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渦輪前景如何?

日前,奧迪針對全新奧迪RS5 TDI概念車公布了一些新的細節,這款車主要是為了慶祝TDI引擎誕生25周年而特別打造,採用了3.0升雙渦輪增壓V6 TDI引擎,同時配有「補充電動渦輪增壓器」,輔助提供「難以置信的強勁動力」。
via: e-turbo之路 奧迪RS5 TDI概念車


電動渦輪,電動水泵,全電控氣門機構,電動機油泵。擺離線械機構單純依賴轉速的局限和機械變動在曲軸轉角上的局限性,直接與發動機實際需求關聯。這思路都是一樣的。關鍵在於可靠性。機械硬連接的可靠性是可預見的,其變動範圍的局限性也反過來令其安全性可控。電控一方面依賴感測器的可靠和即使運作,一方面依賴演算法的合理性,還有對意外情況的緊急處置,還有在長耐久條件下的適應性等。沒有看到原文,但從字面看想必目前電動也只是個輔助系統吧。

汽車企業用dfmea,嚴重度高於7的希望其頻度應儘可能小,探測度儘可能告(越高評分越低),三者乘積在一定指導線內。按照這個要求,這些電控設備的嚴重度很高的條件下,頻度要小於百萬件低於20-30,應有有效的模擬技術在設計早期節點以極高的識別度和有公認體系的識別未來失效風險的。方能滿足我們汽車體系在量產車上大規模應用的基本條件。

題外話,其實汽車業界積累的新技術儲備再用20年問題不大的。

謝邀。


所謂電動渦輪,應該叫電動離心式增壓器,裡面根本沒有渦輪。
耗能比較大,增壓能力比較低。需要整個一套系統,包括單獨的48V鋰電池,能量回收系統配合。
受奧迪SQ7的帶動,在國內開發熱潮可能會火到2020年。
以後可能豪華混動車上還會用,說不準。
不過估計過不了2024年就會差不多消失了。


簡單說些吧 不敢深入
1 電動渦輪在這款車上只是輔助作用,消除渦輪遲滯現象。並且我相信在很長一段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廢氣渦輪
2 ecu會根據你的油門踏板角度變化與檢測到的空氣流量、進氣歧管內溫度、壓力,結合電動渦輪的性能(標定的)來決定是否使用電動渦輪。簡單來說,廢氣渦輪一直工作,電動渦輪在低速時輔助工作,高速時關閉
3 前面說到電動渦輪不可能完全代替廢氣渦輪,個人認為純電動渦輪耗電量巨大,車上的電瓶完全不夠用。增加電池的話無疑會增加重量,得不償失。在電池技術沒有突破的情況下以純電動代替熱機的想法都是耍流氓。電動車同理
最後上圖

請各位指教。


個人認為電子渦輪未來在高端領域能比廢氣渦輪有更大發展
兩者最大的區別是,電子渦輪由車載電腦控制,廢氣渦輪隨排氣量變化而調速
不同於民間改裝的低端電子渦輪,低端電子渦輪缺乏對發動機狀態的監控,不能及時調速,效果不如廢氣渦輪
這種大廠出品的高端電子渦輪相對廢氣渦輪的優勢在於:
1、沒有渦輪遲滯,電腦判斷行車狀態提前調速,不像廢氣渦輪要等排氣量變化以後推動渦輪工作
2、省去複雜機械結構,幫助車輛減重,也有助於發動機倉布置
劣勢:1、電子設備的可靠性不如機械結構,尤其渦輪增壓器這種發動機核心構件,一旦失控,有可能導致發動機報廢
2、費電,不如廢氣渦輪環保(這一點有待商榷,個人以為渦輪遲滯消除後發動機效率上升,也有可能在節能領域強於廢氣渦輪,這要看產品出來以後的對比測試了)
總而言之,電子渦輪相對廢氣渦輪的劣勢都是可以彌補的,而廢氣渦輪相對電子渦輪的劣勢都是結構性硬傷。綜上所述,個人以為電子渦輪發展前景更廣闊


這種電動渦輪適合原廠就是混合動力的渦輪增壓混動車,比如麥克拉倫P1這種,還有NSX,在低速時補償渦輪增壓,讓渦輪增壓輸出更加線性,不過在普通民用車上意義不大,這個只能短暫的用一下,不能全程增壓,還重


要看48V系統推廣的怎樣了,想真正前景好,必須大範圍使用。僅僅停留在高端車型上,終究是小眾的技術體驗。


多用幾百瓦能量啊,不如在廢氣渦輪上加個電機。。。還能降低排氣阻力


e-turbo相當於加了一個接力隊員,在遲滯效應期間將渦輪轉速提升到上萬,以後才由廢氣加速到十萬級別,然而還是無法很好地銜接這幾萬的遲滯…況且電動渦輪是單獨成一個鼓風機作用的,而不是直接加速渦輪,有一個閥門控制銜接啊…又多出一大塊區域,和一個大零件,還有其實是壓縮氣體間的接力避免不了壓力差會造成振動什麼的

為什麼不用電機直接機械加速小渦輪?


推薦閱讀:

為什麼鋼鐵俠的座駕是奧迪R8?
為什麼徠卡(Leica) 總是和奧迪設計團隊合作開發相機?
賓士銷量被寶馬、奧迪超越的原因有哪些?

TAG:奧迪AUDI | 發動機 | 汽車行業 | 渦輪增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