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眼鏡店向視光中心轉型?
這個事兒圈子裡一直都在談,各個會議也是討論說吼啊。前陣子聽說公司也在籌劃整一個,摸摸方向。但是個人對於這方面疑問也蠻多,視光中心未來趨勢是替代眼鏡店嗎(或者說眼鏡店的轉型)?在當前的眼鏡行業形式下,執行實施起來一方面人才,另一方面操作標準以及民眾消費習慣能否達到課本中或者美國那樣。時間會需要多久呢?連鎖眼鏡店或者眼科有資源去先行摸水,如果可行,那是不是說基本上夫妻店形式的眼鏡店是註定被淘汰的?
還有很多想法,希望能看到更多討論。
兩家自認視光中心,轉型10年,品牌運營30年,地區型機構.從個人經驗來參與一下話題討論.
1.視光中心不是眼鏡店的終結者,也不會取代眼鏡店,不是所有眼鏡店都必須升級視光中心!視光中心說到底屬於市場競爭優化的產物之一,屬於眼鏡店和眼科醫院眼科門診之間的一種新業態,但目前不少同行感覺視光中心聽上去很高大上,在內力、設備、人員技能、產品線匆忙改名,先把門頭換成xxx視光中心,感覺就專業了;就能影響業績就能引領門店進步了,這種所謂的視光中心不見得有好處,甚至當地消費者還沒弄明白啥叫視光呢,你一換名字,連配眼鏡的都不會進了,還以為是拍照,賣鏡頭的地方.
所以視光中心與其來說是開出來的,不如說是進化來的.
當一個門店,人員技術水平提升了,不斷的設備加強了(以前覺得電腦驗光儀就夠了,後來引進了綜合驗光儀,驗光師為了更好的使用設備,進修證書,學會了更好的技術,發現還需要其他各種設備,一步步進步),當人員設備得到了提升,門店的服務種類,能解決的項目也就多了,以前也就驗光配鏡,後來可以做視功能檢查了,能做視覺訓練了,能開展RGP了,能進行斜弱視訓練檢查了,這時候小門店不夠用了,要擴張了,要裝修了,檢查多了以前的流程不夠用了,以前的驗光單內容不夠用了,客戶購買的產品多了,銷售策略和銷售內容需要變化了,你的新產品多了,要進行的培訓也多了,新產品的市場教育也越來越多了,當你的客戶群體擴大了以後,技術得到了提升,設備得到了進步,門店得到了擴大,這時候你不用說自己是視光中心,別人也知道你很專業.這時候你再轉型改名字,自然沒有了歧義!
而這一切與我們國內的行業整體業態是分不開的,普通門店的技術不足、醫院非視光專科的技術不全面,長期技術人員的缺乏,視光理論及應用的普及慢,對視覺品質要求不高的顧客群體,讓我們眼鏡行業整體發展缺少競爭力,但隨著部分視光醫院崛起,商業化眼鏡店增多,往常的眼鏡店不能再混吃等死,以往的半醫半商說辭被醫院和時尚門店把臉都打腫了.
於是求變開始,最後發現專業和商業並不衝突,受眾群體不一樣,青少年家長還是放心醫生檢查,高端客戶和年輕人依舊需要服務和舒適配鏡環境,過專或者過商,都各有各的群體,那麼平衡一下是不是也能有市場?
答案是肯定的,視光中心可以做到視光的專業獨立,也可以擁有舒適的購物消費環境和優質的服務,其實我們可以把視光中心看成中國版的私人眼科醫院,除了手術其他大部分操作都可以完成,視光中心補充了傳統眼鏡店的專業不足,完善了醫院眼科的服務體驗,這麼一個優良的平台,自然可以發展起來.
今天先寫這麼多,都是同行,有機會好好聊聊!
我來說些消費者容易聽明白的
某地A店
配備了法國原裝進口的全自動磨邊機(設備價格20W+)
驗光師全是專科出身(月薪8000+)
連加工師都是有15年工作經驗的老技師(月薪7000+)
還能提供各種視光問題的訓練指導。
同地區B店
國產二手半自動磨邊機(設備價格4000左右)
驗光師野生(3000+)
加工師是剛出師的小學徒(2000+)
指導個屁,自己專業知識都不過關。
雖然投入天差地別,但因為B店相同商品比A店賣的便宜,還可以讓消費者隨意討價還價,結果B店反而門庭若市的話。。。。
不公平,對吧?
但是在眼鏡行業發展的早期階段,眼鏡店之間比的可不是專業知識,加工水平,而往往是熱衷於打價格戰,再就是比門面誰裝修的更豪華。為什麼?消費者要的是直觀的,實實在在能看得見的東西。因為那個階段,消費者啥也不懂,白紙一張。只能比價格。
但是眼鏡這玩意,是要養客的。眼鏡戴上後舒不舒服,顧客自己最清楚。很長一段時間之後,老客知道,某地A店雖然比B店東西貴一點,但是驗光就是顯的專業,配鏡戴著就是舒服,A店還經常能提供一些別的眼鏡店沒有的專業指導,A店的加工師傅調整過的眼鏡就是戴著端正。
哎,這很好,說明市場和消費者都逐漸的進入了相對成熟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消費者不僅限於比價格,不僅熱衷於討價還價,更願意傾聽一些專業知識。網路普及後,甚至主動上網查閱眼鏡驗配方面的知識。
消費者既然不僅僅是比價格,那麼A店比B店更優秀,能體現價值的項目,應該儘可能的展示出來啊:
全套進口驗光加工設備,我有,你有沒有?沒有?那你買不買,好幾十萬呢
驗光師也是科班畢業,喏,技能證書裱起來掛著那邊牆上呢,我聘請了,你聘不聘請
我能提供視功能訓練,有專門的訓練室,光訓練室都比別的眼鏡店門面還大,你擴不擴營業面積
當一家眼鏡店在各方面硬體軟體超越一般的眼鏡店之後,就算不改名叫視光中心,他也是視光中心了。所以我覺得 @視光師金鑫老師的一句話說的非常好:視光中心說到底屬於市場競爭優化的產物之一。
視光中心不是說某一小撮人提出了一個概念,然後大家捂一起炒作發酵,捧出來多賺錢的。消費升級了,消費者越來越具備專業知識了,哪有那麼好忽悠的。
當然,現在還有一些愚昧的眼鏡從業者,看別人升級成視光中心了,生意紅火了。想當然的覺得改名成視光中心肯定能搭上順風車。換個牌匾就升級成視光中心啦那身份證怎麼不去改名叫吳彥祖呢。
寫到這裡,題主的幾個問題在閑聊中已經回答的差不多了。
問題1:視光中心未來趨勢是替代眼鏡店嗎(或者說眼鏡店的轉型)?
答:不是替代,是由傳統眼鏡店中的佼佼者進化而來,TA本來就在。
問題2:在當前的眼鏡行業形勢下,執行實施起來一方面人才,另一方面操作標準以及民眾消費習慣能否達到課本中或者美國那樣。時間會需要多久呢?
答:目前咱們眼鏡行業,人才有的是,但每年大量視光師畢業找不到工作而轉向銷售,而眼科醫生卻缺乏視光學方面知識。要達到發達國家民眾認知和市場接受水平,任重而道遠。參考標準不應該是美國,個人覺得參考澳大利亞更合適些。
人家家長是這麼教育孩子的:孩子,好好學習,長大爭取成為一名視光師。
我國家長如果是業內人士:娃啊,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千萬不要當一名驗光師。
問題3:連鎖眼鏡店或者眼科有資源去先行摸水,是否可行?
答:說法不成立,因為一個地區視光中心所面對的有效顧客有限。連鎖眼鏡店把每家門店都改成視光中心不僅無效,而且成本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就像剛才說的,升級成視光中心是水到渠成的,是由該區域的市場成熟度決定的。市場不成熟,改啥名字都白扯。
問題4:連鎖眼鏡店或者眼科有資源去先行摸水,如果可行,那是不是說基本上夫妻店形式的眼鏡店是註定被淘汰的?
答:淘汰夫妻店的不是眼鏡店,而是淘寶。夫妻店面對淘寶完全沒有價格優勢。但是夫妻店,眼鏡批發市場還有很長的生命周期,因為仍然有很多人認為技術是不值錢的,我花多少錢買到實實在在的商品才是正事。然而並不是。你好,也不能全說未來趨勢是替代眼鏡店,只是現在大部分眼鏡店都向著視光轉型,到後來把視光壓得喘不過氣,也會越來越難做,在現在的形式下,向著視光轉型的,眼鏡店,操作標準沒有,不規範另外消費者消費習慣不是跟你一個行業轉型而走,而是哪家好,就跟哪家走,這個好為什麼?未來趨勢製造講究個性化,定製化,零售行業發生變化,B2C模式會徹底消失從而替代它的是C2B,就是消費者對接商家,按需求定製,現在轉型中或者在轉型的,向著視光轉型?他們真的確定全部都能轉到標準化嗎?或者只是驗光服務,和設備,然而轉完有什麼用呢,都向著視光轉型,到後來和傳統眼鏡行業一樣,遍地都是,你說消費者會怎麼選擇,哪家能滿足我,我就去哪家,與其和他們這麼擁擠去轉型視光,自己還不如想想,自己經營需要什麼,消費者需要什麼,線上線下結合之間的障礙逐漸消失,以後對消費者的,是服務,和線下購物體驗,與其轉型,不如想想自己能做什麼別人沒有的東西,從而突破出來,成為消費者,眼鏡行業的新寵。
Moni眼鏡定製 王鑫上我是一個傳統店的驗光師,剛參加完天津萬里路視光職業培訓學校開辦的視覺訓練班,一個近80人的班,百分之70來自全國各個眼鏡店,其他甚至還有一些眼科醫院的醫生、主任,這個現象對於現在整個眼鏡行業來說或許就是一大革命。更專業更科學的配鏡將成為眼鏡零售的趨勢,那些還仗著自己本身價格優勢的傳統店,該想想怎麼轉變自己的銷售模式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