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最近幾年不斷出現類似梨花體、烏青體、年糕體的現象?

最近幾年各種類似的「奇葩詩體」頻頻出現,甚至相關的某些詩人還是很有文學身份的,個人看過後實在是無法理解,會不會對學生造成影響什麼的?


1,西方與東方、古典與現代、新詩與舊詩的割裂。

2,詩、詩人與大眾的割裂。

3,新的評價體系遠遠沒有形成。


我就說一件事情。當一個立志在文學上做出一番作為的年輕人上了中文系大一,大一的小孩你不要指望他有多深的忍耐度,多熟悉你們那套圈子裡的評價體系。
這時候他遠望地平線,得知現在詩歌界的巔峰之作是楊黎的廢話詩!烏青的烏青體!這對他簡直是晴天霹靂!毛都炸了!他以細緻小心崇敬的態度對待文學,苦讀了十年到十二年!最終得知這條路的終點是烏青體!
這時候他只有三種選擇。品格高的,心灰意冷,掉頭下山,尋理工的路去了;次之者,一意向政工發展,待拿到刀把子,便可為文學界清理門戶;品性最劣者,則不覺手舞足蹈——原來文學的盡頭,是一條如此輕省的路!每天早起打個呵欠,檢查一下床邊錄音機里的夢話,記下來送到雜誌社,便可換來一天的乾糧,或者還可騙炮!文學界真是我輩的天堂!
烏青體要持續流行二十年,必須建立在一個假設上:品性最劣的人在文學界佔了絕大多數。這是沙灘上的石堡,一旦塌陷,恐將堡中壓得血肉模糊,一個逃出來的也沒有。連張棗王家新歐陽江河,也會遭受連累,玉石俱焚。
每年都有數萬大一新生進入985的文學相關係別!數萬人遭受烏青體的雷殛從而面臨三觀崩解的選擇!
西方文藝界可以不要什麼臉面,因為文藝界本來就是大學中地位最低的一系,神學,法學,醫學,文學,文學最末。事實上原本西方大學裡文學系只是兩年的專科文憑,屬弄臣行列。蘇式文藝界本來要臉,後來也不要了,因為他們只從上層拿工資,上層只關心工業產值,懶得理文人。中國本來沿襲蘇式,可以不要臉的,所以才有了烏青體。可惜中國國情又自有不同,中國傳統上是個文人社會,大家對文學的期望值最高,文壇第一人有些高蹈的「素王」(白衣帝王)地位,恐怕不是烏青之流能永遠糊弄下去的。
不匿名。


烏青《對白雲的讚美》考

此類廢話詩,稱為「狗體詩」,起源於民間,有「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狗,攆它它不動,罵它它不走,一拖它就走」之謎語(下文稱之為《狗謎》),謎底為死狗。詼諧幽默,但作者不可考。

文人對此體有意識的加工起源於郭沫若先生。

《贊石林奇觀》: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

據考證,雲南廣西等地,狗類多為食物,例如保山風俗,類似於玉林。郭先生早年有現代詩作品《天狗》,氣勢不凡。《天狗》云:「我是一條天狗呀!我把月來吞了,我把日來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我把全宇宙來吞了。我便是我了! 」郭先生經歷世事紛雜,人間冷暖,晚年趨於寧靜,多好遊山玩水,考察古迹,做學術工作。也許他在雲南參觀石林時恰好吃了一頓狗肉,發現人間之狗不同於天狗,是被吞的對象,回憶起早年對狗類的歌頌, 聯想起自己的遭遇,不禁感嘆,遂作此詩。 適逢非常時期,出於政治原因,不敢直白,只好把石林作為歌詠的對象,名為贊石,實為贊狗,追憶少年生活,感時傷事,對政治現實有微諷之意。如今此詩就藉助民間智慧,巧用《狗謎》的形式, 強調了原謎語的精髓——前兩句體現的「反覆」這種修辭方法,而揚棄了後三句過於複雜的意象。狗體詩至此,已從民間創作轉為文人詩。

以石寓狗當然有郭先生游賞時同時遇到兩者的原因,但也不難考證其原典:百度百科「石狗」詞條云:「上古的雷州,是一塊荒蠻之地,瘴氣濃重,人氣不旺,為生兒育女,增加人口,從古至今,體魄健壯的石狗最受雷州民眾的崇拜。於是便雕刻高大威猛、帶有碩大生殖器的石狗進行祭拜祈禱,若有靈驗,又前來答謝石狗,還祈求其保佑小孩平安長大。有的孩子還取名「狗子」,直到現在,一些抱孫心切的老人,仍在初一、十五日捧三碗番薯(地瓜)湯或三碗飯與一塊豬肉,偷偷地向石狗燒香求拜。隨著時代的發展,雷州漢族勞動人民對狗又賦予了種種神奇的傳說。」 另,西晉土豪石崇飛揚跋扈,為民所惡。如今南方海域,尚有石崇魚,又有石狗公魚,為食肉魚類,水中一霸,據說兩者其實不同,但很容易混淆。許是南方人民把對惡霸地主的憤恨和遠古傳說雜糅在一起,命名此魚。則郭氏之詩,其意又深矣。

烏青為文藝青年,平時行跡於酒吧客棧,尋找愛情和詩句。烏先生在雲南住過很久,大概也去過石林,了解郭沫若的原詩,聯想起自己的人生,頗有感嘆,遂作新篇。

《對白雲的讚美》延續了郭沫若《贊石林奇觀》詩的藝術特色,即不斷反覆,但反覆更甚於郭,用詞淺白, 感情強烈真摯,將狗體詩推到了新的高度。

此時政治限制已寬,可不必諱狗為石,但狗類直接入詩較難,難免有粗俗之感。烏先生以自己的國學功底為基礎,化用了成語「白雲蒼狗」,巧妙地化石為雲,化狗為雲。「白雲蒼狗」語出杜甫《可嘆詩》:「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近代大文豪魯迅《華蓋集·後記》曰:「真是世事白雲蒼狗,不禁感慨系之矣!」烏先生的詩並不是對郭先生的詩的致敬,而是一種再創作,再加工,將狗體詩推到了新的高度,可謂「話到烏青語始工」!

從民間謎語《狗謎》,到郭沫若《贊石林奇觀》,再到烏青《對白雲的讚美》,是一脈相承的關係,從一個高峰走向另一個更高的高峰,再走向更更高的高峰。有些人對郭沫若先生多有誤解和曲解,甚至拿狗體罵他「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粗鄙到侮辱的程度,不值一哂。也有人認為烏青先生此詩其實是為了諷刺郭沫若而寫,他們一廂情願,把自己跪拜西方價值觀跪出來的那一套強加給具有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詩人,過於淺薄了。

最後,讓我們一起欣賞、朗誦烏先生的作品,感受詩歌的魅力:
《對白雲的讚美》:
天上的白雲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特別白特白
極其白
賊白
簡直白死了


所以說,現代詩人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都是些嘩眾取寵的能人異士罷了,
就像韓寒說的,
如果他做了作協主席,
第一件事就是解散作協。

現代詩人?這是個笑話


這個群體的大部分人沒有寫詩的才華但又不願意承認,只能靠這種東西自我催眠,嘩眾取寵。


詩寫生活,寄託情感,描述經歷,詩沒有美感,談什麼詩,算什麼詩


其實我一直認為,藝術,大俗即大雅,真正的藝術要雅俗共賞,高雅之人知其雅,平庸之人知其美。巔峰的藝術,要讓普通群眾也能夠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即使不懂藝術也知道這是美。如果我們這種普通人民都覺得十分差勁,只能夠給那些所謂的藝術家欣賞,那那種藝術,也只能夠算是嘩眾取寵了。另外,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就算是向日葵等大師作依然有人不喜歡,何必拘禁於此呢?


推薦閱讀:

陸遊在對唐婉的感情上,是不是千古大垃圾?趙士程雖然流傳詩詞不多,但是不是真的愛唐婉?
一首詞,怎樣評價它?
從詩詞鑒賞的角度,比較周汝昌與葉嘉瑩?
如何評價這兩句不算詩的詩?
李煜的詞風格在南唐亡國前後有什麼變化?

TAG:詩詞賞析 | 詩詞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