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丕何等英雄,為何會生出曹叡這樣如此敗類的子孫呢?


其實歷史上的曹叡雖然比不上曹丕和曹操,到也是魏國三祖,導致曹叡這個樣子的曹丕也脫不了干係!

我們都知道曹叡是曹丕和甄宓的兒子,而甄宓又曾經跟曹丕的弟弟傳過緋聞,這一緋聞就在曹丕的心裡生根發芽,成為曹丕心中永遠拔出不掉的刺!
甄宓一有風吹草動,曹丕就覺得自己曾經戴過綠帽子,後來因為聽說甄宓用巫術詛咒皇帝,便把她殺了,這一幕給曹叡留下了深深的陰影,你都無法計算陰影的面積!
並且由於甄宓的緣故,曹丕非常不喜歡曹叡,雖然曹叡是長子,但是曹丕一直沒立他為太子。
此時的曹叡謹小慎微,認郭照為皇后,仔仔細細的侍奉郭照和曹丕,平時生活如履薄冰,周圍的夥伴和師長,一律選擇品行正直的人擔當,相互匡扶,在險惡的政治鬥爭中生存下來!
曹叡在曹丕面前極力打造仁德的形象,並通過一件小事為自己掙來了太子之位。
曹丕和曹叡去打獵,曹丕射殺了一個母鹿,曹丕命令曹叡把小鹿也殺死,曹叡不肯,曹丕問其原因,曹叡回答,陛下已經把他的母親殺死了,臣實在不忍心殺它,說完大哭,曹丕深感驚奇,心中有了立他為太子的想法!
到了曹叡登基為皇帝,他才23歲,已經把大臣駕馭得非常好,多次抵擋了東吳和蜀國的進攻,穩固了曹魏政權,還真正收復了北方的遼東和鮮卑,曹叡在位的時候,司馬懿都不敢輕舉妄動,只可惜死的太早,託孤不當,加上兒子又比較小,這才導致大權被司馬懿奪走,曹叡算不上是敗類和昏君。


曹叡,並不是敗類。在三國時代,曹叡是合格的守成之君。如若不是晚期有奢靡的傾向,外加託孤不當導致曹魏最終被司馬晉取代,曹叡的評價應該是很高的。其彌留之際的失誤,是最終在歷史上評價不高的主要原因。個人認為,陳壽在三國志上對曹叡評價是客觀的。

三國志 明帝本紀 評曰:明帝沉毅斷識,任心而行,蓋有君人之至概焉。於時百姓彫弊,四海分崩,不先聿脩顯祖,闡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漢武,宮館是營,格之遠猷,其殆疾乎!

一.天資過人

曹叡天生聰慧,博才好學。曹操很喜歡這個孫子,說出了中國歷史上很多帝王都說過的話,你是我們家的第三代接班人。並且著力培養這個孫子,每次宴會都帶著。

三國志?魏書:帝生數歲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異之,曰:「我基於爾三世矣。」每朝宴會同,與侍中近臣並列帷幄。好學多識,特留意於法理。

黃初三年,曹叡被文帝曹丕封為平原王。但是由於其母甄氏被誅,所以沒有被立為太子。曹丕對曹叡並不是太滿意,有想立京兆王曹禮為太子的想法。曹叡後認郭皇后為母,被其撫養,有了嫡子的身份。據魏末傳記載,一次打獵,文帝曹丕射殺了母鹿,呼喚曹叡射殺子鹿。曹叡哭著說:「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復殺其子。」這種拿「母鹿子鹿」自比的回答,讓曹丕很驚奇,並且決定立曹叡為太子。其實,這個故事很幼稚,一看就是後世強行附會。但是從側面說明,由於其生母的緣故,曹叡的接班之路很是坎坷。

黃初七年,曹丕病危,曹叡才被正式冊立為皇太子。次日文帝駕崩,曹叡繼位,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輔政。由於曹叡在曹丕時代的謹小慎微,也不敢與朝臣接觸,導致了曹叡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接班人鍛煉,沒有自己的潛邸舊人。甚至父親曹丕給其留下的執政班底都對其極為陌生,這也為後來曹叡託孤不當埋下了伏筆。一次,侍中劉曄單獨見到了曹叡。出來後,眾人問皇帝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劉曄說:「皇帝是秦始皇、漢武帝一類的人,只是才能稍微遜色一點。」秦皇漢武都是年少登基,劉曄如此評價曹叡,可見曹叡之英氣勃發。

世語:帝與朝士素不接,即位之後,群下想聞風采。居數日,獨見侍中劉曄,語盡日。眾人側聽,曄既出,問:「何如」?曄曰:「秦始皇、漢孝武之儔,才具微不及耳。」

二.合格的守成之君

曹叡繼位後沒多久,好鄰居蜀漢和吳國就來欺負「孤兒寡母」了。

黃初七年(226年,曹叡已繼位,當年不改元),孫權兵起犯江夏郡、襄陽郡,被打退。

太和元年(227年),西平郡麴英反叛、新城太守孟達反叛,被依次平定。

太和二年(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投降蜀漢,曹叡親征坐鎮長安。後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漢軍撤退回到漢中。九月,大司馬曹休被東吳大將陸遜在石亭打敗。魏國在東線全線防守,吳國沒有進展。同年十二月,諸葛亮第二次北伐。為了維持穩定,曹叡承認謀奪了叔叔公孫恭位置的公孫淵為新任遼東太守。

太和四年(230年),曹叡下詔,令曹真、司馬懿伐蜀,無功而返。

太和五年(231年)正月,諸葛亮率軍進犯天水,七月,蜀軍自動回撤。

青龍元年(233年),秦朗、司馬懿平定鮮卑叛亂。

青龍二年(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司馬懿前去防守。不久,諸葛亮病逝,蜀漢軍退。同時,孫權亦大舉北犯,曹叡再次御駕親征,未接戰,孫權已敗走。

可以看到,自黃初七年登基至青龍二年,曹魏政權一直在打仗,稍有不慎,帝國就會全面崩盤。可是,曹叡顯示出了過人的御下之術,不僅善於使用父親留下的輔政大臣,而且牢牢掌握著政權,防止了大權旁落。對於一個沒有接受過接班人培訓就上崗的青年天子,曹叡的帝王之術、政治手腕令人欽佩。

在戰爭中,曹叡多次親征,他的一些決策也顯示出了其在軍事上的天賦。早在登基之初,孫權兵鋒直指江夏郡時,曹叡就預言,不善路戰的吳軍不會久留,沒有貿然發兵支援太守文聘,孫權果然不久就敗退而去。

青龍元年,內附的鮮卑族首領步度根與反叛的鮮卑首領軻比能私通。并州刺史畢軌向曹叡報告此事,還經常向鮮卑部族炫耀武力,對外威懾軻比能,對內警告步度根。曹叡看了畢軌的奏書說:「步度根對於軻比能的拉攏引誘,本來可能還存疑心。如今畢軌這麼一搞武力威懾,只能使他們二人驚恐之下合為一體,加速步度根的反叛,這哪談得上是什麼威鎮呢?」果不其然,畢軌率先向軻比能的軍隊發起攻擊被打的大敗。步度根乘機率本部人馬反叛出塞,與軻比能合兵騷擾魏國邊境。

三國志?魏書:八月,孫權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堅守。朝議欲發兵救之,帝曰:「權習水戰,所以敢下船陸攻者,幾掩不備也。今已與聘相持,夫攻守勢倍,終不敢久也。」先時遣治書侍御史荀禹慰勞邊方,禹到,於江夏發所經縣兵及所從步騎千人乘山舉火,權退走。

三國志?魏書:保塞鮮卑大人步度根與叛鮮卑大人軻比能私通,并州刺史畢軌表,輒出軍以外威比能,內鎮步度根。帝省表曰:「步度根以為比能所誘,有自疑心。今軌出軍,適使二部驚合為一,何所威鎮乎?」促敕軌,以出軍者慎勿越塞過句注也。比詔書到,軌以進軍屯陰館,遣將軍蘇尚、董弼追鮮卑。比能遣子將千餘騎迎步度根部落,與尚、弼相遇,戰於樓煩,二將敗沒。步度根部落皆叛出塞,與比能合寇邊。遣驍騎將軍秦朗將中軍討之,虜乃走漠北。

除了武功之外,曹叡還提倡文治。早在太和二年,曹叡就下詔,惟有通過嚴格考核選拔上來的博學之士,才可以擔任侍中、常侍這樣的要職。今後向朝廷舉薦的良才必以通曉儒家經典為先決條件。太和四年,再次下詔,要求對博學高才者要嚴格考核,從中選拔真正的優秀者立即予以重用,而對那些華而不實的無能之輩,則一律予以罷退。又傳令太傅三公,將文帝所著《典論》一書刻在石碑上,立於宗廟門外。曹叡能詩文,善樂府,與其祖父曹操、父曹丕並稱魏之「三祖」。當然,通常認為,文學成就不如曹操、曹丕。

三國志?魏書:六月,詔曰:「尊儒貴學,王教之本也。自頃儒官或非其人,將何以宣明聖道?其高選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國,貢士以經學為先。」

三國志?魏書:四年春二月壬午,詔曰:「世之質文,隨教而變。兵亂以來,經學廢絕,後生進趣,不由典謨。豈訓導未洽,將進用者不以德顯乎?其郎吏學通一經,才任牧民,博士課試,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華不務道本者,皆罷退之。」戊子,詔太傅三公:以文帝典論刻石,立於廟門之外。

三.末期享樂、託孤失誤

這樣的曹叡,已經有了明君的風範。如果魏明帝止於此,可能在歷史上的評價就會好的多。但是,自諸葛亮死後,曹魏帝國邊境壓力減小,曹叡開始有了享樂的傾向。青龍三年,曹叡詔令大修洛陽宮,新建昭陽殿和太極殿,築總章觀。這樣大興土木,許多百姓貽誤農時而影響耕種。臣下諫言,曹叡也並未採納。但是,曹魏帝國整體上還是蒸蒸日上。景初二年(238年),司馬懿出兵征討遼東,徹底將遼東納入曹魏的實際統治。曹魏進入全盛階段。

然而,曹叡與其父親曹丕一樣,均不長壽。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初一,曹叡病逝,魏明帝時代戛然而止。曹叡十二年執政期,比其父曹丕還多五年。但其託孤的水平,與其父相比,相差太遠,這也是後世曹叡評價不高的原因。

在曹叡彌留之際,年僅八歲的養子曹芳被立為太子,燕王曹宇為大將軍,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五人共同輔政。從這份名單就可以看出,曹叡登基時,沒有潛邸舊人的弊端開始顯現了。

曹宇,曹操的小兒子,曹沖同母弟,之前並無任何執政經驗。曹宇這一支在壓制宗王的曹魏比較特殊,曹丕系與其關係較為親密。而且燕王曹宇一家與司馬家關係也極好,司馬師廢曹芳時,第一個考慮繼位的居然是曹沖之弟,曹宇之兄,彭城王曹據。由於曹據是當時郭太后叔叔輩的,被郭太后斷然拒絕。高貴鄉公被司馬昭廢掉時,司馬昭立的又是燕王曹宇之子曹奐。其中關係,耐人尋味。曹肇,前大司馬曹休之子。曹爽,前大將軍曹真之子。秦朗,曹操養子。夏侯獻,出身無詳細記載,但是姓夏侯,曹魏宗親無疑。總之,這五人名單,都是曹氏宗族,且毫無執政經驗,基本撐不起曹魏大局。曹肇還是曹叡的玩伴:

魏略:「曹肇有殊色,魏明帝寵愛之,寢止恆同。嘗與帝戲賭衣物,有不 獲,輒入御帳,服之徑出,其見親寵類如此。

可以看出,這五人名單極其不理想。曹叡由於沒有自己的班底,在託孤之時,只能選用毫無執政經驗的曹氏宗族託孤。但是就這種「矬子里拔大個」的輔政陣容,都出現了意外。首先是曹宇,曹宇斷然拒絕了大將軍之位。其次,影響曹魏未來走勢的關鍵人物出現了。曹魏前三代,詔書多出自中書監劉放、中書令孫資之手。然而,這二人與夏侯獻、曹肇是政敵。在得知自己即將輔政的消息後,夏侯獻、曹肇準備逐漸幹掉劉放、孫資。結果,劉放、孫資抓住機會,向彌留之際的曹叡建言。曹叡在最後放棄了自己最信任的夏侯獻、曹肇,聽從劉、孫二人建議,輔政大臣變成了兩人:曹爽、司馬懿,曹爽執政。天,徹底塌了。輔政大臣只有兩人,且以曹爽壓制重臣司馬懿,這個權力平衡太容易被打破了。曹叡的這個權力設計,跟其父比,簡直天壤之別。

曹爽在輔政不久,就開啟了作死之路。曹爽的心腹,何晏、鄧颺、李勝、丁謐,均為浮誇不實之人。尤其是何晏,乃漢末大將軍何進之孫,其母被曹操納為妾,於是曹操收何晏為養子,後招為駙馬。丁謐、何晏、鄧颺被封為尚書,一起架空了尚書台。任用李勝為河南尹、畢軌為司隸校尉,控制京城內外。這些人貪污受賄,權傾朝野。同時,曹爽囚禁了郭太后。從而將郭太后逼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曹爽又聽從親信丁謐的計謀,尊司馬懿為太傅,升蔣濟為太尉,解除二人兵權。改任命其二弟曹羲為中領軍,又廢除禁軍五營中的中壘、中堅兩營校尉,把兩營兵眾交由曹羲直接統領。另以曹訓為武衛將軍,統領禁軍武衛營,曹彥為散騎常侍,曹爽兄弟於是完全掌握京師禁軍。他的表弟夏侯玄則被任命為中護軍,負責總統諸將,選拔舉用軍隊武官。

此時的曹爽,說其擅權真是一點也不冤枉他。曹魏士族,本非鐵板一塊。掌權的士族老臣被得罪了個遍。尤其是對蔣濟的排擠,是極為致命的。以蔣濟、陳泰為首的士族,逐漸團結在了司馬懿的周圍,暗中對抗曹爽。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蔣濟受司馬懿矇騙,為司馬懿擔保不取曹爽性命,使得曹爽輕信司馬懿,交出了權力,被滅三族。蔣濟也鬱鬱而終。而曹魏從此進入了司馬家時代。


很正常,這是人類歷史的通病:富不過三代。

第一代,曹操一世英名,背景一般,全憑自己的努力才統一中原、北方,是實打實的創業第一代,歷經磨礪。

第二代,曹丕比較像曹操,喜歡玩陰謀,用計陷害多位弟弟,與司馬懿等大奸臣一拍即合,為日後曹魏江山被斷送埋下種子。在軍事上根本比不上曹操,且遺傳了曹操好色的基因,所以當皇帝沒多久,因縱慾過度而死。

第三代,曹叡雖然自幼聰明,可惜體質差,繼續重用大奸臣司馬懿,諸葛亮死後,以為天下太平,從此高枕無憂,遺傳了他祖父和父親的好色基因,縱慾過度,本來身子差的他,自然早死是正常的。

到了第四代,已無人可以與司馬懿匹敵,魏國政權自然從此落入司馬家手上了,印證古代訓言:富不過三代!!


曹叡算不上什麼敗類子孫,他反倒幹得很好,他在位時司馬懿不敢篡位,正是他死後司馬懿才篡位的。

就說說曹叡對曹魏政權的功績吧。曹叡剛上台,孫權就來進攻江夏,被曹叡打退。

此後諸葛亮對曹魏的北伐也出現在曹叡時期。前幾次諸葛亮北伐,曹叡用曹真、張郃等人鎮守西部,沒有讓諸葛亮有可乘之機。而在北線曹叡派秦朗打敗了鮮卑人柯比能能的進攻。後面諸葛亮幾次北伐,西線則改派了司馬懿去防守,司馬懿多次與諸葛亮交戰失敗,最後不得不閉門不出才耗死了諸葛亮。

等到曹叡快死的時候,遼東的公孫淵造反,他派司馬懿前去平定公孫淵的反叛,司馬懿成功打敗了公孫淵回朝廷。

這個時候曹叡才犯下大錯,他居然任命司馬懿和曹爽兩個人輔政,來匡扶他過繼的年輕繼承人曹芳。

這樣安排的不合理之處是曹爽很有可能利用自己的宗親身份大權獨攬,而且曹爽這個人並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很容易在大權獨攬之後獨斷專行,把風氣搞壞,給司馬懿可乘之機。

果然曹爽上位後剛愎自用,盡失人心,司馬懿得以拉攏到世家大族的支持,靠政變消滅了曹爽之後翻臉,徹底大權獨攬。他的子孫最終取代了曹魏,建立了晉朝。

事實上,混蛋的還是司馬懿,而不是曹叡。曹叡犯下的唯一錯誤,就是把司馬懿這種狼子野心的臣子留下來做輔政大臣,給了他過多的權力。


曹操,曹丕確實英雄,文學上的造詣不容質疑,曹操帶兵打仗,統一北方,曹丕稱帝,都是時代的佼佼者,雖然曹叡有所爭議,但我認為他是一位明君,打壓司馬懿是為了自己的政權穩定,畢竟司馬懿功高蓋主,軍隊里威望也高,一不小心就翻車了,打壓後又起用司馬懿,來對付諸葛亮,讓司馬懿感動而忠心耿耿為他效力,是非常明智的,諸葛亮曾聯合東吳進攻魏國時,曹叡親率大軍拒東吳,讓司馬懿專心對付諸葛亮,連司馬懿自己都贊曹叡是明君,在曹叡時代三足鼎力是平衡的,當時諸葛亮也是大權在握,他的偉大理想應充分得到體現,還是聯吳攻曹,但最終一無所獲,還演一曲千古罵名的「揮淚斬馬謖」的戲,曾經吹捧諸葛亮有管仲之才,到曹叡時代變成一個平庸之輩了,你說曹叡是昏庸還是英明,大家評。


問這個問題,證明你就是被電視劇忽悠了!自己查查歷史!百度就行!奉勸你一句!當今娛樂媒體超不靠譜!高曉松還說,曹叡是袁熙和甄宓的兒子!那樣,曹操一家子算是白忙活了!還有電視劇還說曹叡逼死郭照呢?可是,那是曹丕死了8年之後,那樣的話,曹叡也夠能忍的!再看看曹叡對待郭照的家人的態度,那是非常好啊!難道是弄死他媽良心發現(曹叡是她從小帶大的)而且,曹丕原本可以立其他兒子為繼承人啊?因為郭照和曹叡的母子關係,所以放棄了!所以,曹叡能繼承皇位,郭照是有功的!曹叡在位期間,用人很合理!即用宗親,如曹真,也用能臣(司馬懿是夠能(忍)的)!所以,他死後謚號是魏明帝!英明的含義!不過,千百年後的如今,為了湊劇情,也管不了那麼多了?既然主角是司馬懿,那麼他做的所有事都是對的!所以,明君不能說明君,只能是變態!沒拍成日本AV類的,就算中華文化有底線了!


曹叡肯定不能說是敗類,只能說曹家當權的沒有長命的吧!因為他的老子曹丕也是差不多大的時候死去的。再說會他當時的處境。大部分跟著曹操打天下的死的死老的老沒有太大的用處。曹操培養的一些小輩在曹丕的過度下也逐漸掌握了一些權利並且政治上也比較成熟。曹操是偉大但是他為了自己死後朝局的安定果斷的給兒子曹丕剷除了異己也讓其他對領導者充滿了畏懼。

但是曹丕在位實在是不長最大的功績看來算是稱帝吧。他的政治資本雄厚但是氏族和士族的較量他只是做老好人的角色只是在平衡關係因為有他的發小有他的幕僚,但是曹叡不同了他就是所謂的掌權者他的話對或者錯都得遵守所以曹叡在當時的就是一個決策者所以說他是敗類只能說魏國的確實一代不如一代但是比其他兩個好多了。。。。。


曹叡二十三歲即位,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這就證明作為皇帝他是有作為和智慧的。肯定不是曹家的庸才和敗類。只是統治後期大興土木,耽於享樂。

景初二年,曹叡病逝於洛陽,時年36歲,廟號烈祖,謚號明皇帝,葬於高平陵。英年早逝多半和後期追求享樂有關。

曹叡在位期間指揮擊退吳蜀攻伐,平定鮮卑。本人又能詩文,與曹操曹丕並稱魏氏三祖。曹叡從小就得到祖父曹操的喜愛。常令他在左右。曹叡年幼聰慧,曹操曾驚異地說:「我基於你可以有三世之業了。」在朝會宴席上,也經常叫他與侍中近臣並列。曹叡好學多識,對律法特別留意。曹叡十五歲時,被封為武德侯。

所以曹睿本人除了短命,加上後期有些放鬆自己。其他的方面他都是合格的。


題主代入感太強,即使從電視劇虎嘯龍吟看,曹叡也是相當有實力的一個君主,把四個輔政大臣玩的團團轉,在位期間耗死了諸葛亮,可以看出深諳帝王之術,因為曹叡繼位時可以說毫無根基,就一個一直照顧他的太監,要不是命短,司馬家毫無機會


用敗類來形容曹睿看來小編對歷史也是無知,明帝年少繼位,對權臣掌控能力絲毫不弱於曹操曹丕二人,在位期間多次抵禦吳蜀進攻,平定鮮卑,雖在位後期大興土木 耽於享樂 託孤不當導致日後朝政動蕩,也不至於用敗類二字來評說 曹睿除統治後期 也可算是明君。


推薦閱讀:

陳建斌版的曹操和于和偉版的曹操你喜歡哪一個,你認為誰演的更接近史實?
假如三國時期將領各統一軍相互打仗,誰會贏?
東漢末年時的二喬分別嫁給了誰,曹操建造的孔雀台是裡面有二喬嗎?
曹操晚年的政治中心是在哪裡的?

TAG:曹操 | 曹丕 | 三國 | 曹叡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