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聽過一些關於茶的感人故事或者經歷?


有啊~
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猶須三日誇。
不如岩上披紅衣,半壁江山欽定他。


學習感人故事?這是題主玩營銷的手法么?準備靠講故事而不是品質本身來賣茶?


說到茶,首推應該是茶聖陸羽的生平,以及他所作的《六羨歌》: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台;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不卑不亢,怡然自得,很符合茶的品性。

如果要說故事,推薦去看一本關於茶的小說《茶人三部曲》,人物眾多,時間跨度很大,講述杭州城一戶茶商的故事,涉及到各種茶文化及知識講解,故事也是曲折動人。


虎跑啊~此處原本沒有泉水,虎刨的多了,就出來一汪泉眼。從此,水有了,旅遊景點也有了。


從小到大,身邊的朋友都知道我愛喝茶,我的茶齡算起來也有10年了,用我們的話說,就是一個「老茶客」了。

小時候,我只是單純地去喝茶,那時覺得茶比水好喝多了,有茶香,喝完之後嘴裡滿是甘甜,同時我發現喝茶能讓我神清氣爽,精神百倍,所以每天都喝,一有機會就喝。

在我小學升初中的時候,考上了我們縣城最好的中學,但是離我家幾十公里遠,所以只能在校住宿。學校里的學生來自各個地方,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盡相同,我也便開始和一些不同的人打交道了,了解一些不同的茶後,開始有目的地去嘗試不同的茶,挑剔地想要試出自己喜歡喝的茶,樂此不疲。

喝的茶多了,也就會去對比,做喜厭之分,然後開始懵懵懂懂形成自己的喝茶認知觀。當然,那時候喝的茶還是算少,只是喜歡的茶就常喝,不喜歡的就少喝。

直到我上大學後,從繁重的學業中解放出來了,有更多的時間去去喝茶,那時候才開始慢慢地真正去了解茶,學習茶,開始去思考喝茶中更深層次的意義。也是在深入了解了茶、思考茶之後,才總結髮現自己之前喜歡喝的茶,其實並不是單純的從味覺上讓自己喜歡,而是因為每一種我喜歡喝的茶,背後都那些讓自己深受影響、感動和銘記的故事。

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茶一坐一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嚮往的美好,即使現實生活里是快樂也好、悲傷也罷,一帆風順也好,命途多舛也罷,那將成為自己生命的故事。而我,我想把自己與茶的故事寫下來,記錄那份對茶的狂熱與痴迷,思考與啟發。


今年才開始玩知乎,在知乎上也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愛喝茶的朋友,其中不乏一些在茶行業里爬滾多年的茶友,他們也教會了我很多關於茶的知識。愛喝茶的人大都是喜歡思考的人,而他們喝的不僅僅是一把茶葉投進杯子的兌水,而是更深層次的追求與修養。我始終覺得茶與其他東西不一樣,有茶的就會有故事。

下面我先發表之前寫的關於茶的故事,歡迎大家也分享你們關於茶的故事。


————————————分割線——————————————————————————

《外公的土山茶》

前段時間,我回老家考駕照,在練車場里,教練們喝的便是土山茶。

因為練車場地處偏遠,沒有接電,教練就索性拿一個小鐵壺,置在一個小炭爐上,每次燒地火紅火紅的炭,很快就把一小壺水燒開了,然後抓一把土山茶放到白蓋碗里,熱水滾燙而過,再將茶水緩緩倒入3個用得發黃的瓷杯中,頓時茶香四溢,我們趁著茶香,端起杯子,喝一口熱茶,打開話閘,聊聊瑣碎,侃侃生活。

炭爐、鐵壺、小圓瓷茶盤、發黃的瓷杯,土山茶,這樣的場景,其實我很是熟悉和深刻的,他埋藏在我的記憶深處,生根發芽,而裡面的種子,是我外公的故事。

外公是一位老中醫,在我們附近幾個縣城遠近聞名,外地慕名而來求醫的人也很多。外公不僅醫術高明,而且宅心仁義,遇到一些患者家裡比較貧窮的,總是少收甚至不收醫藥費,所以外公一生都很清貧。

雖然清貧,但是外公對我們這些內外孫子卻異常照顧。聽媽媽說,在我兩三歲的時候,爸爸在北京工作,媽媽做生意比較忙,沒什麼時間照顧我們,外公每天早上總是買兩塊錢瘦肉和一個紅富士蘋果給我補充營養。記得小時候外公總是會拿錢給我們幾個外孫,我比較聽話,所以每次都會多得幾毛錢,那時候我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早上拿著外公給的錢去買一碗豆漿,吃幾根油條。

可不幸的是,在我7歲的時候,70多歲的外公不小心摔斷了腿,從此無法行走,每天只能窩在他那個小小的家裡,而一直照顧著外公的外婆,幾年後也去世了。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幾個小孫子最常去的地方,也就是外公的家裡了。

每次去看望外公,他總是很高興,叫我們拿上茶盤,茶具,燒開水,因為行動不便,所以泡茶這些都交給了我們去做,也是在那個時候,我才開始學會了泡茶,喜歡上了喝茶。

一般待到水燒開,外公便叫我們拿出他最喜歡喝的土山茶。土山茶,是我們揭陽本土生產的茶葉,條索粗獷,湯色褐紅,那時候土山茶包裝很簡單樸素,也很便宜,一斤大概也就是10塊錢左右,所以基本只在我們潮汕地區流通。那時,我們那邊一般家庭喝的,基本上都是土山茶。

茶衝上之後,外公便滿臉喜悅地從他的床頭拿出平時捨不得吃的綠豆餅、南糖等給我們吃,一人一塊,我們吃完,他也吃,一臉滿足。

喝茶的人都知道,一般茶葉到第二、三泡就會充分舒展開來,與水纏綿,茶葉細胞打開,葉汁滲透,往往是最好喝的。而外公喝的土山茶則不同,其第二、三泡反而很是苦澀,我們每次喝完都要皺著眉頭,咂嘴吐舌,外公則在一旁呵呵地笑著,他說:現在喝著覺得苦,等一下就很甘甜的囖。

果然,等到第四、五泡就滿嘴甘甜了,那種甘甜是所有的糖都無法比擬的,那是茶葉獨有的,讓人久久回味,沁人心脾的回甘。想想我現在喜歡喝比較濃的茶,估計也是那時候受外公的影響。

茶過三巡之後,外公拿起了煙,每次都會問我們要不要抽一根?我每次都說不要,對他說現在太小了,不可以抽煙。而外公呵呵地笑著,露出掉得只剩幾顆的黃牙,像小孩子那般天真無邪。

外公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他許許多多的故事,都是在那段時間喝著土山茶講起的。

他點燃了煙,深吸了一口,說他10歲就開始抽旱煙了,16歲的時候還抽過鴉片,後來和朋友決心要戒掉了鴉片,1個月後他們再次見面,外公成功戒掉了鴉片,而他那位朋友還在抽著鴉片,外公甩了他一耳光,轉身就走了。
在我印象中,外公就是一個睿智、善良、和藹的老人,但他經歷過的事情卻讓我們只能敬仰膜拜。
外公12歲的時候,他的大伯得了重病,那時候眼看就快要不行了,家裡人都哭哭啼啼準備後事了,那時外公自己去翻讀醫書,自己開藥,竟然把他大伯給治好了,之後還多活了10多年。

外公14歲去當兵,16歲自學成才,當了風水師,後來決心從醫,到30多歲仍然未成家,後來治好了一個患了重病的人,那人便許我外公隨便挑一個女兒嫁給他,這才有了我的外婆,為外公生了8個子女。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關於外公的故事,都說在了和外公喝過的土山茶中,他的人生就像土山茶一樣,大苦後久久回甘。

我們慢慢長大,外公也漸漸老了,開始患了痴呆症。我小學畢業了,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上初中,每個星期只回一次家,但每次都會看看外公。後來每次去的時候外公總是要問好久我是誰,然後知道我是他的孫子後,便高興地叫上我拿來茶具,燒水,泡一壺土山茶,還是把他放在床頭的餅派分給我,還是點上煙,給我呢呢喃喃地講他的故事,有時候,講著講著忘記講到哪裡了,便又從頭開始講。
每次我都認真地聽著,給他沖著茶,端上茶給他喝。外公講他的故事的時候,總是喝兩杯茶,咂一口煙,目光變得深沉,偶爾沉思回憶,似乎想洞穿他的歲月。

外公的故事是我唯一聽不厭的故事。

只是看著他越來越稀疏的毛髮,越來越疲憊的神情,聽著聽著,故事變得感傷起來,那時候一直很害怕外公哪天就突然離開了我們。

我高二的時候,外公終究還是離開了我們。外公是高壽離世,算是福滿壽終,可我還是低落了好久。

外公的房子空了,我們再也沒有去那裡玩過,再也喝不到外公的土山茶。

現在的我,嗜茶如命,不可一日無茶,這些年來,喝過好多種類的茶,也嘗試過好多土山茶,卻發現一直無法喝到那時候外公的土山茶那樣的味道和感覺。

我在想,可能一輩子也找不回那個味道了吧,沒有了外公,沒有了他的故事,那種味道可能永遠只是屬於外公的土山茶吧。


喜歡喝茶的朋友可以加微信交流學習;微信號:13560468192.

《一茶一坐一故事——鐵觀音篇》

每次朋友問我最喜歡喝什麼茶的時候,我都會不假思索地說:「鐵觀音」,他們問原因的時候,我總會說,鐵觀音就像是我的母茶,喝的最多,割捨不了,然後笑了笑,轉開了話題。

我喝的茶很多,唯獨最愛鐵觀音。我最喜歡喝鐵觀音的理由,卻從來沒有告訴過他們,因為裡面有一段讓我難以忘懷的故事。

初三的時候,我們宿舍幾人因為看不慣宿管老師就驕橫,索性一起搬進學校外面租給學生的民房。

那是一棟4層的樓房,樓房外面貼著紅色的馬賽克,傍晚的余陽照射在上面會微微發光,讓人有一種很溫暖、很想伸伸懶腰,躺下就睡一覺的感覺。

房東是一對年近花甲的夫婦,丈夫個子不高,看起來斯斯文文,說話很是客氣,不抽煙,但是很喜歡喝茶,每次下樓都看到他做在茶盤前一個人安靜地喝著茶。而妻子則是虎背熊腰的,一臉典型的潑婦兇相,平常也總是罵罵咧咧的,那時我們幾個還在感慨房東阿伯娶到這樣的老婆真的是命運悲慘,人生無望阿。

我是一個沒事的時候喜歡和人搭訕聊天交朋友的人,老少通吃,所以,很快就很他們混得很熟,特別是房東阿伯,每次上樓的時候總會跟他嘮嗑幾句,有時他也會叫我們一起喝喝茶。

有個星期天,因為那段時間連續雷暴雨,所以就沒有回家,下午在房間呆的無聊就想出去外面走走,下樓的時候看到房東阿伯在喝茶,我禮貌地跟他打了聲招呼,他問我要出去嗎?我回答是,要出去透透氣,很無聊。

他說:雨這麼大,還是少出去,安全一點,對了,要一起來喝杯茶嗎?

那天不知道是下雨天天氣陰暗的原因還是房東阿伯臉上真的掛著愁容,我忽然看到他眼神里好像有流露出與平常不同東西,似渴望,又似回憶。我不忍拒絕,而且茶癮也犯了,點了點頭屁顛屁顛地過去和他喝茶。

他見我坐下了,再次按下了煮水的電熱水壺,水燒開了,他不急不慢地用洗了茶杯,拿出一包鐵觀音,拆開了包裝,慢慢地把茶全部倒入白蓋碗,將滾燙的熱水用打圓圈的方式緩緩地到進去,然後用白瓷碗蓋輕輕地撥動著裡面的茶。蓋碗里舒捲的鐵觀音慢慢地鋪開了身子,茶裡面的小泡沫也慢慢減少,此時,茶香早已按耐不住地飄溢出來。

我用力地吸著茶香,頓時覺得身心舒暢,抬頭看到此時的阿伯神情忽然放鬆了下來,恢復了之前的從容淡定。

洗好了茶,他把泡好的鐵觀音端了一杯放在我面前,手掌向前微伸,比了一個請的姿勢,然後說:喝茶。

那一刻我微微一愣,平日里這個平凡的老頭,彷彿突然變地像一個高貴優雅的貴族伯爵。

我們邊喝邊聊,剛開始只是隨便聊點家常,聊了一下他突然問我:「在學校有沒有談戀愛?」

我有點猝不及防,沒有想到將近60歲的他竟然也這麼八卦,慌忙地說:「沒有,只是玩玩而已,現在還小,談了也沒結果。」

他還是平和地看著我,說:「你們現在這些年輕人物質生活好了,就是什麼都不珍惜,什麼都是想玩玩而已,年代不一樣了阿。」

他說得我有點窘迫,趕緊轉移了話題:「阿伯你跟阿嬸呢?是不是談了戀愛就結婚到現在?哈哈。」

他突然安靜了下來,臉色變得有點凝重,說道:「我們那時候連面都沒有見過就先定親了,我從部隊回來後就直接結婚了。」

我以為自己說錯了話,不禁鬆了一口氣,但還是忍不住好奇地問:哇,怎麼連面都沒有見過就結婚了。

他拿起乾淨的白瓷茶杯,湊到鼻前,左右輕輕移動杯子,吸了吸茶香,慢慢地喝完了杯子里的茶,然後放下了茶杯,抬了起頭,目光變得深遠,但有些迷離,說道:「我們那個時代不一樣,我年輕的時候也談過一場戀愛,但是那個時代窮苦阿,填飽肚子比什麼都重要,所以那場戀愛就無疾而終了。」

「因為她窮就沒有娶她?」不諳世事的我忍不住插嘴了。

他輕嘆了一聲:「不是,是因為我窮。她是隔壁村書記的女兒,家庭環境比我家好很多,我們同上一個中學的,每次去上學經過她們村口就經常遇到她,後來和她熟稔了,兩人就總是故意在同一個時間點上一起走幾里地去上學,就這樣一起走了兩年,兩顆青春躁動的心,終於靠在了一起。那時我們都才17歲,也不敢讓家裡人知道,就只是每天偷偷摸摸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一起走著,一前一後,也不敢牽手。她會在沒人的時候,在前面哼著歌,常常回頭,問我好不好聽。她唱歌可好聽了。」

阿伯似乎陷入了回憶,繼續說道:那是我最快樂的幾年,我們曾偷偷地許諾一起考大學,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起去北京,一起去天安門看升旗。他們曾一起在村口看了一場電影,電影叫什麼我已經忘了,只記得裡面講的是幾個女孩子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歌唱明星的。那次看完,她臉蛋紅撲撲的,激動地對我她的理想也是當一個歌唱家,說如果能像她們一樣,一輩子也無憾了。

後來呢?我問道。

阿伯沒有說話,只是把茶倒了,重新開一小包鐵觀音。那是2008年,我們那邊非常流行喝那種小包裝鐵觀音,一般都是將一斤鐵觀音用一些真空茶袋包成40小包,這樣每次沖泡都很方便。而大多數人喝的是清香型鐵觀音,其形狀舒捲成珍珠大小,呈碧綠色,有股淡雅的蘭花清香,其香味獨特,每次泡鐵觀音,我們都會去聞聞那泡碗的蓋,盛茶的杯經過頭道茶水的沖洗後留有濃重的余香,聞起來沁入肺腑,舒服極了。

他再次泡了茶,再端了一杯放到我面前,自己小口小口地啜了一杯,說道:「我家裡還有5個弟弟妹妹,我是老大,家裡每天一鍋稀粥都是有上頓沒下頓的,那時候還遇上了大饑荒,爹媽叫我去部隊當兵,為家裡減個口糧,每月還能有幾塊錢往家裡寄。我心裡是萬般不舍,不情願,但自己也不再忍心看著弟弟妹妹們挨餓,所以就只能輟學去了部隊。而她則繼續上了高中。

去部隊前半個月才知道我是被派遣去東北軍區,所以她連日連夜地給我織毛衣,臨行的時候,她請了一天假,趕來送了我兩個大毛衣,很厚實,我不知道她是多用心、熬了多少個夜晚才織出這麼厚的毛衣。因為家裡人也在場,那時候也不能多說什麼,只是對她說會經常給她寫信,叫她保重好自己。就這樣從此與她別過,連一個擁抱也沒有。」

我上車的時候,她哭了。這是我第一次見她哭,也是最後一次。

我聽得有點傷感,小聲地問:為什麼是最後一次?你之後沒有見到她了嗎?

阿伯繼續泡著茶,很平靜地說:「是阿,之後再也沒有見到她了。我去部隊之後就一直和她寫信,進了部隊,每天除了訓練還是訓練,明天拖著疲憊的身體讓我對自己的前途更加迷茫。

進部隊將近兩年,她也高中畢業了,留在村裡的小學教書,她在信上說,現在開始有人去她家裡提親,她爸媽也總是在忙著幫她張羅。

那時的我,還是一窮二白,覺得自己配不上她,憑什麼叫一姑娘為我耗費青春,所以連說一句讓她等我的話都沒有勇氣。

服兵役滿兩年了,因為我那時候表現好,人也勤奮,有機會競選為班長,這對我來說是出人頭地的大好機會,我想抓住,所以選擇繼續留伍,後來我如願地當上了班長,而和她的通信卻越來越少了。直到第三年,我4個月內寄去的6封信都沒有回,我開始著急,一個星期給她一封信,可她始終沒有回過。」

「就這樣斷了聯繫,你沒有去找她?」我急切地問

阿伯說:「她沒有回信之後,我就整天坐立不安,後來向上面申請了一個月的回家探親。回到家鄉之後,才發現她早已不在家鄉,到處打聽才知道她被推薦去了西安上大學。那時才知道自己是多麼卑微,卑微到像地上的塵埃,別人一踩,便魂飛魄散。

她去上大學了,自己更配不上她了。

後來我回到了部隊,努力地想要忘記她。就這樣在部隊一待又是3年,不敢回家,怕一回就會想起她。直到我26歲,那時我父母也開始著急我的終身大事了,寫信跟我說介紹了一個鄰村的姑娘給我,人很勤快,耕田、掏糞、種菜樣樣都做得好。

那時突然又想起了埋藏在心裡好幾年的她,想得難受的時候就一直跑,繞著訓練場跑了幾十圈,跑到自己沒有絲毫力氣,跑到絕望。

隔了好久我才寫信回給父母,我答應了他們,他們選了一個日子,我就這樣回去結了婚。」

我聽得入神,怯怯地問:那之後沒有再聯繫過她了嗎?

阿伯倒了一壺水進電熱水壺,按了加熱開關。說道:沒有,不過後來從他弟弟口中得知,那時候是因為她父母反對,每次都去郵政委託點的大叔那裡,偷偷地把我寄給她的信拿走,而她寄給我的信,也都被拿走了。我不知道她在沒有收到我回信的日子裡是怎樣的心情,會不會像我一樣寢食難安,會不會像我一樣思念地望眼欲穿,不知道她又寫了多少封給我,寫了些什麼?但是我覺得我是讓她等得絕望了。

他聲音有點輕,喃喃地說:「一個正值大好青春的女孩子,等了好幾年,失望絕望也是應該的阿,是我虧欠她幾年的時光啊。後來聽說她嫁個了一個大學老師,自己則在國企上班,過得挺好的,我不忍去打擾。」

我不解地問:那你不覺得遺憾嗎?

阿伯微微一笑,像是釋懷了一樣,說:年輕的時候覺得遺憾,現在不會了。

他繼續說道:「你知道嗎?她那次看我電影說要當歌唱家的事情我一直記著,我那時候心裡默默地下定決心要讓付出所有努力讓她成為歌唱家,呵呵,造化弄人,我始終沒有完成她的夢想。呵呵,不過,我讓我的小兒子完成了。」

阿伯嘴角開始咧開,身體往我這邊前傾了一些,雙眼放光地說:是阿,我小兒子很爭氣,考上了美國一個音樂學校,現在在美國一個大樂團當男中音歌唱家,幫我完成了這個理想,所以我才無憾了。

我很是驚訝,這樣家庭環境的阿伯,現在竟然有個兒子在美國當男中音歌唱家。

原來,阿伯為了實現這個自己未完成的理想,自己省吃儉用,拼盡全力供自己的小兒子去學音樂,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小城鎮幾乎沒有人學音樂的。因為執意要讓自己小兒子學音樂,自己沒日沒夜地工作,不知道和老婆吵了多少次,也不知道讓自己的大兒子埋怨他偏心不公多少次。

而他,一直咬緊牙關堅持著。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愛才能埋根在一個人的心裡幾十年,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愛才能讓人有這樣的信念,我不知道阿伯為了完成這個失去許多年的戀人的理想,忍受了多少委屈和痛苦。

那個時候我不太懂得愛情,只是覺得在那個年代,他們的愛是那麼的真誠與純粹。不知道在他們那個時代的時光剪影里,暖了多少相遇,又惆悵了多少離別。那個時候的他們,感情真摯而深厚,即使幾十年的歲月流光,伸手似乎還能觸摸到往日的溫度,即使暮然回首那人已不在燈火闌珊處。

那些曾經的身手相牽;曾經的山盟海誓,終是灑落在流水落花間。

我問阿伯:如果有機會的話,你還會去找她嗎?

阿伯望著窗外,外面的雨已經停了,天空灰濛的烏雲已經散去,被雨水沖刷後的天空乾淨地像一塊藍色的琉璃。他頭向上仰了仰,用力地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

淡然地說:「不會了,人生本無常,得失皆自在,愛過了就好,現在我們都有彼此的家庭,與其去擾亂對方,不如這樣守著一份靜謐,懷著一份念想。一切都要看淡。」

外面風輕雲淡,我和阿伯繼續喝著茶,已經是第三泡了,依舊是鐵觀音。熱水泡開的鐵觀音緩緩地舒展開身子,綠葉鑲紅邊,空氣里瀰漫著淡雅的蘭香,讓人陶醉。阿伯靜靜地端坐著,小口小口地啜著茶,淡薄寧靜,與世無爭。

我也端起茶杯,似乎明白「一杯清茶洗塵心」的含義。

時光總是無情的帶走某些東西,然後讓我們想念,或許生命的美好,就在於相遇與別離間留下歲月的痕迹,而生活的美好,就在於就算經歷世事無常,就算隱忍中有無奈,也可以看淡看輕的豁達與從容。

從那時候起,我便徹底地愛上了鐵觀音。

現在的我,每每心煩氣躁的時候都會給自己泡一壺茶,而那個時候喝的茶,永遠都是鐵觀音。每次喝的時候都能想起那時的阿伯眉間不悔的笑意,他的安靜平和,淡然無爭,然後自己所有的煩惱、不安、壓力都通通煙消雲散,自己的心很快就能平靜下來。

對於我來說,喝的鐵觀音,不僅僅是茶水,而是一份淡然與豁達。

(後記待續)


喜歡喝茶的朋友可以加微信交流學習;微信號:13560468192.


題主是不是要寫命題作文來收素材的……

-----------------------------------------------

我也愛聽故事,請帶我一個!


這個故事,在武漢的茶圈,只要有點資歷,都應該知道。

曾經這位先生,一生求茶,過得是詩一樣的人生。

武漢現在數得上名號的諸位老師幾乎都曾經跟他取經,和他探討茶與人生。

先貼幾張文章吧。

劉登峰老師。
被譽為「茶痴」,曾經歷任湖北省及武漢市多個茶葉協會的副會長、會長等職位。

窮其一生,只為一口茶味。
劉老師在武漢茶文化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他不但以這樣幾本書梳理了武漢的茶文化脈絡,更是以大量的文字寫出了武漢的茶魂。

但是,幾乎每一個這樣的大師在經濟上都是貧乏的。
幾乎所有的積蓄,都拿來買茶,都花費在茶上了。

大師的晚年都是自己一個人度過的,雖然看似孤獨,但實則幸福。因為有茶。

劉登峰自幼酷愛中國傳統文化,而與茶結緣緣於生命中一個偶然的機會。25歲那年,劉登峰因工作的調動,來到武漢財貿幹部進修學院(現在的武漢商業服務學院)任教,教授《茶葉商品學》課程。由於教學的需要,他開始接觸有關茶的一些知識,也對湖北一帶的茶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漸漸他發現自己更願意從文化的角度去感受茶、親近茶,於是他開始了茶文化的研究生涯。40多年來,他筆耕不輟,撰寫《茶道文化與茶品經營》等各種與茶相關的教材、論文,還創編了21個茶藝表演節目。1998年,劉登峰又發起成立了湖北炎黃茶文化研究會,從事茶文化的研究和推廣工作。

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是「歸真」,既是追求物之真、道之真,也是追求情之真、性之真。「歸真茶寮」的匾額掛在劉登峰家大廳的牆上,寄寓著他對事業乃至人生的最高追求。劉登峰確實是一個很「真」的人,想什麼就說什麼,從不偽飾自己。他總喜歡邀請茶友們一起參加「無我」茶會:在大自然中,眾人圍在一起席地而坐,相互泡茶、斟茶、品茶,從而追求一種天人合一、返璞歸真的境界。劉登峰告訴記者,他正籌備在武漢的龍王廟、長江與漢江交匯處舉辦一次茶會,向那些為慈善事業做出貢獻的人獻茶。

劉登峰對茶的喜愛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的客廳是「歸真茶寮」,他的卧室是「凈友荷茗」。除了茶,其他都不放在心上。他經常是一邊看茶文化書籍一邊煮飯,結果把鐵鍋燒得通紅,滿屋子煙霧瀰漫。至於乘公共汽車坐過站是經常的事。還有幾次,他急於參加一個茶文化活動,出門前忘記了關水龍頭,等回來時發現家裡「發大水」了。劉登峰的家是一個小型的茶具博物館,這是他幾十年來的收藏。大件的如茶擔、各式各樣的銅茶壺、茶爐等都整齊地擺在地板上;小件的如茶杯、茶針、茶匙、茶漏等則錯落有致地擺放在桌子上。劉登峰與這些茶具長相廝守,已經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每次外出表演,他都不顧年邁,親自搬運茶爐、茶具等物品,他擔心別人把茶具弄壞或遺失了。

在研究中,最大的困難是來自經濟上的負擔,為此他賣掉了房子,從而保證每年到各地參加茶文化學術研討會,深入茶鄉搞調研。他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茶文化事業中,前後兩任妻子都選擇了離開他。即使這樣,40多年來,劉登峰始終無怨無悔,他說,茶道宣揚的「合和」精神對於浮躁的現代人來說極有意義,做茶文化的傳播者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早在08,09年的時候,劉老師已經在做茶席設計方面的工作了。這和目前流行的台灣風格和日本風格的茶席設計不同,更多的是帶有中國文人風的浪漫和自在。

據武當道茶文化白羽先生所說,在劉老師臨走的時候,還在跟他打電話說要去武當山,想要編排一套能夠體現武當道茶文化的表演和茶席布置。只可惜世事難料終成遺憾。

為了籌措茶文化研究經費,他賣掉了自己的房子;為了追求茶文化事業,兩任妻子離他而去。人們笑他痴,說他傻,他卻自得其樂,痴心不改,做茶文化傳播的使者。


2015乙未羊年,那時我們開過一個茶鋪,愚人茶鋪,四個發小一起做的,做了四款鐵觀音。
小時候那時的安溪茶村,最深的季節便是採茶的季節,那樣的天氣 幾乎不堪,山林悶熱,蟬鳴野雀,山頭的採茶姑娘們低頭背筐,細汗微蒸巧手拈芽,趕著收成。彼時也正年幼,茶園梯田錯落間是我們蹦噠的身影,最作的是從人高的茶樅里突然掙起,一陣茶浪,那時我們不愛苦澀麻舌一把鐵觀音泡開的碗茶!
不知不安分地度過多少茶季,亦不知曾皺眉喝下多少碗茶,終於告別童年翻過茶園,去到城裡各奔東西。世界變化極快,如同荷爾蒙分泌日增的少年,日益突出的喉結,變粗的嗓音。我們也從初中到大學,肆意生長,然共同牽掛的竟是那許久未嘗卻經年不褪的苦澀!畢業之後四人分散各地——通達處世亦不忘隨意本心。再聚首是必然,經年丟了多少所謂的人生意義,茶的本性卻不曾丟——那不矯情的甜膩和鍾情到頭皮發麻的苦澀。這是初心!
浮生二十五載,經歷得並不多,故自稱愚人。
愚人愛茶。
(1) 騷敏的消青清香

不少人說騷敏騷,其實是不安分。興許是帝都呆久了沾了太多染缸習氣,不知深淺,樂於躁動;也是個淺薄激揚,發散隨性的人!

所以騷敏像是消青清香,生於山陽絕壁,午日興火炒殺,油汗淋漓。色澤鮮綠,青香高揚,味甘重而帶苦,若年華澀澀的騷年啊!

(2) 劍華的正味清香

警校畢業,回縣城安分的劍華是華不外露的賤。守正傳統,人生目標是鎮守大本營,拚卻高顏值悶聲收割少女心悶聲發大財實現人生巔峰。

劍華扛的起這款正味清香!因為說傳統正味,溫潤口感,若謙謙君子,有音有韻,蘭香滿袖。其似酒似茶,情不可禁,醉之淡然者,有德有福!

(3) 斌仔的烘焙正味

斌仔硬的像石頭,要渡江不沉底的石頭。斌媽說:兒啊媳婦準備好了回來娶;女朋友說:相公且留一步廝守可否?斌仔矛盾卻決絕:我要飛向那片海。於是他去了珠海!

斌仔矛盾卻拒絕:我要做這款烘焙正味!正味茶是百年鐵觀音工藝,也學著突破隨岩茶的烘焙自成一派。泡之,濃郁干炒米香散發而來,身心如入田園之鏡,心曠而神怡;入口,甜甜蘭花香裹舌潤喉,猶入高山花園,自然之風沁入心間!

(4) 唐堯的陳年老鐵

當年是文藝小清新,現在的唐堯陳的像馮唐,自稱底蘊不失痞氣!作為唯一的制茶師,每次茶季歸家看望他。他都先做哂笑的,然後往茶爐下的柴火作引點上兩根煙,妄評天下就是一下午。不過最後他去了深圳,我們是支持的,因為他不應該文藝的像個制茶師,應該文藝的像個老闆!

陳年老鐵跟唐堯的年齡相當,但這倆都陳的葯香水重。入口會覺得天地昭昭,從歲月里來,往哪裡去,良辰美景,與爾同銷萬古愁。


某某茶是九華山後山某居士自己種的,一年只產一百五十斤,一百斤送到西藏去供養某某仁波切,剩下的有緣人才能喝的到……今年尼泊爾地震所以拿到上海來義賣了,開價五六百一斤,我們都是扔個一兩千買的……你有沒有覺得有蘭花香,因為茶園邊上有一片蘭花的……喝下去有一股茶氣,直接到脊樑……
事實是這茶割喉嚨,有點喝不下啊!!!


正好以前看過關於茶的一篇文章,于丹老師寫的,現在搜出來分享下:
(節選)
  談到茶的緣起,講到「心思澄澈」,就不能不提及一個人,他就是「茶聖」陸羽。「一生為墨客,幾世做茶仙」,是人們對他的評價。一部《茶經》,讓他名垂青史,為世人傳誦,為後世評說。
  從歷史背景來看,陸羽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動蕩起伏的亂世,經歷了唐朝玄宗、肅宗、代宗幾代更迭。安史之亂爆發,大唐由盛至衰。從個人的經歷看,陸羽身世蹊蹺,連自己都說「不知所生」。他三歲被遺棄,「陸羽」之名和「鴻漸」之號,都是成年後自己起的。
  慶幸的是,遭父母遺棄的陸羽被龍蓋寺老僧智積收養了。如此幼小的孩子,自然無法念經誦佛。那又能做些什麼呢?「茶禪一味」,於是,師父教他燒水、煮茶、識字、念書,學會了很多知識,譬如烹茶辨水。
  佛寺的生活清清靜靜,陸羽在禪茶的熏陶中成長。但隨著見識的增加,對外面攘攘紅塵難免心存嚮往。終於有一天,他不告而別,逃出寺外。據說,陸羽走後,師父深感痛心,從此不復飲茶,一來為了懷念陸羽;二來喝其他徒弟烹的茶,喝不出陸羽的那番天真滋味,喝不出陸羽參透的禪茶智慧,畢竟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徒弟。
  離開禪寺的陸羽進了戲班子,做了伶人,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天寶五年(公元746年),他遇到了一位貴人——李齊物。
  陸羽的家鄉在現在的湖北天門,唐代時稱作竟陵。當時謫守竟陵的是原河南太守李齊物。李齊物偶遇陸羽,非常欣賞他。他離開戲班,還為他聘請老師,教他讀書,並由此結識了當時的很多名人。
  又過了六年,陸羽認識了被貶官到竟陵的詩人崔國輔,兩人一起辨水,共同烹茶,游處三年。這三年中,陸羽才開始真正名揚文壇,開始專註於茶道,開始了自己最熱衷的事業。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陸羽南逃,到了無錫惠山,亂離紅塵,不礙他徐徐開啟了一段游惠山、品惠泉的悠閑生活。
  讀《茶經》時,我們會發現,陸羽特別注重水的類別。他將全國各地的水分為二十品,足見他靜心體味之精深。當他喝到無錫惠山泉水時,對茶的領悟突然被激活了。
  隨後,他到了浙江湖州,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一位朋友——詩僧皎然,兩人成為至交。
  皎然不僅詩上功夫了得,對茶道更是有精深的研究。他雖年長陸羽十幾歲,但兩人因茶而引為知音,「緇素結交」四十餘年。陸羽寫作《茶經》時,得到了皎然很大的幫助和指導。陸羽後來四處遊歷,到過湖南、江西、廣東等地,經歷了多年顛沛流離之後,最後將自己葬在湖州,選下的墓地恰好與皎然塔遙遙相對。
  陸羽愛茶、愛水,與他早年在龍蓋寺的經歷密不可分。他心裡頭永遠無法放下的一個人就是他的師父智積。唐代宗時,陸羽寫出《茶經》,名動天下,被迎進宮中,成為皇室奉養的名士。
  一次,在宮中品茶聊天時,唐代宗問他:這一輩子還有什麼心愿希望我幫助你完成?
  陸羽說:平生最愧對之人就是我師父,如果能讓我與師父再見上一面,此生無憾了。
  於是,代宗就派人請智積和尚到宮裡品茶。
  智積委婉地回絕:自從陸羽走後,老僧已不復飲茶了。
  前來延請的官員堅持說:這可是當今聖上請你,還是去一下吧!
  智積萬般無奈,只好隨行來到宮中,與代宗一起品茶。席間,代宗吩咐最好的御茶師,用最好的茶、最好的水,精心地烹煮。但是,智積和尚只是禮節性地端起茶,沾一沾嘴唇,隨即就放下來。他對代宗說:不復飲茶,就真的不想再飲了。自陸羽走後,喝什麼茶都不入口了。
  代宗悄悄地吩咐,第二泡茶由陸羽來烹煮。閑談之間,茶端上來,智積和尚仍是禮貌性地沾一下嘴唇,手頓時僵住了,瞬間老淚縱橫。他對代宗說,陸羽原來就在宮裡啊!就這樣,師徒倆劫後重逢,仍然在一盞茶中。
  這只是一個傳說,並非信史所載。但可以由此看出,一壺茶由什麼人來泡,用什麼樣的心,有什麼樣的寄託,喝的人是可以知味的。陸羽之所以與眾不同,被世人尊為「茶聖」,就在於他泡茶時的用心、專註,以及那份虔誠——陸羽的生命也如涓涓山泉,浸潤了茶中最透徹的滋味。


故事應該有,我也在收集和寫。或許有一天可以寫本書出來。


一句話的算不算?「茶涼了,我再為你續上一杯吧」聽到這句話,我一個漢子有想流淚的衝動。電影《愛有來生》,隆重推薦看一看


謝邀。

就是上面有人推薦過的王旭峰的《茶人三部曲》,
關於龍井茶的。


推CNTV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


利休之死 回頭補充原文


人走茶涼的故事。


剛剛給自己泡了一杯普洱又沖了一杯雀巢喝下肚,我被自己為工作現身的精神感動哭了。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雲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台白頸鴉。


三杯茶。


沒有啊


先把水燒開,再加進茶葉,然後用適當的方式喝茶,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除此以外,茶一無所有。[日]千利休


推薦閱讀:

張嘉佳寫的故事都是真的嗎?
你長這麼大,有沒有遇見過靈異事件?
歷史上都有哪些特別讓人咋舌、好玩的事情?
世界上有沒有鬼?
有誰經歷過不可思議的詭異事件嗎?

TAG:故事 | 生活經歷 | X的有趣故事 | 茶與健康 | 茶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