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昏庸無能的君王真的是傻子嗎?

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有宦官佞臣,有些君王能夠成就王朝,有些君王卻只能任賊擺布。
請問:那些寵幸宦官佞臣的君王『是真的傻嗎』?為什麼他們『好像』弱智一樣,無法分清是非?無法區分忠奸??


三國殺就8個人,忠反內數量都是確定的,判錯是經常的,何況皇帝面前那撥人,戰鬥力絕對爆棚,真心不是我軍不給力。
寫書的人真是不腰疼,開著上帝視角罵人第一人稱的玩家,這我也會。


~

在中國傳統儒家話語體系治史傳統中,往往誇大了皇帝對時代的影響。

歷史上的最高統治者中也就漢武大帝永樂大帝本朝太祖那麼幾個人,能夠稱之為天資之人,可以逆勢而為。

很多後世的所謂明君聖主不過可以稱之為上資之人,趁著時代的春風成就一番功業為後世稱道。

且不說上古三代,從始皇帝到宣統帝幾百個皇帝,絕大多數不過是中資之人,雖沒有大的功績但順勢而為守成足矣。

而皇帝中真正的下資之人,真正的瘋子傻子是少之又少。在國外尼祿算是吧。隋煬帝拿出來單論,論資質可以稱得上是上資,修運河伐高麗等等。但在策略方面只能算是下資,這麼多事一起辦不是自找亡國么,大人誰能辦出這事來。

到了王朝的後期,夕陽斜下秋風瑟瑟,漸漸地土地兼并豪強坐大軍閥割據,前朝留下的隱患終於到這時候變成了無法忽視的問題。此時除了天資之人可以逆勢而為,其他的統治者根本無能為力,只能獨坐憑欄,注望著一個皇朝的背影。

就是幹練如張居正,力行變法,也不過是勉強減緩了大明朝頹敗的衰勢而已。

可惜史官往往將國將亡矣推咎為皇帝一人之過錯,好像皇帝勵精圖治天下就可以河清海晏,皇帝昏庸無道天下就民不聊生,扯淡。要是果真如此簡單,誰還不想天下太平留下一代聖主的名聲。要不我怎麼說當皇帝也挺可憐的。

於是在史書中,皇朝後期的皇帝都給我們留下荒淫無道的印象。

即便是幾十年不上朝的嘉靖萬曆之流,還不照樣懂得平衡朝中勢力,你看萬曆三大征,明神宗在哪件事上打過含糊?歸到底他們不過還是中資之人,守成夠了。以當時文官集團的系統化,治天下足矣。至於魏志賢之流,他們是什麼貨色,朱由校就是做著木匠心裡也跟明鏡似的。不像是晚唐的那些廢立皇帝的宦官,魏忠賢鬧不成什麼氣候,被拿下不過是皇帝一句話的事。

治天下是文官集團的事,自己的活就是蓋個戳,找個小太監去辦,老祖宗留下的這套就是好啊,做皇帝如此輕鬆。

你看明朝的皇帝們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守成,其實所謂昏庸,他們只不過是懶罷了。

於是史官更流氓的一個邏輯是,海晏河清就是皇帝勵精圖治,民不聊生就是皇帝昏庸無道。

——————————————————————————————————

咱們再談談這當大臣的吧。

在儒家的話語體系中,為大臣也同樣設置了兩個坐標——忠臣、奸臣。

我曾說,張居正可算是中國官僚的典型代表,出身寒門,運用各種手段和關係,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位居首輔成為這個龐大帝國的統治者。他不像海瑞,他腐敗鋪張,或許稱不上是個好人,但卻著實是個有能力的技術型官僚,即便面對重重阻力也要推行改革,只為了心中經世濟民的理想。

咱們還是拿張居正說話,要不是他推行一條鞭法,後世會怎麼評價他?

  • 小時候欺負他的王爺長大了就可勁報復。
  • 運用手段擠走當年的盟友上位。
  • 雖說是老師也不能動不動就打皇帝啊。
  • 一邊反腐倡廉一邊自己坐著三十二人的大轎。
  • ……………………

好人誰能辦出這事來?

是不是好人,能不能辦事,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歷史上不乏的是貪腐的能吏,和清廉的庸才。

我們後世所看大奸大惡之人,可能也是大有為之才。皇帝是想要一個啥也不會的貪官,還是想要一個能辦事的?

就好比我頭像中的兩屜包子,一屜是豬肉包,一屜是什錦素包,你覺著我喜歡吃哪個?

都不是,皇帝想要一個能夠平衡朝中勢力的。

完。


腦殘的、弱智的能當上皇帝?那你當給我看看。繼承者是腦殘?你是皇帝,你會把家業交給個腦殘、弱智?如果是的話,那這個皇帝也是個腦殘,而腦殘是當不了皇帝的!不是那些皇帝太笨,而是那些奸臣演技太好,全是奧斯卡影帝級別的,是時代頂尖級別的。

哪個大奸臣不是裝得比忠臣還要忠,玩過三國殺、英雄殺的人都知道小內往往裝得比忠臣還要忠。看看人家王莽,在篡位之前可是個謙謙君子、厚德儒生、國之棟樑、群臣楷模呢。如 @趙士岩 所言,用上帝視角來評價那些第一人稱的太不應該了。

現實才不像電影那樣,一來你不會全知全覺,甚至不會像偵探電影一樣你還能看到伏筆;二是好人壞人都不會長著一張讓你一看就猜到七八成的臉,才不會像成奎安那樣呢;三是你很聰明嗎,很厲害嗎,你就沒有被親人被朋友騙過?很多這些奸臣都是那些小皇帝的叔叔伯伯舅舅什麼的、是爸爸的股肱大臣、是自己從小一塊玩大的好朋友、是多次幫助自己力挽狂瀾甚至對他有救命之恩的人哦。

現在社會總有些人以今度古,然後秀優越,說什麼其實諸葛亮也不是很聰明、曹操笨死了、孫權就是個腦殘、岳飛其實名不副實、朱元璋其實沒什麼本事。。。。。。在這些人看來,所有這些人都被高估了,而這個世界唯一被低估的人就是他自己。但是人家好歹千古留名,建立了一番基業,而說這些話的人呢?嘴上英雄,紙上談兵,我只能呵呵了。這裡不針對任何人!!!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歷代皇帝太多,人們懶得仔細了解,直接貼上明君,昏君,大家都喜聞樂見。你看了電視劇小說里描述昏君,你心裡可能在想:就這b樣還當皇帝,讓哥去當保證國泰民安,打造最強帝國。這話就跟每個學期初對自己說要好好學習不掛科似的……


我一直覺得劉禪是個很牛逼的人,對,你沒聽錯我說的就是那個扶不起來的阿斗。他的帝王生涯分為兩個部分,國滅之前和國滅之後。
先說他當皇帝那會,皇帝應該會什麼?帶兵還是運糧?都不是!皇帝應該會帝王心術,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讓該管什麼的人去管什麼,不向自己不精專的地方伸手。1、阿斗唯一的作為就是不作為,對那些之前的人事基本上沒有作變動,維持了朝政的穩定,沒有添亂讓之前的部門繼續運轉。阿斗前期考相父諸葛亮,諸葛亮死了靠蔣琬,蔣琬沒了靠姜維,把國政讓這些人操勞一應朝政都讓該處理的人去處理,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魏國到後來的姜維抗魏,阿斗就算沒幫什麼大忙但是也沒有添什麼打亂吧。2、阿斗為什麼不作為,咱們就講以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才能,你覺得就算阿斗親力親為能比諸葛亮做的好嗎?沒有!往高明點說這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啊。3、有人說阿斗運氣好,碰到了能臣忠臣,但腹黑一點的想這正是阿斗的無奈之處。朝政上的舊臣多不是自己委任,三國當中更是屬自己最為貧弱,軍隊里的將領基本上對軍師唯命是從,接管的風險太大,搞不好還會給權臣拉自己下馬一個天大的口實,自己不給他們添亂,念在先父的面子上他們也不可能把自己這個皇帝給怎麼著吧,遠了不說就說東漢,權臣亂政廢個皇帝那還不跟玩似的。
再說國破之後,此間樂不思蜀被後人笑話了幾千年,但我一直覺得阿斗才是真正的高人。當時司馬昭安排歌舞,要你你咋說,你說你很想家,大哥你行行好把我放回去吧。「別鬧了好不好,人家辛辛苦苦打下的蜀國結果把你再放回去?!放回去讓你復國?!司馬昭是什麼人那,自己魏國的皇帝在他眼裡都是個螻蟻,要是真這麼說估計阿斗也見不到明早的太陽了。後來也有個皇帝,南唐後主李煜,不就是看了段歌舞寫了首小詞發了發牢騷,宋太宗趙匡義,當天晚上就送李煜上天堂了。再回頭看看阿斗,高,著實是高。
歡迎各位拍磚討論,轉載(應該沒人)註明作者出處就不用跟咱說了


智力正常的人也會做一些傻事,也會判斷失誤識人不清,但這和「傻子」可差得遠。就像樓主問出這種蠢問題,也不代表樓主就傻吧?
只不過在君主這個位子上,做一件傻事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比如樓主問了這個蠢問題最多被知乎上幾個人嘲笑。
晉惠帝問了個蠢問題被天下嘲笑了一千多年呢。


皇帝在整個國家中能發揮的影響力和作用其實是非常有限的,那些被世人成為昏君,庸君的皇帝,不過是智商+情商+運氣不夠逆天,卻在投胎的時候選了個hard模式的可憐人而已
假如你是一個皇子,在太子被選拔出來的漫長歲月里,你要小心翼翼盡心儘力的學習+結交有用之人+討好父皇+避免犯一絲可能被人指摘的錯誤。
然後如果你運氣不錯,當上了太子,還是要小心翼翼,在權力的交接上和父皇處理好關係。歷史上有那麼多的廢太子足以證明其中的險惡。
終於你成為了皇帝,有一個問題擺在面前。如何對待處置那些曾經支持你上位的人,怎麼做好權力的制衡,如何對待你曾經的競爭對手?那些父皇的肱骨之臣對你有木有威脅?這些問題夠你煩的了。
然後全國層面上,如果現在已經過了曾經的鼎盛期,從前積攢的各種矛盾就會浮上水面。土地兼并怎麼辦?不打擊吧,於國不利;打擊吧,你是在抽自己的臉---你就是全國最大的地主。
如果運氣不好,陝西鬧點災荒,黃河水又泛濫。你又要費心處理。至於賑災的過程中,有多少是豆腐渣工程,有多少錢給私吞了,你也無暇注意。
如果運氣還差點,你所在的年代剛好進入寒冷期,那麼北方的游牧名族就會南下打草谷了。你該用那些將領去抵禦,那些大臣推薦的靠不靠譜?是不是夾了自己的私心?打仗要用的錢糧,國庫不夠怎麼辦?
面對這麼繁雜的事務,你肯定要大量的放權給大臣去做。僅憑你批閱奏章和有限的耳目,你能對整個過程有多大的掌控?那些大臣會不會坑爹?會不會對權力的平衡有影響?
坑爹啊,皇帝這活是人做的么。所以不怪那些昏君庸君的無能,而是那些開國太祖和歷代「明君」太牛了。嘉慶帝所在的時代正是清朝由極盛轉向衰落,被英美各國拉開距離的時代。但嘉慶帝的勤政程度在中國皇帝中也算前列了,但為什麼還是挽回不了?
皇帝還是受到整個體制的牽制的,你可以殺一批貪官,但是你殺不完所有貪官啊。你可以搞新政搞改革啊,但是到最後改革威脅到的是你這個皇帝啊。你敢繼續搞下去么。
這就是皇帝的無奈和悲哀。
===================================
當然我也無意替皇帝辯駁什麼了,皇帝九五至尊坐枕江山,要妹紙有妹紙,要珍寶有珍寶,要名師有名師,要禁書有禁書,全國的匠人畫師向你獻寶。這你有神馬好抱怨的!簡直是高富帥中的戰鬥機啊!


只能說當皇帝太難了,我研究生都讀不下去


1、在中國封建社會,能混上皇帝的,除非是傀儡,基本都是人精。
開國皇帝:起個兵造個反容易么,對外,掉腦袋的事,說不定朝廷派個兵就把你滅了,到時候滅九族到了黃泉都對不起父老鄉親。對內,亂世人心惶惶,多少人瞅著你這位子,哪天得罪一大爺直接幹掉你去領賞了。如果你的威信技能加滿點,也不容易。人家吃喝拉撒睡全是你管,手下獎罰職務分配也要在眾口難調中尋求平衡。能不混機智么?
長子繼承:時刻擔心被廢,別以為你含著個金勺子就一定能當上,眾叛親離,史書上的例子不要太多,還不得學乖點。
次子繼承:難度係數:四顆星。1、靠媽2、靠官員死黨3、太子不重用,自己有出息。靠媽不穩,說不定哪天就把你廢了自己上位;第2、3點需結合,那幫書獃子長幼卑賤認死理,你懂的。
(弱智要真有,也早就在政權奪位中滾蛋了。)
其他:難上加難,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這裡不再贅述。
2、所謂的昏庸無能,無非就是做錯了件事,殺錯了人,下錯了決定,信錯了人。
①,皇帝是那時所謂的社會輿論榜樣,類似於現在的明星。四書五經從小就教導我們要忠於皇帝大大~舉個例子,我們可能會對周圍的人闖紅燈有不滿,但最多是抱怨幾句,但如果是一個明星,一個具有聲望的明星,還是你學習他的舉手投足的超級偶像,闖了紅燈,被輿論譴責(前提你不是腦殘粉),你心中會不會有很大的失望,會不會從此粉轉黑?皇帝權威更大,自古就推崇皇帝崇拜,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市井百姓,聽到一個因皇帝的錯誤決定而嚴重損害了自己利益,甚至作出有辱國家的消息,他的高大形象會不會就此破滅?再加上中國素來的」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和史學家的渲染,文藝作品的普遍宣傳,本來不傻的皇帝自然就被戴上了昏庸無能的樣子。
②,上述情況其實還是比較多見,人無完人,像皇帝這種近親結婚的智商也不會比常人高到哪兒去,還有本是茁壯花朵的年紀就登基當了頭頭,免不了會犯錯。或許你會舉諸如唐太宗之類的例子,但還有個前提,就是督察員的重要性。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皇帝聽慣了阿諛奉承的話,加上封建傳統,自然夜郎自大,人具有局限性人總愛聽好話,也容易迷失在太平的表象里,十個人里總有個牆頭草,聽話,會拍馬屁,會胡謅,看上去說得頭頭是道,一想對自己挺有好處,有想想當初我登基時他可是全面支持我的,好,我信你!於是悲劇就此發生。要有個不怕死,敢直言,為你好,明事理的人,時刻提醒你,你錯了,把你拉回正道,可封建的等級制度導致了這種情況的少見,尤其是隨著歷史的推進日益膨脹的皇權造成了想說不敢說,想聽不能聽的局面,導致了一次次大錯誤的發生。這也說明專制獨裁最後的結果必定導致昏庸,中國好幾個王朝的由盛轉衰等等,都說明這些「昏庸」的皇帝不過是為這種體制承擔顯性的罵名的替罪羊,也說明封建專制體制不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最終還是被權力分散的民主制度所取代。這也是議會的重要性。


昏庸和傻不能劃等號。

我們看很多所謂的昏君是我們從後世了解的情況和後世的價值觀去評價。等於是開啟了上帝模式,能夠充分的了解前因後果。所以會覺得倒回去看昏君們的一些做法,覺得人很傻,但是,我們看到的歷史是史學家提煉後的歷史,可能有很多因素是當時客觀存在的,但卻無法改變,而且被歷史記載忽視。我們後世看來覺得的某些做法是昏庸的,但是在當時社會歷史環境中卻可能是至少比較合理的處理方式。比如看過的這個實驗,可能你的想法會不一樣:【來源不明】如果你是路易十六

另外,昏君和庸君還是可以稍作區分的。如果不是明君就是昏庸的話,這個打擊面有點略大,因為要當明君真的挺難的。記得以前聽閻崇年的講座,說清朝皇子從小就要凌晨5點起床讀書,一直到晚上,作息要求很嚴格,而且清的皇帝大多在處理政務上十分勤勉。因此,他評價說,清朝無昏君,只有庸主。

至於能否分清是非忠奸這個問題,其實對大多數皇帝而言,沒有所謂的非此即彼,非忠即奸,皇帝決策的出發點是維護君權。晁錯搞削藩,最後做了替罪羊,他當然是忠臣,景帝作為一個明君也是非常清楚。但是卻必須讓他當替罪羊,這是政治鬥爭的結果。畢竟政治不是童話,不是所有正義都能伸張,也不是所有好人都有能有好報。


陰謀論--
文人里出清官的概率 和 宦官里出奸臣的概率是一樣的。 天下的事在文人的筆下^_^


因為這些人侵犯了文官的利益,所以被掌握話語權的文官們使勁黑。
史書也是有傾向性的,有時代表了一個階層的利益,春秋筆法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看史書要先看作者是誰,有什麼傾向性


當個好皇帝很辛苦,甚至比當大臣當大俠當大將要辛苦得多,能玩得轉的是極其極少數,那些就被叫做「明君」。對於他來說,上朝就對著一幫不停在他耳邊嘰嘰歪歪的所謂「忠臣良將」,下班回家也是對著一幫在他耳邊嘰嘰歪歪的「賢妻良母」外加太監宦官。能不煩死么?現在估計很多人就算有幾個女朋友,能玩得轉的也是極其極少數,那些一般我們叫做「老師」……


我覺得帝王在位考慮的最多的是兩件事,一是如何保住的自己位置,二是如何玩樂,快樂的度過自己一生;任何帝王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慾,在能確認保住自己皇位的基礎上,人家愛怎麼玩怎麼玩...在他們眼裡沒有什麼奸臣忠臣,任何人都是自己的僕人,只要你不威脅到我還有我子孫的皇位,你們都不是事,我怎麼玩好才是最重要的。


所謂昏庸無能,一般是在寢室打dota導致考試掛科,不是智力問題。


傻子肯定不是,可能情商有點低。智商最少是平均水平,有的還屬於天才級別。
小的時候,我跟我媽說,媽,咱家也開小賣部,別人賣一毛,咱們賣兩毛,肯定掙錢。上高中的以前時候,看歷史,學歷史,感覺那時候人好傻,如果清朝不閉關鎖國,如果張學良在東北積極抗日,如果沒有WHDGM(66-76),但是,歷史沒有假設,而且任何事情發生的都有它的原因,相信存在即合理。
貌似要跑偏。
試問題主,你能準確預測下列問題嗎?今年NBA冠軍是誰,誰又能拿到今年的世界盃冠軍,如果你不喜歡體育,那請準確預測下國內未來五年內的房價走勢,互聯網企業的競爭趨勢...這些都是我們接觸最多的,我們尚且不了解其具體走勢,更何況人心。
你能確定你要好的朋友不會因為利益拋棄你嗎?夫妻能相扶到老不離不棄嗎?(舉例子啊,沒別的意思)對於大多數人,除了父母真心對我們好,別的我們真的不好確定。那麼,皇室裡面,甚至連父母都信不過,在那麼複雜的環境裡面,做出最正確抉擇的人,絕非凡人,同樣,做出錯誤決定的人,未必就是白痴。
好吧,回到第一句話,那些非常流弊的皇帝,智商不一定高,但是情商肯定非同常人。具體參考劉邦,李世民,朱棣,康熙。(好吧,貌似智商都不低)
所以,那些寵信佞臣的皇帝,只是忽略了一點,如果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君,幾乎不可能有朋友。(不許提韋小寶!!)


首先,我對提問出現的幾個概念談談自己的看法。是非,忠奸這些判斷在歷史上是那麼涇渭分明嗎?評價一個人物的忠奸,難道真的如同小說或教科書那麼明顯?這種評價大多建立在評論者的個人情感和價值取向上。比如在傳統意識中,南宋的主戰派是忠,主和派就是奸,對此我只能呵呵了。南宋就有數次主戰派北伐慘敗的歷史,可大部分人只知道岳飛一心想直搗黃龍的事。對於主戰和主和,其實是策略不同,簡單的忠奸是非的評論顯然是膚淺的。

評價一個君主昏庸無能,這種提法往往是講給歷史文化水平較低的受眾者聽的。你很少會發現一部在專業領域公認高水平的歷史作品,會簡單粗暴地評價一個君主是昏庸無能的。普通大眾樂於聽到的是臉譜化的人物和故事。也就導致了大眾會根據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就評價一個君主昏庸無能,比如教科書,野史,最離譜的就是影視劇了。

現在大家評價古代臣子忠奸的標準大概是他對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權衡問題的選擇。這又引出兩個問題,人都是自私的,完全不顧個人利益的情況只會出現在紙上。封建社會是家天下,那時的國家利益,與現在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別,以現代人的標準去評價歷史,並不完全合適。

回到問題本身,歷史不排除有智商和情商嚴重不足的君主。打個很不恰當的比喻,讓現在那些對歷史進程胸懷大志的人去當古代的君主,你們真的能做得比那些所謂「昏庸無能」的君主好多少?你評價的忠奸其實就是事後諸葛的行為。

我想說,人和人不一樣,君主和君主也不一樣,他們所處的歷史路口更不一樣。


你跺你也麻!
皇帝這活計不是一般人能幹得了的,以我輩的智商與能力,能被罵昏君而不是亡國之君已經算是本事不錯了
首先 古代的皇帝缺乏廣泛的選拔機制,就是那幾個兒子,誰本事大給誰,說句難聽的就是矮子裡面拔高的,出天才的的概率你算算
好,就算出了個天才,但老爹不死怎麼辦?明明是兒子卻裝幾十年孫子,壓力大啊,容易抑鬱
好不容易上位了,勵精圖治個十年八年,前面裝孫子的後遺症出來了,總特么想當爺爺,自我膨脹啊,想幹嘛就幹嘛,老子是皇帝老子會錯?
這麼一套組合拳下來,幾千年歷史算得上明君的還真沒幾個。


生於深宮之內,長於婦人之手,從小身邊之人多為阿諛奉承之輩,宮女太監稍有忤逆都有可能杖斃,從小就在爾虞我詐中求存。這種環境下,能培養出什麼性格也基本可想而知了。


我再補充一點,帝王眼中的忠奸和我們眼中的不一樣。帝王要的忠臣是忠於他的大臣,我們評價的忠臣是忠於「人民」的大臣。比如和珅、嚴嵩和秦檜,對於百姓,對於歷史來說,肯定是奸臣,但是他們絕對對皇帝言聽計從,對於皇帝絕對是大忠臣。在家天下的君王的眼裡,只要維護皇帝一家的利益就好了。關心人民疾苦的重要性對於帝王來說肯定排在忠於自己後面。直言進諫的人,人民會愛戴,但是皇帝會覺得你目無君上,藐視帝王威儀。
尤其是那些喜歡犯言直諫的忠臣,肯定鬥不過奸臣的。皇帝很可能這麼想「今天你為了老百姓敢當眾進諫,明天會不會敢為了老百姓推翻我的統治,換一個你眼裡的明君啊?」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能力有決心但是命運不好的二世主?
如何评价李煜?
為何斯大林同志被部分人稱為慈父,最早從什麼時候開始?
魏武帝為什麼要殺匈奴使節?
為什麼給趙括翻案的有這麼多?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