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不用去醫院了,會怎樣?

如果現在有這麼一套系統,通過手機可以知道我們身體的健康數據,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一旦我們數據異常會自動發簡訊到醫生、綁定的親情號碼,包括自己,醫生通過信息,電話,在線24小時主動諮詢你的身體情況並對你的身體情況作出相應的調理、預防方案。

在家裡,我們就可以跟醫生在線聯繫,緊急情況下醫生可以通過視頻指導。

平時的小感冒可以通過在線醫生諮詢,自己到藥店買葯就好,需要到醫院做全身檢查或者其他的事情也可以在線準備好。

這麼一套系統,大家覺得怎麼樣?


這就是我們在做的事情。在整個環節裡面,把數據採集的準確更為重要,我們從最基礎的部分做起,幫助人們量准血壓,從而可以管好血壓。


現在就有能部分滿足條件的地方,病房。

病房裡患者的各種身體情況都能被監控,隨時能見到醫生諮詢和診療。

要做到家庭中也能獲得等同於病房的患者收益,1設備搬到家裡,老年人或高風險人群就會買一些基礎醫療設備放在家中。2 數據被事實監控,有基於人群分析的警戒值,有醫療團隊隨時可以線上溝通。如果情況危急直接轉到醫院,同時將患者分析後的數據無縫交接到新的醫院。

第二點是是未來趨勢,可以看無數國內外,大公司小公司的報告,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我們有生之年不一定能全民普及,但一定會比現在更好。


成本很高,24小時的私人醫生很貴。另外,一個醫生的執業範圍是有限的,不同科室之間知識壁壘也不低。內分泌科醫生不知道肺腫瘤的手術指征,普外科醫生不知道心衰該怎麼調整藥物。您可能需要一整個團隊,成本就更高了。
而且,參考知乎醫療話題下求醫問葯的問題,多數情況下醫生的回答大概會是「請去附近醫院做XXX檢查」吧。
如果是新發疾病,需要診斷和鑒別診斷。循證醫學目前還是以各種血液指標和影像學作為診斷依據,血壓體溫能提供的信息太少太少了。單單查一個血常規,您看那報告里有多少個項目,就可以知道血液檢查的信息量和四大生命體征的信息量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當然了,慢性病隨訪、術後隨訪什麼的,這個思路挺好,不過檢查和成本依然是個繞不開的問題。


醫生的學習成本和時間、病例積累要求特別高~,才會形成正確的臨床思路,所以醫生應該是貴的、稀有的。

但是,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時代正在來臨,技術會融合進來幫助醫生決策;同時,也有些醫生的功能會被代換,這是趨勢。

至於檢查,大型檢查具有複雜性和高生產利潤,自己是不會革自己的命的。

小型檢查?不是正在革自己的命嗎?


此為手段之一,離不開當面確診


但有些比如驗血X光B超之類的還是得去醫院,不去醫院萬一你描述和實際有誤差豈不是耽誤病情


如果醫生可以在線指導你自己給自己做手術就更好了,你覺得的呢?


推薦閱讀:

「節食減重 10-15 kg,成功逆轉 2 型糖尿病」可信嗎?
內分泌到底包括什麼?真的有內分泌失調這病嗎?
一些慢性病久治不愈的情況下,大家有啥感受,心裡狀態是怎麼樣的?
如何改變自己悲觀的心態?

TAG:健康 | 養生 | 糖尿病 | 高血壓 | 慢性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