穀物儲存方式、民眾常嚴重依賴少數幾種主要作物、缺乏有效的監測管理有關。簡單地說,天天吃的主食在這些地方容易發霉,但是較落後的經濟條件又不允許人隨便將食物扔掉,所以就湊合著吃吧。

江蘇省的啟東市與廣西的扶綏縣是兩個典型的肝癌高危地區,這兩地的居民都以玉米為主食。八十年代面向兩地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黃曲霉污染水平與居民們肝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有著正向相關關係。改革開放後,當啟東居民有條件以進口大米為主食時,肝癌的發病率就開始直線下降。

  • 農村常見的這種儲藏棚,很容易使作物受黃曲霉菌污染。黃曲霉耐熱性極強,可在溫度接近38攝氏度,甚至更高溫度下旺盛生長 / 視覺中國

2003年,王君等人於南方八個省份採購了市售玉米、花生、大米等284份樣品,結果發現,玉米中黃曲霉素的檢出率為70.27%,超標率達14.86%,最高含量1098.36微克/千克,超過國家標準100倍,而花生的情況也同樣不容樂觀。但對於大部分暴露於黃曲霉素污染之下的人來說,他們無法覺察到致癌物的存在,也對它的危害缺乏認識和警惕。

2011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抽查了某著名奶企全國各生產基地25個批次的產品,其中一批次產品中的黃曲霉素M1含量超標140%。該奶企很快出面道歉、銷毀產品,這起事故跟南方地區幾乎每年都會被查出的黃曲霉素超標的嬰幼兒食品一樣很快被淡忘,本該駭人聽聞的危險新聞就像一股風,沒有引起多少注意。

2012年,範圍涵蓋中國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循證醫學證據表明,黃曲霉素暴露組的人罹患肝癌的幾率是對照組的6.37倍,而乙肝感染者罹患肝癌的幾率是對照組的11.3倍。更恐怖的是,當這兩個因素結合在一起時,它們就成了最強催命符,令肝癌的發病率迅速飆升到對照組的73倍。

  • 山東濱州,某段公路上晾曬的玉米被車輛碾壓成泥。大多數農民沒有機械乾燥設備,晒乾的農作物往往仍含有足以支持真菌生長的水分。而老鼠、蟲害、地面返潮都會導致霉變 / 視覺中國

當然,我們吞下的致癌物並不只有黃曲霉素。爽口開胃的酸菜、鹹菜、腌菜中含有的亞硝基二甲胺也是已被證實的肝癌致癌物。或許這個名字大家還有些印象,它就是在復旦飲水機投毒案中,造成受害者急性肝衰竭的元兇。即便是較小的劑量,長期暴露也可以增加肝癌風險。另外,農藥殘留與肝癌死亡率之間的關係也已經被證實。

當然,別那麼快對吃這件事絕望。有益的、可以降低肝癌發病率的飲食習慣也有,那就是長期飲用咖啡。然而,2015年國際咖啡組織的數據顯示,每年全球的人均咖啡消費量是1.3千克,歐盟國家的居民更誇張,平均每人每年消費4.9千克的咖啡,而中國人平均每年只消費83克咖啡(摺合大約5~6杯咖啡)。

換句話說,唯一一個被證實能夠減低肝癌發病率的飲食習慣,中國人普遍沒有。

除了食物外,飲水也同樣很危險。早在1972年,流行病學專家蘇德隆就觀察到,中國某些地區高發的肝癌不能只用乙肝和黃曲霉素來解釋。進一步的分析發現,地下飲用水源的污染同樣會增加肝癌的發病率。

  • 2015年1月11日,湖南株洲「寡婦村」污染肆虐,種植的白菜只能用塑料袋蒙著 / 視覺中國

中國環保局最新的數據顯示,90%以上的地下飲用水源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的污染物包括亞硝酸鹽氮、氨基氮、氯化物及重金屬,部分區域甚至還有藻毒素的污染。不少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些污染物與肝癌的高發之間的聯繫,江蘇省的一個病例對照研究顯示,暴露於污染飲用水源的村民罹患肝癌的概率是對照組的2.57倍。

這麼多肝癌大禮包,想躲?根本躲不了。

微信搜索關注「浪潮工作室」,帶你了解更多有關中國肝癌的深度解讀!

http://weixin.qq.com/r/6zo1LZzEaMEXrdhO92-5 (二維碼自動識別)


9-9-2017 補記

先跪謝大家的點評、前輩們的指導和第一次那麼多人點贊和評論啊(雖然才過百。。你個小白)。。更加謝謝那些幫我說話的大大們。。。嗷呵呵。。。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感謝~

完全沒想到今天一天突然那麼多人評論。。實在回復不過來了。。(我還是個生活中不說話。。只會打字的啞巴型非人類。。。每條回復我忍不住回復好多累成狗了嗷呵呵。。。)所以這裡集中幾個主流回復一下囧囧噠。。

1. 有人說這個是高中知識。。還被我廢話了一大堆。。。

回答:冤枉啊淚奔啊。。你們那是沒見過我爸。。。我在任何時候都只有聽他馬不停蹄說話的份。。。大概是因為這個才練就了我只聽不說。。只寫不發言的本事。。。今天能在周末正當理由地爬回房間里回復大家。。完全是因為今天一天被我爸說崩潰了。。。躲房間里自我修復中。。。

另外。。真的是高中知識。。。可是我原文開篇就說了啊。。。我只是來糾正幾個「大眾誤解」的,所以面向群體是大眾,畢竟術業有專攻,很多人並不了解癌症的一些基礎原理,然後高中有生物課大概也是70後才有的,像我爸(50/60後)都沒有高中生物,確實很容易給癌症高發群體(中老年人)造成知識漏洞,因而才有各種誤解的。。。所以求大家原諒我廢話連篇的科普吧

2.好像有好幾個人提到科普不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很過分。。

回答:因為我開篇說了,這個是科普大家「誤解」的,那麼解釋太多的更深的機理其實不是我寫這篇的重點,而且不管是原癌基因還是抑癌基因,歸根結底還是我統稱的「突變」,只不過是突變下的兩個分支(其實我也有稍微提到一點,比如抑癌基因很重要的一組就集中在突變第二環節,DNA自我修複檢查的過程中),這兩個定義不解釋太多,還是因為跟我「科普誤解」沒有太大的必要性。

不過為了表達歉意。。。還是在這裡簡單解釋一下這兩個定義。

原癌基因就是突變了會增進細胞功能促使癌變的基因,抑癌基因就是突變了就喪失抑制、控制細胞功能因而不能抑制癌變的基因。如果分類的話,原癌基因包括促進、調控細胞生存、複製、代謝、轉移能力、免疫等等一切有利細胞生存繁殖的基因,當然,要癌變的變異必須是增加了這些基因的能力,而不是突變沒了。。。。(我又廢話了。。)。而抑癌基因個人感覺更複雜一些,因為除了那些顯而易見包括DNA修復的基因、調控程序性死亡(細胞自殺)的基因外,像 PTEN 這樣的會抑制 AKT 代謝通路進而抑制細胞繁殖代謝能力的基因,總感覺由於起的是一個對細胞正常生理活動負調控的作用,所以在真正執行上來說,不可能像別的基因那麼簡單地黑白分明。所以經常性這類抑癌基因都是作為「第二輔助」變異對象,也就是一般先有另一個基因突變了,再加上這一類抑癌基因的突變,才能促使癌變的真正形成。

3.有人問古代癌症多還是現在多?

回答:不知道,哈哈。。。第一個因為古代沒有認識到太多的癌症,檢測手段也很難確診癌症,最早的準確定義癌症這個病的例大約是古希臘(公元前三四百年),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有描述開刀去除的數例腫瘤病例,並且作為一種記載的治療手段,且明確記載了,就算被手術取出,這種病還是無法醫治的。


@安錦 我的原文回復是: 【醫里估計沒有明確的癌症這個說法?】


補充回答:雖然不是很確定,但是我的依據是,雖然中醫有腫瘤這樣的記載,但是古人很難定義癌症是因為沒有確切能明確定義這個瘤子是「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由於中醫通常沒有開膛破肚的治療習慣,所以除非腫瘤長在表面能被觀察到,才會有直接的切除的治療手段。但大多數癌症其實都不會長到皮膚表面的,因為皮膚表面營養不夠,癌症(惡性腫瘤)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耗能,所以不像普通腫瘤,隨便哪都可以發生,癌症的腫瘤高需養性加上自身的轉移性,造成癌症一定都是朝著營養最豐富的體內部位深入的。綜合起來,中醫在診斷癌症這種病的精確度上,確實不一定有西醫這麼有利。中醫里記載的切除腫瘤的病例,很可能切的很多都是良性腫瘤,而非癌症。(當然,不排除有個例哈)


所以,我說的中醫可能沒有明確記載,不是在詆毀中醫,只是實事求是地對比不同醫學的診療手段可能對不同的病有不同的益弊。順便說一下,我雖然學的是生物,可是自身非常崇拜中醫,而且平時小病都是自己給自己中醫治療為主,學生物的重要原因也是希望有一天能從西方人能理解接受的角度去跟他們闡述中醫。


繼續接著上次的原始回答:更多的是大部分古人就算癌症死了,可能表現病症也就是身體越來越弱,傷風感冒就死了。。。據說130萬年石上就有發現癌症,所以也能說明癌症不是現在的人類特有疾病。

而且另一種說法是,畢竟癌症是個基因突變積累的過程,歲數越大概率越高,古人歲數沒那麼大,可能確實發生率會相對少。另外,不管怎麼說,各種致癌因素不管現在宣傳得到底是不是誇大其詞,但總歸還是有增加癌症患病率的風險的,這個層面上講,那些古代不用擔心的誘發因素確實也應該考慮進去。

(這方面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一本叫《眾病之王-癌症傳》的書(應該是這麼翻譯的吧?)那裡面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癌症的治療、發現、發展史,也是個很好的科普書哈,我們大學選修課老師當初壓根沒買教科書,就讓我們讀者那本書講完的基礎課,當然那只是個入門書)

4. 很多人質疑科普嚴謹性。

恩,怎麼說呢,我應該是憑藉我學到的知識盡量嚴謹和簡明易懂地用各種恰當不恰當的比喻解釋了這些東西。有很多觀點,可能確實很「另類」,但是個人認為還是站得住腳的。不過如果有任何不正確的地方,原文開篇我也說過,歡迎指正,畢竟我學歷不高,對於科研來說,就是個入門級的小白,而醫學方面,也就是個看病病人的級別哈。。


不過下面評論有醫學生提到這個科普不應該由生物生來寫。說實在別的病確實臨床和後線研究差別很大,而且真正的病確實應該由臨床實踐出真知,後續研究補充壯大背景的,可是個人認為,癌症偏偏是那個另類,癌症是一個更傾向於分子學上的病,從細胞分子學下手研究,比臨床實踐更加能對症下藥。它跟神經類疾病還不一樣,神經類疾病因為我們對整個人的神經大腦了解不夠,所以非常依賴科研的補充,可是神經類疾病的致病機理很大程度上還是宏觀的,而不像癌症,真的是分子蛋白基因通路等等的異常而造成的病,這種機理,沒有科研的支撐,連靶細胞藥物都無法產生,什麼免疫學療法也是不存在的,大概我們的治療手段只能停留在切切切,放療和普通化療的盲目通殺上了。

不過有一點我是認可的,就是我不是醫學生,所以我對題目里的「大多數死於什麼原因」不好得做太多評價以免誤導,因為這個是相對臨床了,我只能從原理上闡述個人觀點了,癌症最後往往是人體衰弱了(後來經「野生年華」大大的指正,應該嚴謹地說是因為癌細胞過分消耗侵佔了正常組織的資源導致的正常組織衰竭,或者為了生存抑制破壞了自身免疫),而引起的併發症最後死亡。但是不是想表達說化療放療沒有治療效果,或者不能做,如果因為表達不清原文造成了誤解,表示歉意。。。

剩下的想到再補充哈~

接著補充

5. 回答一下免疫療法

好像有人把免疫療法跟免疫力混淆了。免疫療法的原理是因為癌細胞為了生存,會發展出抵抗免疫細胞識別、攻擊的能力,或者更有甚者乾脆直接破壞免疫細胞的功能。所以免疫療法並不是因為要提高免疫力而做出的什麼治療手段,而是為了恢復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識別、清除能力(主要是識別)的一種手段。現在的免疫療法還在摸索中,因為癌症太多樣化,不同癌細胞阻斷免疫細胞的方式不同,但總歸都是癌細胞發展出來的一種特質,免疫療法的目的是為了把這些特質抹去,讓癌細胞失去對免疫細胞的抗性重新能被識別。(可能有些用詞上不夠精準,還請專業人士補充哈~)

忘了提了, @野生年華 有專業人士出來幫忙啦~

【放療和化療本身對人的免疫系統沒有那麼大的傷害,不至於「治死人」,如果說真的放療化療後發現免疫低下了,更大程度還是因為癌症的消耗綜合帶來的影響,跟治療沒有必然直接聯繫】

所以總結一句,就目前的醫療水平,不管是那種治療,都一定是往盡量最佳的治療方向上努力的,不會說用那種「會治死」的方法還要強行去治療的。但是最後的效果,其實跟所有病一樣,患者可以把希望寄托在醫生身上,可是不要把死亡的仇恨和罪過一味歸結到醫生醫院上(醫療事故和不負責的醫生除外),因為畢竟又不是醫生讓我們得的病,醫生也不是聖人不可能包治百病,醫生能做的只是讓你能多活幾年的概率更大一些,活得年數更多一些,人總是要死的,想想還有人幫你晚點死了,這麼想來是不是還是應該看開點反而要多感恩一點醫生們呢?(我怎麼覺得我又跑題了。。。忽略我)

-----------------分割線,以下是9月9前最早的原文----------

好吧,作為一個分子生物學學生,做了幾年癌症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學生。。。實在有點忍不住出來糾正幾個「通俗誤解」。。。

雖然我也不專家。。。敬請各位前輩指正。

首先:癌症起因。

危言聳聽地說一句,每個人身上隨時隨地都帶有「癌細胞」。因為癌症,癌細胞,惡性腫瘤,不管怎麼稱呼,不管是任何一個器官、種類、病程中的癌症,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一群變異了的「自身細胞」。

強調是自身細胞的原因,第一,只要你還活著,身上還有細胞,細胞還在生長複製,就有幾率自行變成癌細胞(原因稍後解釋)。你要想要得癌症,就必須要有「細胞」作為基礎,不像別疾病,可能因為什麼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是宏觀生理系統的紊亂(包括激素、體液平衡、器官功能)而導致的,癌症統統跟這些無關,癌症唯一的組成關鍵,只有細胞,只有細胞,只有細胞。任何其他的因素,都只是導致、誘導、增加癌症出現的概率。僅此而。

所以所有現在經常聽到的曬太陽過多、吸煙喝酒腌肉、不良生活習慣比如愛吃燙的飲食不規律,哪怕是百分之百致癌的放射性元素輻射,或者是可以誘導癌症形成的病毒,所有的這些統統最多算誘因,不是病根。唯一的病根只有細胞,而且是自身的細胞。

這麼說的原因,是因為癌症的發生,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原因,是自身細胞發生了突變,通俗講就是變成了一群無限繁殖的細胞群體。這種突變的發生,就目前的研究來說,大多數觀點大概率是因為基因突變。但是就我自己的認識裡面,很多時候我們養癌細胞,可以在沒有誘導真正的突變情況下,也同樣誘導出具有異常繁殖生存能力的群體,這些群體可能僅僅是某些細胞通路發生略微改變,還沒到基因變異的程度。

所以,換句話說,癌症不是病,只是你自己的身體出現了異常的細胞群體,和你的身體格格不入。癌細胞其實並不像細菌病毒一樣具有攻擊性,他們只是因為繁殖能力太強,需要太多的營養和空間,所以表面上看起來總是在「轉移」、「侵略。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臨床同意,大多數癌症患者並不是死於癌症本身,而是被「化療放療治死的」,或者是身體虛弱帶來的其他併發症。

簡單來說,用個不恰當的比喻,癌症就像社會中的「精英分子」,他們有著超強的能力,可以佔有社會的多數資源,因而 有能力逼死我們這些渺小的「普通人類」。

至於突變,之所以說那麼多外因都是誘因,不是成因。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一個細胞只要複製一次,上億個基因(具體一個細胞有多少我忘了哈。。反正就是很多很多),每個都有幾率出現變異,也就是說,我們自身的細胞,任何時候,只要還活著還在繁殖,無時無刻不在「變異」的風險中,只不過,第一,變異的概率比較低;第二,就算變異了,細胞自身有DNA修復、檢查系統,可以一定程度上自我監控,凡是不正確的,細胞會自動分解了DNA修復好再繼續繁殖;第三,就算出現變異了,很多變異並不有利細胞生存,會反而導致死亡;第四,哪怕變異的一個基因所造成的特性有利細胞,但是因為改變了細胞的慣有行為,為了適應,通常整個細胞的別的系統都需要與之配合而改變,這個過程又殺掉一批,而往往一個基因的突變,很多還會需要第二個第三個基因跟著變,才能真正發展成所謂「癌細胞」;第五,這麼大的一個人,這麼多的細胞,一個細胞出現了「癌細胞性狀」,必須要有能力異軍突起把自己的後代培養成一個腫瘤,才能對抗得起這麼龐大的一個群體,恩。。。請自行體會創業者的艱辛;第六,哪怕一切的一切都鋪墊好了,身體還有自身免疫系統啊有木有,發現了這樣的細胞,絕對除之後快的。

綜上所述,人的一生每分每秒都在自主有可能產生或者已產生了癌細胞的狀態下,只是因為種種天時地利人和沒發展成癌細胞罷了。而之前提到的所有「誘癌」因素,都只是增加了突變概率,或者提供了更適於癌細胞活下來的環境(比如自身體抗力低下)。只是增加了形成概率,僅此而已。僅此而已。

而所謂的遺傳因素,有的遺傳下來突變了的基因並不是真正成癌的原因(要不然你還在胎兒過程中,就直接發展成一團癌症了,留不到你出生長大),比如某些乳腺癌的遺傳基因,都是因為那些基因的攜帶者比普通人就像開了掛一樣,異常適合突變,因而更易得癌。

(發現寫了好多。。。先說到這,個人陋見,有疑問的質疑的歡迎留言指正,望前輩們指教嗷~)


不請自來。
我不是癌症方面的專家,回答不了很專業的問題,但是我還是想分享一下我大爺爺的抗癌之路。


大爺爺得的是食道癌,應該是處於早期,並且處於早期好多年。查出食道癌的時候,大爺爺剛剛經歷了喪妻和喪婿之痛。順便一說,我大奶奶是我爺爺的大姐姐,癱瘓在床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去世的時候已經是80多歲的高齡了。大爺爺一直很體貼地照顧著她,好幾次我去探望的時候都看到這對老夫妻有說有笑的。大奶奶去世的很安詳,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大爺爺,她說:不要太傷心,一大把年紀早晚會死,過不了幾年我就來接你。也的確,大奶奶去世之後,大爺爺半滴眼淚也沒流,而是全權負責了整個喪禮。

之後就是在一次大體檢中查出了癌症。記得當時我爺爺安慰他,不要難過之類的……大爺爺則打趣的說,這個老太婆才走沒幾年就要我去陪她,我才不去呢!早茶和鱔魚面我還沒吃夠呢!我家囡囡還沒讀書呢!我不去……儼然一個可愛至極的老頭兒啊!

大爺爺是一個生活極其講究的人。尤其是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之後。他仔細地詢問了醫生在吃,穿,住,行等個個方面需要注意的點。一條一條全部記在本子上。很認真很認真的學習。並且調整自己的飲食起居,好幾年如一日的嚴格遵守。嗯,這個可愛的老頭兒確實有著驚人的自律。

堅持運動。這一點恐怕很多年輕人都很少做到。大爺爺每天5點鐘就起床,散步(畢竟已經八九十歲的高齡了)。然後就是喝早茶,吃早點。有一點,我覺得很感動。無論去哪裡,吃什麼,他從來都是自帶碗筷!


每天晚上都會來找我爺爺奶奶嘮嗑,侃大山。聽的最多的是當年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的各種迫害。我一直想不通,不是說好的很多人都不願想起痛苦,而偏愛回憶快樂的事情的嘛!但是,這三個花甲撞一塊兒聊的最多的就是過去的那段很慘痛的記憶。或許他們是想比照今天的美好,來讓自己更加珍惜吧!我爺爺奶奶活得都很生龍活虎,天天拌嘴,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我們後輩是從來不干涉的,反正他們越吵越精神,越吵越開心。


我見過很多的人,他們其中有的功成名就,有的窮困潦倒。但是真沒一個有我大爺爺這樣的樂觀。我覺得真正的強大是,你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卻依舊開懷的暢談「我當年……」


就像很多回答里說的那樣,很多人是被自己嚇死的。而樂觀的態度能夠把死神都嚇跑。大爺爺是我讀高二的那年查出癌症的,而我現在已經快要讀大三了。他老人家卻依舊笑哈哈的活得生龍活虎。


我做個類比你就明白了。

一個公司的董事長雇了一個他認為信得過的總經理,這個總經理一開始到還算兢兢業業,但後來面對社會上的誘惑腐化了,把公司那些認真做事的主管一個一個趕走,換成自己的那些文盲七大姑八大姨。由於這些大姑大姨什麼事都不會做,公司開始虧損,但那些不做事的大姑大姨卻仍然拿著高薪。慢慢地,劣幣驅逐良幣,公司資產只出不進,就倒閉啦。


看個例子,非Hodgkin淋巴瘤患者的死因調查文獻(1981年),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感染(33%),其它原因大出血(hemorrhage)和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主要原因都主要是由於淋巴瘤在各器官組織中的浸潤(如肺),破壞了組織結構和功能。

Cancer. 1981 Aug 1;48(3):779-82.
Causes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non-Hodgkin"s lymphoma.
Ostrow S, Diggs CH, Sutherland J, Wiernik PH.
Abstract

The causes of death and postmortem findings in patients treated for non-Hodgkin"s lymphoma at a single institution over a 13-year period were reviewed. Postmortem examination (70% of the entire sample) revealed evidence of lymphoma in 67 of 80 patients. The most frequent extranodal sites of involvement were the respiratory tract, bone marrow, liver, kidney,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that order.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was infection (33% of cases). Predisposing factors for infection included the underlying disease, (i.e., lymphomatous infiltration of organ systems) and granulocytopenia secondary to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Other causes of death included hemorrhage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secondary to lymphomatous infiltration of the lung. Despite advances in therapy and supportive care of patients with non-Hodgkin"s lymphoma, many patients still die of this disease or of sequelae related to its treatment.

樣本太舊,再看個2012年的肺癌病例的例子,直接致死的原因。

感染依然在第一位(包括肺炎和敗血症),肺部功能障礙第二,包括肺出血,肺栓塞,肺泡損傷,最終引起呼吸衰竭。另外一些比如大出血也是直接原因。

Arch Pathol Lab Med. 2012 Dec;136(12):1552-7. doi: 10.5858/arpa.2011-0521-OA.
Causes of death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Nichols L1, Saunders R, Knollmann FD.
Author information
Abstract
CONTEXT:

The causes of death for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re inadequately described.

OBJECTIVE:

To categorize the immediate and contributing causes of death for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DESIGN:

The autopsies from 100 patients who died of lung cancer between 1990 and February 2011 were analyzed.

RESULTS:

Tumor burden was judged the immediate cause of death in 30 cases, including 26 cases of extensive metastases and 4 cases with wholly or primarily lung tumor burden (causing respiratory failure). Infection was the immediate cause of death for 20 patients, including 8 with sepsis and 12 with pneumonia. Complications of metastatic disease were the immediate causes of death in 18 cases, including 6 cases of hemopericardium from pericardial metastases, 3 from myocardial metastases, 3 from liver metastases, and 3 from brain metastases. Other immediate causes of death were pulmonary hemorrhage (12 cases), pulmonary embolism (10 cases, 2 tumor emboli), and pulmonary diffuse alveolar damage (7 cases). From a functional (pathophysiologic) perspective, respiratory failure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immediate cause of death (or mechanism of death) in 38 cases, usually because of a combination of lung conditions, including emphysema, airway obstruction, pneumonia, hemorrhage, embolism, resection, and lung injury in addition to the tumor. For 94 of the 100 patients, there were contributing causes of death, with an average of 2.5 contributing causes and up to 6 contributing causes of death.

CONCLUSIONS:

The numerous and complex ways lung cancer kills patients pose a challenge for efforts to extend and improve their lives.


癌症真正摧毀一個生命的不僅僅是癌症本身,而在於癌症擴散轉移導致的身體機能的衰竭,可以說,很多癌症患者最終都是喪命在藥物及癌症急劇擴散後引發的機能衰竭中。如果體內的癌細胞能有效控制在平衡水平,是可以做到與癌細胞和平共處從而實現長久生存的。

至於題主所問,為什麼現在會有這麼多人患癌症,我們可能要從癌症的誘因談起。目前癌症可以規範的誘因包含內因和外源,內因本身是由遺傳及基因決定的,整體變化並不大,但是目前誘發癌症的外因卻是無所不在的,已有證據是霧霾和肺癌的關係,飲食習慣和腸道癌症的關係。為啥那麼會有這麼多的癌症,其實癌症本來就已經有很多種類,只是之前科學技術局限,很多癌種確診較難。

癌症這個疾病其實歷史非常悠久,是一種和智人一樣古老的疾病,關於癌症有很多歷史的記載。比如死於1494年的那不勒斯國王阿拉貢蘭特一世,他那63歲的肥胖身體經防腐製作成了木乃伊,後人對其屍體研究發現他的骨盆里有一個保存相對完好的腫瘤,病理分析是大腸腺癌,而且這個腸癌發現有RAS基因突變的,這根目前常見的腸癌的基因突變是一樣的,不過即便是現在對於這個基因突變,也幾乎沒有有效的靶向藥物。

最古老的病例標本來自青銅器時代(公元前1900-公元前1600年)的頭骨,研究發現頭骨病變由乳腺癌轉移而來。另外也有2400年之久的來自秘魯印加的木乃伊,這個木乃伊發現生前患有典型惡性黑色素瘤。公元前3000年,也就是距今5000多年的埃及紙草文提到了乳腺腫瘤、腿部碩大的腫瘤。對於不容易接觸的腫瘤,希波克拉底給出了明智的建議——對隱蔽的腫瘤最好不要採取任何治療,因為一旦治療,病人很快就要死掉,相反,如果不處理,他們還能夠支撐一段時間。這一定論值得我們現在很多只是知道切了再切的醫生參考。

現在的統計資料表明,癌症也就是惡性腫瘤發病率非常高,這主要是現代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以前歷史上活到五六十歲就不容易了,而且傳染性疾病是首要的致死原因,現在科學發展解決了那些疾病,癌症才成為首要原因,當然癌症的發病增高也跟環境污染、生活和精神壓力大等多種原因都有關係。癌症本身就是人體細胞發生了突變導致的一種惡性增殖,人的每一天都有很多的細胞凋亡,人體必需補充新的細胞,這就需要細胞分裂來完成,細胞分裂的時候必須複製一份完整的遺傳信息載體也就是DNA,在複製的過程中就容易產生一些錯誤,雖然人體有精巧的機制來監控和修復錯誤,而且即便是產生了癌變的細胞,免疫系統也會識別並剿滅它們,但是這種事情發生的次數很多很多的時候,就會出現漏網之魚。而且一個比較難以避免的問題是,人越是年齡大,人體的免疫系統越弱,而癌細胞卻因為各種原因產生的越來越多,這就是如年齡越來越老的警察,面對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力壯的罪犯,顯得無能為力。

關於癌症和進化的比喻,電影《超體》里有一段話,說的很有形象:「細胞在環境適宜的時候選擇繁衍,在不適宜的時候選擇永生,腫瘤細胞不受控制的瘋狂分裂,在分裂和凋亡上失控,倒是有點像永生。」

不過癌細胞自己是沒有智慧思考到自己殺死了人體宿主,自己根本沒有辦法永生,它們做的只是瘋狂地奪取養分,瘋狂地分裂增殖、轉移。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可以和癌細胞對話,告訴它們不要這麼猖狂,你們把宿主殺死了,自己也沒有好日子,但是這只是個假想而已。預防腫瘤我們要做的可能很簡單,就如電影《超體》里所說,讓人體細胞生存的環境適宜,潔凈的飲食、空氣和水,健康的心態,適當的運動等等。所以要想預防癌症,最好的辦法就是生活規律、環境適宜、積極的心態等,人體本身是不喜歡不規律的。

癌症是一種進化的東西,這不只是表現在癌症的發生上,還影響著癌症的治療。癌症細胞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校正遺傳信息DNA複製錯誤的系統失效,也就是說一個癌細胞發生分裂產生兩個癌細胞,子代癌細胞傾向於產生較多隨機的基因突變,也就是雖然顯微鏡下看著是一個膿包病灶,其實裡面是個小社會,包含著各種各樣的癌細胞群體,這就是癌症的異質性,是治療癌症的最大難點,沒有藥物可以同時殺死這麼多癌細胞群。也就是不管是什麼藥物,總是不可避免會耐葯。除非是它們沒有發生遠處的轉移,你完全切除也就治療好了。否則目前癌症還真是談不上治癒。

因此如果說癌症包含永生的秘密這個是不成立的,人類目前條件下不可能實現永生,而癌細胞的單細胞性質雖然決定了它可以快速繁殖,但是脫離人體後,並不具備永生的條件。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會聽到一些令人惋惜的事情。如不斷勸慰已經身體不合適的患者接受大劑量化療,「堅強一下啊,乘勝追擊,再做幾個療程的化療,癌細胞就被殺滅乾淨了。」因為每一次使用化療藥物只能殺死一定比例的癌細胞,很多時候殺死的更多的是免疫細胞。還有靶向治療,恨不能把所有可能的藥物都丟進去將癌細胞殺滅乾淨,卻總是事與願違。

即便有基因突變,適合使用靶向藥物治療,靶向藥物不是吃下去就藥到病除,也不是幾天之內就有效了,更不是治癒了腫瘤,而是在生存時間有了一定的延長。不管是多貴的靶向藥物都不是100%的患者都有效,而且註定還是會耐葯。癌症是一個進化的疾病,也許很多時候需要使用進化的思維去控制。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腫瘤的治療和耐葯:從進化的角度思考和應對」介紹的比較詳細,這裡就不展開敘述了。

我們舉一個例子,就是研究者在移植了乳腺癌細胞的老鼠身上開展的研究發現,科學家發現這一進化思維是管用的。

1、 第一組老鼠使用能耐受的大劑量紫杉醇,一旦治療停止,腫瘤很快就複發了。

2、 第二組老鼠使用的是跳躍計量,即時而高計量,時而低劑量,但效果也不理想。

3、 第三組老鼠使用可耐葯的大劑量紫杉醇,一旦觀察到腫瘤縮小,立即降低藥物計量,效果非常明顯。5隻老鼠的3隻甚至不再需要藥物了。

所以,上天也沒有完全地關閉所有的門窗,一個好的情況是,假如一個耐葯的基因產生了,只要把藥物給撤掉,是的,就是不再吃藥了。換一種治療,或者乾脆什麼也不吃,練練氣功什麼的。那個耐葯的基因突變會被癌細胞丟掉,可以讓之前不能有效的藥物重新有效(這個道理很簡單,你大學學習英語,但是如果不用了,估計幾年就忘記了,如果你每天都需要用,你就會越來越好),這就是「進化」的思維去牽制和控制癌症,如果以後我們可以基於外泌體等方式,更好地監控癌症的複發,有更多的藥物可以調換,將癌症控制成高血壓、糖尿病這樣的慢性疾病,也就是不是一個理想了。但是要想去找什麼神奇的藥物,國外的高大上的藥物,山中道士的祖傳草藥,徹底藥到病除,那是不可能的。

至於題主所說:癌症的不可破是因為TA比人類進化更完美這個提問是不成立的,除了少數由遺傳基因誘發的癌症種類外,絕大多數癌症本身就是由於人體自身細胞變異引起的,也是人體基因自身進化的一種表現,而最終奪去癌症患者生命的直接原因並不是癌症,而是癌細胞快速大範圍擴散之後所引起的各種併發症及身體機能的衰竭。


參考文獻:

1、《癌症:進化的遺產》,麥爾·格里夫斯著

2、Willyard C,Nature. 2016 Apr 14;532(7598):166-8.

3、Klement GL, et al., Sci Transl Med. 2016 Feb 24;8(327):327fs5.

4、Gerlinger M, et al. N Engl J Med. 2012 Mar 8;366(10):883-92.


更多關於癌症及基因的相關問題,可移步我的另一個回答癌症是不是一種進化? - 翱宇的回答 - 知乎


作者:翱宇
鏈接:癌症是不是一種進化? - 翱宇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個人覺得可以有多種影響
1.擠壓周圍組織:特定部位的腫瘤細胞的無限增殖可以擠壓周圍的正常組織,尤其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腫瘤。
2.干擾代謝,並不是所有腫瘤細胞都是不具有功能的,有些分泌類型的腫瘤具有內分泌功能,當然同樣是干擾代謝。
3.易轉移,大部分惡性腫瘤都可以通過血液或者淋巴道轉移,往往會種植到血流量/淋巴交換多的組織。因此肺,腦等生命器官容易受到轉移瘤的侵襲。
4.繼發損害,癌症可以導致很多繼發損害。免疫系統功能障礙易繼發感染,如造血系統腫瘤;繼發器官功能損害,如肝癌肝硬化導致的腹水低蛋白血症消化道大出血。
想到了再補

在讀醫學生,歡迎指正


我覺得吧,癌症的成因是激素和各種藥物
死因要麼是過度治療,因為治療導致的各種併發症,要麼就是轉移到無葯可治,還有可能是被自己嚇死的。


有感於肝癌防止的一個答案:
想想中國乙肝丙肝的預防和治療還得越過另外一個極大的障礙,即傳統中醫的阻滯拖延甚至替代現代醫學治療。
心寒。。。
我岳母:這是中國幾千年的經驗。。。
我極想用裹腳回懟,但一想到不孝有N,在長輩群里闢謠為大的精屁涼鹽,繼續心塞。
================
寫在後面:
這是看到本問題下面關於肝癌與乙肝關係的一個回答後寫的一個感慨,不想成為廣大中醫醫吹醫黑互相傾軋的地方。
我這裡說的是傳統中醫,並沒有否定現代中醫的意思。畢竟比起李時珍做本草綱目里那幾千種藥物藥效測試而沒標註樣本大小、對照組過敏反應、動物實驗問題,現代中醫這方面應該很系統了吧。
我相信有人去中醫院最後晴轉陰了。我母親以前身體皮膚過敏,去中醫院治療,醫生給開了一大堆中藥。。。。和一小瓶西藥。。。最後她好了。
不說了,要給岳母調整床位走向去了,她嫌南北朝向害她頭疼。我猜定是因為她骨頭裡的鈣切割地磁線導致大腦充電所致。


癌症基本死於併發症


以前病死就病死了,現在能查出是哪個部位出了問題而導致的死亡,查出來的癌症越多,感覺得癌症的人也越多。


非專業人士,十年前外公肺癌,所以關注了一些科普級別的資料。

癌細胞的兩種病變形態,一是原組織細胞的癌變,引起的癌細胞佔位,比如各種類型的肺癌,導致器官功能的喪失。癌變組織,相對於正常肺泡,彈性和氧交換能力基本喪失。

另一種是腫瘤,癌細胞引起的腫瘤,吸收了大多數營養,導致正常細胞營養不良,器官逐漸喪失功能。同時,癌細胞的迅速分裂,導致腫瘤的腔體佔位,引起人體的應激反應,影響周圍器官的正常功能。

還有最可怕的一點,是癌細胞的代謝和衰亡過程,就好象突然多出1萬個人,這些人不但能吃而且能拉,社區食堂遭殃的同時,下水道會嚴重超負荷,癌細胞會釋放大量細胞殘片和代謝產物進入循環系統,引起嚴重的炎症反應。這也是除了神經系統腫瘤外,其他癌症病人痛苦的主要來源。


你的話部分正確~但又不全對!

就算是癌細胞的增殖也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癌細胞增殖受限制於細胞類型,內環境營養供應,機體免疫力,外界干擾!

為什麼你覺得現在癌症更多了呢,的確,現在統計的數據,癌症的人群發病率是有增高的趨勢!

有很多說法,環境改變,飲食結構改變,壽命延長都是因素,但總的來說,我們目前大多數地區的衛生條件和醫療保障是在改善的!


那癌症的死因又是什麼呢?

這就要從癌症本身的性質來的說了!


為什麼有人得了癌症很快擴散,身體迅速垮掉,
而有些人可以維持幾年,還有些人可以長期生存,甚至有些人可以治癒!

首先是癌細胞類型,眾所周知的是不同部位的癌症的侵犯部位、產生癥狀、增殖速度、患者生存期都是不同的,就算是同樣部位的癌症,病理類型也不同,實際上就是講這種癌細胞的惡性程度不同,癌症的預後也就不同!

以目前大多數普通人平時生活的耳濡目染,是懼怕癌症的,患癌一旦確診,首先對精神是一種打擊!

關於人的精神狀態對疾病發展的影響這裡也不用再多說,可以用寢食難安來形容大多數癌症患者,正常人長期這樣的精神狀態,好身體都垮掉了,何況病人!

再就是,病急亂投醫,有個說法就是癌症病人不是病死的,而是治死的,但我覺得更確切的說法是,病人是因為同時接受過多的治療導致身體難以承受過度治療導致的身體機能損傷以及消耗,可以用油盡燈枯來形容!

廢話了半天重點來了~!

首先癌症會死於併發症!

頭顱部位腫瘤會壓迫出血,血栓;

頸部腫瘤會壓迫氣管食道,窒息,無法進食;

胸部腫瘤累及肺部,出血炎症,梗阻;

盆腹部腫瘤累及重要臟器,阻礙血液迴流,出血,腸道梗阻;

除了併發症,癌症則會死於腫瘤無限制的生長,增大,轉移,簡單的來說就是身體的腫瘤負擔過重!如同寄生植物導致寄主枯竭死亡!

要維持一個人體的最低生命狀態,需要消耗的能量和氧氣可以通過消化道攝取和呼吸作用,如果消化道和肺出了問題就需要靜脈營養和呼吸機!

維持一個正常人體功能,所產生的代謝產物,也就是人體工廠的垃圾,需要通過正常運作的人體來排泄!

如果這個環節出現問題,身體各器官內垃圾堆積過多,器官功能衰竭,也是最後致命的原因!

再多講一些題外話吧,現在癌症治療的重點突破方向在於靶向性,也就是如何消滅腫瘤,而盡量減少對正常機體的功能的影響!

俗話說「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癌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平日覺得它很遙遠,不節制,臨到頭又自亂陣腳,「神助攻」!


伯父去世於7.30,死因是呼吸衰竭。
生病的原因是胃癌晚期,癌細胞轉移到肝、胰腺、淋巴、肺、骨頭。我不知道癌細胞的成因,但是經過這一年多的抗爭,什麼奧斯康定啊靶向治療啊這些名詞也略知一二。最後癌細胞轉移到肺,就是在肺的外圍圍了一圈布一樣的東西。剛開始轉移的時候就是有喘不上來氣的感覺需要在家用制氧機(5L左右)斷斷續續吸氧,過了三天左右開始住院就在醫院成天不斷連續吸氧這段時間上過一次心監器顯示血氧飽和度就成了70左右,正常人應該是在90以上,當外圍的一層布完全蒙上已經是在搶救的時刻,心監器顯示的是20左右,此時就已經說明有氧氣進入體內但是不和血液和肺產生作用提供人體所需氧氣,搶救的一個小時里從20到無法檢測出來,人最後就慢慢的去了,醫生鑒定呼吸衰竭。從開始轉移到肺到最後走,這期間不過短短十來天。
癌症真的很可怕,希望所有都要注意身體,預防癌症,願所有人平安健康。


推薦閱讀:

隱形眼鏡分正反面嗎?
什麼是小分子靶向藥物?
為什麼人在關節彈響後會感覺輕鬆?
如何看待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中醫的科學性不容否定」的言論?
人被凍死有哪些解剖學特徵?

TAG:癌症 | 生物學 | 醫學 | 臨床醫學 | 癌症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