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能玩轉業餘交響樂團和交響管樂團嗎?

諸位大神請給力…
能,就怎樣玩呀?
不能,那怎麼破?
靠互聯網么還是靠政策呀…

另外請問交響樂團和交響管樂團存在的邏輯是啥?就是為何要有它,為何在一些國家玩得好…


卸腰

我從大三開始作高校管樂團指揮,直到國內研究生畢業出國前,一共作過某大型城市四所一本大學交響樂團和管樂團的藝術總監和指揮,所以個人認為自己倒是略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個人覺得,在中國大陸要想玩轉非專業的交響樂團和管樂團,首先是要有經濟基礎。這也是北上深廣的學生樂團相對水平高很多的原因。同時,有些大城市也會有一些愛好者來組織非專業的樂團。這些樂團,首先是要有經濟支持,另一方面,就真的靠愛好者們自身精力的付出了。另外,在大學裡搞交響樂團和管樂團,大致有如下問題:排練場地,樂手招募(在樂團初具規模前,如何在全校範圍內找到水平好的樂手並且說服ta加入,如何避免因畢業造成的青黃不接等等),排練時間的統一問題,各聲部各樂手的單獨練習場地和時間問題,以及仍然是經濟問題(打擊樂器總不能要樂手自帶吧,非常規樂器樂手也不會有吧。你要想建個管樂團,沒有低音黑管上低音薩之類的樂器,估計也不好玩。那些樂器,一把上萬也不嚇人,這些錢從哪來?),以及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如!何!與!傻!逼!團!委!斗!智!斗!勇!團委作為一個醬油一般的存在,還擁有對你的控制權。他們會隨心所欲地審核你們的節目單,給你們提各種下賤的要求(比如要你們管樂團一定要演中國傳統音樂作品,或者因為某領導喜歡民樂就要管樂團專場要和民樂合奏,或者每場節目單上都要加入紅歌的曲目,或者認為你選進節目單的樂曲-巴赫的康塔塔"來吧,甜蜜的死亡"太過消極,不讓演)

總結一下,說到底,想玩轉,有幾個條件: 有錢,有實權人物支持,有人願意全心付出。


你在說娃哈哈么?娃哈哈成立國內首支校企合作室內樂團 新華社――經濟參考網


這個問題其實應該可以再精確一些,我覺得題主應該問的是參加國內非職業社會性質非高校交響樂團是怎樣一個體驗。不過我先說說參與管理一個非職業樂團的體驗可能能夠對你有幫助。
這個我要分幾個維度說說幾個體驗,
第一是成員水平,相比專業團和高校學生團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強的很強比如本身就是職業人員或退休職業人員,弱的比如初學者,這個就要建立一整套的人員選拔機制,另外你需要思考你憑什麼拿這些機制來約束別人,怎樣統一情節愛好與成員工作繁忙之間的矛盾,用情感約束還是用實際好處,是正激勵還是負激勵?這些其實是非職業樂團最頭疼的事情,學生特長生樂團老師好歹手上還捏著學分呢,就算是選修課也算是有一定權力,社會上的樂團其實靠的是團員自己的態度,換句話說我沒什麼約束你的但是實在不行也只能換掉你。
第二,成員的三觀很重要,能在社會上站住的非職業樂團都有兩把刷子,不是另有資源就是獎金頗豐,還有二者均有只是加權不同的,要麼就是達官顯貴聚集,你如果來就是抱著拉個活兒賺點外快無法理解樂團的初衷的人估計是無法真正的和樂團融合的,如果拿錢找人非職業團有資金也不一定非要找你。你不知道樂團里坐著在其他領域裡多牛逼的人,或許那個人正坐在提琴的尾席但是人家是某跨國公司的高管,或許那個人吹巴松2但是那個人身價億萬,或許後排敲軍鼓的人是艦長剛剛參加完亞丁灣護航。另外,退休的專業人士也沒必要太牛逼,處處擺架子好的非職業團也不慣著你倚老賣老的臭毛病,包括專業的人事叫別人拿譜子的弓法不記得統一的一律不符合現代非職業樂團的要求。非職業樂團也是有尊嚴的好嗎,不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實話說如果讓我選擇,我更願意選擇高水平特長生不願意要專業的,專業的事情多,什麼來了就要做首席啊,譜子不帶啊,不參加排練就想演出或者排練也要錢啊,不好意思請去專業團,我們養不起你們這些大爺
第三,最好的樂團不是高水平樂團,是一直被需要的樂團
怎麼理解,無論場合,多殘酷的場地我們都去,剛裝修好的毒氣熏天我們也去過

可以看到大家排練的時候都帶著口罩,管樂更苦逼都大口大口呼吸裝修毒氣,這一場幾乎沒有報酬,大家是愛,對音樂的愛。
去年前年加今年年我們演出了累計30餘場,所以說無論你水平高低,被人需要才是贏家

其他的等我再想想


推薦閱讀:

勃拉姆斯的圓舞曲 Op.39 原始版本究竟是不是四手聯彈?
不同時期的古典音樂是如何劃分的?
四部和聲重複音的位置如何確定呢?
什麼是密接和應?

TAG:古典音樂 | 交響樂 | 樂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