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念白用的中州韻和現代哪裡的方言最接近?

雖然中州河南的古城,但是現在河南方言和中州韻差很多吧?是蘇州崑山附近么?


京劇上口字源於崑曲(南曲)中州音的簡化,像痴chee飛fi未vi喊xian臉jian解jiai人rin盟ming濃niong這類,都來自崑曲的一貫要求;另外比如潘念puan,初念cu,以及ing/eng念成in/en,則來自對南昆藝人口音的模仿。要之,都是長期學習崑曲的結果,而非什麼湖廣安徽的方音。


京劇中州韻本質上是崑曲中州韻的簡化/方言口音版。是在崑曲中州韻的基礎上受湖廣一帶方言影響的結果。
崑曲中州韻基本可以說完全取自明朝官話,由於現今西南官話基本上是明朝官話的後代,所以總體而言和今天西南官話某些保守的點較為接近。西南官話那麼多地方目前看下來最保守的是廣西象州白石村話。


應該是以湖北為主吧。
以前還真沒聽說過韻白像河南話??也沒這麼想過。
記得十幾歲時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聽過一個講座錄音(或是一個湖北演員的單口相聲表演?不確。),裡頭講京劇韻白與湖北話的關係,用的例句是「好大一棵樹啊。」 京劇韻白與湖北方言讀法各讀一遍。


中州韻實際上更接近湖廣地區的方言,即長江中游地區的湖北,安徽 一代,而非河南。


湖北話的腔,北京話的音


感覺和現在部分湖北、河南話接近。具體就是在京劇韻白中一般四聲的變化為,第一聲不變,第二聲要比原聲低,第三聲要比原聲高,而第四聲則發第三聲。


京劇中州韻絕大部分(經驗上有9成)和老派河南話一致。

主要共同點:1、嚴格區分尖團音。
2、四聲調值大部分同。
3、一些字的特殊發音,如:飛fi、介jiai、學xyo等等等。
4、需要說明的是個別音老派河南話有讀書音和口語的區分,小時侯聽老人們讀過,如:淚,發音更像luei。現在已經消失了。

說明:更接近豫西音,河南話內部差距也很多。現在城裡的新河南話已經是拿普通話音加河南話調來說話了。

你要非說以上特點是什麼蘇州特有的、安徽特有的、湖北特有的之類的,那麼請你把河南也帶上。不想互懟。


調子不知道是哪裡,讀音跟鞏義話是一樣的,特別是老年人說的,更土,更純粹。
以王佩瑜朗誦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http://m.iqiyi.com/w_19ru0t2up5.html?key=69842642483add0a63503306d63f0443msrc=3_31_56aid=7622853509tvid=7622853509cid=7identifier=weixinv1ftype=27subtype=1vip_pc=0vip_tpc=0p1=2_22_222social_platform=link)。
在其朗讀的漢字讀音中,跟普通話一樣的就不說了,不一樣的地方如下:
大江東去,浪淘盡(zin),千(cian)古風流人物。
故壘(luei)西(syi)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cian)堆雪(siue)。
江山(san)如(rru)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siang)公瑾當年(nien),小(siao)喬初(chru)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siao)間,檣(ciang)櫓灰飛(fi)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cieng)應笑(siao)我,早生(seng)華髮。
人生如(rru)夢,一樽還酹(luei)江月。
這首詞,用鞏義話也是這麼讀,跟視頻中幾乎一模一樣,除了鞏義是把「是」和「時」念成si 。
另外聲調不同,畢竟平常說話跟唱戲還是不同的。


湖北武漢話


推薦閱讀:

京劇《七郎托兆》里楊延嗣魂的裝扮有什麼特點?
楊四郎、楊鐵心都曾化名做木易,而宋朝的漢字讀法應是從右向左,為何不化名為「易木」?
為什麼京劇演員背後要插旗子?
如何評價關正明的藝術水平?
現在的京劇演員誰有可能開創新的流派?

TAG:方言 | 京劇 | 冷知識 | 戲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