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跟 Apple ResearchKit 會摩擦出怎樣的火花?


不請自來。

Apple ResearchKit和宣武醫院合作的象徵意義要大於實際意義,給從業人士的感覺就是,作為互聯網產業龍頭老大之一的Apple終於宣告全面進入醫學/健康領域。當然,象徵意義之外,確實有一些東西值得玩味。

2014年下半年到現在,稱為醫學互聯網的第二春非常貼切(個人感覺2010-2011年階段是第一春),各路人馬紛至沓來,隨便什麼樣的人物,只要宣告自己是玩健康的、搞醫學的,基本上都會被各大新媒體炒上一炒,投資人也樂得施捨。

醫學和互聯網(IT技術)的關係絕非是」醫生現在開始採用各種炫目的軟/硬體設備了「這麼簡單。無論是有同學說的ipad查房還是各路可穿戴設備(血糖儀、血壓儀、心脈儀)介入臨床診療,都不可能成為醫學互聯網的未來,最最多只是一種形式(手段)而已。我這個論點投資人不喜歡,估計各路從業者也會不服氣。這都沒關係,讓我們首先來看看IT技術和醫學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這第一次親密接觸的產物,叫做「醫療信息系統_百度百科」(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大家設想一下自己小時候看病的景象,掛個號要挂號人員到病歷架上于海量病歷中找到專屬於你的那份、檢驗結果出來後要檢驗人員聲嘶力竭地大喊某某某過來拿報告、配個葯藥劑人員要在碩大的庫房中上躥下跳……從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這裡顯然存在著巨大的改造可能。

以上場景無不提示一個核心問題:效率低下及其導致的資源配置混亂浪費。這種情況老美早就注意到並著手改造了,相應的是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精益醫療」概念(「精益」這個詞最近挺時髦的,實際上是個很老的詞),在這個概念下又有人提出了醫療價值流的效率改善方法。而在這些理念指導之下的成品,又正好藉助了當時IT技術的大騰飛,因而成就了醫療信息系統的誕生。以上大家可以參閱:精益醫療 (豆瓣)、精益醫療實踐 (豆瓣)、精益醫院 (豆瓣),其中有著更為詳細的歷史沿革和內容方法描述。

請注意效率醫療價值流兩個詞,前者指向醫療實踐的高效,而後者指向患者的獲益,這才是IT技術在改造醫療實踐中的價值所在,而絕非IT技術本身的炫目和逼格。

大家所不見的是,IT技術或者互聯網其實早已深入醫療領域,只不過更靠前端。例如前不久,羅氏製藥收購了Signature Diagnostics,後者來頭很大卻在普通消費者這裡聞所未聞。其實該公司是搞基因庫測序/分析的,非常典型的基因學大數據分析公司,這有什麼用?當然是大數據篩選可能的靶向基因,開發靶向藥物嘍!類似的例子不少,貌似谷歌也給此類公司投過相當多的資金。

另一方面,大家所見的是則為「創新思維充斥大腦」的各路國內創始人/投資人夸夸其談,在他們的吹噓下,醫療+互聯網這一百億藍海,唾手可得,殊不知,多少愣頭青早已檣櫓灰飛煙滅了。做得比較好的公司也有,國內比如華大基因,搞生物診斷,具有非常深厚的數據挖掘技術根底,也獲得了不少投資人的青睞。當然和我們普通意義上的」醫療健康「似乎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說得有點遠了,我們回過頭再來看看所謂的ipad查房,這個東西與其說是跨時代創新(國內僅少數地方有試點),倒不如說是基於HIS系統的微創新——利用微終端整合各類信息,效率當然會提高了。想當年,我在醫院,還得推著病例車,一頁一頁翻報告,還沒到的報告則要臨時電話檢驗科,他們在電話那端破口大罵:你們急死了,我們很忙的曉得伐?

但是請注意,其本質是HIS的無線化,代表了效率的提升而不是醫療實踐方法的變革。此類創新的持續性並不夠(但是有市場)。在這個前提下,宣告Apple利用硬體進入醫療健康領域,是臆測而非推論——說白了,用surface pro也行啊,說不定更好呢?!

所以說,所謂的形式革命不應判定為」體制改革「,離」顛覆「那就更遠八隻腳了。這一切都比不上HIS初來乍到時的震撼。我至今記得當年我院引入現在看來極為簡陋HIS時上級醫生的表情:這下周轉率可要高多了。急的我們一班做事情的小醫生直跺腳。

好了,說回Apple的這次事件。Apple一直沒有玩醫療健康方面的可穿戴設備,即便iwatch出現,也沒有刻意著力宣傳它的健康應用。以為Apple足夠笨,連草根可穿戴創業者都比不上么?當然不是!答案就在Apple ResearchKit中,5個首發醫學應用可供一窺一二,我嘗試解讀一下。

這5款應用是:
1. 針對哮喘的Asthma Health;
2. 針對糖尿病的GlucoSucess;
3. 針對乳腺癌的Share the Journey;
4. 針對帕金森的Parkinson mPower,此款宣武醫院將參與合作;
5 針對心血管疾病的MyHeart Counts。

首先提醒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布會上,蘋果的首席運營官Jeff Williams表示ResearchKit是一個開源的平台,旨在幫助全球的研究者們收集患者數據,促進幫助醫療研究。大家注意,這些應用是致力於數據研究的。大家千萬不要被研究和數據這種略顯高冷的辭彙所迷惑,這裡的研究,我傾向於認為是」模式探索「,而不是實實在在的臨床試驗(雖然也可以應用於臨床試驗,這裡並不衝突)——我不認為Apple會短視到硬生生切入極小市場(相對而言)的臨床研究上面。

這裡的實際意義是醫患可以通過APP的直接溝通——基於研究工具或者基於評估工具的溝通——高效、直接、在同一語義緯度下進行對話(不再是一般網路平台的「醫生,我走路氣喘」這種描述的溝通了),以Asthma Health舉例,請看:

這裡的意義非常大,沒有醫學背景的,看到這個,也許只會從設計(UI)角度來進行點評,而從我這個學醫的人的視角出發,那就是患者終於可以在(臨床)設定的角度下(是基於嚴格認真的臨床評估工具的)來回應醫生/描述病情了,這樣的數據信度和效度當然是遠遠大於所謂互聯網診療平台上的扯牛皮,比如以下是截取自某平台上的諮詢意見,還只是一部分:

啰哩吧嗦一大推還不得要領,不是么?醫師怎麼評估病情呢?即便評估,從效率角度來說,醫生需要付出多少能量呢?醫生的實際工作狀態真的允許他做這麼低效的事情么?目前各大診療平台的創始人/從業人,你能拍胸脯保證每一條諮詢都是來自醫生的么?而且在這種亂七八糟的描述中,如果還要進行某些平台所宣傳在線診療?這不是開玩笑么?

效率問題是臨床實踐的終極問題,IT技術/互聯網技術的介入要以改善診療過程中的效率而非形式的多樣化為著眼點,HIS的成功早已說明了這一點。說到形式多樣,諸如視頻看醫生,輕看醫生之類的創業,竟然能拿到投資,我是想不太明白的。這裡多說一句,所有基於資源的醫療互聯網策略,例如挂號、專家號之類的,其實和效率並不特別搭邊,說的惡意一點,那是基於資源壟斷的黃牛行為的技術化而已,其實想一下此類從業機構往往有著雄厚的官方背景就能知道一二了。

效率之後是什麼?我們再來看看針對糖尿病的GlucoSucess。

又是體重、又是血糖檢測,又是長期血糖指標。

這是什麼?我不打謎語了,這個就是更多公司炒作的概念——慢病管理。慢病管理的本質是什麼?我看過很多相關APP,乃至於血糖檢測裝置(可穿戴設備的一種),基本上致力於患者自己對自己血糖的監測和醫生對監測結果的反饋。不能說這個不對,只能說並不算到位。正如我在上文中的潛台詞,我認為,慢病管理的最重要層面是醫患的互動(而非單純的數據累積和定期拜訪醫師),這種互動一定是基於解決問題而不是使問題複雜化的(效率問題),血糖監測只是其中之一而非全部。

此處更正確的說法就是慢病管理需要為醫生和患者提供一個可對話的平台,在此平台下要可以對疾病進行干預。這個思路的意思就是,在有平台的情況i下,可以引入硬體等後續工作,而非相反。我在大家心目中理想的可穿戴醫療設備是什麼樣子的呢? - 科幻中對此有一些描述。

這一點上,我個人不太認可匿名用戶的答案,正好可以詳細說明一下。我始終認為目前新興的醫療可穿戴設備對現有的臨床效率並沒有極大程度地改善。首先是它們的使用方式並不能極大程度改善患者的使用體驗(血糖、血壓檢測方式依然沒有變化,而且學習成本很高),而由於使用麻煩,勢必導致所取得的數據不太可能是「大量」的,於是更難以「大數據分析」(所謂某公司的生命時間醫學服務【具體不太清楚了】,我就呵呵吧);其次它們所獲取數據的價值其實也是遠遠被高估的或者數據類型不充分的(血氧儀、心脈儀)。譬如,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疾病干預,絕非血壓值和血糖值這種單一數值(可穿戴設備提供的)就能稱為慢病管理的。所以我的認識是,只有基於源自醫療需求的APP(並能結合實際的醫療單位)才是涉入慢病管理的起點,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入硬體設備。PS:硬體設備的成本不高,且精度和可靠性其實很好(從業內人士處獲得的消息),其難度在於演算法——說白了,取得怎麼樣的數據,做怎麼樣的醫療決策並反饋,才是難點。

然後我們看看Share the Journey。Apple不會傻到利用這款工具來構建乳腺癌的社交社區,最後引入醫生對患者進行干預。這種模式在丁香醫生上已經表現出來了,這是兩年前我的答案,那位說很好的同學現在不知道會不會改一下自己的判斷:丁香醫生值得看好嗎?為什麼? - 健康。

那麼蘋果可能會想幹什麼?還是看圖說話:

問題之詳細,遠甚於其他4款APP。但是作為腫瘤,我們知道醫生給到的反饋其實也十分無力,那麼這樣做的原因似乎應該是「基於生活的流行病學調查」了(當然,也能用於緊急狀態下的干預)。這個需求應該是切合研究機構需求的,當我看到合作方有UCLA公衛學院的時候,我想我猜到了至少一半。

這裡我又要補充了,昨天看到雷鋒網上的一篇文章《為什麼說ResearchKit會顛覆醫學研究?》(為什麼說ResearchKit會顛覆醫學研究?),這絕對不是行業人士寫的(即便信源是Wired又如何)。醫學試驗的控制條件絕非一款APP能解決的(未來也難以看到解決,而且FDA也從來沒有批准過任何「在線試驗「或類似的東西,也就是說,FDA不認可此種數據),根本談不上海量數據的意義(但是這不意味著不能利用它來管理入組研究的人員,貌似這是本次APP發布的目的?)此外,此文中提到的選擇性偏倚問題恰恰正是臨床試驗之所以設計精細、條件控制嚴格的理由,反過來說,本身使用新工具帶來的選擇性偏倚(比如年輕人用的多,年紀大的用的少,專業APP男性用的多,女性用的少)才是大問題。總之這篇文章質量不怎麼樣,隨便看看就行了。目前APP直接干預臨床研究還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而已。

接著是和我們宣武醫院合作的帕金森APP Parkinson mPower Study。如果說我的信息是全面的話,這款APP是5款中唯一充分利用到硬體的APP。詳細工作模式是利用iPhone感測器,通過4項測試,包括記憶遊戲、手指點擊測速、發音「Aaaaah」聲波記錄以及行走20步的運動數據,來判斷用戶的帕金森病癥狀。所以它的界面有些特殊,請看:

這個尼瑪可以說是Apple試水硬體的開始么?而這個試水的實用性和前瞻性要顯著高於一群玩票的血糖監測、血壓監測、因為其本質是著眼於「診斷」的(已經不是神馬慢病管理了哦),這難道不是遠程診療的開始?這個野心腦洞我開在這裡,就等後續的結果了。

最後一個心臟病方面的APP與此類似,也用到了硬體設備,但是介入程度尚不及,因此不另作描述了。

所以Apple這次退出了5款APP,在我看來,布局的意義十分明顯,不是簡簡單單地選中了5個疾病那麼簡單。應該說,這些APP的發布,很有可能會使行業格局得以轉向,拭目以待吧。

總結一下來說就是Apple ResearchKit揭示了Apple在醫療健康領域的野心,它第一步選擇與大型醫療機構進行合作,是非常踏實的。也許未來,說不定Apple能推出和我設想一樣的產品(哪些穿戴設備的應用,確實能夠提升人們的健康指標? - 洪嘉君的回答),這時候真的是造福患者、造福全人類了,善莫大焉!


其實有兩個問題需要回答:
1. 為什麼要做research kit
2. 為什麼要和中國的醫院合作

第二個問題我覺得答案比較簡單,先答了:蘋果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了,這次發布會開場視頻就是杭州的蘋果店開業,首發國家裡居然有中國了。要做這些醫學研究類的東西,必須得有中國的醫療團隊作為合作夥伴,否則隨便找個非醫學專業的翻譯肯定出洋相,還會有各種文化差異,疾病差異等,都是中國的醫療團隊能發揮作用的地方。

再回過頭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做research kit?對很多科研人員而言做科研可能就是為了發文章,但從大局上看肯定不是為了發文章才搞科研的,科研是燒錢的,投錢給科研的必然在期望著某種回報。政府給的科研資金如果能減少醫療開銷那或許就賺了,製藥公司投錢給科研,如果發現了新葯,新的診斷方法之類的,他們就能推出新產品,也就賺了。那蘋果打算怎麼從中獲利?

首先當然有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宣傳作用,但這不是主要的。很多research kit的應用看起來第三方軟體公司自己也可以做,為什麼蘋果要自己來做這東西?

我猜想他應該是想要做一個特別簡單的應用開發平台,甚至可能簡單到沒有編程背景的醫生也能自己開發一個簡單的應用出來。你想要問受試者什麼問題?有哪幾個選項?間隔多少時間反覆問一次?做個什麼測試?(預先可以做好各種各樣你可能會想用的測試,打勾就好)然後有的測試比如這次放出來的用聲音測的,聲音錄下來之後的分析處理也可以由蘋果實現做好演算法,醫療科研人員直接就能得到結果,可能是個陰性陽性,也可能是個分級,甚至是個定量的分值。當這麼一個簡單易用的平台搭建好之後,如果research kit確實能為醫學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的話,大家必然紛紛開始開發自己的應用,然後給病人用。

於是假設你是一個患者的話,哪怕每次你跑去不同的醫院,醫生除了正常給你解釋病情,開藥,安排下次複診之外,幾乎都還會叮囑你一句,如果你是蘋果用戶的話,就下載某個應用,這樣他能獲得一些對你的治療很重要的數據,有助於你的康復。如果你是安卓用戶的話就算了,他沒學過編程,只會用蘋果的research kit做這個應用,所以只能在蘋果設備上使用。

你下次買手機的時候,是不是會更傾向於買蘋果的?

你可能覺得我怎麼跑題了,這裡討論的明明是搞科研的research kit啊,怎麼說著說著成實際治療了?因為現在技術還不成熟啊,所以先從科研開始,你要做科研,肯定得設計各種評估患者的方式吧?原先靠醫生判斷的測試結果,現在要設計怎麼靠手機判斷,做出來後得評估效果是否和醫生判斷的一樣準確(甚至更準確)。慢慢地這些東西做得多了,蘋果就會有一整套技術,能用手機對你進行各種醫生可能想做的測試,這時候就能發布新的可能叫medical kit的東西了。從research kit的應用中積累的技術就能應用到新的medical kit,同時這些用手機做的測試又都有事先驗證過,醫生不至於因為懷疑你用手機測出來的結果準不準而拒絕在實際治療中使用這些測試。

所以我想蘋果感興趣的,是通過research kit開發出一套能用移動設備代替傳統檢測方式的技術。你可以想像現在醫學上常規使用的各種檢測方式,除了通過問卷對你進行打分之外,有多少是能很輕鬆地直接搬上手機的?醫學裡這麼多疾病,這麼多檢測方法,光靠蘋果自己關起門來研發,得耗費多少人力物力?通過research kit的廣泛應用,蘋果就能發動全球的醫學科研人員幫他們出主意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作為受試者的老百姓也自然地成為了最先適應這些基於移動設備的醫學檢查方式的一批人。

寫到這裡,我想唯一剩下的問題就是,你怎麼知道在蘋果花了這麼大力氣之後,醫生們就一定會爭先恐後地開始用這些應用來輔助治療?

我想這主要是由移動設備的優勢帶來的。iPhone我們平時歲時帶在身邊,所以能很輕鬆地每天抽空回答幾個常規問題,做幾個測試。智能手錶出來後還會有心跳和手臂運動的數據。如果手錶做得足夠舒適你願意戴著手錶睡覺的話,就可以監測你24小時的心跳。比如如果在research kit探索過程中發現了睡眠時心率與某種疾病的關係的話,醫生就會建議你每天戴著手錶睡覺,第二天早上你和醫生就都能看到監測結果了,出現異常的話醫生或許能直接叫你立刻複診或直接告訴你如何改變治療方案,而不是原來死板的「過兩個星期再來複診,我看看效果如何」。而且就算醫生不來找你,你看到異常的結果後可能也會決定要提前去找醫生。另外如果你是第一次就診的話,或許手機已經儲存了你之前的各種心跳、運動數據,醫生在診斷時就能有更多數據供他參考。

概括地說,就是移動設備能測一些原本無法測的數據,而且還能讓醫患之間的溝通更及時。

另外有些慢性病的治療可能是需要患者多運動的。你看看肥胖會增加哪些疾病的風險就知道這種情況會有多頻繁。現在醫生也只能跟患者說要多運動,患者不運動他也沒辦法。但有了智能手錶後,有一種可能的情況是醫生可以實時知道患者有沒有運動,如果患者一整天心跳穩定在安靜時的水平,手錶也沒檢測到手臂的劇烈運動之類的數據,計算機基本就能推斷這個患者今天沒達到要求的運動量了,這個時候是告知患者家屬讓他們幫忙督促,或是告知醫生,這個就隨便人們想要怎麼設定了。

暫時就這些想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洪嘉君是宣武的,具體research做什麼都講的很到位了。
醫療信息化涉及的產業基礎太多了!目前橫跨軟硬體,PC、移動端,商業工作、生活娛樂的巨無霸只有三家,微軟,蘋果,谷歌。而醫療器械廠商,西門子、飛利浦、GE等勢必有人要單幹,有人要聯合。
毫無疑問,亦只有蘋果能夠做到用戶群統一的體驗,海量的用戶(潛在)基數,樣本數啊?這是個什麼樣的優勢?對於醫院、應用商和Apple來說,教育成本低(你基本不用煩惱病人是什麼手機,什麼系統,怎麼連接,怎麼操作,設備碎片化是安卓進入實際用戶群最大的痛點)
醫學研究講究數據的真實有效,不同系統、設備採集的數據還需要驗證其可靠性,Apple的閉環統一先天契合這個要求,由設備造成的數據測量誤差可以粗暴理解為相同的影響因子,這對於研究人員的後續工作提供了保障。
實在不看好基礎醫療信息(血糖、血壓)的所謂智能穿戴設備,噱頭遠遠大於實際作用,設備碎片化嚴重,對醫院來講,數據可信度低,承受風險高,數據沒有意義,可穿戴還有什麼意義?
關鍵一句話,數據就是要拿來research!
微軟其實在醫學信息領域不是新手,HIS它也是伸過腳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厚積薄發。
谷歌連眼鏡都沒搞好,畢竟不是做營銷的!
火花不過是巨頭加入戰局的前奏而已。


對於很多慢性疾病來說,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在醫院之內,而是在醫院之外。然而,醫院之外的工作包括對慢性病患的生活方式進行管理(數據的收集,行為的干預)。這部分工作十分零散、龐雜,因此非常難。國外有一些相對先進的模式,比如台灣的「健康小屋」;但是在國內,這部分工作基本上是空白。我們很難看到醫生對出院的病人進行定期隨訪。

這之後的結果便是慢性病治療療效的下降,進一步引起更多的醫療開支。舉例來說,當一個中風的病人無法規範自己的藥物使用、飲食習慣等等的時候,再次卒中的幾率就會非常大。其次院外對於醫生來說非常有價值的數據往往會被遺失,更不用說將其結構化發現其中或多或少的內在規律了。

因此慢性疾病(包括蘋果這次推出Apple ResearchKit的疾病)最大的問題就是院外數據的遺失。這是醫患之間繼續深入交流的基礎,是臨床研究的基礎,也是改善患者預後、減少醫療開支的基礎,以後很多的移動醫療可能方案如遠程視頻問診/社區便捷問診/處方藥線上銷售等,都必須依賴這些數據的實現。

這也是為什麼仁人志士們前仆後繼做這個領域的原因。但是正如 @洪嘉君 所言,院內的IT工具已經非常成熟,但是院外的IT工具,卻仍然沒有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也非常難有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

為什麼那麼難呢?

因為醫患對於這個解決方案的定位和目的完全不一樣。

對於這個收集院外數據的APP,醫生希望的是:

根據各種疾病的相關指南制定這個APP,提醒病人錄入指南要求的數據,數據錄入要求準確、準時,更多更嚴格生活方式干預。

病人希望的是:

根據數據易得性制定這個APP,使之更方便實用,更加符合人性。

從醫生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非常嚴謹、富有價值,但是卻缺乏用戶體驗的產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較為符合用戶體驗,但是卻缺乏專業性,醫生覺得科學性不足的產品。

以往市面上的APP往往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注重交互注重體驗,但是再進一步服務的時候會受到醫生的質疑。比如一個糖尿病的血糖收集的app,就算有5000個病人測血糖,錄入數據;數據有用么,數據仍然會有問題:1,怎麼保證病人測量時間的正確;2,怎麼保證病人測量方式的正確;3,怎麼保證病人測量的持久度?

在一個血糖的數據上就會有那麼多問題,更不用說更多其他數不勝數的糖尿病需要管理和分析的數據了。

這次蘋果的思路正好相反,犧牲一部分的用戶體驗,換來科學性,更加偏向於對醫生的價值。也為以後更多的服務鋪路。

然而挑戰的地方在於,真的有那麼多病人願意花時間填寫這些問題么?真的有那麼多病人懂得正確表達這些問題的答案么?

這個死結的解開者,個人認為,更有可能是硬體的發展,在沒有大的硬體發展之前,希望通過軟體實現院外數據的收集,更像是一個遙遠的夢,而不是一個唾手可得的明天。


我在波士頓的時候~所在的醫院~和谷歌公司合作~
當時 google glass 剛推出來 就放到我們醫院 臨床部門使用~
那是 閃瞎狗眼啊~查房的時候 帶個 谷歌眼鏡 要看什麼 檢查結果 動動嘴 摸摸 眼鏡框 就行了~

但是 ~過了這麼久~
好像 也沒聽說 怎麼樣了~事實上 好多醫生也沒有用~
其實 和國內相比 他們也已經很先進了~查房的時候 都是住院醫帶個ipad~

因此 本人對於這種 前沿科技與醫院的交互使用 保持 一定的 保守~
姑且觀之吧~


首先是APPLE出品,大有可為。

因為本人一直做歐美市場的APP及移動互聯網創業,我覺得health kit的出現定會給歐美市場颳起一陣新風。至於形式表現應該是醫生通過 KIT可以定製出很多數據收集的APP,但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數據噪音(準確性問題),另一個是越精細的數據,用戶配合起來越麻煩。當然,以歐美用戶的素養和空閑情況,會比國內用戶好很多。

至於國內市場,給青年醫生和實習醫生或者三四線地區有見識的醫生一個新的選擇。去除了大牌醫生壟斷病患數據和問診權利的情況。可以讓其自主跟蹤一些病患離院後的數據。以現今大數據的理論,有可能會從大數據中篩到金子,提升自身問診及診療水平。

通過APP跨國醫療的可能性?我認為是存在的,筆者就曾經因為一種小病,在中國頂級醫院治療過,但看國外頂級醫院的治療方法截然不同。無法說好壞,但多個選擇總是多條路。

高度關注糖尿病通過高科技的診療和預防,我敬愛的爺爺在90多歲時就是死於糖尿病併發症。

非醫學人士,純屬自己的想法,還請各位拍磚指教。

大家如果有什麼醫療類的APP有想法或者需要開發團隊的,我司願意投資並請我司已經投資的開發團隊幫助開發,願共同推進醫療信息化。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丟失的蘋果產品的密碼可以被破解?
如何讓手中的 MacBook 物盡其用?
為什麼 iPad Air 的 A 是大寫而 iPad mini 的 m 是小寫?
三星 Note7爆炸,如果換做蘋果團隊處理,會怎麼平息這場危機?
如何看待網民們喜歡黑iPhone X?

TAG:蘋果公司AppleInc | 首都醫科大學 | ResearchK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