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為什麼有那麼多名貴茶具?
賈寶玉和黛玉在妙玉那喝茶的一次,妙玉拿出好幾個名貴茶具,她一尼姑,哪裡來的錢?
謝邀。
不用扯各類索隱推測,原著寫得明明白白。
林之孝一開始就說了:
"外有一個帶髮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髮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邊只有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伏侍。文墨也極通,經文也不用學了,模樣兒又極好。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迹並貝葉遺文,去歲隨了師父上來,現在西門外牟尼院住著。他師父極精演先天神數,於去冬圓寂了。妙玉本欲扶靈回鄉的,他師父臨寂遺言,說他『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有你的結果』。所以他竟未回鄉。」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說:「既這樣,我們何不接了他來。」林之孝家的回道:「請他,他說:『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驕傲些,就下個帖子請他何妨。」林之孝家的答應了出去,命書啟相公寫請帖去請妙玉。次日遣人備車轎去接等後話,暫且擱過,此時不能表白。
人家「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
什麼叫「也是」?就是和賈府一樣人家。
什麼叫仕宦之家?當官的。
人家是因為生病才出的家,好比北方以前有跳牆和尚一樣,還真以為人家窮嗎?
話說回來,尼姑和和尚就買不起茶器?真是呵呵。
《水滸》裴如海招待潘巧云:
海和尚卻請:幹爺和賢妹去小僧房裏拜茶。」一邀把這婦人引到僧房裏深處,預先都準備下了,叫聲:「師哥拿茶來。」
只見兩個侍者捧出茶來,白雪錠器盞內,朱紅托子,絕細好茶。吃罷放下盞子,「請賢妹裡面坐一坐。」又引到一個小小閣兒裏,琴光黑漆春台,排幾幅名人書畫,小桌兒上焚一爐妙香。
豈不知禪茶一家,明清時出家人不能收藏金銀珠寶,有錢就花在茶器和袈裟上。官家小姐出家,又喜歡,有些好茶器,理所當然得很。
作者故意的, 暗示妙玉出身不凡.
同樣手法的還有秦可卿, 明裡寫的出身也不高, 吃穿用度卻都規格很高.
那是文學上的一種誇張,極言妙玉的奢侈,也是為了突出這個人的人物個性和她的家世。不然秦可卿的房間里那飛燕立過的金盤,楊貴妃的器物,還有探春房裡擺的,都是真的賈家怕是富可敵國都不一定弄的來,東西是好東西,也絕對不便宜,但絕對沒有那麼誇張,就是很好的茶器和酒器。可以理解為,香水河畔,私人氧吧這樣的描述,只是這裡要再深一點,因為曹老做這些描寫往往也是為了突出人物性格,就像秦可卿是為了暗示她有淫亂之事,探春有刀兵之氣一樣,妙玉大概以前也愛吃酒愛作詩愛一切現在賈府小姐們愛的事,只是那都是過去的事了
按照劉心武的說法,妙玉原本也是大貴族家的,後因為家裡犯了事而隱匿在賈府中。以下摘自《劉心武揭秘紅樓夢》:
由於《紅樓夢》八十回之後的文稿在流傳過程中不幸散失,所以我們對於妙玉在《紅樓夢》八十回之後到底會有怎樣的結局,確實是不得而知。但是根據前八十回的文本,我們還是可以探究出一些關於妙玉結局的線索。
妙玉在八十回以後,將充分體現出她在賈寶玉一生當中的重要作用,這是我通過對太虛幻境四仙姑命名的分析,以及對那支《世難容》曲的探討,已經明確了的。那麼,她將起什麼樣的重要作用呢?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再把前八十回裡面妙玉的第二次正式出場探究一番。妙玉在前八十回裡面是兩次正面出場:一次就是在第四十一回,品茶那回;第二次就是第七十六回,她二次亮相。
第七十六回的主要角色還不是妙玉,主要的角色是林黛玉和史湘雲。兩個人在凹晶館聯詩,聯到最後,出現了兩句非常有名的句子,大家都記得,一句是「寒塘渡鶴影」,一句是「冷月葬花魂」。當然有人要跟我討論了,應該是「冷月葬詩魂」吧?在通行本裡面都寫成是「冷月葬詩魂」,但是在版本學的討論當中,我個人是站在「冷月葬花魂」這一邊的,認為「花魂」才是曹雪芹的原筆。很多古本都很明確地寫的是「冷月葬花魂」,而「花魂」這個辭彙,在《紅樓夢》裡面是多次出現過的,比如第二十六回末尾,寫林黛玉哭,把宿鳥都忒楞楞驚飛了,於是作者寫道:真是花魂默默無情緒,鳥夢痴痴何處驚;林黛玉吟的葬花吟里,一連有好幾句使用了「花魂」這個語彙:「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請注意,「花魂」和「鳥魂」構成了一組相對應的概念,這也和「寒塘渡鶴影」對榫啊,「鶴影」不也就是「鳥魂」么?關於這個,這裡且不再深說,因為我們現在主要是講妙玉。史湘雲和林黛玉這兩個句子非常好,想必許多讀者讀到這兩句時,心裡都會涌動著難以言說的心緒,心想她們下面該怎麼聯句啊,這兩句出來,真是絕唱,比它們更好,難了!作者下筆很聰明,他也就沒再往下寫林、史二位聯句,他寫的是,就在林、史二位停下來,相對感嘆的時候,一語未了,只見欄外山石後轉出一個人來,妙玉就突然出現了。妙玉出來以後,就說你們聯詩聯到這個地步,就暫時別聯下去了,然後妙玉就把她們帶到了櫳翠庵裡面。妙玉自己興緻很高,就說我現在要把你們這個聯詩續完,我一口氣要把它續完,最後妙玉果然就把這個詩續完了。
在續詩之前,妙玉說了幾句話,這個話很要緊,請注意妙玉的話語。妙玉說,「如今收拾,到底還該歸到本來面目上去。」這句話含義很深,表面上是說現在我把這個詩做一個了結,「收拾」就是說你們已經聯了二十二韻了,我要把它做一個了結,續成三十五韻,使它完整、清爽。「到底還該歸到本來面目上去」,你不是吟月嗎?表面上她是說,我要翻回來切題,但是另外一層意思是說什麼呢?就是說做人跟作詩是一樣的,或者說作詩跟做人是一樣的,到頭來,人應該保持自己的本來面目。這是妙玉一生的追求,就是我的性格我不遮掩,我的性格的稜角我不磨去,我要生活在自己的本來的性情裡面,我要以真面目示人。因此曹雪芹通過這句話,實際上是從深層次啟發我們讀者,讓我們知道妙玉身上有值得學習的東西,那就是她那種要求保持一種本真狀態的人生追求,這是很了不起的,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環境下,都很了不起。這話還有另外一個層次的意蘊,也預示著八十回以後,作者的總體追求,就是「到底還該歸到本來面目上去」「質本潔來還潔去」。我們都知道《石頭記》開篇就是有一塊大石頭,它下界經歷一番之後,最後還要回到青埂峰下,還要回到它本來的位置上去,所以曹雪芹的語言確實都是內涵很豐富的,層次很豐富的。然後妙玉還接著說,「若只管丟了真情真景,且去搜奇撿怪」,當然她這是半句話,下面還有半句,但咱們先說這半句。實際上曹雪芹通過妙玉這個話就再一次宣布了他自己的寫作原則。在前面那麼多講我一直堅持了一個看法,就是《紅樓夢》它是帶有自敘性、自傳性這種特點的小說,它的人物有生活原型,它的事件有事件原型,甚至於它裡面的物件有物件原型,它很多細節有細節原型,它裡面很多話語是作者親耳聽見過的,從生活當中擷取來的。在這裡他通過妙玉準備續詩,在提筆前說的一番話,再一次宣布了這樣一個美學原則,就是不能丟了真情真景,不能夠去搜奇撿怪。但是妙玉的後半句話更值得玩味,也有個別的紅學家、紅學研究者,注意到這後半句話當中的奇怪語氣,請注意,後半句怎麼說呢?還得接著前半句話,後半句話才說得順,說「一則失了咱們的閨閣面目,二則也與題目無涉了」。這「二則」咱們先不討論,咱們說這「一則」。有人就說曹雪芹怎麼這麼寫呢?她是一個尼姑啊!你帶髮修行,你是在櫳翠庵裡面,每天坐蒲團,要念經的,要做功課的,對不對?你怎麼能夠去和林黛玉、史湘雲站在一個立場上,說咱們都有閨閣面目,都是閨閣女子呢?你那禪房跟閨閣,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空間啊!你自己以前不也常用檻內、檻外那樣的概念,把兩種空間區別得清清楚楚嗎?怎麼現在會這麼說話呢?明白為什麼有的人提出這個問題了吧?她這句話怪怪的,有人就覺得這話不應該由妙玉說出來,黛玉和湘雲這麼說可以理解,說咱們是閨閣女子,咱們不能失了咱們閨閣面目,但你妙玉怎麼會忽然說出「不能失了咱們閨閣面目」呢?我個人認為,曹雪芹這樣寫,他是有用意的。他就告訴你妙玉這個人,她確實是「不合時宜」。她人在庵中,卻心有情愛,她愛的並不是賈寶玉,她愛某一個王孫公子,她始終認為自己是閨閣中人,她不認為自己因為種種原因成為了這樣一個尼姑,就必須去遵守那些佛教的清規戒律。她就認為自己是一個閨閣當中有尊嚴的女子,她享有俗世的所有女子應該享有的權益,這就是妙玉,她就這麼說話。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妙玉的語言,言為心聲,妙玉的內心世界,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妙玉她將怎麼續?她未動筆前,先向林、史二位宣布她自己會怎麼續,她說,「依我必須如此,方翻轉過來,雖前頭有凄楚之句,亦無甚礙了。」她續詩前續詩後都有話,她續這個詩,你看她不是一般地續,她有她的最高原則,有她的美學宣言,有她對詩句內涵的追求。她說她為什麼要這麼續時,強調必須如此方能翻轉過來,請注意「翻轉過來」四個字,在八十回後,妙玉在寶玉一生當中所起到的作用就可以用「翻轉過來」四個字概括。一會兒我要講給你聽我的推測。
那麼,《紅樓夢》第七十六回,以出人意料的筆法讓妙玉出場,並讓她一氣呵成續出了中秋聯句十三韻,這其中的玄機到底在哪裡?妙玉的十三韻究竟說明了什麼?而它與妙玉的最終結局又有什麼關係呢?我繼續往下分析。
妙玉續的這個詩,有些讀者讀起來,會覺得比較艱澀、難懂,有的人讀到這兒,不知道究竟曹雪芹在表現什麼,就跳過去不讀了;我覺得閱讀當中有些地方跳過去也是一種辦法,不能對每一個閱讀者都有一個統一的要求,因為閱讀是種審美活動,審美活動應該是率性而為,怎麼讀得舒服怎麼來。我個人過去對妙玉所續的這十三韻,也經常跳過去讀,但現在我需要探究妙玉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就要細讀了。在西方文學批評各種體系里,曾經有一種頗為流行,叫做「新批評派」。他們的主張就是文本細讀,認為只有仔細地,甚至探幽發微地去細讀細摳細品細評作者寫下的每一個句子,每一個用語字眼,才能洞徹作者的創作心理,並闡述出作者所想表達的深層意蘊。我對西方的這一文學批評方法,也很願借鑒。我研究《紅樓夢》,基本的方法也是細讀,而細讀了妙玉所續的這十三韻以後,就形成了我個人的見解,現在我就把自己細讀的心得告訴你。
我個人細讀的心得是,妙玉在她所續的這些詩句裡面,把賈府,特別是金陵十二釵正冊裡面的除了她自己以外的這些女子,甚至你也可以把她自己包括在內,所有各釵的命運結局,做了一個掃描和概括。底下我講的這些看法都僅供參考,再申明一次:我從來不認為我自己的想法都是對的,但是,我又從來都非常樂於把自己形成的一些看法竭誠地告訴別人,與同好形成一種平等討論的關係。
妙玉是怎麼寫的呢?頭兩句,「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第一句「香篆銷金鼎」,大意就是說很高級的那種香在很貴重的鼎裡面,點燃以後在燃燒,但是它很快就要燒完了,這是預言賈元春。在八十回後,雖然賈元春她身處在「金鼎」般的皇宮裡面,但是她的命運也無非跟香一樣,很快就會燃盡,報銷掉。那麼「脂冰膩玉盆」呢?這是講秦可卿,是說秦可卿這個事已經結束了。什麼叫「脂冰膩玉盆」呢?在過去,經常是用玉做的一種盆形的器皿來安放蠟燭,當然是貴族、有錢人家才這麼做,而現在這個蠟不僅已經燃盡,而且是燃盡很久了,流淌出的蠟油,掩埋了蠟根,那玉盆里就好像堆滿了脂肪一樣,像冰一樣凝結在裡面了。這當然是指秦可卿這個事已經過去了。
然後她又寫,叫做「簫增嫠婦泣,衾倩侍兒溫」。簫就是吹簫、洞簫,簫的聲音總是很悲涼、很凄慘的。嫠婦,就是寡婦、守寡的人,她在那兒哭,但是她的境遇也還過得去,晚上還有伺候她的侍女給她把被子弄暖了,比如擱個湯婆什麼的,這個就是概括薛寶釵的命運。在八十回後,薛寶釵確實嫁給賈寶玉了,但是她和賈寶玉之間沒有正常的夫妻生活,賈寶玉還一度出家,她很悲苦地過著一種活寡婦的生活。根據脂硯齋批語的透露,在襲人離開賈府的時候,曾經跟這個府裡面的人留話,說「好歹留著麝月」,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最後在薛寶釵很悲苦的時候,身邊只剩下一個伺候她的人,那人並不是鶯兒,鶯兒當時究竟還在不在,我們現在找不到什麼線索,但是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線索,就是後來麝月留在了她身邊,所以說「衾倩侍兒溫」。
那麼,後來王熙鳳這些人到哪兒去了呢?下面就寫了,「空帳懸文鳳」,人去屋空,只是在帳子上還有鳳凰的圖案,成了一種悠遠的回憶。這就是暗示王熙鳳後來人都沒有了,當年的一切繁華富貴的生活,她的那種弄權、那種調笑、那種得意、那種慍怒,都已煙消雲散。下一句叫做「閑屏掩彩鴛」,它也是寫景,屋子也是空的,但是在屏風上面還畫了一些彩色的鴛鴦,這是暗示賈府裡面像鴛鴦這樣的一些大丫頭,最後也都花落水流紅,漂泊不知何方,留下的只有一些回憶,一些影像。
下面兩句則應該是概括整個八十回後賈府的艱難處境的,叫做「露濃苔更滑,霜重竹難捫」。
再下面兩句,我認為是概括了迎春和探春的遭遇。一句叫做「猶步縈紆沼」,就是說走在那個沼澤旁邊,隨時要掉下去,這就預示著迎春嫁給孫紹祖以後,終究還是掉下去了,被中山狼吞吃了。探春怎麼樣呢?探春是「還登寂歷原」。探春後來的命運似乎稍微好一些,她原來是一個庶出的女子,血統背景不怎麼具有優勢,可是她後來遠嫁了,遠嫁以後似乎地位表面上還有所提升,但是這種提升正像詩句所說的,是登上了「寂歷原」。什麼叫「寂歷原」?很寂寞的,離自己的親人和家鄉很遠的那樣一個高地上,這預示著探春遠嫁的命運。
底下兩句,過去一般人都認為是在寫大觀園夜晚的景色,叫做「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如果在一個月夜,尤其是月色朦朧的夜晚,你走到大的園林裡面去,就會看到那些山石、太湖石,好像神鬼一樣,而且好像在那兒互相搏鬥;那些樹木都陰森森的,好像很奇怪的一些東西,好像虎,或者狼,在那兒蹲著。它確實也是在寫景,傳達出一種凶煞的氣氛。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兩句實際上是在概括八十回後賈寶玉和林黛玉的險惡處境。誰是石啊?當然是賈寶玉,是不是?這個石是奇石,還不是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的那塊無材補天的大石頭,而是西方靈河岸三生石畔的「赤瑕」「神瑛」,是「病玉」,因此也就雖具玉名玉像,「腹內原來草莽」,其實還是一塊頑石,這塊奇石頑石,他的命運很險惡,神鬼要來害他;木當然是指林黛玉,她是絳珠仙草,木是她的象徵,她自己也說過她是「草木人兒」,她跟賈寶玉構成了「木石前盟」,這些書里多次明點暗寫,對吧?林黛玉的前途也是很兇險的,有虎、狼在那兒蹲著,等著她,要吞吃她。這兩句是概括書中兩位大主角他們八十回後的命運。
然後又有兩句,叫做「贔屓朝光透,罘罳曉露屯」。這就是寫大背景了,寫這些人物命運後面的一個大的背景。「贔屓」,傳說龍生九子,它是其中一子。俗話里所謂「王八馱石碑」,那個「王八」其實不是龜鱉,而是這個龍之子,只不過它的形態跟龜鱉接近罷了。「罘罳」,是宮門城角的多孔的屏障,用來觀察敵敵情往外射箭。那麼石碑和城堞這類象徵權力威嚴和進攻防禦的東西,都被朝光曉露籠罩,可見鹿死誰手,勝者為王敗者寇,已經初現端倪了。也就是說,它預示著書裡面的「月派」即將大潰敗,賈家忽喇喇似大廈傾的局面,很快也就會無可避免地出現了。
妙玉這個詩很巧妙,她下面又寫了兩句,叫做「振林千樹鳥,啼谷一聲猿」,講的似乎是自然界的現象,實際上她寫的是一種反抗的力量。「振林千樹鳥」就意味著從馮紫英到柳湘蓮到蔣玉菡到倪二等等,他們會在政局的大振蕩中反抗到底;「啼谷一聲猿」則更是困獸猶鬥的意思,虎雖終勝,但兕會頑抗到底。
然後又有兩句,一句叫做「歧熟焉忘徑」,就是說有的人對斜路,對不正的路很熟悉,有人一開始就不願意走正路,對偏門邪道他挺熟,所以到了關鍵時刻他不慌,他焉能忘記了他已選擇好的那個路徑呢,他很自然就走到那條路上去了。這說的誰啊?我個人認為說的是惜春。惜春出家,她這個念頭不是在她家族敗落之後才產生的,大家記得嗎?第七回送宮花的時候,她們家當時狀況還很好啊,是不是?並沒有出現什麼危機嘛,可是她跟智能兒一塊兒玩,開玩笑,她就說她以後要剪了頭髮當姑子。她一直存有這種念頭,是不是可以叫做「歧熟」?一個封建貴族大家庭的小姐居然說這種話,不正經的話,有這種念頭,想走歧途。結果到了八十回後,「三春去後諸芳盡」,她本人因為老早就有這個想法,所以很自然地就選擇了出家。附帶說一下,高鶚寫惜春出家,很簡單地把她安排在櫳翠庵裡面,去代替這個妙玉,這當然是不對的。因為根據曹雪芹的設計,最後賈府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而且關於惜春的判詞裡面說得也很清楚,說的是在一個古廟裡面,一個女子在那兒獨坐、念經,她當然不會是在櫳翠庵裡面。前面我已經指出過,櫳翠庵不是古廟,從建造到賈府被抄一共還不到五年。「泉知不問源」,這說的是誰呢?說的當然是巧姐。巧姐後來的命運比較好,她被劉姥姥搭救,不是偶然的,是她生命的泉水流向了那裡。根源是什麼?就是她母親善待過劉姥姥,「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當然,所謂她的命運比較好,也只是相對而言。
然後妙玉就開始寫到自己和李紈了,當然寫得很含蓄,叫做「鐘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就是說在整個賈府都敗落之後,出現了兩個現象,一個就是櫳翠庵——庵、寺有時候在中國俗稱裡面是可以混用的——還一度存在;而且更有趣的是它提示我們,稻香村還單獨存在。這是為什麼?我下面還會向大家講到這件事,這是很有意思的。
然後她就做結束,她說,「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誰言」。這兩句話比較直白,我想不用我再跟大家分析了,這是一個做總結的句子。
最後一句是整個詩的一個大結束,叫做「徹旦休雲倦,烹茶更細論」,就結束了這篇詩。
這就是中秋夜大觀園即景聯句的三十五韻,你想妙玉重要不重要啊?這三十五韻你算一算,她一個人做了十三韻,而林、史二位合起來才做了多少韻?做了二十二韻,每個人只做了十一韻。所以曹雪芹他早就預設了妙玉這個人「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她很了不起,黛玉湘雲讀了她的續詩讚賞不已,說道,「可見我們天天是舍近而求遠,現有這樣詩仙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這當然也是作者想傳遞給讀者的信息,就是妙玉是個詩仙。
再往下讀,你就會發現,曹雪芹他有一個對比性的描寫。大家記得在第四十一回,他寫賈母她們品完了茶,走出櫳翠庵,妙玉這時是什麼表現啊?妙玉是「送出山門,回身便將門閉了」。但是這一次,她們熬了夜,二位離開的時候天都快亮了,她「送至門外,看她們去遠,方掩門進來」。這對妙玉來說是很難得的。一個那麼孤傲的人,這樣的行為是很罕見的。作者為什麼這樣下筆?我覺得,他是告訴我們,妙玉是一個收束性的人物,是一個要把事情翻轉過來的人。她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有點警幻仙姑的那個味道了,她預示到這些人物的命運,她覺得這兩個人走了就不知道哪天能夠再見了,細讀能讀出這種味道。這些文筆都是值得我們推敲、品味的。
想必有紅迷朋友要問了:既然妙玉是一個收束性的人物,翻轉性的人物,那麼她在八十回之後到底有哪些作為呢?從前面的幾講可以看出,我把在前八十回中能夠查到的線索都查了,該用的也都用到了,包括所有的脂硯齋批語,也沒能提供這方面的明了答案。難道對妙玉結局的探索,就只好到這裡終結了嗎?
妙玉究竟後來在八十回以後有什麼重要情節,值得作者在前面這麼樣地鋪墊,值得他最後考慮來考慮去,把薛寶琴這麼一個重要人物都排除在金陵十二釵正冊之外?儘管現在我們所掌握的線索確實非常少,可是,也還可以再做一些努力。
大家知道,在《紅樓夢》版本學的研究領域裡面,曾經出現了一件聚訟紛紜的趣事。就是在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在南方的揚州,有一個人,姓氏比較怪,姓靖,叫靖應。這個靖先生當時家境已經沒落了,大概是一九六四年前後——大家也知道那個時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他家境沒落,自己的生活也很一般,甚至可以說比較困難。但是他們家祖傳留下了很多古書、線裝書,最後因為住房狹窄,他就把這些書都堆在頂樓上頭。大家知道南方那個房屋結構,有時候一層上面的屋頂是木板,有一個梯子可以到上面去,上面的空間一般不用來住人,是用來堆放東西的,南方有的地方把它叫做堆房。這些古舊書籍陸陸續續也失散了不少,但是他們家原來是一個書香門第,留下的也還很多,就堆在上面。有一天,他有一個朋友說想借書看,他說你自己上去挑吧。這個人上去一看就有一部《石頭記》,是手抄本,八十回本《石頭記》,就拿回家看了。這個人對《紅樓夢》感興趣,對紅學研究也有一定興趣,他就發現這個本子上的脂評——不說正文,只說它的脂硯齋批語——和當時紅學界所公布的一些批語不太一樣。同一句批語,它上面或者多一些字,或者少一些字,還有一些批語是紅學界所公布的其他版本裡面都沒有的,就是獨家的批語。於是這個人就拿一個筆記本給抄下來了,抄下來以後,當時他也不知道紅學家都住哪兒,但是知道很多都在北京,也知道他們所屬的大概機構,比如說文學研究所啊,某某大學啊,於是他就把自己抄錄的靖藏《石頭記》的這些脂硯齋批語寄給了這些人,引起了這些紅學界專家的重視。當然這個過程在那個時代、那個時期是比較遲慢的,這一點大家都能夠理解,年紀大一點的人都能理解,這種事情在那個時候做起來周轉速度快不了。最後紅學界專家對這件事就很重視,覺得研究《紅樓夢》就是要搜集各種《紅樓夢》的古本,如今新發現一個手抄本,它上面還有異文——「異」就是不同的、「相異」的那個「異」——特別是批語上有新的脂硯齋批語出現,他們認為這是天大的事。於是,他們就開始跟那個人聯繫,說能不能夠把你們這個《石頭記》送到北京來,由我們專家來看一下。這個朋友得到這個信以後很高興,就去找這個靖先生,靖先生也很高興。在這之前,借書的人看完以後,就把這個書又還給靖先生了,靖先生就讓他自己把書放到那個堆房上頭去,他就把它放上去了。等到北京要調這部書的時候,他們上樓翻,卻怎麼都沒有,怎麼都找不到了。他們家人最後說了,說前些天有人來收廢品,他的夫人——他夫人沒參與這個事,不知道——就把樓上的很大一堆書,說老堆在那兒特討厭,就把一批這樣的廢舊圖書論斤約了,所以就怎麼也找不到了。這就是紅學版本史上有名的一個靖本謎案。在那個時代,那個情況下,那家的人就是把它當廢紙賣了也算不得什麼,是不是?但是後來就引起紅學界的爭議,說究竟有沒有這個東西,有沒有這本書,對不對?會不會是寄信的人他編造出來的一個事情?但是靖先生和那個人也很著急,樓上所有的書他們說都不能再動,一本本地保存,一本本地檢查,最後卻發現樓上剩下的這些書都不是什麼獨特的書,都是別人那兒也有的不稀奇的東西。不過他們在有一本書裡面就發現了一張紙,這張紙是從靖本《石頭記》上脫落下來的,這張紙現在還存在,因此就證明這部書是存在過的。他們不可能最後再去假造這麼一張紙吧,這張紙上還寫了一些字,而且還有一條獨特的批語,我在這兒就不細說了。
我為什麼說這個靖本《石頭記》呢?因為靖本《石頭記》在那位靖先生的朋友所抄錄下來的獨家批語中,有一條批語涉及到妙玉在八十回後的故事。這是我們在其他版本中都沒見過的,惟獨在最後當廢品賣掉的那部珍貴的手抄本裡面才有的。
這個批語,抄錄者記錄下的文字,錯亂不堪,後來經過紅學專家仔細校正,才可以讀通。批語是這樣的,是在第四十一回,說「它日瓜州渡口,各示勸懲」。「它日」就是以後了,這是在介紹八十回後,脂硯齋她所看到的,曹雪芹已經寫出來的,關於妙玉的情節。「瓜州」我們都知道,是長江邊上的一個渡口,古代就是一個很有名的渡口,「兩三星火是瓜州」,古人有這樣的詩句,意思是晚上離它還遠,就能看到它岸上的燈光。「各示勸懲」,究竟勸懲什麼?怎麼樣地「各示勸懲」?這比較難懂,但模模糊糊可以知道,這段發生在瓜州的情節里,有「勸告」和「懲罰」的內容。後面又有一句,「紅顏固不能不屈從枯骨,豈不哀哉?」「紅顏」,這應該是指妙玉,「固不能不屈從枯骨」,「固」是固然的「固」,「紅顏固不能不屈從」什麼呢?「枯骨」,一把老骨頭。「豈不哀哉?」這個就好懂了,整個兒是個悲劇。這條獨特的批語,就暗示了妙玉在八十回以後的命運,以及她對別人命運所起的作用。
當然這個依據應該說不是一個很堅實的依據:第一,這部靖先生所藏的靖本《石頭記》現在找不到,迷失了。收廢品的人是不是就一定把它毀掉了?也難說,也可能碰見一個熱愛《紅樓夢》的人,留下來讀了,秘藏起來了。究竟這部書在現在的中國,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很難說,無從查證。第二,是不是真有這樣一條批語?他們所找到的,留下的那頁紙上的批語,可不是這個批語,就連那頁紙和那條現在看得見的批語的真偽,現在紅學界也看法不一。所以,我只能說我個人相信關於妙玉的這條批語是真實的,如果說是故意作假,單就這條批語而言,我想不出假造它的作案動機。而根據這條批語,我覺得就可以推測出來在八十回後關於妙玉的情節。
前面曹雪芹是有鋪墊的,當僕人向王夫人講述妙玉的來歷的時候,曾經說過,說她的師父圓寂的時候跟她怎麼說啊?說她「不宜還鄉」。記不記得啊?是吧?如果她留在京城的話,她沒事兒;她如果還鄉的話,對她不利。曹雪芹寫林黛玉,也說她三歲時來了個癩頭和尚,因為她有病總不見好,那和尚要化她出家,這就跟妙玉幼時的情況很相近。當然她沒有出家,但是和尚就說了,她如果想要病好,一生不能聽見哭聲,而且除了父母之外,外姓親友一概不能見。結果呢,她還是違背了和尚的警告,見了外姓親友,寄人籬下,天天以淚洗面,那麼,這就不能不是一個悲劇的結局。你可能會覺得,曹雪芹這樣寫,是在宣揚宿命論,但這也是他的一種藝術手法,就是一個人被警告不能怎麼樣,生活的邏輯、性格的邏輯卻偏偏造成了她逆警告而動,林黛玉是這樣,妙玉也是這樣。他前面寫下師父警告妙玉「不宜還鄉」,顯然不是廢文贅語,又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
八十回後,他就有意識地寫到,由於某種原因,妙玉選擇了往南走,往她家鄉那個方向走,也就是所謂「風塵僕僕」。她一路風塵往南走,就到了哪兒?到了瓜州渡口。怎麼叫「各示勸懲」?這個分析起來比較艱難。但是結合下一句,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什麼又叫「紅顏固不能不屈從枯骨」?「枯骨」顯然是對惡勢力,而且是上了年齡的惡勢力的一種形容。我在上一講裡面分析這個妙玉,關於她那支《世難容》裡面所講到的,她也有過美好的青春。甚至我還預測,她有過大膽的、獨立自擇的愛情,我甚至還聯想到,既然衛若蘭跟史湘雲在八十回後有戲,陳也俊這個名字的出現就不是偶然的,很可能就和妙玉有關係。但是妙玉這種不為世俗所容的、不合時宜的對愛情婚姻自由的追求,不但遭到了一般性的反對,你請注意,邢岫煙跟賈寶玉說,她不僅是不合時宜,還權勢不容。那「權勢」很可能就是「枯骨」,可能有類似賈赦那樣的老色鬼看上了她,強迫她嫁過去,她則選擇了堅決抗爭。就是鴛鴦那樣的平時很隨和的女性,尚且可以在關鍵時刻抗婚,何況她那樣的身份,那樣的性格了,對不對?因此,她才離開了江南,到了北京,而且躲在寺廟裡面,最後更躲進了大觀園的一個尼姑庵裡面,離政治中心、離社會的繁華地區就很遠了。
妙玉在八十回後,為什麼沒有聽從她師父的勸告?師父說她「不宜還鄉」,在佛教界,一個師父圓寂的時候跟你說的話,那是絕對要遵守的;而且書里交代了,她那個師傅會演先天神數,是會算命的。但是妙玉義無反顧,堅決南下。據我推測,她就是去解救賈寶玉的,並且在那樣一個複雜的情況下,她還解救了史湘雲。而解救這兩人的條件就是必須要屈從「枯骨」,「枯骨」就很殘酷地提出來,如果你犧牲自己,我就可以放這兩個人一馬。這「枯骨」想必是一個權貴,比如忠順王那樣的人,最終她「紅顏不能不屈從枯骨」。雖然她有如美玉陷入泥淖,但她是一個很高尚的人,她最後犧牲自己,所謂「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並不是她在那兒假出家、假惺惺、假正經,不是那樣的。這是說她最後自願犧牲,陷落在污泥裡面。那麼她是一塊碎掉的玉嗎?她是一塊有污點的玉嗎?曹雪芹在第五回的判詞和《世難容》曲里寫得很清楚,她是「美玉無瑕」,她是一塊美玉陷在了污泥裡面,她沒有「玉碎」也就是並沒有成為「碎玉」;她以屈從「枯骨」的代價,使賈寶玉和史湘雲歷經艱難困苦以後重新遇合,得以最後共渡殘生。你說這樣一個女性,多高尚啊!這樣一個女性在賈寶玉一生當中佔據一個重要地位,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嗎?這樣一個女性,你如果看了八十回後的內容,如果真有這樣的文字,你就會覺得,她被列為金陵十二釵正冊的一個成員當然夠格,甚至她排在第六,也是順理成章的。
推薦閱讀:
※紅樓夢中誰的情商最低?
※《紅樓夢》裡面王夫人打金釧這一巴掌有什麼問題嗎???
※「紅學」的存在有什麼意義?
※紅樓夢第六回王熙鳳本來要跟賈蓉說什麼?
TAG:紅樓夢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