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冤是不是悲劇?


《竇娥冤》自然是悲劇,也許是因為它的大團圓結局使人覺得不像是,但是正是這樣的結局突出了更為強烈的悲劇情感。
這些的主要表現在於《竇娥冤》中的鬼系情節。
鬼系情節加強了整部戲劇的悲劇性。何以見得?一方面,竇天章是一個敷衍了事自私惡毒的官員,如在下面的情節中他的表現。

[張千點燈,同祗從下。竇天章雲]
我將這文卷看幾宗咱。一起犯人竇娥,將毒藥致死公公。我才看頭一宗文卷,就
與老夫同姓,這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俺同姓之人,也有不畏法度的。
這是問結了的文書,不看他罷。我將這文卷壓在底下,別看一宗咱。
[做打呵欠科,雲]
……(略)
[魂旦上,做弄燈科]
[竇天章雲]
奇怪,我正要看文卷,怎生這燈忽明忽滅的!張千也睡著了,我自己剔燈咱。
[做剔燈,魂旦翻文卷科,竇天章雲]
我剔的這燈明了也。再看幾宗文卷。一起犯人竇娥葯死公公。
[做疑怪科,雲]
這一宗文卷,我為頭看過,壓在文卷底下,怎生又在這上頭?這幾時問結了的,
還壓在底下,我別看一宗文卷波。
[魂旦再弄燈科,竇天章雲]
怎麼,這燈又是半明半暗的,我再剔這燈咱。
[做剔燈,魂旦再翻文卷科,竇天章雲]
我剔的這燈明了,我另拿一宗文卷看咱。一起犯人竇娥葯死公公。呸!好是奇怪!
我才將這文書分明壓在底下,剛剔了這燈,怎生又翻在面上?莫不是楚州後廳里
有鬼么?便無鬼呵,這樁事必有冤枉。將這文卷再壓在底下,待我另看一宗如何?
[魂旦又弄燈科,竇天章雲]
怎生這燈又不明了?敢有鬼弄這燈?我再剔一剔去。
[做剔燈科,魂旦上,做撞見科,竇天章舉劍擊桌科,雲]
呸!我說有鬼!兀那鬼魂,老夫是朝廷欽差帶牌走馬肅政廉訪使,你向前來,一
劍揮之兩段。張千,虧你也睡的著,快起來,有鬼有鬼。兀的不嚇殺老夫也。
……(略)
[竇天章雲]
兀那鬼魂,你道竇天章是你父親,受你孩兒竇娥拜,你敢錯認了也!我的女兒叫
做端雲,七歲上與了蔡婆婆為兒媳婦。你是竇娥,名字差了,怎生是我女孩兒?
[魂旦雲]
父親,你將我與了蔡婆婆家,改名做竇娥了也。
[竇天章雲]
你便是端雲孩兒,我不問你別的,這葯死公公,是你不是?
[魂旦雲]
是你孩兒來。
[竇天章雲]
噤聲,你這小妮子,老夫為你啼哭的眼也花了,憂愁的頭也白了,你(戔刂)地
犯了十惡大罪,受了典刑。我今日官居台省,職掌刑名,來此兩淮審囚刷卷,體
察濫官污吏,你是我親生之女,老夫將你治不的,怎治他人?我當初將你嫁與他
家呵,要你三從四德:三從者,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者,事公
姑,敬夫主,和妯娌,睦街坊。今三從四德全無地犯了十惡大罪。我竇家三輩無犯法之男,五世無再婚之女,到今日被你辱沒祖宗世德,又連累我的清名。你快與其我細吐真情,不要虛言支對,若說的有半厘差錯,牒發你城隍祠內,著你永世不得人身,罰在陰山,永為餓鬼。

當他看見竇娥案件的卷宗,因為竇娥與他同姓,他怕受到牽連,竟是連看也不看,後來竇娥的鬼魂幾次三番將自己的卷宗放在最上面,甚至數次使燭火熄滅,用此來暗示自己的冤屈,最後竇天章才無奈接受了事實。而竇娥現身的時候,他首先問的不是竇娥受了何種冤屈,而是詢問她是否葯死公公,待得到了竇娥肯定的回答,他就十分惡毒地詛咒自己的女兒,這難道是一個父親的做法嗎?「永世不得人身,罰在陰山,永為餓鬼」這種話,在親緣關係為主導的中國古代社會,一個父親對女兒是有怎樣的恨才能說出口的?竇天章其實一點都不在乎他的女兒如何,他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功名利祿和名聲,及其自私惡毒虛偽固執。
另一方面,既然竇娥已經是鬼,為何不自己報仇,而要讓官員為她平冤昭雪?因為她做不到,她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她根本無法為自己報仇。
鬼系情節的另一意義是揭示了清官意識的荒謬性
元代是一個怎樣的朝代?漢民族首次大規模被非本民族的統治者所統治,漢民族的地位一度低到刷新歷史下限,人命根本就無足輕重。元代的統治者昏暈無能,整個朝政從內到外都已經潰爛,在這種情況下,竇娥怎麼就有了一個身居高位的父親?而且這父親偏偏「清正廉潔」?如果竇娥沒有竇天章呢?她的冤屈要如何才能昭雪?古代為何會出現包青天這樣真正意義上清正廉潔、執法為民、公正無私的官員?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所以才幻想有明君賢臣,幻想老百姓能在他們的統治下安居樂業。
所以正是這樣的大團圓結局,才更加突顯出了《竇娥冤》的悲劇性意義。竇娥的冤屈永遠得不到伸張、平民百姓的冤屈永遠被埋藏在時間的塵埃中,永無出頭之日。
還有一點,為何作者要設置一個大團圓結局呢,因為這同時迎合了觀眾的審美趣味,關漢卿也是要吃飯的不是?中國人喜歡大團圓結局,受不了壞人逍遙法外好人含冤而死,自然更願意把錢送給自己喜歡的類型。另外一點,也是中國儒家傳統思想中中和美的一種具體體現。
——————————————————————————————————————————
才疏學淺,恐有疏漏和欠缺,若有不實之處,懇請斧正,不勝感激。


要探討《竇娥冤》是不是悲劇,就得先弄明白悲劇的定義。
其實悲劇作為一個美學意義上的概念,最早來自於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中國近代史上也有好多人為了革除陳規陋習而一味否認中國傳統文化,也談到了中國是沒有悲劇的。
作為一個美學類型,悲劇的定義是,人遭遇到了矛盾衝突並且這種衝突不可化解,他竭盡全力與其抗爭,最後失敗,而這種失敗又往往以主人公的死為結局,但是他的精神得到了徹底的勝利。
為何說中國沒有悲劇,那是因為中國人的心理很喜歡給所有的故事加一個光明的尾巴,比如梁祝死了,要化蝶;再比如竇娥雖死,卻實現了三樁誓願等等。
當然關於中國究竟有無悲劇,這個在學界也沒形成定論。若理解中國也有悲劇,其實就是把我上述所說的範圍擴大了,看個人理解吧。


為什麼說是悲劇。
因為從現實角度考慮該劇的邏輯,竇娥的冤屈不可能得到伸張。
竇娥的冤死,只是當時管理草菅人命的一個普通個案而已。
竇娥的三樁誓一一應驗是不現實的。
醫生已經逃得那麼遠,還能被抓到,是不現實的。如果能被抓到,竇天章當官後也不至於找不到竇娥。
竇娥的冤魂出來對質在現實中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所以,雖然是大團圓結局,但這個大團圓根本就不符合現實邏輯。
所以是悲劇。
透過假的大團圓,才更是悲劇。


推薦閱讀:

有哪些沒入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但你認為是漂亮的詩詞或句子?(沒有入選過那些XX幾百首選本的好詩詞)
比較三篇[天凈沙]小令,作品的優劣原因是什麼?

TAG:戲劇 | 元曲 | 文學作品 | 悲劇 | 元雜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