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如何看待全面二孩的影響?


兒科醫生斷代潮碰上嬰兒潮,這畫面~


兒科是醫患發生衝突的重災區,以下觀點都是個人認為,歡迎交流。
1.兒科糾紛之根本: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於1982年成為中國一項基本國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 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自製定以來,對中國的人口問題和發展問題的積極作用不可忽視,但計劃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數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國家嚴重的老齡化,未富先老的格局 ,同時,獨生子女時代帶來的弊端在醫療行業也逐漸體現,自七零後的孩子開始,獨生子女自然成為了整個家庭的中心,只有一個孩子,全家的重視程度可想而知,也是人之常情,08年汶川地震多少失獨家庭,又把這一問題推向了輿論高峰。一個家庭如果有兩三個孩子,他的重視程度毋庸置疑肯定是不一樣的。
2.所謂的醫護人員態度問題
眾所周知兒科荒!兒科的醫護人員是遠遠不能滿足臨床需要的,很簡單一個道理,每個人捫心自問一下,如果你是一個兒科醫生每天你要上別人兩倍甚至更多時間的班,為幾百個哭鬧的孩子看病,你煩不煩?如果你是一個兒科護士,每天要面對的更可能是幾百個攥著拳頭看你給孩子打針的家屬,何等的壓力?據我所知,人非聖賢!
當然會有聖母來說我你在這個崗位上你就該怎樣怎樣,我只能說引用網路上一句話「」當一個患者躺在手術台上。你愛人未必希望你活下來;你子女未必希望你活下來;你父母未必希望你活下來;你兄弟姐妹未必希望你活下來;你公公婆婆岳父岳母未必希望你活下來;你的親戚朋友未必希望你活下來......但是,給你主刀的醫生,絕對的、確定無疑的、百分百的,強烈希望你能活下來!」
在我們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放棄一些耽誤時間的事情,比如說大量的解釋與溝通,來為更多人進行治療。實屬無奈。
3.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
這對一個沒人想來工作的科室來說,只能苦笑…
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意味著高齡產婦將會大量增加,在不適宜受孕時期懷孕的婦女更多的會選擇生下孩子,帶來的後果便是,高危產婦也許會變成常態化,高危新生兒的幾率更大,兒科病人多,醫護人員忙,家屬焦慮信任度下降,糾紛就沒完了…
4.大方向:每個政策都有犧牲
改革開放三十年,國家取得了長足發展和進步,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政策的犧牲品今天依然可見。醫療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在這些政策中,人們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那些個體和家庭生活難,高房價掏空家裡的所有積蓄。那些響應國家號召下海經商者,自主創業者,今天不知有多少掙扎在艱難生活的邊緣。他們實際上就是這些改革政策的犧牲品。他們承受著改革帶來的苦痛和壓力,我們亦然,你們亦然,在這件事上,醫院是沒錯的,醫生護士更是無辜,患者及家屬都是對的,政策是好的,我們也改變不了什麼,我們何不多一點理解與信任?
5.我的理想是 世界和平…


我是兒科醫生,在大醫院小醫院都呆過。
二胎這個政策本身對解決老齡化和新生勞動力不足是有用的,但是我們需要明白,人類不是出生就可以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這需要大量時間和物力進行培養,而這過程中,會耗費海量的社會資源。
因此二胎政策說實話比較脫節,因為公共社會資源很難趕上人口的巨大增長。
說正題吧,兒科醫生的嚴重不足是不爭的事實,而兒科醫生低收入,高強度,高壓力,高難度,高風險,使得這個職業幾乎沒有任何吸引力。
我的一些同學告訴我,寧可不當醫生,這幾年大學都白上,也絕不當兒科醫生,更何況有很多醫院,甚至把那些沒人要的,成績差的,沒有什麼專業素質的醫學畢業生,趕到兒科,因為這個科室不掙錢,自然被瞧不起。
當然,這還是好的,因為這還有兒科,有的醫院壓根兒沒有兒科,你要去很遠的大醫院排上百米的長隊,這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常見。
所以你問我怎麼看二胎政策,我只想反問,到底以後誰給他們看病?這個問題可能是晦氣了點兒,但是卻特別現實,也迴避不了。
在這種環境下,聽聞我們出台了一個政策,就是凡是執業醫師考試不合格的,可以加分,只要你選兒科和急救,這是我目前認為難度最大,需要人文素質和專業素質最高的兩個臨床科室。
這個飲鴆止渴的方法讓我想到,在若干年之後,這些祖國的花朵們,可能要讓連醫生都還不夠格的人看病。
醫生這個職業和大多數職業一樣,一來看天賦,二來拼經驗,即便僅僅憑後者,十來年後也能出一個不錯的大夫,但是很可惜,放棄兒科的人很多,更別提降分數線後的人是否能有兒科醫獨特的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當然,家長們似乎並不在意,也並不知道我們這類大熊貓一樣珍貴的兒科大夫處境有多難,這又會增加這個職業得風險,因為老百姓只知道,我的孩子看不上病了,並不知道這些問題其實和兒科醫生沒有一毛錢得關係。
以上。


看到這個政策,第一個反應是:永遠不會失業咯~~


如果你還是一名沒有選擇好方向的醫學生,其實兒科是一個極好的方向,包括但不限於兒牙、新生兒、兒童內科等。
目前看來,這是反現狀的。但醫學生選擇專業要考慮時間變化,考慮的時間節點應該在讀完研到規培結束,且積累了一定臨床經驗,大約在6到7年之後。那時候兒科剛經歷斷代的陣痛處於復甦狀態,二胎潮、人口刺激政策導致用戶需求急增,市場辦醫、自由執醫政策已經推廣,高精尖醫學人才可以有相對應的工薪報酬。而同行競爭少,上層上升空間大,這時候的兒科醫生已經不再是被打罵的受氣包了,而是父母求著渴著希望你能看一下孩子,希望你能收下病人的情況了。
一切供需不平衡確實有他的理由,也必然有他增長的潛力。寒冬過後是春天。



現在兒外排床基本都是一個月往上走,將來感覺畫面不能更美,新的血液腫瘤大樓也不讓建了,感覺北京阜成門得成新的大國貿停車場



國家某一線大城市最好的兒科醫院,兒內科主治,月平均工資2000加上獎金6000,當地城區房價均價5萬以上,每天工作12個小時,二胎潮後遇到傳染病高發季節醫院強行要求加班到夜裡12點,你說怎麼看


去產房見習了兩周...感覺受到全面二孩的影響很多醫生護士都去生二胎了


幾年工作,病人越來越多,同事越來越少,原來五天一個夜班,現在三天一個夜班,收入卻還是紋絲不動。今年流年不利,前幾天一個同事出車車禍重傷,另一個同事確診肺癌,真的想甩手不幹了


不關我事咯,反正老子轉行了


產科醫生和助產士也嚴重缺人啊~


推薦閱讀:

你親身驗證過的有哪些神奇的治療方法?
感冒發燒有必要就醫么?
我關節處的白紋是寄生蟲嗎?
為什麼吃感冒藥會讓人犯困?
跑步、騎行兩種有氧運動方式,運動中心率基本相同,為什麼完成後自我感受不甚相同?

TAG:兒科 | 工作 | 醫患關係 | 醫學 | 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