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蘋果在 2016 年 10 月 27 日發布的 MacBook Pro?

蘋果正式發布2016款MacBook Pro:Touch Bar觸控條來襲,13/15英寸雙機齊發
11488元起:蘋果全新13/15英寸MacBook Pro國行版售價公布

圖文資源來自蘋果匯的微博_微博
蘋果在25年前發布了第一代筆記本 PowerBook

新Mac Book

觸摸板加大,而且在鍵盤上方有觸控條。能模擬鍵盤,也能適配各種應用。

Touch Bar 完全支持微軟 Office 套件

TouchBar還能自定義快捷鍵

4個Thunderbolt 3介面,兼容USB Type-C以及多種其他介面

25年的變化

還保留有不帶 Touch Bar 的傳統 MacBook Pro,新版的 MacBook Pro比 MacBook Air 還要薄還要小,重量一樣。


這裡正經的說說關於這系列新 Mac 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那些細節。

更新:由於 Kaby Lake 處理器現時沒有 Iris Pro 圖形核心,因而 15 英寸 MacBook Pro 在年初獲得更新的概率變得較低。

關於 SSD 可更換性和屏幕縮放解析度的信息,見第 9 條。

注意,15 英寸 MacBook Pro 使用了 Iris Pro Graphics 580 核心的「系統信息」是異常的錯誤,實際上均為 Intel HD Graphics 530。

1. 那個 Multi-Touch Bar 是怎麼工作的?

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塊副屏,不過事情不是這樣的。

在 macOS 上多屏的驅動一直不那麼好,所以加一塊常駐的異形屏幕肯定不會帶來什麼好的體驗。那麼 Apple 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答案是這個 Multi-Touch Bar 連同 Touch ID 以及 FaceTime HD 攝像頭組成了一個子系統。而這個子系統就是由發布會上所提到的 Apple T1 晶元驅動的。它基於 ARM 架構,運行著一個經過特別設計的 watchOS 系統,還包含了指紋識別模塊所必需的 Secure Enclave 區塊。

這個子系統名叫 iBridge,通過 USB 3.0 匯流排連接到主系統。有人會奇怪,那怎麼開機啊?情況是這樣的:不論何種狀態下,一旦你打開顯示器蓋子,MacBook Pro 就會立刻自動開機。帶有 Touch ID 的機型長按該按鈕即可強制關閉 Mac。

2. 為什麼還是 Skylake 處理器而不是 Kaby Lake?

選擇 Skylake 是有原因的。

為了節省功耗的同時保持性能,最近幾代 MacBook 都選擇了 Intel 的 Iris 圖形核心。而只有 Skylake 能提供足夠性能的 Iris 圖形處理器。在 2015 年更新的 15 英寸 MacBook Pro 上 Apple 就因為配備 Iris Pro 圖形核心的 Broadwell Core i7 處理器難產而只能停留在 Crystal Well 不變。

而今年在四核心版本的 Core i7 處理器上,配備 Iris Pro Graphics 580 圖形核心的 6x70HQ 系列 Core i7 處理器由於龐大的核心面積導致仍然難產。這導致 Apple 只能選擇 6700HQ 和 6x20HQ 系列與獨立的 Radeon Pro 顯示核心搭配來保證性能。

而 Kaby Lake 呢?這個系列迄今只有超低壓版本可選,而且這些低壓處理器還不配備有相當於 Intel HD Graphics 6000 及 Iris Graphics 6100 級別的性能 (它們分別對應新的 Iris 540 和 Iris 550 圖形核心) 的新一代 Iris 圖形核心。

本來這代 MacBook Pro 延遲了這麼久一定程度就是在等下一代的 Kaby Lake 和 Coffee Lake 處理器,可是結果最後還是沒等到。

3. Apple 為什麼推薦了 LG 的顯示器?

因為 Apple 已經正式終結了自有的獨立顯示器業務。也就是說期待已久的 Cinema 5K display 也不會再出現了。LG UltraFine 顯示器在設計風格外集成了 Apple Thunderbolt Display 所具有的全部特性,並將色域提升到了 DCI-P3,最大亮度 500cd/m2。

(不排除你哪天可能會在 eBay 上看見一台搭載了內建 Polaris 11 顯示核心的顯示器,這一定是工程機或華強北出品的假貨。)

4. 居然還是 DDR3 內存?沒有 32GB 可以選擇?

對的,確實還是 DDR3 內存。不過是超高頻的 2133MHz LPDDR3 內存。從價格上來說它們遠超 DDR4 內存 (目前還沒有 DDR4L 內存),性能上來說差距不算大。Skylake 處理器並不支持同系列的 LPDDR4 內存,因此只能選擇最頂級的 LPDDR3 內存 (Apple 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證續航而僅選用 LP 系列的內存顆粒)。

在這一限制中,Intel 的處理器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預計在 Kaby Lake 中 Intel 才會加入對 LPDDR4 內存的支持。至於 32GB 內存的選項,Phil Schiller 表示,「這種選擇在目前會增加頗為可觀的能耗」,意即在 LPDDR4 可以得到採用之前,Apple 都不會提供更高容量內存的選擇。

(LP 系列的內存顆粒功耗極低,一般用在手機上的時候只有 Snapdragon 800 系列的 800MHz 或 933MHz。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況下認為 LPDDR3 內存較慢是建立在不同頻對比之下的,在同頻狀況下 DDR3,DDR3L,LPDDR3 的性能是幾乎一致的,DDR4 系列同理。)

5. 那些 Thunderbolt 3 介面都能有 40Gbps 的速度嗎?

15 英寸 MacBook Pro 是可以的,13 英寸未配備 Multi-Touch Bar 的機型也可以 (該型號僅提供了兩個 Thunderbolt 3 介面和一個 3.5mm 耳機介面),不過配備了 Multi-Touch Bar 的機型就要注意了。

只有左側的 Thunderbolt 3 介面能全速工作,而右側的介面只能在略高於 Thunderbolt 2 的速度下工作。

(13 英寸設備使用的雙核處理器只支持 12 通道外部 PCIe 3.0 匯流排,而 15 英寸設備的四核處理器則多支持 4 條外部 PCIe 3.0 通道,因此 13 英寸設備不能保證 4 個介面同時全速運行。)

6. Apple 說的電池續航數據可信嗎?

開個玩笑,Apple 認為你使用 Mac 的時候只是看看視頻,寫寫郵件,然後不停地訪問 Apple 官網而已。

做這些工作完全不需要 CPU 怎麼運作。硬體們的功耗很低,所以儘管電池容量全部被降低了,但「續航」還差不多。至於真實的工作中續航怎麼樣,就需要你自己試試了。

(事情是這樣的,15 英寸 MacBook Pro 的電池相當於舊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的容量,13 英寸 MacBook Pro 略小於舊款 13 英寸 MacBook Air。而且配備了 Multi-Touch Bar 和 Touch ID 的那個 13 英寸 MacBook Pro 的電池容量要更小一點。不過你做輕度工作的時候不論什麼處理器功耗都差不多,所以續航也就差不多了;畢竟新的 Retina 顯示器的效能比以前高了很多。)

7. 那個低配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和 MacBook Air 什麼關係?

Apple 有可能在計劃使用本款 MacBook Pro 取代 MacBook Air (事實上 Apple 也更推薦你購買該款 MacBook Pro 而不是 MacBook Air)。

類似多年以前的 13 英寸 MacBook,這款機型可能會在未來成為主打中端的用戶首選 Mac,進而取代 MacBook Air 而將筆記型 Mac 的產品線縮減為兩條 (也不排除 Apple 推出真正輕薄如 air 的新 MacBook Air)。

從它使用的處理器來看,剛好是適用於 MacBook Air 的 TDP 15W 的 Core i5 處理器中的 Core i5-6360U。它的稍低性能版 Core i5-6260U 則可能適用於較低配款的 MacBook Air。如今 Apple 將它們用於 MacBook Pro 也預示著 MacBook Air 產品線的邊緣化。

(你可以將該款 MacBook Pro 直接視為 「13 英寸版 MacBook」,不過它有著 MacBook Air 般的高性能——儘管它的續航並不如 MacBook Air 那麼好。畢竟 Retina 顯示器消耗的能量更多。)

8. 充電的時候似乎會報銷一個 Thunderbolt 3 介面?

可能是這樣的,不過也可能不是這樣的。因為這些 Thunderbolt 3 介面可以在給 Mac 供電的同時傳輸數據,所以你可以選擇支持這個功能的設備。

(Belkin 有一款新的支持該特性的 Thunderbolt 3 擴展塢可用)

9. 更多性能數據。

我知道你們想了解更多關於性能的詳細數據和處理器信息,這裡會分產品然後分類別說下 CPU 和 GPU,然後在介紹一些其他有趣的細節。


13 英寸的 MacBook Pro 都標配了 Iris 顯示核心,但低配版本使用的是 ULT 系列 15W TDP 處理器,高配版本使用了 28W TDP 處理器。

13 英寸 MacBook Pro, 未配備 Multi-Touch Bar 和 Touch ID

標配處理器為 Core i5-6360U,2.0-3.1GHz,TDP 15W。

可選配處理器是 Core i7-6660U,2.4-3.4GHz,TDP 15W。

顯示核心均是 GT3e 級別的 Iris Graphics 540,有 64MB eDRAM,48 執行單元,1.0GHz,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 806GFLOPS。

13 英寸 MacBook Pro, 配備 Multi-Touch Bar 和 Touch ID

標配和選配處理器有 3 款:

Core i5-6267U (標配),2.9-3.3GHz,TDP 28W。

Core i5-6287U (選配),3.1-3.5GHz,TDP 28W。

Core i7-6567U (選配),3.3-3.6GHz,TDP 28W。

顯示核心均是 GT3e 級別的 Iris Graphics 550,有 64MB eDRAM,48 執行單元,1.1GHz,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 845GFLOPS。

其中 Iris Graphics 540 對應之前的 Intel HD Graphics 6000,增加了 eDRAM,Iris Graphics 550 則對應 Iris Graphics 6100,同樣增加了 eDRAM,性能和同為 GT3e 級別的 Iris Pro Graphics 6200/5200 相比接近或略有超越。


15 英寸的 MacBook Pro 全線放棄了 Iris 圖形核心,轉而採用了 Radeon Pro 獨立圖形處理器。

15 英寸 MacBook Pro, 配備 Multi-Touch Bar 和 Touch ID

標配和選配處理器有 3 款:

Core i7-6700HQ (標配),2.6-3.5GHz,TDP 45W。

Core i7-6820HQ (標配),2.7-3.6GHz,TDP 45W。

Core i7-6920HQ (選配),2.9-3.8GHz,TDP 45W。

核芯顯卡均為 GT2 級別的 Intel HD Graphics 530,無 eDRAM,24 執行單元,1.05GHz,性能約為 2015 年款 MacBook Air 的 50%。

獨立圖形處理器則有 3 款,均為 AMD 的 Radeon Pro 系列工作站圖形處理器:

Radeon Pro 450 (標配),10 計算單元,640 流處理器,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 1TFLOPS,顯存帶寬 80GB/s。

Radeon Pro 455 (標配),12 計算單元,768 流處理器,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 1.3TFLOPS,顯存帶寬 80GB/s。

Radeon Pro 460 (選配),16 計算單元,1024 流處理器,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 1.86TFLOPS,顯存帶寬 80GB/s。

這一系列的顯示核心均為 Polaris 11 核心,功耗小於 35W,為 Radeon Pro WX4100 的移動版。


15 英寸的 MacBook Pro 使用了定製的 Samsung V-NAND 快閃記憶體顆粒,13 英寸 MacBook Pro 則使用了 SanDisk 快閃記憶體顆粒,它們均搭配 Apple 自主開發的 NVMe 主控晶元 (13 英寸 2.0GHz 型號的 SSD 可以單獨更換,其他配備 Multi-Touch Bar 和 Touch ID 的機型為主板集成,不可單獨更換)。顯示器則統一為 P3 色域,與 sRGB 完全兼容,與 Adobe RGB 的交集大約為 85%。最大亮度提升到和 iPhone 6s 一樣的 500cd/m2。

得益於圖形核心的進步,現在 13 和 15 英寸 MacBook Pro 的縮放解析度已經調整為默認 1440x900 和 1680x1050 而不是之前的 1280x800 和 1440x900 (渲染解析度為 2880x1800 和 3360x2100),與 MacBook Air 和原始的 MacBook Pro 高分屏機型保持一致。


(於 Apple 的通常習慣來看,15 英寸設備應當使用 Core i7-6x70HQ 系列處理器。該系列處理器配備的 Iris Pro Graphics 580 顯示核心為首次出現的 GT4e 級別,擁有 72 個執行單元,128MB eDRAM,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則達到了最高約 1.2TFLOPS。如此則略超過 Radeon Pro 450 的性能。在上一代機型中低配版本的 15 英寸 MacBook Pro 即為無獨立圖形處理器的配置, 如果下次更新時 MacBook Pro 照常使用了本系列的 Core i7 處理器,那麼就可以順利的在低配版本中拋棄獨立圖形處理器了*。在高配機型中則可以考慮加入性能更高的 Radeon Pro WX4100;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最高約 2.2TFLOPS,相當於一顆 Mac Pro 所使用的 FirePro D500 圖形處理器。)

10. 下一次更新在什麼時候?會有台式電腦嗎?

Apple 可能會在明年上半年更新全部或部分 MacBook Pro。帶來的變化包括:

True Tone display, Kaby Lake (或 Coffee Lake) 處理器, Iris Pro 圖形核心, 最大 32GB 的 LPDDR4 內存,以及 1080p 的 FaceTime HD 攝像頭。

帶有 Multi-Touch Bar 和 Touch ID 的 Magic Keyboard 將與新 iMac 一起發布;而 Mac Pro 就沒消息了。

價格方面,明年很有可能會降至原有水平。時間節點可能在 iPad Pro 發布時或 WWDC 2017。

特別提示

中國大陸地區的新款 MacBook Pro 不會如過往一樣默認提供美式鍵盤,轉而默認提供一種新定製的大陸地區專用中文拼音鍵盤,請注意該情況。但在購買過程中 Apple 會引導你進行鍵盤的選擇,因此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鍵盤樣式,包括為其他各種語言習慣定製的鍵盤。

Apple 目前為 MacBook 提供的轉換器均可用,但這些轉換器均不提供 USB 3 介面。

隨機附贈的 USB-C 電纜不能當作 Thunderbolt 3 電纜使用。這條充電電纜僅支持 USB 2 級別的 480Mbps 數據鏈路。

通過 Thunderbolt 3 (USB-C) to Thunderbolt 2 Adapter 可以繼續使用 Thunderbolt 相關的轉接器。同時,這款適配器也可以用來將 Thunderbolt 3 外設連接到配備了 Thunderbolt 2 介面的舊款 Mac (需要 macOS Sierra 10.12.1 或更高版本)。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不支持 Mini DisplayPort 設備。

*其他

*為了統一標準,使用單精度浮點計算性能來衡量了圖形處理器的性能。於 macOS 下該標準通常可用。但請注意,該標準並不能完全衡量遊戲性能及由特定圖形 API 優化決定的部分程序的運行性能。

**注意,我不會談論 「公司情懷 / Thunderbolt 授權費 / 內幕交易 / 所謂 Apple 是開路先鋒」 之類的鬼話——那完全不是一個普通用戶該考慮和希望考慮的東西。

我只會告訴你新的 MacBook Pro 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新的技術可以實現哪些新功能,並在合適的時候告訴你可以如何實現過去你熟悉的工作方式。我也不會草率地在現在談論某種硬體的存在必要性,因為誰也不能看見未來。作為一個普通用戶你並不能改變什麼,因此要麼守著舊款維持現狀,要麼適應新款,或者就此放棄 Apple 設備。

買與不買,接受與不接受,罵與不罵,Apple 也還是那個 Apple,決定權在你自己。


歡迎關注。#關於 MacBook Pro, Late 2016:10 個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那些事

另附,Phil Schiller 關於 MacBook Pro 的獨家訪談 (全文譯文)。#Phil Schiller 專訪: 2016 款 MacBook Pro 開發訪談


剛到店裡摸了一下13寸不帶 touch bar 的版本, 總的來說遠超預期。如果看各種評論給人的感覺是蘋果藥丸 ,所以對新的macbook pro 心裡預期比較低。

簡單說下感受:鍵盤鍵程確實短了,但是遠遠沒有想像中糟糕(之前按過macbook的,所以預期非常低)。按鍵確實更穩了,整體體驗比macbook 要好不少。變薄了,變輕了,屏幕邊框變窄了,這個很直觀,所以當用手掂起來之後,我馬上就不再想追究鍵程變短的問題了。整體上讓人感覺更加結實耐用。可惜自己現在用的是15款,這次cpu也沒能更新到新的架構,但估計明年更新一定要買買買了。

總結: 發布會視頻和PPT果然不靠譜,還是實體摸一下放心。

ps: 實際上今天到店裡主要是想摸一下surface pro4的,雙十一 價格十分給力,眼看就要抵制不了誘惑入手了,今天重新摸一下,瞬間把自己打醒了。哈哈哈


在 2016 年的秋季發布會上,帶有全新 Touch Bar 的 MacBook Pro 正式亮相,隨後在 2017 年中旬的 WWDC 上,Apple 又對 MacBook Pro 進行了一次更新,將 Intel 的第七代 Kaby Lake 處理器帶進了 MacBook Pro 產品線。至此,MacBook Pro with Touch Bar 終於進化為了現在的模樣。

儘管 Touch Bar 幾乎成為了新 MacBook Pro 的代名詞,但同期 Apple 的產品線上,還存在著另一款幾乎與 MacBook Pro with Touch Bar 配置相同,但移除了 Touch Bar 的 MacBook Pro 在售。

進入 Apple 官網進行機型對比,基本可以了解到這兩款 MacBook Pro 大致的不同,但是也有一些細節,Apple 並沒有在其中透露。所以,讓我們來由內而外的對其二者進行審視,來發現那些隱藏在外表和內部的東西有趣細節。

因為 15-inch, 2017 款 MacBook Pro 沒有無 Touch Bar 的版本,所以本文只以 13-inch, 2017 款的 MacBook Pro 為對象進行說明,具體 13-inch 和 15-inch 的區別,請見 Apple 官網的 機型對比。

直觀外在:鍵盤與介面

兩款 MacBook Pro 最大的區別就是 Touch Bar 的有無,所以從直觀上看的第一個差別就是鍵盤最上方的功能鍵一欄,也是因此,非 Touch Bar 的版本也無法集成右上角的 Touch ID 功能。

Apple 砍掉最富有 Mac 特色的 MagSafe 後,又在介面上砍掉了所有舊標準的 USB 介面,帶來了 Thunderbolt 3 (USB-C) 高速介面。有 Touch Bar 的版本擁有左右各兩個,一共四個 Thunderbolt 3 介面,而非 Touch Bar 的版本僅在左側有擁有兩個。至於 3.5 mm 的耳機孔,兩者則均在同一個位置,並無差別。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蘋果發布的 Thunderbolt 3 (USB-C) 介面的詳細介紹文檔,15-inch MacBook Pro 以及非 Touch Bar 版本的 13-inch MacBook Pro 的所有 Thunderbolt 3 (USB-C) 介面都可以提供全速連接。但因為 PCIe 帶寬被降低,13-inch MacBook Pro with Touch Bar 右側兩個介面並不是全速的 Thunderbolt 3,在擁有四個 Thunderbolt 3 介面的 13-inch MacBook Pro 中,左右兩側的 USB-C 傳輸速度並不相同。

核心細節:CPU

兩者除了外觀可見的差別以外,最大的不同便是在硬體內部。在 Apple 官網上購買 MacBook Pro 時,可以對硬體進行定製升級,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兩款有無 Touch Bar 的可升級選項並不相同。內存兩者最大均可升級為 16GB,內置固態硬碟則最大均可升級至 1TB,但是 CPU 的可升級選項,兩個版本提供了截然不同的選項。

先來看非 Touch Bar 版本的默認最低配置:

  • RMB 10,288
  • 2.3GHz 雙核第七代 Intel Core i5 處理器,Turbo Boost 最高可達 3.6GHz
  • 8GB 2133MHz LPDDR3 內存
  • 128GB 固態硬碟
  • Intel Iris Plus Graphics 640 圖形處理器

非 Touch Bar 版本默認 CPU 主頻從 2.3GHz 的 i5 起步,固態硬碟也僅有 128GB,集成顯卡為 Intel Iris Plus Graphics 640。

以及其提供的 CPU 可升級選項:

可以看到非 Touch Bar 版本的 CPU 僅有一個升級選項:2.5GHz 雙核第七代 Intel Core i7 處理器,Turbo Boost 最高可達 4.0GHz。

再來看 Touch Bar 版本的默認最低配置:

  • RMB 14,288
  • Touch Bar 和 Touch ID
  • 3.1GHz 雙核第七代 Intel Core i5 處理器,Turbo Boost 最高可達 3.5GHz
  • 8GB 2133MHz LPDDR3 內存
  • 256GB 固態硬碟
  • Intel Iris Plus Graphics 650 圖形處理器

Touch Bar 版本默認 CPU 主頻則變為了 3.1GHz,固態硬碟較之翻了一倍,集成顯卡也升級為了 Intel Iris Plus Graphics 650。透過 NoteBookCheck 這篇 Intel Iris Plus Graphics 640 vs Intel Iris Plus Graphics 650 中的性能對比,我們可以看出 650 在各方面的性能表現大致都比 640 高出了 10% 左右。

再來看看 Touch Bar 版本可選擇的 CPU 升級選項:

Touch Bar 版本比非 Touch Bar 多出了兩個選項,並且最高可以升級到 3.5GHz 雙核第七代 Intel Core i7 處理器,Turbo Boost 最高可達 4.0GHz,可供用戶選擇的性能範圍更大了。

內部區別:電池,散熱以及音響

根據官網提供的技術參數,Touch Bar 版本的 MacBook Pro 配備了 49.2 鋰聚合物電池,非 Touch Bar 的版本配備了 54.5 瓦時鋰電池,但兩者顯示的大致使用時間則相同,均為最長 10 小時使用和 30 天待機。

所以從各種理論上來說,非 Touch Bar 版本的續航很可能會優於 Touch Bar 版本,但是不會有很大的差距。

PS:根據我身邊的一些人的使用反饋來看,Touch Bar 版本的續航實際並不盡如人意,初步推測可能是由於電池容量小 + CPU 主頻更高導致的。當然,並無實驗數據支持,純屬個人推測,僅供參考。

兩者更大的區別來源於拆解發現,經過 iFixit 的拆解(MacBook Pro 13」 Touch Bar Teardown),發現非 Touch Bar 版本比 Touch Bar 版本要少一個散熱風扇。其次,Touch Bar 版本有三個麥克風,而非 Touch Bar 版本只有兩個麥克風,音響部分也更小。

所以在散熱和音頻表現上,非 Touch Bar 版本可能不如 Touch Bar 版本。

區別意味著什麼

透過上面的一系列對比不難發現,更多的配置定製選擇,更好的 CPU,更大的初始固態硬碟容量,更強的散熱,更好的聲音系統,更多的介面,都集成到了有 Touch Bar 的版本上。

由此也很明顯,很理所當然地看出 Apple 把 Touch Bar 版本的 MacBook Pro 當作「親兒子」的意圖,價格上 Touch Bar 版本的 MacBook Pro 也要比非 Touch Bar 版本貴 4000 元人民幣。

所以如果你對 Touch Bar 並不感冒,或是對性能和其他在非 Touch Bar MacBook Pro 上被做出的閹割都可以接受,非 Touch Bar 版本是你性價比更高的選擇;如果你執意追求性能,並想得到完整強悍的 MacBook Pro 體驗,Touch Bar 版本則是你的首選。

文中闡述的一些細節 Apple 並沒有那麼開誠布公地提到,而且網路上零碎的信息也不便於選購者進行參考。但是對於讀者來說,如果你最近正好在糾結於如何挑選有無 Touch Bar 版本的 MacBook Pro,那麼這篇文章也許可以成為幫助你下決定的一篇參考。

更多關於 13 寸帶 Touch Bar MacBook Pro 的體驗,可以查看少數派曾經的文章:13 寸帶 Touch Bar 版 MacBook Pro 測評 | 2016 與我的數字生活


.


黑得差不多了,我也累了,這個答案談談有趣的亮點吧。這次的顯卡還是挺有意思的。
AMD這次借著蘋果發布會公布了新的系列Radeon Pro 450/455/460(非WX系列)。
之前的Radeon Pro WX系列已經確認是專業卡,並且很可能將徹底取代FirePro系列,那麼這個新出的Radeon Pro又是什麼鬼呢?

我們可以看到AMD的官網已經把產品分類默默換掉了。

並且這次的主打色是藍色,意味著極有可能Radeon Pro就是專業卡。

目標客戶也是Professional Creators。

似乎現在Radeon Pro全系都能安裝之前的FirePro專業驅動,甚至包括目前的AMD(說好的遊戲呢?)卡皇Radeon Pro Duo。

所以之前一直有人說的MacBook Pro是工作站被嘲諷,今年大概終於拿到入場券了。
可是為什麼被玩成了這麼個坑爹貨?(不行,說好不繼續黑的,不能糟蹋自己的心情)

好,不黑,說回來,最高端的Radeon Pro 460應該是完整的Polaris11,頻率肯定被砍的很低,最終功耗只有35W。但性能似乎可以打GTX 1050(相比M370X提升170%……雖然肯定有點水分——或者說有偏頗,畢竟發布會PPT肯定要挑有利的講)。這點還是相當值得期待的。

不得不說AMD借Apple的勢發布新顯卡玩的很溜啊,現在這三款勾起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好奇心。

那麼,具體參數是怎麼樣的呢?
1、標配Radeon Pro 450,10 CU,640sp,單精度性能1TFLOPs
2、高配Radeon Pro 455,12 CU,768sp,單精度性能1.3TFLOPs
3、頂配Radeon Pro 460,16 CU,1024sp,單精度性能1.86TFLOPs
三款顯卡都是80GBps的帶寬,35W的功耗。
但是除了Pro 460,都無法確定是否上了14nm Polaris。有可能還在用GCN 1.0架構,28nm。(GPUBoss直接在Pro 450的參數里寫上了28nm)
個人認為不是沒有道理,畢竟640sp和1TFLOPs的浮點運算性能和上一代的R9 M370X都沒有什麼區別。還有一線希望寄托在35W的功耗,應該是顯著低於上一代的,因此依然不排除上了Polaris的可能性。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真的是一張HD 7770換了幾次馬甲用到現在,整整四年,不得不說,這才是我們熟悉的AMD啊。
補充:
評論里提到了Radeon Pro SSG技術,很強。
但是AMD似乎單獨發布了一款叫這個名字的產品,所以大概rMBP用不上。還是期待一下AMD能推廣這項技術吧。

GPU 專為處理龐大的數據量而設計。但是上升至系統級,大型數據集無法瞬間供 GPU 使用。Radeon? Pro SSG(固態顯卡)解決方案旨在進一步實現大型數據集的瞬間訪問。amd.com 的頁面

Figure 1: Traditional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mass storage.

Figure 2: Data path for typical graphics
transaction necessitates many copy transactions that are expensive to process.

Figure 3: The system storage architecture
with Radeon? Pro SSG.


這題在時間線連續好多天了,大家在激烈討論apple的時候,我過來默默的表揚一下莫名就背鍋的Amazon


對!!
沒錯!!
跑!偏!的!AMAZON!!!

起因是這樣的


北美燒錢快報上某一個晚上忽然推送了這個。。。

當時覺得:這肯定是騙子啊!!再不然就是廣告或者url有毒。。。不過出於吃瓜看熱鬧的心理,我登陸到Amazon上一看!
我去!
居然真是這個價!!
而且還不是第三方!!!
嚇得我趕緊怒下一單,心裡想著反正砍單也沒什麼損失,於是我的購物車裡就變成了這樣

定完回頭看看評論區,大家還在激烈討論這是真是假,該不該下單。。。

然後我就看到了這位大哥說下了四單坐等撕逼。。。。
我表示。。。。
真有商業頭腦。。。
我好方。。。。。。

第二天還和幾個朋友說起這事,不過也就當是個玩笑,沒太當真,我還一直在表揚這位怒下四單坐等撕逼的朋友有一顆善良(耐撕)的心。。。。
====================================================================


然而
然而
然而
然而

今天amazon的郵件!!!!!


誰能告訴我這居然是真的?????

於是我就看到了北美燒錢快報評論區的一群小夥伴哭暈在了廁所

現在就坐等Amazon發貨。。。。。

好想知道Amazon收了多少訂單。。。。

最後還是要堅定不移的表揚這種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
XYM


0.通用聲明

從任何一款產品回推其設計起點和未來願景都是不可靠的。任何的產品成型,像所有的音樂、電影、小說的創作一樣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一旦嘗試解讀,就必然會發生誤讀和過解,區別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但剝去產品的營銷外殼,看它的父母、看它的兄弟、看它的前輩,就更有可能正確的猜中它的來路和去處。

(當然,這也是「數碼編輯眼中沒有新產品」和「國產產品都非常好猜來歷」的緣故,因為產業鏈上可供參考的東西太多了……特別是把供應商方案拿來定製一下當作自己的發明創造這種事情。

1.Apple做了微軟放棄的事

Vista對微軟來說,是難以被忽略的產品。原本僅僅是一個次級更新,卻在冗長的開發過程和反覆延期中不斷增加分量,最後變成了一個重大更新。Vista和它所處的時代有如此大的斷層(整個電腦行業在長達5年的時間裡停滯了),以至於推出時惡評如潮,很多亮點甚至都來不及被世人所知悉。sideshow是一個。

提醒一下各位,那個時候的電腦是這樣的:發佈於2001年的XP已經相當成熟,電腦產業已經很久沒有新的推動力,Intel Core系列處理器第二代即將發布,但用著P3 P4+256/512MB的用戶還有的是。網上鋪天蓋地的是各種優化版精簡版系統,各種奇淫巧技將XP的啟動速度勉強壓至30s內,但直到用戶真的可以開始操作電腦,一分鐘的時間是無論如何都少不了的。

Sideshow早在vista的beta版本被公開之前就已經出現,也作為vista的亮點功能發布。微軟的出發點很簡單:電腦系統,太「重」了。微軟希望有一個簡單輕巧的辦法,讓用戶僅僅是想聽歌、或者查看一下新聞的時候,不必等著看啟動進度條走13遍。最終的實體產品是這樣的:

在筆記本上、這個名為sideshow的區域,是一個附帶簡單按鍵交互的屏幕。它擁有對電腦資源的全部訪問許可權,可以通過各種gadgets來簡單實現聽音樂、查看照片、收取郵件、查看新聞等等輕量級應用。由於sideshow本身是一個獨立的微型系統,因此啟動迅速、耗電更少。而本身可以接納各種gadgets(還記得vista上的側邊工具欄和win7上可以滿屏幕放的小工具嗎?就是他們),也讓sideshow的拓展性相當強大。

sideshow本身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想法,因為它遠不止「一塊副屏」這麼簡單。在微軟的規劃中,它還有更豐富的模式:

比如,對於HTPC為中心的家庭影院,如果只是放個音樂當BGM,真的有必要開電視機?

比如,數碼相框真的需要為了幾張照片頻繁導進導出?

比如,面對局促的MP3容量(彼時,MP3還因為Flash的昂貴价格而高高在上,而各種類似MD這樣取價格和容量折中的產品看起來生機無限),真的必須要從20000首歌的曲庫里優中選精忍痛割愛?

(呃……其實我也不太懂這是為了什麼需求……台式機不是應該永遠被放在桌子底下么?)

sideshow離現在熱炒的「智能家居」概念只有一步之遙。,但微軟始終沒有走通這條路的原因有兩點:
1.對於用戶來說,家庭環境中的計算中心真的應該是本地的電腦嗎?
2.為了輕量化而拓展出來的第三條腿真的必要嗎?

第一個問題,我們在後面會討論。而第二個問題,答案則簡單的多:

這是微星的PMP(Portable Media Player)產品。它以這種怪異的「筆記本寄生物」形態出現的原因,恰恰證明了第二點的答案是否定的:一個為輕量化操作而延伸出來的設備,對於設備本體是雞肋,因此實際產品必須通過對其功能重複賦義,才能讓這個部件變得有價值。

而windows歷經短短兩代就迅速從推出繁榮到衰敗的gadgets也被放棄了:

超級英雄的核心,大部分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能夠調用全部系統資源的gadgets和sideshow,自然也有義務來保護他們所調用的資源。但是,本身sideshow輕量化的定位卻與此相矛盾,無法實現低性能下安全與便捷的兼顧。這反過來又否定了其存在價值:為了輕量化而存在的附屬物,本身就是不必要的。真正應該考慮的,應該是如何讓系統本身輕巧敏捷。

所以,你看到Win8可以在完全不改變任何硬體的情況下,讓系統啟動到可使用的時間縮短到10秒;你看到Apple在逐漸SSD化;你看到各種易用性便捷性的交互改進層出不窮,而不是給系統增加一個累贅。

那麼這和新Macbook Pro的Touchbar有什麼關係?

根據The Verge,新Macbook Pro的Touch Bar實際上相當於一個運行於精簡版watchOS的獨立設備。發布會上也提到了這一點,Macbook Pro的Touch ID和SE環境是由名為T1的獨立晶元驅動的(還記得Apple Watch的S1嗎)。而李如一一則提到,前Apple設計師的推特揭示Touch Bar的開發周期足足有8年。

八年前,2008年,iPhone初代推出、並大獲成功,觸摸取代按鍵被證實可行。
Windows Vista,發佈於2006年11月,十年前。
Touch Bar是Apple的Sideview。

2.無可取代的鍵盤

實際上,早在今年3月(7個月前)就有諜照泄出,顯示下一代MacBook Pro會有用OLED觸摸條代替FN功能區,只不過彼時大家的假設中沒有Touch ID(見鏈接中的youtube視頻)。而在發布會前三天放出的macOS Sierra 10.12.1中,一不小心泄露了這條OLED觸摸條和Touch ID的蹤影,使得本次發布會的最大驚喜落空。

關於ESC的段子已經很多了(動作快的如上圖,原圖是2014年11月在Kickstarter眾籌的HashKey) 。作為一個比較窮的Windows用戶,我不知道FN功能鍵對mac用戶有多重要,但我非常不待見對FN亂動手腳的人(包括並不限於直接把FN合併到下排的數字鍵上的acer s7和把FN的功能默認設為多媒體鍵的Dell等廠商),因為作為一個編輯/文案,F2重命名、F12進入網頁調試模式、F11瀏覽器全屏(方便截圖)、F5刷新這四個鍵太重要了。不過,在這裡我想試著說明一下,這樣做可能的理由

鍵盤的種類和布局非常多,但大部分分為打字鍵區、功能鍵區、編輯鍵區、數字鍵區(部分鍵盤還會有多媒體鍵區),其重要性和不可取代性依次遞減。多媒體鍵區基本上都是專鍵專用(一個按鍵只對應一個操作,比如音量加減、播放控制、常用軟體呼出等),因此現在絕大多數都合併到功能鍵區里,以Fn+的組合鍵方式喚出;數字鍵區主要方便數據處理,大部分不到15寸的設備都會直接去掉,因為和打字鍵區的數字鍵+編輯鍵區的方向鍵功能重疊。去掉數字鍵區的鍵盤,被稱為80%鍵盤。編輯鍵區則是前滑鼠時代、主要靠鍵盤操作的歷史遺留物,如果繼續進行精簡,除了方向鍵和del鍵會被獨立保留外,該區其他鍵會被直接拋棄(也有可能會委屈地變成某些按鍵的上標),得到的僅包含打字鍵區+功能鍵區的鍵盤就是75%鍵盤(也是大部分mini型鍵盤和15寸以下筆記本電腦採用的鍵盤);如果繼續縮減,將功能鍵區也合併入打字鍵區的數字鍵上,那就是眾多程序員愛恨交加的60%鍵盤了(百分比大概可以看作鍵盤上剩下的按鍵數量與標準鍵盤的101鍵的比值)。

功能鍵和ESC的故事相當有趣——如果你試著追溯他們的歷史,你會一路回到1980s、整個個人電腦行業百花齊放的時代(或者可以看看野史版的《奔騰年代》)。簡單說來,FN所代表的功能鍵區,差不多是1980s由IBM(彼時的計算機巨頭)引入的,然後陸陸續續被Macintosh和其他非兼容機所接受。FN的意義是,為已經固定了按鍵定義的鍵盤引入冗餘的按鍵,然後讓第三方軟體來支持他們以提高操作效率(類似於今天部分滑鼠上提供的自定義按鍵,你可以在遊戲里設置成一鍵放必殺或喝血的操作)。在滑鼠還沒有橫掃一切之前,這個設計非常重要。翻翻美式鍵盤布局的規範文檔,你會發現實際上它規定的只有打字鍵區。而ESC的歷史則更久遠——早在1965s、同樣由IBM引入,作為退出的快捷鍵使用。

上面是1983年6月號的PC Mag雜誌,一篇教讀者使用一個名為FUNKEY的軟體來自定義PC-DOS 2.0上的FN功能鍵定義的文章。對F1-F12的按鍵功能進行固定,最早應該是從IBM的PC-DOS(由微軟開發)開始的。F1=幫助的按鍵定義從那時就開始了。這些定義也在微軟自己的MS-DOS以及後來增加的Windows 1.0圖形界面中繼續沿用,一直到今天「F5已犧牲」的網路用語出現。

翻這些陳年舊賬的意思是,功能鍵區的這些按鍵從一開始並沒有確定的含義,而由不同的系統來定義他們的作用。誠然,當你習慣F2重命名的時候,FN鍵變得必不可少,但它們並不是不可取代的。看看今天的筆記本電腦,還剩幾成的產品會把FN的功能鍵定義而非與他們共用鍵位的多媒體鍵定義作為默認設置呢?甚至越來越多的鍵盤把FN作為多媒體鍵的下標,而非多媒體鍵是FN的上標,不是嗎。FN本身只是一個劃定的快捷操作區域,有約定俗成的含義,但這含義本身的分量已經在今天的用戶習慣中日漸單薄了不是嗎。

p1.在iOS上,大部分App的左上角是返回鍵
p2.在iOS上,大部分App的返回鍵在左上角

以上兩個命題為真(廢話,Apple的iOS HIG規範寫著呢)。那麼,把這個區域用一個實體按鍵代替怎麼樣?作為一個頻繁操作的按鍵,實體鍵的手感必然會好於沒有任何鍵程的觸屏。但是沒人會認同這種做法吧。答案很簡單:為了操作手感而損失屏幕區域的復用性,這實在太蠢了。

Touch Bar就是這個結論的另一種表達:既然FN已經不再是大多數普通消費者常用的按鍵,那麼讓他們像打字區域的其他按鍵一樣佔用實體鍵位就是不經濟的做法。以可以通過屏幕顯示來切換定義的虛擬觸摸鍵來替代,就變成了必然的方案。

將使用頻次低的按鍵復用來提高設備體積和面積的利用效率,這是移動設備教給我們的重要經驗之一。

那麼,代碼工程師們怎麼辦?

連同上面的遺留問題「1.對於用戶來說,家庭環境中的計算中心真的應該是本地的電腦嗎?」,我們將在第三個部分進行討論。這個部分,我想試著討論一下Macbook Pro(的C面)未來可能的產品形態。

這是acer ICONIA 6120,另外一款秀肌肉的產品。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它的特色是C面的鍵盤被觸屏取代。但是,不,3DS並不是Macbook的進化形態。

這是夏普Mebius PC-NJ70A。和上面相比,它的差異點是保留了實體鍵區,只有觸摸板被替換成了觸摸屏。但是,不,這種沒有動腦(用另一種觸摸部件替換觸摸部件?不,謝謝)的產品不是Macbook的進化形態。

這是Optimus Popularis。加上現在筆記本中最好用的Force Touch觸摸板,這是我認為接近macbook未來C面的產品形態。

為什麼鍵盤仍然重要?

今天,如果你要設定一個30分鐘的倒計時,或者計算1499美刀約合多少人民幣,你應該不會再從應用列表或小工具里找到時鐘軟體,或者去網頁里搜索「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你會長按Home鍵呼出Siri或者「OK Google」,「How much is 1499 dollars in Chinese Yuan?」。

但是如果你需要把女兒在幼兒園匯演跳舞踢掉鞋的鏡頭切出來,插進「我們這一家的2016」;或者把女朋友出遊留念的背景路人甲抹掉,順便拉一下曲線;或者在上年度營銷總結PPT里加一個SmartArt圖表,填入你用Excel匯總出來的某單品各地區銷量趨勢;或者給2星評價的本司應用畫一個一定通不過的標準Material Design原型;或者把正在開發的手游SSR掉率,應運營要求改為氪得越多掉率越低;或者哪怕最簡單的,在網路中找到「OLED Keyboard」的圖片並貼到這篇答案里,要完成這些並算不上「Pro」的任務,你仍然離不開滑鼠和鍵盤。

鍵盤重要的原因是,在84顆按鍵之內,你能夠完成的操作數量與速度,仍然遠遠高於語音、觸摸、手勢等等任何其他方式。在能夠取代鍵盤的更具便利性和效率的交互方式出現之前,鍵盤作為電腦的必備外設之一,仍然會繼續存在。

對於任何熟練的文案或者代碼工程師來說,盲打是非常常見的事。但是拿一塊毯子蓋住鍵盤,能繼續保持相似的效率,不會有多少人能做到(你可以試一下嘛)。這是不採用觸摸模擬、但仍然有可能採用可變式鍵盤的前提。輸入與輸出分離,操作與閱讀分離,這樣的局面還會保持相當一段時間。但鍵盤不再專鍵專用,這是無可迴避的必然。

所以李如一說,這是筆記本新範式的baby step(雖然他對macbook的預期是觸屏取代鍵盤)。


3.專物專用:用移動設備的方式用筆記本

筆記本電腦(Laptop)和桌面電腦(Desktop)的區別是什麼?

筆記本電腦輕便。

筆記本電腦和迷你主機(mini PC)的區別是什麼?

筆記本電腦集成度高。

筆記本電腦和一體機(All-in-One)的區別是什麼?

筆記本電腦可移動使用。

輕便,集成度高,可移動使用。這是筆記本的第一原則。

和生產力無關。和高雅無關。和性能無關。和其他一切桌機對筆電有優勢的因素都無關。

便攜性,是筆記本的第一原則。生產力筆記本,不是移動版的桌面機種,是能更好支撐內容創造而非內容消費的移動機種。

上圖是1997年喬布斯回歸以後Apple官網的首次改版。頁面上對於筆記型產品(Powerbook,後來成為Macbook Pro)的定位很簡單:Go。不是移動Pro、不是便攜高性能工作站,只是「移動」。很多人對於喬布斯回歸後,怒砍產品線、精簡為專業/消費|筆電/桌機的2x2產品陣列的事迹津津樂道,並對蘋果今日的複雜產線憤懣不已,預言這是三十年前蘋果歷史的重演。但有一點容易被忽視的是,正如四年前rMBP推出時悄然退市的17寸MBP一樣,伴隨今年新的MBP推出的,是11寸MBA的退市。這兩款產品的消失,正是Apple在自家產線之間劃定的護城河。Apple的假設是:筆記本的使用情景,會更加地「移動」。

讓我們來討論這樣一個非常常見的使用情境:一位程序員,使用MacBook Pro作為他的開發用電腦,每天帶筆記本上下班,等等等等。換了新MBP將會帶給他一系列尷尬:
Type C充電相比磁吸便利性差了很多;新鍵盤手感超級差,而且沒有實體ESC極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要外接鍵盤,卻又無法兼容現有的Type A介面鍵盤;想用耳機聽歌,新iPhone的耳機不兼容;下班到家要導出相機里的掃街照片,還要另外買讀卡器……

以上應該包含了本代產品的絕大多數槽點。我無意「洗地」,因為這一代的MBP的確對無論是在Win還是Mac生態圈的用戶都相當不友好,只是想試著探討一下,Apple所假定的「理想用戶情景」是怎樣的。在這之前,先提一件舊事:

2008年1月Macbook Air發布的時候,喬布斯從牛皮紙檔案袋裡抽出電腦的舉動相當震撼觀眾。緊接著聯想發了ThinkPad X300,因為同樣定位超輕薄,所以不免被放在一起對比。聯想還拍了一隻廣告來嘲笑MBA介面少、拓展性差、沒有網線口和光碟機等等:
視頻封面聯想氣蘋果 XD(ThinkPad X300廣告)—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然而8年多過去,現在的筆記型電腦還有多少倚賴光碟和RJ45交換數據呢?MBA假設的「超便攜的無線世界」已然成為現實。

而新Macbook同樣也有其假定的使用情景:
不再是有源使用,而是像手機和平板一樣白天使用晚上充電;外接鍵盤和耳機也和移動設備保持一致使用無線連接,並且可以快速設備間切換;數據交換不再是有線拷貝而是無線同步;甚至筆電並不是上班帶來下班帶走,而是通過雲保持工作環境同步……

當然,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Apple的雲服務向來是比較糟糕的,兩年前提出的Continuity特性,直到現在都還不夠可靠好用。但是它也畢竟是提供了最無痛的數據備份方案Time Machine,對於工作環境的整體同步,多一些信心是有依據的。

在之前關於USB Type-C 優劣的討論中,有一點被忽略了的是:Type C被開發出來,並不是取代Type A。1998年iMac作為第一款採用USB代替其他串口的主流設備,把USB真正推上了通用的舞台。但那個時候,電腦還是一切設備的核心,印表機、掃描儀、手寫板,這些外設都要藉助電腦才能工作;後來的iPod和再後來的iPhone,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必須依賴電腦管理內容。USB Type A和Type B的劃分,正是在裝置之間劃定了主次君臣,A型介面的設備作為USB Host來管理B型介面的設備。也因此,後來推出了OTG作為補充協議,來讓使用B口的設備(比如後來的MID和智能手機)可以作為Host,不經電腦使用印表機、外接鍵盤等外設。Type C的出現,目標不僅是取代Type A作為主機的介面,更是消除了AB的固定劃分,由設備之間相互溝通來確定主次。

MBP使用全Type C介面,看起來激進,但並非不可理解。與移動設備一年一換不同,筆電的更換周期至少是三年(AppleCare的質保期是三年),因此介面的選擇必然要考慮得更長遠。在當初DDR內存換代的時候出現過很多同時帶有新舊兩代介面的主板,但是三四年過去後要升級內存,舊介面配件蹤跡難尋,空佔位置影響升級空間。在軟體界,類似的故事已經發生了無數遍:作為小眾系統的BB10為了避開第三方應用不足的短板選擇支持Android,結果導致被開發者徹底背棄:既然一次開發可以兩處使用,又有什麼理由為了並沒有影響力的市場份額單獨開發原生版本呢?從這一點來說,WP10在最終正式發布版選擇放棄支持APK,實則躲過了一顆子彈。

隨著外設智能化的趨勢,原本USB的功能,會被無線通訊的方式取代,而由於Type C的不向下兼容性,外設和主機裝置誰先升級換代就變成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個明顯的傾向必然是貴的設備先換,來保證整體上更低的更新成本。而像鍵盤滑鼠印表機這樣的設備,已經越來越多的直接採用無線通訊方式替換USB的有線連接。MBP和當初的iMac推廣USB 1.0一樣破釜沉舟地支持Type C,而和當初不同的是,今天的周邊設備尋找過渡和替換方案則容易得多:藍牙、WIFI、轉接線、智能化(獨立化)、雲端接入……

以我們現在的辦公流程為例,攝影師拍照之後,數據直接導入NAS,不經過任何管理設備;設計師通過無線訪問素材,而成品輸出也通過WIFI傳輸至印表機。以往的讀卡器讀取拷貝、U盤數據傳輸、USB有線列印的流程已經徹底被丟棄,而這個過程中性能並沒有伴隨便利性的增加而損失。

從微軟的三屏一雲到Google的雲端智能化,從移動設備的崛起到智能設備的百花齊放,未來的數據交換不應該再是產品屍體的移動和連接,而是數據和操作環境的無障礙打通。電腦不再是家庭計算中心,不再是任何中心,而是和其他擁有差異化交互方式和體驗的設備一起,接入更便捷可靠的雲。這回答了上面留下的兩個問題:雲會取代電腦,成為以後的計算中心;以及對程序員極不友好的MBP,是為他們規划了更好的未來。

4.不可預知的未來

關於預測未來,有兩個很有趣的答案值得一看:
你認為人類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 河森堡的回答
科幻作品對未來的描述有局限性嗎? - 夢羽靈泉的回答

這兩個答案的結論是一樣的,那就是如果時間被畫成一條線段,起點代表當下,終點代表次世代設備出現的未來,那麼從當下這一點以後的每一點,都是不可預測和估判的。回顧Apple的整整40年歷史,這件公司讓人驚嘆的是,它所推出的產品在時間這條線上的位置,差不多總是剛好被線準確經過。反過來說,也許正是因為Apple點下了那一個個點,才讓時間劃向了現在這個方向。看漲看衰都是簡單的預判,不如多準備一些耐心和鈔票,慢慢等待驗證結果的到來。

++++++++++++++
update 2016.10.31:
++++++++++++++
在上面的討論中,我嘗試去分析Touch Bar和全Type C的存在空間。正如一開始我強調的,作為一個產品的外部觀察者,很難確定這些分析不是空中樓閣,因為從外部的觀察是無法絕對確定設計的本身意圖的。不過還好的是,Apple作為一個有三十多年設計經驗的公司,伴隨新產品發布的必定是一個工具:HIG,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通過設計指南,我們得以管中窺豹,更加接近設計的出發點。

同樣,對於Touch Bar來說,設計規範也很快就推出了:
mac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 Touch Bar - Apple.com 的頁面
在這個頁面一開始,Apple就強調了Touch Bar是一個Input Device。引用其中一段:

Use the Touch Bar as an extension of the keyboard and trackpad, not as a display. Although technically it』s a screen, the Touch Bar functions as an input device, not a secondary display. The user may glance at the Touch Bar to locate or use a control, but their primary focus is the main screen. The Touch Bar shouldn』t display alerts, messages, scrolling content, static content, or anything else that commands the user』s attention or distracts from their work on the main screen.

我試著翻譯一下:

將Touch bar用作鍵盤和觸摸板的拓展,而非一個顯示屏。儘管技術上是一塊屏幕,Touch bar的功能是作為一個輸入設備,而非副顯示器。用戶會撇一眼Touch Bar來確認(按鍵)位置或使用按鍵功能,但他們的視線仍然主要聚焦在主屏幕上。Touch Bar不應該顯示提醒,信息,滾動文本,靜態文本,或者其他任何需要用戶注意、或者將他們從主屏幕上的任務上岔開的元素。

這驗證了我前面的分析,以及評論區中與其他幾位知友的討論。

++++++++++++++
Update 2016.10.31
++++++++++++++
Type C/Thunderbolt 3 Dock列表(部分):

1.華為 Mate Dock

可拓展的介面數量:Type C x1 | USB 3.0x2 | RJ45x1 | HDMIx1 | VGAx1
體積:15.3x7.4x3.3cm(含皮套)
價格:¥588.00

2.Dell DA20

可拓展的介面:HDMIx1 | VGAx1 | RJ45x1 | USB 3.0x1
體積:6.5x6.5x1.7cm
價格:¥529.00

3.Dell WD15

可拓展的介面數量:USB 2.0x2 | USB 3.0x3 | HDMIx1 | miniDisplayport x
1 | VGAx1 | RJ45x1 | 3.5mmx1
體積:15.5x10.9x2.1
價格:¥1459(世紀數碼:¥945)

4. HP USB-C Travel Dock

可拓展的介面數量:USB 3.0x1 | USB 2.0x1 | RJ45x1 | VGAx1 | HDMIx1
體積:官網數據錯誤,大約13x2x4cm
價格:$109.005. Targus USB-C Universal Docking Station

可拓展介面:DVI-Dx1 | HDMIx1 | DisplayPortx2 | RJ45x1 | USB 3.0x3 | Type C x1 | 3.5mm x1
體積:21.4x16.7x10.2cm
價格:$199.00


這個產品是最神奇的:蘋果把所有可能的用戶都得罪了一遍。
各位朋友,用用腦子,仔細想想,用蘋果的主要是那批人?
1. 程序員-沖著*nix環境來的,沖著開箱即用的方便來的。
我們去掉了本來就很短鍵程的鍵盤,換成了「感覺在敲鋼板」的蝴蝶鍵盤!
——那好我外接機械鍵盤算了。什麼?居然還要帶轉接器?
我們去掉了Fn鍵,因為我們感覺這很coooooool!
——別跟我說什麼Fn鍵用不到,自己去看看Jetbrains全家桶裡面有幾個沒有Fn快捷鍵的!
2. 設計師、照相師-沖著稍微穩定一點的PS來的
——親愛的用戶,我是你爹,SD卡不讓用了哦~要把相機接在電腦上?買轉接線,承惠19.99刀一個轉接頭
——哦,U盤也不行,想用U盤可以買那種貴了兩三倍的TypeC口的,我就問你支不支持啊?
3. ppt展示用戶
——親愛的用戶,我是你爸爸,HDMI口砍了,MiniDisplayport口也砍了,想用嗎?買轉接線,承蒙惠顧29.99刀一根。
4. 非線形編輯用戶
——親愛的用戶,我是你大爺,Thunderbolt口砍了,請把你們之前買的Thunderbolt外接磁碟陣列組都換成USB 3.0 Type-C的吧!
5. 星巴克用戶
——親愛的用戶,我是你祖宗,閃光信仰燈?沒了。

這個問題下群魔亂舞,一堆小白都來答題了。
某些XX果粉,麻煩自行離開我們光輝偉大正確的果粉隊伍好嗎?
還說什麼蘋果最早引入USB?
媽的,笑得我前列腺液都要尿出來了。
我不是針對誰,但是某幾個說什麼狗屁蘋果最早引入USB的先閉上你的嘴巴。
history - Did Apple "jumpstart" the USB market?
1997年6月份開始我偉大光輝正確黑科技滿點的索尼大法已經開始生產帶USB和火線的筆記本——最早有關蘋果開始生產帶USB口的記錄還要等到1997年10月對喬布斯的某個訪談中,喬布斯提到他們1998年生產的設備會對USB產生支持。
連喬幫主的訪談都沒讀遍,你也配當果粉?滾!


作為一個需要用SAS和Epidata但是還是買了Retina Macbook Pro的用戶,我還是對新Macbook Pro抱有期望,畢竟工作的時候用台式不就好了,只要不用SAS和Epidata就可以用Macbook啊~Mac用起來各種爽飛~~Windows下每周一崩的Photoshop在Mac下從來不崩~手裡的RMBP用了這麼幾年也該換了哈哈~~

帶著這種蘋果大法就是好的心情,我看到什麼CPU性能估計又雙叒沒啥提升啦,顯卡換農企啦,鍵盤變蝶式啦,A面呼吸燈沒了啊,價格漲30%啦這些變化,雖然都讓我覺得心痛,但是我也都覺得忍忍就過去了嘛,咳。

直到我看到蘋果把四個介面都換成了Type C!!!
這地我踏馬的沒法洗了!!!怒扔拖把!!

我最開始的電腦是一台Thinkpad T400,平時在學校用電腦上網是這樣的:

作為一個以後隨時需要講presentation去騙科研經費的專業,我們幾乎每門課都會有小組討論和presentation。於是我用電腦做presentation的時候是這樣的:

後來T400的性能跟不上了,我只能升級電腦。我買了15寸的Retina Macbook Pro。
換電腦之後,日常使用上開始有了一些不便。但是靠萬能的淘寶買了兩個轉換器,我還是解決了我在學校上網和做presentation的問題:

日子一直過得還可以,RMBP優秀的觸控和系統優化讓我用得非常舒心,需要轉接器這種事也就漸漸被我淡忘了,當初內心的波動也已經幾乎沒有了,甚至想起那份糾結還有點想笑。
直到今天看到新的macbook把介面全都換成了Type C……

蘋果你特么是想讓我買了以後這樣用嗎???

特么任何線連你身上都要兩個轉接器啊!!一根線要想連到你身上要先轉接成USB然後再轉接成Type C,不然就要重新花高價買你家轉接器啊!!!

看來新的Macbook Pro的完全體一定是這樣的:

酷炫嗎!帥氣嗎!
想想你端著一個MBP上面長了四條腿!!晚上做噩夢都會夢見王八蛋筆記本吃喝嫖賭帶著你的數據爬起來跑了啊!!!我這就去給我現在正在用的Retina Macbook Pro上保險。。。你在Type C普及之前肯定就是最好用的Macbook了。。。


最尷尬的問題在於,新MBP取消了傳統USB介面,卻還保留老式耳機介面。
也就是說,如果我同時買了iPhone 7的話,既不能給手機充電同步照片,也不能用耳機聽音樂。真是實力尷尬。


當年你說你是專業音樂人的首選,結果你mac pro七年沒升級.眼睜睜看著別人的PC咣咣升級,自己這兒慢成狗.

好不容易你說你升級了,卻換來一個垃圾桶,

比我的運算加速卡還短,9萬塊買的卡直接變磚.

你說不會啊,你只需要再花兩萬買個pci-e轉雷電介面箱就行了.

於是在我的工作室里,一個圓的垃圾桶拖著一條線,又連到了一個大垃圾箱上. 垃圾箱還是橫版的,比7年前的mac pro還佔地兒. 這還沒完,我還得單買雷電帶raid的硬碟盒,插上咣咣掉線, 簡直太專業了.


我本來有一堆火線音效卡

你說從此以後不用火線,我等了快三年才等到整個行業雷電介面普及,好容易買了雷電的UAD-2

你又告訴說以後變type-c了.

這些都不要緊,關鍵是我還用著你們當年大力宣傳的logic pro,對,就是那個3年沒升過級(容易引起誤會,本意為3年沒換代升級)的logic.發布會上連提都不提一句.

所以你告訴我,音樂人到底哪裡惹到你了,你要對我們這麼殘忍? 所以你告訴我,你說你是各種"pro",你到底pro在何處?
自打我不用你,錢包都鼓了,自打我不用你,我再也不用和自己較勁了,自打我不用你,連天都藍了! 自打我不用你,我終於明白你拿我們專業用戶當狗屁, 我為什麼還要把你捧上天?
最後祝你,早日倒閉.


再次更新————————————
最新消息,2016 mbp把spdif介面砍了…
這回答就當是介紹並且紀念伴隨了我們幾年的數字光纖介面好了.....
取消spdif out同時保留耳機介面
腦殘!

原答案——————————
評論區有些人似乎不知道什麼是spdif介面,而且把這個數字音頻輸入輸出介面和外置音頻卡功能混淆。
spdif=Sony/Philip digital interface,一種數字音頻傳輸標準,為單向傳輸數字音頻信號且不作為音頻設備控制功能。一般聲或者音頻設備上會出現in out輸入輸出兩個口。連接方式有電纜(RCA型介面)和光纖(方頭與3.5毫米兩種toslink介面)。mini-toslink介面與3.5毫米耳機介面相互兼容。
高檔點的音響越來越多了的使用了spdif介面,蘋果也從至少5年前(起始時間未查證)開始在3.5毫米耳機介面里內置了mini-toslink(只有輸出out沒有輸入,親測)

我只是普及一下3.5毫米耳機介面不只是耳機介面,同時具有光纖數字音頻輸出。這可能是沒有取消3.5介面的一個原因。這也被說成洗地我也是醉了。


只想關於只留四個Thunderbolt 3(USB Type-C)介面說兩句。

想說些東西的原因是因為我還不健忘。我還記得當年蘋果是怎麼在Macbook上砍掉VGA換成mini-DVI,又砍掉mini-DVI換成mini DisplayPort的。我還記得當年是怎麼在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上都直接拿掉了乙太網口,以及光碟機的。我還記得iPhone和iPad橫空出世的時候,是怎麼對於當時還統治著互聯網上的內容的Flash說不支持就不支持的。

當然,我還記得的是,在蘋果做出這些決定的時候,用戶都是怎麼罵娘的。對,就和今天一樣。

在2008年,Macbook Air發布,那個幾乎所有人都還依賴有線網,WiFi遠遠沒有現在這樣普及,而且還很依賴著光碟的時候,一口氣直接砍掉了乙太網口和光碟機,真是一件作死的事情。甚至到2012年Retina Macbook Pro出生的時候,我們也不像現在這樣習慣於無線網路的存在。

結果,本來主打輕便的Macbook Air想要上網,卻總得拖著一根轉接線;要想讀取光碟就還要再接一個光碟機。明明一點也不便攜,一點也不移動,這是怎麼樣一個智障的決定,沒了這些介面做那麼薄有什麼用,USB介面還只留一個!

「做那麼薄有什麼用」,你看,連反對的理由都和今天一模一樣。

可是到現在,你再也不會遇到這些問題。WiFi早已經到處普及,光碟也幾乎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了。我不知道把筆記本做的那麼薄有什麼用,但是在你已經習慣了現在的電腦厚度的今天,你還能回的到過去那個一台筆記本至少三四厘米厚的時代嗎?

話再說回VGA,這貨到現在為止,都還幾乎是各種投影設備連接的事實標準。這個1987年就推出的介面都快要統治這個世界30年了,之後誕生的先進的多的DVI,HDMI,DisplayPort等高清視頻傳輸介面都沒能讓它退出歷史的舞台。這樣一個明顯體積大,笨重,傳輸帶寬還非常低的,嚴重落後的,完全就不像是現在應有的科技水平的介面,就是不消失,就是要讓我們這些人都替它背上沉重的歷史包袱。

這就是一個矛盾的循環。由於投影儀,顯示器等都使用的是VGA介面, 所以筆記本廠商也只好支持;而電腦上都有VGA,投影顯示設備就更會繼續適配VGA。即使同時有多種介面可用,用戶的使用慣性也總是會偏向於最普遍的那個。

技術的進步和舊規範的淘汰,從來就不會被那麼輕鬆的自發的完成。歷史的慣性的巨大,很多時候超出我們的想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依然使用著明明是為了老式打字機不卡鍵設計的QWERTY鍵盤,為什麼在桌面以及伺服器領域佔據統治地位的仍然是背負了巨大歷史包袱而不便於優化的x86架構。他們都不夠好,都能被改進,但是這種改進都無法推行。

至於為什麼一定要用新的介面替換舊的USB Type-A,不妨看下圖。

是的,這就是為什麼。未來的世界絕對無法容忍一個體積大,速度慢的現行的USB。Thunderbolt 3超大的帶寬意味著我們能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外接顯卡什麼的(滑稽)。甚至更進一步的想,以後再也不需要分什麼電源介面,視頻介面,USB介面,全部都只有一種介面直接搞定,這意義不亞於很久以前USB統一了各種串口並口。

可是要改起來談何容易。USB有更加根深蒂固的用戶習慣,和更加龐大的外接設備群,可以說,想要靠著自然的逐漸演化過度到新的介面,只能是活在夢裡。且不說Type-C,就連2008年就誕生的USB 3.0,也就是這兩年才開始全面普及開來,3.0的U盤,移動硬碟,連接線等才開始遍地開花。這還是一個完全向下兼容USB 2.0的規範。可想而知對於新的Thunderbolt或者Type C,只會比VGA的處境更加的糟糕。

USB的誕生也已經20年了,然而,我們真的還想,10年之後依然用著現在這個已經開始顯得落後的東西嗎?我們真的還想到時候必須得背著這樣一個兼容性的包袱嗎?

如果說鍵位布局,CPU指令集這樣的,要改就屬於完全的硬著陸,沒有平滑過渡的可能性,所以根本沒有人敢動。而一個介面的變化怎麼就不能平穩過渡了?至少我們還有轉接線的吧?就算嫌蘋果的線貴,New Macbook醞釀了這麼一年,現在Type-C轉各種東西的線已經到處都是了呀。現在各種新出的手機都用上了Type-C,反倒是比蘋果積極多了呢。

別跟我說同時保留新舊兩種介面,這樣用戶永遠只會去用舊的。畢竟既然能用我為什麼要費力更改原來的使用習慣?

只有給舊東西的使用造成一定的不方便,才能driven用戶去使用新的技術。這才是實現平穩過渡應該有的方式。不然大概只能又像是VGA那樣就是賴著不死了。哦,編程語言裡面還有一個經典的例子叫做,Python 2。

其實,比如那個拿掉FN功能區換成Touch Bar,也大概就是這樣。

不破不立。

我不排除蘋果這次跨的太大,過度信任自己的現實扭曲能力,使得用戶不滿的可能性,但是自己做的死,責任他必須得負。用戶不滿,用腳投票就是了。

但是我還是很佩服這種,明知山有虎,我就是要堅決推行更好的東西的膽魄。

畢竟就算是業界大家都心知肚明要破的事情,就是沒人敢開第一槍。

因為,誰最先開槍,誰挨罵最慘。

在這次上,蘋果又依然延續了他一貫的作風,敢第一個開槍,讓其他的跟在後面。

希望每個行業的領頭羊,都能敢於在適當的時候站出來挨這個罵,而不是躲在利潤的牆後面縮手縮腳。

最後,雖然知乎上各種號稱「生產力工具」已經爛大街了,但是我還是地圖炮一句。

打著生產力的旗號卻只要求固守,才是對生產力最大的不尊重。

===========
補充

  1. Thunderbolt是由Intel開發,算是用來替代USB的新的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從開發出來的第一天起就遠遠超過了USB的速度,提供了更多的供電能力。
  2. USB則其實是另外一種東西,更加廣泛的為市場所接受。雖然Intel和蘋果都在標準的指定者中,但是也有其他的力量如微軟惠普等。
  3. Thunderbolt原先是使用和mini DisplayPort一樣的介面並保持兼容。這種保證兼容性的做法用於推廣新介面其實是有必要的。但是mini DisplayPort終究還是沒什麼佔有率,Thunderbolt於是也無法被推廣出來。所以乾脆Thunderbolt 3就直接兼容USB Type-C,Intel的官方也把Thunder 3叫做「The USB-C that does all」,這更像是一個加強版的Type-C。
  4. Thunderbolt 3可能還算是一個小眾的規範,但是Type-C毫無疑問是被廣泛的接受的,不存在什麼蘋果又搞了套背離業界的規範然後自己玩這樣一說。Type-C的推動和發展絕對是業界的共識,所以我說算是蘋果帶著他們的頭開了這一

    槍。

  5. 有人說要那麼快乾什麼我的U盤也沒這速度。我覺得應該是這樣,就是因為USB太慢了所以我們現在只能用它來連U盤……
  6. 關於為什麼iPhone卻使用lightning,我怎麼知道啊你倒是去問蘋果啊摔!lightning誕生遠比Type-C要早,那時候蘋果最好的選擇是自己設計一個介面,現在這已經用了那麼久了突然又要換大概又是不講道理一片罵了()。不過lightning比Type-C體積更小,更適合在手機上使用。以及手機並不是日常用來連接其他各種外設的,所以用另外的介面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還記得以前的各種micro USB?不過如果下一代iPhone換Type-C的話,我是絕對資辭的。
  7. 順便說關於各種轉接線,其實第三方的都做得挺好的大家都去買吧就是不讓蘋果賺這個錢哼。
  8. 我在本問題下的立場不是果粉,而是Thunderbolt和USB Type-C的粉。如果其他公司也做了這件事情我也會替他叫好。

我先把文章的結尾寫在這裡:


「或許,新 MacBook Pro 就像一個美若天仙但又蠻橫任性的女朋友,在某一天大吵一架後,你或許在心裡下了一萬個要和她分手的決心,不過當第二天看到她時,最有可能的結果,還是你乖乖回到她的懷抱。」


不貧了,進入正題。

文 | colorvc


新 MacBook Pro 來了,我說她還是有那麼點「刁蠻任性」

在蘋果豐富的產品線中,Mac 可以說是其中最穩定、變動最小的一條了。

作為 Mac 的「中流砥柱」,MacBook Pro 自從在 2012 年增加了 Retina 屏幕以來,已經連續四年什麼大的改進了。不過在這四年時間裡,通過升級內部硬體、適當調低售價等方法,MacBook Pro 的銷量倒一直維持得也還不錯。


不過隨著微軟 Surface Book 這樣級別的競品推出,現有的 MacBook Pro 已經逐漸顯得有些「老態龍鍾」了,蘋果需要一款全新設計的產品來繼續在高端筆記本電腦市場維持競爭力。

幾個小時前,蘋果發布了全新設計的 MacBook Pro。但和 2012 年發布 Retina MacBook Pro 時倍受外界讚譽不同,這次的新 MacBook Pro 爭議頗多。


似曾相識的「全新設計」

從外觀上看,新 MacBook Pro 很像是原來的 MacBook Pro 和 12 英寸 MacBook 的「孩子」。

它保留了老 MacBook Pro 方方正正的感覺,不過轉軸、頂蓋 logo(不發光)、鍵盤、配色等方面都更加接近去年 4 月發布的 12 英寸 MacBook。


值得一提的是,和 12 英寸 MacBook 一樣,新 MacBook Pro 也採用了完全的全金屬機身,老 MacBook Pro 上背後的那塊用於保證信號傳輸的黑色塑料條終於被拿掉了。

有一點需要特彆強調,新 MacBook Pro 使用的是和 12 英寸 MacBook 類似結構的「蝶式鍵盤」。雖然蘋果官方表示這是手感更好的「第二代」結構,但鑒於 12 英寸 MacBook 鍵盤糟糕的手感,建議大家在購買新 MacBook Pro 前還是盡量親自試試鍵盤。


像 Air 一樣輕薄

相比老 MacBook Pro,新 MacBook 進行了大幅度地「瘦身」。

重量方面,13 英寸版本從之前的 1.58 公斤降低至 1.37 公斤,15 英寸版本從 2.04 公斤降低至 1.83 千克。


厚度方面,13 英寸版本從之前的 18 毫米降低至 14.9 毫米,15 英寸版本從 18 毫米降低至 15.5 毫米。


更薄的機身,加上新 MacBook Pro 在機身的長寬上都略有減少,相比老 MacBook Pro,13 英寸新 MacBook Pro 的體積縮小了 23%,15 英寸新 MacBook 的體積縮小了 20%。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細節,13 英寸新 MacBook Pro 的重量和 13 英寸 MacBook Air 幾乎完全一樣,不過由於前者的屏幕邊框更窄,13 英寸新 MacBook Pro 要明顯比 13 英寸 MacBook Air 小了一大圈(如上圖)。


新 MacBook Pro 有銀色和深空灰色兩種可選,或許是考慮到「Pro」的定位,新 MacBook Pro 沒有提供更加「浮誇」的香檳金和玫瑰金配色。


四個 Type-C,沒有全尺寸 USB

是的,在自家的「Pro」產品線上,蘋果砍掉了 SD 讀卡器、HDMI、MagSafe 磁力充電口以及所有的全尺寸 USB 介面,取而代之的是 4 個 USB Type-C 介面。(謝天謝地,3.5 毫米耳機插孔還在。)


這 4 個 Type-C 介面都兼容了 Thunderbolt 3,在 Thunderbolt 模式下,最高數據傳輸可以達到 40 Gbps。在 USB 3.1 模式下,傳輸速率最高為 10 Gbps。此外,這 4 個 Type-C 還都支持 DispalyPort(DP)進行視頻輸出,並且都可以用來給電腦充電,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使用左邊或右邊的 Type-C 給電腦充電。

在發布會上,蘋果展示了一張使用新 MacBook Pro 的 Type-C 介面,同時外接兩台 5K 解析度外接顯示,一個外置磁碟陣列(RAID)以及一根電源線的使用場景,看起來非常強大。

不過問題就來了,兼容 Thunderbolt 3 的 Type-C 的確是未來,但我們距離那個由無數 Type-C 設備構築的未來還很遠很遠。


在新 MacBook Pro 上,蘋果相當於把這個「未來」強行轉移了「現在」,導致的結果無非兩種:一是隨身帶一堆轉換頭,二是買一堆昂貴的 Type-C 設備,淘汰掉現有的幾乎所有設備。毫無疑問,蘋果這種激進的做法會給購買新 MacBook 用戶帶來很大的不便。

這裡還有一個有些尷尬的事情,購買 iPhone、iPad 時附送的數據線都是 USB 轉 Lightning 的,無法在新 MacBook Pro 上使用。當然,解決辦法也不是沒有,再花 188 元買根 Type-C 轉 Lightning 的線就是。


Multi-Touch Bar 和 Touch ID

和之前的產品相比,新 MacBook Pro 最「革命性」的升級應該就是位於鍵盤上面的這個 Multi-Touch Bar 了。

就 Multi-Touch Bar 本身,它是一塊解析度很高(蘋果用了 Retina 來形容)的長條形狀多點觸摸屏,用來取代原有的功能鍵區域(包括 ESC)。在 Multi-Touch Bar 最右側,是集成了 Touch ID 的電源鍵。


從功能上看,Multi-Touch Bar 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幾類。


第一是完成被砍掉的功能鍵的功能。這個沒啥好說的,只不過 ESC 鍵變成了偶爾才出現觸摸按鍵,總感覺怪怪的。另外,在 macOS 中,用戶還可以把一些常用、但需要多次點擊才能實現的功能放在 Multi-Touch Bar 中(比如打開勿擾模式、投屏等),從而快速地啟用這些功能。

第二是在 app 中快速啟用一些常用功能。比如說打開 Safari 之後,Multi-Touch Bar 會出現打開的網頁標籤,用戶通過在 Multi-Touch Bar 上滑動和點擊,可以快速切換標籤。在使用 iMessage 時,Multi-Touch Bar 甚至還會很「聰明」地列出表情包,可以直接點擊發送表情。

這一功能在部分需要全屏顯示內容的 app 中會變得更加有意義。比如在使用 macOS 內置的照片 app 瀏覽照片和視頻時,可以讓屏幕只顯示照片內容,然後使用 Mulit-Touch Bar 來切換照片,甚至對照片進行簡單的縮放、裁剪等編輯。


另外,Multi-Touch Bar 還可以配合觸摸板「協同工作」。比如說,在畫圖 app 中,用戶可以一邊使用 Multi-Touch Bar 選擇線條的顏色粗細,一邊使用觸摸板作圖。


總之就是,Multi-Touch Bar 通過增加一塊觸摸屏,讓用戶通過滑動和點擊的方式,更快速地高效地完成某些操作。有趣的是,在微軟的推動下,Windows 陣營觸摸屏的普及率越來越高,而蘋果的回應是通過 Mulit-Touch Bar 這種方式,在不為 Mac 屏幕增加觸摸屏的前提下使用另一塊小屏幕來提高效率。


當然,Multi-Touch Bar 需要 app 本身的配合。macOS 自帶的 app 自然不需要擔心,發布會現場還展示了 Final Cut Pro 和 Photoshop 這兩個重要的專業軟體。蘋果還表示,微軟的 Office 也將會適配 Multi-Touch Bar 功能。


性能「常規」升級,續航基本不變

想比起 Multi-Touch Bar,新 MacBook Pro 在性能上的提升就比較「常規」了。


CPU 方面,新 MacBook Pro 總算是用上了 Intel 的第六代 Skylake 架構處理器,13 英寸為雙核心 i5,15 英寸為四核 i7。


GPU 方面,13 英寸版本使用的是 CPU 集成的 Intel Iris 550 顯卡,15 英寸版本則標配了 AMD 的 Radeon Pro 450 / 455 獨立顯卡(2GB 顯存),並且可以定製 Radeon Pro 460(4GB 顯存)。從命名上推測,遊戲性能方面應該不會有多大驚喜,不過相比老 MacBook Pro 的 M370X 要強出不少。


另外,新 MacBook Pro 還使用了更快的 SSD,15 英寸版本可以最高選配 2TB 容量。

屏幕方面,新 MacBook Pro 的屏幕尺寸和解析度都沒有變化,不過屏幕的亮度和對比度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官方數據是提高了 67%),並且在 5K iMac、9.7 英寸 iPad Pro、iPhone 7 之後,新 MacBook Pro 的屏幕也順理成章地支持了 P3 色域。


這兩款新 MacBook Pro 都擁有 10 個小時的續航,在機身明顯輕薄、性能提高的基礎上能保證這個續航數據,這一點值得稱讚。


售價…… 貴了不少

由於新 MacBook Pro 的硬碟最低容量從之前的 128GB 提高到了 256GB,加上匯率變動等原因,新 MacBook Pro 的整體售價比之前有所上漲。


其中 13 英寸新 MacBook Pro 的「乞丐版」售價為 13888 元,15 英寸「乞丐版」售價 18488 元。

或許是考慮到部分傳統用戶的接受程度,蘋果還推出了一個沒有 Mulit-Touch Bar 和 Touch ID 的 13 英寸新 MacBook Pro。


它的設計、重量、厚度都和有 Multi-Touch Bar 和 Touch ID 的新 MacBook Pro 無異,不過 CPU 性能有所縮水,Type-C 介面從 4 個降低到了 2 個。這個「縮水版」新 MacBook Pro 為 11488 元,這也是目前最便宜的新 MacBook Pro 了。


最後,蘋果保留了入門版的老款 13 英寸和 15 英寸 MacBook Pro,售價不變,分別為 9288 元和 14288 元。


如何評價新 MacBook Pro?

一方面,新 MacBook Pro 延續了 12 英寸 MacBook 的諸多設計元素,在提高性能並保證續航的基礎上,對機身進行了明顯「瘦身」,再加上 Multi-Touch Bar 和 Touch ID 的加入,新 MacBook Pro 算得上是亮點頗多。


但另一方面,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新 MacBook Pro 在介面上激進的選擇會讓它的眾多購買者感受到諸多不便。另外,為了輕薄沿用口碑不佳的「碟式鍵盤」到底值不值得,也會在未來繼續被廣泛討論。


或許,新 MacBook Pro 就像一個美若天仙但又蠻橫任性的女朋友,在某一天大吵一架後,你或許在心裡下了一萬個要和她分手的決心,不過當第二天看到她時,最有可能的結果,還是你乖乖回到她的懷抱。

__________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xiangyunqi@geekpark.net


某些極端軟飯(單純軟粉請勿對號入座)現在還嘴硬
巨嬰的surfacebook2016,低壓U最低配都要賣到2400刀,而頂配U和顯卡沒有任何變化卻要價3300刀,當然某些極端軟飯肯定是只喊不剁手的
對比之下,蘋果的NMBP16,官方推薦配置的頂配才2800刀,搭載的是6820HQ的四核標壓U,16GB內存和PCIe SSD,請某些極端軟飯告訴我,我為什麼要買SB這麼一個已經傷害我一次的玩意?即使我的生態圈是圍繞windows的,我為什麼不買性價比更高,可以自己升級配置的XPS15?或者直接加點錢上M5510?這個時候,某些極端軟飯不扯生產力了?
友善度不要了,就沖巨嬰某垃圾品控產品害過我,我就對巨嬰的硬體一生黑。
——————————————————————————————————
其實我不是果粉,我從小到大用的電腦甚至手機都是windows和ubuntu,Macbook使用次數很少,IOS有短期使用體驗,我之所以要批判微軟,原因是
1.微軟的產品都是廣告里毀天滅地,實際使用半年就看都不想再看一眼,這點包括lumia手機,諾基亞一離開,微軟的設計就讓人想吐
2.微軟的產品看似理念超前,想法新穎,實際卻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應用生態還糟糕,比如surface pro4,你和它說觸屏體驗,它跟你扯鍵盤滑鼠,我為了用個鍵盤滑鼠應用去花1萬多大洋買個低壓U的12.3小屏幕?
3.微軟的產品品控實在不敢恭維,surface pro4更是買來2個月就返廠的奇葩
4.微軟的產品價格虛高,宣傳方式可笑,完全是靠傳教士們「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而傳教士們在宣稱微軟產品時總是不忘了把蘋果和OEM拉出來黑一下,彷彿微軟的產品不是靠自己性能出眾,而是要靠第三方和蘋果有缺點才能大賣。


這問題下的回答是特別有趣的,大部分回答的人根本就不知道 Mac 的目標人群是什麼,水果做出任何改變的動機是什麼……

首先先看 Mac 的目標人群,一幫碼農在下面喊自己是 Mac 的目標人群我也是呵呵了…… 你說自己是目標人群,水果有任何一次,在任何的公開場合提到過你們這些碼農么?你們看看水果提到過些什麼人:

  • 多媒體工作者,這個是顯然的,而且最好是使用 Final Cut Pro X 和 Logic Pro X 的那些多媒體工作者。水果在多個 keynotes 上反覆提到這些人,並且 show 出各種各樣的流程展示和 demo。顯然水果是想拉攏這些人的。那些抱怨四個 thunderbolt 介面的碼農,你們不懂這些人。
  • 平面/攝影工作者。水果在歷次 keynotes 上多次提到與 Adobe 合作,並且請人演示。水果顯然也是想拉攏這些人。
  • 碼農。呵呵,你們這幫碼農是不是已經高潮了?然而這個碼農有個限定,就是「用 Xcode 的碼農」。你看看水果 WWDC 來的都是些什麼人就知道了。例子:John Gruber, John Siracusa, Marco Arment(前兩個是前碼農)。這些人都是水果欽定的碼農代表。都沒聽說過?都說了你不屬於目標人群了…… 然後你知道每年 WWDC 時 Gruber 組織的 The Talk Show 現場么?去年 Phil Shiller 去當嘉賓的時候已經自己說了,他看 Marco Arment 的博客,也了解他們的需求。你可以猜猜他看不看 Python 創始人、Java 創始人、著名 Linux 貢獻者、Vim 作者、著名 Emacs 玩家等等等等的博客。
  • 學生,最好是立志於當前三種人的學生,這樣將來就是前三種人。
  • 少數科研工作者,我感覺水果有染指醫療行業的意圖,而且多次演示過醫療軟體在 iPad 上的應用。
  • 小白,而且是那種特別顧家的小白。注意這群人和前面的人是有很大的交集的。首先一個 Final Cut Pro X 用戶很可能不知道「分區」、OpenGL 這些玩意是什麼,就算她知道(比如是個碼農),水果也希望這些人下班回家自動變成不知道的狀態,然後拿起 iPad 看看新聞,陪老婆孩子看看電視,沒準再拿出 MBP 準備下明天的工作。幾乎每次發布會水果都會有至少一個這類的使用場景展示。你是那種 996 的小白?不好意思,你也不是水果的目標人群,你去買個 Dell 就好。

所以你們這些不以 Xcode 為生的碼農就不要腆著臉說自己是水果的目標人群了……

但是為什麼這些人是 Mac 的目標人群?自從 iPhone 發布以後,iPhone 和 iPad(以及 App Store)就變成了水果的主要收入來源,再往下是 iTunes 裡面賣的音樂和電影,再往下才是 Mac,注意是所有尺寸的 Mac 加起來,不僅僅是 MBP. 既然 Mac 不掙錢,為毛水果還這麼重視?因為 Mac 的用途是為那些主要收入來源生產內容,注意了,不是單純的「生產內容」,而是為主要收入來源生產內容。所以水果的對生態的規劃很明確,就是把 iPhone 和 iPad 賣給所有人,讓人們在上面消耗內容,而內容在 Mac 上生產。iPhone 賣的越多,水果掙得越多,同時吸引更多的內容生產者進入 Mac 的生態,生產更多高質量的內容,然後無限循環。那麼 iPhone 和 iPad 上消耗的都是什麼內容?App, 音樂和電影。你看看是不是正好對應 Mac 的目標人群?你生產其他內容?你寫 Linux 程序的?你用 Java 寫企業程序的?對不起,你不生產 iPhone 和 iPad 上需要的內容,所以水果壓根就不 care,你不是 Mac 的目標人群。

下面根據目標人群來看水果在新 MBP 上做了哪些對應的改變。

對於多媒體工作者,首先屏幕變成了 wide gamut,還記得水果希望你下班回家的時候拿出 MBP 準備下明天的工作么?這下你再也不用擔心白天看到的顏色回家以後顯示不出來了。其次是四個 Thunderbolt 介面,還記得上次看到這麼多 Thunderbolt 介面是什麼時候么?對了,垃圾桶 Mac Pro, 六個。水果的意圖很明顯,新 MBP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 Mac Pro 當工作站用。水果希望的流程是這樣的:新的一天開始了,你用 Apple Pay 買了杯星巴克,然後來上班,把新 MBP 放在一塵不染,沒有任何雜物的桌子上,然後喊「要有光!」,同時連上四個 Thunderbolt 介面,兩個 4K 顯示器同時點亮,有人問了,咦為毛是兩個……?因為剩下兩個介面中的一個接著 Blackmagic 攝影機,另一個接著 1PB 的 RAID 陣列…… 那些說 Thunderbolt 沒用的人,別叨叨了,你真的不是目標人群…… 有人說新 MBP 不是生產力機器,呵呵…… 上面的流程才是生產力。 // 我突然發現這個場景和水果的一張幻燈片一模一樣…… 而那張幻燈片我沒看到,因為我是摸魚的時候看的,斷斷續續…… 所以我覺得我這裡的判斷還是靠譜的。

對於平面工作者,同上。

對於欽定碼農,水果展示了 Xcode 對 Touch Bar 的優化。

對於小白,水果展示了 TouchID 和 Safari 等等一票程序對 Touch Bar 的優化。

水果的目標人群這次基本都照顧到了,所以是一次比較成功的發行。

如果你確實是目標人群,但還覺得新 MBP 不好,那是因為你的使用姿勢不對。嗯。

我不說槽點,並不代表沒有槽點,但是槽點這種東西在現在全民吐槽的時代用腳趾頭想就能想出來,所以說了也沒什麼意思。

至於我,我也不是目標人群,因為我是這麼用 MBP 的:

所以顯然我是不會買新 MBP,也不 care,也不 care 水果 care 不 care. 我覺得我的 2011 MBP 還可以再用十年。

------------------------------

PS: 特別逗…… 一幫碼農聽說自己不是目標人群又不幹了…… 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的,成為水果的目標人群是件特別光榮的事么?不是就不是唄…… 你是目標人群水果又不給你錢……

PS2:而且這問題下很多人的心態還挺留在不是無腦黑就是腦殘粉的水平…… 對於生產工具使用者來說,成為無腦黑和腦殘粉都是件特別悲哀的事情。生產工具是你吃飯的傢伙啊!成為腦殘粉意味著如果水果倒閉了,你就得去死。成為無腦黑意味著如果水果的競爭對手倒閉了,你就得去死。想辦法讓自己的流程跨平台才是王道。

XBox:順便推薦個 podcast: Accidental Tech Podcast (ATP). 內容基本是 Siracusa, Marco 和另外一個人一起吐槽。我長期聽這個 podcast 和 Jim Dalrymple 的 Amplified, 還有 Gruber 的 The Talk Show, 如果你也聽的話一定不會覺得我回答里的觀點陌生。

發布會那天的 ATP 充滿了那三個人的神吐槽,其中 Siracusa 更是發揮出了他的最佳水平,然後我從這個 podcast 知道了關於 Touch Bar 的幾個細節(again, 發布會我是斷斷續續聽的,所以沒聽全):

? 你以為 Touch Bar 是 macOS 里有個模塊管的么?CPU 負責處理的?拿衣服。水果往 MBP 里塞了個自研的晶元,T1,是從果表那個 S1 晶元演化過來的,專門用來處理 Touch Bar… 我聽到以後直接就這個表情了

然後那個晶元上跑著 watchOS 的改進版操作系統,專門負責處理 Touch Bar… macOS 只管和這個系統通信……

只要把藍牙的鏈路層一換,果表的那套東西可以直接拿過來用啊!這想法真心 geek~~ 感覺水果自從點了晶元研發這個技能點以後就開始浪了,到處發技能玩…… 耳機里的那個 W1 只是用技能打個小怪玩一玩…… 按照水果的尿性,開發者應該是不能給 Touch Bar 開發 native app 的吧,如果能的話,你在 Touch Bar 上寫個遊戲,即便 macOS 都五國了,它還能跑~~ 如果這個情況屬實的話(Siracusa 說的,應該沒什麼問題),那大概裝 Windows 的人就不要想用這個 Touch Bar 做什麼 fancy 的事了。

?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Touch Bar 的最左邊一塊永遠是不顯示東西的,簡單地說就是那一塊什麼用都沒有,你知道是為什麼么……?告訴你一個咪咪,Touch Bar 最右邊的 TouchID 感測器,也是不能顯示東西的,寬度正好和左邊的空白一樣……………………

我現在有點討厭 Jony Ive 了……

Xbox 360: 話說現在囧乎里的評論可以踩了是吧?喜大普奔~~

PS3:早就想做這件事了,整理了一下近幾年水果新發展的幾個重要技術的關係。當年水果出 Apple Pay 的時候我就感嘆水果的老謀深算。發展自研晶元,需要多少年?iPhone 4 用的是第一代 A 系列晶元,所以在 iPhone 4 之前的多年前,水果應該就開始搞晶元了吧?搞出來以後又等了數年,搞出了 Touch ID,然後順理成章地出了 Apple Pay. Touch ID 大大提高了 iPhone 的加密強度,給後面的 Health app, 果表, Differential privacy(用於機器學習)等等一干應用創造了條件。另外像今年 iPhone 7 上的那個固定 Home 鍵,我嚴重懷疑在 iPhone 4 的時候水果就想搞了,因為那一代的 Home 鍵可靠性有問題(就是在那一代以後,國內用戶開始例行打開小白點)。但是水果那時候應該已經在擼 Touch ID 和 Taptic Engine 這些東西了(為了給果表用),一個新的 Home 鍵,這些東西一定是要有的,於是等果表出了,Taptic Engine, Force Touch 和 Touch ID 感測器的上游都穩定了,最後順理成章搞出固定的 Home 鍵。所有這些看似獨立的技術和產品,實際都在一條因果鏈上,背後是水果密謀多年的布局。

所以我畫了張圖,縱軸是時間:

注意很多小的技能點,和軟體上的技能點,我都沒畫進來。可以看到水果的科技樹是網狀的,而且像果表這樣的東西,一定是要提前很多年預謀,所以這一切的一切,水果多年前一定都規劃好了,然後按部就班地執行。每個技術除了給當年的產品用以外,基本都要用來促成後面的技術。這種研發能力、執行力和對市場的預測能力真是令人驚嘆…… 然後那個 iPhone 5 是怎麼回事…………………… 我相信巨硬內部大概也有類似的這種規劃,只是現在巨硬的硬體水平還沒上來,以後完善了大概也是一條好漢。但是 Google 的安卓……………… 我自始至終都認為,安卓完全就是用來給 Google 收集用戶信息用的,這是 Google 出安卓的唯一目的,畢竟 Google 是個廣告公司。這對 Google 本身來說當然是極好的,但是安卓用戶們………… 不過你們開心就好…… 然後這也決定了安卓的手機廠商基本只能在安卓生態里拿到小部分利潤,大頭註定是 Google 的。不過對於國內手機廠商這倒是天賜良機,由於——嗶——的原因,Google 從國內手機廠商那裡基本撈不到任何好處,也管不著,偏偏國內市場又這麼大…… 於是小米和華為都是很高興的。至於某錘,就是號稱要把水果搞垮的某錘,你看看上面那張圖就知道了,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的。


你告訴我,當年蘋果在iMac上就是這麼對軟碟機下手的

你又告訴我,當年iPhone也是這麼對互聯網的統治者Flash說不的

你還告訴我,當年MBA砍掉了光碟機和RJ45,大家一樣接受了MBA

等等

但是,

今日的MBP和當年的他們已不再是一樣的情形

iMac的成功不是因為它刪除了大量介面,而是因為它簡潔易用,體驗遠勝當時PC

iPhone的成功不是因為他對flash說不,而是因為他革命性的交互創新

MBA的成功不是因為他去掉了RJ45,而是因為他令人驚嘆的厚度

在這種情況下,以上種種問題即使為消費者帶來不便,也會有非常多的人去買它。因為他的其他方面足夠優秀,消費者根本就沒有機會去選一台匹敵蘋果家產品的設備

然而到了今天,MBP的優勢早就沒有那麼大了

XPS,TP,Surface等等Windows陣營的設備正在快速追趕,mac不再有當年那種碾壓式的優勢,不少地方還被其他家的新筆記本追上了。那麼,原本不那麼招黑的介面問題就成了大家共同的噴點。

換句話說,新MBP被噴,換介面只是表面現象,根本還是因為mac不再有當年那種令人眼前一亮的驚艷,憋了好幾年換來的卻是這麼一款令人糾結的新產品,大家逮住介面問題發泄失望情緒而已。

類比一下,今年iPhone7去掉耳機介面,比當年換掉30pin罵聲更強烈,也是同樣的道理。蘋果還是當年的那個自顧自的蘋果,但是他面對的對手不同了,時代不同了,自己產品的實力不同了,換來的將會是完全不同的結果。從前的蘋果有實力證明我們的顧慮是多餘的,告訴我們他的觀點才是對的,而今天的蘋果,真的還有這個能力嗎?


這兩天在我自己的使用時突然發現type-c很可能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好吧其實是我用某TB3設備的時候腦補的。 。。)大家一定都有遇到在快充機型上面,如果電線質量不佳的話,充電速度就快不起來。type-c標準中不同版本的線質量差異非常大,很可能出現有的線可以同時帶動視頻傳輸,高速數據傳輸和網路傳輸(比如支持TB3的線纜)但是有的比較垃圾的線就會出問題。這很好理解,原本很多單一功能的線纜現在集成在一條上面,技術要求必然更高,那麼除非消費者都買TB兼容外設/線材或者非常優秀的第三方線材,否則很難保證統一的使用體驗。試想一下,相同介面,好幾根不同質量的連線混在一起,你很可能還要試一試才知道哪一根能傳輸視頻或者能夠支撐大功率設備,這樣的體驗實在是會非常差。簡單來說就是如何保證typec能夠做到真正的通用,而不是「介面通用,但線材不能保證對所有協議中功能的良好支持」,那樣子造成的混亂比一個功能一個介面的現狀要差無數倍。不知道蘋果是怎麼規避這個問題的,如果這個問題沒有辦法解決,不僅這次的MBP,以後所有使用typec的設備都多了一個無法忽略的大黑點。


以前,人類最好的隨機數發生器是讓一個沒用過vim的人退出vim。現在,人類最好的隨機數發生器是給一個熟練使用vim的人一個新macbook pro。


蘋果的屏幕處理器電池都是買別的公司的,就是個組裝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太屌絲了(正經臉


謝邀。

愛范兒已更新初步上手評測,接下來會持續跟進。


視頻封面【愛范兒大件事】3分鐘看完蘋果MacBook Pro發布會 - 發布會集錦 - 騰訊視頻視頻

(截圖來自蘋果宣傳片, @林峰 製作)


MacBook Pro 依然是那個屏幕 + 鍵盤 + 觸控板的傳統設計,但蘋果還是在 MacBook Pro 上做了一些有趣的嘗試。


Pro 的性能,Air 的身形

新 MacBook Pro 的出現,讓冠以 「空氣」 之名的 MacBook Air 有些尷尬,因為 13 英寸的 MacBook Pro 與 MacBook Air 的重量是完全一樣的,尺寸還比 Air 小了一大圈。

依然 CNC 一體成型的設計,MacBook Pro 的 A 面的 logo 不再發光,轉軸也換成了與 MacBook 相同的金屬材質。整個外觀更加低調,不過這樣的話,昏暗的星巴克裡面,我們辨識 MacBook 的難度就更大了。


蝶式鍵盤升級了,更加回彈了

為了控制厚度,MacBook Pro 毫無意外地換上了 MacBook 上的蝶式鍵盤,這種近乎無鍵程的敲擊體驗,有些人已然習慣,有些人在一年後仍然是無盡吐槽。


不過,蝶式鍵盤在 MacBook Pro 上升級到第二代,雖然鍵程沒有增加,但回彈的反饋力明顯有所改善。換句話說,蝶式鍵盤敲擊的那種 「不確定感」 已經沒那麼強烈了。


小提升之外,蘋果還為中國定製了一個 「彩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蘋果在國行版的機器中,定製了包含中文符號的鍵盤,比如 caps lock 按鈕在國行的鍵盤裡被替換為 「中 / 英」,符號按鍵上也增加了中文常用的全形符號。

鍵盤下方被一塊更大的 Force Touch 觸摸板佔據,雖然我覺得前作的觸控板已經足夠大了,但在放大等多指操作時,大觸控板還是能帶來更多的暢快。

與 15 英寸 MacBook Pro 一致,13 英寸版也在鍵盤兩側集成了雙揚聲器。我嘗試播放了兩段音樂,毫不誇張地說,它是目前 Mac 全系列產品中外放效果最好的。


介面的改變大刀闊斧,有弊有利

介面方面的變化頗多,除了 3.5mm 耳機插口依然健在,傳統吸附式的 MagSafe 充電口、讀卡器、傳統 USB 插口都被砍掉了,換成了 4 個支持 Thunderbolt 3 的 USB Type - C 的介面,每一個介面都可以有充電、Thunderbolt 、DP 視頻輸出、HDMI 高清、VGA 視頻和傳統 USB 等功能。。

雖然這是 4 個全功能的 USB Type-C 介面,但以現在 USB Type-C 設備的普及程度,蘋果還是做得太超前了。想要暢快使用全新的 MacBook Pro 介面,不配幾個轉接頭還真的不太方便。


蘋果這一步實在跨得太大,以至於把自家 iPhone 都拒之門外了。現在的情況是用 iPhone 連接個全新 MacBook Pro,你都得重新購買一條售價為 188 元的 USB Type-C 到 Lightning 連接線,想要購入新電腦,配件的購買成本也得好好考慮考慮。

看起來現階段蘋果是在做介面的減法,但實際上帶來了額外的使用成本,對於用戶來說是加法。因此,有很多人說,蘋果不斷取消介面,不斷增添轉接頭,加上這些轉接頭要麼容易丟,要麼容易壞,蘋果這是指望賣 「耗材」 來提振業績,實際上蘋果已經轉型為了 「耗材公司」。
Touch Bar 絕對不止是個 Bar

蘋果用一塊名叫 Touch Bar 的 OLED 屏替代了 QWERTY 鍵盤最上方的一排按鍵,從 ESC 退出鍵到 F 功能按鍵一個不剩。


Touch Bar 手感其實類似於觸摸板,觸控的反應非常靈敏,完全不亞於手機上的滑動操作。雖然沒有實體鍵的觸感,但是蘋果通過 OLED 燈光增加了觸摸的視覺效果。


儘管是條狀設計,但 Touch Bar 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一個快捷操作的觸控條,更嚴謹地說,它是 Mac 的第二塊觸摸屏。


它有點像滑鼠右鍵的快捷菜單,卻又能完成很多滑鼠右鍵不能完成的工作——因為它既可以在不同 app 里充當不同的快捷按鈕,又能夠顯示文字,甚至縮略圖。


Touch Bar 究竟能做什麼?


我嘗試打開了幾個不同的應用,在 Safari 中,Touch Bar 會呈現後退、前進、搜索、新建標籤頁等按鈕,甚至可以看到一系列標籤頁的縮略圖,滑動即可快速切換。點擊查找按鈕,收藏的網站 logo 便會整齊劃一地呈現在 Touch Bar 上。


簡單的說,Touch Bar 最大的好處是讓更多快捷操作觸手可及,畢竟圖形化的按鈕所見即所得。


Touch Bar 對第三方軟體開放,生產力工具的代表 Office 套件、Photoshop 目前都已經支持。不過我們沒有發現 Touch Bar 設計的套路,具體能實現什麼功能,都由開發者自己決定。


Touch Bar 改變了什麼?

在 Touch Bar 的試用中,有兩個交互場景令我印象深刻:一個是在照片應用中,通過滑動 Touch Bar 的方式進行圖片的旋轉和裁切,另一個則是 Touch Bar 在 Final Cut Pro 中充當時間軸——你可以像在 iPad 上的 iMovie 那樣,快速滑動時間線的縮略圖進行線性編輯。

你可以想像,此前在筆記本上完成這兩項作業,你只能依靠鍵盤的觸控板的組合進行點按、按壓和拖拽,即便是藉助滑鼠,也不及手指觸控來得方便。


蘋果避免了像 PC 廠商直接把顯示屏加上觸控的生硬做法,而是通過軟硬結合的方式解決筆記本電腦相對滯後的交互方式。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觸控與顯示屏的配合恰到好處:Touch Bar 快捷按鈕的自定義方式,按鈕是從屏幕上拖到鍵盤的 Touch Bar 上的,這種感覺似乎打破了兩種介質之間的疏離感。


Touch Bar 是不是生產力工具,現在還不好說

在沒有完全熟悉 Touch Bar 的邏輯之前,我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找到最合適的方式,這是一個必須考慮到的成本。


比如,我在 Touch Bar 上點擊 「新建標籤頁」 的時候,其實也可以通過 「cmd+T」 的快捷組合按鍵實現,兩者的區別在於——組合鍵是可以盲打的,但是觸摸屏的話我得低下頭盯著。


此外,由於不同 app 中的 Touch Bar 元素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提升效率的差異也非常大。


比如剪輯視頻和裁切圖片兩個場景,我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 Touch Bar 操控的便捷,但在某些場景下可能會讓用戶覺得迷茫:比如因為 Touch Bar 的出現,打字選詞的方式變成了三種:鍵盤選擇相應短語的數字鍵;游標點按短語;在 Touch Bar 上直接點按短語。


不過退一萬步講,即便你抵觸 Touch Bar,拋開它也不缺失任何的功能。至於它究竟是不是生產力的體現,在融入日常工作相當一段時間之前,我們還不能斷言。


Touch Bar 的爭議,就像是單反加上了觸摸屏

關於 MacBook Pro 的爭論,大多圍繞在 Touch Bar 上。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這種爭論好比單反相機被加上了觸摸屏,習慣了手機拍照的人可能認為,觸摸屏擁有了無限個對焦點,對焦效率更高;而習慣於盲操作的攝影師卻堅持認為,以按鍵、波輪為代表的多鍵位操作才是效率的根本。

這就是 MacBook Pro 的爭論點:Touch Bar 或許能夠吸引一批 「觸摸屏時代」 的原住民,卻不能為習慣了盲打和組合鍵的老 Mac 用戶所理解。


你說不清它是好是壞,只因為尋找新大陸的時候,一腳踩在了舊的疆土上。


如果想對 Touch Bar 做進一步深入了解,可移步至 如何評價蘋果在新 MacBook Pro 上推出的 Touch Bar? - 愛范兒的回答 ,看看愛范兒主筆 Odin 如何結合蘋果創新歷史的角度來做評價。


—————————————————————————————————————


購買建議

評論區也有朋友問到該選哪一款,那麼我們來解決一下這三大類的新款 MacBook Pro 應該選哪台購買的終極問題。


由於 15 英寸 MacBook Pro 已經標配了最具特色的 Touch Bar 觸控條和 Touch ID 指紋識別,所以如果你對大屏幕有需求,直接根據自己對機身存儲的要求,選擇 256GB 或 512GB 版本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 15 英寸 MacBook 的內存也不能額外增加到 32GB 或更多,只能保持在 16GB,這對有超大內存需求的用戶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最大的選購糾結點在於 13 寸 MacBook Pro 的選購。


售價為 11488 元的最低配 MacBook Pro 沒有配備 Touch Bar 和 Touch ID,且僅有兩個 USB Type-C 介面,簡單來說就是老款 MacBook Pro 的基礎外觀改進和性能升級版,這一款可能比較適合喜新不厭舊的人,畢竟從反饋來看,還是有很多人並不認可 Touch Bar 這種交互方式的。


另外一款 13 寸 MacBook Pro 均有全套 Touch Bar 和 Touch ID,並標配 4 個 USB Typr-C 介面。這一款就適合對性能和屏幕尺寸需求不那麼強,但喜歡嘗鮮的用戶了。


愛范兒認為,如果你對於 Touch Bar 和 Touch ID 興趣不大,買國行售價為 11488 元的 13 寸 MacBook Pro 性價比最高,也完全無需糾結兩個 USB Type-C 不夠用,因為畢竟 4 個介面大多數情況一樣是需要通過轉接頭使用。


【愛范兒出品】新 MacBook Pro 現場快速上手


在經歷了發布會後的現場實際上手後,愛范兒(微信號:ifanr)表示,雖然上手需要些學習成本,但是 Touch Bar 和 Touch ID 用起來還是十分便利的,值得入手一款標配這兩個重要功能的新款 MacBook Pro。後續我們也會奉上新款 MacBook Pro 的上手以及評測。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從社交網路的反饋來看,有人對新交互方式興趣滿滿,有人則認為多此一舉,面對這次變化,愛范兒還是建議大家在入手前盡量真機體驗一番再做決定。


另外的一個選擇就是趁著舊款 MacBook Pro 還沒有下架購入,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說,原來的 A 面蘋果 logo 燈,MagSafe 電源介面,常規 USB 介面,SD 卡插槽,HDMI 介面都沒有了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情。

至於買哪個版本的 MacBook Pro 的售價最為便宜,可以參考購買 iPhone 時的技巧,一般來說,購買港行設備性價比最高,以最低配的新 MacBook Pro 13 英寸為例,港版售價為 11588 港幣(按當前匯率約 10142 元),要比國行便宜一千多。其他機型的話,最多能省 2700 元左右。


——————————————————————————————————————————


嗯?你說你是 winboy ?


那看這篇吧: 如何評價 2016 年 10 月 26 日微軟發布會? - 愛范兒的回答


推薦閱讀:

MacBook Pro 2016 出門需要帶多少轉接頭?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為什麼仍舊堅持不用已經是主流的 16:9 屏幕?

TAG:MacBookPro | 蘋果公司AppleInc | 科技新聞 | 蘋果產品發布會2016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