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外國人都喜歡烤棉花糖?
烤棉花糖的味道和棉花糖有什麼區別,棉花糖是用的咱們在超市買的那種棉花糖嗎?
同意 @雨前羽街,口感變啦。
不過干吃烤軟的棉花糖很不給力。
因為雖然表面焦焦脆脆,但是棉花糖里的明膠遇熱變軟,不僅能拔絲還黏嘴,吃的時候會糊一臉。(吃過的人應該都有這個經歷)
所以我最喜歡的吃法是烤了做s"more
烤箱版的
野外版的
兩片蘇打餅乾夾一個烤過的棉花糖和一片巧克力。
蘇打餅可以中和甜膩的感覺,保護你的嘴巴不被黏住,棉花糖的餘熱能把巧克力融化掉,而兩塊餅乾把棉花糖壓扁這個過程也是非常賞心悅目的。(不喜歡太甜的同學可以選擇糖分低的巧克力,或者不要巧克力了)
為什麼這種小吃叫做s"more呢?我的小夥伴告訴我, 因為它非常好吃,大家吃了紛紛說"some more" 於是這個名字就這樣來了。
沒有美麗的愛情故事參與,這典故還真是無趣呀(つ﹏?)
bbq的時候吃葷東西,大多數都是咸口味的,最後用這個做甜點原料很簡單。
味道也超棒,反正我能一口氣吃10個。
再貼幾個棉花糖料理吧:
趁烤黏了蘸花生米:
手指餅蘸smore dip
smore pie
香蕉船(很好吃的樣子)
還有葷的
圖啊+菜譜:
Posts about s』more cupcakes on The Cupcake Cure
Recipegreat.com
Simple S"more Popsicle recipe with roasted marshmallow ice cream
S"more Dip recipe from Pillsbury.com
S』More Banana Boat Sundaes Recipe
Halloween Photo Contest Entry: Bella Diego As S"more Marshmallow
沒錯,第一張圖他烤的就是棉花糖
烤過之後的棉花糖在味道上的變化其實並不大,主要是口感上的
首先烤棉花糖最好是在高溫下快速的烤,這樣能達到表面酥脆,內部軟化的效果,口感的層次也因此豐富了
這是我在家自己做的烤棉花糖,吃的時候外表的一層和烤過之後的土司一樣酥脆,內部像是夾雜著煉乳和cheese一樣的質地,可以拔絲,而且黏嘴
去年11月5日的篝火之夜,我和幾個西方人一起過。英格蘭的冬夜很長,我們準備燃起後花園裡的火堆,一邊吃燒烤、一邊看煙花。澳洲的單身媽媽帶著他的兩個小孩提前買了食材回來,但她做晚飯的時候突然驚呼:啊呀!我們忘買棉花糖了!於是只穿著單薄短袖的這兩個澳洲小孩帶我去了附近的樂購。
一路上,男孩問我:你吃過烤棉花糖嗎?我說:聽說很好吃,但我還沒嘗過哦。男孩掩不住笑意的說:我和爸爸以前總是比賽誰烤的棉花糖更好吃,他老是輸給我。不一會兒,他又喃喃自語:我們還需要些烤棉花糖用的木棍,於是蹲下在鋪滿人行道的落葉中搜尋著枯樹枝的蹤跡。
我們把白天準備好的木柴堆在火盆里,用打火石燃起了篝火。男孩的妹妹把兩包棉花糖抱來和我們一起圍坐在還有些潮濕的地磚上。當篝火燃起來的時候,立刻就趕走了後花園裡深秋的涼意。
男孩語氣略帶自豪的說先要給我烤一個吃。然後我靜靜地看著他把白乎乎的棉花糖仔細地串在細樹枝的頂端,然後在木堆中挑了個火比較旺的空隙塞了進去。這個十一歲的男孩專註著望著細樹枝的那一頭,同時捻轉著這一頭,不時地拿出來把粘在棉花糖上的火苗迅速吹滅,又放回去。
很快,他就把我人生的第一塊烤棉花糖遞給了我。他說:是我爸爸教會我烤棉花糖的,過程非常簡單,但想要烤出完美的棉花糖,卻很難。一邊聽他說著,我一邊端詳著這焦糖色的糖塊,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口。
啊!這已然不是我記憶中的棉花糖了!
經過烘烤,棉花糖的外層結成了酥脆的糖衣,咬開之後發現內芯已完全融化,口中頓時感受到了爆漿後的充裕。
然後輪到我自己嘗試烤棉花糖。不久我就發現,只要迅速吹滅火苗爬過的地方,那裡就能結成焦糖色的糖衣,但又不至於糊。但因為火苗總是向上竄,想要烤的均勻好像又不太可能。有時候急於求成,裡面的棉花糖卻還未化開,入口之後又會有些失望。
所以,烤棉花糖於我來說就像三分鐘小遊戲,簡單的努力就會帶來小小的豐收。在這同時,烤的越多隻,經驗值也在不斷生長,也會悟出新的烤棉花糖的技巧來。
烤棉花糖對於西方人來說或許是維繫家庭的小樂趣之一吧。我所認識的許多西方人們熱愛野營,熱愛燒烤,烤棉花糖在其中又是必備的親子遊戲,老少咸宜,人畜無害,童叟無欺。。。
後來我才知道,這兩個澳洲小孩,在一年前南半球的夏天,永遠失去了他們的親生父親。當二十年前這對澳洲戀人在英格蘭旅行的時候,男人就已被醫院宣判了死緩。兩個孩子的先後到來是在這對戀人生命中最大的奇蹟。可是在和腦腫瘤抗爭了十五年後,病魔終究還是奪取了男人的生命。這個和小男孩比賽烤棉花糖的大男人,從此永遠活在他們的記憶中了。棉花糖不是那種長的像棉花的棉花糖,是那個密度大一點的marshmellow,忘了是不是這麼拼寫的。
外國人喜歡吃的不是只有烤棉花糖,是跟它一起吃的東西加在一起口感報表。
兩塊餅乾,中間夾烤棉花糖,再夾好時巧克力板。棉花糖要烤的外面有點焦焦的,裡面軟軟的有點化了,外表溫度足矣融化一點點巧克力,配上餅乾又香又軟又脆又甜。。。好吃哭了。
外國人為什麼喜歡烤棉花糖?
首先首先不是不是我們那種跟一團棉花一樣的棉花糖,而是有點類似雪麗糍那種棉花糖。
然後然後
這個問題第一時間帶我回到那記憶里一年前的夏天,幾個剛到美帝的女孩子們看到新搬進去的小木屋裡巨大的烤箱鬼哭狼嚎說要做cupcake的場景。
問題是對於完全沒有烘焙經驗的女孩子們來說,掌握不好火候且不懂的配料的magic,烤出來的東西簡直可以包攬黑暗料理前10名。那時候作為一個完全對烘焙和甜食完全沒有興趣的我,被迫逼著每天試吃了我室友烤出的一百種苦法的布朗尼。其變態程度簡直讓我回國看到布朗尼這種甜膩膩的甜食就喉頭泛出一陣苦澀。而隔壁屋子的台灣妹子出奇不意的每天送來的各種口味的cupcake,簡直讓我那室友羨慕嫉妒死到恨不得慫恿我去偷拍配方。
扯的略遠,然而烤棉花糖這個神奇的甜品,就在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我坐在木屋外面的欄杆上發獃時,鄰居老大爺Matt開著他的老雪弗蘭回家後,在他的BBQ烤爐上第一次出現在我眼前。山裡的山風都清涼的帶一絲寒意,一陣甜香混合著時起的森林的氣息隱隱的勾起我的注意力。扭頭正看到老大爺咧著嘴對我笑,「K啊,過來過來,給你吃個新玩意兒。」
就這樣敏捷的翻過欄杆在沙石子的路上走到他的烤爐前,看到這個被烤的焦焦的東西。
「Have a try.」
那種焦焦的,又軟軟的口感。一時間我這種拒絕甜食的人都一下子幸福感爆棚。有種重新回到小時候的感覺,老大爺也是老頑童,就著99cents的Arizona,我們聊了很多有趣的事,那天我吃的膩到不行,以致於回家吃室友烤的苦過黃連的蛋糕都沒有覺得異常。
我並沒有去問Matt為什麼突然烤這個,就當那是他們一種小孩愛吃的一種甜點。大概跟我們這邊媽媽炸的年糕加白糖沒有什麼區別。
講來講去我好像沒有好好回答這個問題,只是想分享記憶里一個下午和一個老大爺吃烤棉花糖的經歷。
最後的最後,我在爐子上烤了棉花糖給我那烘焙技能為負的室友,她立刻創造出烤棉花糖布朗尼,好歹沒有那麼苦了,第一次敢人模狗樣的送去隔壁台灣女生的小木屋,收穫了一堆比棉花糖還軟的稱讚。因為沒有大腰子
看了排名靠前的答案立刻去附近超市買了一袋棉花糖——上好佳草莓味,熬到下班回家放進烤箱烤了兩分鐘,配上切片麵包和牛油果(什麼亂七八糟的搭配),真的好好吃啊!
試過才知道什麼叫吃掉一口幸福
烤了之後還可以做牛軋糖!
曾經半夜在宜蘭的海邊,自己搭木炭點火,烤棉花糖和爆米花,聽著嗚嗚的海風和海浪,簡直不要太酷!
吃過烤棉花糖的人都會驚異於這種口感:外皮酥脆,內部軟滑。好像酥皮冰激凌!
一口下去,幸福感爆棚!
跑個題,烤箱230℃,兩至3分鐘,反正看見她噴噴長開就出爐咯
可能是因為不大喜歡棉花糖這種過甜的東西,從來沒覺得烤棉花糖好吃啊。這個問題我下意識的答案就是歪果仁的味覺要更不敏感一些,要甜度很高才行,可看了各位的答案以後覺得這完全只是基於個人的習慣和口感吧。
沒烤過的棉花糖實在是吃不下,烤過之後簡直是變了一種食物,太好吃了。買的落基山棉花糖,麥德龍就有賣的,十幾塊一袋。
我是中國人我也超愛吃好嗎!
燒烤必備!
幸福之選!
沒吃過的一定要試試答應我好嗎!
難吃,死甜,這種問題就是一群口味比較重的嗜甜地區人的狂歡。大部分人還是覺得不行。
因為真的超級好吃
野外露營的時候吃過,當時對於他們隨便在地上撿根樹枝串棉花糖表示理解不能為什麼不用竹籤什麼的。。。
嘗了一口
管他什麼樹枝不樹枝的,吃吃吃!
外面脆脆的,裡面口感綿柔~
表示上周吃過野外版烤棉花糖~ 老美真是在地上隨便撿個樹枝(有的還沾滿泥土) 串上繽紛的棉花糖 就拿篝火里去烤了 不過口感確實不錯 外皮焦脆 入口即化成糖漿 在冷颼颼的森林裡吃 又甜又暖
因為好吃啊。熱呼呼的,外皮有點脆脆的,內心軟軟的,粘粘的,棉花糖的味道和一點焦糖味在舌頭上,幸福的感覺。用大一點的棉花糖方塊就好了,超市有賣的。
入口即融。
烤過的棉花糖有那種外焦里嫩的口感,比一般棉花糖更好吃。
PS:不是外國人愛烤,中國人十年前也已經愛起來了好么哪的外國人,我也在國外沒見過有人吃
推薦閱讀:
※賣芒果千層很暴利嗎?
※西瓜酸奶冰沙怎麼做?
※在家怎麼自製簡易版的抹茶提拉米蘇?
※法式西點和奶油蛋糕有什麼不同?
※除了芒果布丁還有什麼好吃的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