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末代皇帝》?

電影中關於溥儀的歷史屬實嗎?


首先,我們要明確兩個基本點。
第一,我們談論的是《末代皇帝》這部電影,而不是溥儀這個人物的真實歷史。如果想要通過一部電影而去了解真實存在的歷史事件一定是會有偏差的,因為一部電影多少都有戲說的成份,而且一部好的電影一定是帶有導演的個人情緒和私人解讀的,即這個視角和觀點是有立場的、有偏見的;而我們想要了解的歷史真相應該是公正的,不帶立場的,客觀的。(這裡如果要深究「歷史」的含義,以及人類有沒有可能寫下、記錄下「真實」、「客觀」的歷史,這是一個史學觀的哲學課題,太大了,不深入討論。)
第二,我們探討的《末代皇帝》是一部義大利導演拍攝的中國歷史題材電影,面向的受眾也是西方觀眾。這是這部電影創作的意識環境和歷史背景,這一點非常重要。由此,我們可以理解一些關於《末代皇帝》電影討論中的集中問題,例如,為何演員們都說英語,為何庄士敦這個角色帶有明顯的西方救世主形象,為何有些歷史鏡頭有明顯的渲染和誇大成份。記住,導演是義大利人,他之所以一開始就被溥儀的故事所吸引,就是因為他對著這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文明的東方國度有著一種激情、幻想、崇拜,而對於幾十年間中華大地的歷史、政治劇變導演本人也只有間接性的認識、私人化的理解,所以他的這部電影一定不會是表達這段歷史的最準確口吻,但一定是一個充滿理解和情感的視角。

下面步入正題,如何評價《末代皇帝》這部電影。
這不是一個歷史題材科教片,但它是不是了解溥儀和那段歷史的好電影?答案是肯定的。
純粹地從電影藝術的角度來看,《末代皇帝》是不是一部好電影?答案更是肯定的。
我其實一直都不太敢談論《末代皇帝》這部電影,因為一談起來我就很悲觀。我前後看過這個電影三遍,第一遍是我小學的時候,和父母一起在家看DVD,映像不深;第二遍是2013年,放給美國的朋友,一起看的,看完後十分噓唏,感慨萬千;第三遍是今年初,自己一個人看的,做了許多筆記,思考了一些東西。
我之所以悲觀,是因為《末代皇帝》拍的太好了,好的同時我不得不去認清一個現實,這是一個西方導演拍的片子,拍攝於1987年,比我還大一歲。
我之所以悲觀,是因為我在《末代皇帝》的電影畫面中看到了太多講究的背景、道具、美術,幾乎為我拼湊起了一個我在歷史課本里找不到的視覺的歷史圖景,而它們都出自於一個西方導演之手。
我之所以悲觀,是因為我看不到目前中國電影有能夠拍攝、或者說涉及這一類型題材電影的可能,這裡有制度的問題,也有導演的問題,更有大眾審美的問題。縱觀這幾年最賣座的國產電影,節目真人秀大電影、《泰囧》、《小時代》系列、《捉妖記》、《煎餅俠》。我感到悲觀。

在這個悲觀的心態下,讓我來慢慢講講我理解的《末代皇帝》。

這是一個關於「阻隔和禁錮」的故事,整部影片都貫穿著一個「門」的隱喻。

義大利導演貝爾納多?貝爾托魯奇來到中國北京,挑選演員,實地取景,以一個西方人的視角來拍攝這位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要人物,這本身就是個傳奇,就跨越了文化的阻隔和意識形態的疆界。

要知道,《末代皇帝》是第一部獲得中國政府的允許,進入故宮實地拍攝的西方電影。該片當年獲得了中國政府的全力合作,以至於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還親自上陣扮演了電影中的一角。在拍攝幼年溥儀登基大典時,文武百官朝拜的鏡頭就動用了一萬九千名群眾演員,製片方還請到了溥儀的弟弟溥傑擔任電影的歷史顧問。

這是一次新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國門大開,迎接西方藝術家和觀眾的行為。那時的我們向西方藝術批評界打開了一扇交流的門,允許他人帶著固有的意識形態進入到自己的土地,講述自己的帝王淪落,評論自己的歷史變更。這種豁達與自信是令我心生嚮往的。

大門敞開後,這部電影給西方世界帶去的不僅是人物的傳奇故事,更有中國歷史的複雜與文化底蘊的濃厚。我們的面貌與思想也伴隨著電影藝術的魅力,被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觀眾所漸漸理解。1988年,《末代皇帝》上映後在日本和西方都獲得了極高的票房和口碑,在歐洲各大影展獲獎無數,並領跑第60屆奧斯卡的九項大獎,成為了當時最受關注的文化事件之一。

門,作為一個最為普遍的能指符號,所指著空間邊界的連接通道,寓意著內在與外在的隔閡,包含著阻擋與關閉的功能。

1987年,貝爾托魯奇打破了中西文化的阻隔,走進中國歷史原本關閉的大門,從一個「人」的角度去打量這個「封建制度的犧牲品」和「戰犯」,試圖把溥儀還原到他的歷史時刻而去解讀他那被「門」所包圍的困境:清朝末年,光緒駕崩,三歲的溥儀被迫離開母親,進入皇宮繼位。在登基大典上,年幼的溥儀根本無心理會自己的身份轉變,他的眼睛被殿堂上隨風吹起的黃色門帘所吸引:薄薄的黃色帷幕上銹滿了精緻的皇家圖騰,上等的絲綢在風的附和下如蝴蝶般翩翩起舞。這輕如蟬翼的門帘是溥儀悲劇人生中的第一道門,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門。門外,文武百官,皇天后土,這一切都要由這個不懂事的孩童去承擔。透過一個孩子的視角,門帘外的千萬腦袋齊刷刷倒下,伴隨著「跪——一叩首——」的聲音,眾生膜拜,這個鏡頭的視覺衝擊力是巨大的。故事的主線在貝爾托魯奇精巧的場景設計下被道出:溥儀,在他還沒能明白事理之時,就走進了皇帝身份的大門,走進了自己被囚禁的一生。

如果說那塊黃色的帷幕是溥儀人生中的一塊隱性大門,那麼紫禁城的城門則是他前半生里最為熟悉的硬性大門了。三歲起他便受困門內,直到1924年才得離開。「開門!」這句發自肺腑的吶喊幾乎伴隨了他的一生。

電影里有三處「開門」的呼喊十分值得注意。

第一處,是他的乳娘被突然送出宮外,溥儀心理和生理對她的依戀瞬間受到切斷。溥儀一邊奔跑一邊呼喊著乳娘的名字,最終還是被檔在了皇城內部。這一次「開門」的失敗,是清朝遺老對這位少年皇帝上的成長第一課,試圖將他還未成熟的心從對母乳的依賴中抽離,用分離的痛苦教會皇帝成長的滋味。

第二處,是溥儀的生母在城外服鴉片自殺後,他來到城門口希望出門探望。透過層層看守,溥儀看見外面熱鬧的街道和來往的人群,他深感到自己的被困處境,於是向看守怒喊「開門!開門!」但天子的一言九鼎在這裡卻毫無用處。憤怒和悲傷湧入心頭,少年的溥儀一怒之下將自己懷中偷養的寵物小白鼠狠狠摔死在朱紅的城門上。那小白鼠好似他的象徵,終日受困於香囊之中不得脫身;此時此刻,他摔碎了囚徒的腦袋,彷彿是在意念中給受困的自己做出了一種極端的了結。

第三處「開門」的吶喊發生在幾十年後的偽滿洲國。妻子婉容在生子之後被日本人強行轉送到瘋人院。皇家後人遭到毒殺,皇后也面臨迫害。溥儀得知後飛奔下樓,追隨到大門。歷史又一次上演,朱紅的城門再一次被關閉。面對與家人的生死之隔,溥儀心裡已是翻江倒海,但身體上只是顫抖地對守衛說了句,「開門——」,便作罷。這一幕對溥儀來說太熟悉了,熟悉得令他害怕。他知道無論他做出怎樣激烈的鬥爭,這扇禁閉的大門都是不會向他打開的。他只是城牆內的傀儡皇帝,他甚至不能掌握開門關門的權力。

在「門」的對面,隱藏著的是溥儀的慾望。

這裡有對於權力、皇位的慾望,也有對於母親、女人的渴望。

從精神分析學上看,溥儀在這三處吶喊里都表現出他對「母體」的慾望。一個永遠在追趕,但永遠得不到的母親形象:從乳娘到母親,再到自己的妻子。溥儀固執地希望回到那個他依戀的女性身邊,表現出了他對於孤獨的極度恐懼,對於安全感的極度缺乏。同時,回歸「母體」的慾望和他對祖上的依戀也是分不開的,這表現在溥儀對皇家靈柩的重視,對過去皇權帝位的反覆回憶。這是溥儀奔向母體想像域的回歸,對於「母親」是這樣,對於自己的文化傳統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溥儀對於母體和「根」的尋求還源自於他對自我認識的渴望。在聽聞城外的五四運動後,溥儀感到的是無盡的困惑。面對城外有一個共和國總統的事實,他不斷默念,「我不明白,我不明白。」他的不解源自於將他受困的門。這既有有形的「門」:紫禁城的城門,阻隔了他對於外面世界的認知;這裡還有無形的「門」:封建皇權對於天子「人」性的架空。由於沒有一同長大和玩耍的同伴,沒有人可以穿戴天子專用的黃色,沒有其他男人可以居住在紫禁城內,溥儀在成長時看不到任何「自我」的再現。他從未在其他顏色的衣著中看到過自己,也從未在他人直視的眼光中看到過自身。這無形的門更加有效地導致了溥儀的受困,同時也隱喻著一直存在於外界的那個令溥儀一無所知的真實世界。

法國哲學家和解釋學家保羅·利科(Paul
Ricoeur
)在探討歷史與真相的關係時研究過關於回憶與畫面的聯繫。人們對於過去的回憶總是以移動畫面的形式重現腦中,「純回憶」(pure memory)中關於過去的感知總會因眼前的視覺刺激而一遍遍光顧現在的自己。

於是,在「重複的回憶」(memory that
repeats)與「重現的回憶」(memory that recalls)的雜糅里,「回憶的畫面」(memory-image)就在人們的意識里產生了。那是一種混沌的存在,虛實相間的畫面,真實與想像的共舞。

在人們的意識中,回憶的畫面總會不自覺地參與到眼前的行為和思考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會對事物產生「似曾相識」的感受。


貝爾托魯奇在《末代皇帝》的創作里,用精心設計的電影場景與頗具內涵的敘事結構解釋了這個看似虛無的現象學關係。「門」的視覺形象,作為一種意義的「能指」反覆出現在溥儀的聽覺、視覺、感覺里,將記憶的畫面與眼前的現象相雜糅。

電影從中年溥儀被捕後開始。他以戰犯的身份被押送回中俄邊境的火車站。畫面內煙霧繚繞,戰犯和押送戰犯的士兵都是統一的鐵灰色,觀眾只能在那面巨幅毛澤東的壁畫上找到一絲色彩。

在這種壓抑的氛圍中,身著西裝大衣的溥儀顯得無所適從,面對幾位前來下跪的「臣子」他感到手足無措。在對現實的懷疑與對未來的惶恐中,溥儀逃到火車站的洗手間內試圖割腕自殺。刷著綠色油漆的牆面把觀眾拉回到那個特殊的年代,熱水從裝在網兜里的老式開水瓶內流出,蒸汽裊裊。溥儀就決定在這個幾近浪漫的畫面里結束自己的生命。於是,在洗臉池的熱水裡猩紅的血漸漸綻放,染紅了這個被鐵灰與墨綠包裹的敘述環境。

這些講究的細節,平鋪的節奏,為觀眾呈現了溥儀私人回憶的「現在時」畫面。在這一幕精心設計的開場里,細節展現人物心理,環境刻畫敘事背景,顏色渲染主題情緒。在幾乎無聲的鋪陳里,押送兵的錘門大喊打破了平靜。「開門!」這熟悉的吶喊,這似曾相識的聲音電流般激起了溥儀對於自身經歷的回憶。於是,一聲「開門」的吶喊將眼前的現實畫面拉回到故事的起點,溥儀的幼年登基。

作為觀影者,看到這樣的鏡頭轉換是值得為之叫好的。

我們在親身經歷里也一定有過相同的感受:一個似曾相識的事物,聲音,場景都會讓我們在現實的一瞬間內跌入回憶的深淵。這樣的場景切換除了能讓相同的感受啟發觀眾的獨立思考外,電影「倒序」和「插敘」的敘述結構也生動地展現了溥儀那被「自我回憶」與「被迫回憶」佔據的生命。

基於中國人骨子裡「一日三省」的習慣,溥儀面對「我不明白」時,眼界和經驗的封閉讓他只能訴諸於對過去的回憶而尋求對現實的解釋。在溥儀「從皇帝變成公民,從困獸變成凡人」的過程中,他是否能得到他期待的答案,我們也不敢輕易猜測。人們把關乎真實的「純回憶」變成腦海中的移動畫面的過程是十分渾沌的,猶如濕潤大氣遇到微塵顆粒最終凝結成雨水降落人間的過程。我們都知道雲朵和大氣的存在,但我們看到、摸到、感到的都只是身邊的雨點。

對於這一點,電影中溥儀第一次走出紫禁城的畫面讓我感受頗深。1924年國民革命軍佔領北京,進入故宮,向溥儀一家下達了驅逐出宮的最後通牒。在溥儀戴著墨鏡走出城門的那一刻,城樓上升起了一面軍旗。人們都在歡呼,城樓上的旗幟宣告著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皇帝被徹底推翻。溥儀安靜而貪婪地看著城門外的這一切,他看到城牆根上趴著的幾頭駱駝在無聊地嚼著乾草。那畫面就跟他三歲進入城門時看到的一樣:那幾頭瘦黃的駱駝似乎還是記憶里的模樣,只是這兩幅畫面間已相隔了幾十年,政治變革也發生了好幾遍。溥儀在這一刻,被回憶的雨點打濕。

溥儀的一生都活在回憶的畫面與現實所見的交織里。尤其是經過十年的牢獄生活,在共產主義的勞動改造下,溥儀一直在用回憶的方式對自己的前半生進行批判與否定。在意識形態的幾次大扭轉之後,溥儀在回憶過去時還能否得到真實的畫面呢?保羅·利科認為回憶的畫面是人類最為形而上的存在狀態,是一種個人意識對外在世界的主觀感受。關於溥儀私人回憶的畫面,到底有多少是真的「記憶」,有多少是主觀的「想像」,我們不得而知。但關於這些畫面的再現和收集,無疑是讓更多人快速了解那段歷史的最好方式。

末代皇帝既是歷史的主題又是歷史的對象。影片對溥儀一生的敘述建立在他個人的追憶行為上,再現了他回憶的主觀畫面。因此,這部電影只是在用私人化的視角為觀眾提供了一條觀察歷史的特殊途徑,任何視此片為真理的觀眾都是天真的。

馬克思在談論歷史人物時說過,「他們不能表述自己,他們只能被別人表述」。

溥儀就是這樣一直生存在他者的世界中,被其他旁觀者不斷建構與解構著。

他的第一代監管者將他供養在清朝遺風的溫室里,期盼著有一天他們的皇帝不只是一個象徵。

而溥儀的第二位監管者英國紳士庄士敦,以西方救世者的形象出現,滿足了西方觀眾的意識形態,也寓言了眾多東方國家現代化的歷程:改變的只是表面的西方思想和現代革新,如語言,服飾,生活方式等,但真實世界的政治高牆並沒有被打破。

而撫順戰犯管理所成為了溥儀人生的第三位重要監管者,所長訓導他說:「人之初性本善,我們認為改造的唯一出路在於正視真理。」他教導溥儀去掙脫他人的監管,學會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自己。可以說,所長是溥儀最好的監管人。

然而影片的結尾卻讓這位所長在文革中被無情地打到。溥儀面對這種結局,依舊無能為力,依舊感到「我不明白」。他試圖為所長辯護,卻被被象徵著革命的年輕紅衛兵粗暴地推倒在路旁,再次成為了歷史的旁觀者。

歷史究竟如何?我們該如何讀史?

溥儀的個人回憶錄,作為基於主觀回憶的文字再現顯然是不能完全相信的。歷史教科書,作為事件,地點,人物,數據的抽象集合,本著一國意識形態的批評史觀,也是不能視為真理的。那麼,這部由外國人拍攝的中國電影對我們了解那段歷史又有何幫助呢?

溥儀的一生經歷了辛亥革命,清朝滅亡,五四運動,軍閥割據,抗日戰爭,文化大革命這些在我們看來都只是史書上名字的歷史事件。中華文明是怎樣從封建走向共和?怎樣在全盤西化的過程中改變自己的衣食住行、文化禮儀和思想形態?這過程的複雜與艱辛現代人不能想像。

電影中,庄士敦在清朝老臣的帶領下第一次進入故宮的場景讓我印象深刻:畫面里有穿著清朝官服的遺老,有身著英式西裝頭帶禮帽的洋人;街道上有抗議示威的大學生,有一心向佛的喇嘛,有挑著扁擔的農民,有大聲吆喝的小販;城牆外有玩耍的孩童,有早期的汽車,有騎馬的軍閥,有做轎子的姨太,有跑人力車的苦力,還有騎自行車的長衫。這畫面不曾在教科書里出現,沒有翻天覆地的史學意義,但卻大面積地覆蓋著我們文明的推進和變遷。


如今,我們的視覺文化已經走向了娛樂化的極端,關於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不是在講述抗日神劇就是在描述清宮穿越的假象。歷史的「模樣」對於觀眾來說已經越來越模糊。史學真相要靠歷史學家的研究,但歷史的外表也許是視覺藝術可以表達的。

《末代皇帝》在這點上值得學習,電影里的幾處重要場景都向我們展現了不同時期的服飾,禮儀,交通,建築,政治的模樣。例如結尾處,導演克制地講述了文化大革命里的政治批鬥,他沒有用血腥暴力來渲染歷史錯誤的殘酷,而是用紅衛兵的口號,女孩兒的舞蹈,毛主席的壁畫,整齊的手風琴向我們傳達了那個年代的樣子。

看完電影,我不禁感嘆,所謂的「歷史」其實離我們今天的生活並不那麼遙遠,遙遠的是我們的視覺感知。

電影里關於慈禧的死,皇帝剪辮子,戴眼鏡,騎自行車,再到打網球的細節多少有戲說的成份,但至少讓普通觀眾看懂了歷史的銜接。回憶本身就是人類寫史的重要方式,那麼用畫面完成歷史追憶的任務是不是可以彌補後人對於視覺感知的空白呢?

電影的結尾是令人動容的:變為共和國公民的溥儀花了一角錢買票進入故宮參觀自己曾經的家。面對新時代紅領巾,他開始吐露心扉。年邁的溥儀將多年前藏在龍椅下的蟈蟈送給小孩兒,然後便消失,緊接著大殿內湧入無數的外國遊客,導遊的喇叭講述著溥儀的故事,時間地點瞬間變到我們所處的當今社會。

這個結尾充滿奇幻色彩,且包含導演的濃濃真情。透過對於溥儀這個人物的同情,貝爾托魯奇完成了新舊時空的銜接,向觀眾傳達了他在這個寓言里的溫情思考,提醒著中華文明的後人,莫忘歷史。

我認為,這個電影值得我們去解讀的不只是溥儀這個人的故事,還有這份藝術家對文化歷程真誠而仔細的反思。我們的歷史不僅需要數據和真相,也需要藝術的表達,寓言式的啟發,和那些刻骨銘心的畫面勾起群體的回憶。希望有一天,中國本土導演也能在現有條件內創作出這樣有意義有價值的歷史題材電影,因為這樣的畫面再不被重現出來,年輕的觀眾就真的要被歷史的主線完全拋棄了。

希望你們覺得有用。

如果要轉載去其他的媒體,《知乎日報》除外,要事前徵得我的同意哦。

喜歡的話請給我一個贊同吧~


《末代皇帝》成片於1987年,曾經獲60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九項大獎,影片語言為英語,導演是義大利著名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這部電影有很多第一,包括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以中國為題材的最佳影片,同時也是第一部獲准進入到紫禁城拍攝的故事片電影(不包括紀錄片)。

影片整體的質感是以現實為基礎的回憶,服飾與布景遵循了一種在考據基礎之上卻又不被束縛的會適度發揮想像的感覺,但如果追查起來,卻可能比現在許多清宮戲真實得多。

影片的各個階段有不同的色調與光影,表現了導演想要傳達的情緒與劇中人物的心境。

某些影評人所說這影片主要使用自然光,其實並不是。

打光打得自然,和使用自然光是兩回事。舉個例子這個鏡頭,雖然看起來是自然光,但太陽的平行光,怎麼能把桌子腿的影子照向兩邊?所以其實是窗戶外面兩側各有一個光源,才能把影子打成這個形狀。

色調、光影與攝影角度,伴隨著主角內心世界的切換而改變著,時而朦朧,時而壓抑,時而光明,時而悲涼,時而夢幻,時而現實。

導演的鏡頭語言非常考究,影片前段紫禁城中的那些段落尤其出彩,而後段特別是到偽滿洲國那段,不知為何,鏡頭密度和張力略有降低。

此外,貝納爾多其實是一個慾望與理想橫飛的義大利導演,比如《戲夢巴黎》就是他的作品,所以他的膠片里,總是少不了情慾的描寫,而這部分也是電影非常值得稱道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從影片英文台詞butterfly表現來看,他的乳母某種程度也算他的初戀,他吃奶的鏡頭其實是有隱晦的性暗示在其中的,在這個意義上,與《言葉之庭》裡面量腳的那段非常類似。

說到影片的主題,羅伯特麥基先生從劇作角度所說的是身份,意即「我是誰?」別人給了溥儀一個又一個身份,比如皇帝,紫禁城內的皇帝,花花公子,傀儡,戰犯,或者是最後的花匠?其實他一生的時間都沒有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卻在一直尋找。

不過從電影意象上來看,牢籠和門的反覆出現,其實可能預示著這個片子真正將到的是自由與束縛的主題。溥儀生在一個外在紫禁城,內在皇權的牢籠之內,這是大家為他打造的。他一開始總想要出去看看,獲得自由,大家卻不讓。但等到真的有一天,他被迫離開了這個牢籠,卻發現自己內心在乎的,是這個他童年時代拚命想要掙破的——即自己皇帝的身份。所以當日本人找到他時,他放下自由的生活,心甘情願的走向了偽滿洲國的皇宮,重新被關了起來。但隨著日本戰敗,一切成為了泡影,他作為戰犯被關進監獄,但他仍覺得自己是皇帝,執意要擔負起日軍犯下的所有罪行。漫長的生活後,當他被放出來時,不管是被迫、被監獄長感召或是自願,他終於平靜地放棄了自己皇帝的身份。他用一角的門票重新回到了紫禁城,拿出蟈蟈放出來,臉上卻充滿了釋懷的微笑。因為此時他已經和蟈蟈一樣,從自己皇帝的身份中爬了出來,終於自由。

遺憾的是,他那時候距離生命的結束也不遠了。

(以上僅就電影而非歷史進行評論,此外坂本龍一的配樂真的很絕,幾個小節就讓人忘不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們最應該反思的難道不是:為什麼一個義大利人在30年前就可以把電影拍的這麼好?而我們中國人現在都拍不出這麼好的片子?
很愛這部電影,從小到大看了有20遍了。真是個好電影


電影基本脫胎於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片中對最終促成溥儀戰後被審判的滿洲國復辟再當皇帝一事,著墨不少,前因後果,鋪墊轉折,用了很大篇幅。但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事件,即東陵盜寶案。

1924年馮玉祥(北洋軍閥里我最討厭的一個)派出部將鹿鍾麟,揚言在景山上架炮,要大炮開兮轟他娘,將享受國民政府清室優待條款的溥儀逐出紫禁城,廢為平民。1925年,溥儀即搬入天津租界,入住張園。此時,他與北洋軍閥張作霖、吳佩孚等往來密切,在朝在野,仍有號召(張作霖見溥儀的時候,還口稱萬歲,三跪九叩)。此時的溥儀,雖然存有復辟之心,但也明知大勢已去,流水落花,天命不在我。只將皇宮裡帶出來的寶物變賣,並靠各地皇產產生的大量租金,維持一份較紫禁城內軟禁生涯都更奢華自由的個人生活,可以說,已經處於玩物喪志邊緣。

不曾想1928年,軍閥孫殿英,掘了溥儀祖墳,把乾隆慈禧墓的地宮,用炸藥炸開。墓中兩位死後遭劫,財寶盡失,連屍骨都被破壞不全。此事對滿清遺老造成極大的刺激,尤其是對溥儀,事情嚴重到可以說是壓垮溥儀人格尊嚴的最後一根稻草。江山不保,在乎天命人運,溥儀勉強還能接受,祖墳被刨,這是每一個中國男人都難以承受的奇恥大辱,可以說殘酷的現實已直逼愛新覺羅氏的心理防線!溥儀在《我的前半生》里直接配了一副當年親自畫的殺孫殿英圖:

書中對事件之後各方反應和自己的心路歷程描寫頗細:

「我聽到東陵守護大臣報告了孫殿英盜掘東陵的消息,當時所受到的刺激,比我自己被驅逐出宮時還嚴重。宗室和遺老們全激動起來了。陳寶琛、朱益藩、鄭孝胥、羅振玉、胡 嗣瑗、萬繩栻、景方昶、袁勵准、楊鍾羲、鐵良、袁大化、升允……不論是哪一派的,不論已經消沉的和沒有消沉的,紛紛趕到我這裡,表示了對蔣介石軍隊的憤慨。各地遺老也紛紛寄來重修祖陵的費用。在這些人的建議和安排下,張園裡擺上了乾隆、慈禧的靈位和香案祭席,就像辦喪事一樣,每天舉行三次祭奠,遺老遺少們絡繹不絕地來行禮叩拜,痛哭流涕。清室和遺老們分別向蔣介石和平津衛戍司令閻錫山以及各報館發出通電,要求懲辦孫殿英,要求當局賠修陵墓。張園的靈堂決定要擺到陵墓修復為止。

  起初,蔣介石政府的反應還好,下令給閻錫山查辦此事。孫殿英派到北平來的一個師長被閻錫山扣下了。隨後不久,消息傳來,說被扣的師長被釋放,蔣介石決定不追究了。又傳說孫殿英給蔣介石新婚的夫人宋美齡送去了一批贓品,慈禧鳳冠上的珠子成了宋美齡鞋子上的飾物。我心裡燃起了無比的仇恨怒火,走到陰陰森森的靈堂前,當著滿臉鼻涕眼淚的宗室人等,向著空中發了誓言:

「不報此仇,便不是愛新覺羅的子孫!」

  我此時想起溥偉到天津和我第一次見面時說的:「有溥偉在,大清就一定不會亡!」我也發誓說:

  「有我在,大清就不會亡!」


  我的復辟、復仇的思想,這時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

落地鳳凰不如雞,覆巢之下無完卵。溥儀對這句話的體會是何其深刻!亡國之後,欲為一租界寓公而不可得。電影對東陵盜寶及事件發生後,滿清遺老麇集張園,誓復國讎的場面如能有描寫,無疑將會增加更大的戲劇性,更能說明溥儀後半生的路線選擇中,情勢所逼,起了多大的作用。哪怕是出關投靠日本人鋌而走險,也比在關內任人宰割強!當時的中國,沒人可以兌現政治信譽,只有各種比較級下面的弱肉強食。正是因為溥儀在當時拿定了這個主意,才有了後來滿洲國皇帝,認賊作父,與國共為敵的罪名。

然後影片給予了這個滿洲國皇帝相當高規格的登基儀式。畫風莊嚴,厚重,悲涼,壓抑,腎上腺素含量頗高。平心而論,這種待遇,這種尊重,是國內任何一個人都給不了的,哪怕是在電影里。

在民國的清室優待空頭支票之下做傀儡與在日本關東軍的露骨利用之下做傀儡,都是傀儡,都無實權,但至少在日本人那裡沒有那麼狼狽。如果溥儀有機會看到吳宇森1986年的名作《英雄本色》,他一定會在小馬哥說出那句「我發誓,以後再也不會讓人拿槍指著我的頭」台詞時,想起鹿鍾麟在景山架炮威脅要轟紫禁城的倉皇辭廟日,淚往下流,血往上涌,起一身雞皮疙瘩。

英雄本色里,小馬哥的經典台詞不止上面那句,還有這句:「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而是要告訴別人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

所以說,一個男人,有時候為了生而為人的小小尊嚴,是可以做出很多處心積慮,卧薪嘗膽,一時衝動,滿盤皆輸,不到黃河心不死,千錘百鍊,萬劫不復的事。

而我們的文化,是多麼吝嗇於給一個失敗者應有的尊嚴。再用300年,我們也拍不出《末代皇帝》這樣的片。


門的意象塑造很好,以緊閉的門突出隔絕,突出無力被迫的囚禁以及想破不得破的無奈現實;

對導演關注情慾、表現情慾感到高興,紫禁城裡紫禁城外的情慾都可以體現人的精神境地,如溥儀與太監、婉容與川島芳子(電影里的女特務是她么),那種被壓抑的變態以及婉容與溥儀關係不好的時候婉容精神肉體需求同時得不到滿足的崩潰背叛。

對歷史的還原度較高,除了溥儀一生不同階段的大事件,溥儀在《我的前半生》里提到過:「我在童年,有許多古怪的嗜好,除了玩駱駝、喂螞蟻、養蚯蚓、看狗打架之外,更大的樂趣是惡作劇。」譬如他曾想用藏有鐵砂的油糕給太監吃,用鉛彈向太監窗戶打。是貧苦出身的乳母王焦裕氏教了他一些做人的道理,這些在電影里都或多或少在細節上有真切的反映。

不足留給其他人說吧。


從小到大、飾演溥儀的演員換了四個、但是有種東西他們都有、就是溥儀那種誰都不放在眼裡、誰都不怕的勁兒,眼神表情都那麼的相似、這是最讓我驚嘆、敬佩的


帝王戲汗牛充棟,拍得最好的居然是義大利人的末代皇帝。皇帝是人,但不是正常人,自秦以來帝王皆賊,只有死或退位的皇帝才是好皇帝。義大利人抓住了皇帝的本質:權力的囚徒,歷史的人質。與之相比,大陸影視對帝王的表現連垃圾都算不上.


本答案多圖,慎入

這部戲之所以被奉為經典,我個人的淺見,認為是完美的表現出了溥儀和婉容他們那種強烈的被運命推著走,無論自身如何努力都全無辦法的無力感和無法解脫的讓人喘不過氣的孤獨感。至於其他的表象,那不過是表現手法罷了。

開始開場溥儀還是個孩子就被指定了命運,就好像那個大臣懷裡的蛐蛐。

他在宮裡唯一能依靠的阿嬤在被強行送出宮時他連見最後一面都不行。

在溥傑告訴他外面還有個總統,他只是這個院子里的皇帝的時候他憤怒與失落的把辮子散開。

他母親去世,他也不能去看望,當他面對只對他緊閉的大門的時候,他心中是何等的憤怒與絕望……

他在那一刻意識到了自己只是個命運的囚犯。我最喜歡的就是後來婉容被日本人強行送走,溥儀在後面追,一直追到大門再次對他緊閉。那一刻,他終於是徹底的孤單和對命運妥協了。他真的連一個陪著他一起孤單,一起承受命運的人都沒有了……


「她是我的蝴蝶。」

以上。


這是一部由義大利導演獲准在故宮裡拍攝的一部史詩巨作。獨攬第60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9項大獎。動用了19000多名各國臨時演員,全英文台詞,甚至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都出演了一個角色。講述了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一生。影片採用閃回敘事風格,以回憶的形式講述了溥儀皇帝生涯。
影片圍繞「囚禁」展開。從溥儀三歲時被帶到皇宮開始,他的囚禁生活便已開始。似乎溥儀的一生永遠都是被一個又一個大門所阻隔。無論想去哪,他都出不去最後的大門。但當要離開被「囚禁」久了的地方時,卻又心懷留戀,說:「原來總想逃離這個地方,現在看來還有點捨不得。」,真切地表達出了溥儀內心的矛盾、對孤獨的恐懼、以及大勢已去的悲哀。影片中刻畫的溥儀的一生是悲慘的,從兒皇帝到偽皇帝再到階下囚,溥儀度過了百般糾結的一生、任人擺布的一生。

該片的導演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指導,於1987年在上映。得到中國政府的全力合作,據說當時中國政府沒有對影片內容要求任何的限制,因此影片的歷史還原度極高。背景音樂則選擇了日本大師坂本龍一作品,他本人也出現在影片中,飾演了偽滿洲國映畫協會理事長甘粕正彥。

這張照片是他的中年,當時的甘粕正彥還是非常帥氣的。
其實影片中有很多現在非常有名的重量級人物,比如陳凱歌、英若誠等,誰讓他們英語那麼好、演技又那麼好呢。
影片中溥儀的幼年在吃喝玩樂和阿嬤的陪伴下度過,青少年時期在庄士敦師傅的陪伴下度過,中年時期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度過,之後又在牢里度過,最後一個人孤獨終老。影片格局冷清、悲愴。給人一種特別孤獨的感覺,感覺整個世界就是在故宮裡。似乎溥儀只要想出一個門,就要付出身邊最親的人。到最後,他的確走出了所有的約束,卻也只剩下了自己。
到了溥儀的晚年,溥儀在毛主席簽下的第一號特赦令下,走出了戰犯管理所,成為了一名中國公民。此時的他,皮膚鬆弛、白髮稀疏。黑白顛倒的文革期間什麼都是反著的,甚至連紅綠燈也是紅燈行、綠燈停。溥儀騎著自行車下了班,溥傑在路口接他。昔日的皇上殿下,變為今日的家族兄弟,導演似乎是有意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讚頌壯烈的中國革命。就在這時,紅衛兵的隊伍開了過來。被批鬥的「反革命」分子中,有之前溥儀所在的戰犯管理所的所長。溥儀很疑惑,昔日對他下半生幫助那麼大的好人,怎麼會被帶上反革命的帽子?溥儀不顧溥傑的勸阻,毅然上前單純地和紅衛兵解釋他是好人,可是紅衛兵卻不理會。溥儀坐在地上無奈地說:「你們抓錯人了,他是好人!」。歷史的洪流不會止步,溥儀那時候是個花匠,而不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也不會有人知道他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此時他也無心再去理會這些。他去了故宮,做到了自己的龍椅上,和紅衛兵小朋友聊天,並把蟈蟈送給了他。

這一幕是超然的,是不符合邏輯的。首先,在文革時期,溥儀沒有辦法穿越護欄做到龍椅上。其次,小紅衛兵看了一眼蟈蟈之後溥儀馬上消失。這些都說明皆為這些場面都是虛幻的,與之前嚴肅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暗示溥儀終於將歷史強加給他的重擔卸下了,離開了人世。緊接著鏡頭轉到宮殿門口,一批旅客走進來參觀,歷史的捲軸來到了現今。這一拍攝手法實為高明。
溥儀坎坷的一生,在這位義大利導演的指導下活靈活現。雖然也有些誇張和不合史實甚至於穿幫的部分,但是限於80年代的電影工業水平,創作出如此恢弘的大片,獨攬奧斯卡9項大獎確實是實至名歸!
--------------------------------------------------------------------------------------------------------------------------------------------
以上為本人對電影《末代皇帝》的一些個人拙見。還請多多指教!


我有一個問題,皇帝真的不許戴眼鏡嗎?我怎麼記得故宮裡還有康雍乾三朝遺留的眼鏡?特別是康乾,去是時候年齡都很大了,不會沒有一副花鏡吧?


時代版《楚門的世界》。

《末代皇帝》是北京電影節最熱門的電影之一,我看過的《電影節必看片單》都有推薦,幾乎都在top3,一開售就賣完。

我很好奇,到底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受歡迎?或者說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厲害?


1. 這是一部放到現在無法過審的電影


《末代皇帝》為什麼能夠過審,擱現在完全是個謎。裡面「三觀」不紅不專,大量時代特寫,隱喻,都充滿了一種被腰斬的危險。可在當時,中國政府同意了本片的拍攝,並對內容沒有作任何限制。也許因為那是1987年,早十年,晚兩年,都不行。


2. 這是第一部獲准在故宮實景拍攝的外國電影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清裝電影,一般都是在橫店影視城拍的。但這部電影是在真·紫禁城拍的,有一幕大全景,鏡頭慢慢往上去,能看到遠處景山上的亭子,而且是完全清場、移除護欄的取景。


3. 這是首次獲得奧斯卡金獎的關於中國的電影


本片獲得1987年第60屆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服裝獎、最佳作曲獎、最佳剪輯獎、最佳音響效果獎、最佳攝影獎和最佳美工獎,可謂大滿貫。主演陳冲和尊龍還作為嘉賓,上台頒發了最佳紀錄短片。

4. 這是少見的真實再現文革和紅衛兵的電影


坦白說,這個部分的演出看上去過度戲劇化,有些假,讓人發笑。但隨即悚然而驚,這也許是我看過的這個時代里最真實的描繪或者展現。它對細節的還原,和下筆的力度,都令人感嘆。

油頭粉面、色厲內荏的管教幹部,整齊劃一卻充滿著詭異氣氛的忠字舞,口號和監獄從下至上的對照,幾乎不太可能在現在任何一部影片中見到。


5. 這是外國導演眼中的中國末代王朝

外國導演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值得一提的除了他師從法國電影巨匠戈達爾,同時還是一名義大利共產黨員。

並不是說外國人的視角就好或者客觀,但這部改編自溥儀的外籍老師庄士敦著作《紫禁城的黃昏》的電影,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觀望這一段後來被無數人講述的故事,未必全是真,卻因為是另一種與主觀對應的主觀視角,是另一種客觀。

貝托魯奇並不在乎一個皇帝如何下位、一個朝代如何更替、人民怎麼被拯救,他甚至也不關心大時代下的個體命運和小人物的愛情,他只是著迷於這個大背景下的荒誕感,去表達他自己。


6. 這是一部沒有對錯的電影


皇帝、軍閥、袁世凱、蔣介石、紅色力量、大臣,沒有一個人無辜,也沒有一個人是罪惡之源,真實的只有慾望。

權力是男人的春藥,愛情是女人的鴉片」,都在了。

但作者的傾向性很明顯,隨處可見的隱喻在審問部分尤其明顯,演員做了特型化妝,一目了然,抬在轎子里的小皇帝,跟後來高舉著遊街的領袖相片,並無不同。

之前有看到過一句話,「我們沒有歷史,只有輪迴。」足夠了。

7. 解答了《霸王別姬》為什麼第一首選是尊龍,陳冲為何被視作美人代表,而鄔君梅又是如何開啟了坦蕩星途

那時候尊龍真是美啊,果然是演《蝴蝶君》的,難怪被列為《霸王別姬》的第一人選。那股勁兒和哥哥是不一樣的,他身上有一種虛偽的紳士感。你會有點,怎麼說呢,想接近他,又害怕他。


鄔君梅還沒長開,但怯怯的媚態,演文綉是夠了。她因為此片成為首位榮獲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的亞洲演員,而後赴美留學,後來陸續出演了不少好萊塢影片。


但鄔君梅的媚,在年輕的陳冲面前完全被收斂住了。我不太喜歡陳冲長相,太凶。但是年輕的她真好看,純真嫵媚於一身,跟舒淇有點像,但是多了一股子嬌矜氣。不光是美,演技很好。她與川島芳子一起,落淚那一場戲,傳達的感覺太複雜了,複雜得令我震動。瘋戲也好,沒有偶像包袱。

影片里三個人躲在薄被裡,貢獻了一場精彩的三人床戲,沒有半點露肉,情慾滿屏。

這是一出影像化的舞台劇。


導演借旁白說出,紫禁城裡像一出舞台劇,身在其中的人並不自知,那些知道的人只是逐步偷去幕佈道具。

慈禧坐的大床在大殿里往前推動,喇嘛們突然敲著鑼吹著嗩吶闖進大殿,太妃如仕女圖的站位一樣或坐或立於湖心的船上。假的厲害,心裡卻不敢半點嗤笑,生怕某個叫上帝的人,此刻俯瞰我們,也是如此嗤笑。

裡面無處不在的鏡像對照,最重要的台詞是open the door!

開頭鎖起屋子裡的自殺,開門;想出宮而不得,摔死白鼠,開門;乳母被送出宮,追上去,開門。

永遠在門的一邊,永遠追不上想追的人,或者時代。

無處不在的嘲諷,唱著紅歌的人們,還有如今的一切。時代與現代,影像與真實本身,誰更像舞台劇?

3個小時,頗有點「一出大戲,人們紛紛上台下台,呼啦啦幕布傾倒,轉瞬間換了朝代」的感覺。

年少紫禁城,顛沛瀋陽和監獄,對老年溥儀來說,是太虛幻境。

大多數人都很喜歡那個結尾,溥儀買票去故宮參觀。到這一刻,這部「假」的電影才有了真的意味。


某一刻,我突然覺得,這是時代版的《楚門的世界》。

本文首發於我的微信號:賣電影的豆腐店(tofumovie)


該感想涉及的劇透之多為不可描述

最近看的《末代皇帝》電影挺長,有三個多小時似乎,不過全程都很享受,看完了還有些不舍,我想這大概就是好電影了吧。
電影講述了大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一生。溥儀三歲時被強行抱到皇宮和親生母親分離,由奶娘照顧,入宮後迷迷糊糊地就登基了。登基大典可真是隆重,可惜小皇帝眼裡當時只有大臣手中的蛐蛐(這個蛐蛐可了不得)並不在乎江山社稷這些個東西,不過,他倒是得懂才行吶: )

言歸正傳,電影有兩條線交叉進行,一邊是成年後,被押送去改造的溥儀的故事;一邊是由情節發展陸續插入的他之前的回憶。這部電影我認為最難得的地方是,它把書本上對溥儀的空洞描述,以一種藝術化的手法演繹出來,塑造了一個有血肉、有溫度的溥儀。
由於是在故宮實地拍攝的原因,場景很大氣,演員表演也很走心,裡面的太監我印象深刻,畢竟別的電影里沒見過姿態、聲音均如此怪異的形象,后妃的衣飾妝容也很良心,一個個的都很嚇人。

不揪住史實不放的話,我認為電影很大程度還原了許多場景,包括大量故宮內景、文革時的忠字舞等等 。
說回溥儀,他的一生似乎就是個杯具,基本沒有把握政治實權的經歷,年幼時,不知政治為何物 日日在太監的伺候下養出一身固執又懦弱的性子;年少時受庄士敦影響,接觸了一些西方的先進知識,還萌發了去西方留學的美好想法,然則面對早就變了天的大清朝,他連出城門給母親奔喪都做不到,更不談其他了。之後軍閥混戰,他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到天津過起了完全西化的自由生活 日本人此時的金錢資助給了他追求自由生活的條件,卻也蒙蔽了他的雙眼,我想他要是真想留學 這個時候應該實踐了,然而他過著舒適的日子,早就忘了這茬,可見命運的杯具也不是沒有理由。 這個階段有意思的是他的淑妃文綉,感到自己再也得不到溥儀的寵愛,便乾脆的離了婚,雖然最後以終生不得再嫁的代價出走,卻避免了之後婉容(溥儀的皇后)的悲劇,相比溥儀,文綉實在是個有勇氣 有決斷的女子。(左1為文綉)

舒服的日子向來不長久,很快慈禧的墓被挖了,覺得自己被國民黨欺騙了的溥儀,不顧旁人的勸阻 非要叛國去做偽滿洲國的皇帝,這大概只是一個導火索,從來沒有過實權的溥儀,這時候已經很想嘗嘗權力的滋味,然則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誰都看的出來日本人只是想利用他,他卻天真地說出要利用日本人統治東北的話。之後發生的許多事情已是不忍回首,不過是重蹈傀儡皇帝的路,不過不管我之前多麼不喜歡溥儀自以為是的樣子,在看到他在大廳慷慨激昂地表示滿洲國當和日本等諸多國家享受平等的關係卻只看見座下的人滿臉諷刺的起身離開時;在看到婉容被送走,他瘋狂追出去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婉容上車,自己被持槍衛士擋在門內時,亦心生悲慟。人終究是弱小的,他也只是歷史前進的洪流之下,無能為力的微粒罷了,因為做錯了選擇,便失去了太多東西,權力也就罷了,本來就沒有,只是後來,自由也沒了。再之後,蘇軍入東北,溥儀自殺未遂,被強行改造,便是後話了。

整部電影里,門似乎是個很隱晦的東西。少年時,溥儀生活在皇宮,門外是如火如荼的示威遊行 門內仍是腐朽不堪的大清王朝,門裡的溥儀出不去;青年時,溥儀生活在東北,門外是失子而瘋的愛人,門內是冷眼旁觀的日本人,門內的溥儀還是出不去。一生這麼短,於溥儀來講,被關在門內的日子佔了多數。有時候陪伴他的,是表面順從,內里貪腐的太監,有時是野心勃勃,伺機而動的日本人,一步一步,真心愛他的人或被譴走,或自行離開,終於他只剩一個人了,這怪誰呢,誰都有罪,他、太監、日本人都不過是推波助瀾的一部分,究其根本,是他的實力配不上野心,也是不可抗的歷史趨勢。

人生一場大夢,回到故宮遊覽的溥儀,從龍椅後掏出當年的那隻蛐蛐後便消失了,電影也走向尾聲 作為看客,縱有多少感懷,不過數日便會消散,但親近那段歷史的美好,將常留與心。


史實有戲說和迎合觀眾成分。不過台詞太不中國了:你撒謊!你們都撒謊!
我們明明說騙誰呀!扯淡呢吧!你TM放屁!你丫瞎逼逼的啥?!


你以為在手裡的,其實在命里。
去年期末考考到,就想到這個


這部電影里有很多細思極恐的細節。

慈禧腳下的一大盆烏龜湯,烏龜還活著,一大幫太監在旁邊等著她掛,她說完這宮裡只有你一個男人後就掛了。

小皇帝在和太監們玩起這個羞羞答答的遊戲的時候真陶醉,庄士敦都看不下去了

這大概是新婚之後第一次啪啪啪,還是靠手,溥儀怎麼啦?

那個年代的紅燈行綠燈停

曾經在幕後審問溥儀的監獄長淪為了階下囚,不同的人,相似的命運

這一曲肝腸寸斷的忠字舞,年輕人真容易被煽動

票價每人一角,論人民幣貶值的速度


電影對於溥儀陽痿這一點處理的很隱晦

大婚之際
甜蜜的嘴唇吻之後
就心滿意足的跑掉惹

三個人躺在床上做羞羞噠事情時
這個畫面處理的太妙惹
溥儀用的是手來滿足文秀和婉容
「加藤鷹金手指已上線」

整部電影一股夢魘風
手壓胸口想動卻動不了的詭異夢境
把慈禧老奶奶拍成這個樣子
也是不能忍

雖然導演想表達慈禧快撲街的滄桑感
可是老奶奶睫毛上的粉都快把眼睛堵瞎了
給老奶奶的敬業精神點個贊

電影中川島在啃婉容的小腳丫

電影配樂很贊
尊龍演的愛新覺羅·溥儀
無論如何
都討厭不起來
畢竟相由心生
尊龍的一臉正氣
是發射不出溥儀那種
自私自利的小眼神的

現實生活中的溥儀
魯且愚
自三歲登基起
在敗落的皇宮長大
毫無自由
他一心說嚮往自由
若是散盡家財
不再被權利蠱惑內心
他是能逃去西方
讀個書
找個普通的工作
可明明是條蟲
偏要做條龍
壓抑出的心理變態
虐待過文秀
暴打過婉容
燒死了婉容的私生子
你在日本人那裡受了委屈
回來泥就打老婆
坐飛機出逃的時候
拋棄了李玉琴
她哪懂任何地理知識
哭哭啼啼的問你她做火車是否也能到日本
泥不耐煩的說是
泥飛機上卻帶了一堆生活中能照顧泥的
閑雜人等
泥到底算什麼男人
陽痿即使真實存在
可是平時多尊重一下別人
這莫多曲線救國的途徑泥不用
偏偏冷漠
終究不懂得付出


眼看他起朱樓
眼看他宴賓客
眼看他樓塌了


很多答案說可惜不是中國人拍的,李翰祥差點就拍了。貝多魯奇先買了版權,所以李翰祥只能拍火龍,溥儀後半生,梁家輝演的。末代皇帝剛開始也找了梁家輝,他一開始答應接演,後來又為恩師李翰祥辭演了。李翰祥在當時也是大導演,然而大導和大導也有區別,過了這麼多年,末代皇帝被封為神作,火龍卻少被提及,一部電影也是有命運的。


這部電影真的只有在看完的那一刻才會覺得它是如此的出彩,絲毫不愧對其斬獲的九項奧斯卡獎項。片中刻畫的溥儀,傳奇性與悲劇性十足。他就像一個奮力拍打水面卻濺不起一點水花的人,充滿了無法忤逆時代潮流的唏噓感。他一直是也只是一個旁觀者。


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話——
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的不斷奮鬥,但也要考慮歷史進程。我一個親王府的小不點,怎麼就把我選到皇宮當皇帝去了。


推薦閱讀:

有哪些奇葩的字帖?
不會畫畫的人畫出來的東西能有多難看?
水彩怎麼畫不起皺?
有哪些主題是嫉妒的畫?

TAG:電影 | 藝術 | 電影推薦 | 影視評論 | 末代皇帝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