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加內特的內線技術?

加內特的背身技術如何?


謝邀。

巔峰期的KG,是個場均24分14籃板5助攻2封蓋的怪物。當然,數據無法全然體現他的套路。防守端,KG用窮凶極惡的熱情覆蓋填塞一切,讓己方半場的空氣都充滿惡意,這些年他在凱爾特人也如數奉獻了,不必再強調一遍。但進攻,KG和許多人印象里並不相同。
2010年總決賽期間,加索爾曾經嘲諷過KG「已經成了跳投手」,激發了KG總決賽第三場的25分,但他說對了:KG的進攻主打,是個跳投手。

哪怕是巔峰期,KG的主打套路包括:

招牌的20英尺空位中投。
禁區附近接球後翻身中投(基本是向右居多)。
前場籃板補進。
內切接球襲籃。
內線無球走位接球後調整身位,右手單手小拋或勾射。
極其罕見的左腰背身拿球後勾手。

就是這些。

他的招牌單挑技,幾乎就是拿球之後,立刻一個翻身跳投。雖然他的速率驚人,但面筐單挑卻極少極少。按說KG速度極快,高位面框有頂尖的傳球策應,有很好的高位擋拆和中投,但如現在安東尼-戴維斯或格里芬這樣的面框突破,其實很少很少——否則他光靠面框突破造犯規就天下無敵了。
面筐三威脅這一下,德克比KG高出非常非常多。當然不丟人:歷史上所有球員里,德克的三威脅都是頂尖的。

大體上,KG的打法可以概括為:
「走位,找到籃筐附近空位,接球,立刻翻身跳投」。他缺少的,是counter move。所謂counter move,比如鄧肯,他背身可以翻身勾手,也能底線投籃;面框則是擦板中投或面框突;德克的面框三威脅更加無敵,背身則有兩側翻身中投。KG面筐就主要是中投和運一步擺脫中投,背身則就是翻身中投而且很依賴右翻身。
所以,他是個需要準時喂球的好終結者,傳球更是歷史上內線一絕,高位策應完美,射程很廣。但是:
KG並不是個好單打手,也不是個一拿球就能吸引夾擊的軸心。

這也是KG為什麼從來有漂亮的數據,但不是一個頂尖單挑者,擔當球隊進攻核心也不太穩定的原因。


大家都說很多了,我也扯兩句,KG職業生涯代表分森林狼時期和凱爾特人時期(籃網老了,外加戰術等一系列,不做考慮),森林狼時期,身邊基本上沒啥大幫手,所以才會出現逆天的連6賽季20+10+5的全能表現,那時候KG就是森林狼的一個大保姆,進攻防守一把抓,特別看比賽,很多時候還是KG運球過半場的,所以那段時期KG進攻打法以簡單高效節約體力為主,打過籃球都知道,強突和一個簡單的中投,這個體力消耗完全不一樣。否則強突強突,三節就沒體力了。凱爾特人時期,重要原因,身邊有皮爾斯,朗多,雷阿倫這些突破好手,要在外面遊走拉出空間,外加內線是緩慢肉盾得分超爛的帕金斯,突進去只會引來內線包夾,分球帕金斯還不一定能進,簡直吃力不討好,外加老了,防守端全覆蓋消耗大量精力,所以沒必要突破。綜上,KG少突破,就是兩個字,體力。PS:剛進聯盟的KG可是打小前鋒的,集錦裡面也有看過突破畫面,所以KG武器庫里其實有這玩意,只是出於各種原因,前期很少用,後期力不從心了。同理,現在格里芬也越來越少突破和暴扣了,大多是中投的簡單直接。戴維斯過多幾年內,估計也會轉變打法。


無論什麼時候 哪怕巔峰期,加內特進攻都是個跳投男,內線技術,更多是利用腳步假動作加上身高臂長來完成轉身跳投...地位勾手,跳勾之類的,一場比賽看不到一兩次,他強在策應和防守,這才是他立足之本


可能在歷史前十大前鋒當中僅優於羅德曼。
(鄧肯 佩蒂特 馬龍 加內特 諾維茨基 巴克利 麥克海爾 海耶斯 羅德曼 加索爾,排名不分先後)

---------------------------------------------就順便把評論區的回答補到答案里吧-----------------------------------------

嗯,這裡說的只是進攻。

去查了一些數據,查完有些崩潰,狼王的數據跟想像的有些遙遠,還不知道要怎麼組織我的想法。我先把我查到的數據列上來,具體相對應的內線技術的比較我之後試著補上。
為了公平起見,我選取的狼王的數據都是96-10年間14個賽季的數據,加嫂則是01年至今也算是14個賽季的數據。

狼王14個賽季場均上場時間比加嫂只多兩分鐘,就不化為等時間的比較了。場均進攻籃板不如加嫂(2.5:2.7,前板率7.9%:8.7%),蓋帽也不如加嫂(1.6:1.7)。
這些都不算什麼,更讓我吃驚的是,數據還證明了硬特也許是比波什還差一些的籃下進攻手(由於NBA從2001才開始進行出手距離統計,所以我選取了00-10十個賽季狼王的出手數據):儘管狼王在籃下出手的命中率高達69%,但他巔峰十年在籃下的出手次數乏善可陳,佔比僅有24%;而波什和加嫂的籃下命中率也超過了65%,波什籃下出手概率高達31.5%,加嫂更是高達37.3%,這還是算上了去了湖人後打法開始靠外的那幾年。而狼王近距離兩分出手比也並不突出,僅佔到20%,比波什的15.6%略高,加起來狼王的籃下和近距離出手僅佔總出手的一半都不到,加嫂的則高達70%,波什也基本和狼王持平。因此狼王的平均出手距離也達到了11英尺,10年中僅有一個賽季低於10英尺(9.5英尺);從數據上出手習慣和狼王較為接近的波什則是10.5英尺;加嫂則只有7.1英尺,十分靠近籃筐,要知道大姚職業生涯出手距離也就6.7英尺。
直觀比較:
籃下出手佔總出手比:
加索爾(37.3%)&>波什(31,5%)&>加內特(24%)
近距離兩分及籃下出手佔總出手比:
加索爾(70%)&>波什(47.1%)&>加內特(44%)
平均出手距離(單位:英尺):
姚明(6.7)&<加索爾(7.1)&<波什(10.5)&<加內特(11)

狼王如此偏愛遠距離中投(佔總出手比重的31%),和他的打法以及內線技術息息相關,狼王在森林狼當核心那會兒最擅長的進攻手段掩護後的高位跳投,其次是背打後的翻身跳投,再次才是弱側的假動作後底線突破上籃和順下接球上籃以及二次進攻。內線腳步是比不上歐洲系的加嫂的。兩人都不是很擅長內線強攻,儘管加嫂並不擅長肉搏,但整個職業生涯不得不說加嫂是一個優秀的內線攻擊手,是進攻手段最豐富和籃下腳步結合的最好的技術型內線之一;狼王很少被說過是一位優秀的內線進攻手吧。關於內線切入覺得狼王比加嫂要好一些,壓倒性優勢談不上。策應來說,硬特絕對是韋伯之後傳球最好的大前鋒,印象中狼王有不少時候更像是一位外線策應者;而加嫂作為三角戰術的策應軸心在這一能力上也不遜於狼王,加嫂在灰熊時期不太清楚,但從出手率來說,打法靠籃下。

綜上來看,狼王的內線技術水平是符合我的說法的。

--------------------------------------------------------------------------------------------------------------------------------------------

至於韋伯和羅德曼誰更偉大的問題,自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吧。不過有一點我本來想說,就是羅德曼的防守不僅僅是能搶籃板而已,他在一防那幾年馬龍連最佳防守陣容都沒機會進。


@張佳瑋 真的已經回復的非常好了。僅作兩個補充吧:

1.KG作為內線,無論從身形還是體重都略顯瘦弱。這樣做的優點,當然是靈活,速度快,但是當KG遇到頂級內線背身單打的時候,頂防會比較吃力。(臂展、彈跳都能彌補不少)

2.從內線進攻來說,還是受限於體型,無法打出華麗的背身進攻。雖然我認為KG的翻身跳投在PF中也算美如畫。

用遊戲化的語言總結就是KG是全屬性A,甚至A+,但是同樣的21號,雖然短板可能有隻有C,人家有S技。


加內特是一個很全能,很完美的內線球員,但他並不是一個適合做進攻核心的球員,這也是為什麼在以加內特為進攻核心的森林狼,球隊7年首輪3年樂透(沒記錯的話應該是的)。究其原因,在進攻端他能跳投,是的,他後仰翻身跳投很准,他能偶爾空切扣籃,2次進攻等等,面框也還可以。但是缺乏一個作為核心內線的低位硬鑿的能力。跳投永遠是不穩定的得分手段,在季後賽咬住比分就要勁兒的時候,往往不給力。他不像鄧肯,真要拿分了,低位往裡造殺傷,不像司機,真正的突投結合,面框背筐無解。所以 他做進攻核心,往往不好。
他的防守沒得黑,覆蓋面積極大,一人撐起一個防守體系。
綜合而論,他的防守勝過他的進攻,能勝任防守核心,但若想奪冠,他坐不了進攻核心,這是他不如司機和鄧肯的地方。一般來說,穩定的認為他不如鄧肯,伯仲司機。在我個人看來 ,略遜司機


KG低位持球能夠做到真正的三重威脅,可投可突可傳

投籃方面,KG背身跳投應該能有五成左右的命中率,是極佳的進攻終結點

突破or背身單打方面,KG並不是頂尖級別,不過溜底線上籃是KG的小絕招,這點確實沒有TD和司機做得好

傳球and策應方面,才是KG的強項,可以經常看到控衛運球過半場後先給KG,KG高位策應。巔峰能有6次助攻呢,十佳球中也不乏內線背打後背後傳球

總的來說,在進攻時KG是一個很好的終結者和發起者,但始終不是主角,這也是年輕時被魔術師批評的原因吧


主要背身進攻方式是翻身跳投,和利用速度的轉身。背框轉面框技術很好(由於體型和年輕時候的成長環境)。
個人認為最強的技術特點是高位策應能力(內線版的三威脅)和後期防守核心作用。


kg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在保持極佳運動天賦的同時也在雕琢自己的投籃技術,而不像其他跳高的糙哥一樣只知道蹦。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半截籃相當準,防守人基本上夠不著且干擾不到。防守一端依靠超常的臂展,姚明評價說kg防守的時候就跟大蜘蛛一樣讓人頭疼


遇到馬龍這樣的力量型老油條會顯得有些有勇無謀。


如@布魯斯李 所說,轉身大後仰跳投。那個時候他是最無解的PF。
你想像一下,身高2米1幾(加內特的官方身高絕壁是虛報的)的大個子+大後仰+極高極後的出手點+穩定的手感,那是多麼的恐怖。
根本無法防守。

ps:曾經在一個老視頻中,那時加內特還是森林狼的21號。有一球後仰跳投(是跳投!大前鋒跳投!而且是後仰)身體的角度幾乎平行地面!


KG前期打的是小前鋒,怎麼就沒有面框技術了?交叉步過掉韋伯,鄧肯接暴扣都是有的。KG年前的時候胯下後直接跳投,突破後的虛晃。往裡強鑿的能力的確比不上鄧肯,但我就說鄧肯打法是大前鋒的打法?他就是個中鋒打法。KG之所以跳投多是因為他的跳投幾乎沒法嚴防,前期的加內特三威脅的效率不會比司機差,第一步相同身高有絕對優勢,08年的時候還有交叉步過掉加索爾接跳步後的扣籃。08年的加內特已經是後顛覆時代了。就好比以前說麥蒂打的軟,不喜歡殺內線,偏向干拔。人家對自己的干拔有助夠的自信。知道有他高的沒他跳得快,跳得快的每他高。更何況,加內特,巴克利讓大前鋒這個位置有了新的打法,而加內特讓世人重新定義了大前鋒。而且任何一個階段KG都是不斷的去為球隊做出犧牲。


反對張嘉瑋所說的「KG不是一個可以吸引包夾的核心」
我是一個KG蜜,成為KG蜜的原因就是因為上高中那會看火箭和森林狼的一場比賽。
當時的森林狼有一個「加內特戰術」:具體就是KG斜45度位(就現在阿爾德里奇經常單打的位置)拿到球背身單打,一般是後轉身跳投(無解,封不到,只能求不進)或是靠腳步晃開轉身襲框,其他四位全部拉開,卡塞爾弧頂位。這時候KG就是吸引包夾後分給三分線外卡塞爾,一投一個三分,不夾就是單吃一吃一個準。難道這不叫進攻核心?不叫吸引包夾?
KG很瘦,但力量一點不弱,你以為那些翻身跳投都是躲著跳的,都是靠一下才跳投的,沒力量早飛了。
KG並不是你說的只會被喂球襲框,看看KG內線腳步的GIF吧,有多少是晃開直接強起怒扣的。KG年輕時不光是跳跳男,有腳步的。
如果你說的地位技術是指鄧肯或奧胖那種KG的確沒有。
至於你說的KG不是進攻核心不能吸引包夾就呵呵了,還標粗體,呵呵。


加內特是防守核心,球隊防守體系依他建立
進攻不是核心,只是個穩定的點


腳步靈活,並且卡位抓籃板也是很給力


加內特的早期的內線技術還是非常優秀的,只是身體太單薄,勾手技術還需雕琢,背身單打用華麗來形容一點也不過,背身之後的暴扣足夠血腥,有一幕,03年全明星,喬老爺子最後一次全明星,所有人都是真刀真槍的干(可參考視頻)加內特在加時賽背身跳投穩贏了比賽,並且獲得MVP,另外在木狼時期的進攻手段真的豐富,全面,面框技術也是相當出彩,缺點單防肌肉漢子能力確實不強(真真切切勝過司機很多),最優秀的是協防能力,總之比司機防守硬、籃板硬,進攻能力不如司機,籃板能力和鄧肯相當 ,單防硬漢不勝鄧肯,協防能力歷史第一(不是之一)。

另外,說加內特不行的,請多看幾場以前在木狼的比賽。如果要噴我,請君也要看完比賽之後再噴。語言和畫面想比,想必,還是畫面更有說服力。


數據說明他技術真的牛逼。


nba純內線技術好的球員屈指可數,加內特只能說一般偏上,在內線更多靠的是衝擊力,印象里他一直以全面著稱。而已現在這個時代,說一個球員內線技術好往往是貶義的,是對他其他方面的不認可。


如果說是低位背打能力的話,KG的低位技術還沒有那麼優秀,他更多利用空切和腳步,以及他那226cm的臂展創造了更舒適的得分空間。不得不說,KG的中投確實有很高的水準,利用投籃創造出給隊友傳球和突破的機會,這也是KG高球商帶來的優秀策應能力。


進攻慾望並不是那麼強烈,身體天賦太好,20英尺的高位跳投就足夠他每場拿個20+。
背身技術絕對不弱,配上他的腳步靈活性還是有威脅的,但是身體較單薄個子太高,控球技術並不是頂尖(頂尖如韋伯),被強硬的防守隊員壓迫時無法靠背身用體重佔住強側,會習慣性的傳球或者到高位跳投,所以背身技術相比於幾個歷史級大前有點拿不出手,但吊打一些同位置的大前還是可以做到的。
KG真正成熟的那幾年,西部游來了一隻鯊魚,所有的內線球員(除了獃獃,獃獃的身體天賦才叫變態)那幾年都是想方設法的把鯊魚拉出來,或者高位投。


背身後仰不提 ,說兩個一般大前搞不出來的
04對國王G7 面框crossover韋伯 爆扣
08 G1 面框crossover 家嫂 爆扣

小前鋒的風骨。。。

當年我總YY鯊魚鄧肯狼王的三人前場組合。。
工資幫我YY吧。。。。 @張佳瑋


個人覺得:進攻端是吃身體飯(但是吃得有技巧,那種翻身跳投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比起蠻力男跳跳男那種。但是傷身——膝蓋)所以如今身體老化後,競技狀態急速下滑(參考鄧肯)。拉鋸戰階段可以一拼,但是真正到白刃戰時還是得上皮爾斯。

在我看來進攻端A-,防守S。


攻不如司機,守不如鄧肯


推薦閱讀:

如何培养打篮球时突破的节奏感?
打籃球時心態緊張怎麼辦?
如何评价篮球纪录片《10000小时》?
如何能打好大前鋒?
打籃球的小招式小技巧有哪些?

TAG:NBA | 體育 | 籃球 | NBA球員 | 籃球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