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最近幾年韓國電影水平已趕超國產電影?


很榮幸回答您這個問題,同時這個問題也是我喜歡的問題。

首先說一下韓國的電影發展演變史吧。根據韓國現存資料表明,光影技術傳至韓國的時間大概為1897-1898前後,1903年之後,已經可以在外國人的協助下進行短片拍攝。同時期我國已經先行掌握了光影拍攝技巧,1905年我國已經可以獨立拍攝出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而韓國獨立拍攝出第一部電影《義理的仇討》時間為1919年,相對我們,他慢了一大步。至1923年拍攝出《阿里郎》,韓國電影才算正式起步。而這個時間,我國大型城市已經影院遍地,以上海灘最為出色,期間已經獨立熟練的製作各種類型題材電影。

1935年韓國誕生了第一部有聲電影《春香轉》。這又使得他們的電影提高一個檔次。但我們1931年已經製作出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相比之下,他又慢我們一步。

以後漫長的日子裡,我們經歷了軍閥戰爭,抗日戰爭等階段,但我們的電影製作卻沒有停滯,一直湧現出精良的影片問世。反觀韓國這一時期的電影製作,卻單一乏味,毫無創新。因此,在電影行業來講,他已經落下很大一步。

這個死氣沉沉的過程一直到了1961年,韓國積極實現現代化,大力支持電影產業,於是韓國電影突然間就突飛猛進,開始競爭性的製作各類型電影。但此時我國卻進入了電影沒落時期。

1962年,韓國電影法誕生,雖然在審核方面過於嚴格,但電影質量因此大幅度提升。我國此時卻已經難出佳片。

至此到1973年,韓國電影法進行第四次修訂,開始進口國外大片,並對電影製片公司進行獎勵和補助,韓國電影從此挺直腰板,在亞洲地區突飛猛進。開始打壓日本電影市場。反觀我國,因為某些緣故,影片不但毫無創新,反而一落千丈。從此開始被韓國電影遠遠甩在後面。

到了80年代,我國改革開放,一時間百花齊放,一時間誕生出無數好片佳片。但韓國因為經歷了朴正熙到金斗煥政府的時期,電影行業受到衝擊。加上審核制度越來越嚴格,此時的電影市場進去萎靡期,我國又重新超越過它。

至此到1996年韓國無有特別好的電影問世。但1997年,金大中在釜山電影節做出承諾,放開韓國電影審核制度,讓電影振興。並制定韓國電影振興法,至此到2000年振興法第二次修訂。幾乎放開了所以電影機制。從此一瞬間,韓國電影真正復甦了。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瞬間打敗日本電影和我國電影。

誕生出如宋康昊、黃政民、李秉憲、河正宇、金允石、薛景求等等無數演技派明星。而且新星不斷湧現。製作出無數海內外一致好評的佳片。佳片太多不做複述。

而我們的影片質量並沒有得到很大提升,反倒是爛片不斷,甚至被泰國電影超越,讓人不禁唏噓。只能寄希望於我們也能早日放開制度,讓導演真正展示自己的才能,這樣興許可以早日趕超韓國。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您能滿意。


我為什麼喜歡韓國電影,原因非常奇葩。專業的學習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這個能在電影里暢所欲言的國度的人,他們長著跟我們一樣亞洲人的臉。 很多與這個相似的因素導致我們看韓片的時候非常容易自我代入自我投射,然後產生假high。所以我特別不能容忍韓國片把故事講砸了。我有時候真的好嫉妒他們。以至於看到最近的韓影《舉報者》我真的好生氣。這本可以是一個非常好看非常有張力的片子,討論新聞從業者的堅守,但它沒有做到它該有的樣子。這種題材好看的地方在於「堅守」的過程而非最後的結果,但反面力量的不作為導致根本看不到「堅守」在哪裡,整個劇作在從中間全面坍塌。而它討論的問題在我們這根本碰都不能碰,他們可以拍卻講砸了。想想我做新聞的同學們,可能一輩子也到不了需要討論所謂新聞理想的地步。因為圖裡這個問題,在我朝,大家早有系統默認的答案,已經理所當然到根本沒必要拿出來作為一個問題討論的程度。

而事實上很多別的問題,大家心裡也早有答案。

不過總有問題能跌破你的思維下限,比如:「這個不能寫,那你為什麼不寫那個?」你指著昆汀說,你這個太血腥了不好,你去拍蔡明亮那種吧。你指著是枝裕和說,你這結構太淡了,你得拍諾蘭那種啊。你想什麼呢?啊?

相信我,你作為評論者能想到的創作者都想過無數遍了,創作者體會到的痛是評論者的千百倍。開上帝視角罵人誰不會呢,真讓當新上帝,誰又造得出新世界了?

說不能堅持是因為不夠愛的人,無非是因為刀沒往你身上扎罷了。


這個問題說的不貼切,韓國電影並不是近幾年趕超國產電影,而是好多年前就已經遠遠將國產電影甩在後面。這種距離,可以說是地球到太陽那麼遠,一點兒都不誇張。不論是單片質量,還是整體質量。

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差距,我認為有兩點。第一,跟韓國經濟發展模式有密切關係。韓國缺乏資源,所以在發展經濟往往以電子產品,娛樂行業為主要。電影,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發展項目。韓國在這方面給予補貼,也在很大程度幫助了發展。

第二,韓國的電影實行的是分級制度。任何電影均有機會進入市場,通過分等級來限制觀影人群。所以,大量優秀電影人進入這個行業,自由發揮才能,創造出一大批優秀電影。而國內,依舊採取的是落後的電影審查制度,極大程度限制了好電影的誕生。

韓國電影的整體水平為什麼比國產要高呢?其實跟韓國本身有著密切關係。韓國什麼都比較緊缺,資本,人才,地盤,等等。所以,電影人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本事來合理利用。而國內,許多不專業人群進入電影行業,大量資本湧入。讓市場變得浮躁,再加國人欣賞水平欠缺,讓大量毫無誠意的爛片有機可乘,造成了如今這個局面。

用一句話形容: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一直不喜歡看韓國電影和電視劇,這應該是骨子裡的民族主義在作怪吧。多年以前看過一部我的野蠻女友,然後就再也沒有看過韓國電影,看著身邊的人追韓劇,嘴上不說,心裡還是很不以為然的。直到今年十月份無意中看了一部高地戰,忽然意識到我可能真的鼠目寸光了,接著又看了共同警備區和罪惡編年史以及其他幾部豆瓣評分比較高的韓國電影。看過這些,我不能不陷入沉默,韓國電影,原來真的在很多方面超過了我們。對國家分裂給人造成的痛苦,對戰爭的殘酷和醜惡的反思,對人性光明與黑暗的描述,韓國電影,都有著深刻而細緻的探索,這些東西,難道不正是我們缺少的嗎?我知道,我這樣說,一定會遭到一些人的口誅筆伐。可是,活在虛假的偉大光榮正確里,活在意淫的自吹自擂里,真的能夠改變我們骨子裡的懦弱和散漫嗎?粉飾太平或許可以麻醉我們內心的痛苦,但是刮骨療毒才是讓我們健康的根本。逃避和無視是一種選擇,但絕不是最好的選擇。


「韓國電影趕超中國電影「其實是一個蠻老生常談的說法了。每當韓國出一部現象級影片,類似的=觀點就要出現一次。

區分一下維度吧。從作者電影(或者說文藝片)來看,韓國遠遠不如中國。三大電影節歷史上,韓國電影的成績加一塊還不如一個張藝謀。

然後就是商業類型片了。

先談影響力。其實在全球市場上,亞洲電影輸出能力不算很強,而韓國就更弱了。在IMDB上,韓國電影的關注度要遠低於印度電影和日本電影。海外票房,近幾年中國電影與韓國電影差距不大吧,日印要遠遠領先我們。之所以韓國電影在國內存在感如此之高,蓋因為文化相近,有認同感。

當然韓國目前的確有著比我們更成熟也更健康的電影工業體系。他有著亞洲最好的特效工業,不少中國大片都是找韓國公司做的特效。」更健康「體現在它不會有國內「小鮮肉」這樣的奇特產物。從這方面講,韓影確實已經趕超,這是我國需要學習的。

韓國電影最大的缺點是「自己」的缺乏,現在再回頭看《釜山行》,有那麼神嗎?幾乎可以說是對好萊塢的全套copy。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從來不是孤立的存在。韓國電影「自己」的缺乏,跟它過往的歷史有關。

另外,網路上常說韓國電影的「黑暗深刻」,我不否認韓影中有這樣的佳作。但其餘很多,不過是佔了題材自由的便宜罷了。


韓國的電影也不一定超過了中國都要的話可能雙方差不了多少的我覺得像韓國的『藍色大海的傳說』『W兩個世界』『舉重妖精金福珠』還有之前的『來自星星的你』『學校2015&2017……』而中國的畢竟有古風的畫面超級唯美『大魚海棠』 而其他的可能就不太清楚了國產不好的原因可能是明星自身比如摳圖的 數字小姐 …………如果真的用心演那麼肯定都會有所進步中國目前並沒有什麼劇都是小說(大概可能沒有)所以超過韓國分分鐘的事


這根本是偽命題 拋開港產片不談 韓國電影水平一直在中國之上 除了早些年文藝片時代中國有些獲獎影片能壓韓國一頭 但文藝片還有個牛逼的日本 光黑澤明一個就碾壓中國文藝界 韓國電影商業化比中國早 水平比一直比中國高 趕超國產何從談起 一直是中國在追韓國 目前除了投資規模超過韓國 無論從類型片把握 製片水平 成片質量都是韓國技高一籌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Method》?
如何評價都暻秀的演技?
你心目中韓國實力派男演員都有哪些?
如何評價電影《釜山行》中喪屍演員的演技?
如何評價電影《新世界》?

TAG:韓國電影 | 影視 | 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