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國語大學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相比怎樣?
先解釋一下,上外本地學生差不多佔30%~40%不到。其實也沒有很多。可能一個班20來人中會有四五個是上海的,其他同學也是來自祖國各地,一開始各地口音的普通話都能聽得到,班上有時候會有外國同學來插班。
上外語言類學費是5000一年,非語言類也是5000,樓上說的貴應該是在前些年,學費是10000一年,現在改回來了。北外語言類貌似我那年看的時候是6000一年,非外語類是5000.這一點不是很確定,記不太清。所以也不存在上外比較貴的說法。
住宿方面 上外是今年收回了大學城公寓的產權,四人間,暑假正在裝空調,所以九月份開學的學弟學妹就會有空調了。
寢室里wifi全覆蓋,不限時長流量。(我一直以為全國各地高校的校園wifi都是這樣的,後來知道很多大學都是要按流量,或者小時付費的。但是學校的shisufree、是對娛樂網點有些限制的,比如不能看直播,這個時候就需要登陸學校shisuwireless,速度非常快,按分鐘計算,也挺便宜的)還有就是學校的wifi覆蓋度比較高,走在路上,躺在草坪上,在操場上跑步,在情人坡曬太陽,wifi都不會斷,所以在學校根本不需要流量套餐。
晚上沒有宵禁,畢業前跟基友在學校喝酒喝到了很晚,出來時候遇上巡邏的保安大叔,大叔聞著酒味問我們是不是馬上畢業了,只是叮囑我們趕緊回去洗個澡睡覺,也沒有罵我們或者怎麼樣。
北外寢室貌似人比較多一點,但是也便宜,七八百的樣子。上外是1200。
上外食堂其實我覺得還行,剛開學的時候覺得還蠻好吃,後來就麻木了。
北外食堂也還行,跟上外一樣,挺貴的。所以要想吃好吃的大學食堂,請再加把勁,考清華吧。
四年下來,跟北外的同學也有些交往。覺得兩校最大的區別就是北外同學確實更加偏向政治外交方面一點,(某些)可以為了進外交部從大一每天看新聞聯播,練習申論什麼的。但是上外同學從大一起關注的就是500強外企諮詢快消四大什麼的。四年來我被學校里各種活動模擬招聘大賽和各種外企宣講會灌輸了無數原來從來沒有聽過的外企名字,對行業有些了解。上外學生對進部委的熱情沒有那麼高,似乎比較喜歡賺到錢之後過高洋上的日子。可能是長期的文化影響吧。
上外北外的本科生生源質量都還能算不錯,我個人感覺上外的學術氛圍不是很濃,畢竟上外是一個就是一個就業導向型學校,本科在校期間學習對學校還是會有很多吐槽。但是據說在滬上的就業市場上外還是一個很不錯的牌子的。是絕大部分用人單位的目標院校。
當然說上外學學術氛圍不濃,每年出國的同學申請的到的學校各種高大上,據我所知藤校的大部分里都有上外的學長學姐在聽起來十分唬人的專業中讀phd。所以還是事在人為。上外考研的學校也不錯,但是貌似和北外一樣大部分就是本校了,還有就是北大復旦這種。外語狗考研也沒什麼特別好的選擇。
在學校給了每一個非英語專業同學考英語專八的機會之後,我覺得母校對我不薄,雖然還沒用這個證,聽說以後會有用吧。
北外地理位置在皇城根下,所以走政治外交這條道路確實還挺合適的,加上中國學而優則仕的原則,很多人都是蠻喜歡這條道路。還是一句話事在人為,可是人各有志吧。上外的金融之類複合專業好像就業很棒,學術水平不知道。上外的外語類進新華社的不少,還有些某些保密單位之類的也會來。
類似外交部中聯部央視這樣的用人單位在做宣講會時都是會來上外的。這方面講機會差不了很多。但是對於非通用型的小語種還是北京的環境比較好。。。上海這邊很可能級根本用不到這一點啊。大家最後都各顯神通,也有很好的出路。北京外派的國企比較多。這方面上外的孩子來回飛北京面試有點吃虧。
上外有外教社 。好像是國內各大高校的英語專業的教材都是這邊出的。因為英語專四專八就是上外出的。
其實還是看你像去工作的地方吧,要是以後希望在江浙滬一帶這邊工作,那上外還是很不錯的選擇。包括在戶口打分的時候也是最高級別的,要是想留京,或者在北方工作,那當然是北外好。
差不多是兩個城市的區別吧。
學術方面
別的專業不清楚,大部分的語言類專業都有很多年的歷史了,專業水平應該還不錯吧。重點是我覺得我遇到的幾個老師,公共課的,通選課的,專業課的,都很棒。有耐心跟學生交流,聽學生吐槽。幫學生一些自己能幫到的忙。
阿語系的幾個老師都很有魅力的,挺有文人風骨遺世獨立的有,對學生關心超過高中班主任的有,年逾六十寶刀不老聲如洪鐘的男神也有。據說很牛,反正一個本科生我也不是很了解,我能鑒別的就是好像外語教學委員會主任好像是在我們學校的。
或者說這個可以去看看北外跟上外的全國重點語言學科分布就知道了。
其實外語界學術最好的還是北京大學的外國語學院,在歷次教育部學科評級都是第一,上外北外南京大學在並列第二。這一點其實足夠外國語大學汗顏了,專業做都沒人家做得好。
有些點是錯開的。比如北外有土耳其語專業的碩士點,上外只有本科。上外有希臘語碩士點,北外只有本科(北外的情況是聽北外同學講的)。北外語種比較多,這是北外的優勢。只是認識北外豪薩語斯瓦西里語這種專業的同學,也很想為他們哭一場的。這種專業聽起來酷炫,輪到自己了就哭暈了。因為很多小語種專業都不是年年都招生,所以兩個學校很多專業都是錯開年份招生的,一些專業那一年全國就北外一個班的畢業生,下一年只有上外一個班的畢業生,再下一年只有北大的一個班畢業生,這樣。所以很多時候兩個學校的畢業生是不會直接在就業市場上競爭的。年年都招生的通用語種除外。
上海只有一所外國語大學,所以上外很多專業在上海就是獨一無二的,找工作不需要特別辛苦去跑招聘會,要人的單位都還是會來的,有的會直接到學院,更有甚者聽說去了男生寢室。。。(不是我們專業)
北外的同志們就要面對北語二外中傳這些學校的競爭,雖然北外比這些學校強一些,但是外語這東西還是看個人水平比較多,同一個班的差距也會很大。
上海有足夠大的就業市場,如果你學了四年發現其實不想用語言就業,找個別的工作也不是很難。北京應該也差不多吧。
最後,我想說,還是選個綜合性大學吧。人生無限可能,幹嘛要把自己綁在小語種道路上。小語種就業辛苦自知。看著拿著幾十萬年薪,四海為家,浪跡天涯。其實沒那麼瀟洒。而且你其實算不到四年之後會想做什麼。一個綜合型大學應該是一個更好的平台的吧,認識的人也相對較多。
當然也有綜合性大學的同學吐槽四年下來連基本的用來求職的技能都沒能學會。就淘了個空名而已。
所以可能只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吧。
------------------------------------------------------------
今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感謝母校的培養。
學校帶來的更多的是個人層次的提升,歡迎報考上海外國語大學。
北外名氣大,語言學科多,不玩別的,真正的專業語言學校,地緣紅利,在各部委的影響比上外大很多。 其實其他答案說的,熱愛政治去北外,想做商業去上外,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即便是最優秀的畢業生也離無法替代差得遠,一個職位或者實習能不能拿到,盡人事,聽天命。競爭越大的的地方,人人都眼紅,可控的東西越少,那麼這個運氣可能就會包含著校友力量的影響。
首先在學科方面。上外跟北外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上外的領導很早就意識到語言只是工具,外語院校現在還在吃這個時代的紅利,早晚都會地位不保flop......所以才會想盡辦法比北外多了個政治學博士點,主打國際關係。另外全校推行雙學位、多語種+,除非你專業特別冷門,比如斯瓦希里語、希伯來語,反正就是別讓你僅僅單學一門語言.......除了雙學位外,還有一些名字如日語國貿,德語經濟學,西班牙語管理一類的複合專業。對外交流上也有體現,比如國內和巴黎高商建立關係最早的就是上外法語系,每年往hec穩定輸送生源,其實前幾年這個級別的學校而且純語言本科申請hec還是有一定困難的。
語言學科方面最實用的就是翻譯了,比著北外語言學科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亞洲第一的高翻學院。
相應的在就業方面,上外優勢在商業領域,校友比如最近打破外企華人職業天花板的GE的中國老總全球副總段小纓。且相對於同級別學校在頂尖諮詢領域算是有優勢的,比如你想進麥肯錫,上外應該是門檻最低的目標院校吧。另外據說在北美搞諮詢行業的華人,上外在大陸學歷中的數量能排到前三,當然這個沒有考究過。
不過領英15年做過的一個頂尖諮詢行業的校友分析,這個應該是國內。
不過語言類學校在商業領域吃得開也算中國特色了,不知道這個特色還能維持多久。
那麼上海跟北京有什麼區別呢,我並不覺得上海這個地方很待見人,但是在就業上,北外上面有北大,生源相似的有外交、貿大,北語、甚至國關學院,低下還有北二外,都能算是語言學校。上海這邊語言學方面就不說了,就一個上外。
另外上外其他學科,比如經濟類、法學。除了復旦、上財跟華政的強勢學科,上外穩居第二梯隊。在北京的投行和頂尖律所,北外背景的屈指可數,畢竟那麼多金融或法科名校,輪不到北外,但是上海這邊情況就不一樣了。就算北京就業機會更多一點,也抵不上學校多。在大摩這種一流投行里還經常會有上外這種二流語言學校的,比起北外這就是價值窪地啊。
所以上海也不是個創業的地方,為什麼呢,都順利的就業了,哪還有創業的動力啊。
綜上,如果你是個高三生,報上外不吃虧。第一,大部分地區比北外分數低,但是就業不會更差,性價比高,比起通過公務員考試進部委的隨機性,有好的績點,攢夠實習後。進一個好的企業相對說還是比較可控的。第二,有更多行業跟學科的可能性,語言學科越往上走局限性越大。
帖子多少會有引戰的後果,看完大家的回答。勸學弟學妹們以後再來答不要太自我。可能天子腳下確實需要這樣的霸氣,不過逐條瀏覽,上外的同學心胸廣一些。不褒不貶,中肯客觀才是合格的高等教育的產品。
上外德語交換和雙修機會遠遠多餘北外。
今年考北外高翻的大四狗來簡答一下。
就整體而言,北外的確比上外強,但在高翻這一塊,上外當之無愧中國第一,也是唯一一個殺進全球高翻前八強的亞洲高翻院校。
畢業8年多的上外人忍不住來答一個。
我在上外的時候松江基本還是個大工地,漫天塵土飛揚,民工在街上亂走。學費10000一年,其中5000是建設費(然而並沒有產權,別多想了)。
系裡差不多本地人一半,外地人一半的配置,日常本地人交流上海話為主。
宿舍沒有空調,沒有Wi-Fi,網線拉一根,月費80,速度奇慢。對於當年500-600一月的生活標準來講,好貴。後來有門道賺錢了,就搬去了邊上的酒店式公寓。(別多想,沒有賺那種錢的盤亮條順,賺的的都是辛苦錢)
食堂不太好吃,上外的姑娘們(爺們少到忽略不計)一般去外貿或者東華吃。
即便這樣,回憶大學那四年,依然是滿滿的歡樂。
其間有個男人是北外的,名字到現在已經記不太清了,但那段時間常去北外。在北外的小夥伴不少,也聽說了不少北外的有的沒的。
想說的就是,那些把硬體軟體翻出來逐條比,論證兩個學校到底哪個更好,沒半點意思,原因如下:
1、就算北外進官場容易,上外進商場容易,對於平頭百姓,這種「容易」,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大多數人一輩子,不過都是這個場那個場里的小人物,哪個場沒太大差別。
2、一個人今後的人生怎樣,和你是怎麼樣的人關係比較大,和你的本科在哪裡念能有多大關係?
3、學外語的,說實話,靠吃四年本科飯就能夠憑藉外語養活自己,幾乎是不可能的,少數天才除外。更別說外語類學校氛圍鬆散,大家花在學業上的時間也不太多。外語的頂尖人才,能做得了大佬的貼身翻譯的,或者能去國際會議做同傳的,努力和天賦一樣重要,也少不了演幾齣甄嬛傳。(別看了,很大概率你沒有這種天賦,也沒有這種美貌和悟性)
4、大多數不靠外語吃飯的,在上外或者北外或者其他學校,有毛毛區別。
5、提這個問題是為了看兩邊吵架還是怎麼著?我們偏偏不吵,我們要友好。
我們學外語的同仁其實還都是蠻溫婉蠻禮貌的嘛,完全沒有其他對比兩個學校的帖子火藥味那麼重。。。。
我是北外畢業的,好多年前了,上個世紀入學的,小語種。北外的學術水平和師資力量包括生源都還是非常不錯的,據我所知在很多省份有時候北外的分數線甚至比北大還要高。前面有同學說的對,畢竟一個是帝都一個是魔都,上外的畢業生可能更多踏入商界,北外的被國家部委消化的相當多。
都是好學校,我是BFSUer我自豪,哈哈
補充一點上外校園硬體上的東西,北外我不了解,我自己是上外研究生,還是很有發言權的吧。
上外的研究生公寓條件堪比賓館,面積大概27平米。有獨立衛浴,空調陽台齊全,大窗,寬敞明亮。可選雙人間或三人間。恰巧我兩個室友均不住校,我一個人就住了整整一年,不要太舒服。住宿費1500,這個價去外面租個小屋子住一個月都不夠吧。
很久以前自己提出的問題,現在在其中的一所大四了,快要畢業,有很多不舍。
給個自己的答案吧!
如果說是要在這兩者之中做個選擇,可以問問自己帝都,魔都喜歡哪一個,大概答案就出來了。
如果說是考慮學不學語言,那麼應該說,一個人只要想學習,願意學習,不論在什麼年齡,都是可以獲得學習的機會的。
常常見到那些比較學校圖書館大小的,其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能看好一個不差的大學圖書館裡的書,就很是足夠了。
我的專業也是語言,可以說,我身邊的人看 MKT之類,自學其他語言(of course 指的至少是三外)之類,看Case in point之類比比皆是。
我沒有輔修,沒有申研,沒有打算出國,現在在實習,但是依舊覺得自己在學習(不是指的為人處事方面的學習),自己還是有能力去學習更多語言以外的知識的。
而掌握一門語言,帶給我的最重要的,就是自信!
給補充一些上外的情況:
上海的招生漢碩的院校很多,但是每年上外是最受歡迎的一所,一是招生人數,另外還有考的外語很多201 英語一、202俄、203日,242法、243 德、245 西、246阿、247 意、248 葡、249朝*這麼多可以選擇,也成為很多語言愛好的小夥伴們最推崇的一所院校。
漢碩考試書目具體為:漢語基礎、漢語國際教育基礎、教育學心理學,其中漢語基礎以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綱要為範圍,漢語國際教育基礎以中國文化要略、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跨文化交際學概論、外國文化史為範圍;教育學和心理學一般以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裡面的知識點為範圍。
上海外國語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屬於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每年招能達到60人,甚至在2104年更有突破,對外招生達到上百人,學製為兩年制。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基本是學校學習一年,然後實習一年。
上海外國語大學參考書目:
現代漢語--張斌《新編現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
《古代漢語》王力第一、第二冊 中華書局
《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 北京大學出版
《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
《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趙金銘
《跨文化交際》胡文仲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分數線:
1. 要求考生的總分及各科分數,必須先達到A區的國家線
2.達到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技術分,技術分的計算方法:
技術分=總分*10%+專業1+專業2+二外
所以對考上外的學生,一定學好專業課和外語,相對來說政治只要過國家線就好。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複試:一般4月上旬複試
從複試名單公布到複試開始,也就15天左右的複習時間,所以今年考上外的同學請大家早做準備,尤其是排名不靠前的同學一定要充分準備,勤思的VIP學員可以按照勤思模擬複試指導好好準備,上外的複試考察還是比較全面的,不過用心沒有用心是不會躲過複試老師的火眼金睛的。
上海外國語大學複試以初試要求的書目為主:包含黃廖版本的現漢和張斌的現代漢語。還有引論部分要好好看看。
最後還是不得不說關於調劑:要是沒有上,抓緊準備調劑,聯繫可以調劑的學校,其實在4月份已經比較晚了,但是調劑可以同時申請多個院校的,所以也要抓住最後的幾乎,在調劑準備上專業課基本知識還是要多看看的,對於調劑的學校複試筆試,很多人表示頭疼,我想說你沒看,別人也沒看,所以差距不是很大,再說很多調劑學校對於筆試不是很看重,關鍵在於面試。在於綜合素質的考察,還有準備中英文自我介紹各一份,還有英語聽力準備一下,有些學校是要考聽力的,這個要具體看學校複試要求了哦。
最後還是祝願所有的考上外的小夥伴們順利通過。關於上外還有不明白再問老師,扣一而九把三流七零四五
還有爆炸性消息:上海外國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設立博士點了。
日前,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設中國學、區域國別研究、漢語國際教育等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我校現有外國語言文學和政治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新設的漢語國際教育位於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新設的中國學、區域國別研究兩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位設在政治學一級學科下。上外的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由14個增加到17個(相關學科目錄見最新的招生簡章)。新設的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自2015年開始招生。上外的官網有寫哦。
所以,小夥伴們加油啦!還是那句話:越努力,越幸運!
上外畢業四年
說起對學校的印象
本地人多,外地學生要大膽敢於表現才有機會
學術氛圍一般,不過妹子們都比較努力
反正我屬於默默無聞的那類學生
出了學校以後沒有從事語言相關的工作
但是走到哪兒上外的牌子都是拿的出手的
不清楚北外如何,不過個人覺得
還是上綜合性大學會比較開心吧
看到了一個有答題慾望的題~~
北外BFSU和上外SISU之爭由來已久,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有點像金庸筆下的「北喬峰南慕容」,這倆學校確實也是一北一南~~
撇開什麼兩校綜合排名不說,下面的回答有些非主流,諸位看過一笑就好~ (不喜勿噴)
- 一句話概括,如果你想「仕」請去BFSU,如果你想進外企請去SISU。
- 我會告訴你BFSU畢業照的袍子(真的是袍子&>_&<)比SISU的(普通學士服)好看嘛?
- 隨便抓幾個BFSU知名校友(何炅、高行健、李肇星等等等等),SISU校友(???)
- 請看BFSU新建的霸氣圖書館(見下圖,各種語言不解釋),當然SISU的圖書館也是很不錯的。
- 最後吐槽一點個人私事,我參加BFSU項目班夏令營及研究生入學考試均得到了比較公正的待遇;而我在SISU參加××語比賽,欠我的一張小破證書到現在都沒給我,快一年了......
上外市場化濃,更接近市場,不過可能學術水平沒北外高。
有啥可比的嘛~上海好還是北京好?上外好還是北外好?其實你喜歡就好~如果你真心喜歡外語,也願意為之努力,相信無論是上外還是北外都會給你提供不錯的平台。
竟然那麼多回答扯了那麼久都沒人說地理位置問題嗎?
北外只有一個校區,在北京西三環北,算市中心,直接臨近的區域不繁華,但去哪裡都不太遠。宿舍在北方和某些南方大學的古老宿舍樓里算條件比較好的,但跟新一點的學校不能比。今年剛有空調。
上外本科生在松江校區,新校區條件都不錯,就是到上海要挺久的。
北外確實有一些人想進部委,但大多數人其實也是外企啊500強…上外的直接沒多少考慮政治生涯的。
其實兩個學校水平應該差不多,不過傳統上外國語大學的老大還是北外,好像是因為以前排名比上外高吧。現在一樣了。
北大的外語系也沒你們想像的那麼好,學術排名靠前的代價是學生語言基礎能力不夠,聽說啊這方面訓練得沒有語言類大學好。認識一些人,感覺搞什麼文學理論啊文化研究的多一點…
最後,閑著沒事別學小語種,除非你是男的而且沒什麼太高遠的志向,就想學個技能賺點(相對某些金融服務業)較為輕鬆的前,或者就想進外交部。否則其實蠻坑的。
看了樓上說我外沒有知名校友,我不贊同
補充一下SISU校友:
學界:方重,陸佩弦
娛樂界:陳冲(明星),陳辰(東方衛視主持人)日本演藝界還有我們兩位男校友我就不舉例了
政界:王冶坪(你懂的)
說我外白富美多,我持保留意見。我是北外的學生 北外接觸外事的機會多的多,更容易從事政府機關的工作 而且上外大多是上海本地人 二北外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 學習氛圍會比較好 而且中國的外語教材基本是外研社的 這個知名度……你懂的~
感覺上外總體學術氛圍越來越不濃厚了,當然還是有很多學術大牛滴
特別喜歡北外的一點是:特別開放、尊重、包容。(不過上外肯定也是這樣~~~)
不要說北外都是去搞政治外交的嘛(不過學校的確是又紅又專)
北外不只有一心進部委的(其實不是很多),也有很多做設計的拍片的,也有很多外企四大的,也有很多為同志平權和女權做了很大貢獻的,也有很多搞樂隊的,也有鑽研語言學、文學的,也有很多去做體育方面的,足球啊花滑啊,也有無所事事的,也有去國外讀物理數學化學石油的。
感覺很可笑哦,優秀的人到哪裡都是優秀的,舉一大堆名人校友說哈哈這就是我們學校的難道說有一天你也會達到那個高度嘛
沒在另一個學校學習過生活過,只是感受過其中一個學校的氛圍,無論是大一新生還是考研黨說話都會有失偏頗吧
推薦閱讀:
※日產新奇駿2.0兩驅和標誌3008的1.6t兩驅哪個更好?
※這張8分的郵票有價值嗎?
※為什麼說四大古都是「三都一陪」?
※香山的楓葉什麼時候紅?
※新京城四少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