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敗後,清政府若集中全國兵力,能打贏本土的自衛反擊戰么?

我是說在本土上,能守住北京么?


清政府不是輸在前線,而是輸在沒有動員能力,這就是古代國家和近代化國家的差異。


一句話:清政府根本做不到集中全國兵力去某一戰場參加會戰。

你覺得從兩廣的部隊,全副武裝徒步行進到京津地區,要多久?陝甘地區呢?雲貴川呢?
有遠有近的部隊,如果分別開進,那麼整個集結時間就可能會很長。那麼先到的部隊在京津地區的駐紮,糧草供應等等怎麼解決?
如果是算好時間一起來,那麼以當時的道路和交通條件,能支持這麼大的交通量嗎?發生擁堵怎麼辦?

好,就算你把兵力集中起來了,糧草供應怎麼辦?也從全國收集起來?那路途上的損耗有多少?如果本地收集,能養得起來嗎?京津地區富庶人家多,但是不等於糧草多啊。真要沒吃的了,那些金銀財寶都不能下咽的啊。

還有,整個遍及全國的大規模兵力調動,你就瞞得過日本人嗎?日本人乖乖的留給你幾個月時間,集結百萬大軍給他來個致命一擊嗎?人家就不會來個圍點打援,各個擊破嗎?別把別人當傻子啊。

如果各地的駐軍真的調動進京了,那估計什麼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等等,能提早很多年。


樓上諸位漏了一點。中日這局棋是開放的。列強對日本的支持是有底線的。即便是遼東這塊肉,日本在「三國干涉環遼」下也不得不吐出來,如果日軍馳騁華北平原圍攻北京,列強會是什麼反應?一個完整、軟弱、腐敗的清國是當時各國在華利益的保障。相對的,各國決不會容忍日本可能令清朝崩盤的軍事行動,更何況日本尚無與各列強分享成果的倡議。

這點上伊藤博文有非常清醒的認識。日軍當時不是沒有進攻北京的想法,還相當流行。但伊藤博文在《進擊威海衛、攻略台灣方略》中提出,戰爭一旦開始,最大的課題就是怎樣結束戰爭,打下北京,你們想怎麼結束戰爭?你們最初的戰略目標是什麼?而當時,日本自身的經濟也快被戰爭拖垮了。要是伊藤的繼任者有他一半的見識,今天關外的土地還真不知道是誰家的。

清廷方面,我就純引了:
清朝最後十八年:政府改革與群體事件(第9頁)_煮酒論史[%E9%BB%84%E5%AE%B6%E7%90%86%E7%82%AE]

持久之戰?

  好吧,現在是時候該總結一下清國在這場戰爭失敗的根源了。當然,我現在的總結都是從純軍事的角度來說的(注意),雖然之前分析了很多的原因,它們都是清國在這場戰爭中失敗的原因,但是,它們都還沒有涉及到清國失敗的根源。

  這個根源就是,清國輸在了起點——戰略。

  300年前,日軍是由豐臣秀吉帶領進攻明朝,雖然他只打到了鴨綠江邊。但是在明清兩代對中華帝國的戰爭中,日本的戰略都是一樣的,這個戰略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速。

  先搶奪制海權和朝鮮戰略要地,再直插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速戰速決,擒王劫政,以迅速取得的勝利迫使對方投降,換來和約。

  對日本來說,這樣的戰略帶有極大的賭博性,完全是一個不計後果的亡命賭徒式的打法。但這也是沒辦法的,因為日本國小民貧,補給有限,無法進行消耗戰,日本的國力無法支持一場長期的戰爭,只要在一處遭到對手的牽制,就將滿盤皆輸!

  比較一下,大明和大清在戰爭初期都有戰敗,不同的是,大明很快清醒過來,那個萬曆皇帝雖然從來不上朝,但他對跟倭國戰鬥到底的信念是無可動搖的。在堅定的信念下,後來的明軍開始改變戰法,以消耗日軍有生力量和延緩其攻擊步伐為主要作戰目的,大明 「抗倭援朝」戰爭持續年,日本被打到崩潰邊緣,不久即爆發內亂,國內長年內戰,國力一撅不震達200年,以至於後來的鄭芝龍(鄭成功的父親)僅憑几條海盜船就能橫行日本!

  所以,在歷史上,除了無比強大的唐朝和元朝以外,對日作戰歷來都作好「相持以久,持久以戰」的準備。

  面對接下來的戰事,清軍新任總指揮劉坤一提出了持久戰的戰略,在上奏給朝廷的奏章中,劉坤一表示:「持久」二字,實為現在制倭要著。而這種思想也得到了其他不少大臣們的認同,大家表示,跟日本打架,一時打不過,可以長時間打嘛。

  這種想法是很符合現實情況的。一旦清國確定了要和日本長時間打架,這對日本只能是個不幸的消息。

  清日戰爭開始後,日本不僅投入了本國幾乎全部的陸海軍,國內兵力空虛,更重要的是——他們快沒錢了。

  為了維持這場戰爭,日本已經花費了臨時軍費2億日元,而當時日本全年財政收入才為8000萬日元。也就是說,為了打這場仗,日本把未來幾年的錢都花完了,整個國家也變成了一個為戰服務的機器,在戰爭正式爆發後僅僅3個月內(至1894年11月),日本全國工業生產就減少了一半(51%),商業減少了三分之一(31%),農業生產減少了13%。打仗是需要錢的,為了繼續打下去,日本準備向滙豐銀行借款。

  但朝廷並不打算這麼做。

  不這麼做的原因並不是朝廷沒有這個想法,而是根本不可能這麼做。

  對於朝廷的實際最高統治者慈禧來說,她面對的事實是,淮軍已經灰飛煙滅了,這支軍隊是李鴻章的,同時也是她的權力基礎,淮軍是屬於後黨的,這仗再打下去,只能由帝黨的人物來繼續負責指揮,很顯然,誰指揮戰爭,軍權就會落到誰的手上,如果帝黨掌握軍權,這是慈禧和她的後黨集團不願意看到的。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從戰爭一開始,李鴻章雖然明知這場戰爭絕無勝算,屬於朝廷帝黨一派的清流言官們又不斷攻擊,背後搞小動作,但李鴻章還是要硬著頭皮打下去,只有清日之戰是由後黨集團的人負責組織和指揮的,才能確保朝政大權繼續留在慈禧和後黨集團的手中。而當戰爭進行到有可能為國內的權力帶來洗牌,影響到當權者的權力的時候,這場戰爭就必須結束。

  就這麼簡單。

  戰爭結束了,那麼就開始和談吧。也許只要簽個條約,賠點銀子,所有的擔憂都會解決了。


這麼高端的事情,歷史上第一次搞成是在拿破崙時代,真正成為一種大國的國家機能已經到了一戰了,你覺得大清有這麼牛逼么。


補充一下@haozhi yang的答案。

所謂古代國家和現代的區別,不單單是人力和糧草的動員能力的區別,從廣義的來說,包括一切資源的動員能力都存在區別。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爭是極其費錢的,不論是軍餉,糧草,物資的消耗,都需要一個強大的金融系統做支撐。古代國家打仗的費用只能從國庫中開支,也就是儲蓄,後來聰明了一點,學會了收戰爭附加稅,但是,先不說農業國家的儲蓄是多麼捉襟見肘的事情,就說當年的稅收再怎麼壓榨也是有限的,而且如果稅率過高,百姓必然造反。但現代國家就不同,通過增發貨幣,國債,和戰爭債券,現代國家可以把原本集中在極短時間內的龐大經濟負擔分配到未來的若干年逐漸消化掉而不會產生過於嚴重的政治不穩定因素,同時又通過貨幣貶值將百姓儲蓄和民間資本所擁有的價值間接轉移到政府的手中。一個有力的金融系統不但能夠充分調節國家內的資源和財富輸送,還能夠調配國際間的財富和政治影響力的分配與輸送。當年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等地之所以很早就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金融體系的充分發展,當時西歐各地戰亂不斷,而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發達的銀行業和連接東西的由於地理條件,為西歐各種大小領主的戰爭提供了強大的融資平台。現代的美國其實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中國和其他各國對美國國債的持久需求,美國根本無法支持這麼多年來「東征西討的戎馬生涯」。除了國際政府間債券交易,類似的政府間的戰爭融資融貨平台還包括無息貸款,大宗貨品的易貨交易,和援助換資源等等一系列手段(論南北蘇丹和達爾富爾地區的59式坦克是從哪裡來的lol)。而現代發達的利率自動調節機制和靈活的長中短期的融資渠道又能將一個國家的透支成本降到最低。總而言之,現代國家的廣義資源的動員能力不但是超越地域的,還是超越時間的,這些都是古代國家做不到的。

最後我們就清朝抗日和民國抗日做個小對比好了,凱申公說:我有法幣啊,我有美國的租賃法案啊,我有毛子的十萬金盧布啊,我有能做大規模軍力和物資調配的鐵路和水運網啊。
這就是為什麼1945年的抗日打成了成功的持久戰和本土反擊戰而1895年的抗日沒有。
——————————————————————————————————————
本來還想談談一個民族國家概念的形成對於一個國家的全國動員能力有多大的影響,但是最近時間不多而且又不是我本行。可以請高人繼續延伸 @冷哲
(文中內容多憑記憶而寫,如果誤差請多指正)


古典國家的動員能力是很低的。
題主想像中,晚清可以像蘇聯一樣在幾周內從全國調集百萬大軍趕赴遼東前線,但是人類第一次做到如此程度的動員還是在拿破崙戰爭時期,晚清的動員能力當然是沒有辦法和拿破崙戰爭時期的西方列強相比的。
如果清國真的決定和日本打持久戰,目測在勤王之師到達北京之前,日軍已經在北京閱兵了吧……


這個假設其實不成立。

首先,我們假設清政府堅持下去是可以扭轉戰局的,那麼,問題來了,挖掘機,哦,不是,清政府為什麼沒有堅持下去呢?因為當時的清政府,沒有可以支持這個決定的體制,所以他們得不到正確的情報,也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對不?

那麼問題又來了,假設慈禧老太太突然靈光一閃,決定堅持下去了,接下來呢?清政府的體制足以支持接下來的戰爭嗎?清政府有能力在這場戰爭中取得最後的勝利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不能。

所以,這個假設不成立!


看來樓上各位大神的回答,其實都已經說到點子上了。我來湊個熱鬧補充幾句:
1)清朝和日本的對決實際上是一個中古國家和近現代國家的對決.GDP,武器啥的都已經不是決定因素,組織能力才是決勝的力量。就像共軍和國軍對決一樣,再多的美械也是給共軍做了運輸大隊長。
2)甲午海戰其實在世界海戰史上都是劃時代,可以說海戰史上第一次真正的鐵甲艦海戰。(米國內戰和意奧海戰都算是「衝突」)。可惜從琅威理走後,北洋水師(記住是水師,不是海軍)就徹底放羊了。訓練恐怕沒辦法和日本海軍比較
3)陸軍可以出動的其實只有李中堂的淮軍,海城之戰後基本已經潰散了。淮軍的水準其實也就是戊辰戰爭倒幕軍的水準,甚至還不如鎮壓太平天國末期的水準。老英的劍橋晚清史記載,1880年代,淮軍將領周盛波檢閱直隸淮軍的時候大部分淮軍打靶,好一些的只能10中1,2了。大部分營管更關心的是升官發財(看看,還是營制,日本已經是師團制了),對射擊訓練,步炮協同已經完全沒有概念了。這還是直隸比較精銳的淮軍,更不用說南方諸省的其他軍隊了。
4)就算大清最後王霸之氣抖擻,把剩下的淮軍湘軍各種兵勇拉來。沒鐵路啊!!!同時期日本鐵路已經2100英里,國內運兵沒問題。大清1里都沒有,就算有百萬大軍也掉不過來啊。(和第二次鴉片戰爭類似了)
5)其實甲午戰爭最大的危害並不是賠償了2億兩白銀,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後賠償的法郎折算成平庫銀大概是7億兩左右,法國佬咬著牙硬是3年內還清了。甲午戰爭的危害最重要的是讓西方看到中國的實質不過是銀槍蠟燭,中看不中用。從剿滅太平天國到平定新疆再到中法戰爭中取得的成績全部一筆勾銷了,之後各國都開始準備用武力在中國取得利益。在此之前西方各國在中國的大使都是有經驗的中國通,之後派來的都是在非洲有打土著經驗的狂人,在他們看來此時中國已經和非洲未開化的土著一樣,只用武力就可以取得想要的利益。


根據當時以前看過的某種觀點認為,日本其實已經到了後勤供給的極限了。打,清朝打不贏,但是拖,能拖死日本,其實也就是贏了。當時的日本是絕對沒有實力打北京的。具體史料時間太長已經忘記,好像從日軍傷亡等等數據分析出這個結論的。


把你的全身力量集中到中指上,戳死泰森,妥妥的……


中堂大人又不是沒提過遷都西安堅持打下去的建議,被否掉了嘛。
考慮到滿清的少民統治政權和大清動員能力低下(農業國多少有點)。
你說的僅僅存在理論的可能啊~


戰爭後,福建水師派人和日軍聯繫,要求歸還被俘的幾艘船,理由我們的那幾艘船是路過打醬油的,那是你們和北洋水師的戰爭(大意)。
各位樂觀,您覺得有可能打贏嗎?以李中堂一人之力扛日本全國之力?
最終形成中華民族,要等七七事變之後………


失敗的部隊已經是最好的裝備、訓練的部隊了,內地的軍隊還是大刀長矛土炮呢。去了也是白去送死。


各地軍閥各懷鬼胎,慈禧和八國聯軍宣戰,各地洋務派不勤王,卻紛紛觀望。其實如果袁世凱不回國,日本也沒法迅速在朝鮮半島搞得風生水起。而歷史就是這麼弄人,袁世凱回國,派去的淮軍乏力,李中堂遵照清朝統治者意願求和不願意戰。歸根結底,這是統治者糊塗的問題。至於甲午海戰時候,炮彈里裝沙子,也不全是清廷腐敗,而是沒有自己的民族重工業,造不了那麼多的爆破彈,只能用裝著沙子的實心彈希望能命中要害,使敵艦進水。維持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終將被打破,昔日的老師被進步的學生上了生動一課,落後就要挨打,不僅僅是軍事上。


滿清害怕洋人,更害怕漢人。八旗沒有戰鬥力,洋人要你的財富不威脅你的統治。相比之下,它怎麼會組織大規模軍隊來反擊洋人呢,近代中國對西方百戰不利,的原因,要考慮到民族問題,而且不是次要原因。


不請自來.
回答:不行.
當時清政府最精銳的淮軍和湘軍在遼東半島面對日軍都表現出了崩潰的狀態,
要麼是軍隊已經完全腐敗喪失戰鬥力,要麼軍隊已經沒有為政府戰鬥的意志.
這種情況下,調集幾十萬大軍可能還不如弄幾十萬頭豬能給日軍製造的麻煩多.
日軍要佔領全中國是實力不足的,但是僅僅突破山海關攻陷北京是完全做得到的.
另外,真要調集全國兵力,清政府拿得出那麼多糧餉來么.


題主可以去優酷搜一下今年暑假的時候北京台出的《甲午推想》,裡面有很多假設,其中就包括題主這個假設,最後結論是不行的。還有一些其他假設比如沒有人臨陣脫逃,指揮沒有失誤等等,非常深刻,也很精彩。值得一看。


如果清政府有【集中全國兵力】的動員能力,甲午戰爭就不會失敗了~~~~~~~~~


滿清政府其實沒有能力集中全中國的兵力,如果它有的話,就不會出現團練這種東西了。

如果只是以戰爭資源來說,我完全不同意這樓里大多數的看法,中國是完全可以一戰的,西方是技術領先,但沒有領先那麼多。霍金說過:在愛因斯坦出現以前,世界上的知識基本上一個人就可以掌握。清朝用空間換取時間,不出五年就可以裝備出大規模當代化部隊。在理想的狀態下,以中國當時的財富和戰爭資源,打贏列強根本不是問題。

但清朝政府是沒有這樣的鬥志的,因為他們擔心的根本不是外國人,而是漢人,這是其一。其二是,中國的兩千農業社會結構無法立時瓦解,以中國社會的規模,向工業經濟轉型需要更多的時間。沒有完成工業社會轉型之前,有財富,但沒有生產力也是沒有用的,現代戰爭需要生產力的支撐,這在一戰二戰都印證了,最後的勝利都在於大規模生產力和資源的調配能力,而不是軍隊,強大的軍隊只是生產力和資源控制的體現。

清政府的問題不在於外戰,而在於內政能力不足,內政能力不足造成戰爭動員能力低下。所以我認為:是的,清政府以國力和財力完全可以打贏外國入侵。但這樣的結果不會發生,因為清政府沒有調動這些國力和財力的能力。


怎麼打?
學大將軍何進,招勤王之師?請神容易送神難,國家軍閥混戰。
學唐玄宗,入蜀?招西北回鶻部族軍隊勤王?劫掠長安,洛陽後西去,最後國家還是也是實際上分裂了。
或許,
學嘉靖時期的嚴嵩對俺達,九門關閉,不跟你打,不和你講話。
學蔣介石,不抵抗,訴諸國聯,求助友邦?

可惜滿清是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賣地賠款了,還是把持國家神器。


推薦閱讀:

為什麼韓信沒有經驗也那麼厲害?
蘇軾和李清照認識么?
廣西為什麼很多人姓覃和韋?
魯迅美術學院和魯迅有何淵源?
怎麼看待網傳的「《進擊的巨人》作者是日本右翼,而作為愛國分子堅決支持禁這部動漫」的說法?

TAG:日本 | 歷史 | 戰爭 | 李鴻章 | 甲午海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