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說謊?

說謊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或善意,或惡意。而有人說謊如家常便飯,電影《大話王》中的主人公便是如此,難道說謊就是為了生活嗎?


在我一年級的時候
新學期的第一堂課
老師要我們說出自己的理想


那時候的我年紀還小
不懂得理想究竟是什麼
但這並不妨礙我有理想
我不但有理想
而且還不止一個


我現在有3個理想
並且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更換
有太多我嚮往成為的人
雖然我只有6歲


我想成為學校門口賣棉花糖的老伯
每天吃棉花糖
我也想去小賣部當售貨員
小賣部有各種小吃
我更願意去做一個公交車售票員
每天可以兜風


在我思考的間隙
我看到班長站起來了
學習委員也站起來了
小組長也站起來了
無一例外的
他們就像往常課堂上
回答正確老師的提問一樣
得到了的表揚


我很納悶
為什麼他們的理想都是法官警察和老師呢
難道他們不喜歡糖人,小吃和兜風么
我不明白


但容不得我多想
已經輪到我了
我看著周圍幾十雙汪汪大眼
直勾勾的看著我


我看了看我的小夥伴
他剛站起來說他的理想是當一個開車的
他笨的都不知道有個詞語叫司機
我可憐的小夥伴就這樣
在全班同學哈哈大笑中
在座位上哭起來


我想了自己的三個理想
頓時感覺自己更是一個土包子
我甚至感覺到了他們哈哈大笑的場景
我茫然的盯著窗外
心跳動的厲害


我的理想是當一個醫生
我盯著黑板
一字一頓的說了說來


我才不願意做醫生
我不喜歡打針
不喜歡吃藥
更不喜歡穿白大褂
我心裡默默的說


我只是有點虛榮
不想被你們嘲笑


多年以後
回想起來
那時場景是多麼的令人難忘啊
但令人心酸的是
在我人生的第一堂課上
我第一次勇敢跟別人說出自己的夢想
竟然是一句謊話


_

謝邀。

這道題李哲(不知道為什麼,無法直接@你)已邀了我好幾天,一直沒來答,主要是因為懶,其次因為這是道大題,而我的思考也未臻周全。

首先自然需要為何為謊言作出定義。

存心誤導別人的有意行為,事先未透露其目的,並且對方也沒有明確要求被誤導。

說謊有兩種主要形式:第一類叫做隱瞞,省略真實的信息;捏造,把假的信息當成真的說出來。
——《說謊:揭穿商業、政治與婚姻中的騙局》保羅·艾克曼

人類社會的謊言之多,之頻繁,遠超過一般人想像。最為令人感到不安的是:人類說謊的能力或許還是與生俱來的。

心理學家一般普遍認為,兒童基本在4歲左右學會說謊,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對社會環境的認知和語言能力的掌握都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也即是說,他們認為說謊是人類後天習得一種能力。可是英國的Vasudevi Reddy博士,經過對嬰幼兒行為的詳細研究發現,嬰兒會有意使用哭泣來博取父母的情感回應。她的研究團隊甚至發現,一名11個月大的嬰兒在因為將花盆裡的土弄得到處都是,而屢遭父母的斥責之後,在被母親又一次發現自己玩弄泥土時,停止了動作,轉而改成向母親揮手。

更有甚者,加利福尼亞的Francine Penny Patterson博士在教會了一隻大猩猩1000個手語單詞之後,通過交流,發現了大猩猩也具有說謊的行為。

我想,或許說謊是一種進化的策略,被寫入人類基因中的一種能力吧。

附錄:說謊的具體動機,保羅·艾克曼博士曾做過一次問卷調查,他得到了大概九種原因:

1,避免受到處罰。
2,原本可以得到的獎賞,不說謊可能得不到。
3,為了保護別人免於受罰。
4,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受到傷害的威脅。
5,為了讓被人看得起自己。
6,避免社交的尷尬。
7,為了避免丟臉。
8,為了保持秘密,完全不加聲明地將某些信息據為己有。
9,為了行使凌駕於別人的權利,控制別人想要要知道的信息。

就說這些吧,其餘的想法都不成熟,也就不談了。

_



本能而已,時常連自己都騙。


很多時候,遇到交淺言深的問題,除了說謊我實在也不知道答什麼了
出野外,去辦銀行卡的時候,櫃員小哥問,咦,你的戶口是北京的,你怎麼到我們這個地方來工作了?你工作都調過來了,怎麼不遷戶口呀?
遇到這種情況,我只能答:「呵呵,是呀,太忙了,忘記了,過段時間就遷」

再比如,在野外的時候經常遇到當地人,呀,你們又來搞勘探了,是****地質大學或者***勘探學院的吧?年少無知的時候我會答是北大的,接下來的話題你就可以想像有多冗長了

所以我一般說謊的原因都是圖省事。如果一句謊話就能終結一個不必要的談話的話,比你講完真話又被盤問無數相關話題要來的省事兒的多。但是呢,怎麼說呢,謊話說多了,對不熟的人,嘴裡沒有一句真話了。這也是病吧,得治。


謊言的對立面是真誠、理解和包容。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誠實的孩子是好孩子,我還記得小時候一篇課文,講華盛頓砍掉自家門前的一顆櫻桃樹,結果被父親發現,問他是誰砍掉了,華盛頓面紅耳赤害怕父親的責罵,但他還是承認了,最後父親不但沒有責備他還獎勵了他。那一刻我明白了,誠實的孩子才會有糖吃,才是好孩子。我想知道是不是這樣,於是砍掉自家門前的小樹苗並坦白後,卻被暴打,從那時我知道,老師教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對的,而我也學會了撒謊。

而我這一生都在撒謊。

騙老師說作業忘帶了。

騙同學說自己沒複習。

騙爸媽說學校要交費。

騙夥伴說零錢花完了。

.................................


社會的主流仍然是,說謊是不應該的。一些男女朋友之間也常拿這件事說,一方稍作掩飾沒有明說,另一方就會步步緊逼,並且亮出自己的底線」我不是介意這件事,我只是不能忍你居然騙我。「每次看到類似的這種事,我都會自己默默罵一句」**「然後繼續我的生活。


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的心理學家羅伯特費爾德曼做過一個實驗。人們在日常交談時,他帶上隱蔽的攝像機錄下現場情景。然後,實驗人員一邊觀看錄像帶,一邊計算人們在交談中說謊的次數。統計結果令人吃驚:人們平均每10分鐘就會說3個謊言。

美國新澤西州約翰遜醫學院的劉易斯博士的研究也顯示了這一點。他要求被調查者反省自己每天撒謊的次數,而被調查者承認,他們平均每天最少撒謊次數是25次。這個數字讓被調查者感到吃驚不已,但可以料定,他們真正說謊的時候比這個數字要高得多,畢竟這個調查的依據是被調查者的「主觀陳述」。


謊言這麼多,到底根源是什麼,到底該怪誰?有人說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我不否定,我要說的是另外一種觀點。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是友好的,並且我們意識到了這一點,我們不想做無關群體,我們想理解他人,想感受他人,走進他人,融進這個社會,但是卻感到無奈,因為我們 總在說謊,我們嘗試去改變,但是卻收效甚微,我們也嘗試過在一些時候不說謊,但是總是讓人受傷,讓自己受傷,於是我們不得不縮起來,讓這尖刺無情的折磨自己。這怪我們嗎?

我要說,這其實不怪我們,如果我告訴你我劈腿了,你是否能淡定冷靜,跟我坐下來認真探討這個問題,而不是自尋短見,大鬧不止;如果我告訴你你得了癌症,你是否能安靜接受,仔細思考人生,能以平和心態接受為數不多的日子,而不是悲痛淚流,猶如世界末日,折磨家人折磨自己;如果我告訴你我考試考了50分,你是否能平和安靜,給我鼓勵,一起探討問題所在,而不是暴躁如雷,對我打罵不止;如果這一切你都不能接受,那為什麼我還要告訴你,還要說實話,還要讓你不開心,讓我不開心。

我們一度覺得善意的謊言是好事,但這其實能好到哪裡去,如果你能夠冷靜接受,不自暴自棄,那麼哪裡還會存在善意的謊言一說呢?我願意去相信,人都是善良而真誠的。

其實,謊言的接受條件是真誠、理解和寬容。


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的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

——《看見》柴靜

當一個人選擇是否去說謊的時候,已經在潛意識內做出判斷了,已經知曉了你是否能夠接受這件事的本來面目,你是否能理解能寬容而不是一味的責備和抱怨。同樣當你責怪別人為什麼說謊的時候,請你一定也反思自己是否能理解寬容ta,是否能承擔起這樣的事實,再去責怪於它。


推己及人,很多這樣的事情都是要從自身開始,難怪說」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了。

下面這部分比較長,重點是上面。

——————————————————————————————————————————


下面我就要告訴大家,我們的主觀陳述是不可信的。


我們所處的世界就是一個羅生門,為了自身,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


最近無聊,看了黑澤明的驚世之作《羅生門》,雖然是20世紀50年代的黑白電影,但這依然給第一次觀看的我帶來赤裸裸的衝擊。這部電影獲第2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獲195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十部影片之一。


這是一個關乎於謊言的故事。

樵夫上山砍柴,無意中發現屍體,然後報官。

一群人在衙門受審後便知,武士帶妻子上山,途中遇見大盜,大盜見色起念,設計將武士擒住,併當著武士的面姦汙了女人,最後武士死掉,女人跑了,大盜被抓。

很平凡的一個故事,但卻帶給人不平凡的感覺。因為,每個人的敘述都不一樣。

大盜說:他在山路邊息涼,一個武士牽著馬,馬上騎著一個女人,經過路邊。突然一陣風吹過,吹起了女人帽子掛的薄紗,讓他看到了女人的面容,便起了邪念。他將武士騙離山路,突然襲擊,絆倒武士,將其捆綁在樹上;又跑去騙那女人,說她丈夫突發急病,拉著她跑近武士身邊。女人發現丈夫被綁後,拿匕首要殺強盜。但刺來刺去追來追去都無法殺死強盜。看到女人絕望地坐在地上,強盜多襄丸趁機過去強吻女人。女人放棄抵抗,二人發生了性關係。強盜既遂所欲,想要離開,女子拉住他說:「等等!要麼你死要麼我丈夫死。你們中間必須有一個死。」」我會跟那個活下來的人在一起。「強盜用長劍挑斷捆綁武士的繩子,武士立即跳起,拔刀應戰,經過20多個回合,強盜終於取勝,殺死了武士。等他再尋找真砂時,她已經嚇得逃之夭夭了。但是,他的心理需要表現在把當時的怯懦怕死說成勇敢威猛,為此他還不惜誇讚武士的勇敢威猛來陪襯自己:「能和我斗到20回合以上的,只有他一人。」他當然不肯承認「決鬥」中曾失手丟劍,所以刺死武士的只能是一直在手的長劍。且強盜省略了其強暴過武士的妻子後請求原諒的這一段。


女人是這樣說的:強盜凌辱了她之後就溜之大吉,她跪伏在丈夫面前失聲痛哭,丈夫卻一言不發,她看到的既不是悲傷,也不是憤怒,而是冰冷的目光,憎惡的表情。女人苦苦哀求,請丈夫原諒,那武士始終一動不動,一言不發,冷酷的眼光直誅女人之心。她從草間拾回反抗強盜時掉落的護身匕首,割斷繩子,遞匕首要給丈夫,請他殺了自己,丈夫仍舊不言不動,眼光冰冷。她絕望之下拿著匕首走向丈夫,匕尖對著丈夫。又說自己後來一定是昏過去了,醒來後看到丈夫胸口插著那把短刀。後來她想自殺,但終於怎麼也沒有死得成。她的心理需要是強調自己的行為另有原因,即丈夫那冷酷鄙視的眼光,以稍稍減輕一點自己並沒有的罪責。
武士死掉之後借女巫之口說出來的話:那強盜完事後,又花言巧語引誘女人隨他去,做他的妻子,那女人意肯言從。強盜拉著女人要走,女人停住,竟指著被綁的丈夫要求強盜:「請把他殺掉!」聞言連強盜都大驚失色,將她推倒在地,一腳踩在她身上,反問武士如何處置這個女人:「你想讓我這麼處置她?是殺了她!還是放了她!」因為這些話,武士從心底寬恕了強盜;女人逃走,強盜追之不及,回來用長劍割斷武士身上的繩索,轉身走了。妻子的「背叛」和「狠毒」,使武士痛不欲生。起身後因匕首反射日光,引起他的注意。他拾起短刀,毅然自盡。且武士說到了「我死了,一個人的腳步輕輕地走來,從我的胸口拔去匕首」,這遭到了樵夫的反對。武士說是自殺,其實想怪罪女人殺了他,女人割斷繩子,要他與強盜決鬥,確是他的間接死因。同時,他不肯承認輸給強盜,說為自殺,也出於這種心理需要。至於死者的話是借女巫之口說出的,這是藝術手法,可以認為是死者本人想說的話,不必橫生枝節。
真相只有一個,但是各人提供證詞的目的卻各有不同。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減輕自己的罪惡,掩飾自己的過失,人人都開始敘述一個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慘案,成了一團撥不開看不清的迷霧。
樵夫其實躲在樹叢後面,目睹了案情的全過程,只因事後從案發現場偷走了那把嵌螺鈿、頗值些錢的匕首,心中有愧,所以開始不說,後面被追問不休,才說出他的版本:強盜強暴過武士的妻子後,請求原諒,還請求女人跟他走,他願意金盆洗手,改惡從善,用勞動來養活她。女人二話沒說,拾起匕首,跑近丈夫,割斷繩索,又跑回原處倒在地上。強盜明白了她的意思,是要他們二人用決鬥來決定她的命運。但武士怯懦怕死,不想戰鬥。武士說:「等等!我才不願意為這樣的女人拚命呢。」還罵女人:「你已經和兩個男人搞過了,幹嘛不自殺算了?」「別哭了,哭也不會管用了。」強盜說:「別那樣,不要嚇她。女人天生就是軟弱的。」女人氣極,破口大罵,「軟弱的是你們!」對她丈夫說:「你要是我丈夫,幹嘛不把這個男人殺了?然後你就可以讓我自殺,那樣才是真正的男人!」對強盜說:「你也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又編造謊言說希望多襄丸來解救她,挑唆二人決鬥。兩人不得已才出手,且都本事平平,刀法不準,多襄丸把劍插進地里,武弘把刀砍進樹里,刀來不及拔出來,決鬥成了毫無章法的扭打。
強盜終於碰巧從地上拔出長劍,刺死了武士,之後自己瑟瑟發抖。樵夫到底還是說了謊,因為扭打中強盜幸而到手的不是長劍,而是短刀。他的偷,不是從草間順手牽羊地拾取,而是從死人血淋淋的傷口拔取,性質要嚴重得多。樵夫心理上不肯承認,自己竟會這麼忍心,所以他會說:「有時候,我連自己的心思都摸不清。」
這,是人性的惡。

這個故事裡,最可憐的是誰?懦弱的武士?無恥的強盜?還是下流的蕩婦?貪心的樵夫?最可憐的是人啊。
如果世人能夠接受武士的懦弱,他大可不必此番說辭,如果世人能夠接受女人的無助,直視自己的冷漠,女人又何苦到這番田地,如果強盜真的足夠勇武,十八般武藝,又為何被抓,如果世道富裕,能夠理解他的貧苦,又如何能違背自心啊!
冷漠的不是世道,是人心啊!
最熱的是人心,最涼的也是人心啊。


說謊只是因為無法坦然面對


之前有很多心理學家對說謊動機作出過解釋,我總結得到的個人看法是:說謊是個人出於自身目的對事情進行的修飾性描述。

強調幾個關鍵詞:

1.說謊是個人行為。無論是受誘惑受壓力,都是個人行為。

2.說謊者的立足點是自身,要達到的結果也是自己的目的。有人可能會說我說謊是為了你好,但是這個好,也是說謊者自己以為的,有可能對當事人並不見得真的好。所以目的結果也是說謊者自己假設出來的。

3.說謊只針對事情,如果對人,那就不是說謊的概念,到時候就可能是稱讚、誣衊或者其他(誇張的稱讚也符合其他三點的)。

4.修飾性描述。謊言不見得完全是假的錯的。

至於問題中說的某些人說謊如同家常便飯,那個是習慣養成或者人格傾向的問題。所以回答為什麼要說謊的問題,答案還是說謊者為了達到某些目的,有個人訴求。


我說假話不是為了私利,也非所謂自愛,既非嫉妒,又非惡意,而往往是因為羞愧難當。


怕挨揍,小時候一做錯事情,爸媽就棍棒相加。我媽對揍我特有研究,一般人都使用擀麵杖、掃帚什麼的,我媽因地制宜,使用剛剛剪下的桃樹枝條。你知道的,桃樹枝條又細又長,有點像垂柳的樣子,柔韌性還特別好,抽在身上那火辣辣的滋味,一輩子難忘啊,簡直就是受鞭刑。所以吧,我只能選擇說謊了。


我不斷發誓要老老實實地講故事,可是說真話的願望有多麼強烈,受到的各種干擾便有多麼大,我悲哀地發現,根本就無法還原真實。

 記憶總是被我的情感改頭換面,並隨之捉弄我,背叛我。把我搞的頭腦混亂,真偽難辨。我以真誠的願望開始講述的故事。經過巨大、堅韌不拔的努力卻變成了謊言。

我現在非常理解那些堅持謊言的人的處境,要做一個誠實的人簡直不可能。"

—————【陽光燦爛的日子】


我認為說謊也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


對無能的掩飾


很多人說,謊言的對立面是真誠,信任。
但是你知不知道在一些情況下謊言是和真誠與信任相伴相生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說謊,反而會使你喪失別人的信任,你必須說謊。如果你說謊,反而讓人覺得你夠真誠。
還有些情況是,如果你講真話,別人反而覺得你在說謊,或者覺得你刻薄無趣。

就是這麼矛盾的現實。
說謊不是洪水猛獸,它只是一種博弈的方式,一種工具。而一個人說不說謊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為什麼說謊,他想達到什麼目的,他在達到目的的過程中傷害了誰沒有。這是判斷一個人說謊到底合不合適的標準。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完全不說謊的人是根本沒辦法生存的,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況且你怎麼就認定你所了解的感知的相信的就一定是事實呢?
你怎麼確信你道出的所謂真相就一定是大家都希望了解的呢?


人們不需要真相。
他們在乎的是真實的感覺。
你如果能用說謊的方式,既給了別人合適的感覺,又達到自己的目的,何樂而不為?
誰都沒有什麼損失。
只是注意在心裡要提前做好預案(也就是萬一拆穿時該如何處理),就好了。

說謊也是一種娛樂。你看銀幕上的演員,小說的撰寫者,都是lier,但你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能和別人開玩笑,也要能和自己開玩笑,和生活開玩笑。

真相真的沒你想像的那麼重要。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因為

不妨說,說謊與沉默是現代人類社會中流行的兩大罪過。我們實際上經常說謊,也往往沉默不語。

—— 《且聽風吟》


愛說謊意味著什麼?

我想之所以有人愛說謊,冒著終有一天被識破的風險撒下一個又一個令人咋舌的謊。無非因為兩點:

1.相對匱乏感。
2.前瞻性思維的缺失。

前者是擁有與需求之間的不匹配造成的。兩者之間的缺口越大,說謊者承受的折磨也就越大。這並不是說,愛說謊的人都一無所有,只是他想得到遠超出了其當前所有擁有的。

當然,這也並不總是壞事,很多時候也是催人奮進的動力源泉。但說謊者或許明白,他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獲得;又或者他根本不願意付出辛勞去獲得。於是他就採用最廉價也是最冒險的方式,通過說謊來迅速「擁有」。

一旦某人決定通過說謊來實現「獲得」,那麼他是否真正擁有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讓大家覺得他有。這類人在不同的人面前扮演著截然不同的角色,唯一相同的是:無論他正在扮演著誰,他最不願面對的就是最真實的自己。

至於前瞻性思維的缺失,這點容易理解。就是愛說謊的人,必定對未來欠考慮。他無法預見未來有一天自己的謊言被識破的情景,所以一再冒險說謊。
創建於 14:08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聽說,害怕失去一樣東西,才會去說謊~


因為有人喜歡聽謊話,有需求就有市場。


小孩子說謊基板上是怕父母打,現在說謊一般都是虛榮所致吧


推薦閱讀:

一個專業能力較弱的心理諮詢師做面對面諮詢與一個專業良好的諮詢師做視頻諮詢,在做長程諮詢中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諮詢師的認知就是合理認知?
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的關係,更像感情深厚的好友還是商家與顧客間的支付關係?
軍訓被當學長的教官侮辱毆打,我該怎麼辦?隊伍里卻還有人向著教官,這是怎麼回事?
爸爸就去世了,妈妈远嫁,现在上了大学,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难过一次,能提点东西矫正一下我的人生观吗?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自我管理 | 心理健康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