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怎樣產生的,道德的本質是什麼?

道德是不是也是功利的?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這個,「猴子定律」或者叫「濕猴理論」。實驗的真實性不確定。

道德的起源

把5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里,上頭掛一串香蕉,實驗人員設計了一個自動裝置,一旦探測到有猴子去動香蕉,馬上就會向籠子中的所有猴子噴水。

首先,一隻猴子發現了香蕉想去拿,當然,結果是每隻猴子都被突如其來的涼水澆透。其他猴子也紛紛嘗試但莫不如此,幾次以後,猴子們達成一個共識:誰也不能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噴到。

然後,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釋放,換進去一隻新的猴子A。A看到香蕉,馬上就想要拿到,結果是弄得大家一身濕。在A又第二次去拿的時候,其他四隻猴子便一起開始制止,並對A大打出手。以後,A又嘗試了幾次,但每次都被打得屁滾尿流,此後不再敢打香蕉的主意。當然,這5隻猴子就沒有再被懲罰。

後來,實驗人員又換了一隻猴子B,同樣,B開始也迫不及待的去拿香蕉,於是一如剛才發生的一樣,B試了幾次,每次都被打的很慘,只好作罷。這樣,一隻接一隻,所有的舊猴子都換成了新猴子,可誰也不敢去動那根香蕉。但這些新猴子都不曉得不能動香蕉的真正原因,只知道去拿香蕉就會被其他猴子痛扁。

這就是道德的起源。


叔本華認為同理心是道德的基礎。在《On the Basis of Morality》中闡述了此觀點,將道德的起源,從康德的形而上的解釋,「還原」到形而下。

同理心就是能夠把自己投影到別人的角色中去,體會別人所有經受的痛苦,而因為能夠「感同身受」,所以理解對方的痛苦而願意施以援手,或者表達同情。

叔本華也對同理心做出了詳細的解釋。在同理心起作用時,感同身受並不是「你」感受到了「他」的痛苦,而是「你」變成了「他」,感受到了同樣的痛苦。
---

我自己瞎扯的話,我會理解成道德感是自然的,為促進合作而生存,自然賦予我們的能力。

有個TED Talk講述了動物的合作。對於公平的追求和同情心,是合作的基礎。

同情心是我們作為個體能夠與別的個體相互理解通情的基礎。

而為了族群的生存,個體間的合作必不可少。為了合作,我們彼此必須能夠理解對方,不僅僅是邏輯上的,更是情感上的。在沒有語言的前提下,對於感情表達的解讀和理解非常重要。而為了保證合作能夠長期進行,必須保證公平。這些也因此構成了道德的基礎。

道德是我們突破心之璧的可能。(EVA粉

而是否利己 -- 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生存和繁衍。當你變成了受苦的他,為了降低這份痛苦你願意施與行動,這固然出於你自己的意願,你卻又不是你,因為你想的都是受苦的他。對於道德衝動不是利己的,而道德的結果也未必利己。然而就是在這種群體的道德下,我們群體--因此個人得以生存。

所以利己並不是排他的。我們作為一個族群,沒法獨自生存。


道德是利益的分配原則(此處的利益不只是物質)


對道德的理解,無非兩種進路,即:

1,道德到底是幸福的原因呢(理性主義)?
2,還是追求幸福產生的結果(經驗主義)?


先說第二種觀點,知乎上相關問題的回答幾乎清一色都是這種進路。

這種功利主義(並非貶義)的觀點認為人的天性中並沒有所謂的善與惡,好比老虎吃人、病毒致病,都是天性,而天性是中立的,並無善惡可言。

只是人在擺脫自然狀態形成社會以後,為了社會中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最大幸福,才把某些原本中立的天性人為的規定為善,另一些規定為惡。

這樣來理解,所謂的道德,最終也只能在利益的中找到其意義。即,道德是追求幸福的結果。

這種觀點其實是在消解道德,本質上反映出知乎er自由主義的傾向,是對道德綁架、道德壓力的尋求釋放。

然而,從道德律令下出逃後的自由,卻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沒了厚重的道德律令,人的尊嚴、崇高又該去哪裡找回呢?

對道德經驗主義的理解,實際上消解了道德。
道德成了為利益分配而發明的工具。

如果你接受不了這種解釋,下面隨我一起再看一下理性主義的解釋。

理性主義者認為,道德律令是理性中自帶的先驗法則,是純粹的,和利益取捨無關。

道德律令的先驗性質,好比大理石自身的紋理,而不是後來人為刻上去的圖案。

按照這種理性主義的理解,人的道德行為就是在實踐自己的理性,而不再有功利的動機,這就隨之也恢復了道德行為的崇高。

可有人會反駁,如果道德不是利己之心的高級體現,如果一個人行事完全按照他腦中的道德命令、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那麼他的生活一定很悲慘,這該怎麼破?

話說到這個份上,是時候叫上帝來幫忙了!

上帝在這種道德解釋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即:上帝負責把現世的道德實踐轉換為來世的幸福生活。

這樣,就回到前面說的第一條進路:道德是幸福的原因。

so,你選擇信哪一種?


道為本質,德為現象。德源於道。

拿人來說,你的本質(遵循的道)是個什麼樣的人,那麼你就會表現出什麼樣的德,此為道德。

對人來說,德應該是對外無害的表象,比如,有的人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坑害大眾利益,此為缺德。要說道德的功利性,全在於你這個人,是什麼本質的人(你遵循的道,即你的價值觀),你是個唯利是圖的小人,那麼你為人做事表現出來的德,就充滿了功利。

拿程序員舉例,就算寫代碼,如果你寫的代碼就是為了交差,那這份代碼也是充滿功利缺德的代碼。

所以世世代代的教育都在倡導提升道德建設,樹立道德模範,只有這樣的社會,才是有道的社會,人們才能安居樂業。


道德產生於原罪:那就是人類羞恥自己的身體。
道德的本質是權力:人類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不被侵害,而表面上要求別人有道德。比如美劇紙牌屋中引用王爾德的話來描述性道德:一切都是性,而性本身關乎權力。
國王永遠會要求人民道德,卻從不會讓人自己做國王。女人永遠讓男人道德,但結婚時永遠要求物質利益。男人永遠要女人道德,但一定不會給女人自由。

所以尼采討厭奴隸道德,而追求權力意志。而耶穌則說:不要假冒為善。

知乎專欄 我的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


隨機變異產生的,通過種群尺度的選擇保留下來。因為人類是群居生物,某種程度的自發利他行為可以提高種群的總競爭力(比如可以採集到更多的資源,等等)


道德的本質是 讓度自由,換取安全。

於是問題來了,如果道德只是一種博弈,只是一種功利行為,那麼大眾對道德低下者的批判是不是沒有道理呢?(他們只是做出了不同的選擇而已,為什麼被批判呢?)

答,這樣的批判不是沒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

社會的公共空間的舒適程度是由每個人的道德水準來維持的。
當一個人享用這個空間的舒適,卻違背這個空間的協議,這樣,厚顏無恥,損人利己的行為當然要批判。

人類社會是一個共同體,每個道德出眾的人都潛移默化地造福了全人類,每個道德敗壞的人都蠶食鯨吞了全人類。

在此弘揚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倫理道德只是在一定的社會生產力條件下,為維護社會穩定,更好的促進發展而人為制定的一些社會生活準則。
文明的進步靠的是智慧與力量,道德則是社會趨於穩定時對人格的一種約束


人類在石器時代,團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族群內,如果有人從事一些違背集體主義道德的自私行為,族群的整體利益會受到傷害,但這個人卻能成為得益者。如果這些人的自私行為不能被遏制,族群內就越來越多人從事不道德的自私行為,那這個族群及其文化也就會走向消亡。
隨著人類生產力的進步,社會的進化,洞穴時代的團結和犧牲精神常常是極權統治者用來加強統治的文化工具,獨裁者也常常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集體利益之上,甚至把自己的愛好提高到道德規範而強加在別人身上。為了有利於統治者,道德被人為扭曲,而不再停留在常識層面。在這樣的社會,人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也就只能爾虞我詐、耍陰謀,禮教只停留在表面。由此,統治者以集體主義道德為名來限制人們的自由,集體主義就會成為幽靈。然而,無論極權統治者如何加強統治的文化工具,如何人為地扭曲道德,也不能抹殺人類腦海中與生俱來的、無須特別學習而得的共同良知。
道德是個人自身良知的產物,是自己對自己的契約,是個人的行為規範。
每個人的道德底線都不相同,一百個人有一百個的道德觀念,有一百個世界觀。如一夜情,有人可以接受,有人甚至提倡,而有些人則認為是不道德的,為此,不應隨便地以自己的道德準則來衡量別人,以道德的名義來限制別人的自由。但是,人類社會應該有共同的道德底線,而這條底線則常常由共同良知來劃定。
道德判斷來自情感的直覺和理性的思維,既具有生物學起源,又具有文化起源。道德的判斷是直覺而快速的,而道德的推理常常只是合理化先前的直覺判斷。


道德的起源,前面有答主提過了,是濕猴理論;

而道德的本質,我個人認為是智慧。

因為道德本身就是圖利的,但不見得一定會過度功利。它只是放棄眼前唾手可得的、零和博弈式的小利益,來謀取長遠的將來更大、更穩定的正和博弈的利益,像保險一樣。前者往往是損人利己,後者往往是互利共贏。因為人是群居動物,不可能完全脫離社會,必須互動。如果有人老玩囚徒困境,甚至更猥瑣的智豬博弈,一旦被發現,就會被踹出族群,無法獨立生存。同時,資源永遠會存在稀缺性,生產力永遠不可能跟得上人們水漲船高的需求,即便當前的生產力能夠滿足當前的需求,那也一定會產生更高級、新的需求與追求,所以永遠不要相信什麼生產力能強大到使人不被社會綁架,XX主義這種東西是反人類思想。馬克思的東西早晚會落得墨子的學說一樣的下場,只是當前有人不肯脫下這件皇帝的新衣罷了。

要互動,互利共贏的正和博弈就是最高追求;損人利己的零和博弈是所有人都討厭的,至少沒人希望自己是虧損的一方;除非腦子進水,或者確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負和博弈一般也沒人接受;「我得利,你不受損」式的正和博弈,很難真正實現,只要對方與自己搭上關係,很難保證不受損的一方能維持原狀,只要有投入而沒有得到回報,那麼這本質仍然是零和博弈。

但是,為了道德,為了大局,向對方適當讓步,對方得了便宜,不見得一定會感恩,反而可能趁機過河拆橋甚至害死你、反過來恩將仇報抹黑你,以讓自己不欠你人情,而且反說你欠它。所以具體情況還需要具體權衡,有些得寸進尺的東西不值得你對之讓步妥協,談道德,也是有風險的事。這一點,需要強大的先天腦力與後天的知識儲備,才可以做出相對準確的預判。當然,現實里,多數人其實都在玩厚黑里的黑,為了自己的絕對安全,就得預先把對方的空間擠壓乾淨,以讓對方很難有損害自己的可能,同時自己還完全不顧對方死活。這不是在締造平衡,本身就是在破壞道德,而且暴露了自卑——我因為怕你損害我,就得以道德的名義,先給你戴副緊箍咒。所以道德的本質,是智慧,這還決定了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既有放長線釣大魚的意思(不等於厚黑學的厚,空手套白狼),也有及時止損的經濟頭腦。真正的道德完人,絕不是傻裡傻氣的爛好人。

講究爭,爭的只該是屬於自己的那一份,不是叫人連同對方那份也要搶過來;講究讓,讓的是對方先取自己後取,不是令自己從頭到尾白合作,甚至把自己的成本都搭進去。而且後取也不等於對方把好的挑走,只留給自己次品——無法發揮其應有作用的利益,形同於無,如果這樣干,仍然等於不道德。道德的原則,應該是平衡。

中華文化的本質,是法家文化,而從來就不是什麼儒家,並且從來就容不下真正的儒家。是高舉儒家仁義道德的招牌,實際行法家勢術法的手段,把受眾洗成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墨家腦子,以讓自己獲得清凈無為的道家狀態。所以才需要編出「孔融讓梨」這種扯淡的段子來迷惑人心——這不是在教化人行善,而是把人變成為了追求所謂的道德,在利益面前只會向自己讓步的傻子。真要解決,一刀把梨子平分才是最高明的方法。並且這實際把人帶入了另一個極端,禽獸都在不擇手段直接奪利,而這種笨蛋,是在不擇手段爭名,雙方都是不擇手段,其實是同樣的水平,只是爭的東西有區別而已。並且由於你讓出了全部的利,意味著你得到了全部的名,你當了好人,對方就只能當壞人,那對方會對你感恩才怪,不害你才怪。曾國藩被這偽儒家思想坑了三十多年,上了歲數之後才開竅。


道德的本質是「規則」,同是」規則「的還有法律;其與法律有互補性並構成了整個「社會規則」。
1、」規則「產生的原因: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保護團隊(村落、民族、城邦、國家等等)整體利益的體現。
殺人搶劫偷等會危害整個團隊的利益,在河的上游尿尿、罵人父母、碰瓷會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2、道德與法律可以同時存在是因為法律的運行高成本使其有」局限性「,而道德可作為補充使社會規則完整。
比如,有一群妹子在河的下游洗澡,有一個猥瑣男在河上游尿尿。這不符合」社會規則「,但如果因此制定法律並執行,類似的情況延伸到整個社會,社會會因這些事消耗大量的精力(制定相關法律、訴訟、偵查、審判等等)。所以需要有另一種」低成本規則「去約束這種行為。


謝邀。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深究美好事物的本質是一個殘酷而浪漫的過程。

起初在歐洲哲學的發源地雅典,人們只根據法律限制自身行為,法無禁止皆自由是當時的社會行為標準。這種導致團體渙散的個人主義,使雅典最終被訓練有素的斯巴達人征服。
痛定思痛,如何讓天性貪婪、嫉妒、好色、自私的人自覺檢點自己的行為,並團結在一起,成了當時的一大哲學問題。
依靠法律顯然是錯誤的。一方面法律的實施依賴於國家暴力系統,繁複的法律條文會增加大量額外的維穩成本;另一方面法律與制度的過分精細會極度的壓榨世俗的空間,讓人際關係變得謹慎而冰冷。
於是蘇格拉底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既然烏合之眾是愚昧的,可以輕易任人擺布,那麼好的(有利於群體利益的)觀念也相對容易傳播。人們可以尊崇智者的行為標準,從而自覺的在不損害群體利益的情況下謀取私利。」

這個可供借鑒的行為標準,就是道德。

所以與修身養性不同,修身養性是「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獨也」,看重的是個人操守。而道德起源於人際關係,它的教條不是永恆不變的善惡,而是以整體利益為中心社會學。

社會生活要求個人以公共秩序為先,將自己的一部分權利視為糟粕而主動放棄,最終行為的標準是群體的利益,這是道德的本質。

說到這裡,道德貌似也變成了殘酷的功利。

但我還是要在犬儒當道,各種動機都被扣上物慾化帽子的今天,給堅守道德的人一些浪漫。

人性的鄙陋固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但在確定人性鄙陋的前提下,利用人性的弱點以毒攻毒,從而抑制人性惡的蔓延,畢竟世界還是美好了一些。


畫了一條線,再限制自己不可跨過這條線,這世上,還有比道德更愚蠢的事情嗎?
苦境思想家哲學家 魔王子


涉及道德的問題,不應追問人們「有沒有道德」,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的社會環境、相關的法律制度,是否進步到了讓人們「可以展現道德」的時候。中國人不缺德,缺的就讓「德」展現出來的制度保障與大環境。此時此刻的中國,還沒有到達這個階段。所有糟糕事件的發生,都是在強迫我們去設法提高基礎保障和社會綜合配套設施。

人們站在道德的立場上談論道德。那沒有意義。

中國有句古話「貧賤夫妻百事哀」。各位都是年輕人,正處在一個相信「愛情的力量不可戰勝」的階段。那麼古人為什麼總結出這句話呢?因為這才是生活的真相。不管你愛得多麼驚心動魄,如果生活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沒地方住、沒食物吃,矛盾就會逐漸地從小到中,從中到大,最終毀掉愛情。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道德也是同理。


道德
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道德雙修是人生的哲學。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麵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行動規範的總和。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係。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起源
「道德」一語,在漢語中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孔子《論語》云:」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錢穆先生的註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


道德的起源

一、倫理學史上的爭論
神啟論把道德起源歸結於神秘的天啟和神的意志
理念論倫理學認為道德起源於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論、環境論和社會關係論所指的外在條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屬人的事物和條件,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義的萌芽和傾向。
先天論認為,道德根源於人生而有之的東西。
本能論認為道德根源於人的本能和本性
人性論認為,道德根源於人類自然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本能決定共同的人性,是決定社會本質的共同的東西,因而也是決定道德的根本層次。所以一定社會的階級道德的產生和形成都是與人的自然本性密切相關的,人的本性不僅決定了道德的產生,而且決定了道德發展的總趨勢。道德正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本能欲求和自然感覺而產生的一種工具性的方式。
需要論認為,道德是人根據自己的生存發展需要,自己為自己立法的產物。道德作為人類社會的重要成果源於人的需要,人類社會產生了道德,就是因為道德滿足了人的某種需要。人類通過各種對世界的掌握方式來滿足自身的各種需要,以實現對自己的肯定和發展。而道德作為人類理性的結晶,不是表達個人的偏愛和欲求,而是表現人們的共同願望和需要。從道德發生的歷史看,道德產生於人們調節社會群體內部各種關係以維護一定社會秩序以及個人自我肯定、自我發展的需要。這用千百年來客觀存在著的道德協調性因素和進取性因素就可證明。

二、道德的起源
(一)經濟關係決定道德的產生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道德根源於經濟關係,是從歸根結底的意義上講的。一是說決定道德產生的要素都是在經濟關係的不同作用下產生的;二是從歸根結底的意義上來理解經濟是道德的根源,可以避免對經濟決定道德產生簡單的、機械的理解。道德的產生最終只能從經濟關係中找到根源,經濟關係是道德產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二)勞動實踐是道德產生的動因。首先,勞動實踐是人的創造性的體現。其次,經濟關係對道德的決定作用,是通過勞動實踐起作用的,勞動實踐是道德產生的根本動力。另外,勞動實踐的創造推動了道德的產生。
(三)倫理關係是道德發生的前提。道德是對利益的調節,而利益關係和矛盾是存在於廣泛的社會關係中的。沒有社會關係,就不會有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衝突,也就不會有道德的發生。只有在倫理關係中,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才存在調節和規範的問題。作為社會關係中的社會分工,是道德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發生的關鍵。
(四)人的生存與發展需要是道德發生的誘因。首先,人類生存的需要是道德發生的直接原因。為了調節人們的利益需要,最初便形成了一些最簡單的行為規範和準則,以緩和利益的衝突和矛盾。其次,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的生存需要不再是社會利益的主要矛盾時,由人們的發展的需要所引發的矛盾衝突就會成為道德所要調節的主要內容。
(五)意識水平是道德發生的主觀條件。人類的意識是在實踐中產生的,但一經產生就具有相對獨立性。這種獨立性一是表現在它使社會實踐中存在的經濟關係、社會關係服從於人的需要;二是表現在意識由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所形成的能動作用。

道德的本質
一、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道德的一般本質)
社會經濟關係對道德的決定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經濟結構的性質直接決定各種道德體系的性質。
2、社會經濟關係所表現出來的利益,直接決定著道德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規範。
3、在階級社會中,人們在同一經濟結構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決定著各種道德體系的階級屬性、社會地位和彼此間的矛盾鬥爭。
4、經濟關係的變化必然引起道德的變化。

二、道德是一種特殊的調節規範體系(道德的特殊本質)
1、道德規範是一種非制度化的規範。
2、道德規範沒有也不使用強制性手段為自己開闢道路。
3、道德規範是一種內化的規範。

三、道德是一種實踐精神(道德的深層本質)
道德需要促使人類結成相互滿足的價值關係,推動人們改善這種關係,調節人與人的交往、協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類特有的實踐精神。
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動。目的性是人類活動的最基本特徵,也是人類精神能夠進入實踐的主要依據。道德源於現實,又超越現實,道德是理想與現實的統一體。道德作為實踐精神,以其理想性、目的性指引人們的行為,將理想轉化為現實。學習倫理學不僅僅在於掌握有關的理論知識,更在於將這些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我們訴諸理智、情感,更要訴諸行動,自覺修養,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功能
認識功能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良師。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範自己行為。

調節功能

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和自己的同類發生這樣那樣的關係,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惡標準去調節社會上人們的行為,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使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臻於完善與和諧。

教育功能

道德是催人奮進的引路人。它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樹立正確的義務、榮譽、正義和幸福等觀念,使受教育者成為道德純潔、理想高尚的人。

評價功能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評價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和人們內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善」「惡」來評價社會現象來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

平衡功能

道德不僅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要求人們端正對自然的態度,調節自身的行為。環境道德是當代社會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們應當以造福於而不貽禍於子孫後代的高度責任感,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開發自然資源發展社會生產,維持生態平衡,積極治理和防止對自然環境的人為性的破壞,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正常關係。

最初的調節功能

人類擬定道德原則的目的是調節利益關係,實現本階級(社會或團體)利益最大化。

基本特徵
共同性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指同一社會的不同階級,甚至不同社會的不同階級的道德之間,由於類似或相同的經濟條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著某類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民族性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包括民族的精神、氣質、心理、感情、性格、語言、風俗、習慣、趣味、理想、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諸多方面。不同民族間道德的原則標準亦有所不同。
階級性指階級社會的各種道德都是為特定的階級利益服務的,因而都具有特定的階級屬性和特徵。
歷史繼承性道德與其他關聯一樣,既有發展的一面,又有繼承的一面。
自律性道德主體藉助於對自然和社會規律的認識,藉助於對現實生活條件的認識,自願地認同社會道德規範,並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踐行道德規範,從而把被動的服從變為主動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為自己內在良好的自主行動。

參考資料:
道德的起源
道德_道德[社會學概念]_互動百科


我喜歡這個問題!這是個真正的哲學問題!
這意味著自古以來,都有哲學家不斷討論這個問題!我只給出我了解的幾個人的大概的觀點,以供題主拓寬思路。
英國傳統道德學家認為就是功利起源,有人做事,得利的人拍手稱好,於是「好」這種說法就流傳開來。
尼采經過詞源考證,說「好」的詞源來自於「強」,古時候好這個詞只用來形容貴族,原因在於貴族定義了什麼是「好」,來源於對自身行為的肯定。以此又有什麼「仇恨的人」blablabla
盧梭認為是社會契約的一種,是自古以來的社會約束和傳統習俗的延續,因此道德並沒有什麼先天的,特別吊的內在的絕對要求,各個地方不一樣非常正常。
康德認為道德來自於人類的先天理性的要求,你要是想當個人你就得這麼做。唔,我感覺講不明白,可以百度一下絕對律令的幾個要求!非常具體!非常玄學!


道德是利益分配的模式。所以道德的基礎是物質。
現在有一個餅,兩個人來分,兩人都認可平分,道德就產生了,平分就是符合道德的行為。
現在還是有一個餅,兩個人來分,但是其他食物已經十分匱乏了,得到半個餅依然會餓死,強壯的人搶走了一整個餅,舊道德被破壞摒棄了,也可以說新道德產生了——強力就是正義——一種殘酷的道德。
後一種道德讓人恐懼,但卻是物質匱乏時期必會演變出來的一種利益分配形式。
理解到這裡還沒結束,我們可以再設想一種奇怪的場景:現在還是有一個餅,兩個人來分,但是其他食物已經十分匱乏了,得到半個餅依然會餓死,但是其中一個人腦迴路出現異常了,他突然對餅(生存)沒有需求了,於是他很自然的把餅讓了出來。他對新的強力道德完全沒有恐懼和抗拒,因為餅對他來說毫無價值。
現在回來看道德是什麼?道德是調配利益的一種方式。它並無高尚可言,它的基礎是各方對利益的需求,它的存在基礎是物質,是慾望。當你沒有這方面慾望的時候,你對如何分配完全是一種「關我屁事」的心態,這個時候你對如何分配是絕不關心的,對分配形式也是絕不關心,對道德或者不道德,對分配要符合何種道德是絕不關心的。
所以說道德存在的真正基礎是慾望。一種建立在慾望之上的東西,卻被過度粉飾了。
古語有云:大道廢,有仁義。


其實我覺得道德和法律在一定意義上是一致的。


法律及道德是服務於統治者的工具,它們存在的意義在於維繫社會的穩定。

之所以它們被大眾接受並且擁護,不是因為它們有多麼好,而是我們習慣了這一套既定的規則,並且享受於這套規則下我們已經獲得以及能夠獲得的利益。

因為道德,弱者獲得了額外的優待,因為法律,強者理所應當地佔據著不必要的巨額財富。所以他們都為法律和道德據理力爭,高聲讚頌它們的神聖及永恆!

這即是說,我們維護法律及道德,根本的出發點不在於人類的社會性,而在於人類的自利心理。


同時道德和法律的意義也在於壓抑人的動物性,使得社會性凌駕於人類的自然屬性之上。這樣做的結果,拉大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人類的自然屬性及能力在社會面前渺若塵埃,從此人類在道德和法律面前切實地分為了三六九等,而可笑的是,我們還在渴望新的法律和道德能帶來更多的平等及自由!

綜上,在我看來,道德和法律的本質近似於宗教。兩者的目的都在於構建一個穩定的體系,兩者都承認人與人(人與神)之間切實存在著客觀的差距,而與此同時兩者又依靠著這現實的差距誘惑人們努力和奮鬥,讓人們不自覺地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擁護這個體系,為其發展添磚加瓦。

兩者思路或者說根基也是相同的。首先在於法律規定的秩序,其次在於法律懲罰的恐嚇,最後在於道德給予的超脫的希望……

這就對應著善行、地獄以及天堂……


而法律和道德提出者的出發點,在我看來和所有宗教創始人也應該是一樣的吧。


一干眾人,綜合考量成本,的結果。


推薦閱讀:

你嚮往過天空嗎?
太極理解為道,兩儀理解為陰陽,是這樣理解的嗎?
何為感性?何為理性?什麼又叫知性?他們的聯繫和區別是什麼?
為什麼哲學總是強調「閱讀經典原著」,而科學卻沒有類似要求?
如何評價錢穆《中國思想史》韓非篇?

TAG:哲學 | 道德 | 理性 | 理性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