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導致東西方自古至今文論發展差異如此顯著,以及東西方都有哪些對文論發展貢獻較大的人物和著作?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西方文論在早些年間幾乎處於「獨唱的狀態」,
而中國在文學上發展的如此成功,
何以在文論方面鮮少有突破性的成功的論著出現??
水平有限,只答前一半。
首先,
西方「詩學」一詞是發源於「生產」概念。Poietike起初是teche(技術)的限制定語,意指把生產對象(poiema)劃分成各個部分。所以在後來的傳統中「poetics(詩學)」描述的是從生產觀念演化過來的「詩歌是什麼」。
而在傳統中國文論中,作者和作品不是「製作者」和「製作品」的關係,作品被看成是作者的情——志——詩的逐步外化,是詩人意志的「實現」。
其次,
西方強調「創作意圖」,認為任何作品在被創作之前都是在腦海中固定形成的。因此,西方文論更多把作品解剖成各個部分加以分析,並更願意討論所謂的製作技巧和似真性。
而中國文論始終在探討在何種外部環境、內心狀態、閱讀經歷下,詩人能夠更好的實現自己的意志。並且更熱衷於探討擾動「情」的因素,包括:時代政治、社會狀況和大自然(涉及倫理欲、天人感應說、心理學)。
第三,
西方認為文學即虛構,但不真實的文學在某種意義上符合邏輯真實、故事真實。
中國文論更傾向於「內在經驗論」,詩是意識遇到了心靈之中預先存在的客體,是為了顯示個人的內在經驗,不存在「虛構」一說。
第四,
西方文論是高度抽象的理論。
中國文論傾向於把抽象化成實物,感官世界術語大量被應用到文論中,比如氣。(還有別的例子我想不起來了)
最後,從接受上來講,
西方認為作品的讀者可以是任何人。而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擺脫日常,與文本形成封閉關係。
而中國傳統文論認為,能使文行遠的是一些固定的聽眾(heightened response),文本永遠在尋找穿越時空的知音。此外,中國文學批評經常通過設定規範來限制讀者分歧,強調文論中的秩序。
簡單來說,
西方,神創造萬物,詩是偉大神力藉助詩人的筆來顯示神跡,是一種被創造物。
中國,詩是人性本能的一部分,詩人心靈才是被顯現的對象,沒有心靈一切都無法產生。
以上對比的是古希臘文論和晉代以前的中國文論。比較近的不探討。對文論發展作出過較大貢獻的人,推薦兩本書
馬新國 主編 《西方文論史》
張少康 著《中國文學批評史教程》
是什麼導致東西方文論發展差異?推薦一本書
饒芃子 主編《中西比較文藝學》
準備學習文藝學的我在努力啃以上書目……我覺得能夠回答題主問題。因為都是照搬各位學界泰斗的理論,所以不多贅述。
感興趣的話這三本書可看。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會出現普通階級的孩子卻擁有貴族氣質的情況?
※馮唐的文學「金線論」有道理嗎?
※如何讀懂卡夫卡的短篇小說?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網路小說的讀者讀完動輒幾百萬字情節重複,毫無新意的作品!?
※現在網路上流行的一些古風句子,是否真正稱得上「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