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在位16年為何不立太子?


宋太祖趙匡胤自 " 陳橋兵變 " 稱帝至疑似 " 斧聲燭影 " 駕崩,共計在位 16 年。趙匡胤共有四個兒子,其中長子趙德秀和三子趙德林早亡,而另外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身體都很健康,而且禮賢下士,在朝野中有不錯的聲譽。可是為何終其一生,趙匡胤都沒有立太子,甚至沒給兒子封王呢?難道他是真的有意讓弟弟趙光義接班?


五代十國形勢圖

趙匡胤的嫡長子趙德昭在宋朝建立的時候就已經十歲了,但是趙匡胤在位的 16 年時間中,趙德昭始終未被封王,他的最高官職就是做到了使相,上篇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對使相這個官職有過間斷的介紹,他的地位和節度使及宰相平起平坐,但是立親王還有一個台階。而趙光義在宋朝建立後不久就被趙匡胤封為晉王,並且被擢升為開封府尹,這就是五代時期的 " 親王尹京 "。

後周太祖郭威

五代時期有一個慣例:尹京的親王就是帝國未來的指定接班人!周世宗柴榮就是以親王尹京的身份成為太祖郭威的接班人,而後周之後的宋朝則延續了這一慣例。那麼,真的是因為 " 金匱之盟 " 的約定,讓趙匡胤不得不傳位給弟弟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傳位給弟弟,很可能就是趙匡胤的本意!

趙匡胤劇照

趙光義本來在朝野沒有多大的名望," 陳橋兵變 " 後,他長期的身份不過就是皇弟而已,但他的權勢是趙匡胤一手培養的。比如趙光義 " 陰養死士 ",高瓊、葛霸等一批武將長期圍著他轉,趙匡胤不但不管不問,還賞賜給他們財物,讓他們盡心儘力輔佐晉王;晉王生病時,趙匡胤親手給他艾灸,晉王嫌疼,趙匡胤就在自己身上先做實驗;趙匡胤還多次表示 " 晉王龍行虎步,吾不如也 "。他的所作所為確實給人帶來了 " 傳位晉王之志素定 " 的印象。

趙德昭畫像

那麼趙德昭既然已經成年,趙匡胤為何不把他立為太子,而是始終寵著弟弟呢?這又要聯繫到戰亂頻仍的時代背景了。後晉成德節度使安重榮曾毫無避諱地說:"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耳!" 五代時期的長期戰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皇帝的勢力無法制止武將專權,杜太后說得沒錯:趙匡胤之所以能夠稱帝,就是因為後周主幼國疑!所以,趙匡胤只有傳位給長君才能避免宋朝成為第 " 六代 "。趙匡胤、趙光義、趙德昭三人的年齡分別相差 12 歲,如果真的立趙德昭為太子,那可能真的無法避免叔侄相殘、國家內耗的結局。所以,趙匡胤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除掉趙光義,要麼傳位趙光義。他選擇了後者,來保全弟弟和侄子的性命。


趙匡胤與趙光義

然而,趙匡胤的一番良苦用心最終打了水漂,弟弟趙光義即位之後並沒有放過自己的兩個兒子。但從另一方面看,也許正是因為趙光義的即位,宋朝才避免了二世而亡的結局。


趙匡胤在位期間沒有立太子,這是唐末五代環境使然——「五代不立太子是政治常態」,但他是有皇儲人選的,那就是晉王、開封府尹趙光義。【暫不論斧聲燭影和金匱之盟】

一、五代不立太子是政治常態

五代政權沒有一個正式冊封的太子,皇帝確認皇儲身份的方式是慣例做法——「親王尹京」,即「親王封號」+「京城府尹職銜」,試看如下例子:

1. 後梁時,養子朱友文以「博王、開封尹」為後梁太祖朱溫之儲(未即位,未冊太子,被殺);

2. 後唐時,次子李從榮以「秦王、河南尹」為後唐明宗李嗣源之儲(未即位,未冊太子,被殺);

3. 後晉時,從子石重貴以「齊王、廣晉尹」為後唐高祖石敬瑭之儲(即位,未冊太子);

4. 後漢時,長子劉承訓以「開封尹」為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儲(未即位,未冊太子,生前未及封王,死後追封魏王);

5. 後周時,養子柴榮以「晉王、開封尹」為後周太祖郭威之儲(即位,未冊太子)。

由此可見,即便是柴榮這種遵遺命即位,無可置疑的儲君,即位前也未被冊為太子。郭威本來是有充足時間冊立太子的,但他沒有,所留遺制內容是「晉王榮可於柩前即皇帝位」,其他皇帝的遺詔通常也是「X王XX可於柩前即位」,沒有一個立太子的。

至於那些不是以「親王尹京」身份即位的帝王,如後唐李從厚、後漢劉承祐、後周柴宗訓等等,大多是因為前任皇帝死的比較突然,沒來得及走「封王+尹京」的程序,自然更不可能取得皇太子身份,只能直接按遺詔繼承皇位。

二、趙匡胤因襲五代慣例

趙匡胤建宋,制度大多沿襲唐末五代,沒有大的創新,朱熹曾說「太祖……只是去其甚者,其他法令條目多仍其舊。大凡做事的人,多是先其大綱,其他節目可因則因,此方是英雄手段。」在確立皇儲之事上,趙匡胤及其繼任者也受到五代慣例影響:

1. 宋太祖死前,趙光義為晉王、開封尹,正是柴榮即位前的職銜,皇儲之選;

2. 宋太宗即位,趙廷美為齊王,開封尹,後改封秦王,皇儲之選;

3. 宋太宗晚年,欲以三子襄王趙恆為儲,遂以為開封尹,改封壽王,於是立為皇太子。

事實上,自晚唐以來,「皇太子」就成了稀罕物事,中原王朝第一個經過正式冊立的皇太子竟是宋真宗趙恆,以至於京師滿城歡喜雀躍,爭睹皇太子風采。

至於其中原因,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說的很明白:

「自唐天佑以來,中國多故,不遑立儲貳,斯禮之廢,將及百年」。

兵荒馬亂,禮崩樂壞,那些在承平年代實行的複雜禮制並不適用,趙匡胤在宋初也不可能預見今後的王朝命運,他不立皇太子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反正前朝都這麼干。

綜上所述,親王尹京即是皇儲身份,不需冊立太子的慣例已沿襲數十年,成為世所公認、十分明確的意思表示,就連趙光義傳位給自己的親兒子,也要先廢了趙廷美這個皇儲,然後封趙恆為王,再任開封府尹,最後才名正言順冊立為皇太子。

至此,趙匡胤十餘年不立太子的原因,和趙光義為皇儲的意思表示就十分明確了。


趙匡胤本來就有意傳位給弟弟?京兆尹?金匱之盟?笑話,這些都只是歸來後的趙普和趙光義聯合起來又演了一齣戲罷了(就像當年趙普幫趙匡胤演戲是一樣的道理)。

《太祖實錄》、《太宗實錄》被太宗、真宗父子不知道修改了多少次,而元修《宋史》又因為時間匆忙幾乎全部照搬,所以裡面關於太宗繼位的細節基!本!不!可!信!第三次大修改定稿時,連主持修史的官員都看不下去了,一個拒絕簽名,一個直接懟,被貶了出去。這個耿直boy王禹偁後來還另外寫個小冊子《建隆遺事》,才算保留下了部分真相。

太宗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無非是證明自己繼位的正當性罷了。哥哥原本就有意傳位給他,這是他極力想讓後世相信的。你信了,就是上當了。


金匱之盟是假的,就不說了。說說京兆尹吧。沒錯,五代以來親王任京兆尹,幾乎相當於儲君了。但是,那是要看具體情況的。事實上,這最多只是一種默契,從來就沒有像太子一樣是公開的身份。

而當時趙匡胤的兒子們都還太小,自己又要忙著平定各方,於是,讓弟弟來當京兆尹就成了即是無奈的選擇,也是最優的選擇。

等到趙匡胤騰出手來,趙光義已經在開封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了,隱隱還有架空趙匡胤的威脅。這時候趙匡胤如果下斷然措施,當然趙光義是擋不住的,只是趙匡胤不願意罷了。你想啊,一個連功臣大將(也是悍將)都不願意殺的人,怎麼會願意手足相殘呢?如果趙光義沒有露出明顯謀反的跡象,做哥哥的是斷然不會對弟弟下殺手的,甚至連逼反這種陰損的招數他也不願意做,真那樣的話,不就跟對淮南李重進一樣了么?宅心仁厚又對自己超自信的趙匡胤相信自己假以時日肯定能妥善處理好這個問題,根本不屑於對親弟弟使用那些陰險伎倆。

所以,趙匡胤先是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遷都。先從開封遷到洛陽,再遷到長安。這樣就能跳出趙光義老巢,從開新局。當然,如果趙光義能明白哥哥的苦心,從此安分守己就更好了。當然,這個計劃失敗了,不過沒關係,有的是機會。

然而,事情變化之快超出了趙匡胤的想像,恐怕是他的行動已經刺痛了趙光義,於是燭影斧聲發生了,趙匡胤壯年暴斃,什麼也沒來得及安排就歸天了,也包括自己兒子的太子問題。

所以,如果要問為什麼趙匡胤在位十六年不立太子?很簡單,剛開始是不合適(孩子太小),後來是忙於徵戰統一天下(本來幽雲十六州還是極有可能被趙匡胤收回的,畢竟同時代和趙匡胤的水平在同一高度的,幾乎沒有),再到後來,是在等待和製造機會的路上,卻把命搞丟了。

如果對手不是自己的親弟弟,問世界誰又是他的對手呢?


很有可能是這個原因,當時宋太祖趙匡胤和弟弟趙匡義(後改名為趙光義)的生母杜太后,病危,把趙匡胤叫到跟前。

杜太后問道:兒啊,你知道你為什麼能建立如此基業嗎?趙匡胤回到:這是祖宗顯靈,祖宗保佑。

杜太后說:那是因為周世宗把皇位傳給了一個毛頭小子,如果周世宗有一個年齡大點的兒子,這皇位哪能輪到你坐啊!

的確如此歷史上很多這種案例,把皇位傳給還在吃奶的兒子,這種江山社稷最後還不是拱手送人。

就比如,離我們很近的光緒皇帝,有跟沒有是一樣的。畢竟不是誰都是康熙,康熙6歲就當了皇帝,不久就擒鰲拜。

杜太后的這番話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不要把皇位傳給自己幼小的兒子,而是傳給自己的弟弟趙光義。於是命趙普擬了遺囑,這就是歷史上的金櫃之盟。

但是呢,這個金櫃之盟是在趙匡義即位六年之後公開的。

這個時候公開,可能就是趙光義想要為自己正名,向大家表示,我這個皇位不是我「搶來」的,是不是搶來的還真有待考量,因為當時宋太祖趙匡胤死的時候,身邊只有他弟弟以及趙普。


宋初的士大夫集團,還沒那麼強勢. 趙家又得位不正, 主弱臣強必然有亡國之禍. 所以這老太太和三個兒子商量 「兄終弟及 」當時立國不穩, 需要一家人團結一致, 所以這傳承的事就得捏著鼻子認了。 後來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不動聲色的解決了武官集團的禍患 ,但卻形成他弟弟的權柄過大尾大不掉的禍患。之所以沒立太子 ,一個是因為確實當初有過協議、 一個是後宮的老太太、 一個是兄弟養成了虎羽翼已豐。 除之需要法理 、道義的支持, 輕易動不得 。一旦立太子就等於逼著弟弟造反 ,那樣如果自己贏了要背個骨肉相殘的惡名, 如果自己輸了玄武門的舊事猶在眼前、所以不立太子是 待時 、造勢 、尋機、 的表現。 「燭光斧影」很可能是真實的 ,而發生的原因應該是, 當哥哥的想發動滅了弟弟 ,弟弟先動了手, 至於為什麼發動 、我想歷史裡應該能找到蛛絲馬跡。 這個發動必須符合「 法理 、道義 」如果將太祖死之前做的布置仔細尋覓一下 ,不難找出線索,可能是布置的太過明顯或是走漏風聲,逼得趙匡義提前動了手.

皇權下的政治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之所以會出現妥協 不是對方想放過你 而是繼續力量尋找合適的理由和時機罷了!像柴家那樣失去一切籌碼被當豬養 一切的目的不過是 政治上的道義需要 如果你能穿越回去可以悄悄的問問柴家子孫 是要當皇帝還是要當豬養

結語:史書上的字字珠璣背後透露出什麼樣的信息需要細細的品味與揣摩 表面上的歌功頌德 可能是史官另類的敘述方式.


早期是不能立,後期是沒法立,趙匡胤剛做皇帝得時候兒子才八歲,他就是從7歲的孩子手中搶的皇位,在五代十國這麼個多亂的年代裡,趙匡胤自然吸取教訓,她母親也是讓趙匡胤寫成詔書,要立自己的弟弟為皇帝,這樣大宋才能長久,這在當時的確是最好的選擇,萬一趙匡胤短命,那弟弟繼位不但能延續大宋,還能保家人平安,可趙匡胤活的挺好,死的時候兒子已經二十多歲了,按道理是有能力處理國事了,但是趙光義在這近20年里不斷地發展自己的勢力,即使趙匡胤的兒子繼位,怕是也不能保住皇位,到時命都難保,所以為了大宋,為了家人平安,趙匡胤只能傳位給弟弟趙光義了。

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三言兩語說不清楚,我頭條號里有完整的連載故事,喜歡宋史得朋友可以進來看看。


先來說個歷史小常識,五代以來,有個不成文的慣例,擔任京城最高長官的人,就是以後的太子人選,也就是帝國的儲君。最著名的是後周世宗柴榮做過開封府尹,後來即位稱帝。這是因為當時處於亂世,皇帝如走馬燈似的經常變換,當權者希望自己的基業存在久一點,就必須選擇有能力且勢力強大的後繼者。

趙匡胤正是從幼帝手上奪得皇位的,他深知這一道理。史書記載,趙匡胤母親杜太后多次在他面前提及傳位給趙光義的事情。同時,兄終弟及這一皇位傳承製度,在後唐明宗李嗣源即位時就用過。還有一點,雖然趙光義在歷史上有弒兄篡位的嫌疑,但在兄弟兩人白手起家,一起打拚的時候,難免沒有兄弟之情,手足之誼,考慮到以上的因素,趙匡胤早已把趙光義當作皇帝的接班人。

至於太子的名分,在五代以來,短短五十多年間,皇帝十幾個,換的非常勤,有的皇帝都沒有來得及立太子,國都滅了。在那個時代的大背景下,加之宋太祖武將出身,身體應該沒大礙,他根本沒料到自己會早死,已經給了趙光義儲君的待遇,太子名分又如何呢。以上為本人個人觀點,歡迎提意見。


這個和老趙是怎麼死的都是歷史的懸案,後世有很多的猜測和研究,通過觀看這些研究,我推測可能有一下三個原因:

第一:五代時期有很多兄終弟即的例子。在老趙篡位早期時,應該是想先穩住內部,全力對外,統一全國,這個策略是對的,也讓他沒有因為內部的煩惱而分心,迅速統一他南方;

第二:到了統一以後,他想立卻立不了,因為這個時候他弟弟趙二已經成勢了,趙二是很善於權謀的,趙大如果這個時候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那趙二就只剩下拚命了,可能趙大考慮自己身體還可以,能慢慢來剪除趙二的勢力,所以索性連給兒子王都不封,這樣就不會引起趙二的懷疑;

第三,自己過去自信了,認為趙二在他在世不會怎麼樣,況且趙大的威望確實很高,兵變這種事對趙二來說是死路一條,所以也就沒放在心上,只能說他低估了趙二的手段。


金匱之盟在前不好意思,而且已經設立了晉王,就等太后駕崩再讓兒子上位,結果被弟弟搶先了,所以說不是狠人別玩政治,想想武則天,慈禧,李世民,劉邦等等狠角色,都不用考慮就能殺了自己的親人


陳橋兵變趙是被自己弟弟及手下硬架上去的,以他和柴榮的關係是不可能做出這樣事,別忘了無論是正史或野史上他是怎麼死的,他應該心裡清楚過早立皇子,皇子應該不會有好下場的,他只不過出於保護自己的兒子,讓兒子成長起來→


推薦閱讀:

為什麼自曹丕篡漢到趙匡胤建立北宋的七百多年裡,臣子以下犯上篡奪前代政權(且以禪讓居多)的事情屢見不鮮?
如果宋朝太平興國四年北伐幽州的統帥由宋太宗換成明成祖,宋軍能戰勝契丹人收復燕雲嗎?

TAG:宋朝 | 趙匡胤 | 中國古代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