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鹽食物可能有害健康,攝入超量食鹽並不會增加健康風險」是否正成為業界主流意見?
看到這樣一則新聞:Solidot | 研究發現低鹽飲食可能不利於健康
過去幾年,有多項研究質疑了低鹽食物有益健康的傳統理論。研究人員甚至認為,低鹽食物實際上有害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心臟病協會等機構建議每日鹽攝入量應在1500到2300毫克之間或更低。最新研究跟蹤了17個國家的10萬多人,跟蹤時長平均2到3年,發現每日鹽攝入量低於3000毫克的人的死亡、心臟病或中風風險比攝入量3000到6000毫克的人高出27%。不知道公衛、醫學或營養學的業內人士對這些研究是如何解讀的?這些結論是否正成為業界主流意見?
背景研究:Urin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Excretion,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華盛頓郵報新聞:More scientists doubt salt is as bad for you as the government says
果殼早就評論過這個觀點:低鈉飲食增加相關疾病證據不足,而高鈉飲食增加高血壓證據確鑿。
低鹽也有健康風險?先別急下結論(果殼)
JennyLIU1989 發表於 2014-08-26 17:13
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 Engl J Med)連續發表了3篇關於食鹽攝入量和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研究。其中的一些結論提示低鈉同樣會給心血管造成不利的影響,這一觀點明顯顛覆了人們之前對食鹽的認知。美國醫學研究所召集的專家委員會,評估鈉的攝入量與身體健康的關係。委員會得出的結論是:大部分科學數據證實高鈉攝入量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關,目前從健康狀況的研究結果尚不足以得出低鈉攝入量(幾項研究定義不同,分別是低於2.3克鈉/天,摺合約6克食鹽;以及低於1.5克/天,摺合約4克食鹽)可以增加或降低健康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結論
[1,2]
。而且一些有限的證據表明,低鹽攝入量可能會在一些人群中產生不良影響,包括一些心力衰竭患者或其他形式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
[3]
。
上述研究可能對我們長期以來所關心的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之間的關係提出了質疑。既往醫生和健康工作者都提醒我們,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要控制鈉鹽的攝入量,以此控制血壓,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但新的研究再次全面質疑兩者的關係。美國醫藥期刊一項研究從7800萬美國人中抽樣780人,研究鈉攝入量和心臟病死亡率,時間跨度長達14年。結果卻是,攝入鈉越多的人,死於心臟病的幾率反而越小
[4]
。
儘管這些新的觀點,看起來對於高血壓患者的味蕾來說是福音,但是這些研究並不能確定低鈉飲食(每日低於6克食鹽)對身體健康有確定的壞處,因為這些研究本身的樣本量太小,不足以說明問題。且文章在得出觀點時,沒有控制其他變數。這就導致研究結果不具有代表性,即使具有統計學意義,也存在明顯的偏移。而高鈉飲食(每日超過6克食鹽)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卻有大量研究可以證明。關於食鹽攝入與高血壓之間關係的真相卻遠遠不是這麼簡單。總的來說,主流醫學觀點和研究結果尚不支持高鈉飲食,而是鼓勵人們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限制攝入過多的食鹽,這是權威部門和醫學界的建議和共識。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的調查統計顯示,我國居民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平均為10.7克,其中農村居民為11.1克,城市居民為9.7克,農村居民食鹽攝入量高於城市居民。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中等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不要超過6克,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定義,中等體力活動包括:學生日常活動、機動車駕駛、電工、車床操作等,全國大約81.6%的居民食鹽的攝入量超過推薦攝入量(6克)。可見中國食鹽攝入量遠遠超過推薦攝入量,在減少食鹽攝入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就思考低鈉飲食對身體是否有危害還為時過早。
關於食鹽攝入量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離子是身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人體每天都會經由尿液、汗液等途徑排出鈉,以保證攝入與排出平衡。在人體體液中,鈉離子是細胞外液最常見的陽離子,負責維持體液的滲透壓。細胞內外鈉、鉀、鈣等帶電離子的濃度相差較大,由此造成胞膜電位差,可以傳導興奮。食鹽是鈉離子的主要來源,人體必須經由飲食補充鈉離子。我們提倡低鹽飲食,實質上也是為了控制鈉的攝入量,從而減少腎臟負擔,降低患高血壓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設定了一個全球目標,即在2025年前要將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但目前許多國家的鹽分攝入量要遠高於此數。為了實現2025年的全球目標,不同國家依據不同的飲食習慣,制定了自己國家的飲食指南,對食鹽攝入量進行推薦。2010版的美國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010)推薦人均每天攝入鈉不超過1500毫克,換算成食鹽是3.8克。而調查顯示,美國人平均每天的食鹽攝入量超過10克
[5]
,約是推薦攝入量的2.6倍。
中國膳食指南食鹽推薦攝入量要高很多,但是和世界各國一樣都面臨食鹽攝入超標。在中國,大約81.6%的居民食鹽的攝入量超過建議的攝入量6克
[6]
。且農村居民食鹽攝入量比城市居民多,北方居民平均食鹽攝入量比南方居民多。對於食鹽推薦攝入量的推廣,健康工作者仍然任重道遠。
目前世界各地人群飲食都面臨超標問題 圖片來源:blesk.cz
食鹽與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疾病在世界範圍內,高血壓患者已經占將近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口。科學家們預計,在2025年高血壓將會達到60%。在罹患高血壓的人群中,只有約5%的人是由於某些特殊疾病造成的癥狀性高血壓(又稱繼發性高血壓),其餘絕大部分都是原發性高血壓,此類高血壓的發病往往與環境、遺傳、心理、膳食等多種因素有關,而膳食中食鹽的攝入量又是其中非常顯著的影響因素。且由於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而如今人類健康的主要殺手就是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對於高血壓的防控功在千秋。
目前很多研究證實,食鹽的攝入量與血壓高低有聯繫。在早期的動物實驗中,大猩猩食用高食鹽添加的飯菜,血壓會明顯升高。後來,在越來越多的人群流行病學調查中也發現,若膳食中食鹽攝入增加,會升高血壓;但減少食鹽攝入後血壓就會有降低的趨勢。大約62%的中風和49%的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壓,高血壓已經成為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中風》雜誌上的一項研究[7]調查了美國2657名60歲左右的人,結果發現,每天的鈉攝入量超過4克的高鈉飲食組(合10克食鹽),與每天鈉攝入量小於1.5克的低鈉飲食組(合4克食鹽)的人相比,高鈉飲食組患中風的風險明顯高於低鈉飲食組,而且,每天鈉攝入每增加0.5克(合1.3克食鹽),中風的風險就增加17%。大量的研究結果,都證明長期的高鹽膳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進而還會引起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如中風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等。正是基於類似上述的大量研究,國際權威醫學部門,從世界衛生組織到各國的膳食指南均提倡限制飲食中的食鹽攝入。
鈉鹽只在食鹽中嗎?很多人認為鈉鹽的攝入量就是烹飪時加入到食鹽,其實不然,在很多食物中,鈉鹽的含量已經很高,我們卻渾然不知。果殼網對布萊根婦女醫院、哈佛醫學院和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副教授達理烏什?莫扎法瑞安(Dariush Mozaffarian)專訪時提到,在大多數中高收入國家,鈉鹽主要來自加工食品和包裝食品——麵包、乳酪、加工肉類、罐頭食品以及其他包裝食品是鈉鹽的主要來源。鈉鹽可用作防腐劑,以增加食品的保質期,而非單純用作調味。很多我們心中的美食其實都是含鈉非常高的食物,比如麵包、批薩、漢堡、火腿腸、三明治等,甚至很多甜味零食也富含鈉,比如話梅、蜜餞、奶油蛋糕、含糖飲料等。
請不要忽略,許多包裝食品和加工食品都是高鈉鹽食品 圖片來源:http://foka.com
在限制烹飪時食鹽添加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減少加工食品及各種零食的攝入,選擇天然食材如蔬菜、水果等。自然界中的天然食物往往是低鈉而高鉀的。例如,兩片火腿就含有0.7克鈉(相當於1.75克食鹽)和0.16克鉀,而一個橙子則含有0.23克鉀、不含鈉。在與世隔絕的以天然食物為主的部落人群中,食物每日往往會提供高達5.9克鉀而僅有不足1克的鈉,而這些人中高血壓的發病率不足1%。想要保證口味的時候,不妨用鉀鹽部分取代鈉鹽。
加工食品及零食實用較多時,應該主動減少正餐鹽的攝入量,避免腎臟負擔過重。對天然食材烹飪時,可以通過改變調味方式來降低食鹽攝入,如:炒菜出鍋時再放鹽,會使鹹味明顯,可降低食鹽使用;做蔬菜沙拉時可以使用酸奶代替沙拉醬,不僅降低鈉鹽攝入還能降低能量攝入。最後很重要的一點,味蕾適應味道需要時間,最好採取逐漸減少的方式控制食鹽,讓味蕾有充足的時間適應。
對於媽媽或者准媽媽們,控制寶貝們的鈉鹽攝入量非常重要。一篇題為《兒童過早攝入鹽分可能影響終生飲食偏好》的文章提到,用餅乾、麥片或麵包等高鹽食物餵養的嬰幼兒,會對產生偏好。在嬰幼兒的餵養中,3歲之前請勿添加鈉鹽,這樣可以讓寶寶們更好的體味天然食物的味道,且可以降低日後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結論:小清新優於重口味
近期學術界出現的一些觀點,僅僅片面報道了學術界爭論的一個話題,即「低鹽飲食是否真的有益於心腦血管健康」。它並不能明確低鈉飲食對心腦血管健康的威脅,但是目前來看,高鹽飲食與高血壓之間的正相關關係仍很明確。世界醫學界的主流意見仍提倡低鹽飲食以預防高血壓及其併發症。對於普通人而言,每天攝入的氯化鈉應在6克以下的建議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
我們選擇飲食的時候,還是要儘可能避免重口味,盡量選擇口味清淡的小清新菜系。當然對於身體健康的人,偶爾鍾情一兩次重口味,對身體健康的的響可以忽略不計。
參考文獻:
- Department of Aquicultur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Report of the Dietary guidelines Advisory Committee on the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010, to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and the Secretary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2010 (http://www.cnpp.usda.gov/publications/dietaryguidelines/2010/dgac/report/2010dgacreport-camera-ready-jan11-11.pdf).
- Idem.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010. 7th ed.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10 (http://www.cnpp.usda.gov/Publications/Dietaryguidelines/2010/PolicyDoc/PolicyDoc.pdf).
- Stolarz-Skrzypek K, Kuznetsova T, Thijs L, et al. Fatal and Nonfatal Outcomes,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Blood Pressure Changes in Relation to Urinary Sodium Excretion. JAMA. 2011; 305:1777–85.
- 重口味的逆襲?吃鹽越多越健康?
-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2010
- 馬冠生,周琴,李艷平,等. 中國居民食鹽消費情況分析[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08年04期.
- Tuomilehto J, Jousilahti P, Rastenyte D, et al: Urinary sodium excretion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Finland: a prospective study. Lancet 2001; 357:848-851.
鹽與心腦血管疾病相關性的爭論由來已久了。不管怎樣極端過低過高肯定都是有問題的「攝入超量食鹽並不會增加健康風險」這一結論無論是低鹽支持者還是低鹽反對者看來都是不對的。但是「高鈉飲食增加高血壓證據確鑿」也不見得。
系統的低鹽低鈉飲食風潮來源於1972年Lewis Dahl的一篇論文。他發現, 在不同文化的飲食習慣中,高鹽飲食的人群患高血壓的幾率要高於普通人群。但是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對比中並沒有辦法控制其它因素的影響,比如糖分的攝入。
此外,Dahl還做了對比實驗。他發現用「高鹽量」飼餵的老鼠都患上了高血壓,從而證明了鹽對高血壓的促進作用。但是呢,其他科學家指出這個實驗里所飼餵的「高鹽量」實在是太高了,是西方人平均攝鹽量的50倍,想想就覺得咸。
之後而隨著科學的發展,陸陸續續又有很多探討鹽與高血壓關係的論文,但是事實上大部分的論文都沒有確切的結論證明其中的關聯。很多樣本不夠,或者數據前後矛盾,或者口服高鹽無法排除身體代謝情況等因素。
相反的低鹽反對者,比如,2011年Martin J. O"Donnell博士在《美國醫學雜誌》(JAMA)上發表了一篇關於低鈉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研究成果。他從2001年1月開始到2008年3月總共跟蹤了28880人為樣本,通過空腹晨尿來估計出他們24小時尿鈉排泄水平 (sodium excretion) 。驚奇的發現,尿鈉排泄水平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正相關關係,而是J型曲線!換句話說,並不是我們吃的鹽越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低,而是多鹽和少鹽都會增加患病的幾率,只有在合適的一段區間才是最優結果。
Source: JAMA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尿鈉排泄水平大於7g,或者小於3g時,都會顯著增加你患心腦血管疾病(包括心腦血管死亡,中風,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概率,而最優的區間則是在4g-5.99g。此外,2012年《美國高血壓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的一篇論文也表明,過低的鈉攝入量會刺激腎素和醛固酮的分泌,而這二者都會導致血壓的升高。
但為什麼所有國際上衛生組織對鈉攝入量的建議都小於3000mg啊!3000mg還是CFDA設定的算是高的了。
帶著這個疑問我也專門查了資料,發現鈉攝取量的問題在學術界一直有爭論,而政府部門則更加傾向於低鈉攝入(基於Dahl的理論,美國參議院1977年就開始呼籲大家減少鹽攝入量)。2014年8月Wall Street Journal還特意邀請了兩位專家來解讀這其中的矛盾(然並卵,並沒有說什麼乾貨 (╯﹏╰)b)
Photo: Wall Street Journal
怎麼說呢,對於學術界還未定結論的事情我也不敢亂說。但這也給我們一個警示,並不是官方和主流的意見就一定是正確意見,想一想加碘鹽的故事。我們要隨時抱著一顆質疑的心,時刻關心醫學的最新動態。
References:
1. Chris Kresser. 」Shaking up the Salt Myth: The Dangers of Salt Restriction.」 Cris Kresser. Cris Kresser, n.d. Web. 20 April 2012.
2. Dahl, Lewis K. "Salt and hypertens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5.2 (1972): 231-244.
3. Graudal, Niels A., Thorbj?rn Hubeck-Graudal, and Gesche Jürgens. "Effects of low-sodium diet vs. high-sodium diet on blood pressure, renin, aldosterone, catecholamines,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Cochrane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5.1 (2012): 1-15.
4. O"Donnell, Martin J., et al. "Urin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excre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Jama 306.20 (2011): 2229-2238.
5. Ron Wilslow. 「Low-Salt Diets May Pose Health Risks, Study Finds.」 Health.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n.d. Web. 14 August 2014.
補充靠譜的健康知識,了解前沿的醫療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Dize健康(dizecare)
首先導致相關疾病的因素並不只鹽分攝入量,而且在抽樣觀察中有一個因素未被考慮:攝入量較低人群可能是本身具有高發屬性 該抽樣也並未說明人員屬性 分層 不好辯明 還有6000以上人群數據未見
另外 美國最新的指南放寬了攝入鹽分的量 不過僅以此就作為題主結論的論據有點牽強
目前的鹽攝入的J型曲線仍然存在爭議。樓上回復提到的Martin O』Donnell團隊進行的PURE研究是其中規模很大的一項研究,大約十萬人左右,但該研究爭議非常大,最常見的攻擊點來源於其評估鹽攝入的方法。該團隊採用的是點尿法,用了日本的Kawasaki公式,然而該公式非常不準確,在各篇文獻中都提示明顯高估了實測值。而台灣也有學者提出了J曲線的觀點,採用的也是點尿法,而非金標準24小時尿鈉測定。故低鈉是否增加心血管風險,即使的確存在J或U型曲線,這個切點在哪裡,仍然需要進一步探究。
建議修改題目 ,「低鹽食物實際有害健康」、「攝入超量食鹽並不會增加健康風險」、「正成為業界主流」 是哪兒來的?
----------------------------------------------------------------------------------------------------------------------------------
論文主旨(大概)是過度削減 鈉攝入量實際會對健康構成威脅
「這項研究表示對17個國家的超過10萬人進行了追蹤,平均追蹤時間超過三年 . . . 相比於每日鈉攝入量估計在3,000-6,000毫克的人,每日鈉攝入量低於3,000毫克者的死亡或遭遇心臟病發作、中風等嚴重病症的風險要高出27%。 每日鈉攝入量超過6,000毫克者遭遇死亡或重大病症的風險也更高 「
「作為一項觀察性研究, 它只發現超低鈉攝入量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而非因果關係 」
「研究人員對研究對象的平均追蹤時間為3.7年。他們發現,在這段時期里,每日鹽攝入量不到3,000毫克的參與者中,死亡、患上心臟病或中風、或出現心臟衰竭的比例為4.3%。相比之下,在每日鹽攝入量為3,000至6,000毫克的參與者中,出現上述問題的比例為3.1%。研究還發現, 每日鹽攝入量超過6,000毫克的研究對象出現上述問題的比例升至3.2%,每日鹽攝入量超過7,000毫克的人群出現上述問題的比例進一步升至3.3% 。」
並未查看論文原文,內容來自華爾街日報
http://cn.wsj.com/gb/20140820/lux114540.asp
連論文名字出處都沒有,怎麼討論啊
讓我想起電視上那些賣保健品的,每個人都在說: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或最新研究表明,或近期研究表明....
推薦閱讀:
※燉肉煮出的沫是什麼東西?
※人蔘不如胡蘿蔔嗎?
※該不該吃反季節蔬菜?
※老年人長期學佛吃素,如何讓她補充營養?
※母乳含有什麼營養物質?對成年人也有特別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