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史是不是一個偽命題?


反對一下高票答案的文學進化論。

如果文學史真的是按進化論書寫的話,那麼今人無疑是站在一個最高點上俯視全部古人的文學作品。這樣做的壞處就是倒果為因。你預設一個符合當代人價值觀的立場,然後人為理出一個發展脈絡,為了將就這個脈絡,梳理出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切伏筆和線索,然後強行放入這個邏輯框架里,然而這樣的文學史符合事實嗎?那些缺少文學價值的作品因為啟發了某個潮流就應該成為重要的作品嗎?那些不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偉大作品是不是要剔除出文學史呢?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出現過的重寫文學史大探討,很多人都對」十七年文學」、」文革文學「如何書寫提出自己的觀點,那個時期最受追捧的莫過於福柯的知識考古學。知識考古學認為文學史不再是連續性的、漸進的演變過程,而是各種不同`話語對象『的綜合再造。在這種觀點的啟發下, 一些作者嘗試把文學作品與更大的歷史話語建立起聯繫,力求還原歷史、還原語境,以作品所處時代的標準去評價作品。

寫過當代文學史的洪子誠是贊成用福柯「知識考古學「觀點去研究文學史的。然而這種觀點到底有多少的可操作性,就要另說了。洪子誠的文學史在價值判斷和還原歷史之間猶豫不決,一邊想要拋棄價值判斷,一邊又擔憂著還原語境帶來的危險,被人稱為是」半截子福柯「。

文學史書寫到底是應該從歷史的角度(進化論)出發,還是從文學的角度(審美價值)出發,向來沒有定論。並且在實際寫作中,常常還要加入文學作品的接受史,展現一部作品在不同時代的興衰,這是接受美學對文學史的功勞。

總之,沒有一部優秀的文學史著作是用單一的文學進化論的姿態書寫的。大家都是在演進、還原、接受三者之中尋找平衡,尋找文學史書寫的理想姿態。


猶豫了一下,還是回答吧。以下答案主要來自相關文學理論著作,因為這答案是入門普及,所以盡量刪掉枝蔓,主幹部分有助於理解,但我並不完全同意。多讀幾本書,就可以來批評這個答案了。

破一下題,這問題表述模糊,大體意思還算清楚,直接理解是「文學史是否存在」或者「文學是否有歷史」,剖析一下應當是「文學究竟會不會隨著時代而發展」。
會,也不會。
這在理論上有個術語,叫「文學史悖論」,可以參見這篇文章文學史悖論-《放逐諸神》 。

文章我就不重複了,大致就是文學在某個角度看來一直在發展,另一個角度看來卻並無發展,譬如唐詩宋詞元曲一路演進,可誰能說現代詩比得過李杜?這問題不在於比得過比不過,而是根本沒法比。
為何會有文學史悖論?因為文學比較奇怪,它處於薛定諤狀態——這詞我自己編的,勿當真。一方面,文學自然要在現實中產生,其題材往往取材或者扭曲現實,其作者也是現實中的人。現實自然一直在發展,用海因萊因的話來說:道路滾滾向前!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文學中的時代精神說得便是這文學之中現實的一面。當初新青年諸公,便標舉這「文學進化論」,闊步向前。
另一方面,「蓋文學體裁不同,而各有所長,不可更代混淆。而有獨立並存之價值,豈可盡棄他種體裁,而獨尊白話乎?」這是學衡派梅光迪先生的反駁,你說文學有變化,這不假,什麼沒變化?但焉知今日不如來者?這就得靠到文學的超越性來說。前面說文學寄託於現實世界,可文學又生造了一個世界。人總想追求自由,現實中不可得,便創造自己的世界。這世界一經創造,便可謂與世隔絕開來,俗世的時間箭頭在這裡並不起作用,文學於是成了一個個單獨的世界,不同世界色彩紛繁,卻無所謂誰先誰後——到了外太空,如何判斷上下左右?
到這兒我們做個小結:題主認為文學史不存在,是個「偽命題」,這不錯,因為文學史本身便是矛盾,這矛盾源於文學本身的雙重特性。

可到這兒不算完,我們吹了一個氣泡,把文學包裹進去,懸在半空中,那麼文學豈不是在陽光下飛來飛去直到爆炸?當然不是,這氣泡與大地之間有人做中介聯繫。

這人分兩類,但就好像一個上網設備、一個觸屏ipod、一個電話不是三個東東一樣,兩類人只是分類方便——作者和讀者。他們踏足於大地,而後把精神放遠到氣泡中。前面所謂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但這時代並不總與文學直接對應,時代要藉助一系列手段,影響當時的文學精神,影響當時的文學生產,與文學搏鬥——文學也在於時代搏鬥,不光與政治時代搏鬥,也與過去的文學搏鬥。上午看過一個答案,剛才沒找到,是說詩人也要讀書,要了解傳統——《傳統與個人才能》——何止如此,還有人說詩人更要與傳統搏鬥,搏鬥成功的人,又成了未來人眼中的傳統。很多作家並非為了當代人而寫,他們在與過去的傳統對話,在與未來的挑戰者對話。而閱讀便是這挑戰的一種體現。

回到題目來,有沒有文學史?倘若說進化論的歷史觀念,可以說沒有;但文學傳統一直生生不息,哪怕唐詩的浪潮過去,那涓涓細流依舊惠澤之後數百年。


你先讀幾本文學史再來說話唄。


不是,因為文學史不是一個命題


我來查找知乎上關於文學史的內容,看見了這個問題,想了很久,有不少人批評文學史怎麼樣怎麼樣的,後來我想想史是什麼?

提問者所說的「線性的發展」,這恰恰不是史,史是什麼?有繼承與發展,每個時代,每個作家都有獨特的部分,又有對傳統的繼承。恰如文學一顆大樹,樹枝樹榦都是古樸的,但是樹葉與果實卻是年年都不同的。

有很多人覺得史是什麼時間地點發生了什麼,其實,並不是。每個作家風格都迥然不同,的確有每個人個人的因素影響,但是,一方面時代又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每個作家,從這個角度去看是可以看到史的部分。另一方面,文學的發展有其自己內在的規律,並非無跡可尋。比如說,宋詞的發展,柳永——蘇軾——辛棄疾,這一條路把詞更加文學化,以賦為詞——以詩為詞——以文為詞。但是,宋代依然有周邦彥,姜白石這樣的重視詞的音樂性的文人。說到底,文學史是對於傳統文學的研究(而非鑒賞),強調歸納與總結。

文學史的意義不是讓你讀完了書,你對於傳統文學的一切都瞭然於胸,而是一張地圖,在這張地圖上你能領略到一點古代名家的風采,只能浮光掠影的瞥見一眼,真正的深入的了解則是需要對於作者現存的作品的鑒賞(這方面中文系好像培養的很差,與其說是鑒賞,倒不如說是背誦套路。)

綜上所述,文學史不是偽命題,但是漢語言文學培養學生的方式方法確是欠妥的。


照你的邏輯,所有非自然學科都跟文學一樣成了偽命題。你不覺得你發現了真理了嗎,趕緊去專利局申請專利吧。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暫時給點粗淺的看法:
單純的,「文學」的歷史不存在,現有的文學通史不如說是作家史。
但某一文體的歷史應當是存在的。

請大家多噴。


我覺得幾句話回答足夠:

1.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2.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3. 作為文明寶塔的頂層,任何人文學科都是其所處時代的社會現狀、經濟條件、自然科學的綜合反映。

所以任何人文學科都是有"史"的。

最後說句不算題外話的題外話:我覺得文明是吃多了的產物。


文學史不是文學進化史,只是一場關於文學的敘述,她的標準可以有很多,甚至可以不以時間作為維度


首先我要高喊一聲,文學怎麼可能沒有發展!文學理論入門第二章就是文學源流和發展論!

不說廢話,具體舉例。
1、中國方面:從《詩經》大部分不拘平仄、不考格律,押韻寬泛,形式相對自由的古體詩發展到唐宋的嚴格甚至模式化的律詩,這完完全全是文學進化的一個過程。最為明顯的,就是在魏晉時期所謂「人的覺醒」和「文的自覺」,即文學研究開始轉向文學內部,如韻律、體裁、形式,最著名的是沈約的四聲八病說——總之,先前把文學當成是儒學、哲學的旁支和分支的觀點,在這裡被徹底變革,文學作為獨立的學問而受到關注。於是,聲韻、體裁、內容、格律等等文學形式上也開始有不斷完善的傾向,包括劉勰、司空圖等人對創作、鑒賞等文學活動的研究,這無疑是一種發展啊。在孔子時候,連文學是什麼都搞不清,現在都發展到教你怎麼寫了!

2、西方方面:洋鬼子們的文學發展也是相似的,從受制於哲學,是」神學、哲學的婢女」,到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泛起,到20世紀文學批評的百家爭鳴,這無疑也體現出文學發展自身的要求。特別是一戰之後,艾略特、卡夫卡等一大批身兼批評家和作家的大拿出現,更說明了馬克思曾經指出的所謂」文學發展不對稱性」,即文學的發展有自身自己的規律,經濟蕭條世界動亂的時候,有可能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的時候。

總結回答:文學即便屬於精神科學、人文科學一種,但人類精神本身就是流動的,遠古人民和咱們現在的心智有沒有區別,猜一猜也猜得到。所以文學一定是有發展的,而且是必須有發展的,這是文學自己要求的,任何涉足於文學創作和文學研究的人都必須遵循這一客觀規律。正因如此,對文學採用歷時和共時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才一直受到青睞。

特別是原型批評家弗萊同學,他一輩子都在強調文學批評應該守護在文學自己的歷史中,而不是在人類歷史、科技歷史等其他「非文學」的東西中進行。就是說,研究的是作品與作品之間的連續關係,是一個文學整體發展的脈絡,由此他還提出了「文學循環論」的文學史觀。

當然,循環論只是很多文學史觀中的一種,還有黑格爾的直線發展論,劉勰的通變理論,丹納的精神氣候理論等等。種種都證明,文學確實是動態的,把握文學的動態也是文學研究重要的任務之一。只是這種發展和動態,是通過無數作品的更新、組合才浮現出來的,必須要在一個前後相繼的整體中才能有明顯的感受。

最後回答題主的疑問:完全對應時間的文學發展史肯定不足取,中國文學之所以按朝代劃分,是因為文學內部原因(自身體裁、形式發展)和外部原因(社會、時代、文化、政治)相結合,產生出了不同的文學特質。西方18世紀的浪漫主義、19世紀的現實主義等等劃分方式也是一樣,它是多種合力的綜合評判,是對某一階段文學全貌的大致概括。這種劃分本身沒有問題,就怕斷章取義的解讀,認為文學發展到這兒就應該是這樣了,而剝離了外部原因的影響。


首先,文學確實是沒有線性發展的,科學也不是線性發展的。線性發展好可怕,有一種被死板「上帝」圈養的即視感。

其次,XX是不是偽命題的前提是XX是一個命題,它首先要是一個判斷,例如知乎是社交網站。一個名詞怎麼能說是偽命題呢?

然後,論據「文學作為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應該是沒有這種線性的發展的。」是有問題的。我們先忽略線性的這個詞,並簡單的分一下:
精神層面的東西是沒有發展的。(所謂精神層面的東西姑且理解為文學、藝術、哲學等等的吧。)
文學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
文學是沒有發展的。
那個,大前提就錯了。這些東西沒有發展那麼多入行的人難道在天天畫圈圈么。。。以西哲為例,羅素所著西方哲學史,把哲學史分為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和現代哲學。回到文學,你沒發現這群反人類的作家們把書寫的越來越「難讀」了么!

最後,感覺上題主理解錯了「按照時間來劃分」。並不是說在劃分XX史的時候,每隔三百年我就給它分成一個階段;而是說XX是在發展的,到了某個時間點,XX發展出了一個新的階段,那麼在劃分XX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在這個時間點上給它劃一道。

目前的題目是:
文學史是不是一個偽命題?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歷史是發展的,前進的。
十年前的科技遠遜於今天,今天的科學技術也將遠遠落後於十年後,人類社會在發展,所以有歷史。
文學作為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應該是沒有這種線性的發展的。
那麼按照時間來劃分文學,是可取的嘛?

---------------------------------------------------gegegegege--------------------------------------------------------
我是歡樂的王二小,一定要偷偷的藏起來,不然執行了把鬼子引進埋伏圈這個任務我就掛定了。


我的媽呀,隨手翻開一本《中國文學史》,只要看到緒論,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講講題主的兩大槽點。
第一、「文學是精神層面的」
不知道題主對文學的定義是沒有深思過還是偏信,文學反映的是精神層面,但是其使用的語言、承載其的體裁、其所依賴的傳播方式以及受眾,哪個不是物質層面的?
語言從文到白,其間頗具地方特色的語言各展風華,你能說這跟歷史發展沒關係?
文體也在隨時間發展變化,拿最熟悉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舉例,這些和取士制度、民風國運、經濟發展和階層變化都有密切的聯繫。
傳播方式固然在文學定義的外圍,但是卻真真切切地影響著文學的發展。刻在甲骨上的韻文內容長度都極大受限;從寫在紙上到印刷在紙上,從案頭閱讀到說唱扮演等閱讀形式,期間文學的內容由深入淺、內容關注的重點由頂層向市民生活轉化;到了今天,公眾號的寫作形式也在影響著文學的內容,作者不再雕琢自身的意趣,而轉向捕捉讀者心中的迷茫、焦慮、煎熬。
受眾的變化影響作品的內容深度甚至體裁,就不贅述了。
不僅文學的物質層面,無一不受到歷史進程的影響,就連精神層面,誰敢說魏晉南北朝到大唐、盛唐到晚唐,沒有絲毫影響到作者的精神世界呢?
第二、懷疑用時間劃分文學史的合理性
在20世紀初第一本中國人編寫的文學史出現之前,難道沒有綜合研究各種作品的文章嗎?當然有,它們按什麼作為分類標準呢?作者(各種文苑傳)、文體(古文辭類繤等)等等,它們能算文學史嗎?不能啊。因為「史」就是要研究文學演進的歷程啊,不用時間作為座標系,難道要用維度嗎?二維文學、三維文學、五維文學?
當然題主的懷疑是有其合理性的,因為朝代更迭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政治會反應在文學上,但不會直接讓文學轉向。那麽有什麼方法去彌補這種缺陷呢——
三古七段論

這樣的劃分主要著眼與文學本身的發展變化,而把其它條件儘作為參照,是不是很科學!是不是很流弊!但是是不是還是按時間順序!而且你看這樣的分法都分出來了,這本書是按什麼順序編寫的!

有按三古七段嗎?沒有啊!
看看編者怎麽說——
「……仍願意保留朝代分期(如本書四卷、九編的劃分),作為另一種視角,並將二者結合起來……」
所以啊,年輕人,發現自己有「真知灼見」的時候要怎麽做呢?
要抓住懷疑,並且會破會立;就算有了新的視角,也要在和固有體系的磨合中,日益增長自己新觀點的影響力。


近來一直在看楊春時的《文學理論新編》當然這書肯定是屬於文學理論入門級別的書 但我仍然從中受益匪淺。
書中談到了文學史的問題。
我將以書中給出的答案與我自身的理解來回答這一問題。
首先 文學當然不是一種線性發展。而以時間來劃分文學有其可取之處 當然也有不妥。
其實任何人都能一語道破文學不是線性發展或按時間劃分不可取的根本原因 即:文學不僅是屬於現實層面 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學具有超越層面 審美層面的屬性。
簡而言之 文學不僅是現實也是精神。
注意 文學屬於精神這點幾乎沒有人會忽視,但文學也屬於現實這一點往往很多人輕視了 而這一點也正是文學按照時間來劃分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時間在前進 歷史在進步 文學反應的內容也隨之改變。
比如先秦時候 人們更多的關心的是現實問題 因而《詩經》中出現大量反應 勞作 生存 戰爭的詩歌。
又比如五四時期 至新中國成立 這段時間 我國人們思想從啟蒙到批判 到左翼文學鮮明的喊出為革命為鬥爭而創作
再如西方新古典主義時期的文學為了理性和維護君主統治 文學中總是強調個人情慾為理性而讓步
因此每個時期的文學只有放到特定的歷史時期才能產生更深層更震撼的解讀 這也是為什麼文學總是反應了當時社會的意識形態。
從另一方面來說 文學的發展 從古至今 文學作品越來越多 體裁越來越豐富 表達的思想內容也更加深入 形式越來越成熟 。
清朝的小說發展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小說的發展與成熟
從《三國演義》人物類型化 到《水滸傳》人物類型中有個性 再到《紅樓夢》中複雜的人性變化 這都可以說明文學是在不斷演變發展的。
因此從現實的角度出發 文學是有歷史的
但是 文學總是會超越現實層面 進入審美層面 在這個層面里 文學所描寫的內容以及相對應的體裁又是穩定的。
我們可以看到先秦就在描寫的愛情 鬥爭 到今天仍然是人們不變的題材
而早已形成的小說、詩歌、散文等等文體也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
更不用說文學所反映的 在審美層面所追求的人的自由與精神的解脫更是永恆不變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文學又是沒有歷史的。


總之雖然文學更加強調審美層面精神層面 但是以時間劃分的方式有助於我們更好的將文學還原到歷史的洪流中 從而把握文學的內在思想和審美價值 因此我認為以時間劃分是可取的。
其實搜索一下文學史悖論就會有很多這方面的信息。


文學史是一些專家批評家混飯吃用的。
文學家才是文學的嫡親。
司馬遷寫史記不是專心搞文學,而是寫歷史,卻又是文學名著。
文論家首先是個文學家思想家才能有出息。
線性發展?世界至少是三維的,也沒有純直線。


文學的體裁與表現手法都是有發展的,正所謂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比如詩詞曲賦小說這些都不是人類誕生就有的,而是不斷發現改良造就的體裁。


文學史並不非與歷史完全同步,文學史的分期與歷史的更迭也並非重合。
以此為原則書寫的中國文學史,比如,章培恆先生的三卷本。

事物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一時代文學有一時代之面貌,有其傳承與發展,對後一時代又有所啟發。

我以為,先有文學,然後有文學史,文學史並非偽命題。


我是一個中文系的學生,我的專業課就有文學史這一提法。無論哪種文化它都是一定社會政治經濟還有社會存在的反映,它也有它的發展歷程,發展軌跡,不同時代所呈現出來的精神風貌是不一樣的,但是通過文學就可以窺探一二,為何會有唐詩宋詞元曲一說?那就是在不同時代文學發展所呈現出來的形態不一樣,它是與時代密切結合的文學也在不斷的發展,故而研究文學史有利於我們找到其中的發展規律。


如果從中國文學史來看文學史頂多。。。有一個一個的高峰?比如詩經一個高峰樂府一個高峰唐詩一個高峰等等,並不能說唐詩就一定好過詩經吧。
文學史做多了就有種幻滅的感覺。以及學的時候讀的時候是線性的不代表就是線性發展。(有些很新的文學史會在行文中強調這點不過讀者反應會略有爭議)。
歪一下今天聽說我校本科小盆友們的古代現代當代東方西方各種文學史課徹底被取消了突然想起我本科時老師們課上大搖其頭:我們當年古代文學史是每周十六個課時你們現在就四個課時嘖嘖嘖。
不脫學生習氣地說,文學史是文學研究的一種挺好用的工具。始終看成線性發展只能說明該繼續讀書了。


史這個東西呢,就是把發生過的事按順序排列起來而已。
現在連中學歷史課本都按經濟文化分章敘述了,
文學怎麼會死守時間線呢?
文學流派只是出現的早晚而已,並不是新的出來舊的就死了。你想寫意識流就寫意識流,想寫自然主義就寫自然主義。
中國文論60.2分的飄過。


推薦閱讀:

北魏孝文帝為什麼要漢化改革?
小說對話怎麼寫?
《邊城》中天保和儺送之間該不該互相謙讓著追求翠翠?
如何評價王憐花(蔡恆平)的江湖外史?
上聯是天增歲月娘增壽,下聯怎麼對?

TAG:文學 | 文學理論 | 文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