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中如何表現建築物的質感?

朋友問我,最近拍照片了沒有,我把這張照片發了過去,他發了個撇嘴的表情,說沒有質感。我想請問一下,這個所謂的『有質感』到底是怎樣一種概念?什麼叫有質感?你們的手頭上有沒有相同或類似題材「有質感」的照片?

附:照片一張

讀過《紐攝》一張照片的基本原則有三條:

1.一個鮮明的主題。我的主題是化工企業的那種龐然。

2.把注意力放到被攝主體。我也感覺畫面中沒有其他雜亂的因素。

3.畫面必須簡潔。這,算簡潔嗎?

如果我作為一個欣賞者,在看不到任何相片參數的情況下,單去評論一張照片,那麼怎樣的照片算是有質感的,怎樣的算是沒有質感的呢?如何才能把建築物的質感更好的體現出來呢?


或許這張照片可以被評價為很普通,但這個質感問題,始終沒有搞明白,所以在此請教知乎人士。


2016.05.20日更:

啊一年前的答案被推上了熱門。
那麼我再增加一點內容。
貌似知乎現在沒法傳圖了!
還有一些Tips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1.拍攝時機:
雖然說最佳時機永遠是剛剛入夜而天色未暗的時刻,但也要跟用途相結合。
如果需要真實精確地表現幕牆的質感紋理,恐怕是下午斜射的陽光能更準確地還原建築的表面。
例如,當我們需要展現玻璃幕牆的反光效果時,就不能在辦公室燈火通明的夜晚拍攝,只能在白天拍攝。
但當我們希望展現夜晚中城市人口在垂直方向上集中生活的場景,那麼窗戶的燈光則是必備的拍對象。

2.拍攝角度和地點:
同樣,我們需要根據用途來尋找最適合的角度。如果純粹為了好看,為了拍到炫酷的建築攝影照片,那麼爬到拍攝對象附近,高度在三分之二的建築樓頂進行拍攝時最合適,正好能看到建築從底部到頂部的延展——切忌一味貪圖高機位,等你爬到城市最高峰的時候就很容易發現,所有的建築都是上大下小,毫無挺拔巍峨之感
而如果你需要準確表現建築和地面行人的關係,那麼顯然只能選擇地面機位,並且利用移軸鏡頭將建築拍正,以獲得準確的比例關係。

3.為獲取長曝光的效果,可以拍攝延時之後堆棧。堆棧的畫質顯著高於單張長曝光,並且素材可用於延時攝影的製作,因此推薦大家使用堆棧模擬長曝光,濾鏡則只使用漸變鏡即可

-----------------------------------------------------------------------------------------
先上圖:

或者是彩色的:

恰巧最近在研究這種風格的建築作品。這些符合你對質感的要求嗎?其實我自己也不太清楚啥是質感。只能從我個人的經驗出發,

首先是建築外立面本身要具有或反光或清晰紋理的特點,這幾張照片算是我後期的比較厲害,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建築本身就有這樣的特質,後期只是在突出這些特質罷了

其次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光影的比例,注意不要出現過曝欠曝等丟失原片細節的情況。選擇恰當的拍攝時機。用好光,能順光拍就順光拍,盡量不去逆光。差點忘了,用RAW格式拍攝,用RAW格式進行第一階段後期

最後是後期,運用PS以及PS的插件,比如我使用Nik-&>Color efex-&>色調對比 來增加建築表面細節。
一定要注意的是:高對比高飽和高銳度這種行為實際上是損失了畫面細節,提供粗劣的整體視覺刺激,卻減少了照片的信息量,丟失了局部的可觀賞性。好的建築攝影的片子應該溫潤細膩,反差得當,飽含細節,不失真實。

那麼對於你的原片,我可以說是很真實,但是細節不夠多,畢竟網路縮圖之後解析度大打折扣,而人眼在現場能看到的色彩和光比差不多也是你照片中那樣的,但能感受到的細節遠遠大於你照片所呈現的,所以後期的過程中你需要把細節更多的展現出來,來適應網路展示。

後來你提到了構圖,從構圖的角度來講這張照片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主體。整個畫面找不到視角的落腳點,也看不出所謂的龐然感。

要有這樣一個觀念:攝影本質上就是記錄,記錄本身包含對內容盡量多的追求,所以在構圖美觀的情況下,要儘可能的保留更多的細節。

將就你這張給你後期一下吧。。。媽蛋下下來只有190K。。。

P.S 拍建築沒移軸沒關係,後期一定記得矯正,最開始學習拍建築最好先老老實實拍正,
至於利用透視形變進行創作則需要更深厚的功力。

我剛更新了關於黑白攝影的一個答案歡迎一併看一看:黑白攝影該從何開始?


謝邀,請靈活運用相關問題搜索。


拍建築最重要的是直。廣角鏡頭拍出來一定會有透視變形的,至於是否保留這種變形,要看你的視角以及主題。一般超廣鏡頭、非常規的視角(常見於仰拍)可以保留這種變形,比如這樣:

狹小空間內以及不規則形狀的建築也可以利用這種變形進行誇張,形成視覺衝擊以及營造藝術感、空間感,比如這樣

而如果是比較傳統的表達,比如宣傳照什麼的,就必須要對透視變形進行修正。就是PS的「鏡頭校正」工具。原則是地平線要水平,鉛直線要垂直,其他都是透視帶來的形變。關於這點還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變形都能修的回來,特別是超廣鏡頭,前期拍攝構圖的時候就要注意,避免離主體太近,仰角或俯角避免太大,地平線一定一定一定要端水平,切記,無論你在取景框里看到的主體已經歪到什麼程度,地平線一定要水平,否則修透視形變的時候由於畫面旋轉裁切將損失大量視野。

另一方面,畫面的色彩這個基本是後期的功力,特別是在國內這種空氣質量下,說三分拍七分修都不誇張。首先畫面一定要乾淨(這個有一部分是器材的原因),另外色彩的處理風格要根據對象類型來決定。如果當時拍攝的光線條件實在糟糕,最偷懶的辦法就是做成HDR或者黑白。。。

我的後期水平很一般,怎樣把畫面做出很「潤」的感覺一直沒有學好,手裡比較高質量的片子基本也都是依賴於前期拍攝。這一點可以跟一樓的朋友多交流一下,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你的圖我給你簡單修了一下,跟一樓的朋友對比可以看出來我們對於構圖的理解是一致的,而關於色彩的傾向我們兩個的理解有點出入,一樓的哥們我覺得修的有點卡通了。。在這種工業性質的題材里,我更傾向用低飽和、高對比的風格營造一種暴力美學或者滄桑感。

建築確實是風光攝影里一個比較難拍的題材,對稱的建築更痛苦。差一點點都看得出來。後期確實是門大學問,有時間慢慢琢磨就好。


你朋友說的「質感」大概是高對比度,高飽和度,有特點的白平衡...或者說『後期


建築專業+攝影愛好者。剛好前段時間去了克利夫蘭+底特律,之後又去了華盛頓,隨手拍了一些照片,我也不一定清楚你說的質感是否為此,僅僅想分享給大家看一下。時間有限,如果喜歡我稍後就加一些心得和體會。(圖中出境的人不是我)


斗膽分析一下照片。

1. 並沒有體現龐然。如果想體驗龐然的感覺,可以盡量走進建築物,用仰拍和廣角鏡頭。

2. 主體指的是單一主體,建築物過多,就是雜亂。沒有引導視線,也沒有空間感。

3. 並不簡潔,線條過多而且沒有美感。可以多走動走動,找合適的角度,讓線條的位置更加合理。

另外,質感還是要看器材,器材不夠後期湊。


我是純粹湊熱鬧的!


我怎麼感覺你那個朋友說的"質感"應該指的是層次感呢?

從你這張圖片上來說,光影可以說幾乎沒有啊,右下角雖有點暗部,但於圖片的貢獻真的是太少,感覺該化工企業就是平面二維的,沒有突出的明暗對比

重要的是,整張圖片都是重點,不知道該看哪裡!你說化工廠龐然,但是我感覺左右兩邊幾乎是對齊的,於是,整張圖片就沒有了「起點」「終點」,焦點沒有了,也就沒有了上面有知友說的沒有體現龐然,個人認為你走到這張圖片的右下角位置,揚起手中相機拍攝可能會更好,如 @Gene Liang回答下面的這種就稍微好很多。
當然,如果讓背景上的藍天中稍微有點雲彩什麼的,不要太大太多,全部覆蓋了反而像沒有背景一樣,我想就更加完美了。關於背景這點,小李子曾經演過一部電影,故事是一個土豪耗費巨資拍攝空中激戰有聲大片最終成功的勵志事迹,當中有個關鍵因素是說在拍片的時候沒有雲彩,導致最終的電影效果非常不好,於是全世界跑的尋找有白雲的藍天,最終找到並拍攝成功走向人生巔峰,說的就是背景重要性,你可以參考一下。

以上,來自於一個自學平面的拙劣看法。


複雜光源下的大光圈夜景長爆
通過後期矯正白平衡
往超現實主義上靠


我覺得挺有意思的一張照片,不過沒有出現那種能吸引我讓我抓住焦點的東西


來點重口味的後期~


題主你看到這個建築產生了什麼樣的感覺,照出的照片有沒有傳遞你的這個感覺,各個焦段各個位置都可以嘗試,直到滿意為止。也可學習大家的作品^_^


推薦閱讀:

佳能6D拍人像,風景配什麼鏡頭比較好?
尼康用戶面對佳能用戶時應該把辯論重心放在哪些方面?
別人非要給自己拍照,如何避免被拍殘?
iphone X所使用的Portrait lighting等AR技術會對未來攝影產生什麼影響?
獨立攝影師是怎樣找到活的?

TAG:攝影 | 照片 | 攝影技巧 | 攝影后期技術 | 攝影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