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末何進死會導致天下大亂?

忘記哪個問題下一個答主說道的,不了解當時的形勢就不會明白為什麼何進死會導致天下大亂


東漢從第四任皇帝漢和帝劉肇開始,就形成了「幼帝繼位」的傳統,這使東漢進入到了一個「外戚黨」與「閹黨」輪流執政的怪圈。


小皇帝年齡太小,只得依靠太后,太后需要靠娘家人站穩腳步,就是他的父親或者兄弟,於是就形成了「外戚黨。」等到小皇帝長大,不甘心當傀儡,就要尋思奪權,誰最可靠呢?答:太監。等皇帝依靠太監滅了外戚之後,太監又開始專權,於是就形成了「閹黨」。沒過幾年,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繼位,太后再次臨朝,外戚再次得勢......


比如漢和帝十歲即位,太后的哥哥竇憲把持朝政。皇帝與朝臣隔絕,只能依靠宦官。後來漢和帝用宦官鄭眾所掌握的禁軍,消滅竇氏勢力,宦官從此干政弄權。


漢和帝死後,漢安帝繼位,太后兄弟鄧騭等掌權,剷除了閹黨。等到鄧太后死,漢安帝與宦官李閏、江京等合謀消滅鄧氏勢力,宦官又開始專政。


之後,漢順帝因寵愛梁皇后,梁皇后的父親梁商、弟弟梁冀先後當大將軍。梁冀跋扈專權,在順帝去世後,連續立沖、質、桓三帝。漢桓帝與宦官單超等合謀消滅梁氏勢力,宦官又開始獨攬政權。

漢桓帝去世後,漢靈帝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從此外戚竇武把持朝政,並密謀剷除閹黨。但不料被宦官勢力反撲,外戚竇氏被滅族。閹黨再次成為勝利者,既我們所熟知的「十常侍。」


等到漢靈帝死後,漢少帝劉辯繼位,劉辯的母親何太后把持朝政,何太后的哥哥就是何進!東漢迎來了「外戚黨」與「閹黨」的最後一次火拚!何進為了增加自己制勝的籌碼,不重蹈竇武的覆轍,便叫來了地方豪強董卓給自己助陣!結果就是「外戚黨」與「閹黨」相互內鬥,兩敗俱傷。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地方豪強趁機上台,把持了政權,天下就這麼亂了。


「外戚黨」與「閹黨」不管怎麼斗,都是窩裡斗。誰也不敢動劉姓江山,東漢皇朝是皮,外戚閹黨就是毛,皮要是沒了,毛也就沒了。但豪強不一樣,他們這種地方武裝是可以脫離中央單獨存在的。所以不管之前「外戚黨」與「閹黨」如何折騰,天下都沒亂,因為他們始終代表著中央。即便滋生了黃巾起義,最終還是被鎮壓下去了。可董卓一旦上台,成功的開闢了一條地方豪強掌權的先河,東漢政府就開始進入了名存實亡的階段了.....


為什麼漢末何進死會導致天下大亂?因為何進的死,代表著東漢內部「戚閹之爭」的結束,並成功引來了地方豪強,導致中央權力失控,無數權謀家野心家紛紛登場,天下就此大亂。《三國演義》很巧妙的以此作為開場,先寫黃巾之亂,中央被迫啟用地方豪強自行征討,這使豪強可以光明正大的培養自己的勢力,再寫戚閹之爭,兩敗俱傷,中央權力失控,豪強把持朝政,由此天下大亂....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董卓最終也失敗了,因為他太心急了。等到曹操掌權時,一步分做三步走,不知道比董先生高到哪裡去了!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太監曹騰的養子,要是刨根問底,曹操身上有很大的閹黨烙印,日後陳琳在《討賊檄文》中罵曹操是「贅閹遺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但不可否認,曹操年輕的時候通過這個身份,結交了很多政治人脈,鋪墊了自己政治資源,給自己打下了堅定的政治基礎。當自己的勢力培養起來之後,曹操和董卓一樣,也是以「地方豪強」的身份把持朝政,然後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漢獻帝,自己搖身一變又變成了「外戚」。曹操先通過閹黨身份打下政治基礎,再通過豪強身份把持朝政,又通過外戚身份穩定政權,通過這三步才算漢末諸侯里站穩了腳步。

http://weixin.qq.com/r/yUgAGDLEOG9HrXZ79x3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本來看到這種低級的提問(什麼叫做何進死亡就會導致天下大亂,兩者沒有因果關係好吧!),我也沒有回答的興趣,我點到這裡來看,一是知乎自動推薦的,二是我純屬是想找點樂子。
截止目前,65個回答,除了寥寥幾個文字、觀點可觀的回答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在胡說八道。
如果是外行人,沒看過《後漢書》、《三國志》,就憑著看過《三國演義》,玩過光榮三國志遊戲就敢來說,嗯,圖個口舌之快,我也理解,每個人都能表達自己的觀點,觀點可以低級一點,道理可以簡單粗暴一點,圖個開心,博其他人一個開心,騙一個贊也好。(反正這個問題也不是正經問題)
但是,這裡就有所謂的「內行人」在胡說八道,真是辣眼睛。
我找他要史料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回應的套路是:

  1. 我說的是前人的結論,在前人著作中,所以不需要史料。
  2. 麻煩你去學習怎麼讀史書(史書理論學)。
  3. 發讀書卡(一大堆今人著作書名,就是沒有史料)。
  4. 最討厭你這樣的業餘愛好者。(大概潛台詞是:勞資是科班出身,比你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5. 只要看前人著作就行,可以代替看史料。
  6. 請不要侮辱書(要史料成了侮辱書?黑人問號臉)。

為什麼讓他拿份史料證明自己的觀點就那麼難呢?口口聲聲說「是前輩的著作中的結論,前輩也有史料支持」,那麼把證明觀點的史料轉帖到這裡來怎麼就那麼困難呢?發讀書卡時敲入那麼多作者及書名難道就不累嗎?

——分割線——
回到這個不正經的話題上來,我直接下結論吧。
漢末天下大亂的是東漢帝國分裂、崩潰、走向滅亡的開始。
天下大亂的起因是董卓之亂。
董卓之亂的根本是:關東士族(主要是名滿天下的汝南袁氏)對董卓這種涼州人掌控中央的不滿,造成地方起兵,與中央武裝對峙。
董卓之所以能夠成功上台,早期有太傅袁隗的扶持,更重要的是在雒陽,他掌控了絕對的軍權。
說到這裡。也就說明了:何進之死與天下大亂沒什麼關係。何進死了就死了,如果太傅袁隗玩穩一點,把軍權都交給袁紹、袁術兩位愛侄,好好的團結一下大將軍府剩下的那幫有兵權的幕僚,袁氏一家人壟斷朝廷,也就沒董卓什麼事了。
偏偏袁隗要派人去顯陽苑拜董卓為司空,讓他進了城,才有了大將軍府的吳匡等人投奔董卓,呂布殺丁原投奔董卓,張遼也投董卓,王匡鮑信沒投,而是跑路了。
袁隗這位官場老手肯定不會不知道軍權有多重要,他就是太相信董卓是自己人了。

《太平御覽·卷196·居處部二十四》引《續漢書·獻帝紀》:昭寧元年(189年),董卓住兵屯[顯]陽苑,使者就拜司空。

回答完「不正經的正題」,轉回到這裡的胡說八道的話題上來。
什麼喜聞樂見的東漢台柱子論。
外戚、宦官、士族也是夠了。這三根台柱子的論調我都看得生厭。
還有答主提出加上「軍閥」,四根台柱子。也是神論。
真要是有軍閥,涼州羌亂不至於弄成幾十年吧?皇甫規在涼州呆久了,朝廷有人彈劾他,他都嚇得要上書自辯,末了還得到朝廷當官以示清白。
就說靈帝時期,靈帝當皇帝第二年,涼州羌亂就被段熲給掃平了好吧?然後十幾年(截止中平元年之前)沒羌亂了好吧?
交州鬧個叛亂,朱儁帶點家鄉的揚州兵去平叛了,打完了就得「振旅還京師」,交出兵權當光祿大夫好吧。
「涼州三明」哪個不是打完仗就得到雒陽交兵權報道的,東漢政府一貫玩這樣的流程,《百官志》里寫的各種將軍「事後罷」,真當是寫著玩的嗎?
這樣的玩法怎麼可能會產生「軍閥」?真是奇了怪!

要真說中平末有軍閥,那也是兩家,一個韓遂馬騰,就是造反軍,中平四年直接把涼州拿下了,靈帝在五年設西園軍時就是想征西呢;他們能被賦予合法身份也是董卓執政末期的事了。
第二個就是黑山軍,結果是給靈帝招安了好吧,封了個黑山校尉楊鳳(張燕是平難中郎將),給了黑山軍自治權。
靈帝死時,真要能被稱為軍閥的也就這兩家而已,其他的絕對是叛亂軍,除了青徐黃巾軍有點耐操,荊州南那撥人給孫堅搞定了,幽州二張給劉虞搞定了。
在這裡張口閉口就是「地方做大」,「軍閥林立」的人,你們就根本屬於沒讀書,對當時全國形式完全沒有了解!
再者,要是地方上叛亂問題還那麼嚴重,何進、袁紹哪還有閑心點艹張讓這幫宦官刷聲望玩。
益州劉焉、幽州劉虞、豫州黃琬、荊州王叡、徐州陶謙、冀州賈琮,除了王叡沒傳,其他人傳記擺在那裡,他們平叛的工作都做到位了吧(大部分都是到任後不久,轄地叛亂平息的記載)?沒有哪個是政治能力近似於白痴的慫包吧?

再說「州牧導致地方做大論」,這絕對是千古神論!
始作俑者是劉昭,就因為在《續漢志》里就這個重置州牧的話題噴了一波靈帝,於是從此就沒人願意去看書研究當時形勢,想當然地認可這個觀點。
東漢十三州,中平五年設3個州牧(益州牧劉焉、幽州牧劉虞、豫州牧黃琬),其中2個是劉姓自家人。——全國3/13的州牧就能證明「州牧導致地方做大」?
中平六年設并州牧董卓,董卓沒去;董卓入朝後,就廢豫州牧黃琬, 立冀州牧韓馥。
後來大家知道了,除了韓馥參加了反董,另外兩個州牧可以說是中立。
刺史倒是有兩個,劉岱、孔伷這兩個刺史還是董卓時期任命的,才幾個月,這兩個名士就暴露了軍閥本質?難道他們驕傲了嗎?膨脹了嗎?

要知道反董聯軍大部分都是太守好吧,他們都是擁兵自重的軍閥?我覺得頂多能拿來黑一波長沙太守孫堅(誰讓他當太守的時間長,帶的兵多);至於張咨、張邈這種都是臨時上任沒幾個月的好吧。
張邈能站隊到反董聯軍中,這是和袁紹當初就建立起了政治友誼好吧!韓馥能站隊到反董聯軍這邊,一是他本來就是袁氏故吏,二來從事劉子惠告訴他,「興兵為國」,這樣直接把董卓推到國家的對立面去了,當時不都是打著愛國的旗號來造反的。

真要假裝認真點,就乾脆直接說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太守,導致太守軍政兩全齊備,在地方上做大,導致了漢末出現「地方對抗中央」,我覺得這特么絕對有理有據!(滑稽臉)
「州牧導致地方對抗中央」?我看還是省省吧。


看《後漢書》和《三國志》。

漢靈帝當權,麾下四股勢力,1是以中常侍張讓為代表的四常侍,2是掌握軍權的大將軍何進,3是四世三公常年執掌相權的袁家為代表的官僚階層,4是中常侍家出身代表地方豪強利益的小個子曹操。

因為漢朝建立的時候,就大幅依賴於官僚地主階層,隨著時間的推演,官僚基層越來越強大。漢靈帝的布局,是依靠1,2,拉攏4共同打擊3,支持宦官、外戚(內朝)和地方豪強(外朝),通過殘酷的黨錮之禍清洗官僚階層,保證皇權的穩固。

在黨錮之禍中,官僚階層遭受重創,何進憑藉著鎮壓黃巾之亂的聲望,一時天下無雙。於是嘛,袁紹很聰明得投靠到了何進麾下,度讓軍權,並積蓄地方力量。

此時隨著漢靈帝的逐漸老去,第二代領導人之爭,演變成了靈帝家的皇子協與何進家的皇子辯之間的鬥爭。何進為了讓自家的皇子辯順利繼位,很自然接受了袁紹的投靠,而此時,在袁紹的拉攏下,曹操與中常侍之間矛盾也出現了激化。

也就是說,在最後決定交接班的時候,竟然由1,2,4共同打擊3,變成了1對抗2,3,4,這就使得漢靈帝很不爽了。與外戚何進之間原本極為親密的關係漸漸疏遠。

於是嘛,漢靈帝就加強建設了西苑8字軍,這支大漢中央的直屬警衛隊,並安排心腹蹇碩管理,因此蹇碩迅速成為大漢最炙手可熱的權力者。

何進現在的角色特別有意思了,瞬間由所有人都想拉攏的角色,變成了所有人都想幹掉的角色。

皇帝擔心何進謀立皇子辯,想壓制他,於是更加扶持中常侍。
中常侍們擔心何進和袁紹曹操勾結幹掉自己,也想掌控軍權,更想立皇子協為帝,於是也有了幹掉何進的想法。
袁紹幫何進對付中常侍的目的是讓他倆死磕,自己漁翁得利,如果何進真滅掉了中常侍,袁紹肯定馬上跟何進翻臉,因為對於袁紹來說,他們絕不喜歡有一個強力的皇權中央。甚至如果可以借中常侍的刀殺了何進,那更好不過了,宦官畢竟是內朝官,管不了外朝,只要漢靈帝一蹬腿,袁紹和曹操一聯合,中常侍們一樣玩不轉。

這樣邏輯就清晰了。。。在袁紹的煽風點火下,何進和他老婆突然發現皇帝和宦官都想弄自己。。。嚇尿了。。。於是乎。。。

實際上何進就是為了他的寶貝皇子辯,拉攏了最想他死的人,去跟本來可以共存的勢力進行鬥爭,於是後來的歷史就很簡單,何進被弄死了,袁紹們帶著曹操緊跟著就把中常侍們也給滅了,順手也把何進集團也給滅了。

嘿嘿,袁紹這一手玩得相當漂亮啊,把漢靈帝辛辛苦苦布的局竟然給破了,只要何進一死,內朝對軍隊的控制就完蛋了,漢靈帝再一蹬腿,袁紹就可以輕鬆帶人抓捕中常侍。

宦官和外戚都完蛋,漢王朝喪失了中央的權威,自然而然也就完蛋了。

至於何進究竟是被誰殺的,這件事其實也就不重要了。


寫的太長了,總結一下。

經過東漢中後期長年的自然災害,持續不斷的羌胡侵擾,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官吏叛亂,國家已經危機四伏。各州州牧權力過大,邊地將領各懷異心,朝廷難以控制。而中央內部,宦官與士族外戚經過近百年的仇殺,矛盾已經不可調和。靈帝末期,局勢只是勉強維持而已。靈帝死後,已經沒有人能夠維持中央朝廷的和平,兩大勢力勢必要展開新一輪的仇殺。國家內憂外患之際,中央兩大集團兵刃相見,雙方元氣大傷,都失去對朝政的控制。外地將領董卓趁機控制朝政。但他難以獲得各方面的擁護,再加上各種倒行逆施,使朝廷失去對地方的節制。東漢王朝的統治崩潰,天下徹底大亂。

------------------------------------------------------------------------------------------------------------------------


189年漢靈帝去世後發生的那次政變(何進被殺、宦官被滅、皇帝被帶離京城、董卓帶兵入京),在東漢中後期曾經發生過許多次。比如92年漢和帝滅竇憲,125年十九宦官扳倒閻皇后集團,168年王甫、曹節殺死竇武、陳蕃。為什麼以前的政變,東漢王朝安然無恙,而這次政變之後,東漢王朝很快土崩瓦解呢?與以前相比,東漢王朝發生了哪些變化?這就要回顧一下東漢中後期歷史,理一理帝國末年面臨的各種危機。

從東漢中期開始,帝國國力開始逐漸衰弱。表現是多方面的。

連續不斷的自然災害


在東漢中後期,自然災害頻發。地震、洪災、蝗災、旱災、火災等嚴重困擾著這個古老的帝國。下面列一下漢安帝即位後,七年之間的自然災害。本文引用內容都來自《後漢書》。

延平元年,是歲,郡國十八地震;四十一雨水,或山水暴至;二十八大風,雨雹。

延平二年,六月,京師及郡國四十大水,大風,雨雹。是歲,郡國十二地震。

延平三年,三月,京師大飢,民相食。十二月辛酉,郡國九地震。是歲,京師及郡國四十一雨水雹。並、涼二州大飢,人相食。

延平四年,三月癸巳,郡國九地震。九月甲申,益州郡地震。

延平五年,春正月丙戌,郡國十地震。

延平七年,二月丙午,郡國十八地震。


張衡就生活在這個多災多難的時代。然後,他發明地動儀。

漢安帝、漢順帝、漢桓帝三朝(106-167年),東漢的自然災害發生頻繁且破環嚴重。倒是到了靈帝朝,自然災害不多。

多難不能興邦。災害導致了大量的傷亡,耽誤了生產生活。東漢王朝需要免除受災地區的賦稅,並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賑災。社會矛盾在激化,政府財政出現危機。

邊患長期困擾東漢王朝


邊患長期困擾東漢,成為頑疾。


西北的羌族,在西漢中後期,即開始威脅中原王朝。東漢前期,羌患還不嚴重。從東漢安帝時起,羌患加劇。涼州是重災區,其次是關中、益州。漢安帝時期,羌人甚至打到了中原地區。

於是滇零等自稱「天子」於北地,招集武都、參狼、上郡、西河諸雜種,眾遂大盛,東犯趙、魏,南入益州,殺漢中太守董炳,遂寇抄三輔,斷隴道。湟中諸縣,粟石萬錢,百姓死亡,不可勝數。朝廷不能制。

羌遂入寇河東,至河內,百姓相驚,多奔南度河。

羌既轉盛,而二千石、令、長多內郡人,並無守戰意,皆爭上徙郡縣,以避寇難。朝廷從之,遂移隴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陽,北地徙池陽,上郡徙衙。百姓戀土,不樂去舊,遂乃劉其禾稼,發徹室屋,夷營壁,破積聚。時連旱蝗饑荒,而驅劫略,流離分散,隨道死亡,或棄捐老弱,或為人仆妾,喪其太半。

對於嚴重的羌患,東漢王朝始終沒有長遠的戰略規劃。雖然有皇甫規、張奐等名將,雖然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始終無法有效解決問題。朝廷被迫廢置西北羌患嚴重的郡縣,將居民遷往內地。原來富庶的關中、益州地區,也倍受戰亂困擾。羌患伴隨東漢王朝始終,一直到東漢滅亡,這個問題也沒有解決。羌人也是五胡亂華的一員。


董卓即出身於西北羌患嚴重的隴西郡。他年少時就結交了很多羌胡酋長,部眾有大量的羌人,並憑藉與羌人作戰的功勞,陞官、封侯。


北方,雖然匈奴問題得到解決,但是鮮卑、烏桓興起,也時常騷擾邊境。公孫瓚等,就是防守他們的將領。

戰爭是無底洞。為了解決邊患,東漢朝廷投入了億萬計的錢財。但是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自永和羌叛,至乎是歲,十餘年間,費用八十餘億。諸將多斷盜牢稟,私自潤入,皆以珍寶貨賂左右,上下放縱,不恤軍事,士卒不得其死者,白骨相望於野。

東漢時期,地方豪強地主,截流了大量的賦稅,帝國本來就窮。連續不斷的戰爭,更加劇了帝國的財政危機。

農民起義、地方叛亂不斷


漢靈帝末年(184年),張角發動黃巾大起義。起義軍三十六路齊發,幾乎遍布全國各地,把東漢王朝攪得天翻地覆。雖然起義軍主力很快就被皇甫嵩等人鎮壓下去,但各地的黃巾起義持續戰鬥多年。並且從此以後,各地官吏、士兵、羌胡、民眾更是叛亂不斷。比如北宮伯玉、邊章、韓遂、馬騰等人在涼州、關中發動叛亂,擁眾十多萬人。朝廷接連派將領去鎮壓,卻無濟於事,反而不斷的損兵折將。比如東漢地方官張純、張舉等,趁各地叛亂不斷,趁機在幽州起事。張舉稱天子,戰事波及幽、冀、青三州。其它如黑山、白波等地方叛亂不計其數。


各地刺史、太守等二千石長官,死於賊寇者有數十人之多。下面是漢靈帝時期的農民起義、地方叛亂。

秋七月,巴郡妖巫張修反,寇郡縣。

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與先零羌叛,以金城人邊章、韓遂為軍帥,攻殺護羌校尉伶征、金城太守陳懿。

黑山賊張牛角等十餘輩並起,所在寇鈔。

北宮伯玉等寇三輔,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討之,不克。

江夏兵趙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

滎陽賊殺中牟令。

漁陽人張純與同郡張舉舉兵叛,攻殺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楊終、護烏桓校尉公綦稠等。舉自稱天子,寇幽、冀二州。

零陵人觀鵠自稱「平天將軍」,寇桂陽,長沙太守孫堅擊斬之。


自黃巾賊後,復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畦固、苦唒之徒,並起山谷閑,不可勝數。其大聲者稱雷公,騎白馬者為張白騎,輕便者言飛燕,多髭者號於氐根,大眼者為大目,如此稱號,各有所因。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
賊帥常山人張燕,輕勇趫捷,故軍中號曰飛燕。善得士卒心,乃與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諸山谷寇賊更相交通,眾至百萬,號曰黑山賊。河北諸郡縣並被其害,朝廷不能討。燕乃遣使至京師,奏書乞降,遂拜燕平難中郎將,使領河北諸山谷事,歲得舉孝廉、計吏。

亂世之中,人心浮動。靈帝末年,大將皇甫嵩破黃巾起義,威震天下。有人建議皇甫嵩,趁機帶兵進京,誅殺宦官,控制朝政。不過,被他拒絕。同時,冀州刺史王芬與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合謀,試圖趁靈帝回河間省親之計,誅殺宦官,廢掉漢靈帝,立合肥侯為帝。不過最終沒有成功。如董卓這樣的邊地將領,看到各地叛亂不斷,中央內鬥嚴重,早已有了自立的野心。朝廷多次要把董卓調到京師,都被他拒絕。而內憂外患的朝廷沒有任何辦法,只能以高官安撫他。


漢靈帝末年的農民起義、官吏及羌胡叛亂,已經讓東漢王朝在地方的統治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


刺史升州牧,地方勢力大增


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軍在各地流動作戰,而地方太守,只能在本郡鎮壓暴亂。州刺史管轄區域廣闊,但他們主要負責監察地方官,權力威望不足以鎮壓農民起義。宗室劉焉建議,把刺史升級為有行政、軍事權力的州牧。迫於嚴酷的形勢,朝廷同意了這個建議。這樣,地方官權力大增,朝廷逐漸難以制約。各地州牧最終肢解了漢帝國。其中的代表就是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劉表、冀州牧袁紹、兗州牧曹操。


士族、宦官、外戚內訌不斷


外部的災難並不是最致命的。大廈往往先從內部崩塌。


儒生士人是漢朝最傳統的勢力。從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他們就一直是政壇主角。尤其在東漢中後期,他們以道德學問立家,控制輿論,享有崇高的社會威望。他們之間互相聯姻,互相推薦做官,形成了強大的士族勢力。其中代表就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潁川荀氏、弘農楊氏等。在靈帝末年,袁氏家族正處於聲望、權勢的頂峰。

外戚則從呂后時代開始,就在漢朝政壇佔據重要位置。兩漢歷史上,掌權的外戚不計其數,比如田妢、霍光、王莽、竇憲、梁冀等。靈帝末年,何皇后之兄,大將軍何進、車騎將軍何苗的勢力逐漸增長。他們掌握禁軍,參與平定叛亂,威望大增。


從東漢中期開始,宦官勢力通過政變方式崛起,打破了外戚、士族對權力的壟斷。尤其是桓靈二朝,宦官一度壓制了士族和外戚的聯盟。由於宦官是以血腥政變的方式,從外戚、士族手中奪取權力的,所以雙方仇怨很深。幾乎每過幾十年,就要發生一次政變。在漢靈帝末年,掌權的是張讓、趙忠等十二常侍,以及手握兵權的上軍校尉蹇碩。


宦官與外戚、士族之間,有很深的恩怨。在何進之前,東漢已經有四代外戚死於宦官之手,分別是竇憲、閻顯、梁冀、竇武。鑒於過去的教訓,何進對宦官始終非常忌憚。士族與宦官之間,同樣有血海深仇。經過兩次黨錮之禍,以及靈帝繼位之初的那次政變,成百上千的士族精英被屠殺、流放、禁錮。其中包括竇武、陳蕃、李膺、杜密、翟超、劉儒、荀翌、范滂、虞放等名士。士族勢力,也同樣非常仇恨、忌憚宦官。同時,士族一向看不起宦官,這讓宦官集團非常不滿。


士族與宦官之間,也有利益上的矛盾。桓靈朝時,宦官不僅控制了中央朝政,還大量派遣自家子弟到地方為官,搶佔原本屬於士族的官位。靈帝喜歡文學藝術,而士族以五經立身。宦官支持靈帝設立鴻都門學,招收有文藝才能的寒族士人。學成後,授予這些寒族士人官職,以對抗士族勢力。這些都嚴重損害了士族的利益。


漢靈帝時,宦官一直壓制、迫害士族。一直到黃巾起義爆發,對眾多名士的禁錮才結束。隨著漢靈帝的去世,宦官失去靠山,外戚、士族開始佔據優勢,必然要找宦官算總帳。新一輪的血腥不可避免。

本來,朝政已經夠混亂了。漢靈帝又來添亂。他先是設置西園八校尉,以宦官蹇碩為上軍校尉,可節制各校尉,以及大將軍何進等。然後在已經有太子的情況下(何進的外甥劉辯),在臨死前留遺命給蹇碩,讓他扶植皇子劉協為帝。於是蹇碩開始執行皇命,試圖殺死何進。趙忠、郭勝等中常侍投向何進,出賣了蹇碩。蹇碩孤立無援,被何進殺死。


此時,宦官首領張讓、趙忠等中常侍已經投靠何進。但何進、袁紹等還是非常忌憚宦官,力主將宦官完全消滅。何進多次請求何太后誅殺宦官。但宦官曾經對何太后以及何家兄弟有恩,所以何太后、何進的弟弟車騎將軍何苗都反對誅殺宦官。袁紹於是建議何進,讓各地將領兵臨京城,以威逼太后。但太后仍然拒絕。於是何進、袁紹命令董卓進京。何進誅殺宦官的計劃長期不能執行,反而泄漏出去。宦官最終打消了投靠何進的念頭,準備魚死網破。在何進進皇宮勸說何太后時,宦官殺死了他,然後開始寫詔書調兵遣將,並封閉宮門。何進部曲及袁術放火焚燒皇宮,逼迫張讓等宦官出宮。袁紹帶兵進入皇宮,對宦官展開報復,連老弱在內,有兩千多宦官被殺。張讓等脅迫皇帝及陳留王劉協出城,被官吏追上後,張讓等投河而死。何進部曲怨恨車騎將軍何苗親近宦官,與他的軍隊展開激戰。何苗也被殺死。


最終,宦官被徹底消滅,外戚也接近覆滅。長期支撐東漢朝廷的三大勢力,只余士族一支。東漢中央朝廷元氣大傷。


在各地叛亂不斷、國家危機重重的時候,東漢朝廷內部不尋求精誠團結、共同面對國難,反而繼續進行殘酷血腥的內鬥。東漢焉能不亡?


邊將董卓趁機控制朝廷


在外戚、士族與宦官斗的死去活來的時候,董卓帶兵入京,掌握了朝政。

外戚、士族、宦官,都有其執政合法性。外戚是皇室之親,有執政傳統,又有士族支持。士族有名望,有輿論支持,在各地都很有基礎。宦官則有皇帝支持。但董卓卻一無所有。他既無名望,又無功績,漢朝也沒有外部將領執政的傳統。董卓唯一能依靠的是他的軍隊。但他的軍事實力也並沒有那麼強大。


董卓等人的習性,也與東漢主流社會格格不入。董卓來自於西北羌族、漢族混居地區,那裡戰亂不斷,崇尚的是叢林法則和武力。但在中原內地,經過幾百年儒家思想的熏陶,中國社會的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社會推崇學問,推崇謙讓、孝順、淡泊等品德。有品德有學問的人,擁有崇高的聲望和地位,並能擔任顯耀的官職。在內地士族看來,董卓等就是一群野蠻人。


對於董卓操控朝政,士族心裡也不服氣。


東漢中後期,士族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付出了血的代價。他們歷經兩次黨錮之禍,以及多次殘酷的政變,連自身的盟友外戚勢力都在殘酷的鬥爭中覆滅了,最終消滅了自己的死敵——宦官。


付出了這麼多的代價,總算到了收穫的時候了吧?哪知道,一個來自西北邊地、毫無根基、土裡土氣的董卓,帶著他的軍隊,控制了朝局。這叫什麼?這就叫做」篡奪革命勝利果實」。士族心裡哪能服氣?


再加上董卓另立皇帝,殺害太后、漢少帝,淫亂宮廷,其軍隊四處燒殺搶掠。於是他就更不得人心了。


雖然董卓採取了很多順應民心的措施,比如為竇武、陳蕃、李膺等黨人翻案,重用士族等,仍然不能獲得士族的擁護。董卓執政時,從朝廷到地方官,所任用的都是士族的人。董卓自己的部下,沒有擔任重要職務的。


董卓任命的地方官員一上任,就立即反叛了。包括冀州刺史韓馥,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亻由,南陽太守張咨,渤海太守袁紹等。在中央,董卓所重用的士族官僚,也開始裡應外合,謀殺董卓。


可以說,董卓入主,是最壞的結果之一,這成為壓垮東漢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董卓無法鎮服四方,朝廷失去威信,地方官員各自為政,天下徹底大亂。


------------------------------------------------------------------------------------------------------------------------------------

何進之死,只是中央內鬥的結果之一。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是各地叛亂、中央內鬥,以及董卓入主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實東漢王朝在漢靈帝死後,就已經很難再維持下去了。當時只有漢靈帝能夠暫時維持外戚、士族、宦官的和平共處。新執政的大將軍何進沒法做到這一點。


天下大事也並非不可挽救。靈帝末年,皇甫嵩平定黃巾起義,威震天下。有謀士勸說他,趁機進軍洛陽,誅殺宦官,控制朝廷;等時機成熟,代漢自立。皇甫嵩一向甚得官民之心,有士族背景,此時又掌握著天下精銳,若入主朝廷,是有成功的可能的。但他並無這樣的野心,拒絕了建議。


靈帝死後,如果何進能夠與宦官和解,能夠將東漢王朝繼續維持下去。張讓、趙忠等宦官首領,已經向何進示好。蹇碩執行漢靈帝擁立劉協的遺命時,張讓、趙忠等並沒有支持蹇碩,反而向何進告發。之後,張讓等又多次表示服從何進。若何進等放過宦官,也是比較好的結果。但何進很難對宦官放心。在他之前,已經有四代外戚,死於宦官之手。等過幾年皇帝親政,必然要聯合宦官收回他的權力。到時候,何進未必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所以,雖然何太后、何苗都親近宦官,何進還是聽從了袁紹誅殺宦官的建議。


何進死後,如果董卓沒有進京,袁紹家族將掌握朝政。不過,在中央元氣大傷的情況下,對地方的控制會更加弱。袁隗、袁紹、袁術等,並沒有能力挽救危局。恐怕過不了幾年,還是會天下大亂。


我的微信公眾平台:史事拾遺,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zEyju-PEOa5GrbfY9xne (二維碼自動識別)


先把我的答案寫出來:實質是中央與地方的爭權,中央權力空了,諸侯起來了,所以天下大亂了。


咱們來一個剝繭抽絲吧,來看看中央權力為什麼空了?


這個鍋還得由王莽說起,在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後,反思西漢滅亡的原因,王莽再任大司馬,就提拔自己以及三大親信升任「四輔」之位:王莽為太傅,領四輔之事;孔光為太師、王舜為太保、甄豐為少傅。「四輔」大權獨攬,除封爵之事外,其餘政事皆由「安漢公、四輔平決」。大權獨攬,以新代漢。

所以,劉秀「雖置三公,事歸台閣」,朝廷機構中設尚書台,總攬行政權柄,丞相(大司徒)一職變成徒具其名的空銜。尚書權重職卑,權力更高度地集中於皇帝。


這樣的做的結果是什麼?

這就為外戚、宦官擴展勢力,干預朝政提供了條件,就是讓外戚與宦官替換專權。


原因在於,一方面,「中興之初,宦官悉用閹人,不複雜調它士」,即東漢時,宮廷內官全部由宦官充任,宦官成了皇帝身邊唯一依賴的對象。出入禁中的中常侍,「掌待左右,從入內宮、贊導內眾事,顧問應對給事」,黃門侍郎則「掌侍從左右,關通中外」,而小黃門又是掌「受尚書事」。這樣,宦官便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操縱或干預尚書政務。


另一方面,由於承擔此等職務的宦官,較之尚書更處於宮廷內層,更接近皇帝,且便於接近臨朝的太后,加以皇帝又往往依靠他們消除外戚勢力,因此,他們更能控制皇權。


同時,由於東漢末,太子多年幼即位,太后臨朝,不便接觸大臣,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來協助處理政事,這就為外戚竊取大權造成了機會。實際上,外戚專權也大多是憑藉充任侍中,以至大將軍錄尚書事等內朝官職而得逞的。因為侍中有權審察尚書奏事,能夠和尚書一樣秉持朝政。


但是另一方面,及至皇帝成年懂事,不甘外戚脅持。因而為了把大權奪回到自己手中,就不得不結納在身邊的心腹宦官,發動政變,除掉外戚。在皇帝親政後,自然又得重用奪權有功的宦官,於是又演成宦官專權的局面,於是東漢後期就形成了宦官與外戚交替專權的一大特色。例如,竇武的長女被立為皇后,竇武藉此上台掌權。桓帝死後,竇武以擁立靈帝之功被封為大將軍。後來靈帝為收回統治權,重用十常侍專權,曾說:「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結納宦官而與外戚交鋒,」這便釀成了竇武之亂。同樣,靈帝死後,何進為大將軍,為爭奪統治權與宦官再次交鋒,導致了何進之亂。


那麼何進為什麼會失敗?


外戚依靠裙帶關係而掌權,太后雖是他們的家人,但同時也是皇室中人,考慮更多的是皇室的利益;因而她們雖然支持外戚,但同時也要限制外戚,防止外戚專權。另外,太后久居宮中,與宦官接觸最多,受宦官影響很深,因而她們不希望誅盡宦官。新帝初立,太后臨朝,也就給了外戚掌權的機會,但外戚同樣也要依靠太后,太后是否支持往往能左右他們的決策,但是太后決定支持與否也要考慮人心向背的影響。


太后得知何進要誅殺十常侍時,曰:「漢來故事世有,但當誅其有罪,豈可盡廢邪?」


太后的一句話就體現了人心向背這個關鍵問題。一方面,由於爭權的非正義,太后不欲誅盡宦官。例如,太后不聽,曰:「中官統領禁省,自古及今,漢家故事,不可廢也。且先帝新棄天下,我奈何楚楚與士人對共事乎?」另一方面,由於爭權的非正義,太后還有可能反對外戚。例如,太后母舞陽君及苗數受諸宦官賂遺,知進欲誅之。數白太后,為其障蔽。又言:「大將軍專殺左右,擅權以弱社稷。」太后疑以為然。子婦言於舞陽君,入白太后,乃詔諸常侍皆復入直。太后疑其專權,使得何進不能下定決心。


其次,相比而言,宦官更親近皇帝,代表著正義的一面。宦官居於宮中,與皇帝接觸最深,同時他們肩負著通傳皇帝旨意的任務,因而很多時候他們代表著皇帝的意志,他們的言語有著很大的權威。同時他們傳話時,很難辨別是他們的意思還是皇帝的意志。外戚雖然也親近皇帝,但顯然難以與宦官相比。正因為宦官更親近皇帝,代表著正義的一方,使得宦官能藉助更多的力量來與外戚相抗。


所以,得不到太后的支持,讓何進下不了決心,也讓他只能依靠地方的勢力了,為董卓進入中央創立的機會。

「進新當重任,素敬憚之,雖外收大名而內不能斷,故事久不決。」 「苗謂進曰:『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貴富。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進意更狐疑。」 「袁紹勸進便於此決之,至於再三。進不許。」

何進猶猶豫豫,當斷不斷,必遭其亂。

八月,進入長樂白太后,請盡誅諸常侍以下,選三署郎入守宦官廬。諸宦官相謂曰:「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竇氏事竟復起邪?」又張讓等使人潛聽,具聞其語。因一時疏忽,被宦官得知將要翻臉,最終被宦官詐以太后詔召入宮中被殺。

一紙詔書將何進召進宮中,使其送命。宦官親近皇帝的利處由此可見。


結果袁紹袁術兩兄弟借何進之死,除去了宦官勢力,最後的結果是外戚宦官「鷸蚌相爭,袁氏得利」。


那麼官僚集團幹什麼去了?在與宦官爭鬥中消耗掉了。


竇武之亂後,宦官專權,把持朝政,橫行霸道,殘暴百姓。

據載,張儉舉劾覽及其母罪惡,請誅之。覽遏絕章表,並不得通,由是結仇。而後,張儉鄉人硃並,承望中常侍侯覽意旨,上書告儉與同鄉二十四人別相署號,共為部黨,圖危社稷。以儉及檀彬、褚鳳魏玄、徐乾等為「八俊」;田林、張隱、劉表等為「八顧」;硃楷、田槃、薛敦、宋布等為「八及」;刻石立壇,共為部黨,而儉為之魁。靈帝詔刊章捕儉等。大長秋曹節因此諷有司奏捕前黨故司空虞放、太僕杜密、長樂少府李膺、潁川太守巴肅、沛相荀翌、河內太守魏朗、山陽太守翟超、任城相劉儒、太尉掾范滂等百餘人,皆死獄中。余或先歿不及,或亡命獲免。自此諸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眥之忿,濫入黨中。又州郡承旨,或有未嘗交關,亦離禍毒。其死徙廢禁者,六七百人。

三公已虛,官僚集團本來就沒什麼權力了,再加上自己的朋黨之爭、彼此陷害。早就不成氣候了。


所以,中央權力徹底空了,地方勢力崛起了,能不取而代之么?


那麼地方勢力為什麼能崛起?


這個鍋還得要劉秀背,光武帝本人就是南陽的大族,他是靠豪強地主的支持下建立起來的一個政權。東漢建立伊始,豪強地主的勢力就迅速發展。所以,東漢社會的發展和豪強地主休戚相關。從某種程度上講,豪強地主經濟的惡性膨脹,以及他們在政治、讀書仕進方面的種種特權,因而從由於政府的放任,豪強地主大量侵佔並掠奪農民的土地,致使土地高度集中。


豪強地主佔有了大量土地和人口之後,以田莊的方式進行經營。崔寔的《四民月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田莊的生產經營狀況,如自給自足性生產,農、林、牧、漁、手工業等基本上樣樣俱全,此外還有商品交換和高利貸活動,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田莊是自給自足程度較高的經濟實體。


東漢中葉以後,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在得不到政府有力保護的情況下,豪強地主開始加緊發展自己的武裝力量。他們不僅豢養了大量耕戰結合的私家軍隊,還在田莊內修造武器,其武裝勢力在東漢末年迅速發展。近年來眾多出土的文物都可以說明,田莊內有武器庫和修造作坊。」自給自足的田莊經濟,獨立的私人武裝力量,豪強地主的田莊儼然就是一個獨立性很強的王國。經濟上,它們不斷膨脹的勢力是對國家小農經濟的嚴重破壞;政治上,它們是中央集權的離心力量;軍事上,它們擁有不斷壯大的私人武裝力量,是對國家統一局面的嚴重威脅。


另一方面,如此以來,國家實際掌握的戶口數量不斷減少,這就嚴重影響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土地兼并的加劇,國家財政日益困難,老百姓日益貧困、破產,成為衣食無著的流民,從而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最後導致於黃巾起義。


為鎮壓黃巾起義,中央放鬆了對地方的管制,而且還「詔敕州郡修理攻守,簡練器械」使得地方實力大大加強。短短几年內各地叛亂不斷,在鎮壓叛亂中,中央疲於應付,也給地方發展實力提供了機會,地方軍隊的數量和實力都得到了大大提升。


當然漢靈帝也要背鍋:東漢前期主要實行一種州牧官制,這種州牧制最初實行於成帝時,當時州牧的實權很大,掌管一州的軍政大權。建武八年復為刺史,刺史更多的是監察的權力。靈帝時,又改刺史為州牧。原因在於,當時「焉睹靈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議言:『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可選清名重臣以為牧伯,鎮安方夏』時,靈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為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輒增暴亂,乃建議改置牧伯,鎮安方夏,清選重臣,以居其任。」因此,靈帝於「是歲,改刺史,新置牧」。這種制度雖然解決了當時的某些問題,但是造成了地方的權力過大,為地方勢力的崛起提供了客觀條件。


最後加上,董卓的掌權,讓地方軍閥產生了別樣的心思,大大減弱了漢室的權威,地方郡縣和豪強地主勾結起來,最終導致了東漢的滅亡。


問題不僅僅在於何進死了,而在於何進死時的動亂,無數宦官跟外戚掛了。

從此,君權旁落,同時地方豪強割據。


我們先談點理論基礎:

1、皇帝利用外戚和宦官制衡群臣,二者充當皇權的守護神。

整個人類文明的歷史就是一部權力鬥爭史。

君權與相權的鬥爭是其中一條主線,不過,這兩種權力的實施並不是兩個人的鬥爭。

以何進為代表的外戚,以及當時的宦官,就是當時皇權的守護者(有時也是威脅者)。

他們共同防止兩種人架空皇權:

1)其他的皇氏宗親

為何歷代皇帝寧可重用外戚,也很少親近自己的兄弟?因為他們篡位的話有一定的合法性,引起的反抗相對小一些。

比如明成祖朱棣。漢初劉邦分封劉氏子孫,結果七國之亂。

2)大臣

忠臣跟權臣怎麼區分?我們都是事後諸葛亮,連諸葛亮都那麼多人覺得他要篡漢,當時的皇帝就更難放心了。

各個朝代都十分警惕群黨,就是為了避免大臣抱團,從而架空了皇權。


外戚和宦官一般是如此守護皇權,並內部爭鬥的:

1)當老皇帝死了, 小皇帝繼位, 年幼不能決策時,就由太后來主持朝政,當時他的媽媽也不過二十多歲, 就委託她娘家的兄弟(皇帝的舅舅)來主持朝政, 稱為外戚, 一般都是封的大將軍, 位在三公之上。他們的主要責任, 是防止其他任何官員以任何形式竊取皇權。

2)外戚與小皇帝是有血緣關係的, 能守住皇權, 外戚是有功的。可問題是, 小皇帝長大後, 舅舅家族的勢力也日益龐大, 自己曾委託給舅舅的權利如何收回? 他就只有依靠自己身邊的宦官了, 也就是太監, 這些太監一直看護著小皇帝長大成人,比親爹還親,而且他們沒有後代,最多貪污腐敗,奪取皇權的可能性與成果率很小。他們幫助皇帝奪權成功後, 得到的封賞,「超登公卿之位」。

3)太監和皇帝共同扳倒外戚後, 權利又回到皇帝手中,當然也有部分給了太監。新皇帝總是要娶妻生子的, 妻子的兄弟多數又是封大將軍, 又成為新的外戚。比如漢武帝時的衛青,就是衛子夫的兄弟。


2、中央與地方權力的鬥爭與平衡

看古今中外,硝煙四起,天下混戰總是這個步奏:

中央內部鬥爭過於激烈→中央權力縮小→地方勢力膨脹→硝煙四起天下大亂
真是陽光底下無新事:劉呂紛爭,其後便諸侯坐大。安史之亂,其後便軍閥割據。太平天國,其後便豪強群起。

二、漢獻帝繼位前後。
漢靈帝統治時期的格局為:
1. 皇帝和他手下的太監,最有實權。

2. 皇帝的舅官何進, 新封的大將軍, 也較有實力。

3.
三公九卿、文武百官, 雖然人多, 其實實力最小。


這三方力量中, 前面兩方都是自家人,稱為 為內朝。第三方為外朝,所以其實只有兩方。
這時候,皇權是很穩固的,地方雖然有叛亂,但那是吏治問題。

漢靈帝病危, 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商議後事。在立誰為新皇帝的時候,真正有權參與決策的人是: 皇帝、太監、大將軍這三方內朝的人。而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都是外朝的, 他們只能靜等通知, 不能參與。 皇帝有兩個兒子, 大兒子叫劉辯,是大將軍何進的妹妹何皇后生的。小兒子叫劉協, 是王美人生的, 王美人死了, 劉協就由婆婆(即皇帝的母親)董太后收養。
這兩個兒子, 究竟立哪一個? 若按制度, 長子是合法的繼承人。但是皇帝更偏愛小兒子, 臨死前, 決定立小兒子為接班人。
在這個問題上,太監們的選擇也是和皇帝一樣的, 立小兒子劉協為新皇帝。這倒不是因為他們如何如何地忠於皇帝, 而是涉及到他們的已得利益甚至是身家性命, 因為如果劉辯繼位,他的舅舅大將軍何進把持朝政的時代就要來臨了。何進把持朝政,各位公公就歇菜了。
內朝三方人中的兩個強勢方的意見是一致的: 立小兒子劉協做新皇帝。這就等於是通過了, 因為大將軍何進無論怎樣選擇, 都不能改變這一結果。
可問題是: 皇帝一死, 局勢就變成太監、大將軍兩方了, 如果小兒子當了皇帝, 大兒子的舅舅大將軍何進必然不服, 他若生出事端怎麼辦?一個叫蹇碩的太監說:「若要立劉協為太子,必需先殺何進,以絕後患!」 皇帝說「好。」於是, 殺何進,通過了, 宣何進入宮。 當何進剛走到宮門時, 一位官員說:「不能進去, 蹇碩公公要殺你哩。」就這一句話, 把太監設的局打破了。何進大驚, 急轉身回走。馬上召集諸大臣商量,進宮殺太監。
這個時候,前兩方相鬥,第三方,也就是袁紹等文武百官有了機會。簡單地說,在後面的鬥爭中,太監殺了外戚,又被文武百官殺了。漢獻帝剛剛繼位就大權旁落,而且沒有了任何可依靠的政治力量。
再加上當時各地武裝逼宮,地方為了平叛亂明目張胆地擴充軍備。終於導致了這個結局:

君權與相權失衡,中央與地方失衡。

後面那段很精彩,不過與題目不是很相關,擇日再更。


2016年11月3日 22:52:59 經過網友 @齊欣的提醒,感覺我的答案有偏差,這裡重寫答案,

何進的實力很強大,而且何進的位置很重要;


【第一部分,何進的實力強大】,這部分的觀點主要來自於網友 @齊欣;


何進的實力其實非常強大,強大到要稱帝的地步,具體可以參考何進為甚召董卓進京,他真的是傻嗎? - 沈雅涵的回答


1.
黃巾起義時,何進是總指揮,跟當年漢武帝時的竇嬰是一樣的。但與竇嬰又有區別,因為選用將領都是何進拿大主意(漢靈帝簽字而已),平定黃巾起義這個政治資本無人可及,同時也說明了他的統帥才能與組織能力


2.
何進的下屬都是三國超一流的人物,這種權力,即使後來的曹操也沒有(指揮不了孫權與劉備)。

  • l連漢靈帝都指揮不了的董卓,都服從何進,班底太好了;
  • 他死了之後袁紹等人仍然殺入皇宮足以說明他有實力。
  • 董卓廢立皇帝,袁術稱帝,袁紹、曹操,孫策、劉備都稱王,這些人能量都很大,而且都是他的手下,如果何進稱帝,真正維護漢家天下的可能只有曹操與劉備;曹操反對董卓進京說明曹操維護漢室,當然也可能是曹操根本沒有看出何進的居心,問題在於即使曹操跟何進開戰,曹操未必是對手;要知道,十八路聯軍都沒消滅董卓,何況是何進?何況,曹操把何進的孫子當養子,說明曹操未必跟何進做對;

3.
司馬懿留下了何進的後代,說明何進在士大夫群體的名聲比較好。


4.
讖語「代漢者,當塗高」,袁術,曹丕,甚至李傕都用這個讖語來解釋自己稱帝或者打算稱帝的合法性,其實,何進的字就是遂高,讖語代表民意與天意,如果諺語真的代表天意的話,那麼天下本來就是何進的,之後幾百年亂局顯然是因為違背了天意,。。。。

第二部分,何進的位置重要,也說明漢末朝廷非常脆弱(這部分是我本來的觀點)

在漢朝,圍繞皇權有三股勢力,外戚、宦官與官僚,這三股勢力是相互制衡,相互監督的關係;

三股勢力之中,唯獨官僚是相對穩定而且是世襲的(具體的內容可以看看《何進身為三軍總司令怎麼會輕易被人幹掉? - 沈雅涵的回答》);因為官僚世襲,對皇帝造成了威脅;
官僚的門檻高,皇帝又不能趕盡殺絕;
所以,對於官僚,皇帝只能控制性地使用,並依靠私人力量來對抗世家大族(私力救濟);這個私人勢力就是外戚與宦官,因此,宦官與外戚掌權意味著皇帝已經不能控制官僚,標誌著朝代沒落

  • 史書往往將朝代沒落歸罪於外戚與宦官,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官僚世襲,這也是毛澤東發動文革的原因
  • 古人似乎非常詬病外戚與宦官,其實外戚與宦官對封建社會穩定是有好處的,

反過來,官僚如果殺掉所有的宦官,就意味著

  • 官僚架空了皇帝(皇帝的權力空心化),甚至控制下一任皇帝的任免;
  • 皇帝與官僚形成了你死我活的敵對關係,意味著官僚沒有監督,朝代距離滅亡就不遠了(最典型的是袁紹殺盡十常侍)

具體說到何進;

  • 何進本身代表外戚,他的死意味著漢末的外戚勢力已經被全部清除幹掉(驃騎將軍董重已經被何進誅殺);
  • 十常侍已經被袁紹誅殺,意味著宦官勢力被消滅

這就意味著對抗官僚的兩股勢力(外戚與宦官)已經不存在,官僚沒有了天敵,就會瘋長;

而漢末,官僚本身不存在一個諸如曾國藩、左宗棠這樣的政治核心,即使是袁紹,袁術就不服他;這就如袁世凱死了之後,民國分裂為軍閥時代一樣;所以,漢末就跟清末一樣,何進死了之後,群龍無首必然淪為三國軍閥時代

同類話題
張讓說:「我等滅絕,天下大亂啊!希望陛下自己愛惜自己!」這句話有道理嗎? - 沈雅涵的回答
明、漢、唐等朝代為什麼會重用宦官? - 沈雅涵的回答

何進系列
何進身為三軍總司令怎麼會輕易被人幹掉? - 沈雅涵的回答
何進為甚召董卓進京,他真的是傻嗎? - 沈雅涵的回答
除卻最常見的那幾個,秦朝滅亡的原因還有什麼? - 沈雅涵的回答
崇禎皇帝這麼勤政,為什麼明朝仍然亡國了? - 沈雅涵的回答


先說結論,何進死不死天下都已經要大亂了,何進只是個激發點而已。為什麼這麼說,看當時大勢。
桓靈之末最重要的大事,黃巾起義,張氏兄弟造亂了一番當然不會成功,但是對朝廷來說產生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東西。一是鎮壓作戰中有幾個人物掌握了軍權,長期帶兵,包括自己的兵。代表的是皇甫嵩、朱浮、何進、董卓。一個是州牧,之前漢各州只有刺史,沒有州牧,忘了哪個名士建議的,為地對黃巾作戰,使地方上軍政統一便於協調,於是有了州牧,擁有軍事權力的地方首掌。換句話說,培育了地方武裝力量,這個非常危險。
皇甫、朱浮是忠於朝廷的士官,基本滅掉黃巾以後,手握重兵,當時部下就有人建議他們以清宦官的名義進軍直隸,上可以取而代之成商湯、周武之功,下可以統御中央效霍光之跡。但是這兩人都沒做,桓帝讓交兵權時,乖乖交了兵權,作了文職幹部。何進外戚,自然要拿著大將軍的職位。董卓比較精明,朝廷兩次要調他進京,解除兵權,但這貨存心不良,早知朝廷力量有限,借故沒去,一直帶兵屯紮在河東,以觀時變。何進一死,這個機會來了。換句話說,當時就董卓不進京,旁邊的河內張揚,并州丁原都會進京的。
董卓為人有點暴,其實沒有那麼壞。董卓專政後,一件是廢天子,這個有點不厚道,但前提也是劉協確實比他哥有才幹,像是好帝王,初衷還是好的。再個他沒有要取而代之的意願,他的意願是效仿霍光,專持朝政而已。所以一開始還是很聽士大夫們的話,作用的都是當時的一些名士,可以說朝政沒啥大問題,所以董卓死後,像蔡邕這樣的會甘願為他收屍,因為對這些有名望和才幹的人確實不錯,有恩。後來袁紹起頭鬧事,這是明擺著不往好處弄,決裂了。
袁紹這個人存心最不良。先慫恿何進召兵,光直隸的兵滅宦官一千遍都夠了,出事了又跑到河北,發展自己的武裝。他的目標是光武帝,知道地方擁兵,天下將亂,最重要的是發展武裝,據河北而統一天下,自己當皇帝。所以獻帝東走的時候,沮授勸他迎接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這傢伙不聽,想自己單幹,結果被曹操牽著走。
最根本的問題,其實就是地方武裝力量。天下大亂的時候,各將手裡都有兵,但是天下一定,皇帝馬上就把兵權收回來了。兵權是直屬於中央的,地方只有文官系統。如果地方有武裝就有了和中央對抗的資本,隨時可能造反。桓帝的問題就是,兵權沒能收完,沒力量控制地方軍。另外州牧這個沒有及時取消,讓地方可以自由募兵了,武裝力量越發展越大。公安長還是很牛的,省長都不好惹。


1. 古時候,因為交通不發達,通信成本高,所以政治成本是非常非常非常高的。
2. 因為政治成本高,所以不管是天朝還是歐洲,都喜歡「封臣」
3. 天朝太大了,封臣的管理成本也太高,哪怕是聰明的天朝人,骨子裡流著擅長政治鬥爭血的天朝人,也搞不過來,所以自古以來,圍繞封臣的鬥爭就沒停過。
4. 不信?就前兩年,老夫夜觀星象,星墜於西南……
5. 現在都這樣,你覺得古代中央對地方的戰爭,得慘烈到什麼樣?聽到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嗎
6. 所以,其實漢末不是何進死的關係,是太監和外戚一下子死太多,導致本來就難以維持的帝國結構直接分崩離析。說簡單點,就是小弟都不聽你的,當自己的山大王去了。
7. 人嘛,當山大王的時候,都喜歡逐鹿中原……
8. 最後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要不是秦始皇統一了文字和貨幣,中國現在說不定就和歐洲一樣,一個省一個國家……所以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人是武則天,第二厲害的,我覺得就數秦始皇。


問題是何屠戶還沒死的時候,天下就夠亂啊!談論何屠戶的悲劇,也要考慮時代背景和歷史進程。


東漢建國以來,大概是從章帝以後,外戚臨朝輔政開始,誘因自然是主弱母壯,而皇太后又常需要借重自己娘家的親戚,如叔伯兄弟。


但是皇帝要是長大了呢?要拿回屬於自己的權力,必然會和久握權柄的娘舅干仗。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皇帝首先信奉的人,多是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宦官。宦官伴生於皇權,與皇帝的關係親密。所以搶班奪權這種隱秘危急的事,須依賴閹宦的力量。


宦官和外戚的爭鬥,起源還是皇權的波動。皇帝多短壽,繼承人年紀又小,外戚輔政。皇帝長大,又依靠宦官奪權,這是東漢政治的毅種循環。


大將軍這個位置,是很尊崇且很有權力。但是,這是一個高收益高風險的位置。鄧氏,閻氏,竇憲,梁氏,竇武,這些外戚大族,全都倒在政治風雷中了。到了跋扈將軍梁冀倒台的時候,梁孫兩族無論老少全都暴屍街頭,朝堂為之一空。


帝國權力血液的每一次更新,都需要付之血淋淋的代價,就正如竇武陳蕃李固這些名臣的死,也正如蹇碩陽球這些人的死。在帝黨,後黨的鬥爭中,士流和豪強一個躲閃不及,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竇武陳蕃是怎麼死的,袁紹是見過的。陰蓄死士,這並不是沒有源頭的,袁紹本身可能就是一個較為陰鷲的人。在內部,圍繞著皇權的鬥爭幾乎沒有停歇。在外部,黃巾沸反盈天,關中變亂。董卓擁兵自重,朝廷徵辟為少府但是他沒有動。中平五年,漢靈帝還沒死,劉焉跑路到了益州,也是看到了天下將亂的預兆。


以何進的人望,智力,還站在時代的火山口上,遲早是要爆炸的。無非是早晚而已,就像他的前任梁冀,竇憲那樣被一場宮廷政變咬死。申生在內而死,重耳在外為安。到了這時候,洛陽城和皇帝這個大火球,是誰黏上誰一身騷。


或許袁紹所想的,無非是全盤砸爛了,再換上新的血液。


東漢的覆滅主要有2個長期因素和1個偶然因素:

2個長期因素是——
1 皇權衰微導致的外戚與宦官的百年纏鬥;到靈帝死後進入白熱化,並同歸於盡
2 底層土地兼并導致的黃巾起義;劉焉提出廢刺史設州牧,成功鎮壓黃巾黨的同時培養出一大批獨立民團

1個偶然因素是——
董卓進京,開始倒行逆施。中央的纏鬥使得董卓能控制朝政;董卓的暴行導致關東軍蜂起而上,進而導致整個政權的崩潰


我頭一次看到有人這麼誇何進的。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都白學了么,漢末大環境如此,何進又不是什麼力挽狂瀾的牛逼人物,有他沒他這大清哦是大漢都藥丸。


何進之死,只是漢末亂世的導火索。其根本原因在於另外兩個人:天公將軍張角,和劉璋之父劉焉。
首先是張角。我們來看看《資治通鑒》是怎麼講張角的:

巨鹿張角奉事黃、老,以妖術教授,號「太平道。」咒符水以療病,令病者跪拜首過,或時病癒,眾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轉相誑誘,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或棄賣財產、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萬數。郡縣不解其意,反言角以善道教化,為民所歸。

他在乾的事情是赤裸裸的迷信活動啊,他搞完迷信活動,發展完教徒之後幹什麼呢:

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書京城寺門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揚數萬人,期會發於鄴。元義數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

對,張角要造反。上面的回答有說過,不論是宦官外戚誰掌權,都是統治階級的內部鬥爭,再怎麼斗,頂多只是朝堂之上朽木為官,不會令全天下跟著一起亂。但是張角是乾的事情是造反,是革命,是被統治階級向統治階級發出挑戰。而且之前有講過,東漢十三州,有八個州都有「太平道」的教徒,造起反來大有席捲八荒之勢。所以,三國的亂局從張角率眾,黃巾起義開始,就已經走向了紛亂。

--------------------------------------------分割-----------------------------------分割--------------------------------------------

張角起義,其實也並不能完全使當時的中國陷入紛亂,或者說不會陷入「三國」這種形式的紛亂。本來造反這樣的事情,大多是失敗的,東漢王朝如果平定了造反,局勢雖說糜爛,但也不至於不可收拾。造反如果成功,張角翻身當皇帝,可能會有其他勢力起義,來個「漢x(下一個朝代,可能不是晉朝)英雄傳」也不會像三國一樣群雄並起征戰百年(從黃巾起義184年算起,到280年三國歸晉)。歷史上,東漢王朝也成功抵禦住了黃巾起義(指張角三兄弟本身帶領義軍那次),可是為什麼漢朝還是亂了呢,這就要說道另外一個影響力巨大,但常常被忽視的任務,劉焉。
劉焉究竟幹了什麼,《後漢書》記載:

時,靈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為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輒增暴亂,乃建議改置牧伯,鎮安方夏,清選重臣,以居其任。

牧伯就是州牧,統領一州軍政大權。在牧伯之前,各州的政治方面由各州刺史負責,軍權則多由朝廷所封中郎將負責(此處我也並不十分確定,歡迎補充和更正)。而劉焉這個野心家乾的事情,就是建議靈帝把軍權和政權全部交給同一個人,也就是州牧。漢武帝曾在多戰事的州設立州牧,到了漢成帝時,將其廢除,改為刺史。
州牧這個職位不簡單,其權利與唐朝節度使相類似,但是東漢十三州不管哪一州面積都比大多數節度使統治面積大很多,所以州牧的出現可以說完全掀開了亂世的序幕。各州州牧擁有軍權政權,而中央因為黃巾起義的緣故已經顯露出頹相,這不就是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時代嗎。各路野心家紛紛登場,精彩紛呈的三國時代也終於到來。

PS:在設立州牧之時,部分刺史也已經擁有軍權,如涼州刺史董卓,并州刺史丁原等等。但是,這些地方多為靠近北方其他民族的多戰事地區,而州牧的出現,領東漢各州都能軍政統一,可以說推動了三國的出現。

以上。


不少答主都說的不錯,我個人談談宏觀制度上的問題。


由於漢代沒有科舉,甚至在漢代名存實亡的時候才有九品中正制。這使得官僚集團更像是依靠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利益集團,獨尊儒術也不過百年。

因此文官集團和皇帝的聯盟還比較弱,封疆大吏的威脅比後來的朝代更大。

由於文官集團不成熟,注意這裡不涉及強弱問題,只是成熟與否的問題,所以閹黨和外戚這種缺乏執政合法性的利益集團往往會採取將敵人趕盡殺絕的辦法對待黨爭,很容易玩過火。

引入地方官員作為外援,實際上就開了「地方武將、文官干涉朝政、下克上」的先河。

也徹底暴露了統治集團的無能、混亂,黃巾叛亂之後疲憊的漢王朝徹底暴露出了軟肋,各地的州牧自然不聽中央了。


簡單理一理,何進之死其實是兩條線,一條是是明線是繼承人問題,這使外戚與宦官開始互相忌憚,何進對於支持二皇子的宦官們有忌憚,因此何進有理由去處理宦官,但是怎樣處理,他一直是猶豫的;另一條線是暗線,士人在其中的作用。更準確說是袁紹在裡面有很大的推動,使的局面不斷惡化,招董卓入京,在何進死後,立馬絞殺宦官集團及何苗等外戚,一下子將漢帝國的兩根柱子推到,那隻剩下士人了,獨木難支,漢帝國風雨飄搖也不奇怪了。
再就是董卓入京,看到中央亂成這樣,為漢家打了幾十年的太師就就想整理河山啊,可是他身份不夠啊,想名正言順執政就只能成為外戚,剛好二皇子是他祖母董太后帶大,太后剛好姓董,所以為了攀親戚,另立了獻帝。但是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士人們好不容易收拾掉了老對手,卻讓一個老軍頭摘了果子,肯定不服氣啊,所以袁紹號召起兵,共討董卓。此時此刻漢家天下再也沒有轉寰的餘地了,因為兩點,一是任何利益的爭奪已不再靠政治上的博弈而是靠軍隊了二是地方心有異議者已經感用「光明正大」的借口反對中央了。當然還有一點就是董太師應對失當了,首先是沒有快刀斬亂麻的平亂,另外就是退到關中了,這不明擺著告訴世人,太師慫了嗎,沒能力管理天下嗎?
整理一下觀點,亂漢家天下者,袁紹也,他憑藉宮廷陰謀將漢家制衡的政治格局打破,並成為了獲勝者。


為何沒有人說到點子上?不具備才幹的人,掌握了太大的力量,最終毀滅了整個國家!就像開著賽車的兒童。

繼承製,永遠會出現這種問題,就是皇帝或者統帥的後代本身能力過於弱,然後因為害怕被有能力的人奪取權利,又委任了一批忠心而不知道能力如何的人來輔助。這導致了興盛的王朝隨著開國後衰亡的必然性----就像原來是聰明的人類開著萬噸巨輪,但是後來變成了猴子或者其他低能的東西,巨輪的沉沒就是必然。

而船沉沒後,旅客生存之路就是赤裸裸的鬥爭和求生了,這就是亂世中人們的命運-----


但凡牽扯到三國的問題,所有的視線都或多或少的被三國演義這本書扭曲

這個問題也是這樣

三國演義的政治正確在於忠君,尊劉貶曹,不僅三國演義是這樣,同樣有政治正確的史書也普遍有這種傾向

在漢末董卓之亂的點上無不誇大了董卓的實力,以此給劉氏的無能,正統士大夫們的無能遮羞。

書里不能木有正義的一方,就算皇帝不正義,那士大夫們也必須是正義的。事實是,漢末的洛陽,一群豬和豬糞而已。

對於董卓的實力和來歷,幾乎所有書都含糊其辭,似乎這人突然就有了十幾萬大軍似的。

董卓有軍權但絕對不大,別說趙匡胤了,連袁崇煥年羹堯的級別都不到。這人是個粗人朝中無人,憑軍功上任,軍功有多大呢?平定黃巾的話,董的軍功進不了前五,主要戰役里只當過副將,也就前十最多,第一是漢末第一名將皇甫嵩,對付涼州邊氏叛亂,也不是第一,第一還是皇甫嵩,董大約前三。以此當上涼州牧。

涼州這個鬼地方不算有錢,但是幺蛾子多,羌人鬧事,漢人也鬧,征戰不斷,涼州是軍事大州不假,涼州兵善戰也不假,但是漢代對地方軍權的限制還是非常嚴的,中央軍最大的道理就是靈帝不明白,靈帝的祖宗也是明白的。普通州牧能統兵萬人到兩萬人的樣子,中央軍的北宮衛卻高達10萬,還有禁軍兩萬。幽州并州涼州三地經常用兵,地方軍多一些,但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多於5萬。董卓在任時邊章韓遂以及羌人一直都沒消停,這幾萬人也不可能全部帶走,也就萬了八千的樣子。

洛陽那幫酒囊飯袋,包括西園八校尉之一的曹操,發獃的發獃,互掐的互掐,一個地方軍官進京,逐步接管禁軍和北宮衛,各種手段殺異己,居然連個站出來的人都沒有。

洛陽那堆酒囊飯袋裡面,何進是唯一一個會動用北宮衛和禁軍去對抗地方軍的人,何氏熊弟先後死於內掐,剩下的酒囊飯袋們估計還在想有個人主持亂局挺好,董卓才能上演蛇吞象。

上個皇帝是個問太監叫爹叫媽的垃圾,想想朝堂之上都是什麼玩意。

何進不死,以何進的智商也免不了天下大亂,無非何進死了,給了一個地方軍閥在洛陽撒歡的機會而已。

隨手打的,細節都木有敲~


東漢末年那局勢本來就是個火藥桶,雖然何大將軍自己也沒少朝裡面塞火藥,但是他的地位決定了他怎麼著也是為數不多的能鎮場子的滅火器,這樣一個人自焚在火藥桶旁邊,你還能指望火藥桶自己保持克制,不點根煙冷靜一下嗎?

簡單的說吧,東漢末年大方向上的矛盾可以粗略的從兩個方面去看。

一個是中央跟地方的矛盾。黃巾亂後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大大削弱,各路仁人志士、牛鬼蛇神該動的不該動的心思都起來了,只是礙於漢朝的傳統權威不敢發動或者難以成事而已。典型的如王芬那個糊塗蛋在中平五年搞個謀反居然能滿世界拉人入伙,皇甫嵩老先生也一直行走在「謀反」或者「不聽中央號令」的邊緣上,至於董卓這種鷹視狼顧的傢伙屢違詔命的事就更不消說了。在中樞權威尚存,皇帝或者大將軍這些能夠合法執掌國家權柄的人尚且存在的時候,地方勢力尚有忌憚,一旦中樞合法性被削弱,地方勢力就很容易用各種借口拒絕或歪曲中央號令了。

當然,如果只是這樣,事情還有可為之處,畢竟上面所說的這個矛盾實質上是中央出問題後才會發揮重要作用的長期矛盾,如果中樞能在權利轉移的時候保證穩定,那麼多少還是能拖一拖的,可是坑爹的是,中樞政權從很久以前就存在一個致命的矛盾了,那就是宦官黨人外戚的三角關係。

其實我們翻翻東漢史就會發現,由於外戚的坐大,東漢政權的傳承從和帝以後就跟無休止的宮廷政變扯上了關係,考慮到宮廷遊戲規則的特殊性,鬥爭各方都基本需要跟宦官這一批在宮廷中掌握權利的特殊人群打交道,久而久之,宦官就成為不止在宮廷、而且在朝政上也有很強影響力的特殊政治力量了。

然而遺憾的是,士人並不甘於看到這一幕的發生,所以東漢晚期的政治鬥爭基本上是士人、外戚、宦官三者的相愛相殺,直至桓帝末年,外戚由於宦官勢力膨脹徹底倒向士人一方,自此奠定了東漢末年中樞的基本格局。

在漫長的鬥爭中,士人與宦官積下了解不開的重怨,第一次黨錮的時候桓帝尚在,雖然起了大獄但黨人旗幟三君猶在,政局還算維持著脆弱平衡,到了二次黨錮的時候鬥爭雙方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軍事政變這種模式,最終弄到黨人全軍覆滅,弄到這種一言不合就掀桌子的局面,雙方已經徹底失去了協商解決問題的基礎,剩下的事就只有你死我活的不斷黨爭了。

所以中平年間黨錮一解,何進援引與黨人聲氣相通的一批人入朝的時候,中樞的矛盾就已經不可調和了。這批以黨人繼承者自居的傢伙一開始就把宦官視作政治上的最大對手,因為靈帝的朝堂結構中宦官的確佔據著相當大的權勢,這一點他們與何進的利益是相同的,可以說正是他們有這樣的政治立場,何進才會援引這批人入朝。

可是在如何處置宦官這一點上,雙方的立場就截然不同了。自兩次黨錮以後,輿論已經普遍把宦官視作國家衰落的根源,而且二次黨錮之後宦官得志時對黨人的迫害就在目前,陳蕃竇武的教訓也殷鑒不遠,這批以黨人繼承者自命的傢伙根本沒對宦官抱任何幻想,一開始就是奔著盡誅宦官或者至少廢盡宦官權力去的,這一點可以在何進的「陳蕃」袁紹同志那裡看得很清楚,在勸說何進褫奪宦官權力時候他是這麼說的,『前竇武欲誅內寵而反為所害者,但坐言語漏泄;五營兵士皆畏服中人,而竇氏反用之,自取禍滅。』,到了何進死後也果然『紹遂閉北宮門,勒兵捕諸宦者,無少長皆殺之,凡二千餘人,或有無須而誤死者。』

而何進這個孱頭在想什麼呢?這個政治智商高達250的大將軍什麼都沒想,他居然在這種要命的時候立場搖擺!!!蹇碩事發後他沒安全感採取了袁紹的建議去對付宦官,何太后跟何苗指出他們跟士人利益不一致的時候他又覺得有道理遲疑不斷,既然這樣你就安撫宦官壓制士人啊?何大將軍偏不,在這種時候他居然很有創意的遵從了袁本初同志的那條絕戶計從四方調兵進入京師,還派鮑信王匡那批人回家募兵,結果人來了又遲疑不決,硬是讓這幫人在洛陽城外表演搶劫放火的行為藝術,這幫人還天天吆喝著我們在為殺宦官而「時刻準備著」,雖然宦官大多六根清凈,可是佛爺也有上火的時候啊。

所以宦官們在嗑下幾十斤泄火藥之後終於忍不住要動手了,就在何進仍在猶猶豫豫、袁紹這個烏鴉嘴用『事久變生,復為竇氏矣!』這句話泄露了天機後不久,宦官們魚死網破終於砍掉了何進的腦袋,而檢點此時的洛陽城,形勢終於也無可避免的走向了崩潰的終點。

洛陽城內,最強大的外戚死後士人宦官彼此交兵,這是東漢末年三國殺最後也最瘋狂的餘暉;洛陽城外,幾個佔據地利的諸侯一直在等待城內來場大洗牌以撈取最大利益。中樞地方矛盾、中央政局矛盾都在這短短的幾個月間集中爆發,熊熊的烈火燒毀了整個大漢中樞以及它數百年來的積威,總而言之,西周已經滅亡,之後只能是春秋戰國的戲碼了……

所以何進死天下大亂這個說法並不能算錯,這個純潔高尚的人憑藉著自己孜孜不倦的作死終於滅亡了整個大漢帝國、順帶埋葬了自己,這樣不止坑己、還要坑人的精神是註定要百世流芳的……


我來補充一點,漢末天下大亂的重要原因其實是以袁紹為首的部分地方諸侯對漢獻帝繼承問題的不認可
很多答案寫的都太長了,我就簡單介紹。
大家都知道,東漢能延續到12代皇帝,其實是外戚宦官的權利博弈的結果。
然而,袁紹同志慫恿何進幹了一件事兒:殺光宦官,以從根本上解決宦官掌權,達到外戚專權。
讓兩根柱子變成一根柱子。
但後果大家都知道,宦官的柱子倒下之前,何進先死了;
然而,何進死了之後,袁紹也把宦官這根柱子鏟倒了。
所以,何進死後,等於是支撐漢朝的兩根重要支柱全倒了。

權力真空出現,董卓同志進京撿漏。
當然,此時還只是中央內部的權利鬥爭,和地方的關係不大。

然而,董卓做了一件事——廢除漢少帝劉辨,扶持年少聰穎的劉協登台。
這就造成了袁紹與董卓的政見分歧,袁紹出走地方。
因為廢帝問題,袁紹不認可漢獻帝的法統,所以後來聯絡了一些諸侯,試圖扶持劉虞登基。
然而劉虞堅決不配合。

正是對漢獻帝不認可,所以袁紹將董卓視為亂臣,認為董卓控制的朝廷是個「違法政權」。
所以才糾結諸侯,去攻打董卓。

可能是我讀書少,反正我沒看到過諸侯說他們的目的是救皇帝,而都是干董卓。
這至少能看出當時有相當一部分諸侯和袁紹懷著是同樣的心思:
劉辨的法統是正統,劉協是被亂臣董卓扶植的。
幹掉董卓之後,劉協皇位的存亡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當然歷史不能假設,而且劉協也是漢靈帝活著的唯一兒子),如果袁紹一旦打入中央,將董卓殺死了,我覺得他幹得出廢掉劉協,另立新君的事兒。

後來董卓死了,天下分裂了,為啥?就是因為漢獻帝的正統地位不被諸侯從內心認可。
他只是名義上的天子,但這天子的出身大家心知肚名,只是嘴上不說,背後肯定嘀咕:不合法。
這才是真正的漢室名存實亡。

曹操也只是利用了漢獻帝一個名字而已,內心呢,說不定也和袁紹一樣鄙視漢獻帝。

所以,並不是曹操讓諸侯漠視漢室,甚至讓魯肅給孫權獻出江東版的「隆中對」,為孫氏定下了成就帝王之業的發展目標,漢室名存實亡,從董卓廢帝、袁紹反董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來了。


前面兩位都說得挺好,我也懶得打太多字了,簡單說就是皇帝 外戚 宦官三方勢力自和帝開始形成了微妙的動態平衡,雖然皇帝都小但都能維持國家正常運轉,只是風水輪流轉罷了。原來是有破有立,何進一死,宦官被誅,變成破而不立。兩個勢力徹底完蛋,皇帝無用,加之黃巾起義之後地方勢力的崛起,權力真空立刻被地方勢力所分割,天下也就亂了。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里有什麼可愛的怪獸或者鬼怪?
北齊的高澄是怎樣一個人 他真的是被他的弟弟高洋派的刺客刺殺的嗎?
古代宮廷賜死的毒藥真的服之立斃么?
為什麼李煜多次請求宋直呼其名?
古代和現在的中醫師和針灸師出診時會帶有怎麼樣的裝備和設備。?

TAG:歷史 | 三國 | 中國古代歷史 | 東漢 | 何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