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直要殺陶謙,僅僅因為陶謙殺了曹操的父親嗎?


說來大家可能不信,是陶謙先動的手。

陶謙在殺曹嵩之前,曾參與過一場不被後人所矚目的中原大戰,由於史書記載過於簡略,難以知道交戰過程。

但這場大戰的主要參與者有袁紹、曹操、袁術、公孫瓚、陶謙、劉備、張邈、張超、臧洪、袁遺、夏侯惇等人,環繞著曹操的領地兗州進行作戰,對曹操造成極大的壓力。

由於兗州刺史劉岱與黃巾賊交戰而死,兗州刺史出現了空缺。公孫瓚即可派遣部將單經接任兗州刺史,袁術受到袁紹、曹操威脅而與公孫瓚結盟。

這場兗州刺史爭奪戰就連遠在長安的李傕、郭汜都插了一腳,他們以朝廷名義派京兆尹人金尚接任兗州刺史,曹操只是派並拒絕金尚入境,所以金尚勾結袁術一同襲擊兗州。

戰略目的就是袁術、陶謙、公孫瓚三方聯手,趁曹操新接管兗州,時局未定,趁虛而入瓜分曹操的兗州。公孫贊、袁術相約陶謙一同出兵圍攻曹操、袁紹,五大諸侯在中原展開交戰。當時的高唐令劉備雖然還不被人所熟知,卻也參與其中,且手下已有關羽、張飛、趙雲、田豫四大戰將。

大戰的初期形勢如圖。公孫瓚和袁紹的主力在北方對持,公孫瓚另派田楷奪取青州,單經、劉備與陶謙聯手入侵兗州,陶謙明目張胆率軍入侵曹操的老巢兗州東郡。袁紹派部將臧洪進入青州,田楷、劉備等可能受到臧洪牽制沒能對兗州造成進一步威脅。單經和陶謙的部隊孤軍深入,被曹操所擊退。

第二階段就是袁術率軍入侵陳留郡,擊敗了陳留太守張邈,又命劉巴之父劉詳駐紮在匡亭。黑山賊於毒和匈奴單于於扶羅受袁術號召,一同入侵兗州。若非曹操在短時間內擊退陶謙、單經,則必受袁術、陶謙東西夾擊。

《三國志.武帝紀》:袁術與紹有隙,術求援於公孫瓚,瓚使劉備屯高唐,單經屯平原,陶謙屯發乾,以逼紹。

曹操率軍回援張邈,與袁術在匡亭大戰,將其擊敗,又大破黑山賊與匈奴,一路驅逐袁術,把袁術趕到揚州。曹操在這場大戰中憑實力證明,他由太守轉任刺史的合法性,經次一戰確立了曹操在中原成為諸侯的地位。體現出曹操軍的作戰才能,在短時間內轉戰千里,把守住難以防守的四戰之地。

陶謙兵敗以後,依舊對兗州還不死心。下邳人闕宣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陶謙與與闕宣勾結,他讓闕宣不以徐州軍的名義去入侵泰山郡的華、費二縣,轉攻曹操的任城。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下邳闕宣聚眾數千人,自稱天子;徐州牧陶謙與共舉兵,取泰山華、費,略任城。

曹嵩在陶謙、曹操交惡以後,已啟程返回兗州。泰山太守應劭是陶謙的部下,但他為了討好曹操派兵去迎接曹嵩入泰山。結果曹嵩到了泰山的華、費二縣地界,被陶謙的都尉張闓所截殺。

另一說法是陶謙派張闓保護曹嵩,張闓見財心起,將曹嵩殺死。可是結合到陶謙派闕宣進攻華、費地界,陶謙將曹嵩之死的責任推諉給他人的嫌疑非常之大。不久,闕宣就被陶謙所殺,奪走了軍隊。

張闓逃亡到袁術麾下,袁術又派張闓去刺殺東漢陳國的國王劉寵,張闓是一位專業殺手。所以史書中多認為是陶謙刻意殺害曹嵩。

曹嵩原隱居在琅邪國,此國原有東漢琅邪王劉容所有,不巧的是劉容忽然病死,陶謙順理成章接管了琅邪國,並派泰山賊臧霸駐紮在琅邪境內,嚴格來說曹嵩從未想要在陶謙的領地內逗留,一旦慢走一步就會有殺身之禍。

說完了曹操、陶謙結怨的過程,再說說陶謙其人。他並非《三國演義》中所描述是一位老好人。陶謙幼年喪父,以放蕩的性格聞名鄉里,十四歲就以布作為戰旗,騎著竹馬與鄉里孩童嬉戲。

陶謙以自己的聰明考上入太學,官拜幽州刺史。皇甫嵩討伐羌族時,專門申請善戰的武將入自己軍隊,陶謙由此入選,官拜揚武都尉。後來車騎將軍張溫又請陶謙擔任自己的參軍,與陶謙同時擔任參軍的是江東猛虎孫堅。

接著就是徐州黃巾作亂,當地官員沒法壓制,朝廷看中陶謙的軍事才幹,才派遣陶謙接任徐州刺史,陶謙用自己的手腕安撫了臧霸等人,並大破黃巾賊。陶謙是丹楊人,他手下有一支精銳丹楊軍。提起丹楊兵的大名,在當時天下聞名。曹操、劉備、孫策的部隊中都有部分丹楊兵。

陶謙在東漢末年諸侯中是很典型的軍閥勢力,陶謙為人文武雙全,雖說不上是軍事奇才,卻有些軍事手段,由此才能稱雄一方。他與曹操的矛盾是軍閥之間的利益糾紛,在東漢末年以袁紹、袁術為中心的混戰中,陶謙曾以大諸侯的身份欺壓小諸侯曹操,曹操通過自己的奮戰對陶謙發動反擊,在徐州接連大破陶謙,若非有劉備增援和呂布偷襲曹操。陶謙苦心經營的徐州政權怕也是名存實亡。

接著陶謙病死,徐州跟兗州一樣也變成了大蛋糕,劉備和當時的曹操一樣被當地人擁護為徐州刺史。但是外部的曹操、呂布、袁術都趁機想要瓜分這塊領地,衍生出新的混戰。


殺父之仇肯定是一個因素,不過更重要的是陶謙和曹操一樣也是漢末的一股割據勢力,曹操想要坐大,肯定是要兼并其他勢力的。

曹操勢力所處的兗州,可以說剛好處於漢末各路軍閥的包圍之中,南邊有南陽的張秀、荊州的劉表,東南方向有揚州袁術,北邊有佔據幽並冀豫四州實力雄厚的袁紹,西邊關中則是董卓的殘餘勢力,東邊則是徐州陶謙。

曹操要謀求發展,勢必兼并周圍實力,相比於袁紹袁術劉表等人,陶謙年老,並無大志,實力也不如其他幾人雄厚。恰巧陶謙殺了曹操之父,討伐陶謙,名正言順。陶謙在幾路勢力當中弱,所以曹操將其作為剷除合併的先行目標,曹操有何嘗不想剷除另外幾股勢力,統一天下呢?只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曹操將陶謙作為剷除的第一目標,給人是因為陶謙殺了曹嵩才這麼乾的感覺,其實並非如此,這時在基於現實幾經權量之後做出的最明智的決定。要是曹操像袁紹一樣因為兒子生病就不進軍了,過於注重個人感情,是絕對走不到剷除群雄統一北方這一步的。


推薦閱讀:

都說成王敗寇,為什麼項羽在歷史上沒有以反面形象出現呢?
雅克薩之戰中,為什麼中國會勝利?
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為何怕李林甫?
雍正登基後,老八下場很慘,為何老十四能躲過一劫?
如何看待方舟子的文史成就?

TAG:曹操 | 三國 | 陶謙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