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抗抑鬱藥物對一部分患者無效?

我是一名抑鬱症患者,吃過喜普妙、帕羅西汀、怡諾思、百憂解,這幾種藥物都吃過半年以上,然後沒什麼效果複診問醫生,醫生說你吃藥效果不明顯,建議停葯做心理諮詢。是因為生物學因素不大,社會因素佔主導嗎?


先說分類。
喜普妙、賽樂特(帕羅西汀)、百憂解(氟西丁),都是SSRI類(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抗抑鬱葯;
怡諾思(文拉法辛)是新型SNRI類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抗抑鬱葯。

字面理解,前者抑制serotonin(血清素)也即5-hydroxytryptamine (5-HT,5羥色胺)的重攝取,其目的是提高 5-HT在CNS(中樞神經系統)的水平;
相應的,後者既抑制5-HT的重攝取,又抑制去甲腎上腺素(NE)的重攝取,目的在於同時提高其兩者在CNS的水平

在人體中,5-HT多存在於胃腸道中,調節腸道運動。存在於CNS中的5-HT,被認為與產生幸福感之類的積極情緒息息相關NE的作用更為廣泛,在CNS中,可以被確認的作用是產生興奮感。這一點上,可卡因、冰毒之類的毒品都是有NRI(去甲腎上腺素重攝取抑制)活性的……

好了,以上只是藥理作用機制。但是抑鬱症成因非常複雜,表現形式也各有不同(比如說,季節性表現非常明顯)。

至於題主說的,生物學因素不明顯——
僅僅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人體如果本身NE、5-HT水平就非常低,藥物再怎麼抑制重攝取過程,也不會使得其水平變得高多少。舉個例子,這就好像一個本來就很窮的國家,再怎麼清廉,抑制腐敗,也不能變得富有起來……尤其這些還只有在中樞神經系統中才能發揮功效。

重點是,按照成因分析,抑鬱症又有不同的類型,心情相關的,中樞神經系統相關的,病理因素相關的。這其中僅僅CNS相關的,藥物才有一定的作用(也並不一定有確切療效,見上段)。

知乎有非常多和抑鬱症有關的問答,希望能對題主有確切的幫助吧。


我其實有時候覺得其實抑鬱症也好,精神分裂症也好,只是把癥狀相似的不同疾病歸為一類,然後對症治療而已。但是大腦太複雜了,基礎科學沒有突破,再加上道德約束。目前真的看不到曙光。慢慢積累吧,就像幾百年前的星象學家們,常年記錄的數據,也許最終會是突破的土壤。


可能是難治性抑鬱。足量足療程無效。


你好在嗎,你知道這是什麼精神類葯嗎??


應該是人體的代謝效果不同(可以從P450、Y520等去更多了解代謝情況),還有人體的個體化差異,任何一種葯對不同人很難具有普適意義,所以,才有了個體化診斷和個體化用藥的說法,未來治療的方向也肯定是這樣的,但像中國這種快節奏的診斷而言,專業醫生給患者看病,哪裡有那麼多的時間慢慢問診啊,都是差不多就得了,因為排長隊的患者不能不看啊,搞科研更是沒有太多時間了。


推薦閱讀:

hpv疫苗接種須知?
泰國毒蛇研究院的蛇葯真的很神奇嗎?
假如一種葯每次吃三片,為什麼不把三片直接製成一片?
為什麼國外許多藥物要考察葡萄柚或西柚汁對其藥物代謝的影響?
有哪些方式可以有效降血脂?

TAG:醫藥 | 醫學 | 抗抑鬱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