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否存在一個準確定義?對某款互聯網產品的用戶來說,用戶網路結構的中心化/去中心化有什麼重大意義?

1是否存在一個(或一組)定義「中心化」程度的可觀測量、從而能夠準確地分辨現實中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過程?2能否舉例說明這種用戶網路結構的改變(中心化/去中心化)對用戶可能產生何種影響?


這個問題下已有的解答雖然大多注視於互聯網及相關媒體,然而這個問題依舊不會局限於這些「標籤」之下;這對「用戶」的意義,也不會局限於當他們扮演「用戶」角色之時。


這至少要追溯至尼采、與他所放射出的一縷個性主義陽光。

二十世紀中後期,利奧塔、德里達等人已開始再次提倡個性主義和主觀性。這同典型的現代主義、如馬克思主義社會觀——普遍性和客觀性——形成鮮明對比。澳洲學者 Christopher Crouch 概括這種思想立場為:如果個人沒有能力改變自己周圍的社會結構,他或她至少可以干擾和瓦解社會主導意識的語言。[1]

站到更廣泛的文化政治領域中去看,德里達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不存在什麼「中心」,因為所有的意義都是相對的,「解構」是對主導思想的持續性批判——(1) 瓦解文化運動直線性聯繫的概念;(2) 消除文化及藝術作品創造者的職能。

現代主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將文化和藝術、及其包含的政治話語權引入到大眾生活之中;而現代主義之後(有人也稱之為「後現代主義」),則對普遍性、現實性、客觀性等開始了一些列嘗試性的拆解。互聯網技術及社會化的網路應用,是一種實踐,也是一種可以在大眾中流行、並豐富起來的低成本實踐。在今日,可以說「中心化」是偏右的;可以說「去中心化」是左的,是個性化的、自由化的——「去中心化」或者說「解構中心」,是抵制文化殖民的,是挑戰「主流」這個概念本身的。

同時,「解構中心」的互聯網平台,也提供了一聯入網路便可快速走進全球意識形態中心的通路,而不必再親身漂洋過海——只要「牆」尚未築高。

最後附羅蘭·巴特《作者之死》中的一段:

我們知道,文本不是一行宣布「思想」含義的文字(作者的神諭),而是一個多維空間,各種寫上的東西,沒有一個是本源的,都混在一起,相互發生著衝突。一個文本是各種摘錄的編織,來自文化的無數中心。[2]

--
[1] Christopher Crouch, "Modernism in Art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譯本: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582854/

[2] Roland Barthes,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1977.


中心化:幾個經過認證的嘉賓在講話,所有其他人在聽。(上課)

去中心化:每個人都可以講話,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聽或者講。(英語角)


前面的各位回答者似乎都沒解釋問題。。。。。。。.

不知道我給你推薦的書你看了沒有,如果看了的話應該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
keso說的Web1.0我不是很了解,因為Web1.0大熱的時候,我連互聯網是什麼都不知道,現在想補課貌似有點難,因此我下面所說的僅針對社交網路

======================
什麼是「中心化」?
在社會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結構洞」,簡單的說(可能有些偏頗),當你想要聯繫到A,但是必須要通過B,這樣B就是一個結構洞,而B可能因此而謀利或者產生競爭優勢。而它可以簡單的與「中心化」畫等號。「結構洞」帶來的是競爭優勢,競爭優勢中含有信息不對等、信息流操控等等,這也是「中心化」設計在社交網路中的具體表現。具體產品請參考微博(建議做任何對比時都參考國內產品)。

中心化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是真是存在並且大家都在努力成為中心中的一員

什麼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即減少因為「中心化」帶來的巨大競爭優勢。「去中心化」不代表沒有中心,只是將中心從「人」這種不可控的因素中外移至可控並且中立的因素中,這樣之前的競爭優勢就不會存在。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去中心化」是一個「降權」的操作,同時對於個人而言可控性更好。經過這樣操作後的整個網路形態會成為一個「細胞組織」,他們互相很難受到影響,因而更加穩定,但同時面臨了新鮮空氣進入困難的問題。「去中心化」是一個社會學操作,但是更優秀的處理思路可能會來自生物學或者其他學科。

會給用戶帶來哪些重大意義?
我的最初理想是「讓每一個人說的話都有合適的人去聽」,也許「去中心化」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面臨的巨大挑戰來自「信息噪音」,這個噪音比例將會遠遠大於「中心化」設計帶來噪音比例,我的解決方案是用Rank介入,這個題目不適合談論這個,就不說了。
另外的一個意義是,你能夠通過「至少看上去」平等的方式去結識一些真正的朋友。現在的多數產品表面上是社交產品,但是本質上起不到這樣的作用,好友們依然是QQ列表裡的。

重要說明:「去中心化」不能獨立存在,需要很多機制(諸如好友機制)的配合才可以。

你可以在知乎的話題上看到「去中心化」設計的影子,當然它現在還很弱,未來會變的很好的。人們需要的只是感知世界的入口,我們需要幫助用戶維繫的僅僅是入口而已,入口的可控和擴展更強,而這個入口不能因為受到別人的干預而變化,因此一定是去中心化的。我覺得這個是社交產品的未來。

解釋完畢。

一些廢話,可看可不看:
可能上面的重大意義均來自一些偏向情感化需求的東西,所以會看上去很虛,也許這是我的風格吧:情感化體驗優先順序高於功能。因此我更偏向於從機制上解決問題而不是從功能上解決問題,當然可能不是很現實,因為需要改很多東西,改來改去可能產品就掛掉了。但是對於社交產品,我認為一定要掌控用戶的情感才可以。

「產品第一」被「用戶第一」取代,「用戶第一」將會被「人文精神」取代,只有到了「人文精神」這個層面,用戶才能和產品一同成長,並且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PS:我幫你邀請了我的「去中心化」啟蒙老師 吳明璽 來回答這個問題,敬請期待^ ^


以前人人都只能看網站,最多評論評論,這個就是中心化,大眾沒有話語權

現在人人都能說話,這個就是去中心化。


還有一種理解是:以前大家都混在一起玩(門戶、論壇什麼的),很集體感,這個是中心化。但現在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不同的網站不同的風氣、群組等),這個是去中心化——個人更獨立。


中心化就像以前艱苦年代,大家要看電影都得搬板凳到廣場看露天電影,後來日子好了,大家都不集中去廣場看電影了,在家裡就可以放VCD,DVD神馬的,這就是去中心化。
中心化時代,大眾獲得信息的方式、獲取的信息整齊劃一,大眾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大眾的胃口遠遠得不到滿足。
去中心化後,信息源豐富起來,可供大眾選擇的內容多了,但選擇的成本卻也升高了。


中心化(Centralization)和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就是集權與分權,在互聯網上,就是指從我說你聽的廣播模式,向人人有個小喇叭的廣場模式轉變。中心化的典型例子是門戶網站,去中心化的典型例子是blog、UGC、社交媒體等。

很多人對去中心化有一些誤解,比如說Facebook、Twitter等正在成為更集中的中心。去中心化不是說今後不再有大網站,也不是說大網站就一定是中心化的,去中心化主要是指技術對普通用戶的賦權。另外,去中心化也不是人人絕對平等的意思,總會有人更善於利用技術賦予的可能性,有人則不善用或不在乎。


web2.0中的概念,我的理解是:中心化就是門戶、論壇,有少量的頻道分類和板塊,所有的用戶都集中在這裡,大家看的,用的是幾乎相同的東西;去中心化則相反,如圈子、微博等,把原來的集中分散成多個擁有共同屬性的小群體,或者以某個人為中心建立起來的小圈子。使得信息組織更加個性化,減少燥音。


阿北寫過一篇《豆瓣的去中心化》,建議參考一下:
http://blog.douban.com/douban/2008/02/19/95/

PS:這篇文章的全名是《豆瓣的去中心化(一)》,還是08年2月寫的,啥時候2呢?


廣播體操是中心化, 英語角是去中心化。


中心化對底層用戶有意義,節省時間,迅速閱讀和獲取信息。
去中心化對中層用戶更有價值,中層用戶可以通過迅速的成長,擁有自己的話語權。
去中心化對於底層用戶來說,反而是個災難。不少人底層用戶在新浪微博找不到北,在知乎中沒有方向感。
補評論
底層用戶是沒有觀點,沒有思想的用戶。
中層用戶是指有觀點有表達的用戶。
高層用戶是專註表達有範圍內決策權的用戶。


中心化是計劃經濟,去中心化是市場經濟~


中心化是,你們來玩這個。
去中心化,你們來玩吧。


去中心化的益處在於,能夠伸展出更多有價值的小中心,有人的地方就必然有中心,只是聚合半徑的大小的問題。以往佔據媒體資源的人天然具有聚合大眾的優勢比如德高望重的「動物世界-趙老師」,SNS的出現使得大家開始看內容下菜碟,而不是單純的看人下菜碟,按需表達,按需搜索,按需關注,形成以內容導引的弱關係網路


在上著知乎,就拿知乎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來說事吧。
知乎的中心化是什麼?問答。
知乎的去中心化是什麼?領域。
中心化是一個網站的核心,去中心化是區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去除用戶的噪音干擾。
去中心化是個相對論,對於整體和個體,他叫做一個分支和小中心。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只是一個書面的概念,做站的本質來說做站是滿足用戶需求。
不知道我理解的正確與否,先回答了再說。


中心化就是老師給學生上課,講啥聽啥;去中心化就是沙龍,各抒己見。


人都有兩極屬性,即希望個性/個體自由,又希望抱團取暖。所謂的去中心化,也應該分成兩路來看,一路是支持個性的,一路是聚合的。

如果一個產品,能夠以一種取向來標榜,用另一種取向來平衡,方是上策啊.........


新聞聯播就是中心化,各衛視台本地新聞就是去部分中心化,各地民間傳說、小道消息基本是完全去中心化。


中心化猶如傳統的中小學課堂,老師帶領你一步一步走進真理的殿堂;去中心化猶如知乎,大家一起討論出真理。


關於去中心化

首先回答什麼是中心化:從E到A,E要想找到A必順通過D,D則要通過C,C到B才能最後-A.高度集權的天朝就是中心化管理,金字塔也是中心化的管理.明白了吧,簡單點說就是一種線性模式。

在回答去中心化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分別是一種什麼模式。

中心化模式:無數個個體根據某個點的命令(信號)或根據整體環境來做出步調一致的反應,強調的是個體的服從性。

去中心化模式:無數個個根據內部規則以及所處的局部環境狀況而各自做出反應,這裡強調的是個體的自治性。

在生物界,蜜蜂和螞蟻就是最典型的分散式的去中心化管理。1、自治成員之間彼此高度連接,但並不連到中央樞紐上。2、他們相互間形成一個對等的網路。3、沒有控制中心。

整個去中心系統都是分散式特徵的,例如蜂巢和蟻穴的結構:1、沒有強制的中心控制。2、次級單位具有自治的特質。3、次級單位之間彼此高度連接。4、點對點間的影響通過網路形成了非線性的因果關係。

在管理中,像網路和現在手機中的APP就容易實現去中心化,像傳統行業,比如生產和工業這種線性模式就難以用去中心化管理。

去中心化的好處當然很多了。

1、
可適應性——就像人的腦袋一樣,部分區域失效果(像失憶和失語),但不影響腦袋的整體運行,部分不影響整體。

2、
可進化性——像DNA、電腦系統可以不斷升級。

3、
無限性——這是一套並行運行系統,所以會有冗餘部分,它的自我延伸性和自動繁衍並且永無止境。有點像支付寶功能,能財富創造更多創富(顯然支付寶具有欺騙性了)。

4、
彌補性——中國有句俗話說聚沙成塔,集少成多,它的無規則組合會產生無數的可能性,同時又不強調個體的重要性,只有關聯性,就算個體的缺陷和不足也不會導致整體的不足,反而又可能產生新穎和多彩。

缺點也不少。

1、 並非最優——因為冗餘又沒中央控制,有時效率是低下的,資源分配是混亂的。你看螞蟻搬家時的混亂就能知道,但它最終又會走向有序。

2、 不可控制——沒有絕對領導和權威,所帶來的後果就像放出去的羊,被迷失,被兒狼吃掉的可能性很大。像癌細胞,你永遠殺不死它,它會自動調整。

3、 不可預測——像微博上的一件小事件,可能通過這種網狀傳播,它的效應被無限擴大化,成了流行或熱點事件。

4、 不可知——佛家說因果輪迴,比如A導致B,B又影響A。而分散式的去中心化是一種橫向因果關係,A影響其它,其它影響A,一切像網一像散開來傳播和影響。

5、 重啟效應差——點火系統很好,但機械的預熱時間很長,並且要有足夠的影響力和傳播率。每個個體必順找回到自己的所在位置,各就各位才行。

現在很多企業在上層是保留中心化管理的,底層或無關緊要的部門就採用去中心化管理。有點像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哈哈,最後行不行,得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看土壤)


把好東西,用篩子篩出來即中心化;不用管,讓好壞東西隨波逐流,自由沉浮即去中心化。意義:中心化,讓智慧沉澱,等著你去分享;去中心化,讓你自由發揮,貌似自己就是本,是中心,事實情況就是大多數的你僅是一粒沙子而已。


推薦閱讀:

玻璃心怎麼了?到處都看到嫌棄玻璃心的,玻璃心不好嗎?
如何看待「快遞員上門取件強吻女客戶被咬傷」新聞下的網民評論?
為什麼豆瓣不提供 IM 功能?
義大利炮這個梗是怎麼在近兩年突然火起來的?
倒韓的利與弊分別有哪些?

TAG:媒體 | 社交網路 | 什麼是XX是什麼 | 去中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