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影響真有那麼大嗎?



一個人的影響,不在於他是什麼人,而在於他創造了什麼、留下了什麼。有人說:不就是寫了一首《鄉愁》嗎,簡單的幾句話,我看也不怎麼樣。說這種話的人,他的影響一定會超過余光中。中國的文字遊戲,不是靠深奧丶晦澀、難懂來表現才華的,而是用最簡單的話,將它揉搓成自己最獨到的精華。這種精華不是國際標準、而是民族標準、個性標準。余光中的《鄉愁》,是一種擴大化的意境,時間越長,感受越深,稱一首詩是不夠的,應該稱音畫詩,即有音樂感,又有畫面感。這首詩的成就,就我個人而言,自元朝以來,應該與元朝詞曲家馬致遠的元曲《天凈沙,秋思》相媲美,雖是短短的幾句話,卻流傳上千年。我們來讀一讀這首小詩:



說到余光中的影響,就現在的追星族來說,隨便一個戲子,卻要超過他幾百倍,余光中是誰呀?我不知道。


余光中被稱為台灣新詩界的瑰寶,在台灣詩壇,流傳著現在台灣詩人基本上都是余光中和楊牧的「徒子徒孫」的說法。他很多的詩都適合譜成歌,1975年楊弦首度將《鄉愁四韻》《江湖上》等多首詩譜成民歌,掀起十八年的校園民歌風潮。

余光中幾乎沒有不可書寫的題材,上至家國大事,文化傳流,小至街坊軼聞,民間習俗,個人情義。也幾乎沒有不可用的技巧,寫實、浪漫、現代、意象、象徵,都可以在他詩中找到佳作。

余光中是一個全方位的詩人——其實也不光是詩人,也是文人、學者。

另外《鄉愁》的象徵意義也很大,所以大陸極力宣傳他


謝謝邀請!

余先生的影響,主要是來自那首蠻聲海外的詩《鄉愁》!

余先生十多歲的時候,就跟隨父母顛簸於上海重慶等地,那時正值抗戰爆發,親眼所見的一幕一幕都深深地刻在先生的腦海里。

先生在22歲的時候,舉家來到台灣。雖然在台灣大學外文系學習,但是,先生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傳承,造就了先生後來極高的文學造詣。

1971年,遠在台北的先生深深地思念著隔著一條海峽的大陸,那是先生二十多年都不能回去的故土!

濃濃的思鄉之情,讓先生奮筆疾書一氣呵成,這就是今天大家還在傳誦的中華絕唱《鄉愁》。


推薦閱讀:

如果生氣時老公讓你滾,想走又捨不得孩子怎麼辦?
中國物價最高的十大城市是哪些?
青椒泡醬油真的好吃嗎?
五糧液是屬於勾兌酒嗎?

TAG:余光中逝世 | 詩歌 | 生活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