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地方的古代地名其實不怎麼樣卻被瘋狂追捧的?


感謝各位點贊,本文出現了一處筆誤,湘陰意思是湘江之南,我已修改。感謝各位火眼金睛,我一定努力加油。
先說結論:古今語境不同,語意簡便,導致在古人看來稀鬆平常的名字被今人無限拔高。

例如,古代山南水北稱「陽」,山北水南稱「陰」,我們湖南的地名中,衡陽意思是衡山之南,湘陰就是湘江之南(南北向的湘江正好在這裡拐彎偏向東西)。但是由於古今語境不同,古代語意簡便,因此同樣表達衡山以南的意思,衡陽和衡南看起來的效果完全不一樣了。
又例如,古代的陵,初指大山,後來逐漸代指皇帝墓,我們湖南的地名中,醴陵意思就是有甘泉水的大山,茶陵就是大茶山,沅陵就是沅江邊的大山,看上去是不是古代取的名字一經翻譯成現代語意就變搓了?
再例如,古代地名里有「寧」、「安」等類似字樣的地名,多是因為當地少數民族眾多、匪患嚴重、叛亂無常,南方省份里很多地名都帶這個意思。如果翻譯成現代漢語,那麼湖南常寧成了「希望永遠不要再發生叛亂的地方」,湖南新寧就變成了「剛剛平定叛亂的地方」,湖南類似的還有永順、綏寧、保靖等。。。你看,雖然每個地名背後都意味著幾萬甚至十幾萬顆人頭落地,但古代的名字是不是更好聽?
還例如,古代朝廷崇尚仁德教化,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有些地名里也多半帶著此類意思。比如我們湖南的安仁、安化、新化等,甚至於廣東廣西的廣字,也是廣布恩信、教化蠻夷的意思,如果你用現代語意,給一個縣取名叫學習實踐縣,或者叫深入貫徹縣,你覺得有味不?
最後例如,古代取地名也有一些古代的特別套路,比如我們湖南的星沙和婁星兩個地名,源於兩地對應的天上星宿名稱,如果你告訴我我家隔壁位置對應天上的哈雷彗星,然後給我家隔壁命名為哈雷,是不是很無厘頭?

最後再總結一句,覺得古代名字好聽的人,與覺得日本地名更好聽的人,毛病是一樣的,那就是:看不懂的才是最好的。


臨安呀,明明是宋朝跑到南方建立了一個臨時安置的小朝廷,代表著中原淪陷,神州陸沉的悲哀,代表著靖康之恥和當時無數愛國志士的無限遺憾,現在卻被某些人認為有韻味、古典雅緻,殊不知為了紀念大禹而起的名字「餘杭」和由此演生出來的「杭州」要古典雅緻得多。


2017年6月22日23:50原答案:

有人覺得汝南、常山逼格甚高,卻對濟南、黃山嗤之以鼻;

』有人喜歡帶「」或者「」,卻不喜歡帶「」或者「」。

說白了就是想拿疏離感裝有文化罷了,還裝得挺失敗的。

裝古樸的時候喜歡提汝南、牧野,卻選擇性遺忘商丘、襄垣;

裝清雅的時候喜歡談蘭陵、廬州,卻不認可依蘭、桐廬;

裝識字的時候喜歡談盩厔、葭縣,卻讀不出芝罘、隰縣。

至於追捧臨安、奉天的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上是初中肄業硬裝藍翔高材生。

其實地名沒什麼怎樣不怎樣的,不管是高大上如徽州、廬州,還是猥瑣如奶子房、龜頭山,都包含當地從一片荒蕪到萬家燈火的歷史中最刻骨銘心的記憶,為了好聽而改名,很多時候只能讓自己變成四不像,比如哈利路亞山。

不怎麼樣的不是地名,是某些人那顆廉價的裝逼心。

「某些人」不僅包含滿腹痙攣的鍵盤鴻儒,還包含熱衷胡搞的腦殘領導。

——————————————————————————————————————

2017年6月23日9:20更新

底下又一群拿駐馬店、石家莊、棗莊說事的,麻煩你們看一下這幾個城市的發展史,看是不是從汝南、常山和蘭陵改過來的。知乎這麼多答案詳詳細細講解這幾個名字的,你們啥都不看就出來裝風雅?說好的文化呢!

一個個要文化,要古樸,我就好奇了,汝南這名字怎麼看出文化來的?這跟河南、濟南、淮南有什麼區別?說駐馬店難聽的那些個,你們聽到「勒馬聽風巷」的時候可沒說難聽吧?同樣都是蘭啊草啊的,怎麼蘭陵就醇醉,依蘭就土逼了?覺得常山好聽的是你們不是我,怎麼舔著臉說我給黃山洗地的?

真正讓地名好聽上檔次的不是名字本身,而是這名字串起的歷史,讓地名富有文化的不是名字本身,而是在這塊土地上各領風騷的人。覺得自己家鄉的名字不怎麼樣,為什麼不去發掘這名字潛在的文化價值,反而去附庸風雅搶古人的名字裝內涵?

石家莊把常山這名字搶到手就有文化了?就不怕把常山這名字也搞土了?棗莊搶到蘭陵的名字就告別煤礦告別老區了?改個「蘭陵礦務局」就能把煤變黃金?

「安陽」這名字跟「鄴城」、「朝歌」比如何?你們見過幾個安陽人喪心病狂要改名的?人家自己的名字就承載歷史,不需要到處瞎認祖宗!

這就跟小說似的,優秀小說給主角取叫喬峰也照樣頂天立地,叫小寶也一樣八面玲瓏,反倒是論斤買的小說才去找什麼龍霸天、南宮寒、上官冽、皇甫碩之類的「霸氣」名字撐場面!


其實就是認為營造一種相對陌生感,讓人覺得有點不同,不僅對古代地名,其實對外國地名也是這樣的

比如西餐廳的餐牌
「義大利xx」不寫義大利,「葡萄牙xx」不寫葡萄牙,非得寫「意國xx」「葡國xx」
好吧,你是覺得x國比較常用,然而並不簡單…
他們往往把「法國xx」寫成「法蘭西xx」
還有佛羅倫薩xx,不叫佛羅倫薩,要寫「翡冷翠xx」,英國xx不寫英國,要寫「英倫xx」


女陰,其治所在今阜陽。

-

我得吐槽下,地名好聽與否是要看用字搭配的(與姓名一樣,同一個字配不同姓氏,感覺完全不同)。巨龜岩台就比王八坨子高舉


汝南信用合作社,蘭陵化肥批發中心,常山種豬養殖場,陳倉小商品批發市場,臨安港務局,江寧化工廠,琅琊罐頭食品廠。真要是改成這樣,請問還有韻味不?


其實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作為一個合肥人,看到不管是合肥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對地名問題都有些誤解或者不了解,覺得有必要說說合肥和廬州兩個地名的問題以正視聽。

先說廬州,隋朝開皇年間改合州為廬州,這點隨便查一下就知道了,但限于思維定勢,有個問題很少有人想,隋朝時,這地方的名字是「廬州」還是「廬」?準確來說,隋朝時,這地方的名字是「廬」,行政級別是「州」,合稱「廬州」。為什麼叫「廬」,因為西周時這裡是「廬子國」,名字沒變,還是「廬」,「子」和「國」分別表示地位和級別。到了元朝,宋朝時的「路」就像曾經的「州」一樣,地位從一級行政級別向二級行政級別演化,設廬州路,明朝設廬州府,元、明都沒有延續單字命名的做法,而是直接把「州」作為名字一部分。明朝設廬州府,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廢府留縣設市(開啟了現在地名亂象的根源)。

再說合肥,秦置合肥縣,很多人都知道。得名一般有兩個說法,一是兩條肥水匯合,二是「歸異同出曰肥」,那合肥意思應該就是一條河流分叉了,然後又匯合了(就像閩江在福州那樣)。有一點要澄清一下,合肥從來都是「合肥」,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表明曾用「合淝」,「合淝」來源於三國演義,這只是一本明朝的小說,漢代三國的史記、三國志,清朝的嘉慶合肥縣誌都記載為「合肥」,而與有莫大關係的肥水,水經注、資治通鑒中均記載為「肥水」,肥水不知道什麼時候改成了淝水,但合肥卻沒有證據表明曾改為合淝(如果還有哪本書記載的合淝,可以告知一下)。

說完這兩段,先說一下時間誰早誰晚,結論很簡單,廬比合肥早、廬州比合肥晚。

再說改名的問題,其實不存在任何改名問題。民初廢府,廬州府不存在了,合肥縣還留著在。1949年,合肥縣城切割出來設省轄市,設合肥市,合肥縣拆分為肥東縣肥西縣,隨後就是一系列行政區劃的變動,直到八九十年代地改市完成,合肥市由省轄市合肥市(原合肥縣城)變成了轄肥東肥西長豐三縣的地級市(原合肥縣+半個長豐縣),再到11年分巢,得到廬江縣、巢湖市(原廬州府廬江縣、巢縣)。從上述經歷看過來,就知道並不存在什麼改名問題了。
但是,不存在改名問題,並不意味著合肥的名字就比廬州合適,縣從秦朝至今一直都存在,那麼以前的縣名,作為現在帶縣的地級市的市名,從合理性考慮,就是不合理的,古代的府對應的是現在的地級市,明顯應該是府名更適合作為市名存在,尤其是合肥是廬州府治所,對廬州的名字有著天然的繼承權。
所以,廬州到合肥的變遷,一是民初廢府的影響,二是新中國初年設市時考慮不周的影響,當時最合適的做法就是,合肥縣城設廬州市,原合肥縣因為太大(當時安徽省人口最多的縣),分拆為合肥縣(現肥西縣)、梁縣(現肥東縣,名稱源於明朝時併入合肥縣的梁縣),這樣,廬州、合肥之名皆得保留,且無倒置現象(何為倒置,湖北黃州府黃岡縣變成了黃岡市黃州區就是倒置)。

先說這麼多,有空再說點


徽州,徽字本身是捆綁束縛之意,本意是宋朝皇帝平定方臘起義之後希望這個地方歸順太平。結果後來這個皇帝被金國擄去北方,大家叫他宋徽宗。有些沒文化的導遊會說因為宋徽宗太喜歡徽州所以把自己的帝號給歙州改名了,呵呵。
後來明清徽商崛起,經濟上無徽不成鎮。
政治上,徽州的進士狀元大官大師數量和質量都很高,遠超其人口所佔比例。宰相尚書侍郎閣老都不稀奇,就拿本朝出生揚州泰州的兩位領導人來說,祖籍都是徽州。詩就不念了。

文化上是僅次於藏文化敦煌文化的第三大文化區,擁有獨特的徽派建築,新安畫派,新安醫學等等,很多藝術成就是世界級的,尤其大批徽派建築,又坐擁黃山的美景,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享譽國際。
徽州還有獨特的飲食文化,八大菜系之一徽菜。還有眾多特色小吃。
徽州成了一個很美好古典的文化符號。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但是,八百年前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為了生活進行了頑強的抗爭,最後被冠上這個徽字,即使是徽州,本地人也常說,前世不修生在徽州,無他,窮。


很多人覺得某個古地名好聽,是因為對這個地方不熟,根本不知道在哪裡,甚至不知道這是個地名,因此覺得屌屌的。例如暗度陳倉,覺得這個詞很酷,後來發現陳倉居然是個地名,就覺得好聽了。某些現代地名,恕我直言,可能是很多人知道在哪裡,覺得這個地方的人「土」(只是陳述很多人確實是有這種想法),所以覺得這個地名怎麼看怎麼土。換成古代的不知道在哪,所以沒有了標籤影響


邯鄲人笑而不語
來自我一閨蜜


反對 @wurige 所說的「歸綏」貶義之說,歸綏是「歸化」和「綏遠」兩城各取一字得來。歸化城建於明朝隆慶年間,取「歸順受其教化」之意。綏遠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取「安撫遠方」之意。

類似的地名很多,現在還有個地方叫「綏化」,在黑龍江省,取「安撫教化」之意。懷化,得名於宋朝「懷柔歸化」。寧夏,得名「西夏安寧」。

這就跟祝別人「一路順風」,祝自己「幸福平安"一樣,就是討個吉利。第二,歸化建城時,蒙古俺答汗剛剛歸順明朝不久,這裡也有一重記錄歷史的意思。何來貶義之說?一口一個「少數民族不平等」未免也太敏感了些。


有很多答主提到很多情況下古老地名所帶來的距離感是讓人覺得好聽的最主要因素,這一點我非常認同,我就本人對於小語種歌曲十分有興趣,學唱時候享受的就是那種新學會一種發音規則的成就感。但這也並不能囊括所有情況。
在人們討論地名好聽或不好聽的原因時,經常忘記的一個因素就是這個地名是否好「聽」,即是否具有音韻美。舉個例子,「汝南」比「駐馬店」的高明之處並不只在於距離感,一個三字地名的中間一個字韻母為「a」有時會給人一種突兀、切斷的感覺,「石家莊」同理。還有一些地名用字的發音有不在結尾的「a」則會有相似的感覺,而口型較小的字則會佔不少優勢。若是將「姑蘇」改為「嫂蘇」,則「詩意」要折煞大半。「棗莊」同理。
還有一部分地名的「古韻」則在於所令人聯想到的歷史事件。「常山」這個地名單獨拿出來並不算是一個很出彩的名字,但人們聽到時卻總能想起「常山趙子龍」這個如雷貫耳的搭配。而於「石家莊趙子龍」的「不好聽」除了音韻的問題之外,更多的應該是拆散原有搭配所帶來的「不和諧」感。試想,若三國時的地名是「石家莊」而現在的地名是「常山」,我們大抵反倒不會接受「常山」這個名字了。事實上,就我本人而言,不管音韻的情況下,我還真覺得「石家莊」更為雅緻。同理,「廬陵」並不比「吉安」高明,但「廬陵」二字一出,我們的面前就會浮現出一個醉酒的老翁,彈著琴,寫著文章,暢遊山間,而「吉安」二字則沒有這一功能。
當然了,類似「綏遠」「臨安」之類帶有貶義或是血淚歷史的地名也是需要避免的。在關於少數民族與漢族人戰爭的地名中,私以為「寧夏」確比「綏遠」高明,因為「寧夏」只強調了「和平,安寧」,而並沒有使人卑躬屈膝之感。
若要在各地名中選擇一個改回古名的話,我會果斷選擇徽州,因為這座城市承載的東西遠不是市郊的那一座山所能代表的,而「徽」字真的承載了這座城市的靈魂。
當然了,一些字的常用含義和在地名中的寓意不同(更偏向貶義)也是原因之一,如「合肥」。


一些人堅持認為光宗皇帝欽封的「重慶」不如「渝州」雅緻,

同時一些人強烈主張理宗皇帝御賜的「寶慶」比「邵陽」更有古韻。

我是不太清楚他們究竟是一撥人還是兩撥人。


那個偷偷告訴你,你們可以去古風圈看看某些偽古風,偽文青的常用古代地名,一般很準的。


論地名,成都,幾千年沒變過,邯鄲、洛陽雖然也是古老的名字,但是都有曾用名。絕大部分古地名都是取其地理方位、地方風物、政治目的,這種起名方式實際上更直白,更樸實。不存在什麼優美詩意高逼格。比如長安,取長治久安。北平,取北方平安。還有一系列叫陽和陰的地方,都是取它的地理位置。實際沒什麼技術含量,當時取名用的是當時的通用語,就跟現在的普通話一樣。所以古人說廬州和現代人說合肥是一個感覺。


綏遠和歸綏
本來就帶有貶義
現在看來其實就是「少數民族不平等」
嗯,我還是喜歡呼和浩特


恕我直言,其實是因為,美學中有一種特定的現象。
比如,半露不露的乳房比全露和不露的都更能產生審美的效果。
換句話說,美在似與不似之間。
日本的名字也好,古文中的地名也好,都能讓他看懂一部分但不全懂,於是就產生了美感。
你給他一個英語的地名,比如london。他完全看不懂,所以也就沒什麼美感了。
沒什麼好鄙視的,因為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和個人喜好的自由。


常山吧!我實在是聽煩了石家莊趙子龍這種例子,明明就是一座很平常的山嘛。


對了,還有那個陳倉,根本不比寶雞好到哪,況且我感覺這是一個局部小地名。寶雞這個地方高逼格的名字多了,什麼扶風 岐山 鳳翔 ,陳倉算什麼啊???一個陳舊的倉庫?


有個近代的例子中不?
北京,順義,有個把妹聖地「羅馬湖」,文藝青年們好多都知道。就是兩個不大不小的湖, 繞著一圈酒吧和餐館,勝在安靜。旁邊還有個羅馬湖環島。
這湖的名字不是剛有的,早幾十年就有了。知道北京最牛逼的中央別墅區為啥在順義了吧?人家早年間就這麼洋氣了。
這麼洋氣,文藝范,高逼格的名字咋來的呢?

因為湖東邊的村子叫「羅各庄」(中間的」各」字是本地土語,大概相當於」家「字),西邊的叫「馬各庄」……於是中間的湖就叫……


推薦閱讀:

哪些城市不是你家鄉,但你對它有莫名好感?
安徽蚌埠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如果下一部寵物小精靈小智來到中國旅行,那各種屬性的道館對應到哪些城市比較合適?
問題太多了,應該怎麼辦?

TAG:歷史 | 城市 | 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