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再見列寧》?
這部電影想要闡述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一種怎樣的關係?
作為獲得了03歐州最佳的電影,《再見列寧》(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它用溫暖的劇情,獨特的敘事視角,明快的鏡頭剪輯,冷郁的配樂征服了不僅僅德國的,乃至整個歐洲的,整個世界的電影觀眾。本部電影一反其它反映民主德國的電影,而是從一個更為客觀,更為人本的角度去思考東德與西德的種種差異(同時也是對如今德國社會產生的種種問題進行了比較隱晦的映射與深入的思考與探索)。
如果說納粹德國是全體德國人噩夢般的回憶,那麼民主德國則是一部分德國人苦澀的延續。相比世界範圍內大量反映二戰德國歷史的影片,反映民主德國歷史的影片則更加德國本土化。因為往往只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德國人才能對民主德國的一切有著更加真切的體會,絕非僅僅是二者意識形態對抗那麼簡單,東西德人民二者彼此相連的血脈,共同的精神與文化史與美蘇大國間的政治博弈等等混雜在其中,使得這段歷史的複雜程度超乎想像,更何況加之東西德合併帶來的種種隱痛亦持續延續至今,一不小心就會惹出種種社會輿論的非議。使得寫出一部優秀的,使德國人本身與外國觀影人都能理解並感同身受的劇本對編劇構成巨大的挑戰。成功者有之,如0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竊聽風暴》,它將矛頭直指東德最臭名昭著的「秘密警察」與令人唾棄的文化審查制度,又刻畫了如二戰中辛德勒一般的好人衛斯勒,這無疑能夠讓世界上絕大多數觀眾能夠接受並理解。但是卻在對社會其它風貌的刻畫上做出了巧妙的迴避處理,難免有以偏概全之意。而竊以為《再見列寧》則從另一個更為生活化的角度去展現,從而在對歷史的客觀整體演繹上更進一步,並且十分不易的用悲喜劇的方式進行呈現,讓觀者笑到哭,哭到笑,一改德國電影過於沉重的面貌,可以說在藝術與商業角度達到了驚人的平衡,實為不可多得的佳作。
影片的開頭是這樣的:一位有一兒一女的母親因為丈夫的叛逃西德,成為了一名堅定的社會主義擁護者,奉獻自己於國家的建設中,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然而89年她的兒子因為參加抗議遊行示威被警察逮捕,她心臟病發作之後暈倒,昏迷不醒。等她再次醒來,外面的世界已經是90年的夏天,而她也不記得自己為何暈倒,更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她的醫生叮囑他的兒子:你的母親不能再受任何刺激了,否則必死無疑。幸運的是她的母親只能卧床,於是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在房間中延續民主德國的大行動開始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本片另外一個譯名叫做《民主德國在78平米房間中的延續》。
作為電影愛好者,我在高中時期曾經看過這部電影,當時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配樂的精妙與鏡頭的巧妙切換,至於劇情,雖然大略看懂了,終究有些不明所以之處。直到上了大學,自己學了德語,了解了德國的近現代史後才對電影有了相對深入的認識與理解,對導演的匠心有了進一步的體會。
現在我就不厭其煩的把影片的時代背景粗略介紹。在Alex母親暈倒的前後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在她暈倒前,DDR(民主德國)1989年舉行了建國40周年的慶典和閱兵,民主德國當是東歐所有國家中僅次於蘇聯的經濟第二大國,不像東歐國家那般食不果腹,他們有自己的汽車品牌,食物品牌,可樂品牌。而與此同時似乎國內民眾似乎也處於平靜之中,他們有他們的公費醫療,有他們的義務教育,有自己的政治體制(似乎也運轉的還算健康正常),人們也似乎習慣了那道擺在市中心的牆的存在,看似正是民主德國統治距離垮台遙不可及之時。然而實則呢?看看影片中Alex的表現就知道了,作為後民德時代青年(出生在民主德國建立之後)的代表,他們的心中其實是對這個現行體制不滿的,他們有他們的想法,不易被國家的對自身的粉飾所蒙蔽,他們渴望接觸牆對面的世界。他們仇恨那些在他們這裡耀武揚威的蘇聯大兵,仇恨那些無所不在的秘密警察,對國家和社會有著強烈的不滿。我認為這種思想固然是屬於全民的,但是比起那些以他的母親為代表的中年人,年輕人的心總是更加不安於現狀,渴望變革的(參見五四運動)。在戈爾巴喬夫提出的「新思維」的催化之下,在1989年10月7日DDR國慶之夜,民主德國開始爆發大規模群眾遊行,要求媒體自由,言論自由,反對柏林牆。7000民眾上街,數百人被捕。與此同時,Alex的母親陷入昏迷8個月。
之後抗議活動持續發酵。
1989年10月18日,東德德國統一社會黨主席昂納克宣布因健康原因辭職(影片中Alex將掛在牆上的他的畫像扔出門外)新上任領導人克倫茨宣布赦免參加抗議活動的民眾,提出進一步改革措施
但民眾的反抗熱情一旦被點燃,絕不可能熄滅,11月4日,東德柏林爆發50萬人遊行,民德政府與7日集體辭職,重組政治局。9日柏林牆在人們的山呼海嘯中被拆除(電影中戲稱「空前巨大的環保活動」,足可見德國人的冷幽默),東德居民可以無任何理由辦理護照。11月17日東德成立聯合政府。12月1日刪除憲法中接受工人階級及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政黨領導的條款。1990年3月18日進行全民公投,東德基民盟上台。5月18日東西德簽署條約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東德馬克即將停止流通,開始兌換西德馬克。在西德總理科爾的「慷慨」之下,許諾1:1兌換一定數額的馬克和存款,其餘2:1。
這一段影片中基本上是以快速剪輯進行的,將重要的歷史鏡頭拼接(同樣的手法可見《阿甘正傳》),中間穿插了Alex家人的種種變化。Alex的西德之旅,由最初的嚴格審查到最後的。同時,大量西德商品湧入,漢堡王,可口可樂,衛星電視。。。他的姐姐找了來自西德並和她一起在漢堡王工作的新男友,Alex從東德工場失業,重新到來自西德的有線電視公司工作(安裝衛星電視)。家中的老傢具被統統換掉,老式商店紛紛倒閉,取而代之的超市裡供應的來自歐共體其它國家的商品。Alex與照顧母親的女護士間的愛情也悄然萌芽。
之後Alex母親蘇醒。
影片用了1/4的時間講述了東西德合併前,由社會關係,經濟結構到人民意識形態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用大量明快的剪輯與拼接以最短時間反映了兩德統一前的社會環境與歷史環境,同時幾個小事件迅速將影片中幾位主要人物的性格勾畫到位,可以說是一個簡潔又不時大氣的開頭,讓觀眾以最快速度帶入角色的同時也為後續的故事留下充足的時間與伏筆,足見導演的功力之深。
看到這裡許多觀眾可能會感嘆這些積極向上的場景,簡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大革新,落後的制度被取代,西德人張開懷抱擁抱東德人,兩個誓死不相往來的國家終究被民族感情衝破險阻,合二為一,到了這裡,可以說是影片的一個向上的高潮,隨後,從母親蘇醒開始,影片開始慢慢的滑向另一種深藏在每個東德人心中的一種深深的哀愁與錯位感。
為了母親,重新創造一個東德!Alex抱著堅定的意志去執行計劃,他要求他的姐夫搬走,把傢具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他的姐夫卻完全不能理解這樣的意義。他想去購買東德的食品卻買不到了,不得不去翻垃圾箱,找出那些包裝,買來新的,再「舊瓶裝新酒」;他要求家裡的每個人必須穿上東德的舊衣服;拉上家裡的窗帘,並且每天陪著母親,以確保她無法得知外面的信息。物品可以恢復,人又怎麼辦,Alex找來母親原來的同事(他們大都因為東西德合併而失業),讓他們用原來的說話方式去和母親聊天,讓她的母親寫」請願書」(大略等於中國的人大代表提案)給國家和政府,這樣母親就感到自己在工作;他付錢給她母親原來的學生,讓她們給她的母親唱原來的那些舊歌曲。她的母親後來還想看電視,於是Alex硬是想出辦法讓他的西德同事(天才導演一枚)幫助他拍攝舊時期的電視節目,然後放給母親看。。。
這一段電影屬於比較平穩,Alex想出來各種各樣的點子瞞著母親,雖然其中因為文化與想法的差異與姐姐,姐夫,戀人產生了種種矛盾,但是誰都不忍心揭穿現實給母親看。這樣看似荒誕的劇情中醞釀的是濃濃的家庭溫情與一絲絲東西德合併中產生問題的酸楚與矛盾。而這些影片中反映出來的問題,經過10餘年的發酵,在電影拍攝的2003年(現在依然如此)成為了德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首先是二者東西德合為一體中產生的巨大經濟差距與人口流失。東德人在東西的口岸開放之後迅速的湧入西德尋找更好的工作,人才大量流失:影片中,Alex和女友隨便就找到了一家搬走的東德家庭的「豪華公寓」免費成了他們的居所;母親居住的醫院中主治大夫就剩下一人,當他和Alex大呼「你要是把母親接回家,一切責任可得你負責!」然後遞給他一支筆讓他簽免責聲明。Alex冷冷的看著醫生,說,「其他醫生呢?他們那裡去了?(實則大部分醫生已然搬到西德了)你呢?你何時休假?你剛才說,要我負什麼責任?」然後把簽了字的筆和紙扔了回去。東德人才流失狀況可見一斑。西德政府直到合併了之後才意識到東西德的差距有多麼巨大,科爾曾經樂觀的保證「5年之內東部就會出現繁榮景象;人們會看到一個:對任何人來說不會更糟,對很多人來說情況會更好的統一德國。」現今這句話無疑成了笑柄和諷刺,首先是東德的工場因為人員冗餘和效率低下幾乎全部關停,造成東德失業率攀升,影片中Alex在位母親尋找罐頭的時候,一個老人從旁邊經過,憤怒地說「他們已經把我們逼到,在垃圾堆里找食物的死路!」
看到這裡不恐怕誰都會忍俊不禁吧。可是笑過之後看看當今原東德5州的現狀,又覺得其實也的確是在針砭時弊;Alex母親工作學校的校長在兩德合併過程中失業了,一個校長,因此抽煙酗酒,哭的像個孩子,「我們曾經是有用的人!」,這句話恐怕幾乎直戳在兩德合併中失業者的淚點吧。其次是基礎建設的差距:當時有這樣的說法:西德的汽車來到了東西德邊界就要開始減速行駛。看似可笑的說法後面確實再真實不過的實情:影片中一方面Alex的女友在進入那間依然空置的房間中,看到一部私人電話大喜過望;另一方面Alex在指責姐夫摳門時說:「你付給我們的房租在西德連電話費都不夠!」經濟實力的差距實在是難以逾越的鴻溝。為此,德國政府開始在前西德徵收5%的幫助建設東德的附加稅,一征就是20餘年。有一種十分刻薄的說法是:原來多數德國人都以為自己不會親眼看到柏林牆的倒塌,現在多數德國人則相信他們不會或者看見結束為支持東德重建而增加的稅收。
這種經濟方面的差距造成的後果還有這些來自兩個不同的意識形態與社會體制下成長的人們之間互相的不理解,不信任,甚至是歧視與仇視。片中一些小小的細節就可以窺見端倪,例如Alex的同事向他展示自己高超的導演天分,將自己拍攝的模仿《2001太空漫遊》的經典橋段的視頻展示給Alex,Alex卻是一頭霧水,只是隨聲附和了兩句。小小的細節,反映的卻是成長在兩個不同環境中的年輕人的精神世界難以彌合的鴻溝。
--------------8.5號更新分割線----------------
去年看了幾遍電影心血來潮寫的東西,一抖機靈發出來竟然收穫這麼多的贊還真是受寵若驚^_^,本來當時原計劃是要將電影分析到結尾的,不過後來犯懶就只寫了差不多一半,現在決定回來填坑把它寫完,也算是對自己最愛的電影的一點心意和對大家的支持的積極反饋
電影里兩德反映經濟問題的另一歷史背景則是兩德貨幣的統一。彼時東西德使用的貨幣(東德馬克和西德馬克)在明面上匯率差距不大(幾乎等於1:1),但是購買力的差距確實已然十分明顯,根據後來的統計核算(我記得在《冰冷的啟動》一書中有更為詳細的數據,不過大概是這個值),二者購買力的比值大約為1:2,只不過這種差距對行政性的對於自由兌換的禁止所掩蓋。在二者市場統一已然勢不可擋之時,西德政府做出了極其慷慨的讓步,承諾對於東德馬克在一定金額和比例內予以1:1兌換的超級優惠政策,這項政策的正面作用就是,幾乎將兩德統一貨幣和民心上的問題一併解決,使得手握著即將大幅貶值的貨幣的東德民眾一下子安了心,以極其高昂的成本掃清了兩德統一的僅有實質障礙。這個事件也被極為自然的融入電影之中:兌換的截止日期一步步臨近,偏偏母親又想不起來自己把多年的積蓄究竟放到了哪裡。而當Alex和他的夥伴終於找到母親辛苦多年的積蓄之時,偏偏現金的兌換截止了...這一段兌換馬克的劇情在電影中很是耐人尋味,當Alex因為不滿西德銀行經理對他的兌換要求的拒絕而被趕出銀行時,他憤怒的朝著旁邊排隊的東德民眾們大喊:「你們看什麼看,這也曾經是你們的錢!」
而人們卻對他報以困惑和同情的眼神。是啊,東德馬克早已是過去時了,現在應該向前看了嘛!
這裡插一句話,或許有些知友會質疑當年西德政府的這種決策,因為這種輸血無疑會稀釋西德馬克的價值,引發通貨膨脹。誠然如此,任何慷慨都是有代價的,但是事實上早在兩德統一仍舊遙不可期時,西德政府也是樂於向東德輸血的,尤其是通過教會層面對東德的籠絡更是不遺餘力,可以說,在70,80年代,東德的經濟增長和西德的鼎力相助就已經分不開了。某種程度上,東德之所以較之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更晚的出現經濟危機,也是拜西德的暗中輸血所賜。可以說,援助東德是西德的一貫政治戰略,用難以割捨的經濟利益綁住對方,在國際政治允許的範圍內保持著最大可能的溝通交流,以期日後能夠有日統一,實際上是很高明的手段,比起曾經搞過阿登納搞過的那種經濟上全面倒向西方,在外交上搞哈爾斯坦主義的戰略,於統一大業實則遠為有益。但是至於值得不值得搞個統一的民族國家,這個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_^。(咦,這段咋有點像在說tw和大陸呢...)
其次,電影中部除了通過諸多細節反映兩德的經濟差異及相應的社會問題外,更花費了筆墨渲染了東德西德由分裂走向統一過程中所面臨的文化差異及其所帶來的一些社會問題。
首先來談談兩德的語言角度的文化差異與衝突。如本題中另一個答案中所指出的那樣,東德過去所使用的一些政治語言與固化的表達構成了本片不少的笑點,例如:Alex的姐姐的西德男友向Alex的母親自我介紹時始終背不下來用東德過去的政治語言所編造的自我介紹(類似於:我小學一年級就加入了少年先鋒隊,成為一名光榮的紅小兵,一直擔任我們學校的大隊長,在初中就去邊疆支持建設,並成為了生產隊的副隊長,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不懈奮鬥著etc.),又例如Alex的朋友偽造東德新聞時所使用的那種拿腔拿調又缺乏感情的表達方式。看過《1984》的知友們一定對於其中友愛部為了控制思想而不停的刪訂字典以縮減語言表達的多樣性的情節記憶猶新吧。事實上遏製表達多樣性確實一直是專制極權的一大特色,使用辭彙的單一,表達模式的固化對於控制思想而言的確有效。而這種被「污染」的語言在思想管控被放開後又往往被人們所拋棄,類似於同志Genosse,團結Einheit,之類的詞語在兩德統一後要麼不再使用,要麼失去其原有的政治涵義。而若是對這些詞語感到新鮮和陌生的西德人對東德人說其這些與不怎麼美好的記憶捆綁在一起的詞語時,往往也會被認為是諷刺和嘲笑。
談完語言,再談談不同的經濟組織模式對兩德文化的不同影響。東德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始終在生產和生活領域採取計劃經濟的模式,對日常生活用品採取分配製,而大宗商品(汽車,電話等)則需要等待指標來進行購買。實際上東德的這種經濟模式運行的的確還過得去,甚至在某些方面要做的更好(比如有數據統計顯示,東德的人均肉蛋消費量甚至要高於西德),但是在生活用品的多樣性和耐用品的質量上卻有著天壤之別。例如:香蕉和橘子的供應極為不足,即使有也需要忍耐長時間的排隊等待。而東德的汽車不僅外觀醜陋,質量也令人不敢恭維(竟然有全木質的車門),而即使這樣的小汽車也往往需要排數年的指標才能有機會購買(所謂:計劃經濟即是短缺經濟如是矣)。大家的薪金水平也較之西德差距更小(當然了,在短缺經濟中,薪水差異並不能完全反映人們生活水平的差距)。由於缺乏競爭,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至少在某些人感覺起來)更為單純,鄰里之間的互幫互助等也更為緊密,人脈往往比金錢更能解決問題。可以說,某種程度上,東德比西德更有一點熟人社會的味道。可是隨著兩德的合併,伴隨著充足的商品供應而來的,是市場機制逐步完善,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變的淡薄了起來,例如電影中Alex找幾個小學生偽裝成母親的學生給母親唱歌,前腳唱完歌,出門就管Alex要勞務費。那些母親過去的鄰居也來到Alex家裡和她母親按照過去的方式聊聊家長里短,求她給他們寫提案,來尋求過去的溫暖。商業與市場文化的入侵,帶給東德民眾也並非全然是好事,在享受商品豐富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由於西德技術經濟的全面領先,帶給了東德人極高的失業率。失業率的提高同樣帶來了犯罪率的上升,甚至催生了一些極端左翼的,仇視新體制的年輕人(包括新納粹等),社會結構的全面洗牌使得許多人,既包括曾經的既得利益者們,也有許多普通的利益受損甚至信仰破滅東德民眾都開始懷念過去的生活。這種懷念體的一大體現就是曾經倒閉的許多東德品牌,在21世紀初又慢慢恢復了,影片中提到的那些Alex花費心思找不到的品牌都慢慢復甦了,成為了一種懷舊的符號。甚至在柏林的許多跳蚤市場中也能覓得曾經東德用過的一些生活產品,傢具,乃至報紙等。關於這種情懷,其實中國人也並不陌生,一些由於體制改革而下崗的工人們對過去日子的懷念,甚至一些歷經文革的老人對文革的曖昧態度;一些逝去品牌和用品的重新出現,諸如回力,北冰洋,大的鐵制口杯,乃至帶有文革風的海報,毛澤東的像章等——這也可以稱得上這種現象的中國特色式體現了吧。電影中,故事的時間段僅僅限於89-90這一年中的事,自然無法體現出後續這種懷念的思潮,但是電影卻巧妙運用了插入廣告的方式,體現出了西德商業文化進入東德時的快速與強勢。
寫到這裡,筆者不得不給電影里插入廣告的巧妙應用點10086個贊。插入廣告這種東西,素來為影迷們詬病,尤其是有些電影的廣告植入之生硬,簡直令人發直,經常讓觀眾們齣戲(馮導啊,你不要激動,我沒有說你...)。但是《再見列寧》中插入的廣告雖然直接,但是卻和影片劇情及主旨配合的極為自然,甚至成為劇情推進的推手。影片中安排的幾處比較重要的廣告插入,諸如幾個蘇聯大兵在兩德合併前夕依舊在十分莊嚴的換崗,忽然駛過一輛巨大可口可樂的運輸車將他們擋住;Alex的姐姐從大學退學並開始在漢堡王打工,認識了新的西德男友並在服務過程中再次見到了他們逃往西柏林一去不返的父親。可口可樂的巨幅廣告被母親看到,而Alex巧妙的製作了一條假新聞,騙母親說事實上可樂的配方原本就是東德發明的才度過了危機等...這些廣告的強勢插入,雖然刺眼,但卻表現出了西德商業文化的強勢,以及東德人們在面對這些新鮮事物時的束手無策與被動,甚至為後續劇情埋下了伏筆。某種角度而言,《再見列寧》甚至本身就需要這樣的插入廣告才會完整。
電影中段筆者已然結合一些歷史背景為知友們捏開了揉碎了的講了講,而進入後半段電影的分析,筆者將嘗試為大家伴隨著劇情剖析一些電影本身的巧妙之處與深層的人文關懷。-----------------------------------------------9月5日更新分割線-------------------------------------------------------------------一不小心又棄坑了好久,趁沒開學再填一填坑,爭取這次就寫完&>&<隨著Alex的母親身體的逐步康復,Alex精心編製的謊言似乎越來越難以為繼。終於有一天,母親離趁Alex不注意離開了自己的卧室,來到了屋外,無數湧入的西德商品和西德居民讓她感到困惑不解,隨後出現了全片最有震撼力的鏡頭——一個被拆除的列寧的雕像被直升機吊著從母親的眼前飛過,雕像的一隻手伸向母親的方向,彷彿要將她也一起帶走,與業已沒落的時代一同被埋葬;而母親臉上的表情則是困惑和迷惘。(這一段配樂很精彩,附上一個音樂鏈接,大家感受下)Good Bye Lenin-Yann Tiersen, Good Bye LeninMP3下載,歌詞下載
正當觀眾以為這次肯定瞞不下去了的時候,Alex又撒了一個更大的謊言(當然還是在他西德好基友的幫助下),她告訴媽媽,西德人越過柏林牆跑到東德來了,他們正在柏林市中心定居。母親立刻表示,那我們應當搬到郊區的度假小屋去,把城裡的房子讓給新來的西德人住。Alex的家人們急中生智,把母親蒙著眼睛帶到了充滿著童年回憶的郊區小房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回憶起了當年Alex,姐姐和父親母親在郊區小屋度假時的美好時光。
或許是因為想起了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或許是東西德的間隔已經鬆動(母親得知的消息自然是反過來的), 又或許是只是物是人非勾起了母親的回憶。母親終於吐露了當年被埋藏的真相——原來父親並不是因為女人拋棄了家庭,而是想帶著全家人逃往西德;母親因為收到了斯塔西的威脅——要不和愛人離開拋下孩子;要不拋下愛人陪伴孩子,不得不忍痛切斷與父親的聯繫。甚至父親寫的信都被母親給藏到廚房的夾板里以免被孩子們發現。
這個意想不到的劇情轉折來的是如此突兀又卻又如此合理——突兀在Alex費盡心機解決了那麼多困難,為母親創造東德依然健康的假象。彌天大謊好不容易編圓,觀眾們剛剛鬆了一口氣,卻偏偏在最為平靜處忽起波瀾,原來Alex的謊竟然徹頭徹尾的錯了!母親對東德的奉獻有幾分是出自真心?又有是為了在斯塔西的監視下做出姿態讓孩子們享受平靜的生活?聯想到文革時那些「黑五類」的親屬不得不賣力批判批鬥自己家人和他們「劃清界限」時,他們的真實想法又是什麼呢?母親或許對東德從心底並無幾分好感,卻一直出於對子女的愛撒了一個更大更持久的謊言,這樣一份母愛的份量幾何?Alex和母親愛的謊言出發點相同,卻最終走向了兩個方向。
導演並沒有給被得知這一真相後錯愕不已的觀眾和Alex,姐姐以喘息的機會,母親在吐露了心中最深的秘密後,病情很快急轉直下,被送往醫院。蘇醒後的母親提出想見一見Alex的父親,Alex根據被藏起來的信上的地址打車前往西柏林尋找父親。這一段出租之旅也堪稱全片的另一個小高潮——原來給Alex開車的司機竟然是Alex的童年偶像,東德第一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楊利偉,啊不,西格蒙德·維爾納·保羅·雅恩。西格蒙德的人生經歷十分傳奇,這個在此不展開,但是作為德意志第一名太空人,他在德國還是十分受到尊敬的,之前看過一個紀錄片,把他評選為德意志歷史上最勇敢的人,在太空計劃成功後一直在航天領域從事相關工作,東德結束後也繼續受到重用。但在電影中的西格蒙德卻被塑造成另一個樣子:曾經的英雄因為國家的沒落而淪落為計程車司機。Alex兒時極為崇拜西格蒙德,在黑白電視上親眼目睹他飛向太空的全過程,長大的Alex見到的西格蒙德卻不再擁有昔日的光環與榮譽,不再穿著令人嚮往的太空服,而是再普通不過的出租司機的制服,駕駛的也不是航空飛船,而是又小又破的計程車。他就像這個曾經風光的國家一樣,失去了昔日的不凡,淪落為一名為生計而奔忙的普通人。Alex和西格蒙德在車上的對話令人回味無窮:
「Alex:上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呢?
Sigmund:上面?哦,我知道了。上面是個美麗的世界,但是離家很遠。」
是啊,理想中的東德是個美麗的世界,但是離家太遠了。
到達了父親住所的Alex見到了父親和他新的「弟弟妹妹」們。影片並沒有詳細的交代父親在西德的生活,但是從影片中的小細節觀眾完全可以腦補出來個大概:孤身一人來到西德,與家裡的聯繫卻斷了,憑藉自己的醫術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嘗試多年後自知兩德統一無望,於是在西德重新娶了妻生了子有了自己的社交圈,憑藉醫生的高工資過著優越的生活。父子再見,恍若隔世,雖然Alex自知已不能怪罪父親,但是心中的無奈和委屈又讓他無法和父親向某些俗套的電影情節那樣相擁而泣。時代的陰差陽錯,又能怪罪誰呢?
在Alex帶著父親回到母親的醫院時,拉拉正在病房內和母親耳語著什麼,Alex擔心父親一不小心說漏嘴,不聽的叮囑著父親自己編造的謊言。拉拉卻說,不必擔心,一切都會順其自然的。
一張父親和母親見面後的圖,千言萬語化成的也只是最終無言的凝視。
影片最後的結尾令人唏噓,Alex編造了最後的謊言:在1990年的東德國慶日(10.7)東德更換了主席(換成了西格蒙德),發表了改革的演講並宣布開放東西德的邊界,邁向了東德統一西德的步伐。然而實際上那則是1990年的10.3日,兩德在這一天正式統一。窗外放起了慶祝國慶(統一)的煙花,母親卻隨煙花而逝。
如果僅是這樣的簡單結尾,《再見列寧》也不能稱作從頭至尾的神作。結尾部分真正讓觀眾回味無窮的,其實是母親在觀看Alex為她錄製的假新聞時意味深長的眼神,她並沒有注意那條新聞是什麼,而是在盯著Alex。
把電影往回倒,記得拉拉在病房和母親的耳語嗎?如果仔細聽,其實她們交談的內容是「邊界早已不存在了……」。原來母親已經從拉拉那裡提早得知了真相,也在內心識破了Alex愛的謊言,看著Alex費盡心思的保護著自己,母親心裡是怎樣的一番滋味?
電影的情節梳理完了,我想我可以談一談題主的問題了:「這部電影想要表現資社的怎樣一種關係?」電影的後半段其實就在挖掘伏筆的同時搬齣電影親情的主題同時表達了編劇的人文情懷。有一個答案說,影片中資社關係不是重點,我個人覺得也不盡然。資與社或者說東德與西德的歷史是這部電影的核心精髓,沒有這段兩德統一的傳奇歷史,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及是沒有立足的根基的。這部電影是極為典型的以小見大,以家庭描社會的作品。但是電影的重心確實人,那些生活在東西德的最最普通的民眾。沒有親身經歷過那場變革的人,分析來分析去,關注的很大程度上是經濟數據,是政治事件,是公眾運動,是諸多名人的沉浮。但是東德並不只是一個已經只存在於歷史課本上的概念而已,它是無數曾經的東德人的人生,是他們最最實在不過的生活。研究DDR,研究兩德統一,一個不應該被忽視的事被忽視了,「東德人」不是歷史概念而已,他們還活在這個世界某片土地上,帶著自己最私人的東德記憶走著他們的人生。《再見列寧》的故事是虛構誇張的,但是其中塑造的每一個又是如此的有血有肉:對東德的反對者擁護者,既得利益者與喪失理想者,「外來的」西德人,老師,工人,醫生,售貨員,兒子,父親,母親……我們熟悉的社會角色和對我們而言陌生的歷史混合起來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從虛構中誕生了最真實的真實。我們從那個社會的一個角落看到了整個社會的圖景,看到了那個年代的人的思想和生活,親情與愛情,個人命運與社會命運的關聯。《再見列寧》並不是在鼓吹東德的美好,也沒有渲染統一的偉大,它是在呼籲我們對於生活在歷史之中的人的關注與理解。了解東德的斯塔西多麼罪惡無比,東德的生產力效率如何低下,東德的文化生活怎樣匱乏無助於我們和曾經的東德人溝通,更無助於理解為何有人懷念那時的生活。為什麼會有毛左,為什麼還有公社村在中國遺存,為什麼很多知識分子懷念80年代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的解答需要的也是同樣的互相理解。《再見列寧》是政治性很弱的作品,卻能夠激發觀眾最深的共感與政治思考,這正是它除去劇情優秀外封神的另一理由。
——————————暫時擱筆,有機會再補上一些更瑣碎的分析和感想——————————
個人覺得資社在這裡不是主角,親情的重要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意旨。
社會主義不僅僅是躺在統計報告和紀實文學中的抽象概念,曾經有好幾代人就生活於其中,在其中成長、戀愛、結婚、生子。不論好的壞的,他們的過去是應該被遺忘和抹去的嗎?當時代劇變之後,還能留給這些老人多少他們的回憶?不誇張地說,這些舊日極權統治下的弱者和受害者,在改天換地後同樣是那樣的無助,迷茫。劇變是說來就來的,沒有給生活於其中的人一點喘息,也根本沒有徵求過他們的意見,大人物們不會考慮這些,他們很忙,他們在特定的位置上,難以彎下腰身。
所幸的,還有親情,我在看電影時候不時覺得男豬腳過於固執,讓一切就這樣曝光不是更好?思考再三,認為男豬腳的選擇讓我脫出了宏大歷史的思考方式,去體味一點親情的關懷。在劇變關頭,認清時代潮流不會給你一點慰藉,但親情,起碼可以打把遮陽傘,何況姓資姓社最後發現都是看同一部動畫片長大的(片尾),足以說明不論資社人性都是基礎,也讓因政治而讓同一個國家一分為二這樣的鬧劇更顯荒謬。
結尾母親真的是認清了時代潮流?不是,他是因為親情而原諒了這個時代。坐在台北的高鐵上剛剛看完。貫穿電影的是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甚至我一度視為扭曲的情感,最後卻化為淚水,流淌下一曲輓歌。輓歌獻給片中的母親,獻給Alex的過去,獻給曾擁有天真理想的孩子,獻給社會主義東德,也獻給千千萬萬曾在那個國度生活過的人們。他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歷史的縮影,從瑣碎處映射著宏大的溫情與荒謬。
「奇怪的是,我為母親創造的那個東德,更像是我希望看到的東德。」很多人疑惑,Alex為什麼執著於一個龐大而易碎的謊言。這句話解釋了一切。Alex或許也明白,他並不是純為了母親的病,而母親對於社會主義的感情也未必像她表現出來的那麼深,真正的原因是東德給Alex的人生也留下了anarchronistic的後遺症。父親的離去改變了一切。留下的孩子,曾在相當一段時間,把自己的生命與所處的國度作為遺留物的一部分緊密相連。他願意—延續並美化心中的祖國東德。
而對於母親來說亦是如此,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傑出貢獻者」的一切都是為了肯定自己放棄隨丈夫去西德這一舉動的努力。她用一生在說服自己,這不是一個錯誤,卻也終究無法面對。
換言之,個人之所以對一個國家的意識形態抱有執念,倒不一定是信仰的緣故,而是這個意識形態書寫下的歷史,已在他們短暫的一生上烙下最深刻的痕迹。同時也就代表了最沉重的價值。
至於Alex的信仰,我相信他代表的是信仰解構時代,在社會主義理想國與真切可觸的資本主義樂園之間彷徨徘徊的一代青年。遊行的他抗議的是以信仰為名的不實偽飾,柏林牆推倒後他也確實快樂地擁抱著酒吧、足球、愛情,與開放了的世界。但或出於童年的教育,或出於美好的渴望,他心底始終存有,建設一個多元化社會主義國家的美麗願景。這個永恆的願景,不會隨著東德的消亡一起破滅。
「曾經叫做敵人的人們,如今也可以與我們一起和諧生活。我們的國家和信仰雖不完美,也鼓舞著世界各地的人們。或許我們有時會迷失,喪失目標,但我們讓自己冷靜下來了。」
「社會主義,不該是自我封閉,而是走向他人,與他人共存。」
看到最後一段Alex虛造的「主席講話」,本應該感到滑稽,卻真的感動得熱淚盈眶,絕對是影片點睛之筆。這才是社會主義的真諦,雖然意識到它的人已無法付諸實現。在Alex這代前東德青年親吻豐富物質的同時,他們其實也意識到了資本主義如「二十馬克」的局限。
「他們發現,汽車,錄像機和電視不是一切。他們願意以新的意志、行動力和希望,來實現他們的新生活。」 這是Alex的真實感受。多麼希望,有這樣一個主動推倒柏林牆後,積極重建信仰的東德。無論資本主義帶來的物質多麼豐美(這終究不是一切),社會主義的反烏托邦多麼諷刺,我們曾經的理想不應被全部否定消解,其中的真正價值仍應被珍視。
還記得劇中的媽媽被稱為idealistich。一樣的一絲不苟,一樣的天真固執,Alex其實受到母親影響至深。Alex和他的媽媽(我相信她最後是清楚的),或許是以虛構的理想化方式,抵達了同一種歷史真相。
而如今,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少年的我,有著同樣迷茫的共鳴。且將電影當作慰籍—比Alex幸運的是,我仍有機會去「實現他們的新生活」,在一個我可能使其更好的新的國度。
Daniel Brühl演技贊 。
2016.1.29 17歲的旅途上。
曾經寫過一篇觀後感,也和很多學德語的人聊過這部電影,所以把內容貼過來。
社會主義到底是什麼?東德的社會主義會獲得什麼?統一以後,東德的人民又在想些什麼?他們又是否懷念逝去的日子?
03年在歐洲大獲全勝的影片《再見列寧》講述了柏林牆倒塌前後的那段日子,一個忠貞的德國統一黨員最後的日子。
《柏林之圍》是一個悲劇,當一個人從昏迷中醒來時,史上一切都滄桑巨變了,當他從善意的謊言中窺見真相時,只能是痛苦的死去。《再見列寧》與他有些許的相似,忠貞的德國統一黨黨員母親在80年代末的混亂動蕩中意外昏迷,長眠不醒。她沒有看到兩德邊境的開放,也沒有看到柏林牆的倒塌,更沒有看到東德完全地併入西德,放棄社會主義制度,這是她不能想像的。可是在一切似乎都平靜下來,每個人都再度融入新的制度、新的社會時,母親卻又意外的醒過來。她善良的兒子為了她不再受到打擊而再度長眠,為她營造了一個小東德社會。為了她,兒子傾盡全力,「邊境開放了,使大量的西德同胞可以來到東德找工作,西德競爭太激烈,精神世界太空虛」,「柏林牆拆了,德共領導人更替了,他們要把兩德合併,社會主義應該是與同胞和平相處。」通過給母親製作東德電視節目,兒子一直在向她陳述她心中所願,終於,在兩德合併紀念日的禮花聲中,母親滿意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留在這個世界的,是大家對這位德國社會主義統一黨人的美好回憶。
這是個悲劇嗎?或許對那些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來說,是的。
這是個喜劇嗎?或許對那些僅僅是來看的觀眾來說,是的。
但是對當年在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生活的人來說,這部片子應該是一部正劇,訴說了東歐劇變前的期待,中間的興奮,之後的迷茫無奈。有過這段經歷的人們,很容易產生共鳴。
社會主義究竟是什麼?電影中給出了兩種答案:德共執政時期的新聞管制,用精神上的說教,武力的壓制來束縛人民,所以當時的東德人首先要求的是新聞自由;在兩德統一之後,兒子通過自己錄製的節目向觀眾表達了自己對社會主義的認識:社會主義應該是與大家友好共存,應該是保護公民的個人各種合法權利的!
東歐劇變的動蕩時期,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扮演了造反者的形象,的確,那時的東歐是禁錮了太多的人性,黨的領導層脫離了群眾,這就必然得不到群眾的支持。於是,柏林牆倒了,社會主義沒了。東歐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之中。
可是人民在此後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人生的信念,許多人迷茫不前,當初的許多事業有成之人都已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沒有了社會保障體系,又丟失了工作,一部分人只能用酒精和毒品來麻醉自己,迷茫中的東德人,在痛苦迷惑中找尋自己的位置。
兒子在給母親營造一個虛假的世界同時,也漸漸和已經逝去的東德產生了微妙的感情。電影上有兩個片斷令我記憶猶新:兩德合併後,東德的錢要兌換成西德的馬克,可是兒子在兌換期過了之後才找到母親藏的錢,所以,銀行拒絕兌換。兒子怒吼道:「這算什麼!你們這些西方人!這是3萬馬克,是一個東德公民辛苦工作30年才積攢起來的!」在離開銀行之前,他對圍觀的群眾說:「看什麼看!這也是你們的錢!」當夜,他把印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頭像的東德貨幣遠遠的拋向了夜空,扯斷了以前東德政府的最後一絲聯繫。還有一段是他來西柏林找與母親離異的父親,父親在那又結了婚,當他看到父親現在的孩子在看東德的太空人動畫片時,不禁潸然。孩子們問他:「你也愛看太空人(astronaut)?」「是的,不過在我們國家它叫宇宙人(cosmonaut)。」「那你是哪裡來的?」「另一個國家。」
兒子已經與鐮刀斧頭的德國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這不僅僅是對失去事物的留戀,這也是對自己曾經生活過的那段時光的懷念,在為母親的同時,也為自己的過去找尋著歸宿。兒子的心靈中,還是有著對那社會主義的留戀,這又正是當今東歐普遍流行的一種看法。
東德的第一位宇航員亞瑟在電影里說:「在天上看地球,它是那麼的渺小,那在這渺小的地球上的人,又有什麼不可逾越的呢?我們在地球上的隔閡,又有什麼不可以打破的呢?」
所以意識形態的對立結束了,邊界開放了,兩德統一了,雖然社會主義不存在了,但是它美好的形象,卻會深深地留在東歐人們的心裡。
或許母親什麼都知道,但或許她什麼都不知道,誰知道呢。就算她知道這是虛假的,她也會願意看到自己的希望變成現實。如同那最後,看著綻放的禮花,安詳地閉上的眼睛,是那樣滿足,那樣興奮。
「母親雖然離開了,但她似乎還活著,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注視著我們每一個人,教導我們認真地活下去。」電影最後在兒子憂鬱無奈的訴說中結束了,但生活還要繼續,說不定,社會主義還會回來的,那成年人的童話,會真正的變為現實。
--------------------------了解真相的分割線------------------------
最近在和德國的同事聊天,他們又提到了這部片子,原來,母親什麼都知道,原來,母親之所以以一個忠貞的統一黨黨員的形象示人,是為了掩飾自己對自由的渴望,原來他的丈夫羅伯特一直在給她寫信,沒有忘記她,母親為了防止情報機構查抄她家,把這些都藏了起來,掩飾了起來.
原來母親一直都知道這些,這也是她一直期盼的,但真到這一天,她又不敢面對了.看到兒子為她所作的一切,母親很開心,很安心地走了。身處這個國度的人們看這個片子怎麼可以忽略片中的政治因素。當然,也許片子寄希望於告訴大家親情可以是面對政治時的庇護所。
片子中的核心戲謔因素就是「共產語言」,這個東西若不是因為我們身處其中,是沒有那麼強烈的喜劇感的。政治語言是重要的幽默,也不止共產語言這一家,在一些電影里也見過美國人六七十年代用冷戰式思維的語言當笑話,類似「我可沒說過他是共產分子,他也沒那麼紅」這樣的。
不過這個片子對於共產語言的使用並不完全是戲謔的。面對著那些敘述西德的混亂,而東德是怎麼施以人道主義援手,西德人民是怎麼熱情地投向社會主義的錄影帶,我相信創作人員借Alex之口說出的台詞不是沒有意義的:」我多麼希望這是真正的東德「(大概這麼個意思)。
現實中已經破滅的」社會主義勝利「的夢在錄像帶里復活了,幾乎是真誠地希望那是真的。
當然,作為年輕人的Alex最終還是要走出過去的迷夢,融入了新的生活。Alle sagen drüben DDR
評論一大堆,幾乎都是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常識上,包括這部電影本身。
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到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才垮塌的嗎?
國際歌咋唱來著,因特納雄耐爾。啥意思?international。
二戰結束後,面對咄咄逼人的斯大林,西方迅速組成了一個陣營,對抗東方的紅色陰影。東西德成了這個對立面的裂縫。
但是,和社會主義本身,有關係么?
公元前772年,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春秋從這裡寫起。幾十個國家,亂成一鍋粥。300多年前定下的周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直到又一個300年後,才被一個面相醜陋,身長九尺的老頭兒從遺棄多年的廢紙堆里重新拾起,他發現,對於眼前一片混亂打打殺殺的世界,克己復禮,君臣父子,完全是適用於整個天下,讓社會重新回歸和諧的international。然而並沒有什麼人鳥他。
1933年的東北,抗聯某次行動,百十人的隊伍去偷襲一支日軍運輸隊。戰鬥過程中,一輛裝滿槍支彈藥的大卡車以一個不可思議的路線瘋狂地沖向最有利於抗聯攻擊的位置停下了。戰鬥結束,抗聯士兵上車上檢查,發現一具已經自殺了的日本兵屍體,手裡握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是日本共產黨員,我只能幫你們到這裡了。
這也是international
我們再回頭看看東歐劇變,international在哪裡?
沒有。
1945年,二戰結束,殖民時代的資源掠奪秩序,徹底被金融秩序所取代。蘇美兩家東西雙雄,各自抱團,驅使各自的小弟明裡暗裡互掐。直到40多年後一方抗不下去,掛了。恰好,一方是資產階級,一方是無產階級。雙方都互相指責對方是專制主義。沒跑,無非是歷史類型學的又一次勝利---舊陣營規定的秩序瓦解,新陣營的利益重新平衡,再瓦解、再平衡。和當年武王路過牧野,諸部落殺入朝歌,並無什麼分別。
所謂的歷史時期,無非是一個又一個充滿歷史事件的壓縮包,共用一個解壓密碼。
同樣的話,也寫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一書封面的背後:人們常常以民主和專制的陣營來分析這場希臘內戰,認為他們是兩個不同的制度角力,專制戰勝了民主。實際上,導致這場戰爭的,完全不是因為兩個陣營之間的不同----恰恰相反,是二者的共同點,希臘世界的霸權。
所以,當美蘇開始互拉陣營對掐的時候,社會主義實際上已經失去其合法性了。在經權之間,蘇聯只保留了其社會制度、政權組織方式的權宜之法,而經呢?全世界的無產階級團結起來,實現全人類的共同利益?早在歷次的曲折崎嶇的鬥爭中被模糊化了。社會主義的政權模式只是在為民族國家服務,所謂的冷戰,也無非是日耳曼族和斯拉夫族的巔峰對抗而已。
所以,再見列寧,再見達瓦里希。也許他們曾經心心念的理想真的在某一瞬間存在,在歷史的往複中,社會理想帶來的精神動力確實改變了一些事情,但最終在這一時期被更有說服力的歷史類型學所覆蓋了。但畢竟他始終縈繞,絕不僅僅會只出現這麼一次。你在回應列寧的凝視的時候,心裡想的也絕對不應該僅僅是卡廷森林,大清洗,肅反,XXX之春。
故事的真實大於主角的敘述,而何種主義,也絕非 Ihnen ist das egal.
我當年的觀影記錄:
儘管好評如潮,看的時候也幾次控制不住情緒,但回頭琢磨這故事本身,總覺得有那麼幾分不對勁。那就是:
(1)對那個社會主義國,母親真的是「一生信仰,矢志不渝」嗎?
(2)母親真的是像兒子敘述里所說,最後也沒有識破他善意的用心良苦的謊言,臨終也沒懷疑過那民德的溫馨空氣嗎?
那麼在沒有父親以後,一直維持社會主義的形象與感情,甚於積極熱情到成了一位「活動家」的母親,其內心還是為了孩子們吧。她為了孩子,才最終沒能下定帶孩子走的決心:等出境批准等得漫長,而且,「他們要我與你們分開」,——這是做母親的死穴,所以,她沒有走。「這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我現在知道了。」
如果有這句話,我覺得,對於「對於這個國家,她一生信仰,矢志不渝」這句話,應當是不攻自破吧。「一生信仰,矢志不渝」是有的,是她對孩子,對孩子所能理解和能體驗的生活之溫暖,所以她才如此熱情地投入到寫呈文、參加少先隊活動種種社會主義的先進活動中去吧,這些情景的回放里有她自己的孩子們熱情向上的小身影。「就因為他沒入黨,所以他們讓他吃盡苦頭」,她對做醫生的丈夫的遭際如此斷語,又怎麼會,那麼矢志不渝地「嫁給了社會主義祖國」?——那只是童年起孩子們,尤其兒子的幻像,她從來沒有對那種「祖國」矢志不渝過,——丈夫到西德後,不斷給她寫信,她都仔仔細細的看過,藏在廚房的最隱秘的角落。
所以對(1),我想答案不言自明了。從這點看,影片看似是以兒子的敘述,塵埃落定的講述他對中毒太深的社會主義母親的善意謊言到送終,——其實相反,是母親對兒子的善意謊言在先。仔細回想,那些先進活動情景里,是她為居民的生活問題向上級、報社寫呈文,和少先隊員一起活動,——她始終是在和人做面對面、心暖心的交流,解決的是真實存在的問題,為的是生活本身。也就是說,她是有選擇的:她沒有出去去做八榮八恥的宣傳,也沒參加申奧秧歌隊,她不是盲目「對社會主義祖國矢志不渝」的政工婦女。絕對不是的。
因此,對(2),正如一些朋友在影評里所指明的,母親已經知道真相是什麼,當她臨終,躺坐在床上,家人環繞,看兒子這一艱巨的民德延續工程的最後,他導演的兒時偶像宇航員扮演民德新領導人宣布兩德合併的新聞聯播時,——是微笑著的,她沒有把真相說破。
「母親辭世的國家,是她一直堅信的國家,由我們維繫生命,直至母親最後一口氣的國家。一個永遠不曾存在的國家。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故事,看似是以兒子的敘述,塵埃落定的講述,其實恰恰相反,不但不是塵埃落定,而且是滿含懷舊的、揮別依依的。故事的真實,其實是在他的敘述之外,由觀眾來辨析、調整才成的。在天台上新年夜裡,他把母親的骨灰放進焰火,綻放在天空,完成她「把骨灰飄進風裡」的遺願時,回顧母親。如果看地細心,完全可以聽出,就這幾句話,其實不是那麼一致的,「母親辭世的國家,是她一直堅信的國家」是感慨,其實不是我們觀眾所知道的真實;但是他為什麼這麼看呢?——「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我想這才是這部電影撬動人心的支點所在。他之所以那麼殫精竭慮,左支右絀,為母親營造民德還在的幻象,起因不是她對民德多麼有感情,而是她對他多麼有感情,然後他又是回報母親這感情。是她看到兒子在遊行中被警察暴打拖走,一倒不起之後,昏睡半年,生命猶危,唯恐再受刺激,兒子才滿大街翻垃圾桶找民德時代的瓶瓶罐罐,把超市裡買來的資本主義食品一一倒換進來,才一遍遍拉人錄製民德電視台的假新聞,才這麼一直走下來的。
寫到這裡,我才明白,為什麼做母親的,沒什麼病史,怎麼就看到兒子被警察拖走,就一下昏倒了?而且還不是小昏,是一昏大半年。
這又照應了上面的問題(1),她何止不是對社會主義矢志不渝,她是情知其險惡在走鋼絲!她的丈夫已經被社會主義歧視逼走了,她的兒子又被社會主義警察拖走。她已經失去了丈夫,——為了和孩子們在一起,她放棄了申請出境,守著孩子,孩子不能再失去了;——民德何時是個頭兒?社會主義哪天完蛋?一個普通婦女,拖著兩個孩子,如何能看到,如何能等到。她所能等到的,就是孩子們好好長大。可知在她「嫁給社會主義祖國」的背後,在這套滾燙的面具的背後,是多麼的苦心惴惴,多麼的孤單無依,唯恐再出事。然而她終於還是眼睜睜看到了他出事。
他出事就給放出來了,——但原因是:母親在醫院醒不來了。好像上街遊行被警察拖走是小事,但觀眾稍把時間稍微快倒上那麼兩三年,就會瞭然,在「巨變」前夕再往前的那些年裡,在母親一直的環境與記憶里,在所有有過關門搞社會主義建設的人們的記憶里,被抓走是怎麼一回事?
對所有心懷這樣記憶的人,社會主義是沒有個頭的,——只要你想好好過日子。在那種封閉的歲月里,只有兩種盼望社會主義到頭的人,一種是在過日子以前,就已知道社會主義等等是怎回事;另一種就是被社會主義傷害以後。
母親已經有了兩個孩子,她不能做第一種;而她不能做第一種,就是為的不能做第二種。社會主義太大太久,而我只有兩個孩子。
學者和青年都說,世界上的真、善、美都是相通的,心懷愛的人,不應該對社會中的惡,惡政、惡行噤口不言。事實上我們也希望世界是這樣,並且對這一種噤口不言視作軟弱,努力要爭取他們能強大。
但是對母親而言,這種掩飾,這種民德的溫馨條理堅實空氣,這種社會主義基層的熱情中堅持的生活的希望,這種維持,何嘗不是另一種強大。不是一往無前、義不容辭那種強大,是滴水不漏、百繞不折、處心積慮、含辛茹苦的強大。孩子是嫩的,母親也必是軟的,至於軟弱,然而韌不可斷。或許軟弱是做母親的宿命之一種,能領會這種宿命的,堅強地堅持這種軟弱的,不是高爾基的那種母親,是這種母親。
「通過這樣不斷地造假,我彷彿把民主德國變成了理想中的模樣。」在兒子為母親錄製假新聞的過程里,他說了這樣一句話。他是對民主德國有感情的。母親一直堅持到她昏厥倒下所做的努力,是奏效的,她也是「通過這樣不斷地造假,我彷彿把民主德國變成了理想中的模樣。」她和他的「造假」,都是異於社會廣大現實的,是幻想,所以說是「造假」;但更是他們的期望,是賴以生活的希望。
民德的日子裡,母親始終是一位熱情高漲的人,那麼熱情,那麼高漲,但故事也給我們一個旁證:母親終於醒來時,兒子要給她安排一個民德慰問會,去請她的老校長,兩人交談,老校長肯定她是個出眾的教師,兒子卻徑直問:「也因此她被打入冷宮?」——老校長說:「組織裡面的幾個同志認為她過於……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的執著,是這個辛苦備嘗的母親,在社會主義的謊言里尋找的變態補償嗎?假如現實都是謊言,那麼偶有真實,也被懷疑是假的;堅持真實,也只好頂著「造假」的形式。母親對活動那麼熱情,不是對社會主義有多麼「理想主義」,有媽的孩子都知道,一個要操心柴米油鹽耳聞街談巷議的母親,很難對那些政治政策要什麼理想,更何談主義。她應該是清楚得很,她是在那些「理想主義」的名號之下,努力做些真正用心的、用情的事,生活本身、生命本身的事,指揮少先隊員唱歌,唱綠茵和田野,穿上泳裝塗花臉和孩子們一起狂歡。
在這裡,民德不再是昂納克們的民德,而是母與子的民德,他們之間的民德,共享的民德,各自心懷一份感情與記憶,艱難護持,無涉旁人。「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直到劇終我也沒等來剛開始看時所暗懷希望的,兒子,敘述者,這個青年人,能對民德有所針砭,好抵消掉不斷出現的那些遺老們對新德國的抱怨,但是沒有。他是個心地單純之人,並且到劇終也對民德感情複雜。也許這不合一些觀眾的期望,但是,對大多數普通人,對最平常基本生活的承受者來說,國家的演變,歷史的質感,確實就是這樣子的。將來我們這些青年的大多數,生活也是這樣子的,可能也包括我自己。
人生是有選擇的,但同時人常忽略掉選擇的背面:有限。人生也是有限的,很多時候放棄掉很多選擇,不是因為不想或者不懂,而是已經被別人所選擇:愛人、家庭。他們不應該被追問,被苛責。假若在一個醜惡社會,有人能給孩子炙熱至誠的愛的同時,不理會那些醜惡,在我看不是應當批評的,而恰恰是要慶幸的。
我想在此加黑,再說一遍:假若在一個醜惡社會,有人能給孩子炙熱至誠的愛的同時,不理會那些醜惡,在我看不是應當批評的,而恰恰是要慶幸的。因其選擇有限,責任便就有限,與其貪求對世道的評判,道德更在於責任的實現。
於今放眼歷史心懷批判的青年,臧否人物大快人心的同時,時或回槍一掃,瞥下家庭。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這樣,我一度是這樣的。今夜我看過這部電影,開頭問的問題里,還覺得這故事不可信,打了半天字,刪刪停停想想,才漸漸懂得深一點。
電影里的母親,和我們許多人的埋頭苦勞的父母親一樣,當你驀然回看時,才會懂得,雖然碌碌,但他們不是社會主義的愚民,不是生活的俘虜。
精彩!
我對這部電影感觸最深的,卻是一個時代的逝去。
我對那個時代有著特殊的情結,屬於紅色鐮刀鎚子旗幟的,屬於一腔熱血和崇高的理想。
這部電影不僅僅有深沉的親情,更讓人觸動的是對那消失的國家的懷念和已無法實現的憧憬。
頗有意境的鏡頭,染上了史詩般的壯闊與蒼涼。當母親在街頭茫然地望著掠過的列寧雕像時,我被一種逝去的悲傷抓住。
她所堅信的都成了空氣,但有些東西永存於心中。
如此優秀的電影,應該被更多人所知。
看到列寧雕像那一段時我真的哭了,有生以來唯一一次看電影流淚。
由於配樂的原因,風格非常清新和抽離。和天使愛美麗的配樂是同一個人,我感覺,厲害的人,輸出性都非常強,你一聽,一看,就收到了刺激,就被輸入了。
我是想試圖感受一下被社會主義好洗腦的共產黨員的熱血的,但看到後面發現他母親並不狂熱,念念不忘的、被那個時代深深烙印的明明就是她兒子自己,他懷念列寧的時代,他不願東德消逝。
衝突很激烈。
為什麼我看到列寧的雕像被拆掉心中默默的難受?
個人命運在社會命運的關聯,《再見列寧》並不是在鼓吹東德的美好,也沒有渲染統一的偉大,它是在呼籲我們對於生活在歷史之中的人的關注與理解。
二刷再見列寧,感慨依舊。一部好電影真的需要多次咀嚼,才能品出真味。
這次再看這部電影的原因是買了一本新書—《二手時間》,記錄了蘇聯解體後二十年社會轉型中的劇變,由於對其中的歷史事件模糊不清,便又想起了這部電影。
電影主要也是發生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時間,主人公Alex的母親是東德忠誠的共產黨員,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社會主義事業。其丈夫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去了西德,從此這個幸福的家庭也因此分崩離析,雖然父親還是想要與家人保持聯絡,但母親因為害怕別人覺察到他們家與西德的聯繫,害怕自己去西德不能帶走兩個年幼的孩子而壓抑了對自由民主的渴望,選擇了為社會主義奉獻一生。
無奈時局不斷變化,東德政局岌岌可危,1989年東柏林街頭越來越多的人遊行要求開放邊界,而母親也在這時因心梗暈倒在了街頭,從此開始了長達八個月的昏迷。就在這短短的八個月中,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不復存在,德意志聯邦實現了統一。社會主義國家覆滅了,越來越多的西德人遷往了東德,貨幣統一,資本主義的東西也逐漸湧入東德。
母親醒來了,Alex深知母親的信仰,決定採取一切措施不讓母親覺察到東德的消亡,他把母親的卧室恢復原樣,串通鄰居為母親慶生,收買小學生給母親唱紅歌,最厲害的是和好基友一起每天錄製東德的社會主義新聞,並將母親覺察到的絲毫異樣都用假新聞自圓其說。可以說,Alex盡自己所能保護了母親的社會主義信仰,為她築造了一個社會主義夢,我想,雖然母親最後從小拉護士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也會帶著一絲欣慰離開人間,因為愛,從她最後從看電視時對兒子露出的笑容,我們都懂了。
時局會變,信仰不移,國亡但親情常伴。真相沒必要揭穿,故事的最後,每個人都是幸福的,這種幸福的氣泡不會破裂。
先寫到這裡,希望看完二手時間後,能有更多啟發。
社會主義不是自我封閉 社會主義是走向他人
再見中國特色
推薦閱讀:
※都有哪些日本作曲家參與過中國電影、電視劇、電視節目的音樂製作?或是經常用到哪些日本作曲家的作品?
※《飛行家》中「隔離」在其中起到什麼線索,從頭到尾聯繫著什麼意思?
※如何評價陳柏霖的演技?
※電影《美國行動》是根據哪個傳奇人物啊,簡直不能再牛,有知道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