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曾說,中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則始於哪場戰爭?
謝邀!
其實梁啟超當年的原話是:"我支那四千年大夢喚醒,始於甲午戰敗割台灣,償二百兆始也."也就是說,在梁啟超看來,包括現在很多史學家看來,中國幾千年唯我獨尊的大國夢的徹底破滅,不是1840年的鴉片戰爭,而是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的戰敗.
甲午中日戰爭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清政府割讓國土、賠償巨款、損失利權,更重要的是讓它遭受如此奇恥大辱的國家,不是遠道而來的西方列強,而是一衣帶水曾經仰天朝大國之威的近鄰日本。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的戰敗,進一步刺激了各國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1895年4月,《馬關條約》簽署的消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等發動在京應試的1300餘名舉人聯名上疏光緒帝,痛陳民族存亡的嚴峻形勢,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
1898年6月,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通過光緒帝進行的資產階級政治改革。變法主要內容為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但戊戌變法因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共6人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與此同時,在民間,「義和團」運動迅速向北京和天津蔓延。1900年6月,義和團在清廷許可下進入北京,成為慈禧手中的工具——圍攻教堂、攻擊使館區。義和團又先於清軍進攻天津租界。義和團民的過激行為,為敵人的侵略提供了借口,最終引發八國聯軍遠征。1900年6月21日,慈禧下令與11國宣戰。1900年8月15日,聯軍攻佔北京城。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後,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倉皇逃往西安。這場戰爭的結果,清政府向各國共賠款 4.5 億兩,以海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擔保,分 39 年還清,年息 4 厘,本息共 9.8 億兩;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辛丑條約》的簽訂,是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犯下利用義和團「扶清滅洋」招惹八國聯軍入侵的大罪行後,在內外壓力下,慈禧不得不改弦更張,推行「新政」。編練「新軍」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令慈禧太后萬萬沒想到的是,新軍後來亦成為辛亥革命的主要力量,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
甲午戰爭期間,孫中山開始革命生涯。《馬關條約》簽訂後,孫中山深悉清朝統治業已腐朽透頂,開始積極準備武裝起義,資產階級革命成為時代的主流。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結束了中國三千年的封建統治。
作為甲午中日戰爭的勝利者,日本獲得的2.3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日本4年的國民預算額,藉助這筆賠款,日本迅速完成了軍事現代化從此,日本大力擴張軍備,為發動新的戰爭而做準備。日本開始成為遠東的主要戰爭策源地。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中國人民經過十四年艱苦卓絕的鬥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日本自明治維新伊始,就制定了所謂「大陸政策」,也叫「大陸經略政策」,就是用戰爭手段吞併中國、朝鮮等周邊大陸國家。與此同時,中國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洋務運動,並且以防禦日本為目的組建了號稱東亞第一的北洋艦隊。
所以,爆發於1894年的甲午戰爭,實際上是對中、日學習西方效果的一次檢驗。對日本來說,這是一場逆襲戰爭,要凌駕於中國之上;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場捍衛戰爭,要捍衛大國的尊嚴。最終,螞蟻打敗了大象,也徹底把中國人打醒了。上自君主、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都感到了切膚之痛!堂堂天朝上國,竟然被蕞爾小國打敗了,簡直是奇恥大辱!董仲舒說:「天不變,道亦不變。」難道,天真的要變了?!
尤其是,這場戰爭後,西方列強真正動了瓜分中國的心思,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梁啟超說:「吾國四千餘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台灣、償二百兆以後始也。」我們經常使用的「民族復興」概念,也是在這場戰爭之後真正形成的。1902年,梁啟超就第一次提出了「中華民族」概念,標誌著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從「自在」階段向「自覺」階段過渡!(此後,關於中華民族的討論經久未衰,直到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出現,才算稍稍停歇)中國人第一次有了真正的近代意義的民族意識!為什麼呢?因為西方這一新的文明參照系漂洋過海出現在我們面前,它與以往幾千年里反覆輪轉的中原和蠻夷的對照有著極大的不同!梁啟超說,今日只有兩種文明:泰西文明和泰東文明!
毫無疑問,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分水嶺!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早在戰爭爆發的十年之前,結局就已註定,而起因竟然是一次嫖娼!
管不住下半身的中國水兵
1886年7月中旬起,為防止俄國窺伺朝鮮東海岸的永興灣,並催促英國退出所佔據的朝鮮巨文島,提督丁汝昌奉李鴻章之命,率領中國北洋水師巡視朝鮮的東西海岸。因鐵艦需要入塢上油修理,而當時中國還沒有建成適宜「定遠」、「鎮遠」二艦的吃水在20尺以上的船塢,李鴻章遂決定由丁汝昌率鎮遠、定遠、威遠、濟遠四艦前往位於日本長崎的三菱造船所進行檢修,並展開對日本的「親善訪問」(帶有炫耀性質)。
這是中國鐵甲艦隊首次訪問日本!
船艦抵達長崎後,引來無數日本民眾圍觀。日方邀請中方水兵上岸購物。未曾想,幾個中國水兵違反紀律,私自去嫖娼,並因嫖資問題產生糾紛。(以下為祥哥腦洞大開的想像。日本小姐說:200。清兵說:不是說好了199塊9毛9嗎?200,199.99,200,199.99,200,199,99……兩個小時過去了,兩個人還在爭。旁邊人看不下去了,打了110。警察來之後,一塊帶到了警局。到警局後,兩人還在爭:200,199,99……警察問旁邊的人:他們在探討數學問題?)自己同伴被拘留,清朝水兵馬上回去召集人手,衝到警察局把人搶了出來。日本人很生氣,兩天之後,有一幫武師和警察,趁著中國水兵再次上岸修整(嚴令不準帶武器)的機會,在一個巷子里打了伏擊,造成中日雙方分別死傷50、30人的衝突。
歷史充滿偶然,本來是一分錢的事,結果演變成大的外交事件,史稱「長崎事件」。
當然,另一種說法是,水兵上岸購物,因語言不通與日本人產生衝突!筆者更傾向於嫖娼說!
雙方談判陷入僵局
事情發生後,日方將相關情況通報於中國駐日公使徐承祖。
徐承祖得知官兵死傷慘重,隨即採取了幾項初步措施:一、向日方日方提出照會表示抗議,認為事件發生系日方「預存殺害之心」,要求日方會同提督丁汝昌秉公查訊究辦肇事人員;二、為避免事態擴大,立即致電長崎理事蔡軒,要其囑咐丁汝昌應嚴飭士兵,不得再與日警爭鬧;三、迅速派參贊楊樞前往長崎。
隨後,他致電李鴻章,彙報衝突情況,並認為事關重大,總理衙門應籌劃一個完整可行的辦法。實際上,在電報中,徐承祖已經提出處理該案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即依據法律程序,延請西洋律師。李鴻章深以為然,當即讓丁汝昌照辦。幾天後,即聘請英籍律師擔文為中方辯護。
9月下旬,「長崎事件」交涉的大量證據已表明日方存在過錯責任,但日方拒不認錯,反以「將來恐致失和」恫嚇中方。在此情況下,徐承祖向李鴻章提出以武力為後盾進行外交鬥爭的策略。但李鴻章認為,中法戰爭結束不久,國家財政困難,無法動員軍隊;長崎事件是小事,若因此動員軍隊,可能引發中日戰爭。最終,清政府沒有同意這項合理策略。
期間,日方使用拖延戰術,不斷要求增添新證,使大量中國官兵無法回國,同時要支付高昂的律師費,妄圖迫使中方不再追究。在這種情況下,徐承祖提出「彼此撫恤、傷多恤重」策略,相當於給清廷找個台階下,是武力策略之外的最好選擇,但日方仍不接受,徐一怒之下上書李鴻章,認為「非絕交無別法」。李鴻章雖未同意,但採取了主動「停審」的做法,也算比較強硬。
多方博弈下的和平解決
李鴻章是當時主持中國外交的主要人物,之所以採取主動「停審」策略,而不贊成徐承祖的「絕交」策略,一則要給日方一定程度的壓力,一則又竭力避免引起兩國戰爭。這一策略也的確產生了某些效果,使日方不得不重新審視長崎事件。
因為,一味與中國對立,並不利於日本在朝鮮半島的擴張,反而為俄國製造機會,而且日本當時的實力也不足以令中國讓步。與此同時,英國等西方列強從自身利益出發,也不願看到中日之間形成僵持局面,遂出面調停。1887年1月28日,日方宣布接受「傷多恤重」的處理方案。
經過幾個小時的談判,最終日本付給中國5萬多元撫恤金,而中國則僅付給日本1萬多元,且日本要承擔中國水兵的醫藥費。長達半年之久的「長崎事件」在一度陷入僵局的情況下峰迴路轉,終於落下帷幕。
兩種截然不同的抉擇
「長崎事件」事發突然,屬於偶然事件,但歷史的走向在很多時候恰恰被偶然事件所改變。當時,中國海軍佔據絕對的優勢,而此案的處理過程和最終結果也令清廷有些飄飄然,自此開始放緩甚至終止了海軍的發展步伐,後來大量軍費(約1300萬兩)被挪用到「三園工程」(慈禧老佛爺六十大壽)。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日本舉國上下將這一事件看做是奇恥大辱,迅速在全國掀起「海防獻金運動」,天皇帶頭捐出30萬日元,用來提升海軍實力。最為關鍵的是,長崎事件發生後的七八年間,正是世界海軍軍事技術飛速發展的時期。日本抓住時機,大量購置、製造新式戰艦,終於在甲午戰爭之前一舉反超中國。
野史上稱,當時日本小孩玩遊戲都是分兩組,一組日本艦隊,一組中國艦隊。也有傳聞說,一個叫吳大五郎的人竊取了一本清軍的小字典,後來發現是電報密碼本,遂破譯了密碼。1894年甲午戰爭前,日本外相陸奧宗光故意將「第一次絕交書」譯成漢文,交給中國駐日公使汪鳳藻。第二天,汪給清廷發了一封很長的電文,日本人截獲後,仔細對照,徹底破譯電報密碼。從戰爭到談判,清廷的一舉一動皆在日本的掌控下,焉有不敗之理?
祥說: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改變了歷史的走向,這,就是歷史的「蝴蝶效應」,也是歷史的最大魅力所在!
中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始於甲午一役矣!
推薦閱讀:
※上聯是贈人玫瑰,下聯是什麼?
※如何理解「是馬三分龍相」?
※古代用於指導戰爭排兵布陣的奇門遁甲對現代戰爭還有參考意義嗎?
※為什麼很少有講春秋戰國的歷史劇?
※唐代哪些瓷器最少見,價值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