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期間長跑,是否不利於肌肉生長?如果是的話,原因是什麼?如何平衡二者之間的關係?
本人176cm,75kg,之前幾個月一直都是長跑(每個月120公里+)和健身(一周去三次及以上,每次90分鐘左右),似乎耐力有所提高,但身材無明顯變化。
今天在健身房聽一個哥們說不要經常跑步,跑步會掉肌肉的。於是產生了些許疑惑,特來求解
一看月跑120k,本來想噴一下太少沒啥影響,發現大家都還嫌多,200儼然已是天文數字,讓我等又跑馬拉松又肌肉的人情何以堪
長跑掉肌肉的原理是長時間有氧身體會同時分解脂肪和肌肉作為能量,所以跑步的人往往越跑越扁平。
我剛想說一周跑個十幾KM的沒啥問題,一看題主一個月120KM,嚇得我筷子掉地上了,難怪你沒效果,跑這麼多能增肌才怪,身體壓根就不會有效的合成,勸題主想增肌就一門心思好好舉鐵,多吃多練,長跑什麼的就做做樣子好了。不是不利於生長,其實跑不會刺激生長激素,但是會消耗很多微量元素,以及基礎營養,你營養跟不上,無從談論肌肉生長,就是這樣,如何平衡,第一看你怎麼吃,你要能滿足你所有消耗的吃法,那就練完跑上半小時,效果會比較好,你要增肌快,就練完吃,不要跑,效果會好,你要減脂,就跑一天,練一天,效果會好,想減的快那就必須有氧多,而無氧少了
我每天跑10km也沒見大腿肌肉減少,我是想瘦大腿啊,股四頭肌太健壯了,所以我覺得還是看基因orz
在健身期間長跑,是否不利於肌肉生長?如果是的話,原因是什麼?如何平衡二者之間的關係?
人176cm,75kg,之前幾個月一直都是長跑(每個月120公里+)和健身(一周去三次及以上,每次90分鐘左右),似乎耐力有所提高,但身材無明顯變化。
題主其實問了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你的情況和你問的要分開討論。
首先增肌必須保證足夠的碳水和蛋白質,常見說法是增肌期碳水每公斤4克以上,蛋白質不低於1.7-2克,我記不太清了。具體可以查下,總之算下自己是否吃足夠了。
然後就是訓練強度和方法是否達標,休息是否足夠,這個話題太大了,不做深入討論。
滿足以上條件後,
再來考慮有氧的強度問題。
健身圈有個說法
有氧時間達到40分鐘才能燃脂,力量訓練後有氧達到30分鐘才能燃脂。
這個說法已經被大多數人認為是謠言。
很多大神同樣不喜歡有氧,有的會在早上空腹做,減脂效果更好,有的會在減脂期安排40分鐘,拆分成2次,一次20分鐘。
這都屬於個人愛好。
但是,有氧超過40分鐘左右會影響肌肉生長合成這個說法是大多數人都認同的。
因此,你要留意你跑步的時間。
120公里,假設配速6分鐘1公里,每天就是4公里,24分鐘,其實並不算多。
如果你每次都是10公里甚至更長距離時間,那麼對肌肉是多少有點影響的。
具體原因,記不太清,知乎應該有現成回答,搜索即可,或者百度。
然後是題主的大標題。
一些健身愛好者為了保持低體脂,一周大約是3次有氧,當然不在乎體脂的或者增肌期的可能一次都不做。
而有些愛好者為了在增肌期也控制好體脂,讓腹肌清晰可見,會選擇更高的有氧頻率,寧可犧牲一點肌肉。隨便想到的一個例子說下,微博建助師小珂10月份發表的一個微博9個月增肌xx磅,腹肌依然可以看到。
他一周要做6次有氧,論強度,不會低於區區120公里每個月。
還有許多例子,但就這個因為時間最近最清晰。
這至少說明,適當的有氧不會過分影響肌肉生長。
順便說下,一個月120這個跑量真不多,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個全面發展的身體素質才更重要,爆發力,有氧耐力,力量。除非追求超大的肌肉,那麼就計劃好有氧。
力量訓練,尤其下肢和核心的肌肉訓練對跑步成績提升相當有幫助,喜歡跑步的不妨多練下腿。
我個人經驗是不容易酸痛,恢復也快。
不知道想說什麼了……就這些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幾萬人參加馬拉松比賽獎金那麼低?
※馬拉松如何突破瓶頸達到BQ?
※有沒有一個理想的身材或者訓練體系可以滿足健美的維度,馬拉松的強度以及極限健身的協調?
※經常跑步的人膝蓋是不是更容易受到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