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從沒有記載超能力,是否證明世上沒超能力?

上下五千年,都沒超能力的記載,是否能證明世界上沒超能力?(可能有人說由於突變,可能有少部分人擁有超能力。假如有這種人,那為什麼全部不約而同地不出現在正史里?)
ps:我相信人類緩慢地進化,終有一天可能擁有超能力,但不會是這幾千年內


梁武帝的高僧開會突然發狂,說的話記錄下是未來的皇帝下場,秦始皇的亡秦者胡也

程濟,陝西省西安府朝邑縣(今陝西省大荔縣)人,洪武末年通過了明經科的科舉考試,被委派到四川岳池縣當儒學教諭一職。他身懷道術。據明代古籍《續藏書?卷七》記載:四川岳池距離陝西朝邑有千里之遙,而他卻能做到晚上在朝邑吃飯睡覺,白天在岳池處理公務。

朱元璋駕崩後,其孫子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史稱明惠帝,也稱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不久,程濟便上書給朝廷說某月某日北方兵起,大明將有戰事。建文帝認為,這不是一個小小教諭當言之事,實乃亂政之辭,於是便下令逮捕程濟,押至南京問罪。到了南京程濟被判死罪,將殺之前,他被帶到建文帝面前,此時程濟大呼:陛下且先留臣不死,到時我的話若不應驗,再殺我頭也不遲。建文帝對程濟如此自信很好奇,便暫不殺他,只將其關在牢里。

不久燕王朱棣起兵,史稱「靖難」,其時間正好與程濟說的一天也不差。建文帝知道程濟有超常的能力,便將他釋放出來,任命他為翰林院編修,經常聽取他的意見,頗受信任。在明廷與燕王朱棣的戰爭中,程濟曾經跟著朝廷的軍隊北上作戰。當時朝廷的部隊在徐州擊敗了燕王的部隊,就認為是一次大捷,於是樹碑紀念,碑上刻著領軍諸將官的姓名,程濟也名列其中。

碑立好後,眾人興高采烈,唯獨程濟一人夜間前往碑前祭奠,人皆莫測用意。後來,燕王大軍再下徐州,朝廷大敗。朱棣見到紀功碑,一時大怒,下令左右以鐵錐錐掉碑上文字,剛錐了幾下,又命停下,叫人抄下碑上所刻姓名,按姓名挨個誅殺,而程濟之名恰恰在被鐵錐錐掉之處,因而得免此災。此時人們才明白程濟之前為何在碑前祭奠,就是他那時已經預料到碑上有名者難逃劫數。也有人說程濟在碑前祭奠是在做法免除災劫。

後來燕王大軍攻至南京,在燕軍入城的危急關頭,建文帝又想到了他,急召其問計。程濟答道:天數已定,出走可免。於是,他與建文帝一起逃亡。傳說建文帝在程濟等人幫助下,以僧人身份雲遊四方,後來程濟也出家為道,倆人一僧一道,雲遊天下。因為程濟身懷道術,建文帝流亡期間,多次遇險,都是經他事先預知而設法脫險的。

《明史》中關於程濟擁有超常能力的記載:

「程濟,朝邑人,有道術。洪武末官岳池教諭。惠帝即位,濟上書言,某月日北方兵起。帝謂非所宜言,逮至,將殺之。濟大呼曰:「陛下幸囚臣,臣言不驗,死未晚。」乃下之獄,已而燕兵起。釋之,改官編修,參北征軍,淮上敗,召還。或曰,徐州之捷,諸將樹碑紀功,濟一夜往祭,人莫測。後燕王過徐,見碑大怒,趣左右椎之。再椎,遽曰:「止!為我錄文來。」已,按碑行誅,無得免者,而濟名適在椎脫處。」

志第十八  符瑞中

  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不刳胎剖卵則至。麕身而牛尾,狼項而一角,黃色而馬足。含仁而戴義,音中鍾呂,步中規矩,不踐生蟲,不折生草,不食不義,不飲洿池,不入坑阱,不行羅網。明王動靜有儀則見。牡鳴曰「逝聖」,牝鳴曰「歸和」,春鳴曰「扶幼」,夏鳴曰「養綏」。

  漢武帝元狩元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漢武帝太始二年三月,獲白麟。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麒麟五十一見郡國。漢安帝延光三年七月,麒麟見潁川陽翟。延光三年八月戊子,麒麟見潁川陽翟。延光四年正月壬午,麒麟見東郡濮陽。漢獻帝延康元年,麒麟十見郡國。

  吳孫權赤烏元年八月,武昌言麒麟見。又白麟見建業。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麒麟見南郡枝江。晉武帝咸寧五年二月甲午,白麟見平原鬲縣。咸寧五年九月甲午,麒麟見河南陽城。晉武帝太康元年四月,白麟見頓丘。晉愍帝建興二年九月丙戌,麒麟見襄平,州刺史崔毖以聞。晉元帝太興元年正月戊子,麒麟見豫章。晉成帝咸和八年五月己巳,麒麟見遼東。

  鳳凰者,仁鳥也。不刳胎剖卵則至。或翔或集。雄曰鳳,雌曰凰。蛇頭燕頷,龜背鱉腹,鶴頸雞喙,鴻前魚尾,青首駢翼,鷺立而鴛鴦思。首戴德而背負仁,項荷義而膺抱信,足履正而尾系武。小音中鍾,大音中鼓。延頸奮翼,五光備舉。興八風,降時雨,食有節,飲有儀,往有文,來有嘉,游必擇地,飲不妄下。其鳴,雄曰「節節」,雌曰「足足」。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上朔」,夕鳴曰「歸昌」,昏鳴曰「固常」,夜鳴曰「保長」。其樂也,徘徘徊徊,雍雍喈喈。唯鳳皇為能究萬物,通天祉,象百狀,達王道,率五音,成九德,備文武,正下國。故得鳳之象,一則過之,二則翔之,三則集之,四則春秋居之,五則終身居之。

  漢昭帝始元三年十月,鳳皇集東海,遣使祠其處。漢宣帝本始元年五月,鳳皇集膠東。本始四年五月,鳳皇集北海。漢宣帝地節二年四月,鳳皇集魯,群鳥從之。漢宣帝元康元年三月,鳳皇集泰山、陳留。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鳳。漢宣帝神雀二年二月,鳳皇集京師,群鳥從之以萬數。神雀四年春,鳳皇集京師。神雀四年十月,鳳皇十一集杜陵。神雀四年十二月,鳳皇集上林。

  漢宣帝甘露三年二月,鳳皇集新蔡,群鳥四面行列,皆向鳳皇立,以萬數。

  漢光武建武十七年十月,鳳皇五,高八九尺,毛羽五采,集潁川郡,群鳥並從行列,蓋地數頃,留十七日乃去。

  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鳳皇百三十九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二月,車駕東巡。其月戊子,鳳皇集濟南台縣丞霍收舍樹上,賜台長嶷帛十五匹,收二十匹,尉半之,吏卒人三匹;鳳皇所過亭部,無出今年田租;賜男子爵人二級。延光三年十月壬午,鳳皇集京兆新豐西界槐樹。漢桓帝建和元年十一月,鳳皇見濟陰己氏。漢靈帝光和四年秋,五色大鳥見新城,群鳥隨之。民皆謂之鳳皇。漢獻帝延康元年八月,石邑縣言鳳皇集。又郡國十三言鳳皇見。

  吳孫權黃武五年七月,蒼梧言鳳皇見。孫權黃龍元年四月,夏口、武昌並言鳳皇見。吳孫亮建興二年十一月,大鳥五見於春申。吳孫皓建衡四年正月,西苑言鳳皇集。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鳳皇見上黨高都。泰始元年十二月,鳳皇二見河南山陽。泰始元年十二月,鳳皇三見馮翊下邽。晉穆帝昇平四年二月辛亥,鳳皇將九子見鄖鄉之豐城。十二月甲子,又見豐城,眾鳥隨從。昇平五年四月己未,鳳皇集沔北,至於辛酉。百姓聚觀之。

  宋武帝永初元年七月戊戌,鳳皇見會稽山陰。文帝元嘉十四年三月丙申,大鳥二集秣陵民王顗園中李樹上,大如孔雀,頭足小高,毛羽鮮明,文采五色,聲音諧從,眾鳥如山雞者隨之,如行三十步頃,東南飛去。揚州刺史彭城王義康以聞。改鳥所集永昌里曰鳳皇里。孝武帝孝建元年正月庚申,鳳皇見丹徒篸賢亭,雙鵠為引,眾鳥陪從。征虜將軍武昌王渾以聞。

  神鳥者,赤神之精也,知音聲清濁和調者也。雖赤色而備五采,雞身,鳴中五音,肅肅雍雍。喜則鳴舞,樂處幽隱。風俗從則至。

  漢宣帝五鳳三年三月辛丑,神鳥集長樂宮東闕樹上,又飛下地,五采炳發,留十餘刻。漢章帝元和中,神鳥見郡國。

  黃龍者,四龍之長也。不漉池而漁,德至淵泉,則黃龍游於池。能高能下,能細能大,能幽能冥,能短能長,乍存乍亡。赤龍、《河圖》者,地之符也。王者德至淵泉,則河出《龍圖》。

  漢惠帝二年正月癸酉,兩龍見蘭陵人家井中。漢文帝十五年春,黃龍見成紀。漢宣帝甘露元年四月,黃龍見新豐。

  漢成帝鴻嘉元年冬,黃龍見真定。漢成帝永始二年二月癸未,黃龍見東萊。漢光武建武十二年六月,黃龍見東阿。

  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黃龍四十四見郡國。元和中,青龍見郡國。元和中,白龍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元年八月辛卯,黃龍見九真。延光三年九月辛亥,黃龍見濟南歷城。延光三年十二月乙未,黃龍見琅邪諸縣。延光四年正月壬午,黃龍二見東郡濮陽。

  漢桓帝建和元年二月,黃龍見沛國譙。漢桓帝元嘉二年八月,黃龍見濟陰句陽,又見金城允街。漢桓帝永光元年八月,黃龍見巴郡。漢獻帝延康元年三月,黃龍見譙。又郡國十三言黃龍見。魏明帝青龍元年正月甲申,青龍見郟之摩陂井。帝親與群臣共觀之,既而詔書工圖寫,龍潛而不見。魏明帝景初元年二月壬辰,山茌縣言黃龍見。

  魏少帝正元元年十月戊戌,黃龍見鄴井中。魏少帝甘露元年正月辛丑,青龍見軹縣井中凡二。甘露元年六月,青龍見元城縣界井中。甘露二年二月,青龍見溫縣井中。甘露三年八月甲戌,黃龍、青龍仍見頓丘、冠軍、陽夏縣井中。甘露四年正月,黃龍二見寧陵縣井中。

  魏元帝景元元年十二月甲申,黃龍見莘縣井中。景元三年二月,青龍見軹縣井中。

  劉備未即位前,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

  吳孫權黃武元年三月,鄱陽言黃龍見。吳孫權黃龍元年四月,夏口、武昌並言黃龍見;權因此改元。作黃龍牙,常在軍中,進退視其所向,命胡綜為賦。

  吳孫權赤烏五年三月,海鹽縣言黃龍見縣井中二。赤烏十一年,雲陽言黃龍見。黃龍二又見武陵吳壽,光色炫耀。

  吳孫休永安四年九月,布山言白龍見。永安五年七月,始新言黃龍見。永安六年四月,泉陵言黃龍見。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青龍二見濟陰定陶。泰始元年十二月,青龍見魏郡湯陰。泰始元年十二月,黃龍見河南洛陽洛濱。泰始元年十二月,白龍二見太原祁。泰始二年七月壬午,黃龍見巴西閬中。泰始三年四月戊午,有司奏:「張掖太守焦勝言,氐池縣大柳谷口青龍見。」

  晉武帝咸寧二年六月丙申,白龍二見於新興九原居民井中。咸寧二年十月庚午,黃龍二見於漢嘉靈關。咸寧二年十一月癸巳,白龍二見須度支部。咸寧五年十一月甲寅,青龍見京兆霸城。

  晉武帝太康元年八月,白龍三見於永昌。太康三年閏四月己丑,白龍二見濟南歷城。太康五年正月癸卯,青龍二見武庫井中,帝親往觀之。太康六年九月,白龍見京兆陰盤。太康九年十二月戊申,青龍一見魯國公丘居民井中。晉惠帝元康七年三月己酉朔,成皋縣獄有龍升天。

  宋武帝永初元年七月,青龍見義興陽羨。永初元年八月,青龍二見南郡江陵。

  文帝元嘉十三年九月己酉,會稽郡西南向曉,忽大光明,有青龍騰躍凌雲,久而後滅。吳興諸處並以其日同見光景。揚州刺史彭城王義康以聞。元嘉二十一年十月己丑,永嘉永寧見黃龍自雲而下,太守臧藝以聞。元嘉二十五年五月丁丑,黑龍見玄武湖北,苑丞王世宗以聞。元嘉二十五年五月戊戌,黑龍見玄武湖東北隈,揚州野吏張立之以聞。元嘉二十五年八月辛亥,黃龍見會稽,太守孟顗以聞。元嘉二十五年,廣陵有龍自湖水中升天,百姓皆見。

  孝武帝孝建二年七月癸丑,黃龍見石頭城外水濱,中護軍湘東王彧以聞。孝建三年五月己未,龍見臨川郡,江州刺史東海王禕以聞。孝武大明元年五月癸亥,黑龍見晉陵占石村。改村為津里。

  靈龜者,神龜也。王者德澤湛清,漁獵山川從時則出。五色鮮明,三百歲游於蕖葉之上,三千歲常游於卷耳之上。知存亡,明于吉凶。禹卑宮室,靈龜見。玄龜書者,天符也。王者德至淵泉,則雒出龜書。

  魏文帝初,神龜出於靈池。

  吳孫權時,靈龜出會稽章安。

  魏元帝咸熙二年二月甲辰,朐縣獲靈龜以獻。

  晉長沙王乂坐同產兄楚王瑋事,徙封常山,後還復國。在常山穿井,入地四丈,得白玉方三四尺。玉下有大石,其中有龜長二尺余,時人以為復國之祥。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四月戊申,白龜見吳興餘杭,太守文道恩以獻。元嘉二十年四月辛卯,白龜見吳興餘杭,揚州刺史始興王浚以聞。元嘉二十四年十月甲午,揚州刺史始興王浚獲白龜以獻。

  孝武帝大明三年三月戊子,毛龜見宣城廣德,太守張辨以獻。大明四年六月壬寅,車駕幸籍田,白龜見於千畝,尚書右僕射劉秀之以獻。大明七年八月乙未,毛龜見新安王子鸞第,獲以獻。

  明帝泰始二年八月丙辰朔,四眼龜見會稽,會稽太守巴陵王休若以獻。泰始二年八月丙寅,六眼龜見東陽長山,文如爻卦,太守劉勰以獻。泰始六年九月己巳,八眼龜見吳興故鄣,太守褚淵以獻。明帝泰豫元年十月壬戌,義興陽羨縣獲毛龜,太守王蘊以獻。

  龍馬者,仁馬也,河水之精。高八尺五寸,長頸有翼,傍有垂毛,鳴聲九哀一作音。騰黃者,神馬也,其色黃。王者德御四方則出。白馬硃鬣,王者任賢良則見。澤馬者,王者勞來百姓則至。夏馬颻,黑身白鬣尾,殷馬駱,白身黑鬣尾,周馬騂,赤身黑鬣尾。

  漢章帝元和中,神馬見郡國。

  晉懷帝永嘉六年二月壬子,神馬鳴南城門。

  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六月甲申朔,寧州刺史費統上言:「所統晉寧之滇池縣,舊有河水,周回二百餘里。六月二十八日辛亥,神馬二匹,一白一黑,忽出於河中,去岸百步。縣民董聰見之。」

  白象者,人君自養有節則至。

  宋文帝元嘉元年十二月丙辰,白象見零陵洮陽。元嘉六年三月丁亥,白象見安成安復,江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

  漢武帝元狩二年三月,南越獻馴象。

  白狐,王者仁智則至。

  晉成帝咸康八年七月,燕王慕容皝上言白狢見國內。

  赤熊,佞人遠,姦猾息,則入國。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十二月,白熊見新安歙縣,太守到元度以獻。

  九尾狐,文王得之,東夷歸焉。

  漢章帝元和中,九尾狐見郡國。

  魏文帝黃初元年十一月甲午,九尾狐見鄄城,又見譙。

  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則至。

  漢章帝建初七年十月,車駕西巡,得白鹿於臨平觀。漢章帝元和中,白鹿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六月辛未,白鹿見右扶風雍。延光三年七月,白鹿見左馮翊。

  漢桓帝永興元年二月,白鹿見張掖。

  魏文帝黃初元年,郡國十九言白鹿及白麋見。

  晉武帝泰始八年十月,白鹿見扶風雍,州刺史嚴詢獲以獻。晉武帝太康元年三月,白鹿見零陵泉陵。太康元年五月甲辰,白鹿見天水西縣,太守劉辛獲以獻。太康三年七月壬子,白鹿見零陵,零陵令蔣微獲以獻。

  晉惠帝元康元年九月乙酉,白鹿見交趾武寧。

  晉愍帝建武元年五月戊子,白鹿見高山縣。

  晉元帝太興三年正月,白鹿二見豫章。太興三年四月,白鹿見晉陵延陵。晉元帝永昌元年九月,白鹿見江乘縣。

  晉成帝咸和四年五月甲子,白鹿見零陵洮陽,獲以獻。咸和四年七月壬寅,長沙郡邏吏黃光於南郡道遇白鹿,驅之不去,直來就光,追尋光三百餘步。光遂抱取,遣吏李堅奉獻。咸和九年八月己未,白鹿見長沙臨湘。晉成帝咸康二年七月,白鹿見豫章望蔡,太守桓景獲以獻。

  晉孝武太元十六年三月癸酉,白鹿見豫章望蔡,獲以獻。太元十八年五月辛酉,白鹿見江乘,江乘令田熙之獲以獻。太元二十年九月丁丑,白鹿見巴陵清水山,荊州刺史殷仲堪以獻。

  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白鹿見長沙,荊州刺史桓玄以聞。

  宋文帝元嘉五年七月丙戌,白鹿見東莞莒縣岣峨山,太守劉玄以聞。元嘉九年正月,白鹿見南譙譙縣,豫州刺史長沙王義欣以獻。元嘉十四年,白鹿見文鄉。元嘉十七年五月甲午,白鹿見南汝陰宋縣,太守文道恩以獻。元嘉二十年八月,白鹿見譙郡蘄縣,太守鄧琬以獻。元嘉二十二年二月,白鹿見建康縣,揚州刺史始興王浚以聞。元嘉二十二年二月辛未,白鹿見南康灨縣,南康相劉興祖以獻。元嘉二十三年二月戊戌,白鹿見交州,交州刺史檀和之以獻。元嘉二十三年六月丙辰,白鹿見彭城彭城縣,征北將軍衡陽王義季獲以獻。元嘉二十七年二月壬辰朔,白鹿見濟陰,徐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元嘉二十九年八月癸酉,白鹿見鄱陽,南中郎將武陵王駿以獻。元嘉三十年十一月壬午,白鹿見南琅邪,南琅邪太守王僧虔以獻。元嘉三十年十一月癸亥,白鹿見武建郡,雍州刺史硃修之以獻。

  孝武帝孝建三年三月庚子,白鹿見臨川西豐縣。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甲申,白鹿見南平。大明二年四月己丑,白鹿見桂陽郴縣,湘州刺史山陽王休祐以獻。大明三年正月癸巳,白鹿見南琅邪江乘,南徐州刺史劉延孫以獻。大明三年三月辛卯,白鹿見廣陵新市,太守柳光宗以聞。大明五年五月丙寅,白鹿見南東海丹徒,南徐州刺史劉延孫以獻。大明八年六月甲子,白鹿見衡陽郡,湘州刺史江夏王世子伯禽以獻。

  明帝泰始二年二月乙亥,白鹿見宣城,宣城太守劉韞以聞。泰始五年二月己亥,白鹿見長沙,湘州刺史劉韞以獻。泰始六年十二月乙未,白鹿見梁州,梁州刺史杜幼文以聞。

  後廢帝元徽三年二月甲子,白鹿見郁洲,青冀二州刺史、西海太守劉善明以獻。

  三角獸,先王法度修則至。闕

  一角獸,天下平一則至。闕

  六足獸,王者謀及眾庶則至。闕

  比肩獸,王者德及矜寡則至。闕

  獬豸知曲直,獄訟平則至。闕

  白虎,王者不暴虐,則白虎仁,不害物。

  漢宣帝元康四年,南郡獲白虎。

  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白虎二十九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八月戊子,白虎二見潁川陽翟。

  漢獻帝延康元年四月丁巳,饒安縣言白虎見。又郡國二十七言白虎見。

  吳孫權赤烏六年正月,新都言白虎見。赤烏十一年五月,鄱陽言白虎仁。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見河南陽翟。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見弘農陸渾。泰始二年正月己亥,白虎見遼東樂浪。泰始二年正月辛丑,白虎見天水西。

  晉武帝咸寧三年二月乙丑,白虎見沛國。晉武帝太康元年八月,白虎見永昌南罕。太康四年七月丙辰,白虎見建平北井。太康十年十月丁酉,白虎見犍為。

  晉成帝咸和八年五月己已,白虎見新昌縣。晉簡文帝咸安二年三月,白虎見豫章南昌縣西鄉石馬山前。

  晉孝武太元十四年十一月辛亥,白虎見豫章郡。太元十九年二月,行鞏令劉啟期言白虎頻見。太元十九年二月,行溫令趙邳言白虎頻見。

  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襄陽言騶虞見於新野。

  宋武帝永初元年八月癸巳,白虎見枝江。

  少帝景平元年十月,白虎見桂陽耒陽。

  文帝元嘉十九年十月,白虎見弋陽、期思二縣,南豫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元嘉二十五年二月己亥,白虎見武昌,武昌太守蔡興宗以聞。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丁丑,白虎見蜀郡二,赤虎導前,益州刺史陸徽以聞。元嘉二十六年四月戊戌,白虎見南琅邪半陽山,二虎隨從,太守王僧達以聞。

  孝武孝建三年三月壬子,白虎見臨川西豐。

  白狼,宣王得之而犬戎服。闕

  白麞,王者刑罰理則至。

  晉武帝咸寧元年四月丙戌、乙卯,白麞見琅邪,趙王倫以獻。咸寧三年七月壬辰,白麞見魏郡。晉武帝太康三年八月,白麞見梁國蒙,梁相解隆獲以獻。太康五年九月己酉,白麞見義陽。太康七年五月戊辰,白麞見汲郡。

  晉成帝咸和九年五月癸酉,白麞見吳國吳縣,內史虞潭獲以獻。

  晉穆帝永和元年八月,白麞見吳國吳縣西界包山,獲以獻。永和八年十二月,白麞見丹陽永世,永世令徐該獲以獻。永和十二年十一月庚午,白麞見梁郡,梁郡太守劉遂獲以獻。

  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白麞見荊州,荊州刺史桓玄以聞。

  宋少帝景平元年五月癸未,白麞見義興陽羨,太守王准之獲以獻。景平二年六月,白麞見南郡江陽,太守王華獻之太祖。太祖時入奉大統,以為休祥。

  文帝元嘉五年四月乙巳,白麞見汝陽武津,太守鄭據獲以獻。元嘉十二年正月,白麞見東萊黃縣,青、冀州刺史王方回以獻。元嘉十九年五月,山陽張休宗獲白麞,南兗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以獻。元嘉二十年八月,白麞見江夏安陸,內史劉思考以獻。元嘉二十五年二月己丑,白麞見淮南,太守王休獲以獻。元嘉二十五年四月戊午,白麞見南琅邪,太守王遠獲以獻。元嘉二十五年五月辛未朔,華林園白麞生二子皆白,園丞梅道念以聞。元嘉二十六年五月丙戌,白麞見馬頭,豫州刺史南平王鑠以獻。元嘉二十七年正月己丑,白麞見濟陰,徐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元嘉二十七年四月癸丑,華林園白麞生一白子,園丞梅道念以聞。元嘉二十九年六月壬戌,白麞見晉陵暨陽,南徐州刺史始興王浚以獻。

  孝武帝孝建三年六月癸巳,白麞見廣陵,南兗州以獻。孝武帝大明元年七月丁丑,白麞見東萊曲城縣,獲以獻。大明二年正月壬戌,白麞見山陽,山陽內史程天祚以獻。大明二年二月辛丑,白麞見濟北,濟北太守殷孝祖以獻。大明五年九月己巳,白麞見南陽,雍州刺史永嘉王子仁以獻。大明六年四月戊辰,白麞見營陽,湘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以獻。大明七年正月庚寅,白麞見南陽,荊州刺史臨海王子頊以獻。大明七年六月己巳,白麞見武陵臨沅,太守劉衍以獻。大明七年九月癸未,白麞見南陽,雍州刺史劉秀之以獻。

  明帝泰始三年五月癸酉,白麞見南東海丹徒,南徐州刺史桂陽王休范以獻。泰始三年五月乙卯,白麞見北海都昌,青州刺史沈文秀以獻。泰始五年正月癸卯,白麞見汝陰樓煩,豫州刺史劉勔以獻。明帝泰豫元年十月壬戌,白麞見義興國山,太守王蘊以獻。

  後廢帝元徽元年正月甲午,白麞見海陵寧海,寧海太守孫嗣之以獻。

  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五月甲寅,東宮隊白從陳超獲黑麞於肥如縣,皇太子以獻。元嘉二十三年十月辛巳,東宮將魏榮獲青麞於秣陵。元嘉十年十二月,營城縣民成公會之於廣陵高郵界獲白麞麂以獻。

  孝武帝大明元年二月己亥,白麂見會稽諸暨縣,獲以獻。

  銀麂,刑罰得共,民不為非則至。闕

  赤兔,王者德盛則至。闕

  比翼鳥,王者德及高遠則至。闕。

  赤雀,周文王時銜丹書來至。

  晉愍帝建興三年四月癸酉,赤雀見平州府舍。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五月,赤雀集南平郡府,內史臧綽以聞。

  孝武帝孝建元年五月己亥,臨沂縣魯尚斯軍人於城上獲赤雀,太傅假黃鉞江夏王義恭以獻。

  福草者,宗廟肅,則生宗廟之中。闕

  蒼烏者,賢君修行孝慈於萬姓,不好殺生則來。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丁丑,蒼鳥見襄陽縣。大明二年四月甲申,蒼鳥見襄陽,雍州刺史王玄謨以獻。

  甘露,王者德至大,和氣盛,則降。柏受甘露,王者耆老見敬,則柏受甘露。竹受甘露,王者尊賢愛老,不失細微,則竹葦受甘露。

  漢宣帝元康元年三月,甘露降未央宮。漢宣帝神雀二年二月,甘露降京師。神雀四年春,甘露降京師。

  漢宣帝五鳳二年正月,甘露降京師。

  漢成帝元延四年三月,甘露降京師。

  漢光武建武中元元年五月,郡國上甘露降。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正月戊子夜,帝夢見光武帝、光烈皇后,夢中喜覺,悲不能寐。明旦上陵,百官、胡客悉會。太常丞上言,其日陵樹葉有甘露。帝令百官采甘露。帝自伏御床,視太后庄器奩中物,流涕,敕易奩中脂澤之具。永平十七年春,甘露仍降京師。

  漢章帝元和中,甘露降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四月丙戌,甘露下沛國豐。延光三年七月,甘露下左馮翊頻陽。

  漢桓帝延熹三年四月,甘露降上郡。漢桓帝永康元年八月,甘露降巴郡。

  魏文帝初,郡國三十七言甘露降。魏少帝甘露元年五月,鄴及上洛並言甘露降。魏元帝咸熙二年四月,南深澤縣言甘露降。

  吳孫權黃武前,建業言甘露降。黃武二年五月,曲阿言甘露降。

  吳孫權嘉禾五年三月,武昌言甘露降於禮賓殿。吳孫權赤烏二年三月,零陵言甘露降。赤烏九年四月,武昌言甘露降。吳孫皓甘露元年四月,蔣陵言甘露降。

  晉武帝泰始十年四月乙亥,甘露降西河離石。晉武帝咸寧元年四月丙戌,甘露降張掖。咸寧元年五月戊午,甘露降清河繹幕。咸寧元年九月,甘露降太原晉陽。咸寧二年五月戊子,甘露降玄菟郡治。咸寧三年六月戊申,甘露降巴郡南充國。晉武帝太康五年三月乙卯,甘露降東宮。太康七年四月,甘露降京兆杜陵。太康七年五月,甘露降魏郡鄴。

  晉惠帝元康四年五月,甘露降樂陵郡。

  晉愍帝建興元年六月,甘露降西平縣。建興三年八月己未,甘露降新昌縣。晉愍帝建武元年六月丁丑,甘露降壽春。

  晉元帝太興三年四月,甘露降琅邪費。

  晉明帝泰寧二年正月,巴郡言甘露降。

  晉成帝咸和四年四月,甘露降武昌郡閣前柳樹,太守詡以聞。咸和六年三月,甘露降寧州城內北園榛桃樹,刺史以聞。咸和七年四月癸巳,甘露降京邑,揚州刺史王導以聞。咸和八年四月癸卯,甘露降廬江襄安縣蔣胄家。咸和八年四月癸卯,甘露降宣城宛陵縣之須里。咸和九年四月甲寅,甘露降吳國錢唐縣右鄉康巷之柳樹。咸和九年十二月丙辰,甘露降建平陵。咸和九年十二月丁巳,甘露降武平陵。晉成帝咸康元年四月癸卯,甘露降西堂桃樹。咸康二年三月甲戌,甘露降鬱林城內。咸康二年四月,甘露降西堂,又降尚書都坐桃樹,又降會稽永興縣,眾官畢賀。戊午,甘露降會稽山陰縣,又降吳興武康縣。庚申,又降武康。咸康三年四月戊午,甘露降殿後桃李樹。五月,甘露降義興陽羨縣柞樹,東西十四步,南北十五步。咸康七年四月丙子,甘露降彭城王紘第內,眾官畢賀。

  晉穆帝永和元年三月,甘露降廬江郡內桃李樹,太守永以聞。永和五年十一月,太常劉邵上崇平陵令王昂即日奉行陵內,甘露降於玄宮前殿。永和五年十二月己酉,甘露降丹陽湖熟縣西界劉敷墓松樹,縣令王恬以聞,眾官畢賀。

  晉簡文帝咸安二年正月,甘露降隨郡灄陽縣界桑木,沾凝十餘里中。

  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八月,甘露降寧州界內,刺史費統以聞。太元十五年閏月,甘露降永平陵。太元十六年十一月庚午,甘露降句陽縣。太元十七年二月,甘露降南海番禺縣楊樹。

  晉安帝元興二年十月,甘露降武昌王成基家竹。元興三年三月己卯,甘露降丹徒。元興三年四月己酉,甘露降蘭台。

  宋武帝永初元年九月庚辰,甘露降丹徒峴山。永初元年十月庚午,甘露降興寧、永寧二陵,彌冠百餘里。

  文帝元嘉三年閏正月己丑,甘露降吳興烏程,太守王韶之以聞。元嘉四年五月辛巳,甘露降齊郡西安臨朐城。元嘉四年十一月辛未朔,甘露降初寧陵。元嘉四年十一月己丑,甘露降南海熙安,廣州刺史江桓以聞。元嘉八年五月,甘露降南海番禺。元嘉九年十一月壬子,甘露降初寧陵。元嘉十一年八月甲辰,甘露降費縣之沙里,琅邪太守呂綽以聞。元嘉十三年二月丁卯,甘露降上明巴山。元嘉十三年二月,甘露降吳興武康董道益家園樹。元嘉十三年三月甲午,甘露降初寧陵。元嘉十六年三月己卯,甘露降廣州城北門楊樹,刺史陸徽以聞。元嘉十七年四月丁丑,甘露降廣陵永福里梁昌季家樹,南兗州刺史江夏王義恭以聞。元嘉十七年,甘露降高平金鄉富民村方三十里中。徐州刺史趙伯符以聞。元嘉十七年十一月乙酉,甘露降樂游苑。元嘉十八年五月甲申,甘露降丹陽秣陵衛將軍臨川王義慶園,揚州刺史始興王濬以聞。元嘉十八年六月,甘露降廣陵廣陵孟玉秀家樹,南兗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以聞。元嘉十九年五月丁卯,甘露降建康司徒參軍督護顧俊之宅竹柳。元嘉十九年五月乙亥,甘露降馬頭濟陽宋慶之園樹,太守荀預以聞。元嘉二十一年,甘露降益州府內梨李樹,刺史庾俊之以聞。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頻降樂游苑。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降彭城綏輿里,徐州刺史臧質以聞。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降義陽平陽,太守龐秀之以聞。元嘉二十二年十一月辛巳,甘露降南郡江陵方城裡,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丁酉,甘露降長寧陵,陵令包誕以聞。元嘉二十三年二月丁未,甘露降樂游苑,苑丞張寶以聞。元嘉二十三年九月丙子,甘露降長寧陵,陵令華林以聞。元嘉二十三年十二月庚子,甘露降襄陽郡治,雍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元嘉二十三年十二月辛丑,甘露頻降樂游苑,苑丞何道之以聞。元嘉二十四年二月己亥、庚子,甘露頻降景陽山,山監張績以聞。元嘉二十四年二月己亥、癸卯、三月丙辰,甘露頻降景陽山,華林園丞陳襲祖以聞。元嘉二十四年三月甲寅,甘露降尋陽松滋,江州刺史廬陵王紹以聞。元嘉二十四年四月癸未,甘露降尋陽松滋;丙申,又降江州城內桐樹;丁酉,又降城北數里之中,江州刺史廬陵王紹以聞。元嘉二十四年七月乙卯,甘露降京師,揚州刺史始興王浚以聞。元嘉二十四年七月,甘露降襄城治下無量寺,雍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元嘉二十四年十月甲午,甘露降魏興郡內,太守韋寧民以聞。元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十二月,甘露頻降,狀如細雪,京都及郡國處處皆然,不可稱紀。元嘉
二十五年十一月庚辰,甘露降南郡,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乙未,甘露降丹陽秣陵岩山。元嘉二十六年三月壬午,甘露降景陽山,華林園丞梅道念以聞。元嘉二十六年三月庚寅、癸巳,甘露頻降武昌,江州刺史廬陵王紹以聞。元嘉二十六年四月甲辰、丙午、戊申,甘露頻降豫章南昌,太守劉思考以聞。元嘉二十六年七月,甘露降南郡江陵,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元嘉二十七年四月乙卯、丙辰、丁巳,甘露頻降豫章南昌。戊午午時,天氣清明,有彩霧映覆郡邑,甘露又自雲降。太守劉思考以聞。元嘉二十七年五月甲戌,甘露降東海丹徒,南徐州刺史始興王浚以聞。元嘉二十八年二月戊辰,甘露降鐘山延賢寺,揚州刺史廬陵王紹以聞。元嘉二十八年二月壬午,甘露降徽音殿前果樹。元嘉二十八年二月,甘露降合歡殿後香花諸草。

  孝武帝孝建元年三月丙辰,甘露降華林園。孝建二年三月己酉,甘露降丹陽秣陵中里路與之墓樹。孝建二年三月辛亥,甘露降長寧陵松樹。孝建二年三月,甘露降襄陽民家梨樹。孝建二年三月戊午,甘露降丹陽秣陵尚書謝莊園竹林,庄以聞。

  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癸卯,甘露降華林園桐樹。大明三年三月己卯,甘露降樂游苑梅樹。大明三年三月戊子,甘露降宣城郡舍,太守張辯以聞。大明四年正月壬辰,甘露降初寧陵松樹。大明四年二月丙申,甘露降長寧陵松樹。大明四年二月乙巳,甘露降丹陽秣陵龍山,丹陽尹孔靈符以聞。大明五年四月辛亥,甘露降吳興安吉,太守歷陽王子頊以聞。大明五年四月乙卯,甘露降吳興烏程,太守歷陽王子頊以聞。大明六年二月戊午,甘露降建康靈耀寺及諸苑園,及秣陵龍山,至於婁湖。是日,又降句容、江寧二縣。大明七年三月丙申,甘露降尋陽松滋,太守劉矇以聞。大明七年四月己未,甘露降荊州城內,刺史臨海王子頊以聞。大明七年十二月辛丑朔,甘露降吳興烏程,令苟卞之以聞。

  明帝泰始二年四月己亥,甘露降上林苑,苑令徐承道以獻。泰始二年四月庚申,甘露降華林園,園令臧延之以獻。泰始二年五月己未,甘露降丹陽秣陵縣舍齋前竹,丹陽尹王景文以獻。泰始三年十一月庚申,甘露降晉陵,晉陵太守王蘊以聞。泰始三年十一月癸亥,甘露降南東海丹徒建岡,徐州刺史桂陽王休范以聞。泰始三年十二月壬午,甘露降崇寧陵,揚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以聞。

  後廢帝元徽四年十一月乙巳,甘露降吳興烏程,太守蕭惠明以聞。

  順帝升明二年十二月,甘露降建康禁中里。升明二年十一月,甘露降南東海武進彭山,太守謝朏以聞。升明二年十一月,甘露降吳興長城卞山,太守王奐以聞。

  威香者,王者禮備則常生。闕


史書中記載的超能力數不勝數,列舉一二。

項羽
《後史》稱項王雙目重瞳,力能舉鼎,勢可拔山,喑啞叱吒,千人自廢,其英雄驍勇,亘古以來未之有也!

力能舉鼎,勢可拔山,其力量值似乎沒有極限,可以無限增強。
喑啞叱吒,千人自廢,這句點名,項羽聲音已經大的不正常。
而烏江一站,更有《項羽本紀》記載: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一人殺數百人,據此推斷,項羽起碼擁有一項群攻技能。
綜合以上信息,與他類似的代表人物為——綠巨人:

養由基:
《戰國策·西周策》中記載:「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呂氏春秋·精通》記載,「養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飲羽,誠乎兕」,又有「常蹲甲而射之,貫七札,人稱神」
前者謂之百發百中,後者則說明了其力量之大,以箭射石,整支箭沒入石頭只露羽,或能射穿7層鎧甲。他基本上等於加了力量增幅技能的精靈王子。

劉裕
據史書記載,劉裕是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代。對內平息戰亂,先後敗孫恩、滅桓玄、盪盧循、殺劉毅等軍事集團;對外致力於北伐,取巴蜀、伐南燕、滅後秦,從一名普通的軍人成長為名垂青史的軍事統帥,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宋代文豪辛棄疾曾用這句詩描述他: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第一印象,變形金剛合體,大力神:

楊大眼
傳言,北魏孝文帝時選拔將官,楊大眼自薦,拿起一根三丈多長的繩子,系在自己的髮髻上,向前奔跑,竟然「繩直如矢,馬馳不及」
《魏書》稱其:少有膽氣,驍捷異常,跳走如飛
大眼的特點有二,一為極高的速度,二有超強的靈活性,很明顯了:

關羽:
《資治通鑒》有關將軍斬顏良的記載:「。。。操使張遼、關羽先登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而還,紹軍莫能當者。遂解白馬之圍。。。」
此乃以一敵萬的真猛人,且有三國志作者陳壽佐證:「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野史稱,普通人甚至不敢直呼其名,便有了」赤面美髯公,關二爺「等稱呼
與之匹敵的有:He-Who-Must-Not-Be-Named,The Dark Lord

待續……



莊子能扇墳……
老子能……讓別人成仙(就那個截下老子的傢伙)。


瀉藥,《蟲鳴漫錄》裡面說紀曉嵐「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我覺得這個應該算是超能力的記錄吧。


讀書少不等於書里沒記載


瀉藥。要說記載還是很多的,只不過咱們歷史上管那個叫「仙人」或者「異人」而不叫「超能力者」。
比如庖丁。


嫪毐丁丁轉車輪。。。


正史里那麼多算命看相一看一個準的,算是數量最多的超能力了吧。


說個近的吧: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正大製藥集團總裁鄭翔玲女士。


看看後漢書光武帝吊打王莽,活脫脫的位面之子(也可以說是大魔導師)大戰穿越者


佔個坑答題,這些都是現翻現找的。
《史記·孝武本紀》:「夫人卒, 少翁以方術蓋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雲,天子自帷中望見焉。」
《漢書·郊祀志》:少君資好方,善為巧發奇中。常從武安侯宴,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少君乃言與其大父游射處,老人為兒從其大父,識其處,一座皆驚。
《漢書·方術傳》:王喬者,河東人也。顯宗世,為葉令。喬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台朝。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於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舄焉。乃詔上方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每當朝時,葉門下鼓不擊自鳴,聞於京師。後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終不搖動。
《漢書·方術傳》:徐登者,閩中人也。本女子,化為丈夫。善為巫術。又趙炳,字公阿,東陽人,能為越方。時遭兵亂,疾疫大起,二人遇於烏傷溪水之上,遂結言約,共以其術療病。各相謂曰:"今既同志,且可各試所能。"登乃禁溪水,水為不流;炳複次禁枯樹,樹即生荑,二人相視而笑,共行其道焉。
《漢書·方術傳》:左慈字元放,廬江人也。少有神道。嘗在司空曹操坐,操從容顧眾賓曰:"今日高會,珍羞略備,所少吳松江鱸魚耳。"放於下坐應曰:"此可得也。"因求銅盤貯水,以竹竿餌釣於盤中,須臾引一鱸魚出。操大拊掌笑,會者皆驚。操曰:"一魚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餌鉤沉之,須臾復引出,皆長三尺余,生鮮可愛。操使目前鱠之,周浹會者。操又謂曰:"既已得魚,恨無蜀中生薑耳。"放曰:"亦可得也。"操恐其近即所取,因曰:"吾前遣人到蜀買錦,可過敕使者,增市二端。"語頃,即得姜還,並獲操使報命。後操使蜀反,驗問增錦之狀及時日早晚,若符契焉。
《三國志·方技傳》:管輅字公明,平原人也。容貌粗丑,無威儀而嗜酒,飲食言戲,不擇非類,故人多愛之而不敬也。廣平劉奉林婦病困,已買棺器。時正月也,使輅占,曰:"命在八月辛卯日日中之時。"林謂必不然,而婦漸差,至秋髮動,一如輅言。輅至安德令劉長仁家,有鳴鵲來在閤屋上,其聲甚急。輅曰:"鵲言東北有婦昨殺夫,牽引西家人夫離婁,候不過日在虞淵之際,告者至矣。"到時,果有東北同伍民來告,鄰婦手殺其夫,詐言西家人與夫有嫌,來殺我婿。
《晉書·郭璞傳》:郭璞,字景純,河東聞喜人也。父瑗,尚書都令史。時尚書杜預有所增損,瑗多駁正之,以公方著稱。終於建平太守。璞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訥於言論,詞賦為中興之冠。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算曆。王敦之謀逆也,溫嶠、庾亮使璞筮之,璞對不決。嶠、亮復令占己之吉凶,璞曰:"大吉。"嶠等退,相謂曰:"璞對不了,是不敢有言,或天奪敦魄。今吾等與國家共舉大事,而璞雲大吉,是為舉事必有成也。"於是勸帝討敦。初,璞每言"殺我者山宗",至是果有姓崇者構璞於敦。敦將舉兵,又使璞筮。璞曰:"無成。"敦固疑璞之勸嶠、亮,又聞卦凶,乃問璞曰;"卿更筮吾壽幾何?"答曰:"思向卦,明公起事,必禍不久。若住武昌,壽不可測。"敦大怒曰:"卿壽幾何?"曰:"命盡今日日中。"敦怒,收璞,詣南岡斬之。璞臨出,謂行刑者欲何之。曰:"南岡頭。"璞曰:"必在雙柏樹下。"既至,果然。復云:"此樹應有大鵲巢。"眾索之不得。璞更令尋覓,果於枝間得一大鵲巢,密葉蔽之。初,璞中興初行經越城,間遇一人,呼其姓名,因以袴褶遺之。其人辭不受,璞曰:"但取,後自當知。"其人遂受而去。至是,果此人行刑。時年四十九。及王敦平,追贈弘農太守。
《晉書·葛洪傳》:洪博聞深洽,江左絕倫。著述篇章富於班馬,又精辯玄賾,析理入微。後忽與岳疏云:"當遠行尋師,剋期便發。"岳得疏,狼狽往別。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不及見。時年八十一。視其顏色如生,體亦柔軟,舉屍入棺,甚輕,如空衣,世以為屍解得仙雲。
《舊唐書·張果傳》:玄宗初即位,親訪理道及神仙方葯之事,及聞變化不測而疑之。有邢和璞者,善算人而知夭壽善惡。玄宗令算果,則懵然莫知其甲子。又有師夜光者,善視鬼。玄宗召果與之密坐,令夜光視之。夜光進曰:"果今安在?"夜光對面終莫能見。玄宗謂力士曰:"吾聞飲堇汁無苦者,真奇士也。"會天寒,使以堇汁飲果。果乃引飲三卮,醺然如醉所作,顧曰:"非佳酒也。"乃寢。頃之,取鏡視齒,則盡燋且黧。命左右取鐵如意擊齒墜,藏於帶。乃懷中出神仙藥,微紅,傅墜齒之齗。復寐良久,齒皆出矣,粲然潔白,玄宗方信之。
《北齊書.由吾道榮》:琅邪人。少好道法,與其同類相求,入長白、太山潛隱,具聞道術。仍游鄒、魯之間,習儒業。晉陽人某,大明法術,乃尋之。是人為人家庸力,無識之者,久乃訪知。其人道家符水、咒禁、陰陽曆數、天文、藥性無不通解,以道榮好尚,乃悉授之。是人謂道榮云:"我本恆岳仙人,有少罪過,為天官所謫。今限滿將歸,卿宜送吾至汾水。"及河,值水暴長,橋壞,船渡艱難。是人乃臨水禹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絕。俄頃水積將至天,是人徐自沙石上渡。唯道榮見其如是,傍人咸雲水如此長,此人遂能浮過,共驚異之。
《新唐書·羅思遠傳》:又有羅思遠,能自隱。帝學,不肯盡其術,試自隱,常餘衣帶,及思遠共試,則驗。厚錫金帛,然卒不得。帝怒,裹以襆,壓殺之。數日,有中使者自蜀還,逢思遠駕而西,笑曰:"上為戲何虐也!"
《宋史.陳摶傳》:華陰隱士李琪,自言唐開元中郎官,已數百歲,人罕見者。關西逸人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
《明史.周顛傳》:周顛,建昌人,無名字。年十四,得狂疾,走南昌市中乞食,語言無恆,皆呼之曰顛。及長,有異狀,數謁長官,曰「告太平」。時天下寧謐,人莫測也。後南昌為陳友諒所據,顛避去。太祖克南昌,顛謁道左。洎還金陵,顛亦隨至。一日,駕出,顛來謁。問「何為」,曰「告太平」。自是屢以告。太祖厭之,命覆以巨缸,積薪煅之。薪盡啟視,則無恙,頂上出微汗而已。太祖異之,命寄食蔣山僧寺。已而僧來訴,顛與沙彌爭飯,怒而不食且半月。太祖往視顛,顛無飢色。乃賜盛饌,食已閉空室中,絕其粒一月,比往視,如故。諸將士爭進酒饌,茹而吐之,太祖與共食則不吐。


我有使用超能力但不讓人發現的超能力


你的前提就錯了。

世上沒有超能力,並不是因為什麼「正史沒有記載」,而是沒有科學根據。


只是你的圈子太小了罷了。


古書里經常記載有異人如何如何牛逼 樓主完全無視


書讀的太少想的太多?


史書李漫天,之前有很多例子了。
再有,正史里漫天神算,哪怕近代民國史也有神算的記錄,題主可以去看看


袁天罡預知未來算不算超能力


南齊好像有爺倆把北魏的上萬人趕著殺,當時看通鑒的時候還注釋表示不信來著。還有陳慶之北伐,果斷感覺開掛啊……


推薦閱讀:

如果修仙真的存在,並且功法獲取比較容易,但功法有優劣之分。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將會成什麼樣子?
修行修道的动力和乐趣来自哪里?
修真武俠小說中門派幫派的組織結構應該是怎樣的?
如果我們發展出了修真文明,而不是科技文明,那將會是怎樣?
世界上有修真嗎?

TAG:歷史 | 超能力 | 修真 | 異能 | 中國上古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