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出高逼格的騎行/自行車攝影作品?

很多車友都希望拍出優秀的騎行攝影,但是很多質量還是很低,請各位大神分享經驗,不吝賜教!


請諮詢著名自行車手勇哥的女人@巧克力圈_Carrie


關於這個問題,我正好寫了一篇博客文章, 就貼在這裡吧
----------------------更新圖片於2014年12月24日-------------------------------

留下美好一刻

恩,我都懂,你就要出發了,所有的所有都準備好了。不過,事實往往出人意料。高原騎行的特點就在於你無法準備那些你根本預料不到的事情。拍照,也是一樣。我不說啥大道理,也不搞產品評測,就說說我路上發生的小故事吧。


在川藏南線318公路上,有一座海拔第二高的雪山,叫做東達山。當時我們出發的前一天下了大雪,第二天雪還沒化乾淨。在臨近山頂還有7公里時,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下面這個東東。

有的朋友一看就知道是日暈了。當時我拍下來後,覺得這麼拍有點浪費這麼好的雪山。於是快到了山頂時,我把手機高高舉過頭頂,忍著刺眼陽光,拍攝了下面這張。

這張是我318上最滿意的一張。因為手機畫幅有限,為了拍攝儘可能多的日暈,我只能用豎直方向拍攝。因為沒有光學取景器,我戴了墨鏡的眼睛幾乎是眯著拍了好幾張,拍了個什麼效果當時完全看不出來。尤其是山峰是否拍出個對稱,在手機屏幕上根本看不出來。事後,我在電腦屏幕上查看這張照片時,覺得真是夠幸運才能拍下我想要的效果。


同樣可惜的是,你可以看到藍色天空上有各種模模糊糊的雲氣,第二條日暈也是淡淡地不明顯。照片的顆粒感很重,日暈的光亮度幾乎是過曝。如果我當時有一個單反,有一個過濾紫外線的廣角鏡頭,有一個像素更高的CMOS,那麼這張照片會好太多。但是這樣的景色一年也碰不上一次,錯過了就幾乎永遠地錯過了。假如說這張照片給我什麼教訓,那就是對於一個好的構圖,手機可以讓我八成地滿意,而單反則會帶給我兩倍的驚喜。單單為了分享朋友圈,手機就足夠了。但是如果我對畫面要求更純凈更整體,那麼手機是遠遠不夠的。

那麼配上了微單,是不是就一定無憂了呢? 也未必。在高寒地區,電池放電速度會比低海拔地區快很多。如果你在拍照後不記得關掉相機,半天 不到,你就會面對沒電的現實。我在古格王朝遺址瀏覽時,就發生了這樣的窘境。這張黑白照片是我不得不用手機拍攝的古格遺迹,可以清晰看到照片的顆粒感。為了體現立體,我不得不用後期軟體銳化了照片,去除了彩色。如果當時使用相機,就算黑白也會是如下的效果。

這張照片是色達佛學院的全景。天空雲彩的顆粒度很不明顯,色彩過渡也比較平滑,不會出現上圖有點突兀的光影搭配。

因此,即使帶了相機,如果沒有及時關閉電源或者及時充電,那麼碰到美景也只能徒然無奈了。那麼,通常相機幾天充一次電呢? 根據我的經驗,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每日拍照不到100張,並且每次拍攝完都會關掉電源的情況下,索尼的微單可以支持三天。所以如果你是微單,兩天充一次電是比較合適的。

另一個有意思的事是帶什麼鏡頭。按理說,風景,人像都有自己最合適的鏡頭,所以有的夥計帶了不同的定焦鏡頭,也有人就帶了一個18-135的變焦鏡頭,有的土豪甚至帶了不同的相機,小的隨拍,大的拍風景。對於騎行的哥們姐們來說,帶多鏡頭的並不常見。除了重量的原因外,第二個就是趕路。因為要在天黑前趕到目的地,所以路上拍照的時間並不多,往往就是埡口拍兩張,措和湖泊岸邊拍兩張,路上擺拍兩三張。在埡口拍照時,由於海拔基本高於4500米,天氣非常寒冷,騎行的哥們姐們需要脫下騎行手套組裝鏡頭對焦拍照然後再拆解放好帶上手套 。這簡直就是一種折磨!此時方便小巧的卡片機和手機就是貼心小夥伴了。:) 我記得在318上的安久拉山埡口時,天正下著接近冰點的大雨雪,當時我的手套已經是濕漉漉的,即使拿著手機拍照,手指也是顫動著不停。如果不是為了埡口留念,我根本不可能脫下手套去按觸摸屏。


既然多鏡頭帶的情況很少,那麼焦距多少的變焦鏡頭合適呢? 這個其實很個人化。有的人喜歡廣角風景,廣角鏡頭很合適;有的人喜歡拍近景和人像,那麼要求自然不一樣了。這個完全可以跟著自己的喜好走,沒有什麼特別的限制。


順便說一下,在高原,特別是藏區,不同地區風景的特點可以完全不一樣。比如說阿里的遼闊就像下面這張一樣。

而林芝地區的秀麗和豐富,在秋天時特別明顯。 此時紅葉綠葉黃葉混在了一起,水有時也是青綠色的。就像下面齊馬拉山爬山過程中的樹林。

因此在出發前,了解好每個地區的風光特徵,會讓你在選擇相機和鏡頭時多一些把握。 概括來說,昌都和林芝地區多林木,風光秀麗多;阿里和那曲則是大山大湖大草原,一望無際; 拉薩和山南多山多障礙;日喀則地區既有大雪山和蔥綠林木,也有類似阿里的大草原。騎行線路如果從四川和雲南進藏,那麼通常會路經昌都,林芝和拉薩;從青海入藏,會以那曲地區為主,新疆入藏自然是阿里為主了。

在結束這篇小文時,給朋友們看一張特殊的照片,拍攝於然烏湖。這是然烏湖附近靠近318國道的一處,有一塊巨大的岩石突出到河流上方。當時有好幾個騎行朋友徒手爬到這塊石頭頂端照相。由於臨近河面,石頭表面是潮濕的水汽。我相信騎行進藏的朋友是不缺乏勇敢的,不過在危及生命的拍照留念中,勇敢是否顯得放錯地方了呢? 希望大家都安安全全地騎行拍照。 晚安~

-----------------------------以下是廣告君-----------------------------------
PS. 關於新藏線的沿途情況,可以參考我在豆瓣閱讀上發布的 帶你去看新藏線 圖冊,這樣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帶你去看新藏線


朋友幫我拍的,他回去修圖就修了有3個小時。。怎麼拍我也不知道 XD


1. 風景好
2. 人小景色多

3. 有別人給你拍照,不要自拍
4. 如果拍到臉... 盡量不要笑場啊哈哈哈哈哈

貼幾張最近的照片 ??

別人拍的我

我拍的別人

隊伍統一著裝其實逼格也很高的。比如我拍的我們隊

連喝個咖啡都有逼格

最後如果真的拍到一張笑眯眯的臉,像我這麼可愛可能也不錯哦。比心 ??


建議多看網上的自行車攝影作品。Rapha, Café Du Cycliste 這樣頗有逼格的騎行服品牌的攝影作品也很值得學習。

我自己的經驗:(1)蹲著拍,(2)爬坡的時候最容易出好片,(3)路上最好沒人,(4)喜歡的話可以調成黑白的。

下圖:最近拍的女盆友。喜歡請點贊~

(手機拍的,稍微修了一下)


給自己車拍的最滿意的一張照片,嗯,不是全身照。


騎著兩個輪子旅行的人都喜歡攝影,但是很苦惱自己的照片得不到親友的讚賞。一張小小的照片是很難將大千世界的雄偉壯麗捕捉進去的。但是有些簡單的小指南,就可以令你的攝影水平大大提高,下次當你帶著旅行的照片要朋友鑒賞的時候他們肯定不會覺得乏味了。


【構圖原則】

必須學會透過鏡頭在取景框中觀察被攝的景物及周圍的環境,選擇最佳的拍攝點,以得到最為滿意的構圖。在取景、構圖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突出主體:在拍攝之前,心裡要像繪畫前那樣首先「立意」,考慮照片畫面中,主要表現什麼,被攝主體安排在什麼地方。然後通過光線、色彩、線條、形態等造型手段,來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


視覺平衡:一幅構圖達到視覺平衡的照片、能給人以穩定、協調的感覺。平衡有對稱平衡及非對稱平衡兩種、非對稱平衡的構圖,往往比對稱平衡的構圖更富有動感。景物的大小、形狀、重量和方向、 以及色彩等都對視覺平衡有重要影響。


虛實相映:虛實是指被攝主體與空間前、後景的清晰、模糊的程度。運用的手法不外乎藏虛露實、虛實相間、虛賓實主、以虛托實。其目的是為了突出主體,渲染氣氛,增強空間縱深感。實,主要是表現被攝對象的主體;虛、主要是表現被攝對象的陪體,以襯托主體,它是構成畫面意境的重要環節。


講究節奏與旋律攝影構圖,被攝對象以相同或近似的形式交替出現,有條理地重複,便形成節奏;節奏如果表現出線條、舒暢、和諧、起伏等動態變化,就成為旋律,從而使畫面優美、抒情而流暢。節奏與旋律是深化主題的重要環節,它們包含在線條、色彩、光線的反差與色調中。


跟輛後援車,你只負責騎,他們負責拍
如果自己一個人還是算了,在路上累的和死狗一樣,誰還有心思構圖啊


看騎拜客網站的活動視頻


感覺很重要!
更多內容,請點鏈接
700bike論壇上的精華帖,我覺得還行
http://bbs.700bike.com/thread/tid/6630


這是我自己一個人騎行拍的,我覺得要拍好照片,角度很重要,然後就是構圖,還有燈光


關於自行車攝影,這裡有一個高Biger的帖子。關於自行車攝影那些事


詳見pinkbike


你需要一輛逼格滿滿的車子
比如


推薦閱讀:

17歲如果想騎著摩托車去旅行 路程是1500公里 該具備些什麼?
用公路車騎長途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沒有好的自行車騎行背包推薦?包括價格和購買渠道?
騎行到拉薩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些長途騎行的人,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TAG:自行車 | 騎行 | 長途騎行 | 攝影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