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對於許多的商人真正意義是什麼?
許多學佛的商人,例如北京匯通匯利的董事長鬍小林老師學佛以後年產值增長明顯。這和學佛的舍財的本義很矛盾。所以學佛對於商人來說到底意義如何?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我工作了14年,見過了不少老闆,大多對佛充滿敬畏,但是佛學思想是什麼?他要告訴世人的是什麼?
佛學的世界是一個架構清晰層次分明的世界,不同的人了解的途徑不用一樣,我以往寫過一本佛學書做了一些總結,大致有以下幾類:
一是信徒,認為佛祖至高無上無所不能,寺院常見虔誠的老頭老太太;還有除夕夜搶頭香,上山朝拜的,這類大多惑於世間之苦,所求也是片刻之安,這樣的老闆也不少,每年大筆大筆的捐銀子給寺廟建塔、塑金身,圖得什麼?不過萬事順遂,家宅吉祥或升官發財、金榜題名,這一類人群是最多的,這就是所謂的傳統的得佛教之皮,隨流而安;殊不知現在的寺廟絕大多數不是修行的清靜之地,更像 一個企業,而在內的出家人,基本等同於一個職業;
二是研究者,多善於經卷,這是對佛教有興趣、對佛教宏大的世界觀與內心世界相結合進行探索,這類人在寺廟有(極少),在修行的居士中也有,探求輪迴的真相,經常坐學講經,有幸聽過幾次,可惜脫離不了傳統,這也是一代研究者最難以把控的地方,佛祖涅槃已逾千年,當時所講之經,所為之事,脫離不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如何結合現代的環境破空而得,難以把握,這就是所謂得佛之骨,抱守而難進;
三是有覺者,破佛之障,自性而生,這一類人較為綜合所研,結合佛教經典及佛家思想,融合現代物理(主要有量子力學、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宇宙星體學、空氣動力學及人體生命信息學等主要學科),這類較為複雜,不一一言表,皆為殊途同歸,這是所謂得佛之靈,隨性而善思;
================================================================
回到題主的問題,我所遇到 的企業家及老闆,有一有二,90%為信徒,10%是研究,第三類基本沒有,學佛也未必要舍財, 你所說的舍財是佛教有一些宗派所持的外物隨棄,並不是所有的教義都這樣;假託佛教做壞事的人也不少,誰說修行者就要四方化緣,遊走江湖啊?今非昔比,我見過有覺者基本生活得很滋潤,不說非常有錢,不過,很快樂,很有感染力;
學佛有他的好處,大多正信的人,研究一段時間,莫不是心胸開闊,精神飽滿(PS:這和吃葷素無關),對於拓展自身的思維有很大的幫助,對於自身事業的幫助那也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學佛,對於自身的成長、事業的成長、人性的覺知,都有利,作為商人,應該會敏銳的察覺到這一點;
最後提醒大家一點,切勿迷信!人人皆具佛性,你即是佛,佛即是你,幫助你身邊皆有佛性的兄弟姐妹,才能體味到慈愛之美,登臨覺者的彼岸!
寫文章
佛教傳統中財富是依照一個人擁有布施場多寡來決定 佛教經濟學是消費的最佳形態
低消耗率 低壓力高度滿足感
爵士貓
1 小時前
在佛教的傳統里,有財富的人(sredthi長者)相當不同於今日的資本家。非佛教者的財富觀是要累積超過個人所需的物質;然而在佛教的傳統看來,財富是依照一個人擁有布施場的多寡來決定。布施場是個公共場所,貧困的人可以在那裡得到他所缺乏的物質,一個人擁有愈多的布施場,表示這個人愈富有,因為富人剩餘的財富和他所僱用的許多傭人、工人,可以形成一種社會服務的布施場。然而非佛教徒的富人,只是道道地地的資本主義者,他們累積無盡的財富,並且再投資,同時壓榨勞工,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反之,在佛教中,富人僱用員工一齊為整個社會的利益努力。
唯物論者關切的主要是物品,而佛教徒關心的主要是解脫。但佛教走的是「中道」,因此不可能敵視物質福祉。妨礙解脫的不是財富而是對財富的執著;不在於美好事物的享受而在於對美好事物的渴望。所以佛教經濟學的主要旨義是簡樸及非暴力。一位經濟學家的觀點,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舉止的絕對合理性——不可思議的「小」卻意味著令人極其滿意的結果。
對於現代經濟學者而言,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他慣於以年消費金額來衡量「生活水準」,同時一再假設消費較多者比消費較少者「境況優越」。一位佛教經濟學家會認為這種途徑極端不合理:因為消費僅僅是人類福祉的一種手段,而其目標應是以最少量的消費贏取最大的福祉。
現代經濟學視消費為所有經濟活動的唯一目的及目標,同時將生產的要素——土地、勞動及資本——當成手段。簡言之,佛教經濟學企圖通過最佳消費方式使人類獲得最大限度的滿足,而現代經濟學則企圖通過最佳生產方式來盡量擴大消費。顯而易見,維持一種以追求消費最適形態生活方式所需的努力,遠比維持消費極大化動機所需的努力要小得多。
消費的最佳形態,是藉由相對的低消耗率這種手段,產生高度滿足感,使人們得以生活得沒有壓力及緊張,並且符合佛教經義的主要教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當物質資源已到處呈現捉襟見肘的情況下,那些以適當使用資源為手段來滿足其需求的人們,是比那些依賴高度使用的人們更易免於互相殘殺之苦的。
================================================================
佛使比丘(Achaan Buddhad^asa 1906~1993)或許是當代泰國最有名的法師。他除了是一位佛教傳統和經典的大學者之外,也博學許多知識領域。
不論我們稱它為上帝、佛法、道或自然法則,它們都是相同的東西。它是實相的最高層次,在不同的宗教里以不同的風貌被呈現出來,如公正、獎懲、創造、維持生命狀態等等,不論它被賦與什麼樣的稱呼,它們都是大整體的一部分。無論是被視為通往目標的道路、旅程或目標所在,它們都是一體且不可分割的,區分它們是件毫無意義的事。
[法 ──至高無上的真理]
法是道、是旅程,也是旅程目標的實現,這種種都是相同的,也都有一個共通的名字 ──法。雖然它因不同的語言或宗教而有上帝、佛法或道等不同的名稱,但我確信它都可以用以上這三種意義來代表。所有的宗教必須有清楚的方法,告示人們正確的知識、正確的途徑,最後如何正確地到達目標,不論我們用什麼名字來稱呼它,它們都是一體且至高無上的。
當我們談論所有主要宗教的創始者,如耶穌和佛陀,我要強調的是,他們之間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這些宗教都有個基礎的要點,它可稱為佛法、上帝或其他種種名稱。佛陀、基督耶穌或其他宗教的創始者,都只是向全人類顯現究竟真理的傳播者。他們的目的都是要使人類能夠離苦或得到解脫,因此沒有必要讓這些不同的宗教老是互相衝突,彼此爭議。
雖然這個唯一的最高真理放諸四海皆準,而且這些不同宗教的創始者也只是揭發這個真理的門徑,但可理解的是,隨著時空的不同,它的語言表達也會隨著不同。然而,就最深刻和最重要的意義而言,這些不同的用字都是指向如何尋求解脫,也就是說,我們要如何做才能與那人類所知至高、至善的真理合而為一。
[去除我執,消泯對立]
所有宗教的目標都是為了解脫,歷史上所有的宗教也都提供了解脫的方法。然而,現在人們遺忘宗教的目的,甚至分裂成不同的派別互相仇視,這樣的衝突引起全世界的社會問題,不同宗教的信徒甚至不再互相往來,這種情形不勝枚舉。
這些相互對立的宗派成員,已違背宗教共通的理念,他們相當自私,且被「我」和「我所有」的思想所控制,而這樣的想法正和宗教共通的理念相抵觸。根據佛陀的說法,沒有一個自我存在,只有自然,只有「法」,但人們還是存著有個自我的妄想。在有神教里,每件事物都屬於上帝或上帝所創造的,沒有任何事物可被看成「我」或「我所有」的。因此,人們不可自信地認為我「擁有」自我,這種想法是自私及煩惱的起源,它會帶來痛苦。
假如我們能依宗教的教義而行,承認自己是存在於上帝、法、道和自然中,那麼問題就會消失,就不會因有「我」的假相而造成對立,那麼世界就會和平,而在較小的事件上也一樣會有和平。因為每個人都沒有我執的痛苦,所以每個人的問題也會消失,甚至假設有世界性的大災難,如全球都在火難和屠殺中,因為沒有一個「我」的存在,也沒有對自我的執著,我們就不覺得苦。我們必須了解身體並不屬於自我,而是屬於自然、上帝或是「法」的。
為了使全世界的人都能過幸福的日子,我們就必須退回到正道或「法」上,這是在做任何社會服務時,最須銘記在心的。
在這飽受超級強權及核子威脅的現代世界,借著慶祝佛使尊者八十大壽的因緣,特彆強調且重視他的政治哲學是最恰當不過了,明確地說,佛使尊者所主張的法的社會主義和他特彆強調去除執u我」和「我所有」的思想有密切的關係。從最深刻的意義來說,個人及社會的幸福源於轉我執與自私為無我與博愛,社會主義者的社會是建立在眾生平等的基礎上,這觀點並不否認個別差異的存在,但不論個人社會地位的高低,每個人都要了解自己在整體經濟中的地位。因此,富人不再是追求自我享樂的資本家,而是一位長者,他的地位使他能造福勞工階級及一般平民。
佛使尊者所主張的公平理想的社會,與他對自然界的原始生活或人的本來面目的觀點相同,他認為二者都是相互依存、和諧且平衡的。自然的本質是無我,也就是個人不執著私利,但由於喪失了純潔清明的本性,人人容易受到執著與渴愛的束縛。因此,有情眾生必須設法恢復這種相互依存、和諧、互重、互愛的境界。就個人而言,經由正念(sati)、正知(sampajanna)、正定(samadhi)而證菩提,以破除貪愛、無明與煩惱;而在社會方面,位高權重者推行經濟、政治政策,滿足基本物質需求之後,更要增進以心為主導的精神層面,以達物質、精神二方面的平衡發展。
佛使尊者對人類社會真正的看法與所有宗教的宇宙觀相同,那就是以慈悲統理的社會,以企盼幸福時代到來的佛教徒所說的話來說,就是彌勒佛出世的時代。但佛使尊者的佛教社會主義並不是出世的救世主義,它是批判西方資本主義政治理論,同時為政治哲學提供一套基本原則,將來這原則不僅具有引導泰國的潛力,也能引導所有社會,追求公平、公正的政治與經濟秩序。
一九六○年代的佛教社會主義
大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二十幾年間,殖民地時期結束,亞洲現代化新興國家興起時,幾年間,佛教的社會主義成為亞洲佛教文化中,一種受人矚目的意識形態和政治課題。就意識形態而言,它引用了佛教的世界觀、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西方自由民主的許多觀念;就政治和經濟課題而言,它反映了西方社會平等主義者對生產和財富分配的理想。簡而言之,它是由亞洲領導者融合了佛教和西方政治哲學的產物,而這些領導者大都曾在西方受過教育或接受西方的教育。
一般來說,佛教社會主義仍被認為是企圖將佛教文化、佛教的國家認同感,和現代西方政經的組織、結構作一整合。以烏魯(U.
Nu)為例,他認為唯有每個國民能夠克服自己的私慾,緬甸才能成為一個國家共同體,政府應該保障每個人有足夠的物質所需──即佛教所謂的飲食、住所、衣物和醫藥等四種生活必需品。政府也應該縮小殖民時期所帶來的階級與貧富差距,且應鼓勵人民提升道德和心靈層次。簡而言之,政府提供人民物質的需求,而佛教則提供了人們心靈的安頓。佛教社會主義很顯然不只是在上座部佛教文化中流傳,越戰期間的佛教領袖們也運用這種主張;日本創價學會(Sokka
Gakkai)運動的領袖及公明黨(Kometo)的創黨人,也宣稱他的政治理念是佛教社會主義。
[認知生命相互依存的實相]
佛使尊者的社會政治說法和「不執著」的思想相配合,或者就像佛使尊者所說,是一種遠離物質污染,達到「無我」的心境。佛使尊者早期的作品,包括他最主要的作品
──《我和我所有》,都是在探討這個主題。
去掉我執的成見,就好像去掉隔離自己、反對他人的籓籬,使人豁然開朗,認知生命相互依存的實相,這也就是在佛法中所說的緣起法(Paticcasamuppada)。佛使尊者視生命的這種互動關係為自然的本質(dhammajati)。本質上,自然是一種彼此間互為因緣的平衡狀況,你也可以稱它為「本質」(Prakati)。根據佛使尊者的見解,
prakati有二層意義:一是本體意義,即自然或事物自然的真相 ──緣起法;二是道德意義。
<自然的德性>
自然的德性(戒)或事物自然運行的法則,是一種適當或合於中道的倫理道德,它與過度的貪求不同。
凡是想「吃得好、住得好」的人,他們有無窮的慾望,總是一再地擴張自己的慾望,直到他們富比天神。凡是有「吃得好、住得好」這種觀念的人常感覺不足;而那些主張「吃、住夠了就好」的人,則代表中道,不論他們怎麼做,都會依中道而行。而且處於自然或平衡的快樂中,他們從不覺得匱乏,也不會自私。
如果我們確實奉行佛教,就可以在自己本性中發現社會主義的傾向,我們應該將人類同胞視為正在生、老、病、死中受苦的朋友,所以不能拋棄他們,這才是真正應該實踐的純正社會主義的理想,而不是為了政治、私慾等不義之利才利用他們。
佛使尊者認為社會問題的根本起因是人類的自私貪婪 ──人們總是儘可能地為自己積聚財物。雖然社會問題不能簡化為個人問題,但解決問題的方法必須是改變一個人物質化的觀念和以自我為中心的執著。
佛使尊者分析人類的狀況與三藏經典中《起世經》(Agganna Suttanta)的圖案非常相似,此經是所謂「創世紀的書」。它認許經由人民選舉,產生的正義統治者(法王dhammaraja),此法王具有智慧和能力,為已被人類貪婪所破壞的世界帶來秩序,這種道德和社會混亂的狀況,是因自然和諧一體的原始狀態墮落而造成的。雖然佛使尊者並沒有特別引用該經的經文,但他認為「自然」是一種圓滿、一體及和諧的原始狀態,這圖案和《起世經》的經文不謀而合,而他認為當今道德和社會的混亂是由自私、貪婪所引起的,也與該經的說法一致。
[建立互不傷害的政治制度]
我們已經迫不及待地需要來思考這問題,因為世人已經失去了人類共有的人性。他們盲目且嗜殺成性,假借社會主義之名,實質上卻是以非法的方式互相摧毀對方。真正的社會主義必須建立在合乎佛法、妥協、互相溝通上,並且建立出一種防止互相傷害的政治制度。
佛使尊者雖然認可某種程度的經濟差異,但他主張財富應和慷慨相配合。換句話說,在法的社會主義里,不容許像資本主義社會那麼大的貧富差距,而且富者會受到宗教和道德的影響長養慈悲心,願意布施他們的財富,而不是因政府強迫才布施。
在佛教的傳統里,有財富的人(sredthi長者)相當不同於今日的資本家。非佛教者的財富觀是要累積超過個人所需的物質;然而在佛教的傳統看來,財富是依照一個人擁有布施場的多寡來決定。布施場是個公共場所,貧困的人可以在那裡得到他所缺乏的物質,一個人擁有愈多的布施場,表示這個人愈富有,因為富人剩餘的財富和他所僱用的許多傭人、工人,可以形成一種社會服務的布施場。然而非佛教徒的富人,只是道道地地的資本主義者,他們累積無盡的財富,並且再投資,同時壓榨勞工,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反之,在佛教中,富人僱用員工一齊為整個社會的利益努力。
佛教的社會主義是以佛法為基礎,根本上是佛法化的,佛使尊者認為法的社會主義內含於事物的本質中,因此,法的社會主義(法的和合共同體dhammika
sanghaniyama)這名詞,可以說確切地表明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道德法(戒法siladhamma)。由於當今世界人類遠離了這種理想,所以我們要努力恢復這本來的狀態,使理想早日實現。
法的社會主義有三項基本原則:(一)整體利益原則;(二)戒律和布施原則;(三)尊重和慈悲原則。第一項原則關係到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第二項原則管理個人的行為;第三項原則指引人們對生命具有正確的態度。
佛使尊者以目前的危機說明第一項原則:
因為當前的問題不只是個人的問題,它關連到整個社會,所以我們必須對準問題的源頭 --「社會」來探究。任何為社會群體所制定的制度,都是為了社會整體的利益,而不只是為了個人或特定人士的利益,如果將個人利益放在社會利益之上,那麼社會問題將不能有效解決,因為問題的癥結就出在社會是以整體的方式來運作的。(注十六)
整體利益的原則涉及生命的各個層面。例如身體中各組織如果不為整體利益而工作的話,就會產生疾病,而村莊的福祉也須依靠村民和各村莊間的合作才能獲得。
佛陀所制定的僧團戒律,把所有的事物都連結成不可分離的群體,我們從「僧伽」這個字就知道它的意義,因為「僧伽」字面的意思是指一個和合體,而不是指單獨的個人。當人們群居時,就需要一種法則把他們結合成一個和合體,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若進一步探討就會發現,這社會群體和自然很和諧地相處在一起。例如,戒律要求的生活型態是:能知足並且合乎中道,比丘尤其必須遵守一種特別的規則:他們不能拿取多於所需的東西,假如多拿了,就是犯戒;又比丘若擁有超過三衣的衣物,也是違犯了規定。比丘只能擁有三衣一缽和一間小房間──這種教導比丘們適量拿取的理念,就是社會主義的真正基礎。
佛使尊者並不是在提倡每個人都應該出家,而是在倡導佛陀所說的「中道」,這種中道的生活既不會過度縱慾,也不是嚴苛的苦行。比丘依循中道並尊重團體戒律的簡樸生活,提供了理想的法的社會主義的典範。在物質的層面上,它提供了適當的食物、衣物、住所和醫藥等四種基本的需求。但最重要的是,它也為人類社區和自然帶來了道德與心靈的福祉。
==========================================================================
佛教經濟學(佩尤托)
佛教經濟學
佩尤托
《法音》
譯者附言:
《佛教經濟學》(BuddhistEconomics)一書是泰國佛教學者佩尤托(VenerablePrayadhpayutto,1939-1992)出版的專著,1994年又出了補訂版,英譯者為Dhammavijaya和BruceEvans,該書在西方學界產生了積極反響,1994年獲得法國尤奈斯庫和平教育獎。作者在書中將古老的東方佛教智慧與現代經濟學的知識熔為一爐,試圖診治自由市場經濟給人類帶來的根本問題,諸如增長癖和無限發展偏執狂,過度消費與過量生產等。作者觀點鮮明,針對性很強,對於迷信兩現代化可以解決人類一切問題的盲從者具有一定的解惑作用。
本文譯自該書修訂版(泰國曼谷佛學基金會1994)第1章。
討論佛教經濟學首先遇到的疑問是:這樣一門學問是否真的存在?或者是:它有沒有存在的可能?一位佛家的和尚寂寞地行走在乞求施捨的旅途上,這種景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會聯想到經濟活動上去。而摩天大樓、購物中心和股票交易所之類才適合於引發此類聯想。現在,我們已經熟知的「經濟學」是西方式的,我們在談論和思考經濟學方面的問題時所使用的語彙、概念框架和理論體系全都是西方的。因而,當我們講到一種佛教經濟學的時候,很難避免諸如此類的條件束縛。我們會發現自己實際上是用西方經濟學的語言和概念去討論佛教。儘管如此,我在本書中仍然期望至少能夠提供某些適用於經濟學的佛教觀點。
經濟的思想早自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時代就已存在,但是經濟學的研究卻是在工業化的時代才得以形成一門學科。如同在這個專業化的時代中出現的其它學科,經濟學變成一種狹窄和孤立的研究領域,似乎同人類的其它活動或其它學科不大相干。
從理論上講,科學應當能夠解決人類所面臨的複雜的、相互交織的問題。但是由於經濟學切斷了它同其它學科的關聯,切斷了同更廣闊的人類活動領域的聯繫,所以它在面對當今倫理的、社會的和環境的問題時就顯得無能為力。況且,它對我們的市場導向的社會施以巨大的影響,狹隘的經濟學思維事實上已成為我們最緊迫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危機的主要根源。
把經濟學看作科學,究竟值得嗎?雖然有許多人相信科學可以拯救我們,但畢竟局限甚多。科學所揭示的僅僅是有關物質世界的真相之一面。如果僅僅從物質一面去考察事物的話,便無法得到有關事物存在的全面真相了。既然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處在自然的相互關聯和相互依存狀態,那麼,人類的問題也必然是相互關聯和相互依存的,單面的科學的解決方式註定要失敗,問題和危機註定要蔓延開來。
對於我們的工業化和專業化的解決問題方式來說,最明顯最危險的後果便是環境的惡化。環境問題已經變得如此迫切,人們不得不開始意識信奉單一的、孤立的學科視角而忽略廣博的視野是多麼愚蠢。他們正開始站在更寬廣的視域中來看待人類的活動,關注這些活動對個人生命、社會以及環境所產生的作用。
從佛教的觀點去看,經濟學不能從知識的其它分支中孤立開來。經濟學無非是解決人類問題的眾多努力的一個組成部分。一種以佛教為基礎的經濟學,即「佛教經濟學」,當然也不是一門可以獨立自足的學科,而是一系列相互依存的學科中的一種,它們為著社會、個人和環境的相互共生的總目標而發揮作用。
將佛祖的教誨同經濟學相結合的最早嘗試之一是舒馬赫《小的是美好的》(Small is Beautiful)一書(「佛教經濟學」這個片語也出自該書)。在論述佛教經濟學的那一部分,舒馬赫先生是從佛陀的「崇高八正道」要求開始的。他強調「正命」(RightLivelihood,即正確的生活方式)的因素包含在八正道之中,換言之,就是佛教的生活方式昭示著一門佛教經濟學的必要性,這乃是舒馬赫先生論證的出發點。
回過頭來看,我們發現《小的是美好的》一書之寫作,以及隨後引發的某些西方學者對佛教經濟學的興趣,其實都是對某種危機的現實反應。西方學術的分科和概念結構已經抵達了某種死胡同的終點,假如還不算死胡同的話,至少也是一種轉折之點,需要重新確認新的思想範式和方法論了。這就使得許多經濟學家反思他們那種孤立的、專業化的研究方式。消費主義的無節制蔓延對於環境的嚴重影響已經迫使經濟學者產生出生態的自覺意識。有些人甚至提出所有的經濟學專業的新生都應該將基本的生態學納入他們的課程表中。
唯物論者關切的主要是物品,而佛教徒關心的主要是解脫。但佛教走的是「中道」,因此不可能敵視物質福祉。妨礙解脫的不是財富而是對財富的執著;不在於美好事物的享受而在於對美好事物的渴望。所以佛教經濟學的主要旨義是簡樸及非暴力。一位經濟學家的觀點,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舉止的絕對合理性——不可思議的「小」卻意味著令人極其滿意的結果。
對於現代經濟學者而言,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他慣於以年消費金額來衡量「生活水準」,同時一再假設消費較多者比消費較少者「境況優越」。一位佛教經濟學家會認為這種途徑極端不合理:因為消費僅僅是人類福祉的一種手段,而其目標應是以最少量的消費贏取最大的福祉。例如,如果穿衣的目的是求取某種溫度的舒適及一種令人羨艷的外表,所要的工作是以儘可能少的努力,也就是說,以最少的衣服年破損量及使用儘可能少的勞動去設計,來達成這項目的。所花的勞動越少,就有越多時間及體力來從事藝術創作。舉例來說,當用不須剪裁的材質進行巧妙的折綴就能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時,像現代西方那樣的繁瑣時裝裁剪就顯得非常不經濟了。明知有些材質很快就會破損而仍去製造是愚蠢之極,而使事情變醜陋、卑鄙或下流則是粗鄙之極。剛才有關穿衣的說辭同樣適用於人類所有其他的需求。對物品的所有權及消費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而佛教經濟學是如何以最少的手段達成既定目的的系統性研究。
反過來說,現代經濟學視消費為所有經濟活動的唯一目的及目標,同時將生產的要素——土地、勞動及資本——當成手段。簡言之,佛教經濟學企圖通過最佳消費方式使人類獲得最大限度的滿足,而現代經濟學則企圖通過最佳生產方式來盡量擴大消費。顯而易見,維持一種以追求消費最適形態生活方式所需的努力,遠比維持消費極大化動機所需的努力要小得多。因此,我們毋須為生活在緬甸比生活在美國的壓力及緊張來得少感到驚訝,儘管緬甸所使用的勞動節約機器數量僅為美國的零頭。
很明顯,簡樸及非暴力是緊密相關的。消費的最佳形態,是藉由相對的低消耗率這種手段,產生高度滿足感,使人們得以生活得沒有壓力及緊張,並且符合佛教經義的主要教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當物質資源已到處呈現捉襟見肘的情況下,那些以適當使用資源為手段來滿足其需求的人們,是比那些依賴高度使用的人們更易免於互相殘殺之苦的。同樣,那些生活在高度自足的地方社區的人們,不太會像那些依靠全球貿易系統維生的人那樣,容易介入大規模的暴力。
因此,佛教經濟學的觀點,以當地資源的生產來滿足當地的需求是經濟生活中最理性的方法,而依賴遠方的進口,並且需要為出口到不知名及遙遠人們的手中而生產,是高度不經濟的方式,惟有在例外的情況及小規模範圍內有其正當性。而現代經濟學家也得承認,在某人的居所和其工作地點之間,高度消耗運輸服務,標誌著一種不幸而非高生活水準。因此,佛教經濟學家也會認為寧取遠方資源不取近鄰資源來滿足人類的慾望,標誌著失敗而不是成功。前者傾向於以某國交通系統所運載平均每人多少噸/英里數的增加這類統計,作為經濟進步的明證,而對後者——佛教經濟學家——而言,同樣的統計數字可能顯示消費形態出現一個高度不樂觀的惡化程度。
現代經濟學和佛教經濟學另一個顯著的差異,體現在大自然資源的使用上。佛陀教誨告誡人們一種虔誠及非暴力態度,不僅限於一切有知覺的生物,同時還特彆強調樹木的重要性。佛陀的每位跟隨者每隔幾年必得植一棵樹並照顧到它能自己存活為止,佛教經濟學家毫無困難就能論證,這條規律一旦在全球落實,終會帶來真正的經濟高速發展而毋須任何外援。東南亞許多經濟的衰敗(像世界許多地方一樣)毫無疑問是由於對樹木的不注重和可恥的忽略。
現代經濟學由於其特殊方法是以貨幣價格為手段來等同並量化每樣事情的,以致不去區別可再生及不可再生的物質。因此,有關不同類別的燃料,像煤炭、石油、木材或水力,現代經濟學所看到其中的惟一不同,就是每個同值單位的相對成本。最便宜的自然而然受到偏愛,如果不如此就是非理性及「不經濟」。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可不是如此。這邊不可再生的燃料,如煤炭及石油,和另一邊可再生的燃料,如木材及水力之間的基本差異,不能簡單地予以忽視。不可再生的物品,惟有在其不可或缺,並且以極細心和最小心謹慎的態度去保存時才能使用。不經意的使用或揮霍這些不可再生的物品,是一種暴力的行為,當在這個世界上要想做到完全非暴力屬於不可能的情況下,對人類而言,其全部行為致力於非暴力的理想,仍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正如一位現代歐洲的經濟學家不會把將所有歐洲藝術寶藏以誘人價格售予美國一事視為一項偉大的經濟成就一樣,佛教經濟學者會堅持,某個群體的經濟生活如依賴不可再生的物品,就是寄生在資本項目,而不在收入項目上。類似這樣一種生活方式不可能維持久遠,只能純屬權宜之計。當世界不可再生的燃料資源——煤炭、石油及天然氣——在全球的分布極其不均,且在數量上毫無疑問又極其有限時,以前所未有的增長率來開採這些資源,很明顯是一項對抗大自然的暴力行為,這必然不可避免地導致人類之間的暴力。
佛教經濟學在實時經驗和長期遠景所做的探討,即使對那些相信經濟增長是在「現代的成長」及「傳統的停滯」之間做選擇的人,也是有參考價值的。這是一個尋找發展正確途徑的問題,在唯物論的漫不經心及傳統論的靜如止水之間,找出中道,簡言之,即追尋「正命」。
佛陀有關善與惡的教導可以成為幫助我們進行此類主體的道德選擇的指南。不過正因為這種道德選擇具有主觀性,我們不能忘記這種選擇不可避免地發生在那個按照原因與條件的客觀原則而運作的世界之外。我們的倫理學以及從我們的倫理學自然引出的行為,構成了決定我們是誰的那些原因和條件,也構成了我們生活於其中的社會的性質以及我們環境的狀況。
佛祖教導中的一個最深刻的教誨是這樣一種真理:內在的主觀價值是同外在的客觀現實直接聯繫在一起的。這一精微的認識潛存在所有的倫理問題的核心之中,不幸的是,大多數人只是粗略地知道他們的內在價值如何制約著外在現實。在物理世界中觀察原因與結果的規律是容易的:熟蘋果掉下樹來,溪水流下山崗;但是當人們轉而將自身作為從宇宙中分離出來的個體加以思考時,卻看不到同樣的因果規律適用於內在的主觀價值,諸如思想和道德態度。由於倫理學是「主觀的」,人們就以為它與「客觀」現實並無聯繫。
按照佛陀的觀點,倫理正是在內在現實與外在現實之間架設橋樑的。與因果規律相符合,道德以「主觀的」原因的面目而運作,無形之中構成了「客觀的」條件。舉個例子來看的話,這一點就清楚了:道德問題總是以如下方式提出:「我的思想、言論和行為是有助於還是有害於我,以及我周圍的他人呢?」實際上,我們依賴於倫理來調節我們主觀現實的不完整的慾望:憤怒、貪婪、仇恨。我們思想的性質雖然是內在的,卻不斷制約著我們的言論和行為的方式。我們的道德雖是主觀的,卻決定著我們在外在的、客觀的世界中之生活方式。
道德如何制約經濟學
可以肯定,倫理學與經濟學之間的差異並不難辨識。對於任何一種經濟問題,我們既可以從全然的經濟觀點去考察,也可以從全然的倫理學的觀點去看。比如,你正在閱讀這本書。從倫理的觀點看,你的閱讀是一件好的行為,你被求知的慾望所驅動。這是一個道德判斷。從經濟的觀點看,情況就不同了:這本書可以看作是沒有利潤的原材料浪費。可見同樣的情況可以從不同方式去理解。
然而,兩種觀點卻又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一方面是現代經濟思維對於像倫理學這樣的主觀價值的拒絕,另一方面倫理學在經濟事務方面的影響又清晰可見。如果某一個社區不安全——那裡竊賊群聚,暴力橫行,道路也事故頻發,那麼顯而易見的後果是:商人不會去那裡投資,旅遊者不去那裡觀光,經濟因而受到牽連。反過來說,如果該社區的市民遵紀守法,自覺維護社區的安全與清潔,那麼必然會大大增加那裡的商業機會,市政部門也無須在維持秩序與治安方面過多投入了。
不道德的商業活動會直接導致經濟上的後果。假如商人在食品生產中試圖用不合標準的成分以求增加利潤,比如在兒童食用的糖果中添入服裝顏料以增加色彩,在橙汁中加入化學製劑,給肉丸子中加入硼酸(所有這些都是泰國近年來所發生的),消費者的健康就因而受到損害。這些偽劣商品的受害者要付出額外的醫療費用,政府也要花錢雇警探去調查和懲治肇事者。更加長遠的影響還有,受害者因身體狀況不佳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導致生產的下降。在國際市場方面,那些以次充好的非法經營者所冒的風險是失去顧客的信任,以致失去海外市場,他們從那些市場中獲取外匯的可能性也就大打折扣。
道德品性同樣對工業生產發揮著作用。如果工人們樂於工作而且勤奮進取,產量就會增高。反過來說,如果他們不忠於職守,沮喪或者懶散,這就會對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的數量產生負面的影響。
進入消費領域來看,如果某一社會中的消費者崇尚奢華的價值觀,那麼他們就寧願追求那些華而不實的產品,而不喜歡質量上乘而外表樸素的產品。在另外一種崇尚務實精神的社會裡,社會的價值觀並不傾向於奢華和虛浮,消費者會按照實用性來選擇他們的商品。顯而易見,在這兩種不同社會中的商品消費將會導致不同的社會和經濟效果。
廣告可以刺激經濟活動,但是往往付出的道德代價過高。廣告註定要追求流行的價值:廣告製作者追蹤大眾的渴望、偏見和欲求以便製作出與之相適應的廣告節目。廣告還利用社會心理學,為了經濟的目的而操縱大眾的價值觀念。由於其對大眾心靈的巨大影響,廣告具有相當的倫理意義。廣告的數量可以引起物質主義的高漲,而不合適的形象或信息則會傷害公眾的道德水平。絕大多數的廣告都向公眾灌輸著一種對自私自利的偏好,它們讓我們成為完美的消費者,除了盡情消費現代工業的各種產品之外,不再有更高的生命追求。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被塑造成了一批「飢餓的鬼魂」,為了滿足永不消失的熱望而追逐不停。而社會也就變成了利害衝突和物慾橫流的場所。
更有甚者,廣告增加了產品本身的價格,這樣一來,人們就得付出不必要的費用去購買不必要的東西。還有更多的奢侈和浪費:商品僅僅使用了較短時間就需更換,儘管它們的性狀還是良好的。廣告還迎合人們要求炫耀其擁有物,以此作為獲取社會地位之手段的心理。一旦品牌和派頭成為主要的標準,人們便盲目地花費不必要的錢去追逐昂貴的商品。在極端的情形中,人們受到追逐時尚的需要之驅動,幾乎喪失了自主性,他們不能等待片刻,省下錢去追求最新的流行物,他們只知道用信用卡付帳。花費大於收入的現狀將會導致惡性循環。一種更新潮的模式或時尚已被播下了種子,人們為了追新而日益陷入債務之中。在這種方式中,不道德的廣告會引誘人們走向財務危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今日社會有了「信息技術」的大量的應用機會,而這些技術卻多半用於產生「誤導信息」或製造新的迷惑。
在政治層面上,有關廣告管理的決策有待於制定和完善,是不是應該有某種調控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該是怎樣的調控呢?人們如何才能在道德關懷和經濟利益之間求得恰當的平衡呢?這就涉及到教育。應該找到教育人們認識廣告運作和影響的有效方式,同時讓人明白廣告的可信程度有多少。良好的教育應該尋求讓人更加理智地做出購物決定。以上關於廣告的問題顯示出在社會中的行為應如何從多種觀點去考察,而這些不同觀點又是相互聯繫的。
採取一種更寬廣的視野,問題也可以被視為如下的情形,那就是自由市場體系本身歸根結底還是建立在起碼的道德基準之上的。自由市場體系的自由在不正當競爭中會喪失殆盡;通過影響來實現壟斷便是常見的例子,僱傭殺手去行刺競爭對手則屬於極端的例子。以暴力手段消除對手,這等於宣告了自由市場體系的終結,儘管在經濟學教科書中不會提到此種方式。
從倫理的意義上說,經濟活動必須按照不傷害個人、社會與自然環境的方式展開。換句話說,經濟活動不應該對自身造成損害或對社會造成動蕩,而是應當加強這些領域中的良好秩序。如果將倫理價值作為重要因素運用到經濟分析中去,那麼可以說一頓便宜而營養充實的餐飯當然要比一瓶威士忌更富有價值。
於是,由佛教所啟發的經濟學將努力去發現和接受一切事物的真理。它會帶來一種觀照倫理問題的更寬廣也更複雜的眼光。一旦倫理學被當作一種合法的關注對象而得到接受,道德的問題也就成為在整個因果過程中要加以研究的因素了。不過假如我們不考慮倫理方面的因素,經濟學就無法推進對整個因果過程的理解,因為倫理學在其中構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人說現代經濟學是社會科學中最具有科學性的。事實上,經濟學家們只考慮到可測量的數量方面的因素,就對他們的科學方法感到驕傲。有些人甚至認為經濟學純粹是數字的科學,用數學公式就足夠了。在其追逐科學性的努力中,經濟學忽視一切不可量化的、抽象的價值。
現代經濟學家把經濟活動看成是與人類其它活動毫不相干的,他們陷入了工業化時代的狹隘的專業本位之中。經濟學家以專門家自居試圖在考察人類活動時排除所有的非經濟因素,只是集中於一種單一的視點,那就是他們本專業的視點。
近些年來,對經濟學的批評甚至蔓延到經濟學家的陣營內部,他們對此種「客觀」立場提出質疑,並認為經濟學是所有社會科學中最受價值影響的學科。可以這樣發問:經濟學怎麼可能與價值無關呢?實際上,價值是植根在人類心靈之中的。經濟的過程始於需求,繼續發展於選擇,終結於滿足,所有這些環節都是心靈的功能。就這樣,抽象的價值與經濟過程的開端、中繼和結尾相伴始終,經濟學家要想脫離價值是不可能的。當然,也有許多經濟學家避免關注任何價值問題、倫理問題或精神品格,他們不顧如下事實:這些方面都與經濟息息相關。正是由於經濟學者缺少倫理學的訓練,忽略精神價值和人類慾望的重要作用,這就成了他們的主要弱點,使他們無法解決他們本應該解決的問題。
如果世界想要從過分消費和過量生產的蹂躪中獲得拯救,經濟學家必須學會理解倫理學對於他們領域的重要性。正像他們應該學習生態學一樣,他們也應該學習倫理學,弄清人類慾望的本質,獲得全盤的透徹的了解。而這裡恰恰是佛教所能給予極大幫助的一個領域。
財富佛法經濟學
作為一位小商人,來談談我的心得。
首先要肯定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指導思想。
因為我馬克思學的不好,對佛教道教卻感興趣,所以我選擇了這些來作為指導思想。
一旦有了指導思想,在每次做出判斷的時候,就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舉個栗子,同樣是餐館,有的老闆為了眼前利益用地溝油,有的老闆有自己的信仰認為用地溝油是作孽,無形當中為自己的產品加分。所謂久走夜路必闖鬼,用地溝油的老闆事迹敗露,名聲都臭了,至少在這一帶混不下去。而另一位老闆因為心存善念將產品越做越好,生意自然越來越大。
在對待員工方面也是一樣的,有的老闆剋扣,有的老闆大方。可是怎樣把握剋扣或者揮霍這個度量,我們還得問問指導思想了。
這種問題還有很多,例如公司開會,幾方各自有各自的方案,只能擇其一,而大家的方案看似都很好,誰的能更給力?也得用指導思想來把握把握了。
創業多年,目睹了無數沉浮。有的開始做得非常好,可惜做大就心浮氣躁了,企業一夜之間就衰敗。例如一位朋友的企業,在拿到幾千萬的風投時,盲目的擴張,空降一大群高管,花錢也不節制,沒挺過一年就打回原形。如果這位朋友學好了指導思想,就不會去范這些浮誇的錯誤了。
其實一點都不矛盾
「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胡小林在學佛之後,對待下屬、對待合作夥伴,無疑按照佛法來要求自己,行各種布施,財富、智慧、健康就是得到的果。
用個我身邊最簡單的財布施的例子,菜場上有一位賣菜的大媽,每次去那買菜,她都會把零頭給抹掉,例如8.4元,就收我8元。這就是她的財布施,雖然暫時來看自己收入少了,但是這樣卻換回了非常多的回頭客,自己的收入反而增長了。在佛光的籠罩下,剝錢更溫柔了。
裝逼。
話說你的說例子裡面產值增加跟他學佛有因果關係嗎?對於商人來說,做事時內心的穩定度非常重要。方寸一亂,可能引起不妙的連鎖反應,比如和銀行或是金主溝通不暢貸款失敗,下家看出你這下沒實力反水,協會關係動搖,出貨又不暢,直接導致事業不穩等等等。無論學佛還是信點什麼,都對內心幫助挺大,而且但凡做事多的人,對個人生活作息其實有要求,作息一亂,身體精力事物安排都不佳,這也是個很好的避免惡習的方法。關於捐錢,我每次捐點小錢的想法是,佛有他的打算,你我不必去擔心貪污之類,我想捐我就捐,做好自己的事即可。
人生事業的雙豐收,才體現一個商人的智慧所在。人生就是自身的修鍊,心量的開拓,智慧的開發,健康的指數,家庭的和睦等等。事業包括了人際關係,產業,社會效益,經濟收入。學佛正是補充了人生成功的這一個缺口,很多商人雖然事業成功了,創造了社會價值。但是人生這方面並不幸福,婚姻失敗,失去健康,英年早逝等等,社會大把的商人都面臨著這些危機。商人就是要發財,創造財富,解決了無數人的就業問題,發財就符合商人的商道。佛法講,在商言商,在政言政,在藝言藝,在道言道,絲毫沒有矛盾。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遊戲規則,潛在規則,遵循各自的規則就是遵循道。經商的本身就是修鍊,學佛會讓商人更會經商,讓自己的人生與事業更加圓滿。商道與佛道本來就是一個道,只是人把它們給區分了,經商要全心全意,學佛也是全心全意。經商要盡職盡責,忘我投入,拼搏奮鬥。學佛一樣也要盡職盡責,忘我投入,拼搏奮鬥。就這個用心程度來講是沒有區別的,只看人的智慧力可以到達哪個層面的道。唯一的道就是通過佛法,經商,各行各業,達到內心的平衡,慈悲,淡定,坦然,覺照,無我,究竟解脫。所以各行各業都是在回歸這個道,實踐這個道。
尊敬的聖嚴法師,了解聖嚴法師的佛教徒,都深深的尊敬他。一句話做證據。《正信的佛教》和《佛學群疑》 只看這兩本書全球銷量和重印次數,以及這兩本書翻印有多少種版本。就知道了。
看到題主的問題專門上電腦回答。我雖是皈依弟子,但學識淺薄,所見面較窄,若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首先,有個疑問,針對樓主也針對樓上各位答課:請問佛教對您的意義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連分類的必要都沒有,無疑是各取所需。那麼題主,恕我冒昧,您的題目所問佛教對商人的意義,就算竭盡全力也不過是旁人對另一類人的猜想。
其次,這些商人並不是因為拜佛或是燒香求個簽啥的就能獲得好處,這種想法是迷信。應該說是這些人信佛,受到佛教文化的影響,而有所收穫,以至於在人生上有幫助。所以我所回答的是我眼中,那些商人在佛教里能得到什麼。各位可參考,不全指出敬請指正。
樓主提到佛教的本意,在此覺得有必要說明一下佛教的相關內容。佛教的確分流派,但目前按照所證最高果位不同,及空的區別分為大乘和小乘,大家也只知道區別,在此不細究。不管南傳北川,大乘小乘,參禪還是凈土,都是佛教,所以教義根本是一致的:
1、相信因果,所謂眾生畏果,佛畏因。
所有的結果都是由自己所種的因再加外界的緣作用而生,就像種蔬菜,你播種為因,土地肥沃或者風調雨順日照充足又或者是有蟲害等等外在因素為緣,收穫的蔬菜則為果。這是例子,各位可擴展,可發揮,當然自己可以施肥,自己澆水,但是無法解決陽光的照射時常。所以緣有可變與不可變,但是種子一旦播下就已經決定了這顆蔬菜成熟之後的品種。眾生畏果是因為大眾在看到不好的結果時才會想到之前做錯了事,要反省三思,這樣來記住教訓,積累經驗。佛乃覺者,智者,他們在事情的起始就會考慮果報,慎重的種因了。這種思想其實也是一種自己獨到的處世哲學。
2、萬象皆空
其實就是說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早上的太陽和晚上的太陽是不一樣的,這句話其實也是一種哲學思想。這樣的思想其實是在強調我們的生活需要帶上自己的腦子,而不能光憑藉經驗來辦事。放在具體的生活中舉個例子:心臟手術,醫生都知道心臟在左邊,若是套用機械哲學體系,按照經驗來斷定手術部位的話結果可想而知,但是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也許還有例外,所以手術前必須再次確認手術部位,或者明明是很普片的小手術但是術前還有一大堆檢查也是這樣的道理。這只是生活中比較普及的實例,但這樣的思想對人類的意義是不可小覷的,它不但沒有成為人類進步的阻礙,反而還是帶動人進步的積極思想,另一個不是佛教徒但全世界都知道的例子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空間扭曲論】打破了牛頓的萬有應力說,並在行星的運行周期上的測算得到證實。優秀卓越的人也應該具備著這樣的素質。
3、萬事皆苦
所謂苦集滅道,佛家講人生就是一場苦修,不管現在多開心,這種狀態短暫,反而是勞苦,壓力等等一系列的痛苦是 著一生。這個觀點我贊同。但這個世界得來的均是需要代價,也算是人生的至理名言。
4、萬物皆有佛性。
這個大家都明白,但我要說的是另一層意思。就是佛所說的智慧,是大家都可以修得的,它不是指單單的什麼燒香拜佛念經,而是在生活的每一處,這些需要我們自己保持一顆清凈的心,不因為錢財或權利蒙蔽雙眼,不執著於世迷失自我本性的智慧。所以大千三千世界的眾生,就算不信佛也是有智慧有直覺的,這不是佛賜予我們的,而是我們自身每個人都有的。所以生活對我們都是一種修行。
這是佛的四大基本思想。別人所說也不過是表像,雖然我也不贊寺院的商業化,但我相信仍有大量的信徒是沖著佛的智慧而來,拜佛看上去是表面功夫,但對於學佛的人那就是在修佛了哦。因為不是拜佛像,而是拜的整個佛教的文化。
說道這裡,我想那些人在佛教里能學到什麼也不用我來說明了。
懂得一個道理,才能好好經商:
舉頭三尺有神明。任何一門能傳播下來的學問,佛學,到家思想,儒家學說,國外的基督教等,都是比較系統的總結了以前的一些聖賢之士對當時世界那個世界的認識,以及對理想世界的推演,最後形成一種普世的價值觀。或者說是一種理想的價值觀準則。而每個人在不同的時候,受自己的眼界,閱歷等影響,世界觀,價值觀都是不同的。對於這些經典的普世理論越接近,越能對更多的了解大眾思維,或大眾對未來的嚮往。
錢太多,權太大,作為一個人,其實壓力很大,那種壓力遠比你沒錢買車沒錢買房詭異的多。
我曾經的老闆極其「迷信」,但他是四十年的老黨員,他把辦公桌上的毛的金色站立像當神看待。他待人極好,可是辦事老辣狠極,他葷素不忌,但是逢廟必拜。
其實蠻殘酷的,很多東西說玄乎真的還挺玄乎,也不知道是迷信還是心靈寄託,各種光怪陸離的交錯,很容易迷失,京A8開頭的老款奧迪的神奇,哎,沒法說啊。
層次太低,註定看不到帝都霧霾之上的湛藍天空……
外人覺得學佛的人不會騙人,就跟他做生意,然後他就發財了
「許多學佛的商人,例如北京匯通匯利的董事長鬍小林老師學佛以後年產值增長明顯。這和學佛的舍財的本義很矛盾。」
「舍」的多或者少,是個人的意願;而「得」的多或者少,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收入增加,才有更多的可以舍,可以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本身並不存在什麼矛盾呀!
另外「學佛對於商人來說到底意義如何?」這個問題可以統一問成:「學佛對於人來說,到底意義如何?」商人、官員、普通人,都是人,一種終極價值觀的意義,不是通過不同類型的人產生不同價值而體現的。壓力太大,尋求精神寄託
寫在前面:六根:眼耳口鼻舌聲意,六識:眼識耳識口識鼻識舌識聲識意識。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看破紅塵即是不為六識而動,不為六塵而隨。佛第七識:末那識——恆審思量我相隨。六緣:受、愛、取、有、生、死。
佛學是修心之學,修心是也是我們常說的知人心,通人性。而修心有天賦,有些人慧眼超然,看人很准,一眼便知深淺。而將它說為天賦則是後天習得的不是與生俱來的。當我們經歷過才能了解更多。那麼這一生的短暫怎麼去增加經驗呢,換句話說則是如何讓自己的一輩子像幾個世紀一樣長呢?其實這就是我認為的佛,當我們斷紅塵之後,我們才能納萬事於心,看萬事之歷史。我們常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然而這句話是錯的。我說有已經發生過的同一件事,經驗也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未嘗試的事情,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比如說我們知道貪官最後一定有報應,那麼貪官為了再次檢驗自己是不是有報應就該去實踐一下,然後告訴世人,對,這個果然是真理。我只想說,有些前人的經驗是真理,如果你去嘗試了,最後得到了真理,浪費了時間,耗掉了精力。
既然是修心的佛學,那麼怎麼修才好呢?其實從根本上來講有斷根,斷塵兩種。斷根即是死亡,這就可以解釋有些人修佛為什麼自殺了,因為他認為要想成佛必先斷根,那麼斷根則必須去眼耳口鼻舌聲意,這些都去掉了,那最好的辦法就是死。還有一種是斷塵,少林寺的和尚修行就是這個。斷掉與紅塵的聯繫。
可能很多人覺得佛學修了有啥用呢?迷信之言。其實佛並不是迷信,而是一種讓自己更快樂,讓心更靜的方式。喜怒不形於色,通人性識人心。做營銷的最適合去看看佛學,因為佛不僅交給我們修自己的心,還讓我們明白怎麼去通達別人的心。一眼便知別人的心性,一眼便看透她的習性。這就是佛的修行。
真正的意義會讓人明白何為【商道】
外無為(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內虛空(內心清凈一片空無)
參考:道德經、清靜經、
從商的如 詹勵吾,稻盛和夫等或許你能從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李嘉誠先生的從商之道中也有許多佛學內涵
謝謝
如果我說在中國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宗教信仰,肯定會被打死的。如果我說大部分人也不是真正信仰一種宗教,比如佛教,估計也要被打死。如果我說大部分企業家或者成功的商業人士,根本就不信仰佛教,估計被打死。
好么,我忙著死掉三次的危險說一句---大部分商業人士都是是在成功後或者為自己成功前的不擇手段而犯下的罪孽而懺悔,或者是標榜自己道德高尚脫離低級趣味準備進入高尚人士,或者。。。。
禪宗有個說法"立地成佛「。一般人都以為立地成佛就是既往不咎的概念。
其實立地成佛,並不會減少你在今生的罪孽,而是放下現行的一切,去修行的說法。但是被歪曲成既往不咎了,所以很多功利人士以為信了佛教就能滅了他以往的罪孽了,純屬誤解。
推薦閱讀:
※中國男女比例失調真的達到非常嚴重的狀況了嗎?
※老婆怀孕,准爸爸有哪些疼老婆的表现?
※與中國相比,西方發達國家的治安是不是普遍不好?為什麼?
※單純的人好不好?
※如何看待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所轉發的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