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如何尋求「維繫親密感」和「保持邊界」的平衡?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懂一點婚姻,更多「婚姻法」或「親密關係」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比如結婚之後是不是可以在家中保留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一些獨立的朋友(包括異性)和一些可能不太會對伴侶提及的秘密。這些事物的存在會對親密關係造成隔閡嗎?

以及,作為伴侶要以何種心態來理解和對待對方的這類需求?


跟很多人的理解不一樣,「維繫親密」和「保持邊界」不是兩個對立的概念,好像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關係。它們是同一個東西,只是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叫做不同的名字而已。

這個東西,就是我們說的「選擇自由」。

先說沒有邊界的情況。沒有邊界,代表著至少一個人捨棄了自己的權利界限。這種情況下,兩個人無法形成「關係」。這樣的兩個人並不親密,甚至根本談不上親密。想像一個極端的情況,奴隸主和奴隸。一個人的一切生命財產權利完全屬於另一個人,生殺予奪,悉聽尊便。這種情況下不能說他們很親密。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不是兩個「人」的關係,只是物主對所有物的關係。

另一種極端的情況,一段關係當中雙方都約定了各自的行為,每個人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幾點到幾點之間可以做什麼,都用一種明確的形式約束下來,大家照章辦事,有法可依,這種關係恐怕也很難說是一段「親密關係」。它沒有體現出選擇自由的存在。就像你在走在路上,旁邊跟著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行人,你們之間的關係差不多就屬於這種。距離很近,但你聽你的音樂,他看他的手機,彼此不相往來。這種情況也談不上需要「保持邊界」,你們本來就沒關係。

什麼時候才需要保持邊界呢?女生抱著很沉的箱子,喘著氣,男生看到了,問她要不要幫忙。——這一問是有點唐突的,在他們原本的社交模式里,馬路上的陌生人不存在這樣的一問。但因為這一問,這兩個人就有點「關係」了。在這個動作里,包含著兩個人的選擇自由:

1,他的體力屬於他自己支配,而他願意分配給她,這是一種「親密」的體現。

(設想一下:假如這一切的前提不是自由,而是天然存在某種規則:一個人看到另一個人拿重物,必須主動幫忙,否則就是沒素質。在這個規則下,他不能自主決定要不要這樣做,他不得不做,以符合一個社會人的行為規範。這種情況下,他的行為就體現不出對這個人的「親密」。)

2,她可以選擇是否接受。她的選擇是在定義「邊界」,同時也是對他的「親密」。

(同樣設想一下:假如她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別人幫忙,她就必須接受,否則就是不懂事。結果會怎麼樣?她失去了捍衛她邊界的權利,同樣,也失去了向對方表達親密的機會。)

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一段真正的親密關係中,類似這樣的事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我們作為外人,只能看到結果,所以發出評論:「哇,他都不幫她拿東西,好冷淡哦,會不會是邊界感太強」,或者反過來:「他什麼東西都幫她拿,好親密,但會不會沒有自己的邊界?」而我們往往很難看到,表面的結果背後,親密關係的雙方都在做自己的選擇

所謂的親密關係,並不是說「讓渡」或「放棄」一部分邊界,好像放棄得多一點,親密感才深一點。恰恰相反,兩個人是要在各自擁有——以選擇自由為基礎的——邊界之後,才可以通過選擇來體現彼此的親密。我不讓外人進我的房間,但我允許你進我的房間。——這難道是我「放棄」了私人空間的權利嗎?錯了,這恰恰是我在「行使」我的權利。你感受到的這份親密,來自於我擁有的這份權利。

我給你權利,讓你進入我的世界。而你每一次進來,都帶有我的允許。永遠,時時。

反過來也是一樣。親密是來自雙方共同選擇的產物。

我注意到,很多人分不清「你允許我」和「你不應該攔著我」的區別。或者說,他們更願意把事情想成是規則的產物。傾向於給關係設定一個標準答案。就像題主在問題描述里說:

結婚之後是不是可以在家中保留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一些獨立的朋友(包括異性),和一些可能不太會對伴侶提及的秘密?

這是在邀請外人給一個規則。但是,如果真的有這種規則,關係中的「親密」和「邊界」,不就被打破了嗎?——如果規則是「可以保留」,那伴侶不願意怎麼辦?他的邊界誰來保護?如果規則是「不應該保留」,那題主的需求又怎麼辦?這樣的關係就一定可以更親密嗎?

可不可以,要跟你的伴侶商量啊。

對他說:「我想保留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一些獨立的朋友,還有一些自己的秘密。」

他告訴你:「我可以接受。」你們會變得更親密。

他也可能告訴你,他有什麼顧慮。而你告訴他為什麼這些對你很重要。

——你們也會變得更親密。


首先,兩個人之間 維繫親密感 和 保持邊界 是沒有矛盾的,可以說,親密 和 有邊界 是構成關係的兩個重要元素,不同的調配比例,代表著不同的關係狀態。

將「邊界」的概念引入對人際關係進行解釋的是剛剛去世的家庭治療大師薩爾瓦多·米紐秦(Salvador Minuchin),他在1974年出版的《家庭與家庭治療》(Family and Family Therapy)這本書裡面,有比較詳盡地通過系統論和結構論來描述家庭內部人際關係的互動規律。下面簡述 邊界 與 親密 之間的關係

I、有邊界無親密 - 僵化的關係:相互對抗和分隔

這樣的關係裡面是有很清晰的角色界定和行為規範的雙方各自負責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都非常清楚,但是缺乏親密就意味著,相互都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在外力強制之下產生的關係,例如,包辦婚姻裡面的夫妻關係,封建社會的奴隸與主人的關係,比較傳統的父子關係,這些關係已開始就是靠強大外在強制力來維持的,在行為層面,我們很清楚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如果不遵守規矩,來管你的不只是關係裡面的另外一方,可能是整個共同的利益集團。

例如,包辦婚姻裡面的妻子如果遇到真愛而出軌了,結果是全村人都一起來浸其豬籠;又例如,奴隸要是逃跑了,別說奴隸主逮回來,其他不得自由的奴隸也會跟著逮你回來(可以參看《被解救的姜戈》)

那麼在這樣的關係裡面,人比較關心的就是:我怎麼可以在遵守規則的情況下多點舒服少點麻煩。按照規矩講對錯,站好底線不要吃虧,拒絕溝通各自修行,有衝突就三角化利益相關人士來解決。通過外在規定的邊界來拒絕親密,否定人的變動性,強制穩定關係。

II、無邊界有親密 - 纏結的關係:相互控制和依賴

這樣的關係裡面雙方都拒絕接受現實,害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缺乏角色的界定和行為規範,對於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事應該自己做什麼事需要一起做完全不探討,完全將對方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將對方的情緒當成自己的情緒。這並不是親密無間,而是兩個未曾分化的個體的粘連與相互依賴:對方離開一點也不行,有自己的意見也不行,有不同就是不親密,就是不對。

例如,如果太太覺得自己人生過不好主要是因為嫁了個廢柴,從而像老媽子那樣督促自己的先生努力賺錢;反過來先生覺得自己事業上不成功主要是因為娶了個嬌生慣養的太太,不夠賢惠,並不是無條件支持自己創業;相互差評但是又不願意離開這樣的關係;

這都是親密但是缺乏邊界的行為,而且是相互的;也可以是看做是一種越界的邀請:我不好是因為你不好,你要為我的不好去負責;通過關係的親密性來模糊邊界,通過愧疚來控制。

III、有邊界有親密 - 彈性的關係:相互理解和包容

在非外力的強制下,共同協商界定角色和規矩,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解釋自己的行為背後的動機,去理解對方的想法和動機,盡責任義務的同時包容人的不穩定性,發掘和認同價值,而不是靠對行為的管控和分離的恐懼來維持關係。

探索和了解自己是一個過程,而關係中的對方就是一面重要的鏡子,在關係中,如果有了維護關係,尊重對方的基本的責任和規矩,就像給一段關係一個安全和舒適的搖籃,讓兩個人這段關係中去了解自己和相互了解。

我在本期圓桌的另外一個問題「在追求、戀愛乃至婚姻中,有哪些殘酷的規則或規律?」裡面想講的就是:如何對待關係中雙發的差異,對待自己的的感受和對待親密。

總結 及 建議 :

保持關係的親密感的同時又能保持自己的邊界,其實這是通往一段健康的關係的必經之路,而不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

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需要很多的嘗試,不妨將一段時間的相處看作是一局棋,下完了這一局,無論誰佔便宜了,誰委屈了,都和自己的伴侶坐下來複盤,看看這段時間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各自的感受和想法,行動以及背後的動機,接下來的期待和新發現,將好的感受不好的感受,對對方的欣賞和新的認識都講講。

講完再下另外一局,再接再厲。


很多人在對親密感的理解上都有些偏差。

老公出去應酬你要求他一定十點前回家不然就鎖門,這不是親密感是威脅。

老公周末想在家打打遊戲你非要讓他帶你出去玩,這不是親密感是壓迫。

老公不想聊以前的事你從他的初戀問到前女友,這不是親密感是八卦。

可以把親密感理解成默契,是建立在彼此的意願之上的,而保持邊界恰恰是維繫親密感的前提,並非矛盾關係。

邊界是非常主觀的概念,不同人不同狀態在戀愛中對於邊界的定義是不同的。有些人邊界意識很強,不喜歡私人空間受到任何干擾;有些人特別投入感情,就把自己的邊界模糊了(模糊不代表沒有),培養親密感其實就是去了解尊重對方的邊界,隨著感情越來越深,對方心甘情願去逐步縮小邊界。

建立在自我意願上打著維繫親密感的旗號,不顧對方的邊界覺得談戀愛就應該怎麼怎麼樣,結果只是適得其反罷了。


這個題目需要先澄清一下。

如果婚後保留自己的空間和秘密會破壞「親密感」的話,那被破壞的不是親密感,而是更為基礎的信任感、依戀感。當然了,信任和依戀被破壞之後,親密感(作為上層建築)肯定也被破壞了。但是我們得知道,「間隙」是直接產生在信任這個層面上的,間接影響了親密。

「坦白交代自己的一切」以及「公開透明」,是中國家庭生活文化的主流,可能也是世界婚姻文化的主流。「我愛你就要然你放心,為了讓你放心我就對你沒有秘密」,也可以說是一個基本推理。畢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求,希望給愛人安全感,這無可厚非。

不過我得問了。安全感的獲得只能通過沒有自己的空間和秘密為代價嗎?由此產生三個問題:

-- 坦白與透明能夠增強安全感

-- 坦透「一定能」增加安全感么?

-- 增強安全感必須坦透嗎,不能通過其他的方法么?

假設男人對女人說「我承認在你之前我有過11個女朋友,但我現在確信和你在一起是我最幸福的時候」,這樣的坦白一定可以增加安全感。

但如果修改一下,男人說「我承認在你之前,我有11個女朋友。」這句話能否增加安全感,恐怕就不那麼確定了。

再修改一下,男人說「不管過去怎樣,我現在確信,和你在一起是我最幸福的時候。」這句話所帶來的安全效應恐怕是明擺著的。

所以呀,「我有我的邊界」不但沒有問題,而是反過來說,「有邊界的人才有真愛」呀。

邊界是什麼?

邊界就是「我對我負責,你對你負責。我不需要你為我應付的責任負責,我也不為你的責任負責」。

上面那個假設中的有11位女友的男人,在他的第三個表達中透露的就是這種「邊界」意識。「我有一些過去,或者美好或者混亂,出來混總要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反正,我自己擔了。美好的,就作為記憶,痛苦的,我打碎牙往自己肚子里咽。你是我現在的女人,你只需要知道,那些過去與你無關,與你有關的,是我的未來。」

要是我的愛人跟我說「那是我的事兒,你不用管」,我覺得我的第一反應也是會有些遲疑的。如果她再加上一句「么么噠,不用擔心啦,你這麼好的老伴兒,我怎麼還會看上別人呢?」我的感覺就會好很多了。我覺得我想說的是,不是因為我的自戀被吹捧了(當然我也蠻自戀蠻喜歡被吹捧的),而是她話裡面對我的在意被我get到了,這個會令我安心。

我們有時候太過自恃聰明,只顧著標準化指標,得意於對世界理性化的抽象與形容,而不在意感性的傳遞。我們會標準化「白」,用RGB色值來表達為255,255,255,但忽略了「白看起來的樣子」、「感覺起來的樣子」。類似的,我們也會標準化「感情」。「可不可以有秘密?」「什麼行為代表著ta愛你?」「ta在乎你的若干表現是什麼?」等等等等。

我們當然可以把被愛的感受凝縮抽象出來,甚至作為所謂的「證據」,在自己孤單落寞的時候拿出來玩味。但我們不能反過來,用證據代替體驗、試圖用證據「產生」體驗。「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個「相似的」是體驗——人類的普遍共性,儘管在這一家表現為「么么噠」而在那一家表現為「啪啪啪」;「各有各的不幸」指的是阻礙幸福的障礙物,各有千秋。一個圓的圓心只有一個,而直徑有無數條,我們需要守住的是「圓心」,而不是試圖窮盡直徑。


在人際交往過程當中,其實保持邊界會比維繫親密感更加重要,雖然兩者屬於相互獨立,彼此互不干涉,但卻有些連接這樣一個狀態。

先說說保持邊界吧,保持邊界的通俗說法,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分寸感,而分寸感也正是我們老祖宗一直強調的得體。那麼問題出現了,當我們一直習慣於在明面上保持分寸感,有一定邊界的時候,往往會在私底下,無人發覺的時候,做出一些越過邊界,或者做出一些沒有那麼有分寸的事情。

然而親密關係中驅使自己越過邊界的,並不是我們所謂的沒有安全感,或者理直氣壯說既然我們是伴侶就不會存在秘密,沒有不能說的話,而是因為好奇,炫耀,發泄和控制這四種心理的影響。

其實人類開始用樹葉遮羞的時候起,隱私就產生了。隱私是否存在,這是有了文明和沒有文明之間最明顯的區分。隱私是一種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當事人不願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個人信息,當事人不願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個人私事,以及當事人不願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個人領域。重點在於,這些事情只與自己有關,任何人,包括家長,愛人,孩子,都沒有權利去侵犯他人的隱私。

當然了,隱私這東西因人而異,只有當個體認為這是自己隱私的時候,那就會成為隱私。可惜的是,隱私成為了親密關係中,從確立開始就埋藏在那的危機。然而,如果這個危機沒有在關係之處,就順勢劃定好兩人的共同邊界,大小矛盾遲早會發生。哪怕不發生,也會因為情緒積壓在將來累積更嚴重的爆發。

親密關係中,保持邊界的根本,其實就是尊重對方的選擇,同時尊重自己的選擇。彼此尊重本就是人與人交往基本準則,按理來說,不會成為親密關係中的屏障。奈何好奇,炫耀,發泄和控制這四種心理的趨勢,又可惜並不是人人都會合理的尊重對方,尊重自己,才會讓保持邊界這一行為,顯得如此突兀。再加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他人尊重自己,但不會去尊重他人。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由來已久。

於是乎,在親密關係中很重要的事情,除了保持彼此獨立性,尊重彼此隱私,以及明確彼此邊界以外,我們還要適當的劃定屬於雙方的邊界。生活像是齒輪一樣,會不停的運轉下去,要想運轉的更加通暢,邊界就很重要了。

胡適先生說過: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髒國家。

如果說邊界是規則,那麼親密感自然就是道德了。親密感的創造需要舒適的環境,在舒適的氛圍中才更有可能營造出親密的感覺。

如果你們認為,沒有限制才是最舒服的時候,那其實只是空中樓閣,虛無縹緲的存在。因為這樣的氛圍環境中,沒有了限制,自然也就會越來越肆無忌憚,世間萬物的發展,都是在規則當中有序向前。

前期可能因為沒有規則會覺得輕鬆,因為在情慾激素的影響下,自然會讓自己有些飄飄然。情慾激素的維持時間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長,一旦峰值一過,維繫感情的繼續發展,還有什麼?難道依靠習慣可以過一輩子?

就拿很多人的分手離婚來說吧,因為一時興起,或者情緒上頭選擇分開,剛開始可能會大喘一口氣,因為之前在關係中顯得有些辛苦,各種限制太多。但是這口氣喘過之後呢?我相信更多的人會開始慌張,無措。有的人盲目的重新再找,但怎麼都不對勁,有些人想要回頭,卻發現怎麼也回不去了。

於是,渾渾噩噩的一生,就這樣過去了。

規則,並不是限制,可以算是一種模式,如同自律比放縱更接近自由。

有人問,很多人的成功是不是可複製的?我想說,哪怕你能複製,也不見得懂得如何粘貼。所有成功都是拿著現成的東西放在你面前,並不是交給你是如何一個字一個字碼上去,在碼字的時候,他的頭腦里想過什麼,刪過什麼,你都不知道,哪怕是粘貼,也只是突出了一個形而上,只有表面,沒有內在的木頭。

親密關係也是一樣,很多人的親密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你並不會知道他們在達到這樣的美好之前,經歷了多少磨合。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邊界和親密感的關係,就像是規則和道德。如果親密關係中彼此尊重,明確邊界,那麼你想要的親密感自然會回歸。

我是黎陽,祝你幸福。


這個問題提法有些錯誤。大約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認可婚姻中應該給對方一定的私人空間,但這九十九人對所謂的能認同的私人空間的大小卻不是相同的,有時候甚至是相左的。

就拿婚外戀舉例,我估計50%的人認為婚後不應該有關係過於親密的紅(藍)顏知己,30%的人認為對方可以有個止步於床頭的紅(藍)顏知己,10%的人認可對方有不固定的性伴侶,另外10%的人認可對方有固定的性伴侶。至於這四種觀念的對錯?那當然是自己認為的是對的,別人認為的是錯的了。

以上案例也可同樣推及私房錢的多少?

所以父母的意見告訴你找個門當戶對家庭背景相同的對象有多重要。價值觀相同的時候分歧還可以通過對話解決,即使談崩了也不是數量級上的差異。

但當價值觀完全背離的時候基本就是雞同鴨講,一輩子也扯不完的蛋了。


永恆愛情
宏觀是永遠不變,「真愛恆久遠」。

微觀則是「波動函數」
波谷是——維持親密感(太淡)
波峰是——保持邊界(太濃)

任何超越該兩種邊界的行為都該拉回來,
感情才會久遠。

懂得經營愛情的核心與精髓就在於此。
天天在一起,不會愛的死去活來,只會「膩」
N月不想見,不會彼此更思念,只會「淡忘」

愛一個人,需要智慧去經營。
Es(德語)=本我(漢語)=it ,我們都只是屈服於感情的動物而已。

給人感情者, 人恆愛之。


感覺對待這兩者最重要的是「尊重對方」,並不一定是 「尋求平衡」。

或者說,「保持平衡」其實就是從「尊重對方」而來。

可以為了尊重對方而偶爾放棄自己的「邊界」來維持親密感;也可以為了尊重對方而偶爾放棄自己「想要親密」來保持各自邊界。

有尊重的,有愛的和對方相處,就是做到互相體諒,互相妥協,就可以了。


能夠保持合理邊界的關係才可能有讓人舒適的親密感。我從來沒聽過誰的戀情毫無邊界感還能保持讓人愉悅的親密感。
反感那種每天固定時間向對方打卡的做法,比如吃個飯要彙報,吃什麼,和誰吃要彙報,銀行卡密碼要彙報,所有朋友圈要硬融,煩死了。不管結婚不結婚,一個人首先是人啊,正常人都需要屬於自己的空間啊。
想起和一個朋友的聊天,她說,她每段戀情都特別容易厭倦,就是一開始都特別愛,但很快熱情消失無法維持戀情。我覺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她每段戀情都沒有邊界感,戀愛的時候都是互相黏得不得了,每天如果不在一起的時間事無巨細都要彙報清楚,然後盡最大可能創造機會把兩個人的所有業餘時間捆綁在一起。我正好相反,我的戀情每一段結束都是有別的原因,幾乎不存在厭倦問題,她問我,為什麼互相不會產生厭倦呢?我說,我其實也不太清楚,估計是因為我一直主張兩個人既有共同的生活又有各自的生活。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上世紀的一部動漫,新世紀福音戰士。表面上看來是一部青春校園+巨大機器人的動漫,但內里所含的宗教以及心理元素卻讓人感到原來一部動漫還可以做到這種程度。

作品圍繞著一個叫做「人類補完計劃」的東西展開。基於人類出走伊甸園之後,所謂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使得彼此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嚴重,而這個計劃就是使人類進化,突破「心之壁」,達到彼此融合。說白了就是讓人類失去物質形態,而以精神形態存在,這樣才能使得彼此能夠交融補充,進化成為「神」。

但最終男女主人公並沒有「補完」,因為如果連「我」都不存在了,又還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連維持「我」的邊界都不存在了,連「我」都消失了,那「親密」的主體又是什麼呢?

邊界的存在,讓親密對「我」產生了意義,而不只是兩個文字、一段聲波。

另一方面,邊界也因為關係才得以顯現

我們通過鏡子看到自己的外貌,通過他人對自己產生認知,我們無時不刻在和世界發生著關係,在這種關係發生的過程中,「我是誰」才得以顯現。

邊界和關係一體兩面,兩者相互定義。因此即使是和你打了一個招呼的陌生人,也參與了這個相互定義的過程,在和他在產生了關係的同時,也樹立了邊界。

親密關係不同於其他關係,如果說其他關係像一面玻璃幕牆,那麼親密關係就像是一面——積木牆。積木牆意味著牆體的變化更為容易。剛買了一個iPhone X,別人若是拿去把玩一會兒,真是生怕一不小心摔了划了,內心百般不情願。如果是男/女朋友,不要說借去玩一玩,即便真的摔了,那又能怎麼樣呢。

但另一方面,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在面對不熟悉的人時,我們會表現得更為體貼、禮貌,反而在親近的人面前,反而會各種任性。比如在家「作威作福」、多走一步都要了命的人,在單位/學校卻被大家稱讚為熱心助人。

要說其中親密感和邊界的關係,可能在於兩方面。首先,親密感意味著雙方一定程度上的融合。這種融合不光是生活習慣、興趣愛好這些看得見的邊界,更是一種心理上的融合。我們對自己都有某種深層的看法,決定了我是我,而不是別人。比如我認為我是一個敏感的人,但當我因為親密關係中對方的一句話而思前想後時,「敏感」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單詞,對方成為了這個我的定義——「敏感」的一部分。同樣,「善良」、「進去」、「膽小」、「悲觀」,無論好壞,關於自己,因為另一個人,都在一點一滴地變化。

其次,親密關係中的邊界,也不應同於一般意義的邊界。一般來說,我們拒絕一個和我們沒有太大關係的人,並不會花費我們很多的精力,但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可能會感知到對方的失落、難過、不滿,並且我們會在意。我們也可能會進一步解釋我們為什麼這麼做,甚至把這個決定背後我們內心深處真實的感受,包括焦慮、擔心、害怕等告訴對方。堅守邊界並不是一種單純的拒絕,而是更深層面的交流。不只是在玻璃幕牆上貼一張「禁止入內」的告示,更是有來有回的「深度報道」。

如果說親密感來源於允許對方定義「我」,那麼親密感中的邊界,就是允許對方了解「我」。保持自身的開放,允許對方豐富「我」,以及基於充分理解的對邊界的維護,這就是「親密感」和「邊界」的平衡。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是,婚姻本身是一種非同尋常的親密關係,意味著兩個人在思想上袒露彼此,在生活上互相入侵,所以婚姻關係尚在,那說明你們的「親密感」維繫得還不錯。如果除了最基本的「家人」「愛人」的關係還想更進一層的親密,可以花時間另外培養一兩個兩個人共有的興趣,或者花時間了解對方的興趣。除了一起建設家庭共同努力之外,能玩到一起,聊到一起,則會更有「朋友」的感覺,更易於上升到「靈魂伴侶」,只是這是個需要花時間,花心思去做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結了婚的兩個人,還會心思去做這件事。

那如何在這種互相袒露,互相入侵的關係中尋求一種「獨立感」或者如題主所說的「保持邊界」,我的看法是,這其實並不太難,只需要兩種東西---「信任感」和「同理心「。

「信任感」好像說起來挺簡單,經常吵架會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為什麼就是不相信我呢?」,但其實另一方並不是不想相信你,他或許也想,但是做不到。信任感這種東西是建立在對對方人品道德的肯定和對你們感情的安全感上的。除非童年經歷十分不幸,人格發展不完全的人,並不會一開始就對自己的另一半不信任。有了信任感,你有自己獨立的朋友,你跟異性朋友來往,你的伴侶便不會過多干涉,因為TA知道你不會做出什麼不利於你們婚姻關係的事。

但是「信任感」又很脆弱,很容易被打破。或許你只是聊了撩騷,並沒有什麼實際動作,但是一旦被對方發現,那麼就會時刻警惕你的所作所為,你的通信錄,微信朋友圈等便不再安寧了,更別提任何隱私,任何隱私在對方心裡都是你要出軌的借口。如果是出軌被捉住,可能永遠無法再給對方建立起信任感和安全感,也意味著你無法再擁有自己的「邊界」。

另外,就是」同理心「。兩個人之間,往往都想自己的空間得以保持,而對方不要保留任何空間。舉個例子,我希望我丈夫不要玩遊戲,不要買皮膚,不要去跟哥們喝酒,但是我並不會覺得自己不要刷知乎逛淘寶,不要買化妝品,不要和閨蜜逛街。當你明白自己一定程度的刷知乎逛淘寶,買化妝品,和閨蜜逛街是合理需求的時候,你也應該明白對方一定程度的玩遊戲,買皮膚,跟哥們喝酒時合理需求。這個時候就不會過分去干涉對方的愛好。

有了「安全感」和「同理心」,基本上生活中大多數「邊界」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但是,是否對對方有「安全感」,很大程度是根據對方的表現給予對應的反應,當對方抱怨「你怎麼就不能信任我呢?」時,不用太過苛責自己,多半他的某種行為給你釋放過不可信任的信號。而「同理心」這點基本是需要自己好好調節,畢竟多數人都喜歡寬己嚴人。


知乎早都給過答案了啊:


就當這個婚還沒結。


它們倆根本就不在天平的兩端,怎麼還得尋求平衡?

你倆親密感要是不夠,該怎麼維持都難,哪怕你倆都沒私人隱私,還是親密感不足了;你倆要是沒邊界意識,哪怕離婚後暫住在一間屋子裡,親密感都負了,你倆照樣不會保持邊界,照樣侵犯對方。


1、不要妄想,夫妻兩個人,完全融合為一。

自身還有免疫、排斥等等,反應。

【我們自己跟自己都不能達到完美的融合】

不然,就不會有各種免疫系統疾病了,如銀屑病、系統性紅白狼瘡、乾燥症等等。

2、兩個人

【兩】【個】【人】

【兩】【個】【獨立的】【人】

只有,兩個獨立的人,才有必要談別的。

【人不獨立,即是鬼】

【不要相信,為了愛情,我失去自我的——鬼話】

【「我」都失去了,「我」即非人,不是鬼,是什麼?】

3、既然是,兩個獨立的人。

【我先說一下,兩個獨立的細胞】

【獨立的細胞,都有獨立的細胞膜,有的還有,獨立的細胞壁,與人同理。】

【經濟、隱私、人格等等,都是自己的細胞膜、細胞壁!】

【有些人,老是用「愛」「情」「親情」「感情」「母子情」等等等等,融化掉你的,細胞膜、細胞壁!兄弟,為了保命,悠著點啊!】

4、愛她,就請你,保護好她的【細胞膜、細胞壁】吧!

就算她想放棄,自己的,細胞膜、細胞壁,你也要【阻止】!

【世界險惡,不要讓她因為,一場愛情,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愛他,同理。

5、就像,想讓自己的身體,不得,免疫系統疾病一樣。

處理兩個人的關係時。

【不急不躁、平心靜氣、可持續發展、不要走極端、情理結合、剛柔相濟、矛盾統一。。。】

說白了,就是【好好過、慢慢學】

豈止,處理兩個人的關係,如此。。。

處理任何事的關係,皆是如此。。。

如果,真有人說【找到處理夫妻關係的法門了】——————那可能是上帝。。。

【誰都是第一次活,誰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誰心裡都沒底,慢慢活、慢慢學吧。】

【我們與自己相處,都找不好,這個界限啊。。。是吧?】


在談論這兩者如何保持平衡前,我們想先談談在什麼狀態下,「保持邊界」會影響「親密感」。

這取決於我們是以「一個人的心態」還是「兩個人的心態」來看待對方保持邊界的行為。

我司李松蔚老師在《洞悉相處之道》這個課程里對這兩種心態有過比較詳細的解釋:「一個人的心態是一種掌控的心態,而兩個人的心態是相處的心態。」

如果你是以「掌控」的心態來看待對方對獨立的空間、私人朋友以及一些秘密的需求,那麼毫無疑問,你會對這段親密關係產生不滿。

因為你希望 「對方什麼事都按照你的意思來」,你希望自己的伴侶在你眼中是一個「透明」的人,她的一舉一動你都能夠了如指掌,你不會因為她的舉動而感覺到一種「不安全感」。

換句話說,你不知道她在一個獨立的空間里做些什麼,和你不知道的朋友聊些什麼,甚至她似乎保留的秘密,都讓你覺得,她不是一個完全被你掌控的人,她在眼裡充滿著一種「神秘感」。

處於這種心態,維持平衡感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可以說,完全沒有辦法進行平衡。

因為我們要求的就是,要麼你按我的想法來,不要有私人空間,要麼就是你不管我的想法,不管我是和你吵還是做其他事情,我只能一個人生悶氣。

我們預先認定,對方要「擺脫」自己的控制,就算我們同意或者接受對方的行為,我們仍然有一種「被迫」的感受,在這樣的狀態下,親密關係顯然會受到影響。

那麼什麼是「兩人的心態」,就是對方雖然和你結婚,但你接受對方和你不一樣,她除了作為我的妻子、伴侶這樣的角色外,仍讓還有員工、閨蜜這樣的其他角色,並不是結婚後,她所有的社會角色回到家中都會徹底消失,它們仍然是存在的。

但這樣的一種心態有什麼用?對方還是沒有按照我們的想法進行改變,我們還是會好奇甚至擔憂對方「背著」我們做了些什麼。

李老師的解釋是:

「確實,有時候這兩種心態在行為上沒有區別,比如老婆要求老公去洗碗的例子:

如果老婆說:「你去洗碗!今天該你洗碗,你必須洗碗。」——這是在試圖掌控。

如果老婆說:「你要是不洗碗,下一頓飯我就不做了。」——這更接近於相處。

差別在哪裡呢?第一種說法:你必須洗碗。這裡面只有你,你在幹嘛呢,你在服從我的要求,只有這一種可能性,你要按我的要求來。而且是必須,應該。有一位心理治療大師叫艾利斯,創立了很著名的合理情緒行為療法。他管這種說法叫「絕對化的要求」,是一種會製造很多痛苦的信念。為什麼痛苦?因為它根本不準備接受第二種可能性。「你必須洗碗」,那對方萬一就是不想洗呢?很多人沒做好這個準備,一旦對方不按自己的來,就會很憤怒。

第二種說法是:「你要是不洗碗,下一頓飯我就不做了。」這是在幹嘛呢?這是在威脅,特別過分。但是這個態度本身是管用的,因為它考慮的是,你有可能跟我想要的不一樣,那我怎麼來應對這件事。那可能是報復,你不幹活,我也不幹,可以,這是一種相處的方式。如果你不想用這種方式,還可以跟他做交易:「你去洗碗,晚上我陪你打遊戲」。也可以撒嬌賣萌,也可以講道理(雖然講道理基本上沒用),也可以跟他做一個約定,也可以吼他,也可以求他,還可以色誘他,當然了,如果他實在是打死都不想洗碗,他也會撒嬌打滾,那你也可以去洗。洗完這次你說行吧,咱們買個洗碗機,或者咱們以後都叫外賣,因為誰都懶得洗碗……

這就是相處的心態。你可能聽出來這種區別,一個人帶有「掌控」的心態,他說話的時候就比較多會使用這樣的辭彙:必須,應該,強力,保證,標準,理所應當,杜絕,不準,唯一,堅決,硬性,確定……這些詞的特點都是比較理想化,它關注的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期望,期望外界與我們的內心世界相符合。

而一個人具有「相處」的心態,他說話的時候就比較多會使用:妥協,適應,理解,溝通,合作,嘗試,多種可能,對話,彈性,可變,不確定……這種辭彙。它們的特點是比較有彈性,關注點更多放在外界,放在那些現實的,不受自己控制的客觀存在上。比如說一個想法、情感、需求,跟自己完全不一樣的人。

在掌控心態下,一個人常常做的事情就是抱怨,因為他沒有辦法讓別人跟自己想的一樣,所以他看什麼都不順眼。有時候他也會發出命令,但是別人不聽。這時候他就很挫敗。因為他不知道還能怎麼辦,「你怎麼可以不聽我的呢?」」

事實上,親密關係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不可控,對方是活生生的獨立的人,怎麼可能像一個物件一樣被人完全控制,親密關係是失控的關係。

世界上有很多不確定,這就是失控。比如坐飛機有極小的概率會失事,這個不確定性能控制嗎?不能。這就是失控。但是存在這個不確定性,我們要不要坐飛機呢?為了方便,我要坐,那我就要跟這個不確定性相處,明知道它不是百分之百地在我掌控之中,但我還是順利完成一個航班,這是我的能力。

但失控只是前半句,後半句是——不會完蛋,只要你學會和失控相處。對方有自己的空間,你需要看到她有這樣的權利,反過來,你渴望了解她,也是你的權利。

這時候我們用相處地心態來看待雙方的不同立場,就能避免使用對立的態度來解決問題。

你說「你不能有我不認識的朋友」,這就沒戲了。

但你說,「我希望自己能認識你的朋友,因為我想試著和你有更多的話題」,你在用協商的方式,進入她的私人空間。

這仍然有可能遭到拒絕,但你尊重對方具有選擇讓你進入和不讓進入的權利,同時你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希望進行溝通的態度。

以這樣的心態理解對方的行為,建立平衡才具有可能性。


這邊可能需要思考的是你們結婚前的關係,如果結婚前就彼此完全沒有距離的話,婚後要保持距離是會導致親密感下降的。
如果婚前就保持很好的距離關係的話,婚後保持這樣的環境是可以考慮的。
核心是雙方的磨合,如果另外一半拒絕私人空間的建議,或者你們在這方面的看法不一樣,這樣都是需要去磨合和你們兩個人討論的。
....其實吧 問題不嚴重的話沒什麼好擔心的,都愛著對方,有什麼不能磨合的呢


清官難斷家務事,夫妻間算計的越清楚,感情越不牢靠


多麻煩對方。
自己老公不用,太閑了,別人就會拿去用的。
雖然日子過的每天都一樣,但是日常麻煩對方,是對保持親密關係有很大作用的。
比如,幫我拿襪子,甚至是穿襪子,倒杯水,倒洗腳水,剪指甲。要親親,要抱抱,要舉高高。這些日常小事也可以是交流,同時也強調了對方的身份,你現在有我,你現在是有老婆的人了。
太賢惠,一個人包辦,反倒錯過了這種交流。

維持自己獨立的狀態,一定要有工作,有事做,有一定收入,這樣才不會關注於雞毛蒜皮的家務事。精力分散了,才會不容易鑽牛角尖。每天可以面對不同的人,有脾氣也不至於只能發泄在家人身上。
想去什麼地方自己可以單獨去,沒必要非要帶著對方一起。

我覺得做到這些就可以了。


婚姻有不同模式,各自需要也不一樣吧。我們家是「少年夫妻老來伴」,結婚18年了,夫妻倆是性伴侶、是孩子們的父母、也是彼此最親密的朋友。我們夫妻最喜歡的是就是在晚餐時間話家常,分享彼此的一天。時間久了各自的好友也是我們家庭共同的朋友。有些和一方關係不錯的同事,另一方一見面就能熟絡聊天,因為沒見面以前天天聽到。

其實因為夫妻兩個工作都忙,加上兩個沒成年的孩子,沒有太多機會一起出門辦事,單獨行動的時間非常多。但是碰到有趣的人和事,回來都忍不住想趕快告訴對方。出門辦事報告行蹤都是習慣。曾經兩地過兩年,月月電話有3千分鐘。現在有微信,即興拍下的生活點滴,不發朋友圈,只因為想和老伴兒分享。

以我們家的經驗,似乎唯恐分享得不夠,沒有保持界限的需要。當然婚姻生活不需要統一,只是分享給大家一點點個人經驗而已。


媳婦只有一句話:少玩點手機就行了。


推薦閱讀:

離過婚的男人會想前妻嗎?
離婚後的生活會是什麼感覺?
結婚當天,你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該不該和準備結婚的男友分手?

TAG:心理學 | 婚姻 | 心理諮詢 | 親密關係 | 家庭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