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一天攝入多少食物才不會胖?

對於成年中國男性而言,一周有氧運動三次,每次1小時,有什麼參照標準么?比如,一餐什麼食物不超過多少克


99%的人認為肥胖只是因為攝入的能量大於消耗的熱量,但你們很可能錯了。

我們該重拾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就被歐洲學者接受的一種觀點。這個觀點認為,造成肥胖的原因不是能量失衡,而是源於一種類似激素缺陷的機制。該缺陷的產生,可能取決於人們日常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的數量和質量。依照這個思路,人們在解釋肥胖原理時所犯的根本性錯誤在於:將食物所含的熱量視為增加體重的直接因素,而沒有考慮食物本身,尤其是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對體內激素的作用,但恰恰是這些激素控制著人體脂肪的積累

在關於肥胖的傳統觀念中,能量失衡假說並不是一直像今天這樣,佔據主導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學術權威和絕大多數醫學教科書都認為,肥胖和其他生長缺陷一樣,都與激素調節上的缺陷相關。當時的科學家認為,之所以會出現肥胖,肯定是影響脂肪存貯的激素和酶發生了異常變化。


激素假說最初是在一百多年前,由德國內科專家古斯塔夫·馮·貝格曼(Gustav von
Bergmann)醫生提出的。如今,德國內科醫學學會所授予醫生的最高榮譽——古斯塔夫·馮·貝格曼獎章,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貝格曼創造了「親脂性」(lipophilia)這一術語來形容體內不同組織積聚脂肪的能力。正如身體的一些部位體毛旺盛,另一些部位無遮無蓋那樣,脂肪也喜歡囤積在體內的某些特定部位。貝格曼認為,這種「親脂傾向」必然由一些生理因素決定。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英語取代德語成為科學界的通用語言,上述假說也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在很大程度上,激素假說在當時被拋棄的另一個原因是技術手段的限制。要想弄清楚人體調節脂肪積聚的生理機制,進而揭示肥胖的生物學機理,首先得有一些可靠的技術手段,精確檢測血液中的脂肪酸和激素的含量,但這些技術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才問世。

到了20世紀60年代中期,胰島素在調節脂肪積累的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這已經非常清楚,但那時,肥胖已經被認為是由飲食過量引起,而肥胖的治療,也是誘導或強迫患者減少熱量攝入。當時的研究還發現,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與心臟病的患病風險相關,而營養學家認為,飽和脂肪酸是造成這一現象的罪魁禍首。一時間,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備受專家們推崇,而碳水化合物造成肥胖(或是糖尿病和心臟病)的觀點,則被人們迅速遺忘了。


過去20年中,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幾十年前的那些醫生的觀點或許是正確的——對於我們為何變胖,激素假說是一個合理的解釋;而且,由飲食中的糖分引起的胰島素抵抗,不僅是2型糖尿病,也是心臟病乃至癌症的重要誘發因素。所以,通過嚴格的實驗,弄清楚碳水化合物和胰島素的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


由於此類實驗的最終目的在於,準確找出誘發肥胖的環境因素,因此,最理想的情況應該是,直接通過實驗去尋找導致多餘脂肪積聚的生理機制。


在整個實驗期間,16名超重和肥胖的受試者將會受到「嚴格監控」,各種實驗設備會精確檢測他們攝入的熱量,以及消耗的能量。實驗的第一階段,受試者得到的食物類似當今美國人的日常飲食——由50%的碳水化合物(其中糖類占食物總量的15%)、35%的脂肪以及15%的蛋白質構成。研究人員會非常細緻地調整受試者攝入的熱量,直到受試者的脂肪既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換句話說,「能量代謝房」(metabolic
chamber)測量到的結果是,受試者攝入的熱量,恰好等於消耗的能量。而在第二階段,受試者會獲得相同數量的食物,食物所含熱量也不會改變,但食物結構則會完全不同。

調整後,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所佔的比重非常低——僅有5%,而且是肉類、魚類、家禽類、蛋類、乳酪、動植物油以及綠色蔬菜中天然攜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中,蛋白質的比重和調整前沒有變化,仍占熱量攝入的15%。至於剩下80%的熱量,則都由以上日常食物中所含的脂肪來補充。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實驗的目的並不是測試上述飲食方式是否健康,是否可在日常生活中長期維持,而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手段,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降低受試者體內的胰島素水平。


這個實驗創造了非常理想的環境,可以很好地檢驗出,哪一個肥胖假說是正確的。如果能量失衡假說成立,這些受試者在實驗結束時體重將不會變化,因為他們攝入和消耗的熱量始終會相互抵消。如此的話,目前比較流行的看法將從理論上被證明,肥胖確實和攝入的熱量直接相關,不管熱量是來自脂肪、碳水化合物還是蛋白質,效果是一樣的。如果食物結構會影響脂肪積聚,那在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受限的情況下,受試者體重和脂肪量都會下降,這將是對激素假說的強力支持,說明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與脂肪或蛋白質相比,碳水化合物更易使人發胖


精準實驗可以提供非常精確的數據,但往往耗時耗力,這個實驗也不例外,僅僅是預實驗就將耗費大半年的時間,下一階段的大規模實驗更可能長達三年。

重新思考肥胖:我們對肥胖的認識也許存在根本誤區

南方周末 - 重新思考肥胖 我們對肥胖的認識也許存在根本誤區


算一下基礎代謝,然後估一下一天所需的熱量,讓後紀錄每餐的熱量
推薦一下手機App----薄荷


下載個app薄荷,你就知道怎麼吃了。至少會注意吃了什麼。


每個人每日所需的能量及營養素是不一樣的,維持一個良好的身材(健康的身體)需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設計食譜。


每頓7、8分飽,餓的時候才吃,不吃零食,少糖水果。


不要吃餅乾零食之類的加工過多的東西,胃自然會告訴你怎麼樣


有一個人吃飯比我多三分之一,體重比我輕十斤,原因是丫腸胃不好,吃了也吸收不到


推薦閱讀:

免疫力究竟是指什麼東西?
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區別是不是沒有 ?
為什麼傍晚站在操場上時,會有一大波像蚊子的昆蟲在頭頂飛卻不咬人?
職業養蜂人現在的生活狀態如何?他們的收入靠什麼來?
有沒有類似HIV攻擊的目標是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或細菌?

TAG:健康 | 飲食 | 營養學 | 生物學 | 醫學 |