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手機拍照都沒有卡片機的效果好,為什麼不把卡片機和手機直接結合起來呢?


三星很早就做過這類的嘗試了,比如GALAXY K zoom就是手機和相機融合的產物,鏡頭可伸縮,有10倍變焦功能,但當時的市場表現並不是很理想。

據一些使用過的用戶反應,進入相機模式比較麻煩,你需要喚醒設備之後再從主屏幕上運行相機應用,而這個過程需要5秒或更長的時間——如果你打算抓拍點什麼,那肯定就錯過了。

而且鏡頭是靠變焦馬達來驅動,勢必會增加手機的耗電量,所以續航能力差估計也是這款手機不被大眾接受的一個主要原因吧。

現在市場上存在一款moto的模塊手機,外觀設計上很有特色,添加上哈蘇拍照模塊就可以實現10倍光學變焦,拍出的效果應該不比卡片機差,當然4500多的價格也不菲。

關注「路偷攝」,了解更多手機攝影新玩法。


這是產品根據需求裁剪的結果。

手機最主要的需求特性是便攜通訊工具,便攜需求要求手機要薄要輕。

8毫米厚度可以說是手機厚度的分水嶺,超過這個厚度,消費者會覺得妨礙便攜,更不想購買,所以手機厚度基本都在8毫米以內,這個厚度尺寸無法使用尺寸更大的感光元件,更無法容納鏡片多、軸向尺寸大的變焦鏡頭。

諾基亞和松下曾經嘗試過1英寸的感光元件,雖然在成像上優勢明顯,但厚度遠厚於當前主流手機,不受市場歡迎最終被淘汰。

三星嘗試過變焦鏡頭,厚度大且笨重,也被市場淘汰。

究其原因,第一是因為手機照片基本是在手機屏上觀看,而絕大多數手機屏尺寸不超過6寸,在這個尺寸屏幕上看照片,經過針對手機屏顯優化演算法(即超採樣)處理的照片,可以在手機屏上顯示出「質量很高」的照片,而這樣的照片,1/3~1/2寸感光元件足以應付,而且還可以大大縮小手機厚度。

第二就是四五毫米焦距的手機定焦鏡頭,採用簡單的天塞結構,可以厚度很薄,它和結構複雜的鏡頭之間的成像差距,在小尺寸顯示下也無法分辨,更重要的是手機鏡頭等效為135相機28毫米左右的鏡頭,可以滿足絕大多數拍攝的焦距需求,變焦需求變得不再重要,定焦鏡頭又有對變焦鏡頭的成像質量優勢。

手機鏡頭短小的焦距也帶來了高拍攝成功率,因為安全快門速度要求很低,拍攝者很容易掌握,產生了更好用的印象。

綜上幾個因素的結果,導致手機拍照演進到目前的模式。


其實是因為這裡有個衝突的問題,就是消費者對手機的需求和手機拍照實現相機水平。

一、消費者需求,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越來越輕薄,這不僅是科技的結果,更是市場的需求。

二、手機拍照相機化,手機近景拍照是完全不輸給一些相機的。主要的問題在於遠景,而遠景拍照就需要變焦來調節成像效果。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還是知道有光學變焦和數碼變焦的。從個人理解來說一下這兩種變焦,光學變焦就是將遠景拉進了看,數碼變焦就是將遠景放大了看。手機一般都是數碼變焦,而圖像在放大的情況下就會失真,這也就是為什麼手機拍照還不如一些卡片相機的原因。那為什麼不加入光學變焦呢,那要看光學變焦的原理,大概就是通過移動鏡片的位置來調節焦距。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即使是卡片相機的鏡頭也是可以伸縮的。如果手機加入此功能,那無疑要將手機做的更厚,或者將鏡頭做的更突出,iPhone7P鏡頭的那些突出也只做到了2倍的光學變焦,如果真想達到相機水平,你可以想一想要突出到什麼樣子。當然為了彌補數碼變焦的不足,手機的像素在不斷的提升,也從一個攝像頭變成兩個。

目前科技還不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但將來一定會做到的。

PS:三星有一款手機有光學變焦效果,可以去查下,看看什麼樣子。如果想很好的拍照,現在有很多輔助手機拍照的鏡頭,可以試試。(我沒試過不知道效果)


主要有幾個問題沒有辦法妥協,

一個是感光元件的大小,一般卡片機的底要遠遠大於手機的感光元件,如果在手機里加這麼大的底,那麼手機的厚度就要厚出許多,

二是鏡頭,卡片機的鏡頭也是光學鏡頭,手機裡面的鏡頭都是塑料的,成本差太多,

三是存儲空間和電池續航能力,手機電池如果去帶動卡片機,沒拍幾張就沒電了,而且照片在手機上儲存數量有限,卡片機拍照完畢就存電腦了,

四電器使用壽命,手機一般二年到三年就要更新換代了,而卡片機一般可以用個五六年的,所以就沒有廠家願意在手機上配置卡片機的配置,

也沒有用戶願意拿個五六年前的古董手機,又是厚,又是重的,

事實上松下退出過這種機器,號稱1英寸感光大底,銷售情況不佳,市場接受程度不高


目前是體積問題,後期用上潛望式鏡頭即可實現。現在已經有些手機實現這一步了。



推薦閱讀:

iPhone7與R11哪個像素更好?
三星S7 edge和iphone 6s 32g哪款性價比高呢?
男生為什麼討厭媳婦查崗翻手機?
如何評價今天發布的htc u11+?

TAG:手機 | 數碼 | 攝影 | 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