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雍正王朝里有一個情節是太子讓十三爺殺鄭春華,但胤禛和十三爺卻未殺,到底是為什麼?
鄭春華是康熙的嬪妃之一,進宮比較晚。那時康熙已經60多了,在寵愛上不免大打折扣,所以康熙只是心煩時找鄭春華下下圍棋而已。
而太子胤礽被康熙下旨廢掉又起複後的胤礽性情大變,躁動而乖戾。連胤禛和胤祥都對其有意見,也不像平日里那麼親近他。胤礽在這種情況下認識的鄭春華,乾柴烈火一發而不可收。
後被康熙發現此事,胤礽為幻想保住自己太子位以及自己的臉面動了殺心。可見,太子心裡並不愛鄭春華,只是將其作為消遣的玩物罷了。
胤祥門下有個門人文七十四,是鄭春華所在冷宮裡的管事。胤祥對其有恩,文氏自然知恩圖報忠心耿耿。太子胤礽知道這事,便想通過胤祥將鄭春華殺了,此後便可以甩鍋給鄭春華。比如可以說是鄭春華不甘寂寞主動勾引太子,隨後畏罪自盡云云等理由,為自己開脫。
怎奈胤祥一聽這事兒,就知道太子的打算。深知太子竟然非但不想幫助鄭春華,使其過的好點。反而一心殺人滅口,不免過於薄倖。四阿哥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都是太子的班底,太子這樣做,胤禛與胤祥都細思極恐。想想也是,有朝一日,太子繼位大統。這哥倆一旦有個不是,殺鄭春華一事,就是索命的由頭。再加上胤祥去探望鄭春華時,鄭春華已經準備自盡以謝太子了。胤祥與鄭春華一番對話後得知,該女子對太子用情至深。胤祥深受感動,遂勸其暫時打消自盡之念並加以妥善安排。
這也是胤祥保命的後手,胤禛在此事上也頗多襄助。鄭春華事件也為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埋下伏筆,同時該事件的處理標誌著胤禛、胤祥與太子正式分裂。太子指望不上,胤禛、胤祥只好尋奪嫡之路。
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吧!
1、不忍心下手。
鄭氏雖然作為皇妃跟太子有染,但是已經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且這件事主要責任也在太子。四爺和十三爺從情理上下不了手。
2、不想背鍋
如果四爺和十三爺真的受太子指使殺人滅口,那如果有一天事情敗露被八阿哥知道,那就走把柄落在了他人手裡。按太子的作風,到時候一定不會承認。四爺和十三爺只能背鍋。因此,從這個角度講也不會去做。
3、作為牽制太子的資源
在此第一次廢太子之前十三爺就表示過讓四爺去競爭太子,自己則會全力輔佐。四爺雍正雖然當時沒有表示,但是肯定也是暗自發力的。
因此,如果八阿哥沒有扳倒太子反而打敗的話,那到時候競爭就變成了太子和四阿哥,那鄭氏又可以作為牽制太子的資源了,又長遠的價值。
大概就是這些吧!個人理解的都是。
不過看過來四爺雍正的確是心思縝密卻又心有猛虎啊,也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
一路看來,清朝皇帝普遍高產而不像明朝甚至沒有太子。每一個登基成功的皇帝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處在了最激烈的競爭中,皇帝質量也普遍較好。可惜了這個朝代。。
正解如下:太子讓老十三殺鄭春華,是要去除隱患。通姦一事既然已經敗露,鄭氏肚子里孩子也已經墮掉,太子即使喜歡鄭,也只能以江山為重,除掉鄭以去除隱患,政敵如老八等便不能要挾之;而老十三和老四不殺鄭,一是十三義氣任俠,不忍為之,也同情鄭氏,而老四是另一種心思:留下鄭,就可以攥一張制約太子的牌,王牌,隨時靠此和太子較量。此時不殺鄭,正是二人和太子決裂的象徵。不是幫太子消除隱患,而是埋下隨時引爆的地雷!而後來鄔先生解惑後,知這張牌用處不大,太子登基,鄭氏怎能絆倒皇帝,太子不登基,制約他又有何意?故最終殺之。
感謝官方邀請,這部電視劇雖然有為當時某位大人物歌功頌德之嫌,這也是最為人所詬病的,但好就好在它創造的真。
一是場景道具真。此劇花了很大功夫用在復原清代民間生活上,給人的感覺是,若是回到清朝雍正年間,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這是一招險棋,有了這個女人,將來如果太子登機,可以獻給太子,博得更高的地位,成功深入到太子集團核心。其次,如果將來皇上不喜太子,可以作為要挾的把柄,可以第一時間搬倒太子,為自己上位鋪路!
推薦閱讀:
※《我的父親母親》電視劇好看么?
※《天道》這部電視劇真有大家評價的這麼深刻嗎?
※誰知道班婌傳奇講什麼的?
※雍正當皇帝後,八爺、九爺、十爺下場如何?並不是電視劇中結局?
※《三生三世枕上書》和《微微一笑很傾城2》什麼時候才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