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攝影前後期,需要怎麼操作?


這事兒說簡單簡單,說難也難。我們從簡單的開始聊。

前期準備很簡單,不用太多。主要設備,一台單反相機和一隻大光圈廣角鏡頭。

拍星空越廣越好,所以相機不用多高級但最好全畫幅,鏡頭選擇更重要一些,光圈越大越好。1635么就算F2.8的,定焦么能買多大光圈就買多大光圈。

20mm – 20 secs – f/2.5- ISO 4000

除了關鍵的器材還有幾個附件必不可少:

延時快門線

如果想拍星軌照片,延時快門線會讓拍攝變得更輕鬆,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可以防止相機抖動。

三腳架

這簡直是星空必備,沒有帶三腳架和沒有帶相機基本是劃等號的存在。三腳架如何選這個應該可以單開一篇,所以不展開說了。總結來說,反正一定要買大牌子的,夠穩才好。如果是去野外拍攝,推薦碳纖款,負重會少一些。

好了,以上都不是能拍到星星的最決定性條件,那是什麼呢?

是否能拍到天空中最美的星關鍵看時機,時機有天氣條件也有月相和季節。

如果想拍銀河,北半球夏季中旬的五六月是最好時機。此時銀河的核心到達了天空中最理想的位置。

如果想拍星軌,那就取決於季節了。二月的凌晨4點,九十月份的日落後,都是星星最佳的拍攝時間。

月相也可以影像你出片的質量,這就要去看農曆了。因為月光在夜晚是強力光源,有它在會遮住星光。

關於星象的APP有很多,大家可以在手機里下一下,比如Starwalk。這個軟體可以告訴你銀河的的升起位置等。

拍攝

拍攝這個事情相比前期準備來說容易很多,但是需要有幾點注意。單拍星星很沒勁的,最好前面有點前景。

而除了構圖,因為是夜晚,相機的對焦系統工作不是太好,所以可以備上手電筒。對焦的時候把光打在前景上構圖,對焦完畢設為手動模式。

拍攝時把光圈跳大,如果是拍星星,ISO不易太低也不易太高。太低曝光時間上,星星變成線,太高噪點多,影響畫質。一般來說遵循「400法則」,即如果你使用一隻焦段為20mm的鏡頭,那麼400/20=20s,曝光時間就不要超過超過20s。

當然還有個敲門,拍攝那種前景比較複雜的照片,那麼一張對焦在前景,一張對焦無窮遠的天空,後期合成保證照片足夠銳利。

如果是要拍攝下圖中這種星軌,曝光時間與拍攝張數是關鍵。這張照片一共拍了250張,每張曝光時間30s。

後期

後期的篇幅會小一些,因為如果拍星星,那麼其實就是一張簡單的照片,沒有太多可以說的。簡單說一下星軌合成吧~

合成軟體有很多,大家可以去搜搜看,這裡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僅需簡單幾步就可以合成星軌。

  1. 用LR打開所有的RAW文件,調整好一張照片之後點擊複製,將設置應用與之後的所有照片。保證合成是照片一致。
  2. 將全部照片導出為16位TIFF格式,讓然數量少的話也可以直接導入到PS里,不過照片太多PS會掛掉的。
  3. 在PS中打開——腳本——並將文件載入堆棧
  4. 點擊確定,所有的照片載入同一個工作區域里。
  5. 然後將所有的圖層疊加選項設為變亮,星軌就出現了!


文章內容來自圖蟲攝影師:lukchina

很多攝影愛好者都想拍拍我們頭頂的星空,覺得那個很高大上,需要去西藏、青海等西北高海拔地區。我當時也是這麼想的,因此去年暑假特地去了西北旅遊,一個人走了大半個西北,甘肅、內蒙、青海、陝西...在青海的時候也的確拍到了星空,但是並不是很理想。

Nikon D610+Tokina16-28,16mm, 20s, f2.8, ISO1600

這張照片是在青海湖邊的黑馬河拍的,當時看到滿天繁星,銀河也是肉眼可見。拍出來的確也是滿天繁星,但是銀河卻並沒有那麼清晰。這張照片拍攝於2016年7月31日凌晨0點30分左右,當時是農曆28,並沒有月亮的干擾。但是由於拍攝地就在居住的藏包附近,周圍的光污染很強,因此才會導致拍攝的效果不佳。

當時我還是認為想要拍攝出清晰的銀河照片就需要去西北,因此本來計劃今年暑假去西藏旅遊,但是由於研二期間比較浪,天天去拍照,導致研究進度太慢,老闆要求暑假老老實實待在學校學習,不得出去旅遊(去年去旅遊老闆是知道的)。不能出去旅遊了,因此半個月前直接把圖麗16-28給賣掉了,準備換一個不是燈泡頭的超廣(上濾鏡更方便)。因此這時候我手頭只剩下35,50,85三個定焦頭了,最廣的鏡頭就是35art了。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上周,老闆出去出差了,我無意間看到家裡的天氣預報上竟然顯示銀河。

我計算了一下時間,22號將是農曆二十九,23號是初一。這段時間只要天氣好,就很有可能能拍到銀河。但是我家並不在西北,而是在江西,所以並不能確定能不能拍到銀河。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臨時決定溜回家了。關燈後在卧室看到窗外時我驚呆了:

窗外竟然肉眼可見銀河....而且比上次在青海看到的還要清晰,因此立刻抱著設備去胡亂拍攝一通,在家呆了三四天就拍了三四晚。

前期總結:

  1. 拍攝時天氣要非常好,晴天,最好無雲;空氣質量也要相當好,霧霾太嚴重也拍不好。

  2. 時間最好是月虧的時候,農曆的月初月末,這時候沒有月亮的干擾。

  3. 拍攝地點最好沒有光污染,沒有人工光源干擾。有條件盡量遠離城鎮,我回家的幾天剛好我爸把車拿去保養了....所以不能離家太遠去拍。

  4. 拍攝設備,最好有大光圈超廣,光圈2.8以上更好。沒有超廣可以接片,但最好是35mm接片,50mm接片的話需要特別多的照片來接。

  5. 曝光時間控制在20秒及以內,可以避免拖線。ISO根據光圈大小及當時的星空亮度來定。光圈是越大也好,但是超大光圈的話建議收一檔,我用的35art,最大光圈是1.4,但拍攝時最大隻用過1.6,一般採用1.8的光圈。然後由於我拍攝的時候星空特別亮,ISO控制在了800或者1000,這在拍攝星空拍攝中是想到低的感光度了。很多都開到了6400的iso。

  6. 拍攝時建議全手動模式,手動對焦,對好一次之後就不用再對焦了,色溫也是改為手動色溫,我一般採用4000K的色溫。

  7. 最好找好一些的前景,我拍的幾張圖前景都不好,因為離家太近沒什麼好的前景。有條件可以去湖邊,當時我就是計划去水庫拍攝的,但由於沒車就只能作罷了。

    !!!!!!!!!!!!!!!!!!!!!後期!!!!!!!!!!!!!!!!!!!

    就隨便拿一張來做示範吧,其實由於拍攝環境的不同,後期應該是不同的,但是目的都是將銀河調得更清晰。

    Nikon D610 + Sigma 35art 20s f1.6 iso800 4000k(不在為何在lr中顯示成了3850k)

    我們可以看到,由於光污染的存在,天空很亮,因此銀河星星就不是那麼明顯了。

    我主要調了5個部分的參數,目的只有兩個:1,讓銀河更清晰;2,讓照片的色調看起來更舒服一些。顏色方面主要是眼注意藍色和紫色,這兩個是星空的主體顏色,污染色主要是紅色。

    調完這些參數後的效果圖:

    由於lightroom 5.7上沒有去霧功能,我一般在PS上再做修飾時再進行去霧,這樣的話光污染會被有效的壓制,星空會更加明顯。(lightroom cc上有去霧功能)

    附一張星軌圖,等下次再拍一些星軌的時候再分享一下心得。

圖蟲攝影網 查看官方網站 超500萬攝影師已入駐的專業攝影社區


問:星空攝影前後期,需要怎麼操作?

星空攝影主要分星野、星軌、深空三類,前兩者依靠普通影友手頭的器材就能實現,深空攝影的拍攝目標是數百光年外的深空星體,需要帶精密同步電機的赤道儀、天文望遠鏡等等昂貴的器材和更專業的圖象處理手段,門檻更高。

星空拍攝前期準備

Tips1:拍攝時機

三要素:月亮,天氣,光污染

拍星空要躲著月亮。月朗星稀,月亮的亮度遠超星星,有月光會使星星的可見度大大降低。每月農曆十五,月亮會在地方時18:30分左右(注意不是北京時間)升起,歷時11小時落下,此後每天推遲約50分鐘左右。農曆的初七、初八前,月亮會在午夜前落下;農曆的二十二、二十三後,月亮在午夜升起;農曆三十和初一,會有兩個整夜沒有月亮。了解月相,是星空拍攝的基礎。


器材:5d4 鏡頭:17~35/f2.8感光度:ISO6400 光圈:F4 快門:10秒

拍星空需要大氣透明度好,晴天是必須的。在不影響拍攝的情況下,天空有一定雲的變化可以增加照片的趣味。


器材:5D4 鏡頭:17移軸 感光度: ISO 6400光圈: F4 快門: 30秒

地面上的人造光源,相對於星光來說是過於明亮了。要保證拍下純凈的星空,就需要躲避光污染。一般遠離城市或居民區的郊外、高海拔地區是相對理想的拍攝地。


器材:5D4 鏡頭: 14/2.8感光度: ISO6400 光圈:F2.8快門:30秒,3張接片

星空攝影中,拍攝完整的銀河是最具趣味和挑戰性的玩法。和所有的日月星辰一樣,銀河也是東升西落,每年的3~5月和9~11月是一年中拍攝銀河拱橋的好季節,這個時期的銀河是在夜裡從地平線緩緩升起,給星空愛好者留下了拍到完整銀河拱橋的時機。而過了5月,銀河升起越來越早,至夏季黑夜來臨時,銀河已經高懸頭頂,要想拍下完整銀河,難度就大了不少。

Tips2:器材的選擇

機身高感性能越強越好,鏡頭光圈越大越好。另外,首選全畫幅機身,鏡頭首選廣角鏡頭。

夜空的星星,都以北極星附近為圓心做著圓周運動,曝光時間稍長,星星就會產生拖尾。對星軌拍攝,曝光越長越好。而星野拍攝正相反,曝光時間越短,星星更接近一個圓點。高感光度機身+大光圈鏡頭,會使得拍攝效果更加理想。我常用的就有佳能EOS 5D Mark IV、EOS 5DSR,TS-E 17mm f/4L移軸、EF 14mm f/2.8L II USM、EF 16-35mm f/2.8L III USM。


器材:5D4 鏡頭:14/2.8 感光度:ISO6400光圈: F2.8 快門:30秒

相比APS畫幅,全畫幅在同樣焦段的鏡頭下能容納下更廣闊的畫面,對星空攝影無疑是更為便利,同理也適用於更廣角的鏡頭。星空拍攝基本都在暗夜,對焦構圖都有困難,儘可能廣的取景,能減少取景失誤,寧可後期剪裁,不要前期錯過。同時,大光圈鏡頭使得相機取景器更為明亮,會方便取景操作。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17移軸 感光度:SO6400,光圈:F4 快門:30秒

Tips3:所需附件三腳架

快門線,頭燈或手電筒,大容量電池

三腳架是必備,目前數碼相機的高感性能,還遠到不了能手持拍下清晰星空的程度。此外,一根能鎖定快門的快門線也是必備,如果帶有間隔拍攝功能更佳。暗夜操作需要照明,雖然可以使用手機或手電筒,但以能讓雙手脫離出來的頭燈最佳。

電池始終是數碼相機的軟肋,夜晚長曝光、長時間拍攝加溫度低,對任何品牌的電池都是一個考驗。星空拍攝要多備幾塊電池,如果要拍延時或大量的堆棧,外接一個類似充電寶那樣的大容量電池則很有必要。


器材:5D4 鏡頭:17移軸 感光度:ISO6400 光圈:F4 快門:30秒

實戰拍攝技巧

對焦、構圖、光圈、快門。

1、對焦操作

暗夜裡的對焦和構圖都是困難和需要經驗的操作。如果純以星空為主,可把焦距手動擰到無限遠再回退一點,通過試拍觀察焦點。需要表現前景時,可用手電筒將前景打亮自動對焦,或是使用液景屏取景放大對焦區域手動對焦。無論是光學取景還是電子取景,黑暗中想看清整個畫面非常困難,構圖基本要通過反覆試拍、查看、調整相機,再拍再調來完成。

2、其他參數設置

星空拍攝的參數根據星空的亮度、前景的亮度和拍攝意圖而定。星野拍攝要避免拖尾,一般來說,對大於20mm的廣角鏡頭,一個可供參考的單張星空的拍攝參數是:iso3200-6400,光圈F4或2.8,快門20-30秒。

而對於星軌拍攝,星星的移動不是問題,要考慮星軌的疏密程度選擇合適的參數組合,光圈越小,星軌越細。ISO從800-6400,光圈2.8-5.6甚至更小,快門從20秒到數分鐘,都可根據效果嘗試。


器材:5D4 鏡頭:17移軸 感光度:ISO200 光圈:F5.6 快門:60秒, 210張合成

3、結合前景照片更出彩

隨著數碼相機性能的不斷提高,簡單拍攝一幅清晰的星空和星軌的畫面已經不是難事,此時前景的選擇和技術處理就決定了圖片的表現力。儘可能選擇有代表性、形態有力的前景襯托星空,照片才會出彩。


器材:5DSR 鏡頭:17移軸 感光度:ISO3200光圈:F4 快門:30秒

堆棧後期處理技巧


堆棧是通過圖層疊加的方式對靜態照片進行計算處理,最終得到一張合成的照片,用於展現一定時空範圍內的連續變化,拓展被攝主體的景深,消除噪點和不需要的內容,同時提升畫質。對星空攝影來說,堆棧的最大用途就是合成星軌。



器材:5D4

鏡頭

:17移軸 感光度:ISO6400 光圈:F4 快門:30秒, 238張合成


數碼技術出現前的星軌攝影,都是通過長時間曝光實現,有時整晚上才能拍一張,而一旦參數設置錯誤或遇到意外干擾,一晚上的功夫就白費了。有了堆棧合成技術,可以採取連續拍攝一批短曝光的星空照片,然後在圖像處理軟體中用這些照片合成星軌的方法。這樣,單張失誤的照片可以刪去,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和效率。


Tips1:星空堆棧拍攝參數設置


拍攝星空堆棧時,可以採取如下一個簡便的方法:把相機固定在腳架上,設置成連拍,手動調整好曝光參數,對好焦,設置光圈F2.8或4,快門20~30秒,用快門線鎖定。這樣連續拍攝一至兩個小時,大約拍1~200張,後期就可以合成出可用的星軌了。當然要想得到更長的星軌,可以拍得更多。


這樣的拍攝的好處就是,單張照片可做為沒有拖尾的星野,合成在一起就是星軌,還可以做為延時素材合成視頻,一舉三得。



器材:5D4, 鏡頭:17移軸, 感光度:ISO6400, 光圈:F4, 快門:30秒


Tips2:星空堆棧後期處理方法


PS堆棧的後期處理比較耗費電腦硬體,電腦配置要高一些,尤其是內存要大。以個人經驗,16G內存的電腦,一次80~100張的堆棧是沒有問題的,再多效率可能會降低。要麼升級硬體,要麼將堆棧分成數批處理。



器材:5D4, 鏡頭:17移軸, 感光度:ISO6400, 光圈:F4, 快門:30秒 148張合成


考慮到總體效率,前期拍攝時的單張曝光時間、拍攝張數和後期處理間要取一個平衡。單張曝光時間短,拍攝張數就多,後期處理更耗時;單張曝光時間長,拍攝張數少,後期處理省時,但要注意,曝光時間長有了拖尾的照片,如再想做為星野照片用就不合適了。


下面簡述一下在PS中的操作步驟:


打開PS,點擊文件->腳本->將文件載入堆棧,在彈出窗口選擇要導入的圖片文件,勾選創建智能對象,點出確定,等待電腦導入圖片。



導入完成後,點擊->圖層->智能對象->堆棧模式,可以看到堆棧有各種取值,分別對應不同的效果,對合成星軌來說,我們選最大值。

初始合成的片子,星空和前景的亮度對比往往過大,後期在PS中需要對畫面的各個局部做明暗、色調等處理,平衡天空和地面的亮度和色彩。這裡看到的是調整過後的成片。



器材:5D4 鏡頭:17移軸 感光度:ISO100 光圈:F4.5 快門:30秒, 170張合成


和所有的攝影門類一樣,星空拍攝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技能,需要拍攝者從實踐中體會和總結,結合我所分享的技巧多拍,你也能拍出絕美星空大片。



星空攝影今年可謂是火熱,各大網站和論壇的圖片可謂精彩至極,但是怎麼拍出唯美的星空照片 卻是廣大攝影愛好者最為關心的話題。其實拍攝星空並不難,難的是拍得出彩!

那我們應該在哪些地方做文章才能有效提高我們的水平呢?這裡我們就應題主的問題,分前期跟後期來回答吧!

首先前期我們需要注意些什麼?

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天氣啦!對的 天氣! 沒有天氣拍什麼星空?烏雲密布拍什麼星空?所以第一要素:選擇一個晴朗無月或者小月牙的夜晚,(切忌滿月拍攝)除非你想要一張全白照片來測試你相機是否有臟點。

其次環境!星空攝影非常吃環境,市區霓虹閃爍足矣湮滅所有星星了。選擇一個遠離城區的地方,有條件的話,去高原地區拍攝,絕對事半功倍。實在不行的話,城郊加個光害濾鏡也勉強練手吧。

拍攝參數:35mm F1.4 ISO4000 曝光時間13秒,27張3排拼接

時間和地點有了,接下來人物,有朋友可能會問了,人物拿來幹嘛?當然是做模特了。再不濟當個助手也好啊 嘿嘿...適當的用人物來點綴畫面 其實也非常有必要的,同時這裡提一下地景的選擇,什麼叫地景呢? 簡單說就是地面景物了。 單一的星空太過平淡而且單調,適當加入一些地面的景、也能為畫面增色不少,除非是深空攝影,現在我們看到的優秀星空作品,大多都有地景在裡面的!

接下來我們談談器材的搭配,一台高感牛逼的機器,一個穩定性較高的三腳架,一顆大光圈廣角鏡頭,如果是高原地區 建議增加暖寶寶選項,不然晚上冷成狗我會亂說!晚上擼星真的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情,各位看官有機會自己體會看看吧!關於拍攝參數 稍後的配圖我會順帶貼出來!

拍攝參數:35mm F1.4 ISO4000 曝光時間13秒


關於後期的話,其實星空的後期並不需要太多,重點主要是在以下方面做文章

第一個 色溫,星空的色溫其實蠻難把握,因為它包含的色彩其實很多,調的太多就會影響到其他細節。色溫一般會稍微拉低一點點,夜晚天空還金黃金黃的 說不過去吧!但是具體需要什麼感覺,還是因人而異,這個沒有固定的模式,也不需要遵循什麼套路來做,自己順眼就ok

第二個 降噪,因為長曝跟高ISO的關係,噪點肯定會有,特別機器性能不太好的時候 那完全噪點星點傻傻分不清楚了,所以不管是用軟體自帶的降噪功能也好,用插件也好,降噪這一步非常有必要!

第三個 處理好地景與天空的對比關係,夜晚拍攝對於光線的變化非常敏感,往往不能達到地景和天空都同時曝光準確的效果,這時候可以通過ps裡面的蒙版來分開做!

第四個 星點的銳化跟提亮,這個也有專門的插件來完成,具體不多講啦,插件下好 一鍵完成。

最後一個常用的技巧就是 拼接。這個其實在星空攝影裡面還是非常普通的技巧,具體需要注意的就是每張照片之間的銜接,拍的不好就很容易拼接失敗,盡量選擇天空亮星多的時候玩拼接,系統才會有參考點來識別,然後每一張照片互相都要疊加起碼百分之三十,就是你下一張照片跟上一張照片起碼要有百分之三十的畫面是重複的!這樣能大大提高拼接成功率。拼接的好處就是畫面更細膩,細節更多,缺點就是費時費神..看大家自己權衡選擇了。

拍攝參數:35mm F1.4 ISO4000 曝光時間40秒 星空部分赤道儀全速跟蹤,地景關閉赤道儀,共36張3排拼接。


以上圖片來自星空攝影師《騎驢到西藏》


前期場景的選擇:1,需要選擇到郊外城市燈光污染相對較少的地方。(西藏星空 )2,選擇設備最好選擇高感相對較好的設備,拍攝設置採用raw+jpg格式,raw 格式的圖片相對內存較大,同時這種格式的圖片信息記錄也是比較豐富,選擇raw格式的圖片後期處理,拍攝採用B門長時曝光的形式,用三腳架固定拍攝 3,後期需要ps 對素材進行微調,讓圖片細節儘可能的體現。具體實際效果還要看個人拍攝和處理,希望能幫到你。


推薦閱讀:

登頂珠峰真的可以看到漫天的星星嗎?
求問星野攝影大神,星點柔光怎麼做的?
為什麼人們喜歡仰望星空?
有沒有一款以星空為背景的遊戲?
夏天銀河兩側的星星是否也屬於銀河系?

TAG:攝影 | 星空 | 天文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