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6 Plus 比 iPhone 6 多的相機光學防抖 (OIS) 功能有多重要?

對普通用戶來說,拍照是現在智能手機一個非常必要的功能,方便快捷,不用背個大單反(攝影愛好者和專業人士除外),對成像上兩者是否能用肉眼看出明顯的不同?另個人對大屏手機無喜感,超過5寸,在便攜和使用上實在感覺彆扭


謝邀。

說重要也不重要,說不重要也重要。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光學防抖與數碼防抖的區別。
所謂光學防抖,簡單點兒講就是攝影模塊兒裡面有一個亂動的東西,額……不對,是活動的東西。
這東西呢,可能是一塊鏡片,也有可能是感光元件,它們的作用就是跟你對著干,你動我就動,你不動我也不動,氣死你。它們的作用就是跟著你動或不動以保持光線的穩定。
所謂數碼防抖,就是感光元件對拍照的人很憤怒,丫的,手老抖,於是一跺腳,把感光度調得老高,這樣一來,需要的曝光時間就相對變短了,然後快門速度就相對提高了,哈哈,讓你丫抖!不過這種防抖帶來的後果就是畫質下降得厲害,林志玲硬是被拍成了鳳姐。
當然,還有通過演算法銳化相片的數碼防抖,更有一種牛逼的數碼防抖,可以通過手機的運動距離和快門速度把原本模糊的照片通過反向計算的方法還原,不過這種技術未能大範圍使用之前都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
總而言之,光學防抖是通過穩定光線本身來使畫面清晰,數碼防抖的本質就是通過演算法來使畫面清晰。
其次,我們要明白我們為什麼需要光學防抖。
光學防抖一般用於三個領域,暗光環境、長焦鏡頭和攝像。
在快門速度幾百或者幾千分之一時,它都不給你機會把光線錯位(你要是故意拍糊當我沒說),所以,一般暗光時我們更需要此項功能。
長焦因為焦段的緣故,更容易受到抖動的影響,所以也需要光學防抖。
攝像不說了,肯定的。
最後,你是否需要蘋果的光學防抖?
其實,說到最後,這算不上一個攝影需求問題,而是一個經濟問題。
答案很簡單:有錢,你就買帶光學防抖的,沒錢,你就不買。
最後你會發現兩種現象:哈哈,帶光學防抖的用起來果然不一樣!
和:哈哈,不帶光學防抖用起來一樣嘛!
真的是這樣 - -!

(聽說這樣結尾很高冷)
以上。


謝邀
(不知道這誰發明的詞感覺怪怪的)
因為沒有真機這些都是紙上談兵,僅從相機光學防抖這點談談粗淺看法
----------------------------割---------------------------------------
首先,溯本求源,相機的成像無非是把光關在盒子里。
決定光合適的三個要素:快門光圈和膠片(電子時代稱為ISO)
想像在水龍頭下裝滿一杯水,孔徑即為光圈, 快門是時間,iso是杯子型號。而光的強弱可以比作水流的速度。
三者相互協調但極端情況下也相互制約,例如:水流特別小的----夜晚!

1.提高ISO。帶來問題噪點多。手機的CMOS大小限制了這點,雖然高感小強6D已經可以飆到1W開外,但對手機而言1600已經是捉襟見肘。iphone 5s的降噪能力已相對達到頂尖。
誰說諾記? 滾粗好伐,那是能打電話的大卡片好伐,專註相機20年好伐!!!

2.增大光圈。這個問題在知乎已表手機配備的攝像頭模塊,是不是絕對的鏡頭組光圈越大就越好?前輩們回答很贊。 一言蔽之,不能再大了。

3.快門時間。就單反來說,這貨提高的成本應該是最低的,一個三腳架就解決了。哈哈哈,逗呢!那要光圈防抖幹嘛? 對呀,可是當我們手持呢?那速度最好低於安全快門,即為焦段的倒數,28mm廣角為1/28s,不然就糊掉了。所謂光圈防抖,便是依靠鏡頭或相機,減少抖動,這個原理太深奧我就不造了。結果是可以降快門。目前感動的鏡頭一般能降三檔。

總的來說,快門降低了,iso可以相應降低,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帶來更好的畫質

總的來說,iphone相機軟硬體都還是很好的,可是還是買不起和我有個毛線關係!


瀉藥。
先說結論:對於經常拍照的人來說很重要,對iPhone的用處主要在於手持完成更長的曝光時間,獲得更好的夜拍效果。


沒用過iPhone6 ,所以,以下都是瞎扯我用過的lumia925。

lumia925,光圈2.0,870萬像素。
如果沒有光學防抖,我個人手持拍照不模糊的極限大概0.1s;
利用光學防抖,我手持最多可以達到1秒的曝光時間。
在光線差的情況下可獲得更多進光量,拍到更清晰明亮的畫面。

lumia925的夜拍是想當厲害的,在2014年以前,手機界夜拍無敵;今年出的vivo的Xshot等手機,光圈更大,也許可獲得更好的夜拍(沒見過真機,看參數猜的)。

關於lumia925的夜拍可參見我另一個回答里我拍的照片:為什麼手機拍不出人眼在夜間能看見的東西?


光學防抖連國產都已經有了,xshot、金立U3,但蘋果這一下能讓光學防抖在未來一年成為標配,善莫大焉。

光學防抖在手機上的最大應用就是在光線條件較弱的情況下也能成像,延長安全快門時間,一般光學防抖效果能達到 2 檔左右。在關於安全快門的小知識里,我們提到了手機安全快門速度是 1/30s,那麼搭載光學防抖手機安全快門大約是多少呢?提高兩檔,計算方法是 1/30s×2×2,大約為 1/8s,如果再搭配上一些輔助技巧,可以達到 1/5s 左右。也就是說,同樣情況下的手持拍攝,如果手機搭載光學防抖鏡頭,可以多進入四倍以上的光線,非常有利於夜拍。

那麼光學防抖對畫質是否有影響呢?答案是基本沒有影響。


有鑒於如今男女比例失衡,以及大批擼多了的單身青年已經不能平穩的拿起手機的現狀,在手機鏡頭中加入光學防抖無疑有著里程碑性的意義。

一般來說安全快門速度等於有效焦距,iPhone為33mm即快門速度至少要達到1/33s才能保證照片的清晰。

對於擼er來說,這太難了。


首先,你得知道蘋果之前的演算法是通過提高ISO來提高快門速度從而達到防抖效果……
業界目前的最優解無疑是OIS,加上蘋果在IOS8開放了相機部分的API,尤其是可調ISO,有了光學防抖加持畫質提升不是一個檔的


謝邀。

光學防抖對於iPhone 6 Plus在於暗光下的照片表現有較大的幫助。雖然光學防抖有一定的副作用,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是一項利大於弊的功能。

目前在日常拍攝領域,手機攝影相較於高端卡片機和低端單反,最突出的短板是暗光條件下的拍攝效果了。

在暗光下,要想提高照片的明亮程度,主要通過感光度,曝光時間,光圈這3種途徑。
1.通過提高感光度來提升畫面亮度,是較為粗暴的方式。因為在手機上,感光度的提升會給手機帶來明顯的噪點。
2.延長曝光時間,會容易造成畫面抖動。這對照片的影響是致命性的,可能直接導致照片不可用。
3.增大光圈,這是今年來手機廠商的普遍做法,蘋果也是如此。但由於光學技術發展的緩慢與不成熟性,蘋果在增大光圈上的做法比較保守,目前也就是f2.2的水平。

而光學防抖的作用就是通過克服(減輕)畫面抖動,延長曝光時間,從而提高手機暗光下的拍攝質量。

它的簡單原理就是,在拍攝時,當手發生抖動,相機會自動根據你的抖動情況讓鏡片或感光原件做相反方向的運動,從而部分抵消手抖動對畫面的影響。

光學防抖對於手機的缺點主要有
1.成本較高(相對於電子防抖,當然效果更好)
2.增大相機模塊的厚度,典型表現就是攝像頭突出。蘋果6攝像頭突出的原因主要是機身變薄,而感光原件增大和光學防抖的增加卻導致相機模塊變厚。
(說點題外話,通過合理的工業設計,其實可以避免攝像頭突出的,比如moto X,但保守的蘋果顯然不會這樣做。)
3.根據某些評測,目前手機上使用光學防抖,會導致照片出現某些方面質量的下降,比如邊緣解析力。這點對於普通用於不必太在意,通過近幾年的發展,這些問題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而且這些問題對於普通消費者難以察覺。

當年諾基亞920出來時,作為光學防抖在手機上的最先使用,雖然效果並不完美,但已經在夜景拍攝總體上領先於同時期的iPhone一個級別。如今創新而又保守的蘋果終於用上了光學防抖技術。

蘋果是一家注重用戶體驗的公司,它不會用華而不實的嚼頭忽悠消費者。它不過分追求硬體,但實際上它最會堆硬體,只是比其他廠商更有良心和技巧。


看到很多人從技術上給出了解釋,那我從個人使用角度上來說一下自己的感受:
光學防抖更重要的是在視頻拍攝方面,晃來晃去真心頭暈(特別是1080P時在電視上觀看尤其重要)。
從照片拍攝上,我個人以為不是很重要,因為Iphone5s的高速連拍已經很好的解決了抖動的問題,我遇到低速快門時,使用高速連拍然後挑出一張清晰照片百試百靈!
和題主一樣,我痛恨大屏幕,犧牲了便攜及隱蔽性。當然,如果你不街拍,不拍人文,那還是大屏吧,畢竟分享的時候還是越大越好~
P.S:從實際感受來說,新出現的相位對焦從實際使用來說用處更大,特別是對於街拍,遇到好場景時拉風箱真心想摔機器,所以再防抖也不如對上焦重要!不防抖可以靠牆,支架子,對不上焦那就只能幹瞪眼!特別是視頻拍攝中的拉風箱~ 急!!


非常重要.

1. 夜景拍攝. 主要是指靜物拍攝, 光學防抖可以在不接三腳架的情況下實現相對較長的曝光, 增加進光量. 這也是為什麼 Lumia 920 之後的旗艦暗光拍攝都很優秀的原因.
2. 手持慢快門. 這個娛樂成分偏重, 但是拿得穩, 1s 曝光出來都能看.
3. 視頻錄製.

具體效果怎樣, 可以搜一下之前具備光學防抖手機的對比測評.


1.很重要(尤其是夜拍)

2.能看出(尤其是夜拍和交通工具上)

3.屏大續航長


如果你不懂攝影的話,當然不知道光學防抖和相位對焦多重要。可以參考我這篇答案:iPhone 6的鏡組採用了怎樣的技術,實際成片會比5s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


針對「不用背個大單反」回答

一.首先是光學防抖:

OIS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縮寫OIS,中文名稱:光學圖像穩定器。
通過鏡頭的浮動透鏡來糾正「光軸偏移」。其原理是通過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然後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地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這種防抖技術對鏡頭設計製造要求比較高,而且成本也相對高一些。光學防抖功能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的,一般情況下,開啟該功能可以降低2-3檔快門速度使手持拍攝不會產生模糊不清的現象,對於初學者來說效果非常明顯。特別在大變焦相機,效果就更為明顯了;因為一般變焦越大的情況下,就算是極輕微的抖動也是非常易見的,對於長焦情況下對防抖的功能需求就更大了。做得最好的是松下。O.I.S是松下獨有的光學防抖系統的縮寫。

然後是電子防抖:
(雖然無用但是對應光學防抖還是了解一下的好)

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縮寫EIS,中文名稱:電子防抖器。
使用CCD偏移來實現防抖,其原理就是:首先把CCD安置在一個可以上下左右移動的支架上,然後當陀螺感測器檢測到抖動的時候,就會把抖動的方向、速度和移動量等參數經過處理,計算出足以抵消抖動的CCD移動量。和光學防抖技術相比,CCD防抖技術有效的避免了因補償方式所帶來的球差問題,同時還解決了困擾單反交換鏡頭的體積限制。而且也不會因為防抖技術而局限了鏡頭的設計了, 所以理光R3和R4就能做到28-200mm焦距7.1倍廣角光學變焦鏡頭了。但效果沒有光學防抖的好。

所以OIS的作用就是:
1 降低快門速度,提升進光量的同時,保證焦點清晰。
2 去除視頻拍攝時手震

二.畫質方面:
如果對比相同價位的單反與手機,那麼毫無疑問單反勝出。

  1. 單反擁有更大尺寸的感光元件
  2. 單反擁有素質更高的鏡頭元件
  3. 單反配件易購得
  4. 以前的單反還有更好的對焦系統,嗯...看到IP6 IP6+之後我只好閉嘴... 對焦系統的差距越來越小,相位對焦、反差對焦及激光對焦在手機攝像頭上的應用和普及為手機拍攝帶來了很大便利

⑴更大感光元件帶來的好處是:

對於相同有效像素的感光元件,一般其尺寸越大,每個像素的單位面積也越大,感光性能就越好就能記錄更多的圖像細節,信噪比更越低

⑵更高素質鏡頭的好處

用了很多化學鍍膜,可以減少鬼影和紫邊現象,對焦一般比較快,色彩鮮艷厚實,非常穩定,鏡片組合更合理,邊緣變形小,光圈一般比較大。

⑶配件就不說了,一個三腳架肯定能幹翻一群手持持機的庸人


三,影像尺寸
脫離播放介質討論畫質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脫離播放尺寸討論畫質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簡單來說就是單反拍的照片解析度為5760×3840列印在5寸屏幕上ppi少你自己算下
手機拍攝尺寸1024X768列印在5寸屏幕上ppi300左右吧
超300以後對於觀感來說提升不大了,所以畫質為「相近」

但是列印出來做成噴繪就另說了,你說對吧?

以上。


ip6+的鏡頭組和ip6是一樣的,多了一個光學防抖。
1.產品差異化這個不多說,凸顯旗艦中的旗艦(biger than biger....噗噗噗看到這個就想笑)。
2.IP6+已經達到了5.5寸,尺寸和重量都給單手握持手機拍照帶來了更大的難度。因此從實際使用上可能需要這個黑科技來保證出片質量。
3.光學防抖只是技術上的一個保證。對於出片質量,同等水平的機器看人不看設備,這一點請尤為注意。


正好學過一點攝影知識,雖然是皮毛吧...


防抖的作用主要在於長時間曝光和長焦段拍攝。

對於手機來說,似乎很少用到長時間曝光,但是長焦段用的似乎比較多。總之就是能夠在夜晚和遠處景物更好的成像吧。。。


謝邀。
非器材黨,雖然器材挺多。提供以下僅站在攝影立場上的看法:
手機攝影重在創意,相機才拼質量。
防抖等功能有最好,沒有也無礙。
至少現在拍的東西,有沒有光學防抖對我來說並不重要。


謝邀。
理論上的,諸位說的跟透徹了,我只說說我個人的觀點。
從攝影角度來說,完全不重要。
因為專業人士根本不會用蘋果來創作作品(我知道有手機攝影比賽,但它注重的不是畫質)。而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他們的照片質量根本不是防抖可以解決的問題(是書讀的少。。。。)。對於攝影需求更高的非專業人士,還不如上卡西歐的腦殘神器,哦,不,拍照神器。
從產品角度來說,非常非常重要。
因為可以提供賣點,和低端產品拉開差價,創造利潤。還可以給裝逼人士提供裝逼的G點。
以上。


看評測說,plus的光學防抖並不是每次都開,只是在光線比較惡劣的情況下才使用光學防抖,大多數情況下6與6plus成像無異。


謝邀
首先說結論,為手機裝上OSI是有重要意義的。不涉及攝影原理來說,就是讓你在同樣條件下,拍出更乾淨的夜景,在昏暗的光線下拍出更明亮的照片,在移動(車上之類的)的情況下拍出不模糊的照片。同時在視頻拍攝方面,減少畫面的晃動,讓視頻更流暢。
能提高多少程度呢?單反上的鏡頭防抖可以提高相當於四檔安全快門,而手機上光學防抖呢?第一部使用OSI的lumia 920
好像是兩檔(記憶中,再次搜當時的新聞並沒有再找到)而其他機型未知。那麼就是可以提升四倍進光量,四倍進光量不是一個小數字了,光圈的話要提高到1.4 1.8才成。這何止是有意義,簡直是有意義,有了OSI,手機攝影的領域可以進一步拓展,樂趣簡直是無窮無盡,就是拍同樣的菜,發到朋友圈逼格都高了XD~


先看光學防抖的定義,以下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光學防抖技術是在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並且會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後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

通俗來講就是:你抖,鏡頭組也抖,彼此消長,照片就不模糊了。
上面說的是鏡頭防抖,還有一種CCD/CMOS防抖,即你抖,CCD/CMOS也抖。
提高ISO也可以防抖,但是會增加噪點,降低畫質,不提倡。

說到防抖,必然要提到安全快門。安全快門就是在這個快門速度下拍照不會糊片。也就是說快門速度快於你手抖動的速度,那麼拍出來的照片就是清晰的。
舉個栗子,拍照的時候你的手1秒抖動一次,那麼你用1/2秒的快門速度拍照,照片就不會糊,因為你還沒抖,成像就已經完成了。
根據焦段和每人手穩定的程度不同,安全快門也不同。手機焦段一般是在35mm以下的廣角,人手的穩定性影響更大。
練「鐵手功」的攝影師可以保證1/5秒快門下照片不糊,手非常穩定。當然一個三腳架可以乾死無數雙手。
而帕金森症患者可能需要1/300秒的快門速度才能保證照片不糊(此處僅為舉例,無他意)。

光學防抖的最大作用就是提高安全快門速度,比如你原來的安全快門是1/30秒,有了光學防抖就可以用1/8秒的快門速度拍照而不用擔心照片會糊了。但是,光學防抖也不是萬能的,你抖的太厲害,誰也救不了。
所以,光學防抖在暗光情況下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說夜景。
而在光線好的情況下則沒有什麼作用,因為光線好的時候,快門速度一般會快於你的安全快門。

總之,你的安全快門是個臨界點,光學防抖可以提高你的安全快門,保證你更安全。

再說一下光學防抖對畫質的影響。
我們先假設一下你的安全快門速度,比如1/30秒,你用光學防抖之後的安全快門速度是1/8秒。
那麼在暗光拍攝中,1/30秒的速度進光量是遠小於1/8秒的。
所以在同樣的條件下,有了光學防抖之後,我們會看到照片更明亮,暗部細節更清楚,畫質比沒有光學防抖的好。
從這一方面來講,光學防抖對照片畫質影響巨大。

但是,我們要知道:光學防抖只是通過提高安全快門速度來提高鏡頭的進光量。最終決定畫質的是感光元件和鏡頭。
如果沒有光學防抖,我們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來提高安全快門速度來提高鏡頭的進光量。比如說三腳架。
舉個栗子:如果我們把iPhone 6的光學防抖去掉,其他不變,把iPhone 6放在三腳架上拍攝,它在1/8秒速度下拍攝的照片畫質與有光學防抖的iPhone 6理論上是一樣的。

如果在1/500秒快門速度下拍照,有光學防抖和沒光學防抖的畫質是沒有區別的。

所以,光學防抖對畫質的影響就像三腳架一樣,體現在低光下以及安全快門下。
從這一方面來講,光學防抖和三腳架一樣,是相機配件,僅在特定的情況下提高畫質。


謝邀。

專業性的東西上面有朋友說了很多,比我了解的都詳細多了。我說個淺顯點的吧。

了解這個之前先說下安全快門,安全快門是手持拍攝比較穩定的快門速度;一般是鏡頭焦距分之一秒。拿手上的iPhone4S為例,光圈 F2.4 焦距 35mm ,它的安全快門就是1/35 秒,低於這個鏡頭速度的話就容易拍糊了。

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無法穩定的拍攝,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其他技術幫助。iPhone6的做法是在原來拍糊的基礎上進行軟體插值運算,用後期處理的方式「還原」成一張清晰的照片。iPhone6plus的做法是通過物理手段防抖,提高安全快門時間,比如到1/10秒,依然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

兩者孰優孰劣,應該能很簡單的比較出來了吧。

事實上我自己對於所有的「數碼變焦、數碼防抖」都不提倡使用,因為意義不大。軟體插值演算法可能還不如自己在ps裡面拉一拉呢。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一般的輿論都認為 Apple 或 iPhone 不行了,各種 Android 機輿論卻很好?
苹果 WWDC 17 的 Keynote 演示文稿有哪些亮点?
在蘋果官網付了1台iPhone6s的錢結果收到兩台,要不要主動退還?
iPhone 有哪些令人無法忍受的缺點?

TAG:iPhone | 蘋果公司AppleInc | 光學防抖OIS | iPhone6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