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面前為什麼有池塘?


這個問題追究起來就是個風水的問題。
楊公說過,明堂一勺水,能救十家貧。
這句話是針對陰宅的,對於陽宅,一勺水要變成一池水,面積要同步放大的。
葬書中說,風水之術,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大概如此


由於宗族關係在古代禮制社會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村落的布局大多以祠堂為中心展開。祠堂為一村之中。
祠堂前的池塘,學名叫做泮池。
維基百科:

泮池是中國古代修建的一種水池的名稱,一般呈半圓形,功用為具有防災、調節氣溫及風水得象徵意義;上架拱橋正式名稱為泮橋。泮池意即「泮宮之池」,根據周禮,天子太學中央的學宮稱「辟雍」,四周環水;諸侯之學,只可南面泮水,故稱「泮宮」。因孔子在後世受封文宣王,因此以泮池為規制,修建於孔廟大成門外。

桂林恭城文廟:

一般文廟都會有泮池,但不絕對。
所以,除了風水格局的考慮,還有重要一點,泮池是村民希望本村子弟能夠在科舉中金榜題名的精神寄託。
宏村樂敘堂:

福建五鳳樓:


祠堂類似於陰宅,所以要靠山面水,在平地上建祠堂,沒有山水,就要做出來。水簡單,挖個池塘就好,山一般是用泰山石,或者在祠堂後面種高大植物,長起來以後要高過建築物。


最近看了本客家民居的書


簡單的回答。

祠堂是祖山,水塘是澤,取山澤通氣之意。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王陽明在台灣很受推崇,在大陸則不大被重視?
促使你堅持練習劍道的原因或者動力是什麼?
有一天《喜羊羊與灰太狼》會不會代替《數碼寶貝》成為新的情懷?
著名古典音樂作曲家們本身的演奏水平如何呢?

TAG:文化 | 客家文化 | 風水學 | 陽宅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